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01:13

9 月 2, 2007 - 09:33 GMT+8
美国央行动态---倚天

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31日表示,Fed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把金融市场近期的动荡考虑在内,同时Fed也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缓解市场动荡对经济的冲击。

伯南克在堪萨斯城Jackson Hole年度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表明,除非短期信贷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否则Fed很可能降息。

伯南克称,金融市场的走势可能会对市场之外的许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Fed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把这些影响考虑在内。

他表示,Fed已经做好进一步增加流动性的准备,并将在必要时采取行动抑制金融市场风波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伯南克备受期待的讲话也是他自Fed将贴现率下调50个基点至5.75%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此前,Fed于8月17日在两次货币政策会议之间罕见地召开会议,决定下调贴现率。

Fed还在当天公布的声明中称,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略有上升。许多经济学家将此视为Fed已将货币政策立场从紧缩转向宽松。Fed在8月7日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时,其立场仍倾向于紧缩。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01:14

9 月 2, 2007 - 09:35 GMT+8
英国央行利率分析--- FXstreet.
金融市场担忧情绪或令英央行在9月维持利率不变
英国央行核心利率变化历史:

变动时间 变动幅度 变动后利率
2001.09.18 降息25基点 4.75%
2001.10.04 降息25基点 4.50%
2001.11.08 降息25基点 4.00%
2003.02.06 降息25基点 3.75%
2003.07.10 降息25基点 3.50%
2003.11.06 加息25基点 3.75%
2004.02.05 加息25基点 4.00%
2004.05.06 加息25基点 4.25%
2004.06.10 加息25基点 4.50%
2004.08.05 加息25基点 4.75%
2005.08.04 降息25基点 4.50%
2006.08.03 加息25基点 4.75%
2006.11.08 加息25基点 5.00%
2007.01.18 加息25基点 5.25%
2007.05.10 加息25基点 5.50%
2007.07.05 加息25基点 5.75%


因近期市场振荡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仍不明了,预计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将在9月3日当周召开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早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导致投资者信心整体下滑,并令机构更难获得资金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就预计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9月份维持利率不变,从而让其有更多时间分析通货膨胀风险的发展。

但过去数周金融市场发生的事件已经让绝大多数人相信,英国利率水平已经在5.75%见顶。事实上,那些仍预计英国央行将在第四季度加息一次的人表示,加息的前提是市场状况在近期稳定下来。

接受调查的22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9月6日召开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其中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利率不会在本轮调整周期中进一步走高。此前,许多人曾预计英国央行将在10月份或11月份再最后加息一次,将利率调高至6.0%。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英国经济学家George Buckley表示,政策调整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金融市场出现的振荡意味着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9月份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他表示,虽然未来通货膨胀和利率都保持上行风险,但5.75%可能是本轮利率调整周期的顶点。

对货币政策前景的看法在过去数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货币政策委员会在8月份通货膨胀报告中的预期中假设,政策利率在2008年初之前会被上调至6.0%。这也被视为是反映英国央行还会再一次加息的信号。

但此后,货币政策委员会8月份会议的会议纪要打击了市场预期。因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委员都不清楚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息。同时,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当月通货膨胀率从此前一个月的2.4%大幅下降至1.9%,16个月来首次降至英国央行2.0%的目标水平之下。

市场相关问题也给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虽然资产价格的波动已经趋于平静,但投资者仍对任何显示英国金融机构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而遭受损失的迹象感到战战兢兢。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内,英国央行常备借款机制被两次使用,最近一次在29日向外贷出16亿英镑。这导致英国银行类股和英镑大幅下挫。

分析师称,由此导致借款成本的增加或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意愿的降低可能会限制公司支出和投资,从而放缓英国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市场普遍预计英国经济2008年增幅将降低。

目前为止,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并没有表现出近期市场变化对他们的英国经济前景预期产生了多大影响。

在此方面,一些经济学家预计,伴随下30日利率决定公布的英国央行声明可能会揭示一些委员们对此的看法。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01:14

9 月 2, 2007 - 09:37 GMT+8
汇市早报---昆仑

美元: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一年来最快速度增长,刺激美国股市止跌回升.钟情于投资套息交易的投资者再度入市买入各非美兑日元交叉盘,带动非美上扬.因现在市场较为反覆不定,变幻莫测,任何信贷相关不利之传闻将触动市场神经.

欧元:美国股市止跌回升,欧元低位反弹,但于1.3680有阻力.不过市场随时会再出现任何次按危机的消息,届时非美卖盘有可能再次出现.

日元:日元昨日经历一次自二零零五年一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但今日却因一间澳洲对冲基金申请破产保护,再次触动市场规避风险情绪,日元兑美元上扬一百点,而交叉盘方面亦见可观升幅.

澳元:有报导指一家澳洲对冲基金申请破产,风险厌恶情绪再次出现于市场,澳元未能延续昨日升势,跌破0.8200但仍维持于0.81到0.82区间.市场将关注明日贸易帐及零售销售数据,这或引来一阵波动,但因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仍然高涨,相信澳元于0.8200水平以上或再遇卖压.

纽元:纽西兰商业信心指数上升,另纽西兰财长亦表示虽然在过去十八个月以来已有七家金融机构倒闭,但仍表示纽西兰本土银行体系稳健,及美国次按问题对纽西兰影响轻微,纽元仍能站稳0.7000水平之上.

加元:加拿大经常帐较预期上升,原油价格亦上扬,刺激加元大幅上升.不过加央行前日表示还需要视乎信贷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否加息.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01:15

9 月 2, 2007 - 09:36 GMT+8
经济数据预测---FX

预计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降至53.0
预计8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制造业指数将出现小幅下降。

据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31日调查的13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自7月份的53.8小幅下降至53.0。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正处于扩张状态。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将于北京时间9月4日22:00公布8月份的ISM制造业指数。

RBS Greenwich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斯丹利(Stephen Stanley)称,芝加哥全美采购经理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31日公布了该地区8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7月份的53.4升至53.8后,仍预期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出现稍微下降,预计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降至53.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01:16

9 月 2, 2007 - 22:39 GMT+8
外汇行情分析---亚中汇金交易团队

亚中汇金周行情简评
上周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在预期之中仍维持于80关口,非美货币均呈不同程度的先扬后抑之势 。原油上周仍维持68-75区间整理,强势持续。黄金大格局上一年半来的行情仍是振荡为主,短格局上起伏不定,重点关注本月的表现。 本月财经事件上重点关注美国美联储能否降息,成为美元走势的关键引导点。本周重要经济数据上关注8月7日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数据的影响。

   操作策略:交易策略上参考美指运行的空间,欧系货币上前未平仓完的短多仓位继续减仓为主,激进朋友已开始短线或超短方面小空为主。黄金方面仍未有明确的运行方向,暂保持短线短做的区间操作原则为主,等待突破(680为短中线走强的临界点)。详细分析请参考下方本周短线分析中的观点(本文建议中的入场位为计划入场位,只供参考,并非做为交易的入场点进行,详情请与各自交易系统上发出的交易信号相配合应用);

USDX:
短中线上看,月线上收出小十字星线,下降动力减弱,预期本月面临修正格局,如果本月收破80关口,美元将处于濒危格局,货币呈现短线危机,受压将进一步加大或疯狂,基本面上各银行势必管控或调整;周线收于小阳线,日线也收于小阳线。本周操作策略上,周初建议小多美元为主,但一定要注意仓位控制,以防范与规避风险。

EUR/USD:
欧元月线上收于高位小阴线,上攻力度减缓;周线和日线收阳,指标上仍属高位振荡运行形态,预期本周行情呈现下行修正的态势。压力于1.3680,支持于1.3550一线。本周操作策略上:周初激进者继续尝试小空的策略为主,不建议盲目性加仓或重仓操作;

GBP/USD:
英镑月线收阴,周线日线收于小阳,同欧元一样仍呈高位振荡趋势,中线上涨格局不变,但从形态上看,有望在近期形成阶段性顶部调整的需求。下方支持于2.0,承压于2.0200。本周操作策略上,短多仓位暂保持持有为主,保守者择高适当减仓,并注意风险控制;

AUD/USD:
澳元上周大幅下挫整理,月线周线高位振荡形态明显,上冲动力减弱,日线短线承压于0.84,BOLL指标上三线收窄,预期周初波幅进一步减小。鉴于各线时段指标上形态不一致。本周操作策略上,暂保持观望为主。

USD/CHF:
做为避险货币的瑞郎在总体运行动能上弱于欧镑,月线周线上收阳,支持于1.2关口,并展开进一步的上攻之势,周线运行空间缩小;本周交易与操作策略上参考欧元进行,保持短线短多操作为主。

USD/CAD:
上周周评中的观点不变,短中线上大的振荡下跌行情仍在持续进行,油价的大幅上扬对加元有明显的利多作用,前期美加月线上从下破1.1开始,目前已有500余点的空间,从周线上看,1.05一线将成为近期运行主要徘徊区,短中线上1.04将成为振荡阶段性回抽的重要回探区,本周操作策略上暂保持观望为主,短线激进者尝试1.05一线最小仓试多美加,短线策略上请参考每日分析中的观点;

USD/JPY:
月线周线及日线三线收阴,美日短线上行动力减弱,上周处于114-117之间300点运行,日线上处于强势上冲,但只有有效突破118才能进一步向上攻120,反之,仍有回测115一线运行的态势,目前来看,这种态势将在本周测试;本周操作上,周初仍以小空美日,周末交易上谨慎待突破的原则为主。

GOLD:
黄金的中线及短中线上的观点仍不变,仍为大振荡为主,此振荡预期和观点已持续一年有余,但预期会在本月或下月内做出方向性突破,详情请参阅前期的(金市振荡已有时 中线突破待可期)里面的文章。月线周线及日线同样三线收阳,短线上攻力度较强,本月重点关注680-685一线位置,能否站稳此区,将成为进一步上攻700及715一线的重要分界点;本周重点关注上攻680一线的力度及运行时间,本周的操作策略上,短多仓位继续持有,大客户的仓位减持区域暂为670-675区,余仓分批减持或增持双位在662及689一线,超短线上运行区域为660-675区间暂未变。

CONO:
国际市场原油强势上攻,但在73以上高位受打压的趋势较为明显,交易上建议仍为阶段性波段操作为主,目前短中线上操作的价值已不大,本周策略上参考操作区间为68-73-75美元为主。

evalily 发表于 2007-9-3 06:41

谢谢!:lol: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11:42

官方讲话左右摇摆 货币价格上下震荡 - 朱琪(9月3日)

上周五的外汇市场,震荡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美国官方模棱两可的讲话下,更是令高息货币起伏不定,具体来分析:

1、上周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为了限制金融市场动荡给经济带来的冲击,美联储将在需要的时候采取行动,但他的讲话未能就利率前景提供明确线索,特别指出,拯救投机者并不是美联储职责所在,更是让市场找不到"边际";此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帮助购房者对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一篮子措施,以及偿还他们所欠下的抵押贷款,因为美国经济足够强劲以承受市场动荡,但同时也表示了政府并不会拯救投机者,而平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引发的市场动荡还需时日。可见,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讲话未对汇价指明方向。

2、相对于美元方向的不明确,其实其他货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欧元,已有交易商指出,欧洲央行升息预期弱化,升息周期接近尾声,这与前期"欧元在升息周期之中"的讲话已有明显区别;而日本方面,公布的日本7月CPI显示连续第6个月为负值,暗示了日本在对抗通缩的道路仍需努力,尽管日本官房长官与谢野馨表示CPI没有显示通缩迹象,但数据仍将有望推低日元汇价;另外,澳元方面,上周五澳洲零售数据强劲,7月零售销售增长0.9%,高于预期,以及贸易逆差7月已缩减至7.56亿澳元,对澳元有一定支撑。

从整体走势来看,震荡格局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变化,操作上可把握震荡区间果断交易。

欧元方面:欧元一度突破短线阻力1.368,并升至1.37上方,但RSI指标则维持于50中性水平,上升动力不强,建议短线在136-1.37之间交易,预计周一欧元波幅不变。

日元方面:日元虽有一波上扬,但仍未能突破5日均线,且均线调头向下,建议逢高在115.5附近以卖出日元为主,预计周一日元波幅在115.5-116.8之间。

英镑方面:英镑呈震荡向上走势,基本支撑于63日均线上方,MACD日图显示上升迹象出现,建议短线在2.01附近买入英镑,止损1.998,目标2.027,预计周一英镑波幅在2.01-2.027之间。

澳元方面:澳元在5日均线上方震荡,且支撑强劲,即0.811水平,阻力0.83,短线只有突破22日均线、中线只有突破125日均线,澳元后市涨势才会明朗,建议短线在0.811附近买入澳元,止损0.807,目标0.825和0.83,预计周一澳元波幅在0.811-0.825之间。

瑞郎方面:瑞郎走势相对迟滞,并已跌破5日均线,重新回至支撑位1.208水平,指标显示方向不明,建议观望为主,预计周一瑞郎波幅在1.204-1.211之间。

加元方面:加元以盘整为主,多条均线已呈缠绕,后市继续盘整机会较大,区间基本保持在1.05-1.065之间,建议区间交易,预计周一加元波幅不变。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11:43

虚晃一枪得不仅仅是美元 欧元英镑也是游戏一场 - 田洪良(9月3日)

在上周五的外汇市场上,美元短线破位下跌后又重新上升,非美短线破位冲高后快速回落,显示这是一次假突破,对于当天短线做多与做空的投资者来说,都会很受伤,这样的行情让很多人看不懂了。现在仍然处于夏季的尾端初秋的伊始,单边行情还不会很快就会来临,对于习惯于破位追买(卖)的投资者来说就得悠着点了,区间的高抛低吸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当天出现这样的行情与基本面的主导作用是分不开的,美国当天公布的大量经济数据表现均好于预期,但市场更为关注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总统布什的讲话。两人均表示不会拯救投机客,令套息交易一度承压。但美股明显受到良好的经济数据提振走高,道指最终收盘上扬119.01点,令市场风险厌恶情绪未进一步扩大。也帮助套息交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补。由于美国进入劳动节长假期,投资者将于周二回归,市场午盘走势平淡。下周有众多央行利率会议和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预期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可能重新回归至利率和经济数据上。从技术上来看,美元指数还没有有效跌破80.50,但上方的压力主要搞集中在81.10,美元指数只有突破80.50----81.10这个区间,才会有持续的行情出现。时间上,我们要关注9月4日以后美元的短期表现了。

今天以逢低做多美元为主,破位止损,有盈利30个点以上就设好止赢,在美国开市前撤出所有没有成交的挂单。本策略适合保证金,实盘可作参考。

美元指数:可以在81.10----80.5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2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欧元/美元:可以在1.3690----1.359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英镑/美元:可以在2.0230----2.011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5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瑞郎:可以在1.2120----1.202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日元:可以在116.40----115.3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5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11:44

市场关注欧美央行讲话 - 严谨(9月3日)

上周一,全美不动产协会公布,美国7月成屋销售略有下滑,但待售独栋房屋飙升至逾15年来最高位。数据显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继续对楼市造成重创。而房市疲弱再次损害了消费者信心。美国经济咨商会上周三的数据显示,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105,为一年来低位。上周四,美国公布的第二季度GDP自3.4%上修至4.0%,为一年多来最快增长速度,但市场对于美国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并不抱乐观态度。此外,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消费者支出强于预期;7月核心PCE年率上升1.9%,持平前值。

上周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差,但似乎没有引起市场极大关注。市场把焦点转向欧美央行讲话,经济数据退居次席。上周二,美联储发布的8月7日会议纪录显示,若金融市场形势恶化,美联储可能需要做出政策反应,不过美联储仍保持对通膨风险的重点关注。这增加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不确定性。在此之前,美联储意外调降基本再贴现率0.5个百分点,并向惊恐的金融市场暗示,其已准备好采取更加大胆的举措。这些言行令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在不迟于9月18日的利率政策会议上调降指标联邦基金利率。而更重要的是,上周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称为限制金融市场动荡给经济带来的冲击,美联储已经做好准备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来缓解市场危机,但伯南克未能就利率前景提供明确线索。伯南克讲话模棱两可,令美联储9月降息更加悬念重重。

相对于美联储,欧洲央行的言论则暗示了其9月份可能不加息。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上周一表示,已注意到金融市场的动荡走势,在决定是否升息时将考虑所有因素,外界不应把“高度警惕”视作预先承诺。特里谢曾在8月2日就货币政策发表过评论,当时他对物价风险的描述使用“高度警惕”的措词以暗示可能升息。

欧美利率倾向的模糊性,令欧元/美元上周维持盘整走势,汇价略有下跌,最低见1.3562。欧元/美元日图显示,汇价仍处于2005年11月中旬以来的上升通道中,上方1.3700为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若成功突破,下一个目标将指向1.3760-1.3780,下方支持位于1.3480-1.350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9-3 11:45

人民币购买力降低与投资外汇机会 - 何志成(9月3日)

当我们向国人介绍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趋势加强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可能蔓延之时,想遍几乎所有的投资产品,投资市场,恐怕也不会想到投资国际外汇市场的机会。这个原因似乎非常简单:人民币是升值货币,为什么要把它兑换成外汇呢!

因此,我们思考问题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回答人民币是否真是升值货币;二是事实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期的负利率环境;三是投资外汇市场与回避系统性风险。

一、人民币是否真是升值货币
人民币是否真是升值货币?回答这个问题既复杂也容易。因为人民币是被“管制”的货币,所以它的(国际市场)价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我们感受到的(国内)购买力却是真实的。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币是被严重低估的,倘若人民币可以自由出入境,并在全球外汇市场上自由浮动,其兑美元的价格会升值20%,甚至更多。其实,人民币自由出境后的结果可能恰恰相反,解除管制后的人民币可能大幅度贬值。由于中国严格地控制着资本账户,人民币不能自由出入境,因此,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公允”价值区间在那,无法由(国际)市场决定,也就无从证明。真实的情况是:人民币在2年的时间内已经(兑美元)升值了10%左右,而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却贬值了5%以上,如果以房产来衡量,则贬值了50%左右。另外,除了兑美元以外,人民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对欧系货币贬值了3%,对商品货币(澳元,加元)贬值了5%左右。另外,由于全球基础原料大涨,而这又是中国进口的大项。因此,无论是从国内购买力衡量,还是从对世界大宗商品的采购价格观察,人民币都不是升值货币。正确地说,人民币实际是在贬值,只是因为美元也是贬值货币,而人民币与美元依然是“半自由浮动”,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在缓慢升值,国际舆论又在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我们才有了这样的错觉:人民币在升值,人民币还会大幅度升值。

显然,问题的关键点是:人民币被管制,无法与国际货币进行真实的比较。

但现在,大陆居民可以投资港股了,这个新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今后人民币可以自由出境,兑换国际货币更容易了,而资本账户的管制肯定会进一步开放,直至完全取消。

根据国家最新规定,个人投资者虽然最初只能投资于香港证券,但范围可能很快就会扩大——由港股扩大到全球主要国家的股票,由股票市场扩大到全球主要的虚拟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这个“自由”的力量有多大?据摩根大通最保守的估计,明年中国至少有1000亿美元会出境,而在3年之内,流出量将达到5000亿美元。当人民币可以从天津(最初的开放地)流向世界时,广州,上海,大连、青岛,包括北京为什么就不行呢。从理论上讲,当国内的人民币资金可以自由兑换成外汇再涌入全球市场时,很快将使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转换成人民币贬值的事实。而这会逼迫中国政府立刻作出选择,或是让人民币汇率立刻自由浮动,或是关启已经放开的人民币自由出入境大门。而无论情况向什么方向发展,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是肯定的,因为人民币的流动性泛滥最严重!劳动力成本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也最大!一旦完全开放,国内工资,物价与世界各国迅速接轨,对人民币将构成长期贬值压力。

二、事实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期的负利率环境
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必须适时提高存款利率,这既是央行对抗通货膨胀的武器(职责),也是对存款者的补偿。这个基本的货币政策常识,在中国可能无法执行。

由于中国货币紧缩进程较全球主要国家要晚,因此当人家的经济出现拐点时,我们还在高歌猛进——GDP和CPI都在高位。中国央行四次加息虽然缩小了静态的“负利率”,但动态的“负利率”可能还在扩大,如果CPI不在8月出现回落的话,此次加息将起不到缩小实际负利率的作用。从趋势上看,CPI在7-12月都是逐步攀高的,缓慢加息,不可能使通货膨胀控制在6%以内。我甚至可以预期,这种追着通货膨胀走的加息方式可能还在加剧通货膨胀预期。我测算,如果加息幅度赶在通货膨胀前面,必须至少再加6次左右,而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个难点就是,必须保持与美国的适度利差,而且利差最好在2%以上。因为,极小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将使热钱回流中国,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继续高涨,而在全球市场风险投资热度大幅度降低之后,投机性的国际炒家可能向中国市场大规模转移,进一步炒高中国的A股和房地产价格。我们看到,市场已经基本给出了答案:未来人民币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很难超过4%,除非是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的CPI是5.6%,而临国日本的CPI却是零,人民币的利率必须继续提高,而日本的利率却很可能不动——现在是0.5%。这必然加大中日两国的利差,使中国市场成为日元息差交易的又一个“宣泄地”——日元息差交易的大平仓才是近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之一。如果这样的情形出现,大涨后的大落,以及人民币从升值预期向贬值现实的转化可能随时发生。

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负利率的大环境在非常长的时间内无法改变,不仅中国老百姓的储蓄存款是长期贬值的,而且未来金融危机——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危险——的根源就是负利率。

从储蓄者或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应对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贬值以及储蓄实际利率为负的最佳办法是:加大风险投资的比重。现代金融市场的经验已经证明:低利率会鼓励风险投资偏好,而长期的负利率等于是逼迫投资者选择高风险投资。而投资的高风险未必等于高收益,特别是这个所谓的高风险已经置于“系统性”,“全局性”的风险环境之下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是:高风险的投资市场只有股市、房市,所有的 “过剩流动性”都集中在这样两个市场,当CPI“领先”时,股市和房市就越来越热。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在时,国际热钱都涌进中国股市、房市,将这个风险越来越大的泡沫吹的极大。一旦人民币“升值”趋势逆转,国际热钱开始大规模撤退,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度回落,象美国次级债危机那样的泡沫连续破灭之情形在中国上演也就不奇怪了。

三、国际外汇市场是回避系统性风险的最佳选择
因此,无论是从分散投资的角度,还是从回避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我们都应该适度调整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的比例。

但是,所谓投资国际外汇市场并不等同于将人民币兑换成外汇。

当我们选择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时首先思考的是寻找一个能够长期升值的国际货币。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货币基本找不到。由于所有的自由兑换货币都处在“成熟”阶段,它们之间的“公允”价值完全由或基本由市场决定,因此,我们很难找到未来几年肯定大幅度升值或一定大幅度贬值的货币。比如美元,虽然它的贬值趋势是最明显的,但是,它已经对几乎所有货币(日元除外)都贬值了30——50%,而它的对手货币大都也有较高风险,再买非美货币未必是最佳选择。我们再看欧元。这是一个新兴的货币,也是美元的主要对手(货币)。在人类历史上,欧元的确是创举,但(欧元区)12个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劳工政策上统统发出一个声音是人类的想象力所不能力及的。而且,这么多国家的政治家和金融家很难不出现不协之音,甚至会出现搅局之音。这种政治的不确定性是杀伤力极大的。我们知道,强势货币的最基础条件之一是政治稳定,必须保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劳工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这种统一的连续性在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尚且难以协调,在12个甚至20多个国家的联盟中当然更难协调。我认为,在未来几年中欧元区没有这样的政治能力,并且,随着欧元区版图的扩大,其分歧的程度可能越大。由于难以做到政治统一,欧元走软的可能性就很大,特别是在它大涨了50%的时候。欧元如是,商品货币也如是,大涨了多少年也要调整了。

幸好,外汇市场不是只能买涨才赚钱的,卖空也能赚钱,因此它没有所谓牛市和熊市。 另外,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3万亿(美元),而市场上的货币对只有几个(最多十几个)。在每个货币对上天天买卖的资金进出量有几千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股票交易量的十几倍。这样的市场虽然也有庄家,但任何庄家都不敢任意胡为。

在外汇市场上,也有大涨大跌,但系统性风险基本没有——任何货币的波动都有限度——不会出现股票市场那样的巨幅贬值,而且(适度)波动率与投资机会恰好并存。我们可以通过“鸡尾酒式”的投资方式达到既保值又赚钱的目的。所谓“鸡尾酒式”的投资方式就是:选择一种或两种汇率长期稳定的大国货币做(主要的酒)投资主选货币,同时选择一些汇率变化非常敏感的货币作为“炒做”货币,经常调整。涨高了,就卖,没涨多少的,就可以加到“鸡尾酒式”的投资篮子中。鸡尾酒就是不长久,需要经常调换,包括投资主选货币的调换。比如最近,我们就可以选择美元和日元作为主选货币,因为它们已经跌的很多。而在小货币中我们可以选择卖出澳元与买入加元对冲。同时等待欧元、英镑回调到比较低的价位再买入。通过投资组合的变化我们可以回避一种货币价值减少时的损失,同时因为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增加,使我们总的财富量增加。

[ 本帖最后由 willieloke 于 2007-9-3 11:48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9月1-3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