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8:27
[短讯]日本财务省次官藤井秀人:预计G7将讨论更广泛的经济议题
--------------------------------------------------------------------------------
2007-04-12 17:04:08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48
英国商会BCC:英国利率上调已对经济增长带来明显负面影响(更新一)
--------------------------------------------------------------------------------
2007-04-12 17:13:09
2007年4月12日 17:13
注:本次更新出现在文章最后三段
[世华财讯]英国商会12日发布的报告表示,英国最近的加息行为似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减弱了提价的压力。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英国商会(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BCC)12日发布的报告表示,英国最近的加息行为似乎对经济增速带来了明显的牵制作用,也削弱了提价的压力。
BCC的季度经济调查显示,第一季度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活动明显疲弱,这两个部门的企业提价的压力也明显下降。
BCC经济顾问克恩(David Kern)表示,调查结果是英央行(BOE)应克制不再加息的一个强劲指标。若央行利率保持目前的水平,经济活动明显下降极具可能。但更高的利率水平将导致重大的额外风险。
英央行自06年月以来已加息三次,最近的一次加息是在1月,目前利率水平位于5.25%,但市场广泛预期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于5月再次加息至5.5%。
BCC报告显示,制造业第一季度内销指数由06年第四季度的+31降至+26,服务业内销指数也下降7点至+27。这些下降意味着经济活动步伐的明显缓慢。
制造业提价的预期指数下降16点至+23,服务业提价的预期指数下降6点至+30。
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曾反复表示对企业提价的担忧。但经济学家认同,BCC调查出现的疲弱可能是英国货币紧缩政策开始见效的指标,他们警告不要夸大下降的迹象。
BCC报告还表明,更多的英国企业开始全部产能运作。制造业中,企业全部产能运作的比例已增加5点至+41,服务业中也增加2点至+42,这些可能是通胀压力的一个上行风险。
BCC报告以来自英国4,700家企业的回复为基础,于2月26日至3月19日进行了调查。
(李爱娟 编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49
国际能源署下修07年全球石油需求至8,580万桶/日(更新一)
--------------------------------------------------------------------------------
2007-04-12 17:13:19
2007年4月12日 17:13
注:本次更新出现在文章第6段至文末
[世华财讯]国际能源署下修07年全球石油需求25万桶/日至8,580万桶/日,归因于OECD工业化国出现与天气因素相关的需求持续疲软态势。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微幅下修07年全球石油产品需求预期,因OECD工业化国家出现与天气因素相关的需求持续疲软态势。
12日,IEA发布的4月月度报告中预计07年全球石油产品需求为8,580万桶/日,较之2月月度报告向下修正了25万桶/日。
该机构略下修06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19万桶/日至8,430万桶/日,并指出,数据调整出现在多数非OECD国家。
但同时IEA表示,总体而言,06年与0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的百分比数据仍无实质性变动,因非OECD强劲需求抵消了OECD国家的疲弱需求表现。
报告预计07年石油产品需求增长率仍为1.8%,且继续维持06年0.9%的增长幅度不变,并指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忧虑依然存在。
IEA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与石油需求增长正日益受到中国等非OECD国家带动,即便美国经济疲弱,这些经济体预计也将有稳固增长。
供应面,IEA仍预测来自非欧佩克国家供应07年将增长110万桶/日,同时对欧佩克减产仍表担忧。
报告强调,欧佩克自06年秋季迄今的减产已导致OECD近两个季度的库存降幅,且产量水平处于通常春季石油库存所需量的下方。
IEA称,欧佩克10国3月削减日产量19.5万桶至2,650万桶,较之06年9月下降120万桶/日。
(王彦 编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49
IMF:生物乙醇热潮可能导致全球粮价飙升
--------------------------------------------------------------------------------
2007-04-12 17:13:43
2007年4月12日 17:13
[世华财讯]美国和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更大程度地将乙醇燃料来替代目前的石油燃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深表担忧,认为这将导致全球粮价飙升,并且这种方式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新华网4月12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在其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目前席卷全球的生物燃料热潮深表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所热衷的乙醇燃料将进一步抬高全球粮食价格,该组织呼吁乙醇燃料主要消费国降低对巴西和其他热带国家生产的乙醇的进口关税,以稳定粮价。
报告指出,在小范围内生产乙醇这种生物燃料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替代选择,但是如果依托现代科技在全球范围以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推广乙醇生产,将导致令人担忧的后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西问题专家科林斯表示,他们担忧地看到,一些发达国家把生物燃料看成一种可使它们迅速减少对石油依赖的法宝。美国计划在2017年将乙醇消费量从目前的200亿升增加到1320亿升,而欧盟也计划到2020年将交通能源消耗中生物燃料的比例提高到10%。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美国必须将玉米产量增加30%,而欧洲必须将其18%的耕地用于种植可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
科林斯说,美国和欧盟的计划无疑是雄心勃勃的,但是其代价则是全球粮价飙升,而大豆、玉米和小麦将首当其冲。他认为,生物燃料的未来在于发展新的科技手段,比如从植物残渣中提取乙醇,这样才能避免粮食安全问题,才能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潘海涌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0
斯德哥尔摩期权交易所表示没有收到纳斯达克出价
--------------------------------------------------------------------------------
2007-04-12 17:17:58
2007年4月12日 17:17
[世华财讯]北欧斯德哥尔摩期权交易所12日否认收到纳斯达克出价,同时表示正与多家交易所开展合作谈判。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北欧斯德哥尔摩期权交易所(OMX AB)12日反驳媒体有关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Nasdaq Stock Market Inc.)已出价竞购该公司的传闻,但表示其目前正与多家交易所开展合作谈判。
受此消息推动,该交易所股价上扬。至格林威治时间7:15,OMX上涨27瑞典克郎,涨幅17.2%,报186.5瑞典克朗。
OMX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尚未受到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要约”,反驳了媒体有关约两周前Nasdaq出价230亿瑞典克朗收购该公司的报道。
OMX还表示,公司“正与多家交易所及其他交易场地的运营商们就可能的合作形势展开深入讨论”。
尽管OMX于4月初发布了表现强劲的第一季度交易额,ABG Sundal Collier机构也上调该股评级为买进,但分析师们认为近来该公司股价上涨是由对冲基金买盘引发,是从此前的低位上进行回调,同时股价上涨还与整体部门合并谈判相关。
OMX首席执行官Magnus Boecker在2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OMX如果也想加入到全球股票交易所合并的浪潮之中,会更倾向于选择英国或者美国的交易所进行合作。
维也纳证券交易所的一名发言人12日表示,“我们没有与OMX就广泛合作问题展开任何谈判”。
她补充称,“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实现有机增长,并希望增强我们在中欧资本市场上的实力。鉴于此,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与OMX比较而言,我们更关注那些独立的区域性交易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斯德哥尔摩分析师表示,OMX与Nasdaq之间的合作在Nasdaq收购伦敦证交所(LSE)失败后变得可取。他说,“尽管OMX只是拼图上的一小块,但如果大块的不合适,小块也是可取的”。
OMX发言人Niclas Lilja表示,“公司还没有受到任何出价”,同时拒绝发表更多评论。
(张冬 编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0
美元兑菲律宾比索12日收跌至47.95比索
--------------------------------------------------------------------------------
2007-04-12 17:22:49
2007年4月12日 17:22
[世华财讯]美元兑菲律宾比索12日收盘跌至47.95比索,市场成交量平平。如果泰国央行不进行干预,该汇率料将下探47.85比索。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美元兑菲律宾比索12日收盘跌至47.95比索,为本周早些时候触及的6年来低点,市场成交量平平;美元兑比索人气依然看跌,企业的美元需求依旧不大;美元11日收于47.96比索;交易员们目前预计,如果泰国央行不进行干预,该汇率将下探47.85比索。
当地某银行交易员称,美元兑比索的确处于跌势,并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美元此时应当反弹。预计资金流入以及工人汇款仍将有所增加,而对美元的需求并不很大。
(潘海涌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0
东方汇理银行:欧元兑英镑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
2007-04-12 17:28:45
2007年4月12日 17:28
[世华财讯]东方汇理银行表示,因为英国央行五月份加息的预期尚未被市场充分消化,欧元兑英镑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预计英镑将进一步上涨,尽管英国财政部有关企业将海外收益汇回国内的新政策与最初的市场猜测并不一致有些令人失望。不过,东方汇理银行表示,英镑将在强劲的英国经济数据推动下进一步走高。
11日公布的英国零售商协会(BRC)调查报告以及12日公布的RICS住房价格调查数据均被视为英国央行最早将于5月加息的证据。相比之下,欧洲央行是否会那么早加息尚无法确定,这样看来,似乎应抛售欧元兑英镑。
该行还表示,未来几周将继续看跌欧元兑英镑,因为英国央行五月份加息的预期尚未被市场充分消化。
北京时间17:27,欧元兑英镑报0.6808英镑。
(潘海涌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1
英国2月贸易赤字为67.91亿英镑高于预期(更新一)
--------------------------------------------------------------------------------
2007-04-12 17:34:38
2007年4月12日 17:34
注:本次更新出现在文章第7段至文末
[世华财讯]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12日表示,英国2月贸易赤字月比扩大至67.91亿英镑,预期中值为赤字64亿英镑。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12日表示,英国2月贸易赤字扩大。
2月贸易赤字由1月修正后的64亿英镑扩大至67.91亿英镑。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赤字64亿英镑。
2月进口额由1月的248.99亿英镑增至251.98亿英镑,出口额由184.97亿英镑稍降至184.07亿英镑。
2月飞机的进口额增加2.53亿英镑至9.39亿英镑。化学品进口额增加2.25亿英镑,汽车进口额增加1.66亿英镑,其他消费品进口额增加1.03亿英镑。
出口总体下降,但资本品出口额增加1.11亿英镑。
英国2月非欧盟贸易赤字由1月修正后的38亿英镑扩大至40.68亿英镑,经济学家预期为赤字39亿英镑。
英国2月欧盟贸易赤字也由1月修正后的26亿英镑扩大至27亿英镑。
至2月的三个月中,英国进口德国商品激增11亿英镑,进口美国商品增加1亿英镑,进口中国和土耳其的商品分别增加3亿和2亿英镑,但进口俄罗斯的商品减少了4亿英镑。
至2月的三个月中,对法国的出口下降4亿英镑,对美国的出口减少3亿英镑,对韩国的出口减少2亿英镑,对德国和西班牙的出口分别增加4亿和3亿英镑。
2月的石油贸易赤字由1月修正后的4亿英镑缩小至2亿英镑。
2月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总的贸易赤字由1月的40亿英镑扩大至43亿英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1
马来西亚与美国目前不急于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
2007-04-12 17:40:02
2007年4月12日 17:40
[世华财讯]马来西亚与美国目前不急于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双方一致认为谈判需要更多时间,不应因任何最后期限而陷于忧虑。
综合外电4月12日报道,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拉菲达宣布,继错过利用贸易快速审批权的最后期限之后,马来西亚与美国目前不会匆忙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拉菲达指出,其与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一致认为协议的签定需要更多时间。双方希望对相关问题适当讨论,而不应因任何最后期限而陷于忧虑中。
美国使馆发言人泰勒并未对拉菲达声明置评,并称其没有理由评论拉菲达言论。
泰勒表示,马来西亚与美国官员将于16日当周的适当时间在华盛顿举行会晤开始第六轮谈判,以推进自由贸易协议谈判进程。
先前有消息称双边会谈定于13日展开,但泰勒未说明计划延迟的原因。
两国最近一轮磋商是2月份在马来西亚进行的,但谈判中途陷入停滞,双方随后同意因存在分歧将不会及时签署协定。
美国总统布什的贸易快速审批权将于7月1日到期,但鉴于各种法律程序要求,自由贸易协议原本需要在4月初达成。
相关官员表示,若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至2010年的双边贸易额将从05年的440亿美元增长一倍。
(王彦 编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4-12 19:51
[短讯]伦敦黄金12日上午定盘价为每盎司678.5美元
--------------------------------------------------------------------------------
2007-04-12 17: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