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心态第一
准备1. 安心:
每进行一笔交易,你都应该清楚建立部位的理由。你应该充分了解自己预期的发展,这样你才能对于该交易与部位觉得舒适。如果你觉得不安心,就不要进行交易。交易计划是安心进行交易的必要前提,这是最根本的交易观念。
2. 计划:
顶尖交易员通常都会挑选交易的“扳机与标的”。他们不会临时起意。计划绝对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子,即使是场内交易员需要立即针对行情反应,还是需要有“如果.......就.......”的明确情节分析。他们事先考虑所有的可能发展与对策。所以,交易计划可以降低压力,提高信心,让交易员觉得放心,最主要的效益是清晰的思绪与自律规范。
3. 体会:
没有充分的理由决不可买卖(开仓时应该充满自信而不是犹犹豫豫),价位应该是配合大盘波段低点而决定,除非经验老到,事先做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
1. 耐心:
顶尖交易员都厌恶风险,他们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关系。如同比尔.利普舒茨说的,“如果交易员能够减少50%的交易次数,通常都可以赚更多的钱”。
优秀交易员都很有耐心,因为他们不担心错失机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机会永远都存在。
2. 资金:
交易资金的来源可能影响操作风格,尤其是在承担风险的程度上。
3. 运气:
顶尖交易员都会把自己摆在一个能够接受好运的位置。即尽量提高自己的胜算。
戴维.凯特与比尔.利普舒茨都强调一点,每年只有少数几笔交易能够创造重大货利。当他们感觉某个部位具有极高的获利潜能,就会“扯足幸运的风帆”,扩大部位规模,不要过早结束部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胆量押下庞大的赌注。
4. 渐进的交易:
顶尖交易员采用渐进的交易手法,慢慢累积获利------不要贸然承担风险,不要尝试挥出全垒打。他们理解,明天仍然能够进场交易的重要性,远超过今天的获利。因此,他们绝对不允许连续亏损 *** 使自己退出市场。
5. 舒适界限:
顶尖交易员会把风险设定在自己的“舒适界限”内。如果发现风险太高,他们会缩小部位规模或采用价差交易。惟有留在舒适界限内,思绪才会清晰,决策才会客观,交易绩效也才会因此而提升。
6. 我的体会:
买入价与止损价的差距与操作者的水平成正比(即水平越高,止损位置越是舒适),关键是买入价位最好是当日见分晓的“胜负手”,买入后收盘就应该知道是赢定了还是判断错误及早出局。我的做法是没有90%的胜算决不进场,潜在空间与潜在最大损失比至少为3:1。短线没有10%的空间,中线没有20%的理论空间就是刀口舔血,因为要考虑到提前出局。(不可能每次都卖在最高价)
其他我会陆续发出来.今天先发这些了~~ :kun: 多谢 ;) 关键是买入价位最好是当日见分晓的“胜负手”;) ;) ;) 损失
1. 承认错误:
顶尖交易员不怕承认错误。承认错误无损于自我或自尊。他们知道,判断错误是交易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通过认赔而重新取得清晰的思考与专注能力。事实上许多受伤者都提到如何从亏损中学习。菲尔.弗林甚至说“学习如何热爱小额亏损”。
2. 出场:
顶尖交易员会预先规划他们准备接受的损失,他们有坚决的自律在预定的停损价位出场。
对于伯纳德.奥佩帝特来说,如果预期发生的事件没有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他就出场。对于比尔.利普舒茨来说,如果损失超过他愿意接受的程度,他就出场。换言之,出场位置取决于某个痛苦水准,一旦痛苦程度超过这个水准,也代表自己超出舒适界限。
3. 我的体会:
每次交易最大损失我定为3%,即只要股价跌破买入价的3%以下,除非是极有把握的大底部,我都会认赔出来。因为我的买入价位非常讲究,买入要求当日决不能被套(95%的成功率),因此我有这个机会及早的认赔出局。买入价位跌下3%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失败,通常应该是买入即涨,或尾盘价买入当日不套 投资大师的特质
在市场中能够长期生存、获利的投资大师必有其过人之处。这些投资大师、高手有如下特点:受过良好教育,但是学历与赢利不成正比例(因为过高学历的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而不肯认输);遇到过重大挫折不气馁;不贪钱;热爱投资事业;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心理素质好,性格坚强且爱独立思考,大部分属于内向型性格、谨慎、保守。反之,喜欢合群扎堆、遇事没有主见、做错交易喜欢推卸责任的人,看重面子的人,太想钱的人,怕孤独的人,都决不可能在投资界成功。
从交易方法上看,成功的投资大师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满肚子墨水”的投资大师、高手。这种类型的投资者拥有自己设计的经过长时间模拟和实战考验的交易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第二种是“半桶水”的投资大师。这里所说的“半桶水”是指自知自己的水平有限,不可能像第一种成功的投资者那样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但是却根据别人验证成功的交易体系,一丝不苟、前后一致地跟着做,因此能保证相当的成功率。
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投资大师维克多·司佩兰创立了一家交易投资公司,维克多·司佩兰雇用其他交易员,把方法教给他们,把资金分给他们进行交易。因为维克多·司佩兰希望形成像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式的交易系统,而不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交易者,当然这一尝试不像麦当劳连锁店那样成功。经过5年,他训练了38位人士。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在维克多·司佩兰都身边呆了几个月,但最终只有5人脱颖而出。
这5人中的其中一位高中未毕业,甚至连字母表都搞不清。但他非常进取和机警,他曾在越南战场服过役,战争经历使他对一切都十分小心。当他交易时,他对亏损的担忧多于获利,认赔了结速度非常快。另一个例子是,有一位天才,智商高达188,但就是这位先生5年来没有赚过一个钢蹦,智力反而成为其成功交易的障碍了。
在投资交易中,只有那些易于接受自己犯错误的事实的人才能成为获胜者。交易员如果纯粹地把自己的损失怪罪于外部原因,就永远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善于“自我辩护”是一条导致投资失败的必由之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并相应地制定与自己性格相适应的交易策略,方能在投资市场上长期赢利。
投资者想在投资市场成功获利,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埋头苦干,自己学习,实践后总结再实践,靠自己用数年的时间摸索出投资成功的方法。第二,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复制他们已经验证成功的盈利模式。用一个月的时间跟5位有十年投资成功经验的投资大师学习,一个月就拥有了50年的经验。
第一种方法节省了向成功者学习的费用,但是走弯路时间和向市场交纳的学费都是加倍的,第二种方法节省了投资者在自己还处于投资运作不太熟悉的时候所走的弯路、耗费的时间和向市场交纳的学费,这些投资失败的学费是不可控制和预算的,但是对于向成功者、投资大师学习的费用是属于可以控制的。成功不只是要达到自己的获利的目标,还有看达到的时间的长短。
“股神”巴菲特在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的时候,真实的巴菲特是做着同样的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他不是一开始就会购买翻10多倍的可口可乐股票。如果巴菲特一直这样做,他只会成为和大家一样的小散户或者已经破产了。幸好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申请到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1957年又亲自向知名投资专家费雪登门求教,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投资”的投资体系,在实战中不断地摸索,成就为一代投资大师。
罗杰斯这位成功的投资者和吉尼斯记录绨造者又是如何成长呢?罗杰斯早期一样是一个投资失败者,为了学习,他给“共同基金之父”——纽伯格当了9个月的助手。1971年罗杰斯和索罗斯组建了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资基金“量子基金”。索罗斯负责交易,罗杰斯负责收集信息和分析,两人配合默契,使得“量子基金”连续十年年均收益率超过50%。
1984年罗杰斯开始在奥地利投资股市,1987年股市上升了近500%。1999年罗杰斯在海通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开户,并对B股市场做过一番高论:他说B股下跌85%,投资价值之大不言而喻。他选择四家公司,一家是位于浦东、拥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其他几家是轮胎橡胶、家电和玻璃企业。他预计,如果政府有鼓励投资B股的政策出台(或货币实现自由兑换),B股将大涨。此后事情的发展更验证了他的判断。后来,B股指数上涨了七倍多。 :lol: 楼主对我上了必要的一课本 谢谢LZ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