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賭徒
发表于 2006-8-29 15:44
mai
发表于 2006-9-1 16:07
谭雅玲:经济态势困惑 利率前景艰难 【2006.09.01 14:14】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汇率处于观望状态,利率焦点争论性是价格趋势的主要影响。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水平在1.27-1.28美元徘徊,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16-117日元盘整,美元兑英镑汇率下挫为1.90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在1.22-1.23瑞郎随从,美元兑加元汇率为1.10-1.11加元表现,其他货币继续随机调整,亚洲主要货币上升压力扩大,尤其是马来西亚比索价格达到6个月来的高点,其央行警觉上升。同时欧元兑日元汇率水平突破150日元水准,日元贬值来自利率差别性的压制扩大。
外汇市场当前依然集聚对主要货币利率水平的关注与争论,其中美联储未来的不清晰度更为严重,进而市场价格更倾向于依据经济数据观察与预期美元利率前景,不断增加市场判断利率的困惑与心理的恐慌,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与现实充满矛盾,当前与未来积聚不确定因素,其中包括地政治因素、关联产品价格前景以及各国政策差别与全球化利益差异,从而使汇率水平处于观望与等待之中,不仅难以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支持,也难以形成货币政策把握的依据,利率与汇率匹配趋势愈加模糊矛盾、难以确定。
1、 欧洲央行利率抉择稳定中有疑义,前景预期上升中有差别欧洲央行周四按照市场预期维持利率水平3%不变,但会后声明却给予利率信心提升,预期心理带动欧元投资高涨,主要表现在于欧元兑日元汇率的新高水平。欧洲央行强调通货膨胀的防范,预计今明两年通货膨胀仍将升,通货膨胀前景面临风险仍明显偏于上档,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和信贷持续强劲增长,且流动性持续充裕,但经济成长风险较为平衡,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风险短期内平衡,不确定因素将在长期显露,而经济下档风险主要来自油价可能的进一步上涨,欧元利率面对的压力将集中在通货膨胀。
目前德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已略有缓解,德国零售销售趋疲,欧元区景气状况已开始下滑,未来欧洲央行是否能够继续遵循其渐进加息路线。然而,从欧元区现实问题看,尽管今年上半年其经济增长率优于预期,但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似乎是经济周期的顶峰,未来经济脆弱、乏力将是基本态势;如欧元区主要成员--德国,德国经济研究机构IFW周四将其对2006年德国经济增长率预估上调至2.4%,但将2007年增长率预估值调降至1.0%,未来一年德国增值税税率上调,利率趋升及全球经济增长转疲均将削弱德国经济增长。而德国联邦劳工局周四公布,德国联邦劳工局证实8月经季节调整失业人口总数较上月增加5,000人,失业率为10.6%;另外欧盟委员会周四公布,欧元区8月经济景气指数为106.7,低于市场预估的107.3,前月修正为107.8。
欧元利率在通货膨胀防范与经济增长维持将面临两难选择。虽然欧洲央行倾向于关注通货膨胀问题,但是全球化的发展与竞争面临的经济实力与货币份额,通货膨胀问题也需要权衡内部与外部谐和性。因此,欧洲央行将通货膨胀视为“重点”,或许关注了内部,忽略或丧失的是外部,并将对长远欧元利益有“伤害”。此外,全球贸易失衡和保护主义压力上升,尤其是在多哈回合谈判被中止以后,世界情况普遍变得更加不确定,欧洲不仅不能淡化美国经济的影响,更从贸易关系角度增加了问题复杂性,对欧元区经济而言英国比美国更加重要,而目前英国无论政治态度、经济潜力、汇率利率水平等等,都逐渐拉开与欧元区的差异,这对于欧元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无论老15国或新25国,英国作为主要成员远离欧元,无论在信心心理或实际意义上,都将是欧元的负面效应,不利于欧元较多。
综合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欧元汇率水平缺少经济与利率效益的支持,无论利率上调或稳定,其需要关注经济基础问题,关注结构调整,以及关注整体欧洲的合作与协作,而不能单纯解决或关注单一问题,否则单一问题不能解决,并将扩大和积累更多矛盾,不利于欧元长期生存和发展。
2、 美联储掌控利率面临考验,利率参数变量扩大抉择艰难
年初至今的美联储利率争论难以休止,反之愈加激烈与难产。特别是自8月8日其暂停加息之后,美联储面对变化多端的经济态势,争论愈加难以明晰方向,前景愈加困惑复杂,其中美联储主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格林斯潘时期的2001-2002年美国经济也曾经发生“错乱”,但最终美国经济依然继续良性周期增长;而今美国经济不确定继续,但相对于经济环境与条件已经大大优于过去,但是美联储主席对美国经济娴熟性把握,以及对金融信心心理的调控自如不足,不仅导致了美国经济实际变数扩大,其中包括因政策调整与信心调整带来的困惑,简单的一次加息暂停带来的是心理混乱,争论扩大,市场已经习惯的言论预期指引产生了困惑,使价格或经济方向迷失,利率调控已经有所“被动”于经济。
从近期主要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处于调节与变化之中,但基础与前景依然稳固。美国商务部周三公布,经首次修正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为2.9%,初步数据为增长2.5%,其中企业税后利润较2006年第一季度增长2.1%,至 1.135万亿美元,第一季度企业税后利润增幅为14.8%;个人消费价格指数上升4.1%,与此前估计数据持平,且较第一季度2.0%的升幅增加逾1倍,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上升2.8%,初步数据为上升2.9%,第一季度PCE上升2.1%;第二季度消费支出增长 2.6%,增幅高于此前公布的2.5%,但低于第一季度的4.8%,相对于经济增长周期指标比较,这一数据多少是经济稳定的体现。
但是美国房屋市场疲势在加深,并且难以显示重现活力的迹象,多项数据显示待售房屋大增而需求减缓,曾经欣欣向荣的房屋市场不仅仅是在降温,或许是在迅速恶化,其中利率作用似乎是市场关注焦点,进而利率争论也由此产生更大的不确定。目前房屋市场处于景气周期的下降阶段,商务部公布7月新屋销售大幅减少了4.3%,创2月大降11.5%以来最大降幅,较上年同期更急剧下滑了21.6%;7月待售房屋大增,新屋库存升至纪录水准568,000户,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4%,供应上升而需求下降,令7月房屋库存达到了6.5个月的供应量,为1995年11月以来最高,供应增长开始影响到了房价,7月新屋销售中值为230,000美元,仅略高于去年的中值229,200,房价涨幅已经自去年中期时两位数的涨幅急剧放缓。房屋市场放缓将遏制消费者支出,因此市场有预期认为美联储在9月20日会议上继续按兵不动,维持利率稳定观望,但也有人认为目前衡量房屋市场疲势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预期更脱离实际,房价若调整10%程度很严重,会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可能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甚至可能陷入衰退,但实际情况要取决于消费者对财富减值的心理反应,信心心理依然是主要因素。
由于短期房价与股市的波折,美国经济数据处于不稳定阶段,消费心理直接受到两大市场的约束,进而美元汇率也呈现起伏不定态势。美元利率是焦点,美国经济是经济,美元汇率是平衡作用。
3、 日本央行利率低效差别难以改观,经济前景不确定加大波折
日本经济继续处于微弱复苏之中,但经济指标变化更加难以界定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局面的转换,利率调节的手段也愈加难以把握。日本从经济结构的长期角度看似乎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的潜在增长是不可低估的。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的在企业作用与效率方面,企业策略与技术因素较为明显,进而可以承受价格上下波折的影响,即使在石油价格高涨中,日本企业更进一步预期100美元石油价格也可以接纳,不仅显示日本企业准备的充分,也应看到日本战略意识的转变和提高,其不仅在资源类产品应对上有战略远见,持有充裕的石油库存,而且在国际或区域金融合作中也开始强调和显示战略意识,其中包括亚洲货币问题,亚洲金融合作设想等等;同时日本利用利率低水平阶段的投资组合,全面利用价格空间、集聚策略整合、扩展势力范围。因此在综合考虑日元加息问题时,日本普遍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日本自民党金融政策委员会委员长山本幸三周四表示,在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下修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当前的加息举措看来有些过早,日本央行应等到8月CPI修正数据公布后再作抉择,日本CPI数据显示通缩的风险依然存在,日本经济恶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而从短期经济数据看,日本股市日经指数周四上涨1.69%,升至一周来最高收位,包括东芝与佳能等出口股上扬,因日元下跌引发获利乐观联想;日经指数上涨至16140.76点,为8月23日以来最高收位,8月份共计上涨4.42%,7月为下跌0.31%,日本投资组合的调整值得连接汇率与利率因素思考;另外日本工业生产较6月下滑0.9%,市场原预期0.7%。因此,当前日元利率相对于欧元利率更低迷,进而给予欧元上涨充裕支持。
预计未来短期外汇市场美元价格波动将较为复杂,利率干扰性将会十分突出,而美联储利率调控预期依然取决于经济数据。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将会寻机向下1.30-1.32美元,但基本点将维持在1.26.1.28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扩大上升趋势,价格将在115-118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英镑价格将向1.92美元攀升,年底前后冲刺2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将相对稳定,其他货币随从波动。
[ 本帖最后由 mai 于 2006-9-1 16:13 编辑 ]
临江云鹤
发表于 2006-9-1 17:51
不错!这个斑竹,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不偏不倚,把好发现拿上来和大家分享!厚道之人!顶你!!!天天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