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27

9月18日汇评 - 郭峰   

上周欧元跌破了1.2770的支撑汇价走低。在1.2647受到支撑后,并做了一个回抽到1.2750的确认跌势的走势。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汇价跌破了1.2647的支撑,创出了一个新地1.2630,随后在美洲盘的尾盘汇价再度小幅走高,盘整于1.2660附近。这周汇价又将怎么演变呢?周线上看欧元收出了一个带有较长上影线的十字,如同墓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1.2600,会是一个阶段性的底部吗?在看看日线,压力在1.2735,更远压力在1.2825。支撑在1.2625,更远的支撑在1.2550。均线呈空头排列。4小时线的压力在1.2697。汇价亦呈空头排列。小时线的压力在1.2663。在看看英镑的走势,和日元的走势明显有再度走强的要求,货币分化还是异常的利害。也令本周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是英镑,日元带动欧元走强呢?还是疲软的欧元将英镑日元再度带入新的跌势中?我们只能期待着市场告诉我们。操作上还是以快进快出短线交易作为交易的原则。并以做空欧元/美元为主要操作方向。即逢高抛售欧元买入美元。周一关注1.2600附近的支撑力度。跌破汇价将见1.2550--1.2500。反之汇价突破了1.2700还建再度测试1.2750-70的压力。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27

9月18日外汇交易指南 - 螃蟹

欧元/美元
预计波动:1.2700-1.2560
入市策略:沽出欧元
入市价格:1.2700左右
止损价格:50点
目标价格:1.2560左右

英镑/美元
预计波动:1.8850-1.8730
入市策略:沽出英镑
入市价格:1.8850
止损价格:50点
目标价格:1.8730

美元/日元
预计波动:117.30-118.5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17.30
止损价格:116.80
目标价格:118.30-118.50

美元/瑞郎
预计波动:1.2500-1.263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2500左右
止损价格:50点
目标价格:1.2630


建议轻仓买入美元
推荐货币:欧元,日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28

9月18日汇评 - 安胜

欧元/美元:接近关键支持
周五下破了61.8%回挡1.2640,但随後跟进有限。日图指标回落,仍在超卖水平,小时图在中性水平。虽然近期做突破成绩不佳,但目前动能下行,有效突破1.2430我们将做空,并紧设止损。

美元/日元:空头的紧止损被引发
今日亚市早盘美元/日元测试了116.90,但随後迅速反弹,引发了我们的止损,我们在117.75以5点损失平仓。日图指标自温和超买水平回落,慢步随机指标准备形成死叉,小时图指标在中性水平。我们暂无强劲偏向,但如果再次上破118.00失败我们将做空。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28

9月18日外汇周评 - 季峥   

    上周美元见低85.50,高86.17,收于85.98,基本上和前周的收盘价附近。总体是一周整理,美元稍强的格局。

  笔者在上周的评论中提出:8月以来,美元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三角形收敛,并且在上周形成向上突破,使得美元的有希望向86.70进发。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美元随时存在回调的要求与机会,美元不经过调整而继续连续上扬的机会很小。过分追高不是好的策略。美元先涨的话,不宜追高。如果先做调整的话,可以考虑买入美元。从实际一周的走势看,策略上是正确的。

  一周的走势美元基本扭转了前期的被动走势,图表上开始显示美元已经存在连续上扬的基础,86.70是其第一攻击的目标位置。

  投资者可以注意到美元/瑞郎收于12559,摸高12624,基本已经接近今年7月份的高点12593, 美元/瑞郎作为美元指数的影子,它的表现强烈暗示着美元有机会向前进一步的发展的机会。

  商品市场在最近几周的调整也帮助了美元。从商品的表现看,商品的调整看起来还是存在调整的空间的,黄金和原油等等。在笔者看来至少3-5%的调整幅度是合理的推测。果真如此的话,美元为它的前进找到了另一个理由。

  基本面上,上周市场美元有两个重点。首先是美国7月份贸易的收支,市场预计-655亿,实际数据-680.4亿美元. 首先数据本身基本需要和资本净流入数据相比较的。只要本周公布的资本净流入数据好于贸易赤字,对于美元来讲,贸易赤字的问题暂时不会成为太多担心的问题。事实上,连续两月的资本流入数据是好于预期,而且是超过了贸易赤字的缺口,所以市场会期待本周的数据比较良好。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周一公布的美国7月份资本净流入。

  其次上周的市场焦点在周五的美国7月物价指数和核心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2%。符合市场预期。目前美联储成员主流看法是:通胀上行和下行的机会均存在。物价虽然存在上行的风险,但是需要一些通胀数据来证明这一点,而周五的数据表明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因此相信美联储乐观其成,不会作出加息的决定.。美联储成员相信前期的17次加息将会逐渐显现其对美国经济的紧缩作用。经济将会逐步健康调整。周五这个数据使得市场确信下周美联储将不会加息。对于美元不算有利。不过美元稍微上扬,显示短线市场也是看好美元。但是没有突破本周区间,显得力度有限。

  关于G7会议成为市场讨论的一个热门的话题。笔者觉得值得注意的可能是:“消息人士称欧洲方面对于日元的贬值感到担心,希望日本可以表示日元贬值已经到顶。”欧洲方面这么关心日元问题无非是关心欧元/日元交叉盘。该交叉盘高企使得日本货的竞争力上升。引发欧洲方面的不满意。欧洲人的态度日本人很可能装糊涂就算了。不过预计该盘上扬的力度会减弱周期会拉长。笔者对于日元基本看法是,弱势会延续。

  周一晚间有重要数据出台,美元是否可以借机会创出本轮的新高,非常值得期待。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29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美元/日元

  9月15日,汇价震荡整理、基本持平。

  日本经济产业省15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7月第三产业指数月比下降0.2%,归因于当月阴暗的天气使得消费者呆在家中。该结果弱于预期,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月比持平。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6月份修正为下降0.8%。经济产业省表示,日本7月第三产业指数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从6月的修正值108.5下降至108.3。

  日本政府在15日发布的9月月度报告中上调了对物价的评估,称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正在上升,但突然停止正式宣布通缩结束。日本政府还维持整体经济继续复苏的观点不变,但下调对若干经济成份的评估,包括进出口和个人消费。日本政府表示,核心CPI年率正在上升,剔除油品及其他特殊因素的CPI围绕零上下波动。在对物价的评估中除去了所有提及的通缩。然而,报告并未进一步宣布日本通缩结束,指出海外风险如美国经济前景以及原油价格上升等依然存在。日本政府宣布通缩结束将有助于证明日央行早些时候结束其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日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几个月之后仍未作出如此声明表明政府和央行仍未就何种货币政策适宜达成完全一致。日本内阁府官员表示,在报告中除去“通缩”一词并上调物价评估反映了企业部门“非常强劲”以及就业状况继续改善。

  日本内阁府表示,日本7月领先指标终值为27.3,6月为58.3;同步指标终值为75.0,6月为90.9;滞后指标为70.0,6月为83.3。指标读值高于50意味着经济在未来6个月内将可能增长,低于50意味着经济将收缩。

  日本财政金融大臣与谢野馨(Kaoru Yosano)在一个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响日本经济的物价下跌局面已结束,目前不存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条件,但还不能说日本已摆脱通缩。他补充称,导致物价持续下跌的条件仍有可能再度形成,专家必须中立的评估通缩何时结束。日本政府在15日早些时候公布的经济报告中,维持对经济评做不变,但上调物价观点,五年来首次将"缩缩"一词从报告中删除。

  日本央行15日首度披露了各央行理事的个人财务状况信息,这是继行长福井俊彦卷入私人投资丑闻后,该行试图恢复公众对其信心的举措。据日本央行的文件显示,9名理事中的7名持有公司股票,但未能透露所持股票总值,以及涉及持有股票涉及公司的具体信息。这些文件也未透露福井俊彦从一个让他身陷囹圄的基金投资中共获得多少收益,这只基金由一个因内幕交易受到起诉的基金经理人管理,而该收益问题一直是政敌及媒体反复追问的关键问题。福井俊彦基金投资丑闻6月披露后,引发了公众极大的负面情绪。各种民意测验显示,约70%的日本民众希望福井俊彦离职,尽管他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或日央行内部的行为准则。福氏表示将继续留任央行行长职位,但今后将致力于提高央行各理事私人资产的透明度。

  东京股市15日收盘走低,因投资者在周末到来前减持东芝公司(Toshiba)和本田公司(Honda)等出口商类股的多头头寸;另外,交易员们预计股指下周可能无法摆脱上档抛压沉重的势头。日经指数收盘跌75.46点,至15866.93点,跌幅为0.5%,而14日上涨192.34点。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在内的东证指数跌4.70点,至1593.43点,跌幅0.3%。东京证交所一部成交量降至14.21亿股,14日为15.78亿股。

  韩国产业资源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8月百货公司销售年降2.7%,为05年1月下降2.8%以来首次下滑。该数据逊于上周财政经济部预期的下滑1.7%,且远低于7月的较上年同期成长3.0%。产业资源部将韩国8月百货公司销售下滑归因于该月并无折扣活动,05年8月则有相关活动。韩国百货公司销售增长率自05年12月以来便持续下滑。韩国央行上周如预期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警告韩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如油价高涨和全球经济放缓等。

  韩国国会金融委员会计划对外汇平衡基金展开调查,这个基金是由政府设立主要用来干预韩国外汇市场的。一些国会议员正计划要求韩国审计和检查委员会对该基金不断扩大的赤字问题进行调查。该基金的规模到2005年底达到了67.1万亿韩圆,以至累积赤字达到18万亿韩圆。韩国财政经济部长权五奎(Kwon Okyu)将在15日的金融委员会会议上回答提问。

  新加坡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第二季度就业人数增长放缓,当季新增就业人数3.64万人,低于第一季度的4.5万人,略低于此前初步预计的3.65万人。新加坡人力部称,第二季度经季调后的失业率为2.8%,此前的初步预期为2.9%。人力部的公告表示,由于劳动力供应量增加,第二季度失业率仍高于第一季度的2.6%。

  新加坡统计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季调后,7月份零售销售较6月份下降3.1%,而不包括汽车的零售销售较6月份下降0.9%。新加坡7月份零售销售远逊于预期。较05年同期相比,新加坡7月份零售销售增长2.7%,至24.33亿新加坡元。统计局称,新加坡7月份汽车销售额较6月份下降5%。

  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简称:金管局)总裁任志刚(Joseph Yam)15日表示,随着人民币逐步实现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最终应当由市场决定。任志刚称,金管局确实希望人民币能进一步提高自由兑换性,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港元兑人民币汇率。在目前的香港联系汇率制下,港元兑美元汇率的交易区间在1美元兑7.75-7.85港元之间。由于中国政府严格控制资本流动,可自由兑换的港元经常被当作人民币的替代货币。任志刚表示,自由兑换并非易事。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目前很难预测这个过程需要多久,但至少中国的经常项目已经接近完全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将于17日开始在新加坡召开年度会议,在此之前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们将在16日齐聚新加坡。中国也将出席16日的G7会议,外汇分析师们预计届时人民币汇率将成为会议议题。

  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会面后向记者表示,中国和德国间的贸易关系总体来说非常良好,预计06年两国间的商品贸易额将有望达到800亿美元。在欧盟(European Union)各成员国中,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05年两国间的商品贸易额为约612亿欧元,以目前的美元汇率计算相当于778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德正式签署了一些协议,包括中石化集团(Sinopec Group)和巴斯夫公司(BASF AG, BF)就扬巴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发公司(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Park Development Co.)与德古萨(Degussa AG, DGX.XE)子公司Degussa (China) Co.达成一项长期合作协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合作协议。当被问及中国提出的希望欧盟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时,默克尔表示,他希望欧盟和中国能就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继续进行对话,如果欧盟委员会认为对话成功,德国将支持中国的这一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5日表示,中国扩大人民币的交易区间只是个时间问题。周小川称,人民币日交易区间是否扩大取决于当前的交易区间是否够用以及主要国际交叉汇率是否波动过大。他还称,将逐渐增加人民币的弹性。周小川表示,汇率弹性意味着更多地跟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力量,交易区间不应构成限制。交易区间的调整不必受人民币兑美元交易区间的限制。目前,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围绕当日开盘的中间价水平在上下0.3%的区间内波动,该中间价由中国人行每日上午发布。人民币兑日圆、港元和欧元可以在上下3.0%的区间内波动。周小川表示,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波动区间较大,对美元的波动区间依然较窄。然而他称,波动区间的调整视市场状况而定。最近数周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波动区间有所扩大,但还没有挑战波动区间的上下限。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5日表示,2006年1-8月,中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371.9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下降2.1%,累计降幅较1-7月的1.16%继续扩大。8月份当月,实际FDI金额为44.86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下降8.49%,降幅同样高于7月份当月。7月份实际FDI金额为42.79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下降5.49%,6月份实际FDI降幅为12.23%,5月份降幅为7.86%。2006年1-8月,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227家,较2005年同期下降7.63%。1-8月和8月份实际FDI跌幅的继续扩大,主要源自中国政府近期的宏观调控措施,这可能影响了外商的投资热情。中国官方自4月末以来针对具体行业已推出了10项调控措施。中国央行则于自4月28日起18个月来首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随后又于8月19日起,再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并且上调基准利率存款利率27个基点。此外,央行还于7月5日和8月15日两次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高0.5个百分点,以遏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此后又宣布,自9月15日起将商业银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3%上调至4%。

  世界银行下属的一个独立评估小组发表报告称,在03年到06年期间,全世界经济濒于崩溃的“脆弱国家”的数量已从17个激增至26个,这些“脆弱国家”的人口总数在5亿左右,其中一半人处于严重贫困状态。这些国家通常面临复杂的内部冲突,或者正在经历冲突结束后的痛苦转型期,容易为恐怖主义、毒品生产及武器走私等活动提供庇护所。该独立评估小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的不稳定能够很容易地影响到整个地区。因此,国际社会应与这些“脆弱国家”保持接触,并找到帮助这些国家的有效途径。过去两年,世行一共向这些“脆弱国家”提供了大约41亿美元的贷款。但独立评估小组认为,除了提供贷款外,世行还应采取后续行动,帮助这些国家进行改革,实现经济复兴。该小组同时呼吁非政府组织同世行一道参与帮助这些“脆弱国家”的行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督促马来西亚允许在林吉特价值方面作出更大的变动。据《星报》(Star)15日援引该组织研究部门副主管科林斯(Charles Collyns)的言论称,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汇率已向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但该组织认为,该种货币仍有足够的浮动空间。科林斯称,马来西亚经济正在强势增长之中,并有更加强势增长的潜力。他同时督促该国改善其教育系统、研发系统、公司治理制度及采取“恰当的税收环境”规定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Rodrigo de Rato)15日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将如何适应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但至今为止,在利率上升和油价高企情况下,全球经济增长仍强劲。IMF预期,受到房屋市场降温的影响,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06年预期的3.4%放缓至2.9%。IMF还警告这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拉托表示,一个关键问题是全球将如何适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IMF将于19日和20日在新加坡召开年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首席经济学家Raghuram Rajan表示,世界经济强劲扩张至2010年是有可能的。Rajan称,全球经济增长仍有许多动因存在,4%-5%之间的世界经济增速持续至2010年是有可能的。在以前的声明中Rajan强调,尽管美国经济可能会减速,但强劲的全球增长可以持续至2008年。Rajan对于欧洲和亚洲的增长表示乐观,认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是自我推动的,德国正处于繁荣时期。IMF12日将德国06年的增长预期由1.3%上调至2%。

  西方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6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对全球经济进行评估并讨论了通过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来促进全球经济持续繁荣的途径。他们强调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而共同努力。西方七国集团在会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西方七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新兴经济体经济也增长强劲,但是仍存在潜在的下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不断波动的能源市场、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及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等。声明称,能源价格的飙升反映了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对供给的担忧。声明还鼓励有关方面在能源勘探、生产、运输和提炼方面加强投资。同时,声明呼吁消费者在能源利用效率、储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新的努力。声明强调了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指出这对加强全球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很有必要。声明呼吁各方对尽快恢复多哈回合谈判表现出必要的政治意愿和灵活性,以便就农业和工业产品、服务业、知识产权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等达成一揽子协议。在谈到货币汇率问题时,声明重申汇率应该反映经济的基本特性,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动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声明表示各方将继续密切关注汇率问题,并在适当时候进行必要的合作。声明还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必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维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合法性、相关性和可信性。声明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投票权的考虑。与此同时,声明强调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监督的有效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17日表示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是主要担忧。拉托称全球经济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较预期为高以及发达国家投资加大中受益。拉托在IMF声明中还称尽管如此,全球经济前景风险仍倾向于下行,主要担忧包括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的可能性。美国可能需要进一步升息,日本则可能逐步上调利率,而欧央行可能对继续加息保持警惕。他还补充道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威胁以及全球失衡的无序调整也是大的隐忧。其他主要风险包括欧洲及日本消费增长较预期疲软以及在全球贸易谈判06年初失败之后保护主义的抬头。拉托称全球经济经历了4年的强劲增长之后,经济前景风险突出了决策者们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性,以及在付诸行动时要深谋远虑以阻止潜在紧张局势,并采取联合方法来管理全球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Rodrigo de Rato)17日表示IMF及其下设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达成广泛共识来推动对IMF投票权配额及管理的改革。拉托在此次IMF年会上向媒体表示IMF的投票权改革将使该机构内相对于其经济规模而未被充分代表的国家有更大的发言权。英国财政大臣布朗(Gordon Brown)也在该新闻简报会上表示IMFC渴望看到多哈回合谈判能尽快重新开启。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17日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需要改革,特别是其对货币政策的处理。只有这样,IMF才能在解决世界经济问题时保持实效性。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泽尔(Edward Lazear)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个会议上表示,美国经济似乎已开始消化石油和能源价格上升的影响。拉泽尔称,能源价格的上升是一大意外因素,虽然该因素已在核心通胀中得到体现,但其影响的速度或强度都低于人们的预期。他表示,看来美国经济并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入高通胀期。

  过去几周中,至少有两家大型投资银行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发出预警。尽管这仅仅是少数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但仍令货币市场再次浮出关于美国经济陷入周期性衰退的言论。汇丰集团(HSBC Group)近期将美国07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同时还发布了07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预警。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也警告称,美国经济08年将陷入衰退。有鉴于此,市场确实很难忽视这部分悲观的言论。美林(Merrill Lynch & Co., MER)的分析师们也进一步加深了上述悲观情绪。他们目前预计07年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为45%,高于8月份预计的40%及年初预计的25%。美林分析师们在研究报告中警告称,从历史上看,当预期衰退的可能性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时,美国经济有6次的确出现了衰退,仅有2次幸免。对于美元而言,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元将受到严重冲击。部分分析师预计,07年年底前美元汇率将在目前的水平上出现大幅下滑。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美联储(Fed)的加息周期临近尾声,而其它主要央行仍在继续加息进程,预计07年美元将贬值。但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美元汇率出现程度更大、更令人担忧的下跌。分析师们表示,市场不仅排除了Fed在9月份加息的可能,而且期货市场预计Fed于07年1月份降息的可能性约为12%。汇丰的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称,从Fed为期两年的紧缩周期开始至今,美元汇率实际上有所下跌。分析师们在近期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尽管美国已累积加息425个基点,但美元从整体来看也仅仅是在横盘整理。因而,一旦想到减息将给美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就会不寒而栗。分析师们的分歧仅是美元下跌的幅度。大多数分析师仍预计欧元07年将突破1.30美元的关口,一些分析师预计欧元不会远高于1.35美元。而那些预期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欧元在07年年底前可升至1.45美元的高位,而美元将一路跌破100日圆的关口。然而,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促使市场重新考虑美元币值的还不仅仅是周期性下跌的风险。部分分析师们称,结构性失衡,也令美国经济及美元面临风险。尽管对政策制定者和国际组织而言这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分析师们称,美国对外贸易的严重失衡将加剧美元在经济衰退时的跌势。部分分析师们称,由于信贷风险溢价目前已经很可能扩大,若Fed开始一轮减息周期,则美国经济衰退会进一步推高风险溢价,并引发美元出现更大幅度地下滑。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因住宅及运输成本下降,美国8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缓和,与预期相符。美国8月核心CPI季调后月升0.2%。总体CPI月升0.2%。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核心CPI月升0.2%,总体CPI月升0.2%。美联储(Federal Reserve)8月暂停了长期的紧缩周期,保持基准利率于5.25%,认为减速的经济增长可能会缓和通胀压力。政策制订者的下次利率调整会议将于9月20日举行。总体CPI未经季调年升3.8%,核心CPI年升2.8%。8月能源价格月升0.3%。其中汽油价格季调后月升0.2%,天然气价格升0.7%,电力价格降0.1%。食品价格月升0.4%。运输价格月升仅0.2%。医疗保健价格月升0.4%。占CPI40%的住房价格月升0.2%,租赁价格月升0.4%,业主等价租金月升0.3%。服装价格月升0.9%,教育和通讯价格月升0.3%。劳工部还表示,美国8月工人的平均周工资月降0.5%,平均小时工资微升0.1%,平均周工作小时数月降0.3%。

  美国9月纽约联储(New York Federal Reserve)制造业指数上升至13.84,而8月份为11.04。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14.0。纽约联储在帝国州商业状况调查(Empire State Manufacturing Survey)15日称,9月份纽约制造业条件继续改善,与8月速度不相上下。尽管新订单指数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仍为正数。发货指数数略有上升,未发货订单指数反弹至正区间。纽约9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降至13.96,而8月上修值为19.76。同时,发货指数上升至20.56,而8月上修值为15.41。未发货订单指数反弹至2.26,而8月份为-6.63。同时,存货指数仍停留在负区间,为-4.00,8月份为-10.66。纽约9月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从8月份的44.26下降至41.00,同时物价获得指数从8月份的14.75上升至16.00,意味着制造商更加能够转移其面临的更高成本。各就业指数均得到改善。纽约9月制造业就业指数上升至12.47,而8月份为6.45,平均雇员周工作时间指数从22.59,而8月份为14.38。上述指数仅从2001年7月开始统计,但已获得市场关注,成为费城ISM制造业指数的先行者。如果纽约制造业指数以ISM方法计算,其9月值为55.7,8月为57.1。纽约9月制造业衡量未来六个月预期的指数从8月份的35.80下降至35.20。纽约9月制造业年平均销售价格上升3.6%,而2005年9月为1.5%。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表示,由于效用产出及矿产下降,美国8月工业产出今年来首次下降。8月工业产出月降0.1%。8月产能利用率月降0.3%至82.4%,但仍高于1972-2005年间的平均水平。8月工业产出低于预期。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月升0.2%,产能利用率增至82.5%。8月总体工业产出年升4.7%,其中约占美国工业产值4/5的制造业产出年增5.4%,月比持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月降0.2%至81.0%,但仍接近于6年来的最高水平,且高出长期均值的1.2%。尽管美国经济减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但分析师总体认为制造业部门仍相对平稳。联储自05年12月以来一直警告,对可用劳动力渐增的需求以及日增的工业产能,可能会提升通胀风险。8月稍降的产出及利用率数据可能会缓和这些担忧。在关于美国工业活动的最新报告中,联储称8月效用产出月降0.8%,效用产能利用率月降0.8%至88.5%。8月矿业产出月降0.3%,矿业产能利用率月降0.2%至91.7%。8月耐用品制造业产出月升0.3%,非耐用品产出月降0.4%。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4.4,8月份为82.0。经济学家此前对该指数的预期为84.0。9月份消费者预期指数升至77.1,8月份为68.0。9月份现状指数初值由103.8降至95.7。该私营研究机构表示,9月份消费者对未来5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回落至2.9%,8月份为3.2%。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行长霍恩(Thomas Hoenig)15日表示,他不会谈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下周会议上的利率走向,但他对最新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结果表示欢迎,同时他对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减轻持乐观态度。霍恩表示,尽管美国经济运行良好,但他预计,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5%-3%左右,经济增长的放缓有助于逐步缓解价格压力。霍恩补充表示,Fed过去的加息举措依然在发挥作用,并将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霍恩说,Fed的目标是使经济增长率维持在等于或略低于长期增长潜力的水平,从而给通货膨胀的缓和留下空间;至于利率走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总统布什(Bush)15日表示,对于06年秋季的中期选举来说,经济因素将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强劲的经济形势将有助于共和党继续执掌国会。布什在白宫玫瑰园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相信现在经济的强劲增长是政府实行减税的结果。分析师和两党政治策略家均预计民主党将在11月份的中期选举中获胜。民主党需要获得15个净数席位才能控制众议院,需要获得6个净数席位才能控制参议院。虽然经济目前稳固增长,但投票者对经济形势缺并不满意。据华尔街日报和NBC新闻(Wall Street Journal/NBC News)于9月8日至11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43%的被调查者对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感到满意,而52%的人表示了不满意。民主党表示,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以及工资升幅的停滞使得美国中产阶级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降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所带来的收益却首先进入了美国最富有人群的腰包。布什称,相信如果民主党控制国会,将对工作人群提高税收,而民主党称之为“对富人征税”,但这在华盛顿并不适用。布什认为目前经济状态将帮助共和党继续控制国会。

  美国股市15日收盘温和走高,但福特汽车(Ford Motor)和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急挫。同时First Marblehead走高,因顾问费增加,奥多比系统(Adobe Systems)也因乐观的业绩预期而走高。道琼斯指数上涨33.38点,至11560.77点,涨幅0.29%,过去6个交易日中有5日走高。目前道琼斯指数仅仅较其历史收盘高点11722.98点低109.47点。本周道琼斯指数累积上涨1.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6.86点,至2235.59点,涨幅0.31%,为连续第6个交易日走高。本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3.2%,是今年以来第四大周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涨3.59点,至1319.87点,涨幅0.27%,过去6个交易日中有5日走高。本周指数涨幅达到1.6%。纽约证交所成交量22亿股,上涨股成交量为11.9亿股,下跌股成交量为9.65亿股。142只股票持平,1,974只股票上涨,1,354只股票下跌。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涨5.64点,至8363.45点,平均每股价格上涨10美分。三只指数在经历本周涨势后,已位于4个月高点。D.A. Davidson首席市场策略师Fred Dickson表示,美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走势温和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Fed)下周三开会进行利率决策的考虑因素之一。同时原油价格跌破每桶64美元,也消除了市场的另一忧虑。这两大因素(CPI数据与油价)传递出一个信息,即Fed下周维持利率不变的几率增大。纽约证交所,福特汽车本交易日跌幅居首,该股收盘骤跌1.07美元,至8.02美元,跌幅12%。该公司公布了旨在重振北美市场业务的重组计划,但将北美市场业务实现盈利的预期时间推迟至2009年。分析师也对此表示失望,因福特汽车未能采取更大胆的措施削减成本、降低产能及出售部分资产(诸如旗下信贷子公司或豪华车品牌捷豹等)。戴姆勒克莱斯勒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交易日,收盘下跌3.54美元,至49.66美元,跌幅6.7%。该公司宣布下调年度收益预期,因旗下美国克莱斯勒子公司面临困境。本交易日汽车类股的颓势也令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承压下跌1.30美元,至31.66美元,跌幅3.9%。但同时,First Marblehead飙升9.10美元,至61.45美元,涨幅17%,涨幅居大盘之首。该公司出人意料地将公司贷款的证券化规模上调了18%,达到13.9亿美元,并提高了交易相关咨询服务费。奥多比系统涨3.35美元,至37美元,涨幅10%。该公司第三财政季度业绩高于华尔街预期,销售额从4.87亿美元增至6.022亿美元。该公司对当前财季的预期也高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美国国债15日收盘大多走低,交投动荡,短期国债领跌,在周末及下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利率决定前投资者调整头寸。短期国债后市早段下跌,此前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霍恩发表了有关经济的言论。国债早些时候曾微幅上涨,受对国债有利的经济数据的支撑。美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0.2%,而且工业产值数据弱于预期。然而总体来看,美国国债周五基本持平,只有30年期国债微幅走高。美东时间下午3:45(格林威治时间1945),10年期国债跌1/32,至100 20/32,收益率为4.80%。30年期国债涨2/32,至93 19/32,收益率为4.91%。5年期国债跌2/32,至99 14/32,收益率为4.76%,3年期国债跌2/32,至100 8/32,收益率为4.78%,2年期国债跌2/32,至100 1/32,收益率为4.86%。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15日收盘基本持平,本周累积下跌4.5%,主要因原油供应忧虑缓解,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大幅下调原油需求预期。欧佩克在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中大幅削减了今年最后3个月对其原油需求的预期,将一个月前的预期下调了32万桶/天。欧佩克在报告中称,今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需求低于预期致使其重估预期,因美国今年夏天汽油需求增长率仅为0.7%,而平均值为1.6%。Man Financial驻纽约高级副总裁表示Andy Lebow,欧佩克的报告只是令油价承压下行的诸多因素之一;近期油价经历了急剧下滑后,周末前稍作喘息。NYMEX近月交割的十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收盘涨11美分,至每桶63.33美元,盘中低点为每桶62.03美元,这是3月23日以来最低水平。结算价涨11美分,至每桶63.33美元。ICE期货交易所十一月布伦特原油跌21美分,至每桶63.33美元。十月无铅汽油涨2.28美分,至每加仑1.5750美元;RBOB汽油期货涨1.64美分,至每加仑1.6180美元;近月交割的取暖油期货跌0.87美分,至每加仑1.7023美元。今年美国夏季需求高峰结束后,汽油与取暖油的冬季库存充足,也是油价下跌因素之一。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贵金属15日继续近期的下跌走势,其中铂和钯跌幅最大,受前夜东京市场疲软的拖累。十月铂期货结算价跌15.80美元,至1,163.70美元/盎司,十二月钯期货跌12.40美元,至314.80美元/盎司。铂最低一度跌至1,141.20美元,这是6月15日以来的最低点,较上周高点1,287.90美元下跌146.70美元,跌幅11.4%。十二月钯期货最低跌至300美元,是6月19日以来最低点,该水平较其上周高点363美元跌63美元,跌幅17.4%。十二月黄金期货结算价下跌3美元,至583美元/盎司,十二月白银期货结算价跌7.5美分,至10.875美元。

  汇价日高118.11,日低117.23,尾盘在117.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026%,日涨跌幅0.03,收于117.54。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18.13,周最低价116.59,周升跌率0.565%。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整体仍呈金叉多头排列之势但升势趋缓,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日均线(116.60)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或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7.7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7.10、116.50,上挡压力位于118.10、118.60。117.70与116.50(中位117.10)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摆脱缠绕呈金叉多头排列但升势趋缓且有收敛迹象,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15.54)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117.2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16.3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挡周线压力位于118.00、118.90。115.40与117.20(中位116.30)分别为周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横行收敛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月均线(111.37)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115.9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17.70-118.10、119.60,下挡月线支撑114.20。114.20与117.70(中位115.90)分别为月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中线、短中线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若站稳于116.30之上则周线偏多、若站稳于117.2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17.10之上则短线偏多、若站稳于117.70之上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有两种主要的波计数分歧:(1)由于汇价已经在次级四波附近止跌进入震荡或反弹之中,故可能汇价在波段低点、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大4波整理,已经进入大5波上升波动之中。若果真如此,则汇价可能持续震荡盘升,不断上破关键压力(50%压力位115.20、61.8%压力位116.70-117.00趋势线压力、0.236分割位118.50-波段高点118.89),然后向121.39或更高水位运行。(2)汇价在波段低点、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自2005年12月5日日高121.39以来的大A波(约117个交易日)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之中。汇价自108.96至今已运行约89个交易日,从时间比率分析若为此种情形则汇价可能即将到达B波波段高点附近,但B波反弹大约仍需要运行一些时间的可能性存在(大A波117个交易日的0.618时间比率约为73个交易日,0.809时间比率约为95个交易日,1:1时间比率为117个交易日,即还有约一周左右的时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可能性存在);在时间窗前后或许出现波动高点后回落进入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之中,但若在时间窗附近没有见波顶迹象则需要谨慎认定为可能出现小级别震荡整理、且震荡后仍有震升可能;若上破117.80-118.00区域压力则波段目标仍可暂看指向119-120区域(该区域为中级收敛三角形态的上边线压力区域)。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自121.39(117个交易日)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大B波反弹的概率较大;大B波反弹至今已运行约89个交易日,大B波反弹时间可能还有时日的概率存在(汇价自8月4日日低113.94进入B3的震升波动中,B3波至今已运行约31个交易日,整体运行更长一些时间的概率依然存在,B1波时间长度约为30个交易日);现汇价仍运行在B3-4的概率较大,且不排除已经在9月15日日低117.23结束B3-4、进入B3-5震升之中的可能;但仍需要谨慎观察汇价在关键支撑附近的支撑或下破情势。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18.60,弱压力118.10;强支撑116.60,弱支撑117.10。

欧元/美元

  9月15日,欧元震荡盘跌。

  欧央行理事赫尔利在都柏林会议上就货币政策和生产力发表讲话称,认识到存在货币政策力所不能及的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立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一直提高产出水平。短期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增加需求,但最终将从根本上损害而非促进经济增长潜能,并有可能导致破坏性的通胀局面。赫尔利在对央行与生产力关系评论时指出,货币政策与潜在产出增长之间存在许多相互影响的方式。例如,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合理精确预测经济可持续增长率,令政策立场可获及时调整,以避免经济体中出现通胀压力。同样,货币政策自身也通过维持物价稳定促使潜在产出增长实现最优。相对价格波动及所需资源配置均是重要信号,在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其表现可能出现扭曲。

  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理事帕拉莫(Jose Manuel Gonzalez Paramo)15日称,尽管最近油价走势缓和,但欧央行认为油价仍有上升的风险。帕拉莫称,最近油价走势缓和并非欧央行中期设想,欧央行仍预期油价有上升的风险。帕拉莫还称,欧央行将继续对通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警惕”是欧央行暗示近期加息的代码。市场广泛预期欧央行2006年稍后还将有两次加息,从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3.5%。尽管如此,帕拉莫称,欧洲利率仍然具有适应性,处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水平,欧央行名义和实际利率从未处于该水平。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比增长2.6%,为六年来最快增长速度。然而很多分析师认为,2006年稍后欧元区经济增长将放慢。帕拉莫表示,说欧元区经济达到最高水平还为时尚早,但欧央行预期欧元区中期增长将接近潜能。欧央行此前预期欧元区2006年经济增长将在2.2%到2.8%之间。

  欧盟统计机构Eurostat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欧元区8月CPI月升0.1%年升2.3%,该数据符合预期。通胀年率的持续下降可能会为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进一步加息制造更多的困难。欧央行自05年12月以来已加息4次,利率由2.0%增至3.0%,还暗示监管理事会在10月5日召开会议时将再次加息。能源价格增长放缓是通胀年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8月能源价格月升0.1%,但8月的通胀年率已由7月的9.5%以及6月的11.0%降至8.1%。8月核心CPI月升0.1%年升1.3%,稍低于7月1.4%的年增幅。除去烟草产品,CPI月升0.1%年升2.2%。8月的旅馆饭店服务价格月升0.3%,通讯服务涓埃个则月降0.6%。对于打算在08年加入欧元区的4个欧盟新成员国,仅有一个国家的平均通胀年率低于欧元区准入的上限水平。该上限利率是欧盟三个最低通胀年率国家的平均水平加上1.5%而得。8月,瑞典过去12个月的平均通胀水平为1.4%,塞浦路斯过去12个月的平均通胀年率为2.3%,是唯一符合准入标准的国家。立陶宛为3.4%,马耳他为3.1%,爱沙尼亚为4.4%。立陶宛政府最近承认,该国2010年前可能不适合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也表示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可能会晚于最初的打算。

  欧盟统计局(Eurostat)15日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对世界其它国家贸易平衡表仍显示盈余,尽管远低于2005年7月水平。欧元区12国7月总出口超过进口15亿欧元,而2005年同期盈余为74亿欧元。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能源进口成本的上升是此次盈余下降的主要原因。欧元区7月出口比6月经季调后的修正值下降2.2%,而进口上升1.8%。欧盟统计局还将8月21日公布的6月贸易盈余从20亿欧元下修至15亿欧元。尽管贸易平衡仍为赢余,但数据显示,活跃的出口不太可能和2005年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这可能会限制欧央行加息的计划。欧元区2006年前六个月能源贸易赤字达1246亿欧元,而2005年同期为879亿欧元,7月份数据还未公布。尽管欧元兑美元升值且美国经济显示出衰退的迹象,2006年前六个月欧元区对美国贸易盈余上升至340亿欧元,而2005年同期为290亿欧元。2006年前六个月,欧元区对其最大贸易伙伴国英国贸易盈余从2005年同期的271亿欧元下降至231亿欧元。

  法国财政部长布雷顿(Thierry Breton)15日表示,欧元汇率已经得到了“充分估值”,暗示其他主要货币可能被低估了。他的讲话进一步显示出,欧洲依然对欧元可能进一步升值感到担忧。布雷顿表示,经济学家预期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将在2006年剩余时间实施进一步紧缩的货币政策。他拒绝评论这样的政策是否恰当,但指出,法国和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小。提高利率则可能推高欧元汇价。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15日公布,欧盟25国8月新车注册年比下降1.4%至886,824辆。另外,欧洲1月至8月的新车注册数年比上升0.4%。在全球主要的汽车公司中,通用汽车(GM)8月欧洲新车注册数上升0.1%;福特汽车(Ford)8月欧洲新车注册数上升1.8%;大众汽车(VW)8月欧洲新车注册数下降0.4%;菲亚特(Fiat)8月欧洲新车注册数上升14.4%;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ler)8月欧洲新车注册数下降2.7%。

  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在G7财长及央行行长新闻发布会上发出明确信号称,G7预计日圆将升值。特里谢表示,与会国讨论了日本经济状况,并指出,其目前已结束零利率政策,且复苏态势较广泛。因此各方一致同意日圆将反映上述变化。特里谢称欧央行并无刺激欧元的政策,其并未就此做进一步评论。但特里谢指出,欧央行仍对通胀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欧央行理事韦伯16日言论部分缓解了市场对伊朗在外汇储备变动问题上引发的忧虑情绪。韦伯称对此不应持有担忧,应以轻松态度对待。总而言之,韦伯指出,将储备转换成欧元是一个市场进程。当前欧元在外汇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反映欧元区影响力的提高。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15日因预期经济增速放缓而下调了第四季市场对其原油需求量的预期,这增强了市场对该组织可能削减产量的担忧。OPEC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下调第四季度原油日需求量32万桶,至每天2886万桶。美国15日轻质低硫原油价格创下了5个半月以来的新低,每桶63美元,较7月中旬每桶78.40美元的纪录高价下降了20%。该组织还将2006年市场对其原油的日需求量预期下调了17万桶,至略低于每天3000万桶,将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增长预期下调了10万,至每天120万桶。该组织目前预计2006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为8438万桶,2007年增长约每天130万桶,至每天8568万桶,与8月的估计持平。欧佩克在报告中称,2006年上半年需求低于预期致使其重估预期。该组织称,美国2006年夏天的汽油需求增长率仅为0.7%,而平均值为1.6%。

  瑞士联邦统计办公室(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瑞士第二季工业产值增幅低于预期,暗示瑞士经济可能已达到顶峰。第二季工业产值季升3.4%,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季升6.9%。第二季工业产值年升4.3%。瑞士央行理事希尔德布兰德(Philipp Hildebrand)表示,瑞士第二季经济可能已达到周期高峰,未来数月的增速可能会放缓。瑞士8月领先指标年内首次下降。今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经过季调后工业产值季升0.5%。

  瑞士联邦统计办公室(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瑞士8月生产与进口价格上升,给予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进一步加息的空间。8月生产与进口价格月升0.4%,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月升0.3%。8月生产与进口价格年升3.1%。瑞士是欧洲第八大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增速是2000年以来最快的,失业率达到3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并促使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瑞士央行14日再次上调基准利率至1.75%。瑞士Pictet & Cie.银行经济学家兰伯特(Bernard Lambert)在数据发布前表示,瑞士经济经历了非常强劲的发展,这将导致产能紧张且通胀上升的风险。基于在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交易的瑞士法郎利率期货,投资者预测07年第一季度末前至少会有一次加息举措。瑞士央行将于12月14日再次召开本年度政策会议。

  意大利统计局Istat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除能源之外的所有工业部门均出现月度产值下降,意大利7月工业产值月降0.3%年降0.2%。该数据远不及预期。17名分析师中有5位预期年升1.8%,12位预测月升0.6%。投资品产值降幅最大,月降3.5%。消费品月降2.3%,其中非耐用消费品月降2.2%。半成品月降0.8%。能源是8月产值出现增长的唯一部门,月升3.4%年增2.2%。半成品产值年升0.1%,而消费品年降1.1%,投资品年降0.8%。电力能源、天然气和水利是增幅最大的部门,月升4.6%年升6.0%。运输车辆产值年升4.4%,主要受汽车产值年升28.6%的提升。化学制品及人造纤维产值月降6.3%年降5.3%,精炼汽油产值月降0.1%年降4.5%。06年前7个月,经过工作天数日调整,意大利工业产值增1.8%。工业产值约占意大利GDP的1/3。

  德国出口协会BGA预计,得益于强劲的全球需求以及疲弱的欧元,德国06年出口有望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但减速的全球经济可能会抑制07年出口的增长。BGA预测06年出口将增长11.0%进口增长16%,07年出口增长6.0%进口增长9.0%。此前对06年及07年出口增长的预测分别为增长10%和5%。BGA总裁伯尔纳( Anton Boerner)表示,德国的出口已得益于欧元汇率松弛的影响,这提高了德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德国是过去3年世界领先的出口大国。伯尔纳称,由于较高的商品及能源价格以及日增的通胀风险,预计07年全球贸易增长会由今年的8%降至6%,这将导致进一步的加息从而抑制经济增长。预计德国06年的名义商品出口额将由去年的7862亿欧元增至8727亿欧元,07年会增至9250亿欧元。预计06年名义进口额将由去年的6256亿欧元增至7257亿欧元,07年将增至7910亿欧元。德国06年的贸易盈余预计会达到1470亿欧元。BGA预测06年德国实际GDP将加速增长2.0%,07年则放缓至1.2%。伯尔纳称,目前相对高的油价将实际GDP降低了0.2%-0.25%。

  德国财政部发言人Stefan Olbermann15日称,德国8月税收收入获得积极发展,但未直接证实上升5.6%。Olbermann称,税收收入上升主要归因于公司利润稳固,且消费相关的税收得到改善。收入税税收也获得增长,归因于就业市场的好转。15日早些时候,据知情人士称,德国8月税收收入年比上升5.6%,前8个月年比上升7.8%。德国政府5月预测2006年税收收入将上升2.7%。德国财政部长史坦布律克(Peer Steinbrueck)称,仅联邦政府2006年额外税收收入将达到近40亿欧元。财政部将于21日公布8月详细税收报告。

  德国财长史坦布律克称,七国财长与央行行长将在会议期间讨论集团内部货币问题。在被问及具体讨论内容时,史坦布律克拒绝置评,并称会谈属内部事务。此前另有G7官员称声明草案内容不涉及特定货币。史坦布律克称,七国部长将讨论美国贸易赤字,石油美元未来问题,中国出口升势及未来欧洲应如何继续保持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从未如此之好,但史坦布律克同时警告称应及时关注增长面临的各种威胁。史坦布律克并未具体指出风险内容,尽管其他部长已反复强调全球失衡,高油价与通胀预期。在提到IMF投票权改革时史坦布律克提醒不应聚焦GDP为判别成员拥有话语权多寡的一项标准。史坦布律克与德国央行行长韦伯称,市场开放程度及透明度也应考虑在内。

  汇价日高1.2735,日低1.2627,尾盘在1.26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48,日涨跌幅-0.006,收于1.2660点。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2753,周最低价1.2627,周升跌率-0.13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摆脱横行缠绕收敛集聚呈死叉态势但跌势较缓,汇价位于其下及30日均线(1.2777)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短线向空。汇价若受压于1.2670之下则短线向空,受压于1.272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挡支撑位于1.2650、1.2600,上挡压力位于1.2810。1.2670(中位1.27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摆脱收敛横行缠绕呈死叉之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周均线(1.2569)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汇价若站稳于1.281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受压于1.274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1.2680则周线向空;下挡周线支撑位于1.2640、1.2580。1.2810与1.2680(中位1.2740)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月均线(1.2462)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继续增大,但不能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长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若站稳于1.2770之上则月线向多,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2400。1.2770(中位1.24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与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长线、中线及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周线若受压于1.274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受压于1.2680之下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267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2720之下则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下探支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1)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波段高点2004年12月月高1.3667至波段低点11月15日日低1.1637为A波下跌(共运行229个交易日);在1.1637附近受到支撑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5月15日日高1.2971(反弹0.618强)见波段高点进入震荡整理或较大级别调整中的概率较大(期间共运行130个交易日)。同时,注意到1比1的时间比率,即下跌时间约229个交易日,而自1.1637至今已运行约220个交易日,因此,市场对汇价仍有约2周左右的时间震升构筑顶部区域(例如稍大区间的平台整理或收敛三角形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若汇价有效下破1.2580-1.2450区域(其间有30周均线,小波段低点,双顶颈线)支撑则进入中级调整的概率增大。(2)短中线看,比率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8月4日日高1.2909结束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调整较大,下破1.2580-1.2450区域则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3)自8月4日以来,汇价形成小级别顶部三角形态,其量测跌幅在1.2540,其间30周均线1.2569一线有支撑。

  由于波计数分歧的依然存在,市场对汇价在关键支撑位附近的支撑或下破情势密切关注(1.2580-1.2480——30周线及平台底部区域低点附近)。汇价若下破1.2480-1.2580区域支撑、进而下破1.2450支撑,则顶部双顶平台结构成立、大B波反弹确认结束、进入持续震跌探支的大C波下跌之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1.2480-1.2580区域受到支撑,则暂谨慎看有望再次进入短线或波段反弹。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可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5月15日日高1.2971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在8月4日日高1.2909结束B波反弹进入C波下跌中,C波下跌是较小级别还是较大级别仍需要观察1.2480-1.2580区域的支撑情势。可先暂认定汇价已经进入C波(或大C波1的)下跌波动的5波下跌中的概率较大,若下破1.2630则下跌目标暂看向1.2540-1.2590附近(不排除继续下破、测试1.2440-70区域支撑的可能),波段低点时间窗在周初前后,受到支撑则有望进入震荡整理或短线反弹。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强压力1.2730,弱压力1.2680;强支撑1.2590,弱支撑1.2640。

英镑/美元

  9月15日,英镑震荡盘跌。

  英国贸工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Alistair Darling)表示,英国石油公司(BP PLC)、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法国电力公司(EDF)以及德国公用事业公司E.ON AG已经承诺向新的价值10亿英镑的能源研究协会给予现金捐助。达林称,政府将在未来十年提供5亿英镑,且正在寻求私人部门作出同等数额的资金承诺。达林表示,新的协会将称为能源技术协会(Energy Technologies Institute),旨在增加研发资金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对抗气候变化。

  英国财长布朗(Gordon Brown)日前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对全球不平衡现象的监管还需更多的时间才能有结果。布朗在新加坡IMF年会间隙称,对于全球失衡问题的争论已提升至监管阶段,但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IMF于夏季就如何消除中美等国的贸易及投资方面的巨大失衡问题,邀请美国、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以及欧元区参加多边磋商会议。IMF已与上述5方举行过双边会谈,但常务董事Roderigo de Rato本人也认为不会很快解决失衡问题。

  汇价日高1.8881,日低1.8751,尾盘在1.880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297,日涨跌幅-0.006,收于1.8803点。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8915,周最低价1.8599,周升跌率0.815%。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空头排列但跌势稍缓且其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8894)之下附近,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汇价若站稳于1.879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破1.8690则短线向空,其间支撑位于1.8750;上挡压力位于1.8850、1.8910。1.8690与1.8890(中位1.879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1.8352)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若受压于1.880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站稳于1.880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挡周线支撑位于1.8630,上挡周线压力位于1.8970。1.8970与1.8630(中位1.8800)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呈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月均线(1.8251)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长线运行方向的可能;若站稳于1.8690之上则月线向多,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8100,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8920。1.8690(中位1.81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中线、中长线的运行方向;若受压于1.880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下破于1.8630则周线向空、若站稳于1.880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1.8970则周线向多;短线若受压于1.8790之下则短线偏空、若受压于1.869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上破1.889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角度看,暂认定汇价自波段低点01年6月月低1.3677至波段高点04年2月月高1.9140为一具有5波结构的上升波动,用时约33个月,其后至波段低点05年11月28日低1.7046已经运行完毕ABC波调整(其中B波为强势B波),用时约21个月,其修正时间恰为较标准的0.618时间比率,修正幅度0.382强,若按此波计数则谨慎认定汇价自1.7046进入较大级别过渡波反弹(或较大级别B波反弹),且可能已经在5月12日日高1.8998(运行120个交易日)结束过渡波反弹;其中B1波运行约42个交易日,B3波运行约45个交易日。即在1.9000附近已经见波段高点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其后的新高点可暂谨慎认定为强势B波反弹。另一种波计数认为,或许汇价至今仍运行在较大级别的B波反弹之中,且已经进入上升倾斜三角(上升楔形)形态末段,若汇价站稳于30日均线之上则此概率增大,若汇价下破1.8650-1.8600支撑则此概率减小。

  由于波计数分歧的存在,可暂认定已经在8月4日日高1.9128结束强势B波(运行约28个交易日)进入调整中,且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9090结束调整波动中的小B波反弹、进入C波下跌之中。C波下跌的级别仍需观察,下破1.8500进而下破1.8300则进入大级别C波调整的概率增大。

  由中线压力与支撑区域的角度看,市场注意到1980年年高点2.4530与04年12月月高1.9551连线形成的长期压力线位于1.9140附近,中线压力区域位于1.9150-1.9250,中线支撑区域1.8000-8.8100;汇价若上破1.9150-1.93050(上升楔形的上边线附近)则中线目标指向1.9800-1.2000区域,若久攻不破升势动能耗竭、且下破1.8600-1.8650的支撑,则向1.8300-1.8360或更低的1.8050-1.8150区域附近运行、寻求支撑的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在5月12日日高1.8998进入较大级别调整之中;汇价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9091结束小B波反弹、进入C波下跌之中的概率较大,现运行在C波的2波反弹末段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在9月14日日高1.8915结束反弹进入C波的3波下跌中。由于从周线角度看存在上升楔形的可能,因此,市场对汇价在1.8650-1.8680区域受到支撑再次进入较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8910,弱压力1.8850;强支撑1.8690,弱支撑1.8750。

澳元/美元

  9月15日,澳元震荡盘跌。

  新西兰房地产协会(Real Estate Institute of New Zealand Inc.)15日公布数据显示,新西兰8月房屋销售月比上升,房屋均价月比从纪录高点处下跌。该协会在其15日公布的月度报告中称,新西兰8月房屋销售月比上升10%至8564套,7月为7771套。年比下跌0.3%,05年8月时为8591套。8月房屋均价从7月时的313,000纽元跌至310,000,年比上升7.3%。数据还显示,8月时售出一栋住宅所需的时间为33天,7月时所需35天,05年8月时所需28天。

  新西兰政府15日公布数据显示,新西兰第二季度制造业销售强劲增长,得益于纽元在此期间的弱势带动了肉类及奶产品的出口。新西兰统计局15日表示,基于修正后的计算方式,新西兰第二季度制造业销售经季节调整后季比上升4.9%,第一季度时上升1.3%。该数据强劲的表现可能致使经济学家上修其对新西兰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并促使新西兰央行在其于14日的声明中提高加息前景后继续保持对基本面的关注。第二季度肉类及奶产品制造业销售经季节调整后季比上升8.8%。新西兰统计局称,该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商品出口中,肉类及奶产品所占的数量和价值都稳步增长。统计局称,肉类及奶产品的增长得益于该期间纽元贬值及制造业商品价格上升3.7%。数据显示,剔除价格效应之后,第二季度制造业总销售季比上升2.4%。制造业数据是第二季度GDP报告中最后一个重要参数,新西兰第二季度GDP数据定于9月29日公布。受访的8位经济学家初步预期,新西兰第二季度GDP季比增长0.4%,第一季度GDP增长0.7%。第二季度制造业报告可能会促使部分经济学家提升其经济增长预期。新西兰央行14日提高其紧缩货币政策的前景,强调若此轮经济数据持续表现强劲,央行可能被迫再次加息。

  在新西兰政府15日公布强劲的第二季度制造业数据后,澳新银行随即上修新西兰第二季度GDP预期。澳新银行现预期新西兰第二季度GDP季比增长0.6%,之前预测为增长0.5%。澳新银行指出,其上修后的预期高于新西兰央行的预期,并且如果这个预期得到实现,则将促使央行采取较14日维持利率不变更为强硬的货币政策。澳新银行同时表示,近期纽元的上涨将延迟新西兰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出口的进一步复苏,从而使得新西兰央行想要达成经济再平衡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

  澳大利亚央行副行长斯蒂芬斯(Glenn Stevens)15日称,过去十年全球间对冲基金数量的上升将继续加大对市场监管者的挑战。斯蒂芬斯在于香港举行的一个银行会议上讲话,表示承受风险模式的改变意味着从过去经济危机中所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可能无法在未来得到应用。斯蒂芬斯解释道,全球经济环境在过去十年内已变得相当温和,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降至一半,利率维持在低水平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这似乎证明过去十年内风险在某些方面及某种程度上确实已经下降。斯蒂芬斯称,经济的稳定性促使对冲基金大行其道,并助长了投资者可能不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全盘考虑。

  澳大利亚央行副总裁斯蒂芬斯(Glenn Stevens)17日表示尽管东亚在推行弹性汇率制度方面的余地较小,但澳大利亚这方面的经验预示,随着时间的过去,东亚国家能更加开放资本流动。斯蒂芬斯在此次世界银行(World Bank)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加坡年会的会议间隙在一个投资者研讨会上未对澳元及世界经济前景置评。他称浮动汇率能导致货币政策复杂化,但这些问题与在资本流动性差及金融价格受到严格管制下所导致的并不能相提并论。东亚地区有许多国家形势各不相同,许多国家更加开放,可能在允许汇率更大波动而不导致出现重大的首轮通胀或通缩效应上余地较小。一些国家仍在发展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内货币政策体系,因此他们较澳大利亚有更大的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担忧倾向。虽然如此,澳大利亚的经验提供了合理的借鉴。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问题能被有效地解决,因此这些国家最终将从开放资本流动中受益,而无须多大成本。澳大利亚于1983年12月取消了澳元盯住一揽子贸易加权货币的有效管理浮动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同时解除了大多数资本管制。

  澳大利亚财长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17日称示其预期随着时间的过去,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他向媒体表示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而中国汇率机制灵活性的增强将对该地区有益。科斯特洛称鉴于人民币增强灵活性需要中国进行汇率机制的改革,因此中国在此方面需要相当谨慎。科斯特洛是在此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及世界银行(World Bank)年会的间隙发表的上述评论。

  汇价日高0.7562,日低0.7500,尾盘在0.75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278,日涨跌幅-0.002,收于0.7523点。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0.7568,周最低价0.7481,周升跌率-0.23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空头排列但其跌势趋缓且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0.7608)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7570之下则短线偏空(其间压力位于0.7540),下破0.7500则短线向空,下挡支撑位于0.7470。0.7500(中位0.757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有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周均线(0.7485)之上,显示虽仍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但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若受压于0.759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下破0.7540之下则周线向空,下挡周线压力位于0.7500、0.7450。0.7640与0.7540(中位0.7590)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呈横行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月均线(0.7484)之上附近,显示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长线的运行方向,但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若站稳于0.7590之上则月线向多,若站稳于0.7480之上则月线偏多。0.7590与0.7360(中位0.7480)为汇价月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中长线的运行方向;周线若受压于0.759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下破0.7540则周线向空;短线若受压于0.750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7570之下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及短中线分析与英镑兑美元有类同性。暂认定,汇价自波段低点01年4月月低0.4773至波段高点04年2月月高为5波结构的上升波动,用时约35个月;其后至今运行在较大级别的修正波动之中,已经用时约30个月。汇价自3月29日日低0.7013进入较大级别过渡波反弹(或较大级别B波反弹之中);汇价自5月11日日高0.7792结束第一波反弹(用时约32个交易日)后进入稍大级别调整,在6月28日日低0.7268受支撑进入第3波反弹,且已经在8月10日日高0.7715结束反弹(用时约32个交易日,与第一波反弹的时间等长)、进入调整,且已经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增大。另一种波计数则认为,汇价在周线图上仍有运行在上升倾斜三角形态(上升楔形)中的可能,若汇价震升有效上破30日均线则此概率增大,若汇价下破0.7480则此概率减小,下破0.7270则此概率继续减小。

  由中线压力与支撑区域的角度看,中线压力区域位于0.7700-0.7800,中线支撑区域0.7250-0.7350;汇价若上破0.7700-0.7800则中线目标指向0.8000-0.8100区域,久攻不破升势动能耗竭、若下破0.7450-0.7500的趋势支撑,则向0.7200-0.7300区域附近运行、寻求支撑的概率增大。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9月4日日高0.7720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汇价运行在C波下跌的4波整理中,或许已经在9月14日日高0.7568结束4波整理、进入5波下跌波动之中。但不排除是2波反弹的可能,即不排除在0.7500-0.7480附近受到支撑后再次进入反弹、且上破0.7570向0.7600-0.7610方向测试压力的可能。若汇价下破0.7480附近的趋势线支撑则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持续震跌的可能性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强压力0.7570,弱压力0.7540;强支撑0.7470,弱支撑0.7500。

欧元/日元

  9月15日,汇价震荡盘跌。

  汇价日高149.79,日低148.43,尾盘在148.8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01,日涨跌幅-0.60,收于148.84点。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49.83,周最低价147.71,周升跌率0.452%。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横行缠绕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148.99)之下附近,显示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偏空,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且面临短向抉择。汇价若受压于149.0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48.60则短线向空,下挡支撑位于148.30、147.80;上破149.40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49.90。148.60与149.40(中位149.0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升势趋缓且有呈缠绕可能,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45.18)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站稳于149.2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8.2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47.20则周线向空。149.20与147.20(中位148.20)为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138.66)呈缓升多头排列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若站稳于147.00之上则月线向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50.60,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43.70。147.00(中位143.70)为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偏空;若站稳于149.2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8.20之上则周线偏多、若下破147.20则周线向空;短线若站稳于149.4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受压于149.00之下则短线偏空、受压于148.60之下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自2003年11月14日当周周低124.15结束较大级别A波下跌进入大5波上升波动至今;汇价自6月23日日低130.58进入大5波(类似上升楔形)的5波上升之中,仍不简单排除向150.50-151.50或更高水位运行的可能,但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50.74见波段高点的概率增大。

  时间比率分析显示,汇价自波段低点、1995年4月月低112.58至波段高点、1998年10月月高163.05共运行约43个月,而此次汇价自波段低点、2000年10月月低88.96至今已运行近71个月,恰为前次波动时间的1.618附近,因此,汇价在长期的时间窗附近盘升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下跌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周线的时间与空间比率分析也显示,汇价可能已经盘升若受阻回落,若跌破关键的周线支撑146.50-147.50区域支撑,则进入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汇价自5月17日日低140.16至今已运行89个交易日,为一重要时间窗;小波段震升至今约36个交易日,也为重要时间窗前后;且不排除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50.74见波段高点的可能;若汇价在149.00或149.40附近受阻、下破148.60附近支撑,进而下破146.50-147.50支撑则有大幅下落的风险。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短向、面临方向抉择。

  今日强压力149.90,弱压力149.30;强支撑147.70;弱支撑148.30。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一周汇市解盘 继续头寸调整,美元震荡上扬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实际GDP年率上升1.0%,初值为上升0.8%,表明日本经济复苏正在继续受到私人部门引导的需求的支撑。日本7月核心机械订单月比下降16.7%,显示未来数月企业支出可能减少。日本8月普通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7.6,7月为48.6;该指数主要用来权衡家庭消费者对接下来半年度经济前景的展望。日本7月经常帐盈余自5月以来首次扩张年比上升7.1%为1.81万亿日圆,显示日本国内企业的海外收入及出口持续支撑经济复苏;原油价格高企持续打压日本贸易盈余,但日本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收益盈余持续支撑整体的经常帐盈余。日本7月工业产值终值月比下降0.9%,与初值一致,表明海外需求存在一定风险。日本8月东京套房销售年比下降40.5%至3274套。日本8月机床订单终值年比上升4.8%至1152亿日圆,略好于初值。日本8月企业破产案月比上升3.8%至774起,是连续第3个月上升;8月破产企业债务总额月比上升1.7%至3609.3亿日圆,为连续两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日本政府在15日发布的9月月度报告中上调了对物价的评估,称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正在上升,但突然停止正式宣布通缩结束;日本政府还维持整体经济继续复苏的观点不变,但下调对若干经济成份的评估,包括进出口和个人消费;日本内阁府表示,在报告中除去“通缩”一词并上调物价评估反映了企业部门“非常强劲”以及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日本7月领先指标终值为27.3,6月为58.3;同步指标终值为75.0,6月为90.9;滞后指标为70.0,6月为83.3。   日本央行13日公布8月会议纪要显示,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在8月10至11日举行的政策会议上同意逐步调整利率水平,同时表示目前利率处于适宜水平。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8月11日一致投票决定维持货币政策稳定。   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半年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日本经济第二季增长放缓,但日本经济复苏形势仍因民间内需稳步增长而稳固。预计日本06年经济将增长2.7%,低于其4月时预期的2.9%的增幅。07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2.0%。IMF表示,日央行必须小心在重新陷入通缩的风险,以及通胀加快可能性之间取得平衡。预计,日本06-07年有望维持稳定的低通胀。   因进口石油价格攀升至纪录高位而出口出现5个月来的首次下滑,美国7月贸易赤字恶化,7月商品及服务贸易赤字额由6月的648.2亿美元增至680亿美元,预计为648亿美元;7月出口由6月的1212.5亿美元降1.1%至1199.7亿美元,是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7月进口量由6月的1860.6亿美元增1.0%至1880.1亿美元;原油进口量由3.3086亿桶降至3.2158亿桶,但每桶原油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8美元至创纪录的64.84美元,原油进口总价值由205.3亿美元增至208.5亿美元。美国第二季度服务业收入季比增长3.5%至8799亿美元。美国9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5千人至30.8万人;9月2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8万人至249.9万人。美国8月进口价格月比上升0.8%年比上升6.6%;8月出口价格月比上升0.4%年比上升5.2%。美国7月商业库存上升0.6%,1.347万亿美元;商业销售额增加0.6%至1.068万亿美元;库存/销售比率持平于1.26。美国8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月升0.2%年升2.8%;总体CPI月升0.2%年升3.8%,数据与预期相符。美国8月工业产出今年来首次下降,8月工业产出月降0.1%,年升4.7%。美国密歇根大学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4.4,8月份为82.0;预期指数升至77.1,8月份为68.0;现状指数初值由103.8降至95.7。   IMF称,美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减缓,部分受房产市场降温困扰,同时有迹象显示通胀预期正开始上升。预计,美国06年GDP增长率为3.4%,07年为2.9%。短期内,房地产市场是阻力的最主要可能来源;过剩劳动力及生产能力缩减以及高能源价格传导至运输成本均拉动通胀上升。美联储将不得不平衡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胀压力上升的风险。   欧元区第二季度劳工成本增幅稍高于预期年升2.4%。欧央行行长特里谢称,保持高度警惕性才能确保威胁价格稳定的风险得到控制,这意味着欧央行将在下次会议上继续加息。特里谢在10国集团(G10)会议上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全球经济07年仍可能保持强劲,尽管增速可能较06年稍有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依旧,但围绕此风险及增长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大;风险主要源于石油及商品价格及全球经济失衡可能进一步加重;在金融市场上,只要任何时候有风险存在,风险的偏好程度就有可能重新急剧扩大。特里谢重申10国集团认为目前市场风险偏好水平“将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欧元区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8月CPI月升0.1%年升2.3%,符合预期,能源价格增长放缓是通胀年率下降的主因;8月核心CPI月升0.1%年升1.3%,稍低于7月1.4%的年增幅。欧元区7月对世界其它国家贸易平衡表仍显示盈余,尽管远低于2005年7月水平;欧元区12国7月总出口超过进口15亿欧元,而2005年同期盈余为74亿欧元,能源进口成本的上升是盈余下降的主因。   IMF称,欧元区可能需要更多加息措施,但由于通货膨胀维持在控制中,欧洲央行可以谨慎加息。预计2006年欧元区成员综合GDP增长2.4%,2007年增长2%,比之前预测有所提高。但欧元区经济仍然脆弱,欧元急剧升值可能削弱出口和投资支出。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14日如市场预期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同时提高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   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14日维持官方隔夜拆款利率为7.25%不变,仍为8年高点。但央行立场强硬,称不排除在本次紧缩周期中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央行行长Bollard在9月份货币政策声明中表示,近期的经济数据,特别是第二季度就业数据意外扩张,以及家庭消费支出放缓的步伐弱于预期表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隔夜拆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显然不存在了。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下简称BIS)称,金融市场正日益面临在美国经济增长适度减缓之情况下定价的形势。BIS称,市场似乎正日益面临在美国经济可能经历“软着陆”之情况下定价的形势,并指出美国经济将冷却到必要程度以抑制上升的价格压力。该行称,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这实际上有时对股票价格是有利的。BIS称,通胀压力加大可能迫使那些采取干预措施抑制其货币走强的亚洲国家央行进行加息或者使其货币升值。由于其他诸如竞争力提高及能力过剩等结构性因素限制了通胀压力,因此亚洲各国央行能够通过近年来对汇市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将利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这些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减退或者最终被扩张性的货币环境而催生的通胀压力所克制,因此上述情况不会再继续了。   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2006和2007年两年可能达到5%,从而将使这4年成为70年代初以来增长最为强劲的时期。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200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普遍扩张,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动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尽管预计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将减速,石油和金属价格也将处于历史高点附近,但IMF已在过去6个月中将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预期比上半年时调高了0.2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增长。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放慢的预期反映出美联储(Fed)和其它央行为防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的影响。IMF称,Fed面临经济增长趋缓,而通胀率上升的困难局面,预期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通胀,其它风险还包括油价进一步上涨和美国房屋市场的降温速度快于预期。IMF警告,世界经济可能受到全球贸易和金融失衡解决不当的影响。美国应增加储蓄;欧洲和日本应进行结构改革;亚洲新兴国家应提振国内需求,以及中国等国家应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等等。IMF表示,平稳地实现再平衡也会带来美元的进一步走软和亚洲及石油出口大国货币的升值。   西方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6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对全球经济进行评估并讨论了通过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来促进全球经济持续繁荣的途径。他们强调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而共同努力。西方七国集团在会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西方七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新兴经济体经济也增长强劲,但是仍存在潜在的下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不断波动的能源市场、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及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等。声明称,能源价格的飙升反映了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对供给的担忧。声明还鼓励有关方面在能源勘探、生产、运输和提炼方面加强投资。同时,声明呼吁消费者在能源利用效率、储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新的努力。声明强调了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指出这对加强全球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很有必要。声明呼吁各方对尽快恢复多哈回合谈判表现出必要的政治意愿和灵活性,以便就农业和工业产品、服务业、知识产权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等达成一揽子协议。在谈到货币汇率问题时,声明重申汇率应该反映经济的基本特性,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动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声明表示各方将继续密切关注汇率问题,并在适当时候进行必要的合作。声明还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必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维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合法性、相关性和可信性。声明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投票权的考虑。与此同时,声明强调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监督的有效性。   美元/日元   上周,汇价震荡盘升,周最高价118.13,周最低价116.59,周升跌率0.565%,周收盘117.54。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或向多、有望震荡整理寻求短线方向;若站稳于117.7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117.10、116.50,上挡压力118.10、118.60;117.70与116.50(中位117.10)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上挡周线压力118.00、118.90;115.40与117.20(中位116.30)分别为周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17.70-118.10、119.60;114.20与117.70(中位115.90)分别为月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有两种主要的波计数分歧:(1)由于汇价已经在次级四波附近止跌进入震荡或反弹之中,故可能汇价在波段低点、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大4波整理,已经进入大5波上升波动之中。若果真如此,则汇价可能持续震荡盘升,不断上破关键压力(61.8%压力位116.70-117.00趋势线压力、0.236分割位118.50-波段高点118.89),然后向121.39或更高水位运行。(2)汇价在波段低点、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自2005年12月5日日高121.39以来的大A波(约117个交易日)下跌,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之中。汇价自108.96至今已运行约89个交易日,从时间比率分析若为此种情形则汇价可能即将到达B波波段高点附近,但B波反弹大约仍需要运行一些时间的可能性存在(大A波117个交易日的0.618时间比率约为73个交易日,0.809时间比率约为95个交易日,1:1时间比率为117个交易日,即还有约一周左右的时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可能性存在);在时间窗前后或许出现波动高点后回落进入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之中,但若在时间窗附近没有见波顶迹象则需要谨慎认定为可能出现小级别震荡整理、且震荡后仍有震升可能;若上破117.80-118.00区域压力则波段目标仍可暂看指向119-120区域(该区域为中级收敛三角形态的上边线压力区域)。   本周强压力119.00,弱压力118.10;强支撑116.00,弱支撑116.90。 欧元/美元   上周,欧元震荡整理、略跌,周最高价1.2753,周最低价1.2627,周升跌率-0.134%,周收盘1.2660。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本周初,汇价短线与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若受压于1.2670之下则短线向空,下挡支撑1.2650、1.2600,上挡压力1.2720、1.2810。1.2670(中位1.272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下挡周线支撑1.2640、1.2580;1.2810与1.2680(中位1.2740)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1.2770(中位1.24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1)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波段高点2004年12月月高1.3667至波段低点11月15日日低1.1637为A波下跌(共运行229个交易日);在1.1637附近受到支撑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已经在5月15日日高1.2971(反弹0.618强)见波段高点进入震荡整理或较大级别调整中的概率较大(期间共运行130个交易日)。同时,注意到1比1的时间比率,即下跌时间约229个交易日,而自1.1637至今已运行约220个交易日,因此,市场对汇价仍有约2周左右的时间震升构筑顶部区域(例如稍大区间的平台整理或收敛三角形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若汇价有效下破1.2580-1.2450区域(其间有30周均线,小波段低点,双顶颈线)支撑则进入中级调整的概率增大。(2)短中线看,比率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8月4日日高1.2909结束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调整较大,下破1.2580-1.2450区域则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3)自8月4日以来,汇价形成小级别顶部三角形态,其量测跌幅在1.2540至1.2580附近。   由于波计数分歧的依然存在,市场对汇价在关键支撑位附近的支撑或下破情势密切关注(1.2580-1.2480——30周线及平台底部区域低点附近)。汇价若下破1.2480-1.2580区域支撑、进而下破1.2450支撑,则顶部双顶平台结构成立、大B波反弹确认结束、进入持续震跌探支的大C波下跌之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在1.2480-1.2580区域受到支撑,则暂谨慎看有望再次进入短线或波段反弹。   本周强压力1.2840,弱压力1.2740;强支撑1.2480,弱支撑1.2580。 英镑/美元   上周,英镑震荡盘升,周最高价1.8915,周最低价1.8599,周升跌率0.815%,周收盘1.8803。本周,汇价有望震荡寻求方向。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若站稳于1.879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挡支撑1.8750、1.8690,上挡压力1.8850、1.8910;1.8690与1.8890(中位1.879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1.8970与1.8630(中位1.8800)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8920;1.8690(中位1.810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角度看,暂认定汇价自波段低点01年6月月低1.3677至波段高点04年2月月高1.9140为一具有5波结构的上升波动,用时约33个月,其后至波段低点05年11月28日低1.7046已经运行完毕ABC波调整(其中B波为强势B波),用时约21个月,其修正时间恰为较标准的0.618时间比率,修正幅度0.382强,若按此波计数则谨慎认定汇价自1.7046进入较大级别过渡波反弹(或较大级别B波反弹),且可能已经在5月12日日高1.8998(运行120个交易日)结束过渡波反弹,其后的新高点可暂谨慎认定为强势B波反弹。另一种波计数认为,或许汇价至今仍运行在较大级别的B波反弹之中,且已经进入上升倾斜三角(上升楔形)形态末段,若汇价站稳于30日均线之上则此概率增大,若汇价下破1.8650-1.8600支撑则此概率减小。   由中线压力与支撑区域的角度看,市场注意到1980年年高点2.4530与04年12月月高1.9551连线形成的长期压力线位于1.9140附近,中线压力区域位于1.9150-1.9250,中线支撑区域1.8000-8.8100;汇价若上破1.9150-1.93050(上升楔形的上边线附近)则中线目标指向1.9800-1.2000区域,若久攻不破升势动能耗竭、且下破1.8600-1.8650的支撑,则向1.8300-1.8360或更低的1.8050-1.8150区域附近运行、寻求支撑的概率增大。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在5月12日日高1.8998进入较大级别调整之中;汇价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9091结束小B波反弹、进入C波下跌之中的概率较大,现运行在C波的2波反弹末段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在9月14日日高1.8915结束反弹进入C波的3波下跌中。由于从周线角度看存在上升楔形的可能,因此,市场对汇价在1.8650-1.8680区域受到支撑再次进入较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本周强压力1.9000,弱压力1.8900;强支撑1.8600,弱支撑1.870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30

9月18日外汇分析 - 虞茂平

欧元EUR昨日开盘价1.2725最高价1.2738最低价1.2632收盘价1.2662
欧元兑美元上周五日线收中黑上下影线,于短期头部颈线遇阻后再度回落,后市有机会进一步走弱。七月及八月符合预估,由于1.2927/77之本波高点价区有压,三度于此遇阻后走弱,使得日线图短期头部形态确立形成。若周线图头部完成,似乎有机会将月线图上头肩顶的右肩构筑完备,若无法顺利收上前期高档价区,近期须留意周图有可能震荡筑顶。今日建议关注1.2727/1.2777之短线头部颈线的压力,若迟迟未能收上,可尝试放空,空单止损1.2827之上,短空单获利目标1.2477/1.2527价区,但若日线实体收上1.2727价区,将很有可能再测高点,短空单可先离场观望。今年年初因多次于1.1827/77之前一波段的次低点获得支撑,形成头肩底的右肩,周线以中红实体攻上压力区,完成底部形态,造成本波上涨。

日圆JPY昨日开盘价117.56最高价118.14最低价117.25收盘价117.54
美元兑日圆上周五日线收小黑十字星,符合预估,因上升趋势未破坏,修正结束后仍有机会继续走高。不过考虑到上周二日线虽然高点突破近斯新高,但是实体并未顺利站稳近期高点,而且周三形成“阴吞噬”,若未顺利走高,向上走势将有可能于此受阻。今日建议关注116.27/116.77价区的支撑,若迟迟无法收下,可尝试逢低少量买入,买单止损115.77之下。长期之看法不变,周线已完成头部,且之前月线收成K线理论中的吊首线,预计未来长期之趋势仍然朝下,日线实体若未收上121.86之颈线,美元兑日圆向下之趋势短期之内仍难改变,故长期若有向上修正接近颈线价区121.36 / 121.86仍可再度尝试建立中长期空仓!

英镑GBP昨日开盘价1.8864最高价1.8884最低价1.8756收盘价1.8805
英镑兑美元上周五日线收小红上下影线,继周初形成“晨星十字组合”后拉高修正,由于上周四K线实体一度收上头部颈线价区,短线将有可能再测前波高档价区。七月初因日线实体收上1.8527/1.8577价区,底部形成再度点火上攻,且到达目标区1.9027/77价区!其后遇阻形成酒田战法中的“黑三兵”后回落,形成小双顶。日线实体若未再度收上此高档价区,仍有机会构筑更大的头部,须特别留意!考虑到修正尚未结束,建议若想尝试空单建议关注1.9027/77之前波高档价区的压力,若迟迟无法收上,可尝试少量放空,空单止损1.9127之上,亦可尝试于1.8627/77价区再度获得支撑时短买,止损1.8577之下。

瑞朗CHF昨日开盘价1.2523最高价1.2627最低价1.2512收盘价1.2561
美元兑瑞士法朗上周五日线收小红长上影线,上周因日线实体收上短期下跌趋势线,多方率先打破连续数日的三角形震荡,使得日线于此筑底的可能性增大。之前由于1.2127/77价区的支撑,三次无法收下,再度走高,因并未收破近期低点,仍有机会于此构筑底部形态。不过考虑到月线及周线图上有压,天图底部尚不十分完备,短线仍有机会再次测低,今日建议关注1.2527/77价区的压力,这是前次的压力区,若迟迟无法站稳,可尝试少量放空,空单止损1.2627之上。之前因周线实体顺利收下1.2527/1.2577之颈线价区,日线头部确立形成,后市持续走弱!

再一次谢谢各位的支援和参与祝大家操作顺利成功!

欧元兑美元 EUR/USD 1.2927 / 1.2977 压力价区
美元兑日元 USD/JPY 109.27 / 109.77 支撑价区
英镑兑美元 GBP/USD 1.9527 / 1.9577 压力价区
美元兑瑞朗 USD/CHF 1.1227 / 1.1277 支撑价区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31

欧元在震荡走低中酝酿反弹 - 老赔钱

上周世界迎来“9·11”五周年纪念高峰.世界在反思,各国以不同的方式反思5年前的那场灾难及其带来的影响。5年来,阿富汗的局面糟糕透顶,伊拉克更是血雨腥风,巴勒斯坦四分五裂,黎巴嫩风雨飘摇...美国总统布什则宣布美国成功地将反恐战争移到了本土以外,而美国的盟友欧洲则叫苦不迭,马德里、伦敦的恐怖爆炸,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面临的多次恐怖袭击阴谋,都在不断印证反恐战争的形势一团糟。 欧洲:反恐战争让人越来越困惑.欧元--在欧洲越来越困惑之中小幅走低.  

本周尽管美圆仍将维持强势,但地缘政治的危险依然存在,变数随时可能发生.技术分析如图所示.
本周阻力:1.2700 1.2750 支撑:1.2550 1.2450  

预测本周将以震荡下行为主,但由于指标反弹的要求比较强烈,不排除酝酿红色星期五的可能.附: 欧元周图和日图.


注:  未必正确  仅供参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32

今日分析0918 - 新罗人
   
欧元对美元周线图重要关口1.2540已经很接近了,同时指标也出现死叉现象,欧元对美元有继续下跌测试1.2540的可能;日线图走势上在突破1.2770并回抽测试以后在持续下跌,目前指标也支持欧元对美元继续下跌,而周五提到的下降的三方法蜡烛图形态已经产生,今日保持周五突破而作的空头头寸,短线欧元对美元今日有测试1.2690的迹象,这将是我们加码的时机。保持作空策略。

英镑对美元周线图英镑对美元有继续在1.8510~1.8810之间震荡的迹象;日线图从9月4日到9月11日产生的黄金分割位置上看英镑对美元在测试50%位置后目前在38.2%之下运行,这次黄金分割位置测试之后有跌向1.8490~1.8400的可能;短线指标调整基本结束有继续下跌的可能,今日止损于1.8840作空英镑对美元

黄金跌破周线图重要关卡后已经产生中线下跌行情,周线图显示下方支持在566.00一带;日线图有测试589一带的可能,但这种测试不是趋势的转变,而是继续下跌的迹象;短线黄金指标目前出现底背离现象支持黄金回调,今日等待黄金回调结束后以及指标底背离消失之后继续作空黄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33

9月18日交易策略 - 王欣

今日总体策略:非美逐渐走出振荡,等待机会。

一、 当日重要数据
日本 央行公布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记录
日本 央行行长出席G7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
17:00 欧元区 7月份工业生产
前值-0.1%/月,4.3%/年;市场预测-0.6%/月;
市场影响★★
20:30 加拿大 7月份国际净资本流入
前值3.43亿加元;市场预测15亿加元;市场影响★
20:30 美国 二季度经常帐
前值-2087亿美元;市场预测-2140亿美元;
市场影响★★
21:00 美国 7月份净资本流入
前值751亿美元;市场预测700亿美元;
市场影响★★★

二、技术分析
今日计划:
保证金客户行情逐渐走出区间波动中,整体走势方向逐渐明显,现在建议以等待突破,做空交易非美的机会为主。今日关注美国 7月份净资本流入重要数据,近期非美开始下跌后,现在各非美所处价位比较关键,关注市场变化,入场时注意控制仓位,前期建议客户在1.2450附近买进美元卖出瑞郎,周五到达近期目标1.2600,已经平仓的客户现在观望,未平仓的建议在1.2600-2650之间逢高平仓。进场后有一定盈利后也适当设定保护。如有变化,我们会有及时的短信提醒。注意控制风险。

实盘客户行情逐渐走出区间波动中,整体走势方向逐渐明显,现在建议以等待突破,做空交易非美的机会为主。今日关注美国 7月份净资本流入重要数据,近期非美开始下跌后,现在各非美所处价位比较关键,关注市场变化,入场时注意控制仓位,今天可以观望。市场也在振荡中,建议先观望等待,非美近期不适合操作,应该以逢高减仓为主。进场后有一定盈利后也适当设定保护。如有变化,我们会有及时的短信提醒。注意控制风险。

建议每次按计划成功入市有50点收益后马上提止损到成本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6-9-18 20:34

欧元兑美元亚洲盘中小幅上扬 - 邱华凯

18日亚洲盘中,欧元兑美元在早先下探上周五低位后企稳,并展开小幅上扬,即时升至1.2660附近窄幅震荡,迄今波幅为1.2628/60。欧元兑美元短线仍处弱势格局,但即时存在一些修正反弹机会,初步阻力1.2670,需收复1.2750/70区域方可缓解下行压力,否则倾向继续下测1.26水平。

15日欧元兑美元在G7会议声明之前继续领跌非美货币,欧洲早盘持续受制于1.2735高点之后展开跌势,欧元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下降及疲软的7月份贸易盈余等数据令欧元走势受到拖累,北美盘中美国与预期相符的通胀等数据对美元影响有限,欧元在跌破前期低点1.2649后扩大跌幅至一个半月低点1.2627,尾盘有所企稳,收报于1.2660。

欧元区15日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符合预期,月比上升0.1%,而年率增长从前一个月的2.4%下降至2.3%,但仍高于欧央行2%的目标;8月核心CPI月升0.1%年升1.3%。通胀年率的持续下降显示欧元区通胀压力减缓,这可能会减轻欧央行的加息压力。此外,欧元区7月贸易盈余从前一个月的20亿欧元降至15亿欧元,弱于预期的增至25亿欧元,其中7月出口月比下降2.2%,而进口上升1.8%。

另一方面,美国广受关注的通胀数据与预期相符,但对美元影响较为有限,美元在短暂温和下滑后重新展开反弹。美国8月核心CPI季调后月升0.2%年升2.8%,总体CPI月升0.2%年升3.8%,与此前市场相符,这也支持了美联储将在周三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此外,美国8月工业产出月降0.1%,弱于预期的月升0.2%,而9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月的82.0升至84.4,高于预期的84.0。

周末G7会议已圆满结束,但其公报的外汇措辞与4月声明保持一致,重申汇率应该反映经济的基本特性,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动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并表示各方将继续密切关注汇率问题,并在适当时候进行必要的合作。该声明并未象此前市场预期那样广泛讨论人民币及日圆低估问题,这也对美元构成利好支持。

18日亚洲盘中,市场交投清淡,欧元兑美元自上周五低位附近小幅上扬,迄今波幅为1.2628/60。欧元兑日圆交叉盘反弹显著,在盘初下探147.98低点后强劲反弹,并重返149上方,最高至149.22,这也对欧元直盘走势构成支持。

今日欧元区将公布7月份工业产出,而美国将公布更为重要的二季度经常帐赤字及7月份净资本流入(预计为700亿美元)等数据,而市场主要焦点仍为周三美联储利率会议。

欧元兑美元日图技术指标仍处弱势区域,随机继续下行,而小时图上则出现一些企稳迹象,在上周五的大幅下滑之后存在一些小幅修正的机会,但当前反弹动能仍有所欠缺。初步阻力1.2670,有效升越则小时图上将形成小型双底,但仍需收复1.2750/70区域方可缓解短线下跌压力,其后阻力1.28、1.2830;下方1.26水平将提供初步支撑,若跌破则下望1.2550,其后支撑1.25。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9月18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