布丁 发表于 2006-5-9 13:01

<路透專欄>學股神投資,跟著"感覺"走

路透香港5月9日電---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的公司每年一度的董事會是美國投資界的一大盛事.上周末,2萬多名股東從世界各地飛到美國中部城市奧馬哈,為的就是聆聽股神的句句"金言".


巴菲特依然看淡美元,但與其直接做空美元,他目前更傾向于購買非美元資產.他還認為,現在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和房價上漲的已經不是基本供求因素了,而是投機.大宗商品市場看上去一片欣欣向榮,但他拿童話故事比喻說,12點一過都會變成南瓜和老鼠.


針對目前金融界的對沖基金熱,75歲的巴菲特和比他還年長的投資伙伴Charles Munger,重申了他們對這種重計算,輕基本面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不屑.


如果于1965年投資1,000美元于巴菲特的公司,現在已經升值到550萬美元.不過巴菲特之所以被投資者追捧,不僅因為其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N> <BRKb.N>最近40年來一直大幅跑贏大市,而且他神在不依靠電腦模型的計算,投資在相當程度上依賴經驗和直覺.


他的辦公室里沒有電腦.價值上千萬美元的投資決定,巴菲特不用派上一群投資銀行家和會計師去調查,在一個20分鐘的會面后,就可以拍板.巴菲特是這么說的,10分鐘決定不了的事,10個星期也未必能夠做出決定.


無獨有偶,香港的富豪們價值億萬的投資,也往往是跟著"感覺"走.一位了解香港富豪的美國律師透露說,香港富豪投資靠的往往是經驗和判斷,而非數據和計算.



**投資需放眼全局**


巴菲特感嘆道,現在美國常青藤名校的商學院中,一半畢業生向往的崗位不是在對沖基金就是私募基金.近年來靠通過精密計算和杠桿投資,來獲得高回報的的對沖基金卷土重來,亞洲已經成為他們新的"戰場".


活躍在華爾街的對沖基金管理人,不乏擁有數學或物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他們擅長通過數學建模,即利用股票和市場變化之間的聯動,樣本數據和樣本均值之差等變量,來預測在一定風險之下可能獲得的投資回報.


定量投資法推崇者認為,以數據說話,更為理性.但持不同意見者認為,數據差之毫厘,最終計算出來的結果則謬之千里.這種計算方式忽略了幾個因素,比如投資者未必永遠是理性的,真實的市場變動未必是單純的線性等等.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香港富豪,他們之所以能夠輕松的一擲千金,離不開雄厚的財力.就算投資一時虧損,也等得起翻身之日.普通投資者無論是財力,還是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判斷力,都很難和這些富豪相提并論.


但對沖基金熱中,股神的一番話可以給投資者不少啟示.數字分析不能替代公司研究,如果埋頭做模型,不看基本面,就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算是擁有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明星對沖基金"美國長期資本"(LTCM),也因為過于依賴定量投資法,而輸得一敗涂地. (完)

kimi_28 发表于 2006-5-9 13:12

顶完再看...

读后感:小心商品期货跳水...然后就是如果我有很多钱去做投资,资金能挨得起波动和等得起时间的话,应该多用经验去做基本面分析...:red:

[ 本帖最后由 kimi_28 于 2006-5-9 13:21 编辑 ]

jmcjt 发表于 2006-5-9 13:57

谢谢分享

mai 发表于 2006-5-9 13:57

话中重点~

如果埋頭做模型,不看基本面,就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算是擁有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明星對沖基金"美國長期資本"(LTCM),也因為過于依賴定量投資法,而輸得一敗涂地.

zdh96916 发表于 2006-5-9 14:16

weiqingy 发表于 2006-5-9 15:41

靠数学模型能发财,那数学家就是最有钱的人了

游枷利叶 发表于 2006-5-9 16:01

买股票靠基本分析,放长线。

sean383938 发表于 2006-5-9 16:08

顶...

何玫 发表于 2006-5-9 16: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透專欄>學股神投資,跟著"感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