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一、趋势的定义简单地说,趋势就是股票价格的波动方向,或者说是股票市场运动的方向。
若确定了是一段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则段价的波动必然朝着这个方向运动。上升的行情里,虽然也时有下降,但不影响上升的大方向,不断出现的新的高价会使偶尔出现的下降膀然失色。下降行情里情况相反,不断出现的新低会使投资者心情悲观,人心涣散。
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条件中的第二条明确说明价格的变化是有趋势的,没有特别的理由,价格将沿着这个趋势继续运动,这一点就说明趋势这个概念在技术分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核心问题。
一般说来,市场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宜来直去,中间肯定要有曲折,从图形上看就是一条朗折婉蜒的折线,每个折点处就形成一个峰或谷。由这些峰和谷的相对高度,我们可以看出趋势的方向。
二、趋势的方向
趋势的方向有三个:(1)上升方向;(2)下降方向;(3)水平方向,也就是无趋势方向。
如果图形中每个后面的峰和谷都高于前面的峰和谷,则趋势就是上升方向。这就是常说的,一底比一底高或底部抬高。
如果图形中每个后面的峰和谷都低于前面的峰和谷,则趋势就是下降方向。这就是常说的,一顶比一顶低或顶部降低。
如果图形中后面的峰和谷与前面的峰和谷相比,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几乎呈水平延伸,这时的趋势就是水平方向。水平方向趋势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种方向,这种方向在市场上出现的机会是相当多的。就水平方向本身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的技术分杆方法,在对处于水平方向的市场进行分析时,都容易出错,或者说作用不大。这是因为这日寸的市场正处在供需平衡的状态,下一步朝哪个!方向走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向上也可以向-氏而对这样的对象去预测它朝何方运动是极为困难的,也是不明智的。
三、趋势的类型
按道氏理论的分类,趋势分为三个类型。
1.主要趋势(Primary trend)。
主要趋势是趋势的主要方向,是股票投资者极力要弄清楚的。了解了主要趋势才能做到顺势而为。主要趋势是股价波动的大方向,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是技术分析第二个假设所决定的)。
2.次要趋势(Secondary trend)。
次要趋势是在进行主要趋势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前面说了,趋势不会是直来直去的,总有个局部的调整和回撤,次要趋势正是完成这一使命。
3.短暂趋势(near term trend)。
短暂趋势是在次要趋势中进行的调整。短暂趋势与次要趋势的关系就如同次要趋势与主要趋势的关系一样。
这二种类型的趋势的最大区别是时间的长短和波动幅度的大小。有时为了更细地区分,二种类型可能还不够用,不过这无关局,只不过再对短暂趋势进行细分罢了。 对称三解形形态是期市中常见的一种三角形形态,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明确的发展方向,期价反复无常,常处于一种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状态,因此使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困惑,即使是精于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也要等市场完成了固定的周期,产生突破方向后才可判断随后的走势。
对称三角形通常是一种整理形态,这种形态经常发生在波浪理论中的第四浪可B浪,三角形价格变动的区域是由大而小,由宽而窄,即期价由低位上升一段时间后无力突破性的大幅上涨,随后期价开始出现回落,但期价回落一定的时间后,便遇到多方的买盘介入,使期价无法创出新低,并在前一次低点之上调头上行,但上行时间并不能持久,在前一次高点之下又遇到空方的打压,使期价调头向下,经常数次沉浮,将出现低低点逐步抬高,而高点逐步下移的状况,我们将低点和低点连成上升趋势线,将高点和高点连成下跌趋势线,便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三角形,如上升的斜率和下跌的斜率是相等的,便得出一个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是投资者暂时摸不清楚期价未来的走向,但多空双方看法出现严重分歧,多方有看多的理由,空方有看空的现由,因此期价下跌,多方人士逢低买入,而期价上涨, 空方人士借机高场,虽然一底比一底高,但没有出现多方预期的效果,使多方信心产生动摇,买方力量逐步减弱,相对应的期价一顶比一顶低,但并没有向空方预期的那样,产生大幅下跌。因此使空方对自己原来的判断产生怀疑,致使做空不坚决,因此空方力量同样逐步减弱,这样就出现了多空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但价位区域却在逐步缩小,期价去向含糊不表,究竟未来是升是跌,暂时没有明确的信号,这便是对称三角形的主要特色。当期价运行到对称三解形的尾端或接近顶点时,多空双方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双方都无力打破僵局。这时,如有一种力量加入到多方或者空方,天平将马上会产生倾斜,经常是一种外力,如明显的利多,利空消息引发三角形向上或向下突破,突破方向产生后,宣告对称三角形态结束。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中,成交量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值得特别注意,由于对称三角形的特性,期价运行前景不明,方向不定,多空双方疑惑重重,而不敢全力出击,许多投资者退出观望,因此成交量往往随着期价的波动,而逐步减少,经民交量从左向右下方逐步递减,当对称三角形发展至形态的尾端时,其价格波动幅度常显得非常平静,成交量极度萎缩,一旦成交量大幅增加,就能改变对称三角形的走势,形成突破。
对称三角形是一种未明朗的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可以产生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
向上突破:通常发生在期价产生了一段升幅,由于涨幅已大,短线获利盘开始获利了结,形成了对期价的打压,但看多者逢低继续买入,便形成了相互拉锯的三角形整理状态,期价运行一段时期后,将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暂时达到平衡,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这时如 果出现一种力量(常是一种外力),加入到多方之中,均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上突破,并指示了向上攻击的方向,一波升势又将展开,反之向下突破,通常是在期价产生了较大的跌幅,因跌幅较大,投资者惜售,短线买家进期价形成三解形整理形态,多空力量暂时平衡,但这只是下跌途中的中转站,一旦新的利空因素产生,稍有卖压,平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下突破,另一轮跌势又将开始。
判断对称三角形是否有效突破,要注意三点:
(1)价位产生明显的改变,有明确的突破方向。
(2)向上突破时,必须有较大成交量的支持,成交量增加幅度越大,突破的可信性就越高,向下突破时,可以有较大成交量增量,也可以没有成交量增量,没有成交量增量突破可以成立,如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向下突破就更为有力。
(3)突破后3日内,期价没有重新走回对称三角形之内,这样可以确认期价已走出对称三角形,形成了向上或是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第一个高点和低点延伸至三角形顶端的这条直线叫颈线力距, 一个对称三角形其突破信号通常产生于颈线力距的1/2或3/4处,在这种距离产生的突破,一般较有力度,理论上如果期价超过3/4长度位置后,仍未产生有效突破,期价会缓慢运行至对称三角形顶端,多空力量相互抵消,期价继续横向运动,但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期价直至运行到三角形顶端时,才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产生突破后,经常会有一种反抽现象,向上突破产生反抽是一个较好的逢低买入点,而向下突破,投资者应坚决离场,不要死等反抽点的出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产生,经常这种反抽根本不出现。
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向上和向下的空间是可以度量的。理论上,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其向上的最小涨幅和向下最小跌幅是对称三角的宽,也就是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第一个顶点与第一个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投资策略:大部分投资者应遵循等待,观望,休息的策略,直至产生突破方向时,才进入市畅 说起技术分析,投资者最熟悉的莫过于KDJ、MACD、RSI等常见的技术指标了。许多初级股市技术教课书甚至把这些指标列入首要内容来重点讲解,甚至连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也离不开这些内容。而事实上,这些指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虽然也能起到一些有益的参考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显然被过分夸大了,经过大量实战对照研究,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系统指标发出的50%以上的信号都是错误的,这对我们的实战参考价值还不如掷硬币来得高。
当然,这些技术指标使用方便,判断直观,简单地观察“金叉”或者“死叉”似乎就能得到今后涨跌的信息,正因为此,才深受广大散户的喜爱,不过这里想请迷信此类指标的读者朋友思考几点:
其一,这些指标发出的买入卖出信号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看到,那么照此操作是否人人都能够满载而归呢?常识告诉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二,这些指标本身来源于一段时间内的股价数据计算,但是许多个股价格走势变化很难保证不受人为左右,也就等于这些指标也能轻易地被操纵,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欺骗手段。
其三,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不同技术指标相结合来判断(比如同时看KDJ、RSI以及其他指标),可以避免出现偏差,其实这更是明显的思维误区。因为对操作的判断结论一定只有两种,或对或错,成功失败各占50%,就像扔硬币一样,当你对扔一次硬币出现的结果不放心,那么连扔3下甚至同时扔10个硬币又能让成功率提高多少呢?
在市场中,惟有K线走势和成交量是最忠实和值得信赖的,哪怕是主力做的一点点手脚都会在K线图中暴露无遗。量、价、时、空这四大要素也都写在K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流传百年的经典投资理论如埃略特的波浪理论、江恩系列都是源于最原始的K线图而后发展得来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希望投资者能抛弃从前对这些技术指标的过分依赖,学会用真正的市场语言--K线来掌握股价变化的秘密。 十日平均线法的提出
对于那初入市的股民和屡战屡套的老股民,我推荐一个最简易的买卖原则。 股价在10天平均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股票。股价跌破10天平均线时,必须卖出股票。 有的人一定会觉得这太简单。难就难在你做不做得到。 不信各位股友回顾一下自己一年来的买卖史,如果那一次你刚买股票就被套住,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线下买入的。如果那一次你刚卖股票就踩空,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线上卖出的。 笔者在国外做一只股票,持有了几个月,涨了70%(在国外算了不得了),用得就是这招。因为这里信息不通。 没有小道消息,看不到图表,只能手算五天,十天平均线。有时赚钱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坚持该原则,一定会多赚少赔。如果从此你体会到这后面隐含的道理,你的炒股水平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比如你现在空仓,准备买入股票,必须等到股价上升到十天线上,才可以考虑 买入股票。有的股民马上就问某某股票已在十天线上,是否可以买了。还有人问股 票最高价通常在十天线上,买入岂非套住?请注意我可没说过在十天线上买入必赚。 其实这只是前提条件之一。另一个隐含的条件是该股须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我看 来至少有20%的获利空间才行。但有无上升空间恐怕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涉及的因素 很多,比如:大势如何(牛市,熊市,调整市),有无题材,庄家实力,离十天线, 历史套牢位的距离...且在不同的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比重是不同的。这里难以一 一赘述。最后的决定将取决于你个人的经验和感觉,有时甚至还要靠点运气。买入的 决定应该是最难下的。这就是我说的买入要谨慎。实际上没有任何买入是稳赚的,只 有赢面大些一但买入,情况就简单了(其实要做到也不简单)。如果你买对了,该股继续上升,你就一直等到该股最后跌破十天线才获利了结,否则就一直持有。这就是我说的买对了要守得砖如果买错了,该股没几天就跌破十天线,你也必须斩仓或平仓了结。也就是卖出要坚决。 其实此简易十天线法背后蕴含不少股市的诀窍。各位股友如有兴趣的话,我有空 还可以再详述这样做的优点。
十日平均线法的依据
今天我来谈一下简易十天线法的理论根据,或者说为什么十天线法赢面较大?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在十天线以上买入。你可以观察一下,一只股票的上升和下跌过程,显然在股票上升过程中买入,只有一点是错 误的(最高点),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只有一点是对的(最低点)。 因此我们认为股票上升过程中买入赢面较大(假定为90%),而股价在十 天线上的技术意义是该股正在上升,因此在十天线上买入股票赢面较 大(90%),而如有的股民那样专在十天线下买入的赢面就很小(10%), 至少短期被套的概率很大。
再分析一下为什么要等到股价跌破十天线才卖呢?多数股民一见 手中的股票涨了20%-30%,甚至只有10%,不等破十天线就赶紧抛出。 如果一下套住,就是破了十天线也舍不得斩仓认赔。做法与十天线法 正好相反。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假定我们在十元买进一只股票,有两 种可能的情况,一是该股继续上升,直至15元后破十天线向下;二是 继续下跌至5元,两种情况的概率假定相当(如你在十天线下买入上升 概率更低)。以十天线法,情况坏时一破位就卖出,我赔一点(如1元),好的时候我赚5元,总的来说我每股赚4元;他们的方法呢,情况不好 赔5元,情况好也只能赚2元,加起来还要赔3元。十天线法显然优胜。
这其实是强调要懂得控制风险,一旦买对了就要赚到尽,以弥补一旦 买错可能招致的损失。 这样两步综合起来,十天平均线法的赢面就更大了。有的股民股 价下跌时觉得股价便宜就去买,一上涨,稍有赢利又很担心再跌回来, 就想卖,套住了又舍不得卖,最后必然多赔少赚,这都是人的心理弱 点。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除了有必要的理论修 养,修心也非常重要。要赚大钱又能不理会一时的金钱得失,理性地 分析,平常心看市,何尝不是炒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呢?
十日平均线法与鱼身理论
不少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后问,如果按十日平均法,非要等到股价涨到十天线 上才买,往往已经损失了从最低价上来这一段盈利;在跌破十天线后才卖,又损 失了从最高价下来这一段盈利。其实这正体现了著名的鱼身理论的精华。即在股 价底价区,情况不太明朗,风险较大。属于鱼头,不好啃。还是避避为好。直至 到发现股票进入明确的上升阶段后,风险较小,赢面较大时(鱼身)才买入。在股 价上升的后段,虽然仍可能有上升空间,但风险已较大,就象鱼尾,也不宜介入。
许多人都知道此道理,都要吃鱼身。但如何知道哪是鱼身呢? 十天均线法正是提供一个客观的判断鱼身的方法。当股价从底部上来穿越十 天线时,我们可以假定鱼头已现,后面想必就是鱼身,只不过是鱼身大小的问题, 所以可以买入。股价在十天线上继续上升,鱼身在不断地展现,但未能看见鱼身 的全部,当然不能卖。直到股价最后跌破十天线,我们可以认为鱼尾已现。那一 块是鱼身已经很清楚了,焉有不走之理。 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当手中的股票涨了一段后,就觉得差不多了,把股票 卖掉,说后面的鱼尾让别人去吃吧。但你说涨30%算鱼身,万一最后涨了一倍呢? 你说涨了一倍算鱼身,如果最后涨了十倍呢?香港的红筹股最近有的涨到十几倍, 让你做一定守不到最后。其实道理很简单,鱼身必须等到鱼尾露出来才能确认! 可见做股票,只要能坚持正确的原则,不须有很强的想象力,一样能赚大钱。
十日平均线法与长短线投资
十天均线法的一个言外之音是不主张炒短线。 做短差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牛市涨升过程中的正常回档,也就是当指标超买时卖出,回档以后再买 回。这样做其实踩空的风险较大,因为牛市中的涨升有时会猛烈得出人意料。超 买再超买得情况屡见不鲜。即使你出对了,何时把货捡回来也成问题。因为调整 力度每次不可能相同,较难把握。
二是熊市下跌过程中的反弹。也就是当指标超卖时买入,反弹以后再卖出。 这种情况也类似于上一种。即使反弹起来,差价也有限。逆市操作风险大,有如 刀口舔血。了结不果断的话,仅有的一点赢利便会化为乌有甚至被套,损失惨重。 而十天线法则不为短线波动所动,以不变应万变。
三是多空平衡阶段的调整震荡行情。逢高出货,逢低吸纳。但一旦多空分出 胜负,形成突破。其结果不是踩空便是套牢。十天线法的处理是在此区域股价跌 破十天线后,先卖掉出来再说,静观其变。如果最后是向下突破,当然你可以庆 幸逃过此劫。如果确认向上突破,你仍然可以再度追上。损失的不过是一点小差 价。 总的来说,股市走势越是短期,越难掌握。短线做得越多,犯错的机会越大。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冒大风险实在不值得。还不如立足中长线做大势。
有人问 中长线投资是否非得持股一,两年才算?非也。十天线法着眼于大的差价而不是 持股时间长短。只不过通常来说,股价的大幅上扬需要较长时间的换手盘上。实 际上在高投机市场长时间持股风险更高。试问如果能几天赚几倍,何必要等十年, 八年呢?
十日平均线法与趋吉避凶
股市(尤其是中国股市)中充满了机会,同时也充满了陷井。一个较为合理的 市场,其概率应为各半。如何在股市中赚钱,其实归结于如何抓住机会和规避陷 井。十天平均线法正是提供了一种趋吉避凶的手段。
先说避凶。在熊市阶段,大市下跌可能呈不同的方式,盘跌,急跌,反弹, 再跌。经验稍浅的股民一见反弹就以为见底就去追,不想却买到了反弹的顶点, 成为下一波下跌的牺牲品;高明一些的就趁指标超卖时买入做反弹,但这些差价 一般不大,风险很高。而使用十天线法,仅一条十天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就可以 滤掉80%以上的此类错误买入的风险,其余20%多半可以综合其他因素滤掉,即使 万一买错了,你也可以用第二条原则及时止损。所以此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风 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严格执行十天线法,世界上任何一次股灾你都摊不上。
再说趋吉。一旦你买对了股票,上了吉船,就不能轻易放过。有些股民看见 股票涨了一段或到了心理价位就抛,还有的股民在上涨过程的震荡调整中,把持 不住,被洗盘洗了出来,而十天线提供一种客观看市的方法,使我们不易受市场 气氛的影响,不破线则不卖,不容易被洗出来。当然你要想坐得更稳,你还可以 选15,30天线等,只不过在顶部多损失一些赢利而已。十天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结果。
纵观中国股市,由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大部分股票很难说有投资价值,因此 长期投资资金不足,但也要看到外围短线热钱非常充裕,造成股市非牛即熊,上不 见顶,下不见底。中国的股票又具有很高的投机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十日线法既 能赚取高额的投机差价,又能避开高度的投机风险。属于一种适合一般股民的偏于 稳健的投资策略。 当然我不能完全否定一些股民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较为进取的策略,他们愿 意冒更大的风险,如果能赚更多的钱是合理的。否则的话,如果每个人都按十天线 法去做,股票一跌破十天线就不会有成交了,我们又如何出货呢?我们的券商,交 易所,上市公司又靠谁来支持呢?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十日平均线法与顺势而为
许多人都知道顺势 而为的理论。它强调做股票不能太主观,要顺从大势的方向。照洋鬼子的话就是 “Go with the trend, trend is your friend"。而十天线法正是体现顺势 而为的精神。当股价在十天线下时,可以认为大市是向下的,不能买,还要卖。 当股价在十天线上时,可以认为大市是向上的,可以买。
很多人都说我也看图表,也懂技术分析,属于技术派。熟不知对技术理论的 运用有顺势和逆势两种用法。就拿十天平均线这个指标来说,一种用法就如十天 线法,属顺势操作。另一种典型的用法(你们可以在任何一本技术分析的书上找 到)就是当股价远低于十天线(比如10%)时可以买入,当股价远高于十天线(比如 10%)时可以卖出,这种做超买超卖的方法明显属逆市而为。
再举一个例子,趋势 线理论。我对它的运用是当股价在一个上升轨道中运行时,可以认为股票在走上 升趋势;当股价在一个下降轨道中运行时,可以认为股票在走下降趋势。这理论 可以作为研判大势的一种方法。但我从不用来作具体买卖的依据。但我认识的一 些图表派人士,很喜欢随身带一些历史图表,在上面画出各种的上轨,下轨,支 撑线,阻力线,且倾向于在股价回落到支撑线时买入,上升到阻力线时卖出,其 实这已不知不觉堕入了逆市操作的范畴了。其实这种死抠图表的方法实在机械, 有点走火入魔。先不说每一根各个高,低点连起来的支撑线,阻力线的可靠性有 多大,即便其有技术意义,在每个特定的情形,其作用有多大也很难估计。事实 上,在大市向上时,任何一个技术阻力位最终都会被突破;在大市向下时,任何 一个技术支持位最终都会被跌穿。
十日平均线法与技术分析
首先我们研究一下股价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股价是由股票 投资者的买卖行为的总和所决定的。一段时间内买量=卖量,股价大致不变;买量 >卖量,股价向上;买量<卖量,股价向下。那么问题归结于一个投资者如何作出 买入或卖出的决定。首先投资者分析这只股的基本因素。微观的如每股赢利,净 资产,市盈率,利润预测等等,宏观的如行业分析,经济大环境,股市环境。这 些因素中有些是有利于股价上涨的,有些则不利于股价上涨。我们在分析时无形 中是根据当时情况给这些正负面因素加入心理上的权衡比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可能去买一只大牛市中的劣质股,而去卖一只大熊市中的优质股。这是因为你 对市场环境的权衡比重远大于个股微观因素的权衡比重。
一个数量化的表达就是:
股价=买卖行为=( 基本因素I * 心理权衡比重I)
一个基本面分析者很可能是通过上述方法来判断股价走势的。但其缺陷是明显的。
1.要掌握在某一个时间的全部基本因素是很困难的。举一个例子。在国内股 票的庄家情况可能是股民比较关心的一个基本因素。有的股民一听说某股票有庄 家就往里杀,以为跟着庄家就能赚钱。其实庄家还分大小,有五千万的庄,还有 一,两亿的庄。庄家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慢吃慢拉(慢收集慢拉高),有的快 吃快拉,也有的光吃不拉。有的人一定会问难道还有光吃不拉的庄家吗?不瞒你 说,笔者就做过此类庄。这类庄国外也有,一段时间里,股价坚挺,接盘巨大, 等你跟进去不久,突然间接盘全无,股价下滑。究其由是某机构想增持该股一定 股份,买完了自然就不买了。这样的情况外人实际上是很难知晓的。 又比笔者以前做的一只股,前后上涨了70%,历时几个月,基本面并没有什 么变化。到目前为止,经纪有两种说法,一是收购,二是该公司在发权证,所以 要拉股价。但都未证实。而在国内炒风更盛,庄家随便制造一个题材就可以借题 发挥。甚至实在没有题材,也搞一个干炒题材,因为有庄家本身就是一个题材! 显然如你非要找到一个明确支持股价上涨的基本因素才去买股的话,你很可能会 错过很多赚钱机会。
2.即使你在一个时间内能掌握全部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你不 可能完全掌握其变化。比如你根据一只股票的盈利情况判断它应值10-15元,但最 近它却上涨到25元。一个可能的因素是该公司利润有较大增长。
3.即使你能掌握任何时间段的基本因素,你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各因素对投资 大众的心理权重,因为此权重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比如在国内一段时间“ 浦东概念股”走红,而最近又变成“绩优股”的天下。又比如最近一段国际市场 的焦点在于亚洲股票市场,那么香港股票市场走势对世界股票投资者的心理权重 显然比以往要大得多。因此你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任何同样的基本面下,都总存 在着多,空方分歧,这是因此多空双方对相同的基本因素有着不同的心理权重。
技术分析并非从分析基本因素着手,而是避重就轻,较为单纯地分析股价 运动本身。实际上它并不分析股价运动的内因,它只是对股价运动的一个描述而 已。相对于基本因素,心理因素等诸多不明确的一面来说,股价运动本身却是非 常明确的,可在图表上清楚地显示出来。而所有内在因素的综合结果最终都会从 股价中体现出来。技术分析其实承认股价在任何时候都有其一定合理性,如果你 认为某只股票价格不合理,很可能你忽略了某些基本因素。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完全否定基本分析,我只是说基本分析不能作为买卖的第 一判断工具。在以技术面为主的前提,基本分析可以是一个很好辅助工具。或者 你可以在前面的公式中插入一个技术面因素,并在任何时候赋以最大权重,这样 也可以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006-10-14 12:41 #19 江恩投资实战技法适合于各种时间尺度的图表,包括5分钟图、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和年线图。经过观察大量的图表,可以看到以下江恩法则的存在:
1 价格明显的在50%回调位反转;
2 如果价格穿过50%回调价位,下一个回调将出现在63%价位;
3 如果价格穿过63%回调价位,下一个回调将出现在75%价位;
4 如果价格穿过75%回调价位,下一个回调将出现在100%价位;
5 支持位和阻力位也可能出现在50%、63%、75%和100%回调重复出现的价位水准上。
6 有时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可能会突破100%回调价位 :lol: :lol::lol: 学习 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