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4

日本财务省:所有地区经济均呈现扩张态势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5:59:40

日本财务省公布地区经济季度报告称日本所有11个地区的经济正持续温和复苏,且复苏日益稳固。此次广泛复苏受到公司及消费支出增长的推动。


综合外电7月11日报道,日本财务省在11日公布的地区经济季度报告中称受公司及消费支出加大的支持,日本所有11个地区的经济正持续温和复苏,且复苏日益稳固。


此是财务省连续第三个季度发布报告称所有地区经济均在改善,为自1997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所有地区经济均在扩张。


日央行地区官员3日当周称受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以及国内及海外需求加大推动,所有地区商业投资增长,日本经济广泛复苏。

                        

若日本经济复苏能够持续至11月,此次复苏将有望成为自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复苏,其扩张期甚至会超过1965至1970年的“伊扎那歧景气”(Izanagi Boom)持续的时间(从1965持续至1970年,总共长达57个月)。   

   

财务省的报告还称密切关注油价上涨对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将是必要的。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7

南京金饰价格12日起集体涨价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05:20

受国际金价反弹的带动,南京金饰价格12日起集体涨价,黄金每克从182元上调到188元,算上加工费,已达到198元。



综合媒体7月11日报道,经历了一个月的金店降价风潮后,南京金店又开始叫嚷着“涨价”。从12日起,南京金店将集体上调金价。每克黄金从182元上调到188元,算上加工费,已达到198元/克。


据了解,此次金价上涨,主要与国际金价出现大幅反弹有关。


自6月底至今,国际金价从540美元/盎司上涨了约90美元/盎司,已重返600美元/盎司。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7

西班牙财长:欧元区需要加倍努力以降低通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07:49

西班牙财长索布斯11日称,欧元区需要加倍努力以降低通胀,但未论述具体措施。


综合外电7月11日报道,西班牙财长索布斯(Pedro Solbes)11日称,欧元区需要加倍努力以降低通胀。


索布斯未论述具体措施。但欧元区各国财长在布鲁塞尔每月例行会议上预测,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将上调目前基准利率2.75%,以保证通胀可控。


卢森堡首相兼财长容克(Jean-Claude Juncker)10日称,欧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最近发表的评论暗示欧央行不久将加息。


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在10日晚些时候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欧元区目前通胀率为2.5%,且仍在攀升。阿尔穆尼亚还称,欧央行的目标是保持通胀在2%以下,这暗示他预期欧央行将进一步加息。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7

意大利5月工业产值经工作日调整月增0.9%年升2.9%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09:01

意大利5月工业产值经工作日调整月增0.9%,年升2.9%。月率不及预期,年率则高于预测水平。


综合外电7月11日报道,意大利统计局Istat公布,该国5月工业产值经工作日调整月增0.9%,年升2.9%。主要得益于投资商品产值增加。


市场先前预计,意大利5月工业产值月增1.2%,年升2.2%。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8

华林证券专家:保持人民币货币政策独立性非常重要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09:20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撰文指出,保持人民币货币政策独立性非常重要,维持存款低利率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要选好货币工具及调控节奏和幅度。


据中国证券报7月11日报道,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撰文指出,近期周边国家市场纷纷加息,一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但考虑到各国通货膨胀并不严重,未来加息幅度有限,故全球加息估计比较温和。在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紧缩的背景下,考虑全球加息抽紧流动性所带来的紧缩效应,选好货币工具及调控节奏和幅度,避免国内外紧缩效应一起发生共振尤为重要。


统计显示,5月底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5.4万亿,同比增长17.6%,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尤其5月份居民储蓄增加122亿,同比少增638亿,是2001年8月以来最小月增加额,说明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增幅下降。但商业银行存贷差由2005年底的9.2万亿一路上升到2006年3月底的9.9万亿,估计二季度突破10万亿,存款增长幅度大于贷款增长幅度。再看毛储蓄率2004年和2005年,我国分别为44%和46%,远大于周边国家。


文章认为,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是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近两年外汇储备增长幅度,从月均50亿美元发展到今年5月份300亿美元,今后月均外汇储备可能还要增长,涌入热钱转存人民币,致使国内流动性过剩,表现于通货膨胀和实体经济过热苗头出现。如房地产市场,近两年国家一直在调控,效果不但不理想反而增长;其中虽有居民消费拉动作用,但决不能忽视“鲇鱼效应”的国际资本。


近期除正常每周发行对冲票据量400亿至750亿,国债、金融债、企业债、股票发行上市等所抽走资金外,中行网下网上发行冻结资金分别为1281亿和5489亿,总计6770亿,央行定向发行票据2000亿,准备金上调冻结1500亿,比往常冻结、抽走、沉淀资金超过1万亿,可是股票市场依然不受影响,呈现震荡攀升格局,反映市场资金面仍然很宽裕。调高准备金这剂猛药在货币调控中失灵,预示着货币紧缩政策还要继续。


美元隔夜拆借利率5.25%,国内隔夜拆借利率1.64%,存在3.61个百分点差距。人民币已破8,升值3.4%,美国和其他国家货币加息,客观上将投机资金从3%成本升至约3.5%,从人民币与美元隔夜拆借利率的利差看,人民币升值幅度小于投机资本3.5%成本,人民币与美元套利空间没有被打开,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就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因此,投机资本一直妄图用人民币升值,汇率逼存款利率上升方式,打开套利空间获得超额收益。所以,不能因为暂时表面上通货膨胀和实体经济过热苗头而出错牌,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央行现行的低利率政策仍是阻击投机性“热钱”流入和获得超额收益有效措施之一。


文章指出,利率政策的草率调整往往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幅震荡。如6月上旬美元加息预期增加,导致石油美元的中东地区各国家股市,分别快速下跌26%至59%;印度存款加息,致使当日股市跌停板,几天跌幅超过21%;如果人民币存款加息,那就不是沪综指近200点跌幅了。由于流动性过剩,投机性热钱在金融市场上就有了“英雄用武之地”,来回上下冲击,从而造成股市等虚拟金融市场宽幅震荡。前车之鉴如日本,在80年代中后期日元升值,将日元名义存款利率压低,甚至到零利率;但1989年5月后突然调整货币政策方向,将再贴现率从2.5%上调至4.25%,给日本股市带来宽幅震荡,并于当年底引爆了金融危机,从而重创日本经济十几年。


文章认为,可见在当前加息潮中,保持人民币货币政策独立性非常重要。维持存款低利率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这样可导致热钱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双亏损;并刺激消费率提升,扶持农业,逐步解决产能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资本市场也可以趁机做优、做强;国家可借助强大资本市场平台,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价格发现、优胜劣汰、财富分配、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推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9

[短讯]卢森堡总理容克:目前欧元升值并未损害出口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10:51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9

[短讯]美国WTI原油期货8月合约电子盘11日16:10报价73.66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11:0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19

[短讯]卢森堡总理容克:欧元进一步升值可能威胁欧元区经济增长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11:52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20

贸易顺差未来仍将在高位运行人民币面临中长期升值挑战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12:21

中国6月贸易顺差达145亿美元再创新高。分析师表示,6月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这与国内的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关系。下半年顺差会有小幅回落,预计出口还会保持在高位,每个月顺差仍会超过100亿美元在高位运行,人民币面临中长期升值压力。


中国商务部7月9日公布,6月出口同比增长23.3%,达813.1亿美元,进口同比增长18.9%,达668.1亿美元;6月贸易顺差达145亿美元,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这个数字不但创下历史新高,而且是在政府调控经济过热、化解经济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今年第二次改写顺差纪录。5月出口同比增长25.1%,进口同比增长21.7%,贸易顺差达130亿美元,为当时的单月最高记录.


海通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明亮向表示,6月份顺差数字的确有些高,但出口的情况还是在意料之中,主要还是进口增速比较慢,这与国内的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关系,对进口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暂时还不是很大,在下半年可能会更明显。下半年顺差会有小幅回落,但预计出口还会保持在高位,所以每个月顺差应该会超过100亿美元的高位运行,人民币面临中长期升值压力。


面对仍然高企的贸易顺差,市场正在猜测货币政府相关部门是否正在权衡采取加息还是升值人民币或是更多政策,作为下一步调控的手段。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慧勇称,6月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继续面临较大压力和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这样看来,政府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以及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对出口的影响并没有体现。这说明上述两项政策有待下半年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则分析认为,从进出口与内需关系角度看,对当前货币政策影响显著的外汇储备与巨额贸易顺差关系密切,如果不能从结构调整上扩大内需,通过汇率等政策工具的调节能力无疑效力有限,也不可能寄望于完全通过汇率调整来平衡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


汇丰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屈宏斌持建议,央行下半年推出更多鼓励外汇流出的政策,而不是依靠升值人民币来缓解贸易顺差激增,他表示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每日浮动区间,但他预测人民币汇率年底升值不超过2%。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贸易逆差并非由人民币汇率引起。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存在比较大的升值空间,但就当前而言,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条件并不具备。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增长型经济、外延粗放型经济转变为内涵效益型增长,这些在短期内都是难以同步达到。


另外,从增量来看,今年的贸易顺差依然为外汇储备的高增贡献不小。头5个月,外储的增量是1061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为466亿美元,占到了44%。对于当前过热的经济以及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说,贸易顺差带来的外储快速增长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掣肘。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7-11 16:20

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但经济依然向好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7-11 16:13:28

日本政府日前表示,出于对最近东京股市下跌和物价日涨的担忧,第二季度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经季调降至46.2。但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恶化态势是暂时的。


综合外电7月11日报道,日本政府日前表示,出于对最近东京股市下跌和物价日涨的担忧,第二季度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以5年来最快的速度下滑。


日本内阁府(Cabinet Office)衡量下半年消费者信心前景的的季度指数,经季调降至46.2,较第一季度下降2.0,为2001年第三季度下降4.9之后最大的降幅。


但经济学家表示,消费者的担忧是错位的,因为日增的劳动需求和工资水平能弥补任何物价上涨影响。日本股价已止住骤降趋势,这在未来数月应能给予一定的信心支撑。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会田卓治(Takuji Aida)表示,只要下半年股市反弹,各项收入指标将会上升,所以这种恶化态势是暂时的。


他还表示,企业仍感觉劳动力短缺,因此劳动力预期将会再次改善。


衡量第二季度工资和就业市场的所有指数都以5年来的最快速度下降。


衡量生活标准的指数以200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快的步伐下滑。


会田卓治表示,在与世界杯足球赛相关的家用电器购买达到顶峰后,衡量消费者购买耐用品意愿的指数也以5年来最快的速度恶化。


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由5月的49.8降至47.2,是2005年9月以来最大的降幅。


在问及物价趋势时,64%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从目前起还将上涨一年。


一名内阁府官员表示,由于日涨的石油价格促使预期其他产品价格也将上涨,认为物价上涨的民众比例是记录中最高的水平。


该官员还表示,政府连续第二次下调6月消费者信心前景至“显示疲弱”,先前的观点为“平淡”。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7月11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