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小情夫 发表于 2007-3-26 08:28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转贴

金子jinzi:

每年收益一次的是高管,每月都有收益的是员工,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卖菜的,干活就有收益的是零工。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与结算周期成正比。每天都有的机会收益一定很小,遍地都是的机会是留给收破烂的。
越大的资金,越高的收益,它们的机会其实不多。找到了或等到了那样的机会,它们其实只出动一次。
眼花缭乱,到处都是机会,市场上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浃背的身影,都是散户。争先恐后抢着埋头拾钱的,迟早被拾了。
越到高处,小资金的机会越多,大资金已经在结算;越到低处,小资金找不到机会(因为没有今天买进明天入帐的),才是大资金的机会,它的收益日在很远的地方。

穷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区别是,穷人每天都在找机会,一天没有收益他就会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进点,所谓的细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机会其实并不多。从时间上不多,所以经常要等;从空间上也不多,所以要耐心寻找。
要想有富人的心态,先改变内心的结算周期,不要为每天都有的小收益沾沾自喜,不要为找不到小收益惴惴不安。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小钱来的很快。因为总是能够很快地来点小钱,所以总是没有大钱。穷人眼尖手快,所以经常表现出聪明,尽管很小;富人动作迟缓,经常显得笨拙,事后才知道那是若愚。穷人不吃小亏,经常占些小便宜;富人经常吃些小亏,占的都是大便宜。

狙击手2004 发表于 2007-3-26 08:32

谢谢分享!

無憂小情夫 发表于 2007-3-26 08:47

致深感悟

发表者: 浪在天涯   

交易之道,
刚者易折。
惟有至阴至柔,
方可纵横天下。
天下柔弱者莫如水,
然上善若水。

成功,
等于小的亏损,
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
以生存为第一原则,
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
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因为,
无论你过去曾经,
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
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
你就一无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败之地,
攻可赢之敌。
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
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
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
但每一次失败,
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
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
要一个小时。
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
只要30秒,
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
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
会让你发生亏损。
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
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
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
答案如果是否定,
马上卖出,
毫不犹豫。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
不应该对抗市场,
或尝试击败他。
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
趋势来时,
应之,随之。
无趋势时,
观之,静之。
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
再动手也不迟。
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
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

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
顺应市场的趋势。
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
利润自会滚滚而来。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
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
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
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
截断亏损,控制被动。
另一方面,
盈利趋势未走完,
就不轻易出场,
要让利润充分增长。

多头市场上,
大多数市场可以不怕暂时被套。
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
甚至获利。
这时候,
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交易之道的关键,
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
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
切忌加码再搏。
在空头市场中,
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
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
不做不错。
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
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
迟早会遭受大损失。
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市场,
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
哪怕是卖在了最低价上。
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
这种观点很危险,
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
  
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
一旦首次入场头寸发生亏损,
第一原则就是不能加码。
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
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
如果行情持续不利于首次进场头寸,
就是差劲的交易,
不管成本多高,
立即认赔。
希望在底部或头部一次搞定的人,
总会拿到烫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
钱多也不能赢。
机构常常比散户死的难看。
小资金没有战略建仓的必要,
不需要为来年未知行情提前做准备。
不需要和主力患难到底。
明显下跌趋势中,
20-30点的小反弹,
根本不值得兴奋和参与。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
有时什么也不做,
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不要担心错失机会,
善猎者必善等待。
在没有大机会的时候,
要安静的如一块石头。
交易之道在于,
耐心等待机会,
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
耐心掌握机会。

熊市里,
总有一些机构,
拿着别人的钱,
即使只有万分之几的希望,
也拼命找机会挣扎,
以求突围解困。
我们拿着的是自己的钱,
要格外珍惜才对。
不要去盲目测底,
更不要盲目炒底。
要知道,
底部和顶部,
都是最容易赔大钱的区域。

当你感到困惑时,
不要作出任何交易决定。
不需要勉强进行交易,
如果没有适当的行情。
没有胜算较高的机会,
不要勉强进场。

市场如战场,
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
才能从容地投入战斗。
要先胜而后求战,
不能先战而后求胜。

投机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
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
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
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
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做交易,
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
包括资金上,
信心上和机会上。
你可以被市场打败,
但千万不能被市场消灭。

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
但是这个市场却不是全自动提款机。
进入市场,
就是要抢劫那些时刻准备抢劫你的人。
市场投机讲究时机和技巧,
机会不是天天有,
即使有,
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
要学会分析自己擅长把握的机会,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有机会就捞一票,
没机会就观望,离开。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就不要轻举妄动。
与鳄共泳有风险,
入市捞钱需谨慎。

做交易,
最忌讳使用压力资金。
资金一旦有了压力,
心态就会扭曲。
你会因为市场上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出局,
以至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你也会因为受制于资金的使用时间,
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孤注一掷,
最终满盘皆输。

许多人勤奋好学,
开口有江恩,闭口艾略特,
说对了,到处炫耀,
亏大了,以为自己学艺不精,加倍钻研。
时间之窗,窗越开越多,
波浪理论,钱越数越少,
最后把自己弄得稀里糊涂,
自今也清醒不过来。
要知道,
所有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在尊重市场趋势的前提下才能运用的好,
如果总是长期挨套,
只能说明你连市场中最基本的牛熊趋势都没分清,
看盘看得再精,数字无限神奇,
也不能改变你失败的命运。
即使再出现一个牛熊轮回,
套牢的依然还是你。
还满口索罗斯,巴菲特呢,
瞎掰!

资金管理是战略,
买卖市场是战术,
具体价位是战斗。
在十次交易中,
即使六次交易你失败了,
但只要把这六次交易的亏损,
控制在整个交易本金20%的损失内,
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
哪怕用三次小赚,
去填补整个交易本金20%的亏损,
剩下一次大赚,
也会令你的收益不低。

你无法控制市场的走向,
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势中浪费精力和情绪。
不要担心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要担心的是你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回应市场的变化。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你获得了多大的利润,
当你错误的时候,你能够承受多少亏损。
入场之前,
静下心来多想想,
想想自己有多少专业技能支撑自己在市场中拼杀,
想想自己的心态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风大浪的起伏跌宕,
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资金是否应付得了无限的机会和损失。
炒股如出海,避险才安全。
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图。
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
并不在于用的是哪一套规则,
而在于你的自律功夫。

时间决定一切。
总设计师和林副主席的不同故事告诉我们,
人生并不只是谋略之争,
某种程度上也是时间和生命的竞争。
巴非特多活10年,
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续盈利,
其财富的总增长,
也足以笑傲天下。

無憂小情夫 发表于 2007-3-26 08:51

轉貼:

每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必定是对自己特别了解的人。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而不适合做什么。成功的交易者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根据自身的特点修正其交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交易风格。这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成功的交易者必定有自己的交易风格。其交易风格为其定制了约束其行为的“高压线”,对于令行禁止的事情决不越雷池半步。我想巴非特坚持其长线交易的投资风格,而不轻易做短线就是怕遭遇自己划定的“高压线”吧。

      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型的交易者呢?我设计了心理测试几个问题。一、你如果一天不看盘难受吗?二、假设现在你是空仓,一天不交易你难受吗?如果两个问题你都感到难受,那你肯定属于短线交易倾向的投资者,注意这里的“短线交易倾向”,应该说接受调查的人中90%的人会回答感到难受。但具有“短线交易倾向”与成为“优秀的短线交易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短线交易者仍然是耐得住寂寞,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人。他们像猎豹一样保持着蛰伏,一旦出现机会,立即出击并迅速获利了解。短线高手生存的基础是:在最合适的时机重拳出击。

      所谓“最合适的时机”是指在失误率最小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错误,则立即抽身以求全身而退。因此对于具有“短线交易倾向”的投资者如果发现自己一天做的10张单中没有5张以上是赚钱的,那你的方法还有待提高,这属于技术问题。如果发现价格破了止损,而你还继续恋战的,那你的问题就大了,这是短线交易的品质问题,这一般是人的性格决定的,一般不容易改变,劝你最好放弃期货交易。成功短线交易者具有狙击手的素质,看中目标一枪将对手毙命,如果发现失误,绝不恋战,立即改变自己的方位,否则就会成为对方狙击手的目标。

      具有“短线交易倾向”而不具有“短线交易素质”的投资者,如果无法过度到“中长线趋势交易者”则最好不要做期货了,期货市场风险很大,如果你连自己定位都不清楚,则必然在市场更加无法找到有效地投资方法,更别说形成稳健的交易风格了。交易师一贯奉行稳健获利、趋势交易的指导方针。对于趋势我们一般能够踏踏实实地把握,而且相当有效。而对于市场转入无趋势市场时,我们会回吐利润。这正表明我们在贯彻指导方针。很多人可能希望既能在趋势状态下盈利又能在震荡时赚钱,则你可能陷入了另外一个陷阱---“追求完美交易”的误区。

[ 本帖最后由 無憂小情夫 于 2007-3-26 08:54 编辑 ]

無憂小情夫 发表于 2007-3-26 08:58

轉貼:

在期货交易中,由于行情是动态的,价格实时在变化,有时看似有收益的操作,转眼可能就风险突现。有时看似风险极大的操作,可能转眼就峰回路转收益颇丰。有时收益和风险在未发生时是很难看出来的,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赢得任何机会。错过了机会,剩下的只有风险。不论是收益、还是风险,在发生时心理变化是导致最终结果主要因素。
   
  有这样一则故事,把收益和风险状态下的心理变化的演变过程描述的淋漓尽致。有个人小的时候,随祖父进林子里去捕鸟。祖父教他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小鸟受撒下的鸟食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他只要一拉绳子就会大功告成。

  他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小鸟,共有9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小鸟走进了箱子。他正要拉绳子,又觉得另外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3只。他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他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 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最后,他连一只小鸟也没能捕捉到,还搭上不少鸟食。

  从中可以感受到机会稍纵即逝,错过了最佳的捕鸟时机,还搭上了鸟食。在期货交易中也常常出现这种心理,盈利了没止赢,使赢利变为亏损。亏损了不止损,导致亏损更大化。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要牢机会稍纵即逝。

  还有一部分交易者,本来是看对了价格走向,操作时也作对了。但是,遇到价格波动就不知所措。在这种收益和风险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大至有两种情况,一是出现错误的判断,按错误的方法去做。二是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小的波动干扰,看清大方向,继续执行原方案。

  我们可以从这样一则故事看这两种情况的心理变化,从前,有位老禅师有一次和一个弟子出游,恰好那天特别的热,两人走了一段路之后,就上气不接下气,嗓子眼里像冒烟似的难受。老禅师吩咐他的弟子说:我们刚才不是刚刚渡过一条小河吗?那的水清澈甘甜,你去弄些来解渴吧。弟子就捧着老禅师的金钵去了。过了一会儿,弟子空着手回来了,禀告老禅师说:小河那边有一拨贩卖布匹的西城商人,他们的马在那儿撒欢追逐,把整条小河的水都弄脏了。不如我们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到前面的另外一条小溪去吧。老禅师皱了皱眉头,回答道:牛羊不吃身边的草,却要翻山越岭吃山对面的沙子,世界上有这样的事吗?我们现在渴得不行,为什么还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水喝呢?你还是再回去一趟,取些水来解渴吧。弟子撅着嘴,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还是按照老禅师的吩咐回到那条小河边。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才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原来的那拨人马都不见了,整条小河又恢复了第一次见到时的清澈和平静,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说到这里,就应知道老禅师的智慧了,没有永远混浊的河水,与其舍近求远地乱碰运气,不如等待一时,机会总会来临。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所谓"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因此,不要害怕等待,等待中自有机会。在期货交易中,很多人却错误地认为,机会天天有,每天在不同的品种上追涨杀跌,就好象每天不把每个品种都做一遍就不是做期货,也是无能的表现是的。如果期货交易者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品种,耐心等待交易机会,紧紧跟随趋势操作收益都是颇丰的。

  其实,这位第子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没有了解事情的内函,就被表象吓住了,并根据表象做出错误的决定,回原地找师父,白白走了一个来回。如果这位第子在河边等贩卖布匹的马过去,然后在稍等片刻,结果就会不一样。所以,不同知识、不同的阅历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变化。

  一个期货交易者,心理的变化也是和以往的经验、看待问题的客观性分不开。无论交易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让自己客观对待趋势的发展方向。

  老禅师可能想到了水是动态的,当一波人和马都过去后,水自然会清澈。也可能想法更简单,只要是能解渴的水,管它浑不浑,解渴就行。总比到很远的地方去找水强,预计前面的水在好,也要去找,找到找不到还不一定。就是能找到,找到水的时间也无法却定,找到水源的距离也无法量化。目前的水是自己看到,而且又能拿得到,这比什么都好。不管老禅师怎么想,都达到了解渴的目的,就是收益。

  可是,如果按这位第子的想法去办,结果就大不一样。前面可能有更好的水,但也可能没有,这是一种随机性、模棱两可预测。因为是预测,也就是在猜测前影的美好。猜测的本身即便有科学依据,风险也是相伴其中的,这种风险的最终结果可能是风险最大化,找不到水。

  因此,在期货市场上正确的心理变化决定交易的成败。不正确的心理变化将导致期货交易者无法在期货市场长久生存。我们可用一则寓言来说明,正确的心理变化和不正确的心理变化,给期货交易者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是不同的。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这两个人中要了一篓鱼的人想法朴实,眼下能吃饱就行,可他没想这顿吃饱了下顿怎么办,最终饿死了。要了一根鱼竿的人眼光长远,用鱼竿钓鱼吃可以持久。但他忽略现实生活,眼下没有吃的会被饿死的,饿死了还谈什么长远。其实,在期货交易者中,有一大部分是想一夜暴富的,在投机、在赌博,往往事与愿违,赔个精光。因为,一次的盈利只是偶然的,一次赚的再多还能持续多久呢?长久持续的盈利才是发展之道。还有一部分交易者,制定了非常科学和可行的长远投资理财计划,可在实施过程中,不客观的把现实与长远结合起来,导致在短期内就被现实状况淘汰出局,远大的理想成了泡影,这就是只看到了远期收益,没有控制眼前的风险,最终一无所获。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一个期货交易者的心理有时是很矛盾的,面对收益和风险总有一些无耐。通过上面的几则寓言故事,我们能够浅显的了解收益和风险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也只有了解了心理变化的过程,才能正确的调整交易心理,使交易者在千变万化的行情中正确面对行情波动过程。

卖女孩的小火柴 发表于 2007-3-26 08:58

;) ;) ;) ;)

無憂小情夫 发表于 2007-3-26 09:00

接第5樓: 只看到了远期收益,没有控制眼前的风险,最终一无所获

所以資金管理太重要了

[ 本帖最后由 無憂小情夫 于 2007-3-26 10:04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