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0:58
美元盼就业报告救驾 - 宋德才(12月6日)
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周三升至一个月高位除受益于强劲的民间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劳工市场在经济下滑态势中保持相对稳健外,对今日欧洲、英国央行的悲观利率前景亦是主因,欧元兑美元录得2006年7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场预计欧洲央行(ECB)官员在周四的议息会议后对通膨的措词可能会软化,从加拿大央行的意外之举引发甚多联想空间,而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发布的11月美国民间部门就业人口大增令市场预期周五将公布的非农就业人口数据将高于预估促使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下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降温,加拿大央行周二意外降息后对美联储可能倾向于更大幅降息的忧虑令美元周二大跌,令联储下周二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减小,美国就业市场相对强劲会令美联储不会那麽积极地降息,欧元兑美元跌1.1%报1.4595美元,美元指数涨1.1%报76.459稍早触及一个月高位76.528,英镑兑美元跌1.6%报2.0258美元,市场对英国央行周四将降息的预期升温,英镑肯定拖低了欧元,市场预期美元在未来几周将惯性续涨,联储若降息25个基点而不是50基点将向市场暗示非常中性的信号,这应对美元有利,利率期货走势显示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几率为38%低于ADP数据公布前的54%,降息一码的预期已全面消化。全球股市反弹亦促使投资人在美元两日下滑后买回美元,对美元的需求已开始增长,明显打击日元,美元兑日元盘中高见110.96日元,了结日元之前两日的涨势获利。对英国央行将降息至5.5%的预期将英镑兑欧元压低至四年半低位且之前公布的英国服务业和楼价数据也低于预期,澳洲央行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于6.75%不变但表示全球经济成长可能在明年放缓后,澳元兑美元亦下滑,在迎来周五的美国11月非农就业报告前,股市的动向周四料震荡为主,而劳工部周四公布数据,初请失业金人数继上周大增至35.2万人後,在截至12月1日当周料降至34万,投资者应对此数据有些更进一步的遐想,在周三意外强劲的ADP民间部门就业数据公布後投资者对于劳动市场的实际状况感到有些费解,若劳工部的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幅大于预期则可能令市场相信11月ADP数据的真实性进而令一些分析师调高对11月非农就业人口成长的预期,相反若初请失业金人数高于预估人们就可能会对强劲的ADP报告滋生怀疑,历史来看ADP报告与其他所有11月前瞻性就业数据几乎都不一致,所以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是否能(印证)ADP报告的可信度令人怀疑,ADP报告虽说是个有用的指标但曾出现过差错而且是很大的差错,所以不要过于信赖这个报告,在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这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令市场震荡,而焦点在欧洲央行的声明,在等候对11月就业状况的最终定论前市场可以继续猜测信贷危机话题,布什周四料宣布一项旨在援救受困房主的计划即在抵押贷款利率大幅调高之前冻结利率水平,这将成为周四信贷市场进展方面的头条消息,据悉该计划适用于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间发放的次优贷款,这些贷款的利率将在明年1月1日至2010年6、7月间被调高,计划适用对象是那些能支付现有利率且目前也在按时还款,但利率调高後料面临违约的房主,突显出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同时,英镑银行同业拆息周三连续第19个交易日上涨,一个月利率升至九年最高位,欧元区银行同业拆息亦升至七年高点,这些利率上升表明市场需要更多、更便宜的资金并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料在下周的政策会议上调降指标利率,这应为周四的股市构成支撑,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央行向银行体系临时注入流动性料能缓解年末的信贷状况,但投资者仍担心信贷紧缩会一直进入到2008年,人们不愿承担风险的行为导致信贷市场8月时发生危机,而信贷市场无法正常运转又导致美联储8月时下调贴现率并于9月和10月两次降息,长远看不排除恶性循环,这些原因意味着今晚可能支持美元反弹,日元可能受伤害最大,但周五非农前剧烈震荡的机会更高,现在一切不足以扭转当前的趋势,可考虑短期在1.4500的水准重新揸入欧元,日币重新揸入水准在111.70-112.00区域附近,美元在反弹仍有下跌的机会,明日就业报告的公布才是美元的期望点。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0:59
12月6日蒋月汇市操作建议 - 蒋月(12月6日)
操作建议:
从昨日汇价的走势来看,近期非美货币的反弹与前段时间比显得脆弱与无力,而且很有可能改变前期强势的局面,从而转向弱市局面。因此,建议投资者近日以逢高沽空为主。如可逢高沽空欧元、英镑、加元等。今日的重要焦点放在英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宣布的利率决定,如果两大央行宣布进一步降息,那么非美货币降会进一步大幅下挫。
欧元/美元:建议逢高沽空,下一支撑位:1.4530,1.4460。
英镑/美元:建议逢高沽空,下一支撑位:2.0160,2.0080。
美元/加元:建议逢低吸纳,可做为中线单,上挡阻力:1.0310,1.0430。
以上仅供参考!纯属个人意见!顺势而为!风险自负!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0
每日汇市名家点评 - Alan(12月6日)
欧元/美元宽幅震荡下跌
日图挑战4770关键阻力失败后下破底部上升支撑线中线走势有极大的机会实现下破, 克考虑逢高卖出的机会。 4小时图构筑初步的大型连续下跌形态, 短线跌势较为明显, 可考虑逢高卖出的机会。 小时图在4770的原底部支撑线所成反向阻力和顶部下降阻力线/费波那其阻力受阻大幅回落, 短线弱势明显, 返回到4625/45区域将是短线理想的卖出机会。
操作建议:
卖盘4615轻仓卖出, 4640和4670加仓卖出4690止损, 目标4590/30/4450/10。
买盘4525轻仓买入4505加仓买入4475止损,目标4570/4620/80/4700/60。
支持: 4580, 4515/30, 4490, 4450, 4400。
阻力: 4615, 4640, 4675, 4710, 4770/80, 4840/45, 4860, 4875/85, 4910, 4940/50, 4970, 5000。
英镑/美元 下破
日图实现下破测试前大型震荡区间底部0240, 整体走势恶劣, 中线恐将继续下跌。4小时图下破, 中线有望跌向2.0000/35区域, 可考虑逢高卖出的机会。小时图连续下破, 一旦下穿0240汇价将倾向继续下滑, 短线反弹到0325/0350区域是较好的卖出机会, 稳妥者宜后利率决议后再做定夺, 中线0400附近则是入场机会。
操作建议:
卖盘0325轻仓冒险卖出0345加仓卖出0365止损, 0400轻仓卖出0425止损, 目标0250/10/0120。
买盘短线观望。
支持:0240, 0195, 0100, 0080, 0035, 2.0000。
阻力:0325, 0350, 0400, 0450, 0520/30, 0550, 0610, 0680, 0700, 0750/60, 0835, 0865/80, 0920。
美元/瑞郎在关键阻力1320/25受阻
操作建议:
卖盘短线观望。
买盘1240轻仓买入1220加仓买入1200止损, 目标1260/90/1310/40/1400。
支持: 1260, 1230, 1215, 1175, 1150, 1095, 1070, 1025, 0945/55, 0915, 0885。
阻力: 1310/25, 1340/50, 1370, 1390/00, 1410/20。
美元/日元修正转升
日图ABC反弹浪中B浪修正有结束的机会, 短线偏向震荡走强。 4小时图有发展C浪上升的机会但仍需上破111.25前高才能确认, 短线上档目标指向111.75强高。 小时图似有在111.25前高受阻回落的悬疑但短中线守住109.50之上则仍维持反弹上升的态势, 冒险者短线依然可考虑逢低买入的机会浪。 小时图短线转升汇价整体有恢复上升的机会, 冒险者可考虑109.50之上逢低买入。
操作建议:
卖盘111.65轻仓卖出111.90止损, 目标111.10/110.60/10/109.60。
买盘110.10轻仓冒险买入109.90止损, 109.65买入109.30止损, 目标110.40/111.20/60。
支持: 110.00/10, 109.45, 109.10/20, 108.80, 108.45, 108.25/30, 107.50, 107.10/20。
阻力: 111.30, 111.50, 111.75, 112.05。
澳元/美元 构筑大型旗形下跌
日图再测8650中线支撑, 下破中线跌势恢复, 整体有构筑大型旗形的特征, 短线形态和指标重新转弱象, 冒险者可考虑区间高位卖出的机会。 4小时图形态上没下破8650前仍不宜过度看跌, 但下破则可大胆考虑卖出的机会, 中线冒险者依然可考虑逢高卖出的机会。 小时图跌势明显短线偏向反复向下, 可逢高卖出, 首个入场位在8765之下。
操作建议:
卖盘8750卖出8790止损, 目标8690/60/30。
买盘8665轻仓买入8645止损,目标8700/65/8800/50/80/8920/50。
支持: 8665/75, 8650, 8625, 8610, 8540。
阻力: 8765, 8850, 8890, 8920, 8950/60, 9015, 9075, 9100, 9120, 9190/95, 9220。
美元/加元重新上行
日图上探了顶部下降阻力线后短线有所回落, 整体反弹的目标已经到达, 但整体上升结构维持良好, 汇价倾向反复测试1.0200阻力的有效性, 上破将有望继续大幅上升, 如再次受阻回落则可大胆考虑卖出的机会。 4小时图加速上行但短线指标走势未能明确上升, 短中线有高位震荡的倾向, 短线可考虑区间操作的机会。 小时图高位窄幅震荡, 即时短线偏向再探高位, 短中线依然倾向低位买入, 首个入场位在1.0100附近, 其次回落到1.0050附近也是理想的入场买入价。
操作建议:
卖盘即时短线1.0200轻仓卖出1.0230止损目标1.0120/10060/10。
买盘1.0105轻仓买入1.0085止损, 1.0060买入1.0040止损, 目标1.0150/80/1.02。
支持:1.0100, 1.0050, 1.0000, 0.9980, 9920, 9890, 9835/45, 9795, 9775, 9745, 9700。
阻力:1.0210, 1.0240, 1.035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1
田洪良:欧元/美元离1.5000的目标渐行渐远
2007年12月06日17:52 田洪良
当坚定的非多头们看到欧元/美元终于突破1.4500后,都把所有的目光瞄准了欧元/美元的下一个目标---千点大关1.5;当所有的分析师都热血沸腾看好欧元的未来前景就在眼前,把美元看得一无是处废纸一堆的时候,欧元就在最后的胜利的关口前不太甘心的倒下,留下了更多的是英雄末路般的无奈。这一天我们还没有忘记,是在美国感恩节过后的星期一早上清冷的市场里,东京市场仍然还在休市,香港以及东南亚市场的投机者本想对美元落井下石,让欧元修成正果,突破1.5大关,不曾想欧洲开盘以后,风云突变,美元绝地反击,以欧元为代表的非美货币纷纷掉头南下,仓皇逃窜,尽管过后曾有几次反攻倒算,但无奈大江东去,徒留下万般的无奈……或者换句话说,欧元/美元突破1.5已成奢望。
一、欧元的一路走强是踩在疲弱不堪的美元肩膀之上
美元这几年的连续弱势与美国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巨额的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动摇了美元强势的根基,美联储由升息开始走向降息之路让美元的吸引力大大折扣,还有最重要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衰退,出现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不仅仅影响美国自己,同时也蔓延向全世界。全球金融市场的泡沫正面临破灭,流动性过剩是各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美元的连续贬值,改善了美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但也带来了美元储备比较高的国家的担忧,干预美元的贬值或许是这些国家的下一步要采取的积极自保的步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两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强势美元的政策,海湾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想改变原油的美元标价,阿拉伯国家在美元连续贬值后对本国的通胀担忧让他们也想取消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欧元受到市场的追捧就成为必然了。但欧洲国家是不是步调一致都支持欧元继续上涨呢?
二、欧元区国家经济的不同步让欧元的强势有所减弱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日前声称,近期欧元强势明显,但是,欧元区金融市场内部依然"支离破碎",欧元企图取代美元, 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主流货币的"美梦",恐怕难以实现。首先,欧元区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欧元目前在欧洲13个国家内流通,但英国至今拒绝放弃英镑,转而使用欧元。并且,近期欧元兑美元疯狂上涨逾11%,已经引起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意大利总理普罗迪(Romano Prodi)的担忧。他们频频发表讲话表示对欧元强势的担心。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11月8日声称,美元贬值速度接近"野蛮",同时,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示,如果美国政府不制止美元贬值,将可能触发贸易大战。当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纷纷抱怨欧元升值之时,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ueck)10月8日却表示,相对弱势欧元,更加倾向强势欧元。在这种情况下,欧元继续走强就不能不有所顾忌,在11月23日冲击1.5失败以后快速的回落,就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的结果。就算未来的某一天欧元又要东山再起,也是需要时间休整的。
三、没有完整的国家作为背景的货币很难一路走好
美元尽管经过连续的贬值,市场的吸引力已经大大的降低了,但作为世界经济运转的发动机的美国继续在国际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美国人可以压迫人民币升值,以此来转移国内经济的困难,美国也可以给欧元区国家投桃报李,与欧元区国家一同逼迫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有左右世界经济能力的仍然是美国。所以美国人口头上高喊支持强势美元实际上干的就是弱势美元的勾当,全世界商品的定价还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地位没有动摇过,尽管有不和谐的声音不时地出现,但对美国又奈何不得。一个强大的货币需要有一个强权的国家作为后台。反观欧元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显示了欧元的先天的不足。欧元恰恰缺乏作为世界主流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即统一的政治环境。除却货币政策态度不一之外,欧元区各国经济战略的不同,也将破坏欧元区政策的统一性。作为一种联合货币,欧元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政治风险。如果美元储备过高的国家都把美元转换成欧元的话,这无疑对欧元区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美国人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被全世界所冷落,欧洲人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潜在的利益化为乌有,这个世界谁都不傻,关键是看如何来平衡。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3
Andrew观点:主力非农前的布局
2007年12月06日14:55 Andrew
昨天美元对各货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非美货币中英镑的表现最弱,因为市场担心今晚英镑央行的利率决定可能也要降息。从昨晚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支持了美元的走强,其中11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8.9万,高于预期值增加5万;另外10月份的工厂订单也高于预期,11月ISM 非制造业指数略低于预期,由于ADP就业人数经常对非农数据有一定预见性,所以在明天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前市场中的主力开始预备性买入美元,一旦非农利好他们的往往会有更大的动作。今天市场比较关注的是欧元区央行和英国央行的利率决定,市场大多预期欧元区央行这次应该是维持现有的4.0%的利率不变;而对于英国央行的决定市场出现了分歧,一部分预计会降息25个基点,不过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还是预计维持5.75%的利率不变。
美元指数昨天在75.60的支撑位获得了良好的支撑,下午欧洲交易时段开始逐步上行,晚上的上涨速度加快,今天早上最高时到达了76.60。昨天美元要反弹是预计到的,但这波反弹的力度有点出人意料,目前1小时图中指标显示出来的上涨动能比较足,后市还有上行的趋向,不过明天就要公布非农就业数据了,所以估计今天将大致在76.30到76.70的区间内震荡,明天一旦非农数据好于预期美元指数将再度运作一波大的反弹。
操作上今天投资者安全起见可以观望为主,因为行情的波动空间可能有限,要是想做就考虑少量逢低多些美元,选择美元对日元来多比较安全,因为该货币对反弹的步伐很稳健;明天如果美国非农数据好于预期再重点买入美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7
英镑:弱势延伸与否还看央行议决
2007年12月06日 17:56 黄美斯
关注焦点:
·今晚存减息忧虑
·失守大型上升趋向线呈偏软
·关键支撑250天MA 2.0000
对英国央行将降息至5.5%的预期,将英镑兑欧元压低至四年半低位,且英国服务业和楼价数据也低于预期。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与NTC周三公布的调查显示,英国11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51.9,为2003年5月以来最低。市场预估英国11月服务业PMI为52.9。另一方面,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发布的房价调查结果显示,11月英国房屋价格较前月下滑1.1%。截至11月的三个月房价较上年同期上涨6.3%,10月时增幅为8.9%。原先市场预期11月房价较上月持平,较上年同期上涨6.9%。英镑兑欧元周三跌至四年半最低水准,因较预期疲弱的经济数据令英国央行周四降息的压力进一步增加。英国央行英镑贸易加权指数至周四早盘已低见至99.60,为2006年中以来首次跌穿100。加拿大降息,加上Northern Rock的相关报导,强化市场对英国央行本周也可能宽松银根的预期,显然各国央行已更为担心信贷危机。
图表走势所见,连同周三大泻三百多点,英镑已见跌破起始自八月份之上升趋向线,形势岌岌可危。再者,无论RSI、STC以至MACD指标亦见疲弱预示,很大机会英镑仍有较多之下跌空间。以50日保历加通道所见,可参考下轨支持于2.0180水平。而10月份英镑曾作过一轮横行整固,其时之整固底部为2.0250水平,则可视为较近之支撑位。较大之支持位则可留意250天平均线,这道牛熊分界线目前位于2.000关口,故亦可视为一大心理障碍,若然进一步失守,英镑走势将更见堪虞。另一方面,短期阻力则可参考100天平均线2.0380水平,预计其跌破之趋向线则成目前之反向阻力位于2.0480/2.0500水平。
相关要闻:
英国首相布朗周三称,陷入麻烦的抵押贷款机构Northern Rock有各种选择脱离困境,但英国当局在努力寻找一私人买家。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8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跌两月 - 秦媛娜(12月6日)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连走高之际,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却依旧保持缓慢的升值速度,而且在今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出现贬值。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截至1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97.46、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6.87,今年以来的累计升值幅度分别为0.27%和2.87%,远远落后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11月底时5.5%的升幅。
受到美元持续走弱等外围因素以及国内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居高不下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自汇改以来不断加快。2006年升值幅度为3.35%,而以昨日人民币汇率7.3982元的中间价计算,今年以来的累计升幅就已经达到了5.53%。
但是与此同时,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却明显慢于名义汇率的升值速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月度数据,今年11月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97.46,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6.87,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和第二个月下降。
事实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速度不但较名义汇率明显较慢,而且还在2006年出现了贬值。去年,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贬值了1.55%和0.86%,这也成为外界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以扭转中国对主要经济体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理由。
但是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赵庆明指出,在分析中国的贸易状况时,并不适合追究有效汇率的作用。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而且出口企业更多的是价格接受者,国内的通胀因素难以在出口商品价格中得到反映。同时,出口交易以美元结算为主,因此事实上对进出口贸易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
但那些认为是人民币低估造成贸易不平衡的声音并不这么认为,由于欧元兑美元的升值速度远远快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速,造成了人民币兑欧元的持续贬值。在上周进行的中欧峰会上,来自欧盟的官员还在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有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态。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贸易权重指标,人民币有效汇率在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伙伴国权重位列前三位的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占比分别为18.5%、17.4%和16.2%。
■资料链接
所谓名义有效汇率(NEER),是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REER)。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08
信贷余忧扩散 各大央行为降息敞开大门 - 王蔚祺(12月6日)
欧央行今天或仍将按息不动,英央行降息可能性越来越高,加拿大央行则已意外降息
在各国央行和政府官员对次贷危机发表了比之前更悲观的看法后,本周与下周各大央行的利率决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今天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宣布本月货币政策决议,分析师预期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0%,而欧洲央行则很可能按息不动。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下周大幅降息50基点的概率超过50%。
本周二,加拿大央行将基准利率调低25个基点,至4.25%,这一举动让市场大感意外。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表示,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有所恶化,或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加拿大央行的意外降息表明,随着美联储的降息步伐,各央行也不得不为本国经济放缓而担心。澳大利亚联储也在昨天声明中对全球信贷危机表示担忧,暗示已经准备好应对信贷环境的恶化。
英央行:
降息可能性越来越高
“周二加拿大央行意外降息的举动,增加了英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荷兰银行驻悉尼的首席外汇策略师Greg Gibbs表示。
随着年底到来,欧美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流动性紧缩困境日益严重。英镑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持续近期陡峭上升的形态,在过去的1个月内上涨了37个基点,达到6.65%。
“我们的观点是英国央行这次按息不动,但是这几乎是千钧一发。为了努力在当前混乱的环境中扮演好风险管理者的角色,英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德累斯敦银行驻法兰克福的分析师Niles From表示。彭博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英国央行将在今天维持5.75%的基准利率不变。
近期公布的英国经济数据已经很疲软。昨天英国发布的11月全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前月的98下降到86,并低于先前94的预期;房地产市场也继续出现下跌迹象,11月的HBOS房价(经季度调整)指数环比下跌1.1%,创去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周三公布的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低于预期,并且从53.1下降到51.9。这些引燃了未来英国经济将走下坡路的猜测。
欧央行:最终也将降息
而对于欧洲央行,今天最大的可能仍然是维持4.0%的基准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可能会按息不动,因此市场的焦点在于货币政策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Niels From告诉记者。
“特里谢不会提供任何强烈的货币政策前景的线索,”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驻伦敦的首席外汇策略师Divyang Shah表示,“但是金融环境紧缩的程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是个开放的问题。”
他表示,美联储、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都认为,信贷环境紧缩的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流动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欧洲央行也会持有相同的观点,并最终采取类似的政策。
截止到北京时间周三晚20:05,欧元兑美元下跌45个基点,报1.4714;英镑兑美元下跌211个基点,报2.0382;欧元兑英镑上涨50个基点,报0.72191。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10
2008年加息两次 人民币加速升值 - 王蔚祺(12月6日)
摩根大通中国区研究部主管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昨天表示,预期明年中国央行还将加息两次,而货币环境仍然相对宽松。为了抑制国内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明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可能加速升值,到2008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将跌到6.3。
龚方雄在昨天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由于近期国内股票市场的回调,短期内升息的压力已经有所减弱。特别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国信贷压力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央行将在利率政策制定上将采取警惕观望的态度。
龚方雄预期未来几个季度内央行将继续加息2次。每次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27个基点,同时将贷款利率加18个基点。未来1~2年我国名义CPI将下降到4%左右。
今年10月我国名义CPI升至6.5%,创11年以来的新高。摩根大通表示,由于近期我国通胀增长主要靠食品价格拉动,因此未来几个月稳定食品价格将变得至关重要;此外高额储蓄和贸易顺差所积累的外汇流入,也引发了流动性过剩。
但加息并不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有效措施。相比之下,让人民币加快升值速度和扩大投资资本流出,能够更好地解决过剩的流动性和由食品及原油价格导致的潜在通胀压力。摩根大通预期,无论是采取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形式,还是放宽单日汇率波动幅度,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速度将在明年加快,并在2008年底达到6.3元人民币兑1美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6 21:11
欧美联手促压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图 - 邓聿文(12月6日)
美国促压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众所周知,而欧盟自2005年汇改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一直持相对温和的态度。但今年初尤其年中以后,欧盟一改其温和态度而变得异常强硬,其财经高官频频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看法,敦促人民币升值。
欧美为何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要联手向中国施压呢?原因当然不是别的,是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大,特别是欧盟认为,由于美元对欧元贬值过快,紧盯美元的人民币对欧元实际是贬值了。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已贬值约8%。
各国货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同样,欧盟对中国施压,也是为了缩小日益扩大的欧中贸易逆差。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对欧洲的贸易顺差达94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几乎一半。同时,中国也是欧盟唯一的贸易逆差来源。按欧盟统计,其2006年对华贸易逆差高达1280亿欧元。
对此,欧盟认为,人民币的相对贬值一方面使欧洲国家的对华出口相当不利,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的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比进入美国更容易。例如,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约40%,特别是今年来,由于美国经济放缓使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而中国对欧盟出口则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把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也就不奇怪了。
摩根士丹利认为,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实际汇率至少已经升值了17.0%,而不是统计的11.9%。这意味着人民币2/5的升值“不声不响”。欧美之所以存在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大的错觉,完全是因为美元今年以来的肆意贬值行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扩大对它们各自国内的金融、出口造成打击所致。
目前美元的走势完全符合美国“主动贬值战略”。然而,美国人需要有国家为其这种不负责任的主动贬值行为做“替罪羊”,而欧盟或者是没有看清美元贬值有打击欧元的意图,或者还有其他更隐秘的原因。比如,有国内专家认为,欧美明知人民币升值对改善其国际贸易状况起不到多大作用,但仍然不遗余力地促压人民币升值,原因有二:一是打击中国“世界工厂”的竞争力,使中国制造难以形成优势企业,从而削弱与欧美销售商的议价能力,中国廉价劳工就必须永远为欧美经济没完没了地服苦役;二是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和不断加息,使得全球热钱投机中国,诱发国内流动性严重过剩,资产价格飞涨,幷在泡沫顶峰时再做空中国,重演日本式金融危机。而在这场大国之间的货币博弈中,美元是螳螂捕蝉,欧元则是黄雀在后。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曼德尔森就承认,人民币升值本身并不能扭转欧盟和美国对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但可以帮助中国冷却“因生产力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低而过热的制造业”,可谓再真实不过地暴露出了他们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意图。
作为快速发展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升值和强势是历史的必然。但就目前来说,人民币加速升值不可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因为其根源在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能根本减少中国经常账户的盈余,以及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外汇储备的积累。相反,如果经常账户盈余和外汇储备真的因而显著下降,国民经济将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人民币升值不一定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所以,欧美联手向中国发难,促压人民币升值,倘若导致上述情况发生,不仅对中国是灾难,也必定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要真正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需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汇率改革只是一种辅助,而且要沿着主动、可控和渐进之路,在完善外汇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汇率弹性,这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升值方式。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