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12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朱琪3月12日汇评:非美又见分道扬镳上周五的外汇市场,在欧元加息,以及美国公布一系列数据的影响下,非美货币走势不一,涨跌互现,具体来分析:
1. 尽管本月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利率结果不同,且通货膨胀压力有限,但其未来都有可能进一步加息,一方面。多数分析师仍然预计欧元区十三国的贷款利率将在07年年中升至4%,而到年底时或许还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对英国而言,许多经济学家也预计5月份时其利率将达到5.5%,这一心理预期,成为了欧元和英镑汇率持稳的关键。尤其是前期股市的大幅下挫,不会影响到欧元和英镑未来的加息趋势,比如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曾表示,人们对股市风险的估计不足,已表明欧洲央行的官员们或许会将此次股市大幅下滑看作必要的清醒剂,而不是对良好经济前景的一大威胁。
2. 日元已连续两天大幅走软,主要是套利交易在市场中热浪再起,因为他们认为日元利率可能在较长时间会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即使是备受关注的日本1月份机械订单强劲增长,也未能扭转日元的跌势。即日本公布的1月核心机械订单数,月比增长3.9%,表明企业投资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
3.周五晚间美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是引导美元上行的主要导火线。比如,尽管美国因建筑部门就业的大幅减少抵消了服务业就业的增长, 2月非农就业人数以2年来最慢的速度增加,2月新增就业9.7万人,但失业率的下降,从4.6%降至4.5%,以及小时工资的强劲增长暗示出,经济依然处于强势,特别是就业数据暂不会支持认为联储在近期减息的预期;另外,1月贸易赤字缩窄至591亿美元,低于预期的598亿美元,显示美国经济仍稳固增长,也降低美联储降息预期。
从整体走势来看,非美货币兑美元还是分化明显,尤其是日元在经历大涨之后已处大跌修正,建议操作中应区别对待。
欧元方面:欧元在短暂跌破1.31之后重回上方,短线处于温和下跌,强弱指标处于50附近,建议短线在1.307附近可考虑买入欧元,止损1.303,目标1.317,预计周一欧元波幅在1.307-1.317之间。
日元方面:日元连续两天大幅下挫,已跌破5日均线,MACD日图中快线已在低位调头向下,短线强支撑118.8,建议可买入日元,止损119.3,目标117.5,预计周一日元波幅在117.5-119之间。
英镑方面:英镑走势平稳,在1.93整数位上下波动,并处于125日均线下方,指标显示暂未有明显的方向,建议保持在1.927-1.936之间交易,预计周一英镑波幅不变。
澳元方面:澳元沿125日均线小幅走高,暂时在0.782附近受压,这也是多条均线的交叉位,建议短线以逢高卖出为主,预计周一澳元波幅在0.777-0.782之间。
瑞郎方面:瑞郎出现震荡下行,并已跌破5日均线,至强支撑1.235,即125日均线位置,但随机指标呈现高位回落,建议谨慎,短线重点瑞郎在这一位置的表现,预计周一瑞郎波幅在1.228-1.238之间。
加元方面:加元在跌到1.18持稳后反弹,已经升至阻力位1.173附近,但MACD日图仍显示下行,建议谨慎,短线在1.17附近可考虑先获利了结,预计周一加元波幅在1.168-1.178之间。 3 月 10, 2007 - 18:14 GMT+8
就业市场稳健,美元上扬 by 徐燕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2月份就业报告显示非农新增就业达到9.7万,与预期10万一致。平均时薪由0.2%增加至0.4%,超过预期0.3%。失业率维持在4.6%不变。稳健的劳动市场和增加的工资预示通胀水平仍然处于高水平,因此市场减少对美联储年中可能会减息的预期。该数据公布后,美元全线上扬。欧元兑美元一度跌破1.30,英镑兑美元在短暂下滑后马上回到原来窄幅震荡区间,美元兑日元大幅上扬突破118,且之后持稳于该水平之上。
从技术上看,欧元兑美元和英镑兑美元今日没有突破关键阻力,因此若欧元兑美元向上不突破1.3250向下不突破1.3050的话,建议短线区间交易策略为上。
欧元兑美元阻力始于1.3150,之后是1.3175和1.32,更强阻力见于1.3230和1.3250。支撑始于1.3120,之后是1.31和1.2970,更强支撑位于1.2950和1.29。
英镑兑美元阻力始于1.9340,之后是1.9360和1.9380,更强阻力位于1.94和1.9450。支撑始于1.93,之后是1.9270和1.9250,更强支撑见于1.92。
重建套息交易,日元继续下挫
由于投资者恢复对风险投资信心,开始重建套息交易,导致日元继续走软。今日美国数据公布后,日元兑美元进一步下跌。有趣的是,市场上仍有部分人士认为平仓套息交易会卷土重来,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态度,我们拭目以待。
美元兑日元阻力始于118.40,之后是118.70和119,更强阻力位于119.30和119.50。支撑始于118,之后是117.70和117.50,更强支撑见于117和116.70。 3 月 10, 2007 - 18:16 GMT+8
每日外汇策略简报 - Hakan Gadler
就业数据良好,美元上涨
• 在政府报告显示美国非农薪水册在2月上升97K后,周五美元兑主要货币上扬。数据与预期一致,但远高于高盛和其他投资银行的预期。今天的良好就业数据,降低了美联储在短期内降息的可能。由于套利交易更新,日圆和瑞郎偏低,而澳币则走强。
• 周五EUR/USD下跌; 不过,在交易区内仍高于支撑水平。
• 由于套利交易更新,使周五EUR/JPY上扬。在这一周,EUR/JPY抵消了所有跌幅。我们期待日圆的进一步波动。
政治经济新闻评论
美国与加拿大
• 2月美国非农薪水册上升97K,与预期一致。12月和1月薪水册升幅上调55K。建筑就业下跌62K,是自1991年1月以来最大的月度跌幅,但因为服务和政府类就业上扬而抵消。整体而言,薪水册持续强劲,使之前公布数据得到上调。
• 上个月美国失业率下跌0.1点,至4.5%。平均每小时收入,上升0.4%,至$17.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1%。这些数字代表了强劲的劳动市场;因此,让人猜测美联储在短期内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 由于出口上升,进口下跌,美国贸易逆差在1月收缩多于预期。美国商务部表示,逆差从12月经调整后的$614.5亿,在1月下跌3.8%,至$591.2亿。出口上升1.1%,而进口下跌0.5%。进口原油价值,从之前一个月的$158亿,升至$167.2亿。
• 2月加拿大就业高于预期,失业率意外地下跌,使央行今年不太可能降息。加拿大统计局表示,2月雇主新增14,200份新工作,成为第6个月连续升幅。失业率从1月的6.2%,跌至6.1%,成为30年低点。
欧洲
• 1月英国工厂生产3个月来首次下跌。国家统计局于伦敦表示,1月工厂生产月增长下跌0.2%。
亚太区
• 根据内阁报告,日本的非政府机械订单,不包括航运和工用事业,从12月下跌的0.7%,经季度调整后,比预期上升3.9%,至¥1.09万亿($94亿)。数据显示,资本投资将继续使日本经济增长。
• 中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机关,用以管理其$1.07万亿的货币储备。财务部长金人庆表示,该机关将使储备的“利润最大化”。中国人民银行顾问余永定表示,楼继伟于3月6日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并以机构首长管理最少$2000亿的资金。北大金融研究中心主管,Zhong Wei表示,“中国的新投资公司应更注重资源保险策略和科技,而并不在于金融市场。” 3 月 10, 2007 - 18:17 GMT+8
外汇日评 - 昆仑
高息套利主宰的汇市
承接昨日,高息套利的活动一如既往,笔者昨日提及的建议大部分都如期发生,今日再和大家探讨一下后市的去向。
先谈谈重点,就是,套利止于何处?从图表上看,多头的力道十足,GBPJPY和NZDJPY已轻松突破61.8%挡位,笔者对套利交易抱乐观态度,如NZDJPY能突破81.80并稳定于82.00上方的话,目标将指向85.00。GBPJPY则由于GBP利率走向不明朗,将目标调低于232。从基本面看,今日的非农数据略好于预期,美国减息的可能性锐减,更给套利多头扫荡了障碍,JPY大跌近1%。
今日的非农数据是美国近二个月来罕见的好数据,但是美元直盘的走势仍为平淡的小区间振荡,无论如何买卖,笔者还是建议大家暂时远离低息货币。
欧元方面: 今日重要的数据为德国的贸易帐,和预期一致。在1.3080到1.3100附近传闻有亚洲央行买盘支持。下方支持为 1.3080/1.3000, 上方阻力为1.3160/1.3200.
英镑方面: 工业生产数据略差,但市场几乎不理会。维持于小区间波动。根据套利交易的典型模式,笔者预期下周可能出现劲量拉升行情,请拭目以待。支持于1.9260/1.9200, 阻力为1.9340/1.9400。
日元方面: 机械订单数据非常好,但同样被市场忽略。基金卖盘主导近日走势,JPY已经由低位的115.10跌逾2.8%。据非官方统计,JPY每跌5%,套利基金可获利超过40亿美元。支持上调至117.70,阻力为118.65/119.45。
加元方面: 昨日的话音刚落,今日便大涨近百点。该涨了。加拿大的就业数据非常强劲,加息预期猛增,配合上涨的商品价格,相信仍有大幅的拉升行情。USDCAD的强支持于1.1810,下方的弱阻力为1.1700/1.1650。
澳元方面: 澳洲的基本面一直不错,只是涨势略缓。不过,虽然缓慢,但是稳健。现调高支持为0.7770, 上涨阻力于0.7850.
纽元方面: 套利交易的主角之一。无论JPY交叉盘还是直盘稳步爬升,目标直指0.7。支持于0.6850, 上涨的弱阻力于0.6920.
黄金方面: 交投放缓。周末平仓单数增加,价格未能突破660,但在650有承接。支持仍为645/638, 阻力为660/672. 3 月 10, 2007 - 18:18 GMT+8
汇市早报 - 昆仑
美元:美国虽然种种数据显示可能有衰退,但是,深入的研究可以知道,目前的数据仅仅反映了“部分地区”出现放缓。所以,基本面的强势也对追逐高风险提供了支持。一言蔽之,只要追逐高风险的人气尤在,套利交易仍将继续。
欧元:加息至3.75%,并且特里谢还发表强硬言论,调高增长预期,暗示有可能继续紧缩政策。
日元:二月中至三月中旬为日本的周期性的汇回获利,种种迹象看来此活动已基本结束,之后的走势仍将回归利差预期。日本经历了超过十年的通缩,现在的复苏来之不易,相信日本政府仍将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将利率逐步的回调,所以,可以预期其调整利率的周期会相当长
加元:仍处于区间交易,虽然走势与商品价格相反,但是相信与近期的M&M 交易相关。后期可望重拾涨势。
澳元: 走势暂时受到AUDNZD交叉盘打压,后市看涨。
纽元:宣布加息至7.5%,而且声明强硬,暗示仍将继续紧缩政策。 3 月 10, 2007 - 18:20 GMT+8
走势分析 - 昆仑国际
全球股市即将恢复上升
2月份全球股市的下跌是一次健康的、迟来的调整。我们预期,股市即将从调整中恢复过来,并持续稳健地上升。这主要基于以下因素:全球增长稳定、石油价格较低、通胀温和、利率平稳、估值具有吸引力,以及市盈率乘数扩张。
市场对中国出台调控股市政策的担忧反应过度,也误解了格林斯潘,夸大了美国抵押贷款问题。鉴于宏观经济环境、估值、盈利状况良好,我们继续维持对股票市场的乐观看法。我们认为本次调整巩固了市场进一步上升的基础,并呈现出很好的买入机会。
全球经济增长依旧,石油价格处于低位,利率稳定。股票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而良好的宏观背景使得市场能够获得更好的PE。盈利增长将放缓,但其影响将被PE扩张所抵消。
好于上次调整
宏观背景相对于2006年5月股市的那次调整要好。当时,油价高企,通胀水平上升,市场担心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将出现衰退。
就经济增长前景来说,目前全球经济正以更为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美国将实现经济软着陆。欧洲经济增长动能依然强劲,欧元区和英国的GDP将保持高于趋势的增长,即便2007年相对于2006年将有所放缓。
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并且最近的紧缩政策预期只能在边际上对增长造成影响,例如,从10.5%降到9.5%。印度增长将从7%-8%上升到9%-10%。其他新兴市场也依然稳固。
对于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全球经济减缓的担忧显得有些夸大。美国经济衰退是可能的,但可能性比较小。我们看到,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美国经济表示乐观。
至于通胀水平,与2006年5月相比,美国和欧洲的整体通胀率在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下表现得比较温和。2007年美国的整体通胀率大约会在2.5%左右,欧洲大约会在2%左右,而日本的通胀水平不大可能为正。美国核心通胀率依然将朝着美联储认可的范围内运行。欧元区和英国的核心通胀率依然在可控范围内,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很难到达零以上。
回顾2006年5月,面对强劲上扬的通胀水平,央行一直处于升息的状态中。当前情况则是整体通胀率温和,美国的核心通胀率甚至在下降,银行的紧缩政策将告一段落。美联储很可能在2007年上半年维持利率不变,而在下半年可能将降息。而欧元区和英国的央行则可能进一步加息。
总的来说,相对于去年5、6月份调整时期,当前的宏观基本面情况要对股票市场更有利一些。 增配新兴市场
我们认为,估值水平由于2006年PE乘数下降而依然具有吸引力。2007年将迎来PE(市盈率)的上升。多数股市当前的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即便某些市场在2006年已经获利颇丰。
年初以来,中国股市在本次调整前已经上升了33%。而PE乘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依然要低于2006年1月的水平。事实上,PE乘数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盈利增长超过股票价格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由于加息、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其他宏观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PE的下跌就可以理解了。股票由于具有高收益的支撑使其相对于债券显得更为便宜。
对于新兴市场,由于估值具有吸引力,盈利预期乐观,我们将增配新兴市场的比重。而有些市场在经历了2006年的强劲上涨后已经变得很贵。新兴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存在一个折价。进一步地,新兴市场股市的回报率(16.2%)比发达国家的回报率(15.8%)要高。
目前相对较低的PE水平给2007年的上升提供了空间。这是基于全球增长的持续,处于低位的石油价格,可以接受的通胀率,平稳的利率水平,具有吸引力的估值将导致PE乘数的扩张。 盈利增长将放缓
预期已久的盈利下降似乎将变为事实。我们一致预期2007年全球盈利增长(EPS)将从2006年14%左右的水平下降到10%左右。但盈利下降的负面影响将被PE乘数的扩张所抵消。
由于美国经济放缓,预期美国今年的EPS将在8%左右。同样,欧元区的预期EPS将下调至9%,而英国是7%。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下跌以及公司定价能力持续提升,日本的EPS预计将会达到14%。
新兴市场的盈利基础依然稳固。2006年,新兴市场盈利增长达到12%。在稳固的增长以及普遍的利润支持下,2007年新兴市场的盈利增长预期将在16%左右。
底线在哪里
支持股市的宏观经济环境、估值以及盈利状况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我们认为,2月份的调整是健康的、迟来的,我们依然看好股市的表现。
我们预期股票市场将从调整中恢复过来,并且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低油价、温和通胀水平以及稳定的利率、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PE乘数的扩张的支持下将走得更高。但是盈利增长减缓或将增加股市的风险。
由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遭受了一次调整,近期投资者更加规避风险,选择暂时远离这类市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类市场依然具备估值吸引力、良好的盈利前景以及稳固的经济增长。
经过本次全球范围内急速的调整,在市场企稳、投资者恢复信心之前,类似调整很可能持续一到两个星期。即使不谈本次市场调整过程,鉴于盈利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利率变动预期,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市场波动性很可能将变大。 3 月 10, 2007 - 19:40 GMT+8
每周汇市策略 - 吴成杰
欧元加息顺畅 前景争论疑惑 谭雅玲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兑主要货币出现新的调整趋势,其中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呈现一涨一跌的逆向态势,美元对欧元汇率在1.30-1.31美元之间,但基本点形成与日元反向运行;如周一美元兑欧元汇率从上周末的1.3192美元走高为1.3093美元,而美元兑日元汇率则从121.03日元走低为115.66日元;周二美元兑欧元汇率走跌为1.3125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则走升为116.50日元。其次是美元兑欧元和英镑汇率则是反向运行,欧元基本点在1.30美元以上,而英镑汇率则持续走低为1.92美元,英镑与主要货币兑美元上扬明显背道而驰。另外美元兑瑞郎汇率则基本稳定在1.22瑞郎水平,瑞郎上升趋势近期表现突出。美元兑加元和其他货币随从调整,上下各异,新西兰元受到再度加息的提振,新西兰元汇率上涨突出,亚洲主要货币也再度呈现上升态势,包括我国人民币汇率都再创新高,整体外汇市场局面浑浊、复杂性扩大。
当前外汇市场货币价格趋势依然受到利率与经济的影响,但技术以及策略因素继续成为主导价格的主要因素。而从短期或中长期政策与经济角度看,美元短期波折性性突出,而经济实质稳固性继续,只是美元政策与策略层面更加突出“炒作”,给予市场预期心理带来混乱依然雷同2006年的市场情况。从欧元区角度看,欧元恰好与美元状况反向,欧元短期经济指标带来信心上升,但中长期的困难,特别是矛盾因素突出,欧元利率、汇率与经济三者不和谐十分明显,并逐渐扩大,但市场炒作短期信心支持,忽略长期背景问题,欧元经济金融风险前景不言而喻。日元则处于上述两者之间,既有自身主观调整的需要,包括特殊财年季度需求引起的日元价格必然调整的背景,财年决算需求的日元资金回流提前释放引起日元价格波折,也有美欧之间博弈的“缓冲器”作用需求,特别是与美国利益和发展方向的需求,引起日元利率、汇率与经济乃至政策需求“迎合”美元。因此,今年外汇市场价格波折含有更为深刻或长远利益的因素,并非简单价格变数,需要深入研究与跟踪,价格背后的因素不仅力量扩大,而且影响将更为突出。
1、加息经济环境迷失。欧洲央行周四如市场普遍预期的结果,其宣布欧元指标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75%,这是2001年11月以来,欧元利率相对较高的水准,而本轮加息周期始于2005年12月,到目前为止欧洲央行加息7次。欧洲央行此次加息的依据主要在于,欧元区有迹象显示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稳健,央行突出“高度警惕”通货膨胀风险而采取这样的举措。欧洲央行将2007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预估区间中点下移至1.8%,调高2008年通货膨胀率预估区间中点至2.0%,这暗示未来欧洲央行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同时欧洲央行还上调了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估,因油价回落,且2006年第四季经济展现强劲动能,欧元区2007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达到2.1-2.9%,均衡水平在2.5%,2008年经济增长将为1.9-2.9%,均衡水平在2.4%;而此前3个月时,欧洲央行对2007-2008年经济增长率估值分别为2.2%和2.3%。因此,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偏于宽松”,欧洲央行将继续非常密切地监控一切通货膨胀动向,欧洲央行仍应采取坚决和及时的举措来确保物价稳定,利率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从欧元经济层面看利率似乎有加息的空间,特别是本周发布的欧元区2006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修正值较第三季度增长 0.9%,与初步数据持平,欧元区各国中,德国(较第三季度增长0.9%)以及意大利(较第三季度增长1.1%)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修正值涨幅居前;欧元区2006年经济增长为2.7%,远高于2005年GDP增长1.4%的水平,而欧元区贸易数据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欧元区第四季度内需也表现强劲,第四季度投资较上季度增长1.2%;欧盟预期,欧元区20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在 0.4%-0.8%区间, 第二季度增长在0.5-0.9%之间,这些表明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也增强欧盟以及欧洲央行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乐观前景。但是欧元区经济与自身历史相比依然处于脆弱、乏力状态,并非市场以及欧洲自身如此乐观,加息结果必然约束这种经济增长,并给予欧元汇率带来困惑,一方面经济基础需要欧元弱势,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欧元利率上升有所推高欧元,制约经济稳定或增长破坏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此外,欧元波折超出欧元经济与政策需求,外部主导影响突出,直接因素在美国,利率脱离经济,顺从与追逐美国突出,并不利于欧元自身作用与价值体现。
2、加息政策对应争议。从欧洲央行加息之后的各方反应看依然存有分歧见解。首先欧元集团主席贾克尔表示,欧洲央行加息25个基点至3.75%不会损及欧元区经济复苏,欧元区曾经有过利率更高的时期,而欧元区财长一而再、再而三的评论欧洲央行的决策是不对的,货币政策应由欧洲央行决定,而非政治家。特里谢上个月曾表示,欧元区利率处于低位,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当时他表示央行官员将对通货膨胀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暗示加息预期。而欧洲央行自2005年12月开始加息以来,每次加息前都会发出“警惕”的警告。但是欧洲工会联合会在欧洲央行例会之前周三则警告,欧洲央行进一步加息恐损及欧元区经济,强调薪资增长并未加剧通货膨胀;其在声明中指出,“欧洲工会联合会向欧洲央行警告,薪资增长远未构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应将任何薪资上升与拉动通货膨胀的薪资上涨相混淆;”经济需要更高的薪资增长以支持家庭消费,并将短期出口和投资带动的经济复苏转变为长期的自我支持型增长,即便失业率降至8%以下,劳动力瓶颈仍有限,另一方面存在着可观的熟练劳动力储备,长期内可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扩大可用劳动力储备,避免失业下降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性薪资上涨。德国执政党社会民主党议员Joachim Poss也表示,周四欧央行的加息行为是不必要的,欧元区过去6个月的物价均低于2%,欧央行冒着经济增长风险也将通货膨胀定为政策目标,这种做法并不正确;欧央行加息将推高贷款成本,同时向美元施压;他指出由于欧央行的利率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未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加息对策受到质疑。
其次欧洲央行对于通货膨胀水准的把握在欧元运行过程中应该说大多数是“失败”的,理由表象在于欧元通货膨胀水准在欧元运行将近7年中,大多数时间里超出欧洲央行界定的2%之上,而欧元区经济基本可以承受并保持相对稳定,即便美元利率超低至1%时,欧元利率依然维持与通货膨胀界定指标相同的2%的水平。因此,如果单用通货膨胀指标判断欧元利率应该维持稳定,何况欧元区近期利率水平自2006年9月以来一直符合欧洲央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这使得一些工会质疑未来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息,目前区内通货膨胀率处在1.8%;欧洲央行加息应对目标已经迷失,加息的随从美国更为突出,但其伤害的将是欧元区经济。
3、加息反差对比误蒙。从欧元利率竞争角度,主要对手是美国,而战略与策略、技术干扰在日元,进而使得欧元利率掌控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首先从美国看,美联储周三发布的经济褐皮书显示复杂的美国经济态势,一方面2月后期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且尽管就业市场紧俏,但物价压力大致未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经济褐皮书指出,多数地区物价压力几无改变,几乎所有地区房屋市场仍疲弱,但部分地区出现回稳迹象,制造业大多持稳或扩张,但与房市有关的企业活动迟滞,两组数据给予美国经济不确定判断扩大,经济前景有忧虑,也有支持。同时美联储还公布了1月消费者信贷较上年同期增长3.2%,为64.4亿美元,达到2.41万亿美元,12月则修正为增长2.5%,或50.1亿美元,前值为60.1亿美元。而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公布的 3月2日止当周经季节调整后的抵押贷款申请活动指数上升7.3%,至671.6,更多人希望对房屋贷款进行再融资,显示美国经济依然有活力。另据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发布,2月美国民间部门就业人口可能增加了5.7万人,1月修正后为增加12.1万,美国就业状况已经明显改善。因此,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墨斯克表示, 即便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疲弱,不排除再次加息压低通货膨胀的可能,而这种观点具有相对普遍性。墨斯克还指出,美国房市放缓的程度仍是一个关键问题,近期数据显示通货膨胀风险犹存,房市疲弱波及经济其他领域的风险看来不大。虽然近期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提示2007年年底美国经济衰退话题,但从实际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些耸耳听闻,引起市场价格恐慌的技术因素突出。制造的“麻烦”在于美联储利率掌控,考验的是伯南克的驾驭能力,其针对性或“深刻内涵”十分清楚了。
而从美国与欧元区的对比看,英国《金融时报》有一篇值得关注的报道,泛欧商业游说团体欧洲商会3月5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盟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仅相当于美国20多年以前的水平;该报告所列举的几项指标为:人均GDP美国在1985年就达到欧盟目前水平;就业率美国1978年达到欧盟目前就业率;研发投资水平欧盟目前仅为美国1978年水平;生产率水平美国1989年达到欧盟目前的水平;因此尽管2006年欧盟增长率大幅提高,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但其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实质力量仍远远低于美国。因此,从欧洲央行加息应对国内外经济看,这种举措或利率水平的把握似乎有所伤及与分化欧元区的经济,包括国家之间差别的扩大,更包括英镑远远分离欧元区的现实。
从日元角度看,利差因素带来两种货币炒作性上升,而日元已经拥有或积淀的经济力量将会有利于日本经济,而不利于欧元区经济,这一点欧洲已经看清楚,但在市场力量与技术因素层面缺乏,日元、欧元或美元较量中,美元主动、欧元被动与日元调节性难以改变。
预计短期欧元将会出现相对稳定后较大的调整,汇率水平波动将突出兑美元的贬值和兑日元的升值,价格区间将在129-1.30美元和153-158日元,欧元风险逐渐增多。 ;) 原帖由 zw000 于 11/3/2007 10:33 AM 发表
;)
:D :vic: 周末愉快! 首席交易员手记(a week 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