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way 发表于 2007-2-25 15:38

《经济学人》流动理念-无论流动是什么,只是每个人都认为有大量流动性存在

流动无处不在。你或许也知道流动充斥着全球金融市场,然而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是过滥,还是泛滥,只取决于你的解读。那么真实的流动究竟是什么?这仍只取决于你的看法。也许会有人对你你说,“流动是当前金融市场争论中的各种概念,虽被频繁的提及,却仍很少有人理解”;也许还会有人对你你说,“很少有人能弄懂‘趋涨流动性’的真谛,”。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可能让你一目了然,也可能让你更摸不着头脑。教科书把流动定义为资产转化为资金的灵活程度。虽然这不是什么形象的比喻,但也还过得去。像这样定义流动定会大受欢迎;而泛滥、充斥、或障碍却只会适得其反
经济研究机构BCA研究所(BCA Research)的马丁•巴恩斯(Martin Barnes)罗列出了有助于分析流动的三个切入点。首先,是分析宏观货币环境:即分析货币供给、官方利率和信贷价格。其次,是考察各种资产负债表状况:即考察企业、家庭或金融机构资产中的现金比例,或能马上兑换成货币的资产比例。最后,是与教科书定义接近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即不会引起价格较大波动的买卖证券的能力。

流动如浴
当人们忧虑流动过量时,就会考虑以上概念中的第一个。是如果现金过多或过于便宜,那么通胀压力就会大增,或者金融市场的泡沫就会显现——直到央行实施紧缩性政策,或市场突然改变看法为止。而如果家庭、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流动性(根据第二个概念),或者他们找不到购买其资产的买家(根据第三个概念),那么经济活动的迟滞或资产价格的下跌会使他们陷入困境。
原则上,能通过价格或数量来考察第一种概念。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就指出: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数量(即货币流通总量、信贷总规模和外汇储备量)更为重要;而对资本市场更为深化、更具流动性的发达经济体来说,价格信号(即利率、信贷扩张等)则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只考虑数量因素,而忽视了价格。
人们常常假定货币环境取决于央行,巴恩斯认为这种假设过于简单。当然,通过设定短期利率央行可以影响银行储备、放款和消费者消费或投资的意愿。而且央行也可以挤出经济中的流动性,就像上世纪80年早期美联储所做的那样;央行还可以使得流动资金泛滥,就如近十年之初那样。但美国470亿美元的储备规模,仅相当于该国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供应量的6%,或者广义M2货币的0.7%。且近年来,美国的基础货币和M2货币的供给增长率都很缓慢,低于同期名义GDP增长。据此可以断定,美国的流动资金不是特别的丰富。
不过,人们还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新动向。比如说,借助某些巧妙的金融工具,可以在银行系统之外创造大量信贷。又如,银行债转股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样其资产负债表就会很漂亮。另据巴恩斯的估算,近30年来金融部门对非金融部门的负债率已从以前的10%攀升至目前的50%。此外,还得益于金融创新和管制放松,使这一趋势更明显,也促进了国际间的信贷流动。因此,现在还只盯着国内数据看是远远不够的了:你应当关注全球局势。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货币还是绰绰有余。在英国和欧元区,广义货币的增长远大于本国名义GDP。再以全球美元供给为例,美元供给受到了来自巨额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外国政府的美元储备不断增加,以及美元储备不断向美国回流的刺激。而巴恩斯也指出,通常认为美联储所持有外国美元储备,美国证券和美国基础货币供给量的总和,就相当于全球美元供给总量。在2004年,美元供给年增长率创纪录的超过了20%。但由于外国还在不断购买美国证券,使全球美元供给的流动率还保持在10%左右(参见上图右)。 但另一方面,综合美国基础货币和外国所有的美元外汇储备来看,在过去4年内,全球美元供给流动率的年均增长率也许达到了18%。而且这还不包括日本央行对全球流动所作的贡献,日本央行的低息政策正不断刺激着“套利交易(carry trade)”。
所有这些都能在金融市场中的各方面得到体现,包括发展中国家债务、公司垃圾债券、商品和艺术品市场等。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储蓄和借贷的兴趣都远大于投资。美联储主席本•贝南克(Ben Bernanke)也曾提及过储蓄过量。而据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刚卸任的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的看法,未来最大的问题将会是企业的“投资不足”。瑞占还指出,这或许是因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越来越集中,而对实体资本(physical capital)的投资则有所分散;又或许是因为实体资本投资正在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还或许是因为不确定性抑制向国外投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资本就会投资于国内房产。不论是什么原因,固定资产投资的短缺也意味着抵押债务的不足。而过量的融资因而也波及到现存资产市场。
那么央行该怎么做?瑞占先生认为央行仍面对着复杂的金融环境。而且,他还认为央行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紧缩政策可能会拉低长期利率,进一步刺激资产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政策越宽松,通胀压力越容易形成。巴恩斯断言,现在对流动资金的担忧还为时过早:毕竟目前处于低通胀,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美国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除了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也体现出了相当的流动性。他还认为,市场如有恐慌,央行也会实施宽松政策。总有一天,这些都将得到验证。

人面桃花0 发表于 2007-2-25 21:15

看不懂,太学术

就是愛做小 发表于 2007-2-26 11:17

看不懂,太学术,但;) ;) ;)

冬夜 发表于 2007-2-27 16:47

文章不错!

为之易 发表于 2007-2-27 21:20

:vi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人》流动理念-无论流动是什么,只是每个人都认为有大量流动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