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6

短线英镑分析 - 蛋子(12月14日)

从日线图看,英镑短线2.0535/45这个位置十分关键,已经成为折转点,有效上破并站稳,短线英镑向2.0760、2.0845等高点进发。反之仍然要进行震荡,强支撑区域在2.0230/50区域

从短线图看,英镑日内首先的阻力在2.0460附近,仍然受制于布林通道中轨的压制。关键的阻力位置在2.0530/40区域,这是240线100均线和布林通道双重指标的压制点,也是日线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的双重交汇压制点,也是高点连线的压制点的 位置。强阻力区在2.0606/2.0640区域,30日均线的压制取区。

支撑首先是2.0370/2.0410区域,其次是2.0280/2.0300区域。强支撑在2.0230/50区域。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6

外汇交易指南 - 螃蟹(12月14日)

欧元/美元
预计波动:1.4670-1.4550
入市策略:沽出欧元
入市价格:1.4670
止损价格:1.4720
目标价格:1.4550

英镑/美元
预计波动:2.0480-2.0330
入市策略:沽出英镑
入市价格:2.0480
止损价格:2.0530
目标价格:2.0330

美元/日元
预计波动:111.70-112.80
入市策略:沽出美元
入市价格:111.70
止损价格:111.20
目标价格:112.80

美元/瑞郎
预计波动:1.1360-1.148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1360
止损价格:1.1300
目标价格:1.1480

建议封低买入美元
推荐货币:欧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6

每日外汇分析 - 智强(12月14日)

GBPUSD:
周K线中:运行在长期上升通道中,长期上升趋势未改,长线多单继续持有。
日K线中:汇价受到原上升趋势线的反压和现在下降趋势线的压力,中线看空。可逢高做空。
4小时线中:本次反弹到位,2.0520一带阻力非常大。正在形成头部形态。
30分钟线中:下跌后的反弹已经到位,下降压力线2.0430一带压力较大,可在此做空。
GBPUSD操作建议:长线多单继续持有。中线于2.0520附近做空。短线于2.0430做空。

EURUSD:
周K线中:汇价正在考验长期上升通道上轨的支撑,长线仍然看多。
日K线中:中期上升趋势线被向下突破,反抽得到确认。头肩顶形态已趋完成,向下突破后追空。
4小时线中:双头形态向下突破,短线逢高做空,压力位在1.4640。
30分钟线中:等待底部调整形态形成,向下突破时追空或加空仓。
EURUSD操作建议:长线多单继续持有。中线看空,可等头肩顶形成向下突破时做空。短线于1.4640做空,或等待底部调整结束后向下突破追空。

USDJPY:
周K线中:运行在下跌第三浪中,长期下跌趋势未改。
日K线中:头肩底突破后,中线升势展开,突破第一目标112.50后,正向第二目标113.80运行。逢低做多。
4小时线中:运行在上升通道中,111.50为强支撑。
30分钟线中:短期上升格局,112.00为强支撑。
USDJPY操作建议:长线空单继续持有。中短线持有多单,止损112.00,目标113.8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7

盘整格局运行为主 下方支撑较强 - 一杰(12月14日)

走势回顾:
英镑/美元短线走势保持区间盘整走势格局,短线走势小幅创新低价位随即转为震荡上扬。日线图形K线收小阴线,整体节奏保持在144日均线位置上下震荡,而英镑/美元中线走势空头势力仍占优势,汇价处于均线系统压制运行,中期走势仍存在下行风险。

当日短线方向:区间震荡
弱支撑:2.0340 强支撑:2.0260
弱阻力:2.0480 强阻力:2.0580

走势分析:
从小时图形上看,短线汇价上下穿越均线系统,整体节奏保持区间盘整格局,区间波幅在2.0310-2.0520之间。而从K线运行节奏看,汇价并大幅下挫创新低走势。图中红色支撑线角度平缓,MACD指标在零轴附近下方形成金叉,预计英镑/美元短线保持区间震荡格局的概率较大。

操作参考:
近期操作中,中线以区间盘整为指导思路;短线以区间操作为指导思路。

有仓者:
多仓持有英镑的投资者,将止损设置在2.0260,目标:2.0480
空仓持有英镑的投资者,将止损设置在2.0580,目标:2.0350

空仓者:
空仓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7

今日外汇热点追踪 - zsj(12月14日)

英镑走势料将疲弱,以M字形态方式下行,目前在2.0410水平附近,均线系统呈死亡交叉下行打压,相信后市将会继续以M字形态走势机率更高,

今日走势预测:短暂反抽向上测试2.0450及2.0480有阻力,穿位失败掉头向下,今次有力穿2.0350加速向下试2.0300甚至更低到2.0250附近。

今日交易计划:2.0450-2.0480区间做空,止损于2.0510上方,目标2.0300附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18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12月14日)

美元/日元

  12月13日,汇价震荡整理、持平。

  日本政府周四公布数据显示,日本10月工业产出修正后月增1.7%,高于初值1.6%的增幅。数据还显示,11月设备利用指数月增1.5%,初值为降1.0%;日本10月装船修正至月增2.4%,初值增2.1%。

  日本房地产协会(Real Estat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1月东京套房销售年比下降43.6%至3,868套。其中已售出2,476套,较06年同期下降51.7%。

  日本财务省次官筱原尚之(Naoyuki Shinohara)13日表示,日本对欧美央行联手应对信贷危机表示欢迎。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报道称,筱原尚之还表示,年底日本银行资金没有问题。为减轻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担忧,美联储、欧央行和欧洲其他央行隔夜宣布将联手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日本财务省次官津田广喜(Hiroki Tsuda)周四表示,日本政府将密切关注海外及国内市场的发展动向,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他还表示,希望主要国家央行所采取的措施将有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为配合其他主要国家央行所采取的措施,美联储周三推出新的临时短期贷款工具,以缓解信贷市场的紧缩局面。

  日本央行副行长岩田一政(Kazumasa Iwata)13日表示,次贷危机对日本的影响超过预期。岩田一政称,随着次贷危机在海外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对日本金融机构的影响逐步扩展,超过原来的预期。但他还表示,相对于其他国家,危机对日本银行业的影响仍相对较小,次贷危机不大可能动摇日本的金融体系。岩田一政未对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前景做出任何置评。

  日经225平均指数周四收盘重挫2.5%,至15,536.52点。美国银行及Wachovia集团发出第四季冲减及亏损警讯后,重新点燃有关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疑虑,拖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创下三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东证指数则挫低2.6%,至1,516.10点。

  因担心全球五大央行的联合"注资"行动难以解决信用市场危机,在金融类股领跌之下,日本股市12月13日收盘重挫2.5%,创下近四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东京股市周四收盘时,日经225指数暴跌395.74点,跌幅达2.5%,报收于15536.52点;东证一部指数大幅跳水40.83点,跌幅是2.6%,收于1516.10点。两大指数均创下8月17日以来的近四个月最大单日跌幅。8月17日,是美国"次级债危机"首次集中爆发之日。当日,日经225指数暴跌874.81点,东证一部指数重挫87.07点,两大指数跌幅均超过5%,创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的最大日跌幅。市场分析师表示,继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令人失望之后,市场人士对美联储联合全球五大央行集体"注资"的行动也不抱有太多期望,担心这难以根除当前信贷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据报道称,美联储隔夜(12月12日)宣布了新的"救市"举措,联手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士央行,共同向欧洲金融市场注入240亿美元的资金,以提高欧洲美元的供给,缓解年底前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困境。此外,美联储同时还宣布,将在未来一个月之内,通过四次公开拍卖的方式,再向美国金融市场注入400亿美元的流动性。虽然五大央行的"联手"行动获得日本央行、澳洲联储、新西兰央行,以及中国央行的支持,但投资者却十分担心,简单的"注资"并不能彻底解决信用市场的"信任"危机。另据报道称,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CEO)Kenneth Lewis昨日(12日)表示,该行在第四季度可能会增加坏账计提,而且明年一季的盈利表现也可能"疲弱"。此外,日本媒体报道称,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及摩根大通三大投行希望,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向其筹备的美国次贷拯救基金提供资金支持,规模可能高达1000亿日元。从个股和板块来看,金融类股领跌大盘,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收盘暴跌7.34%至88.4万日元;三菱日联银行下挫7.92%至1128日元,瑞穗金融集团跌5.30%至59万日元。此外,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控股大幅收低4.29%至1919日元,最大的非银行金融公司Orix大跌6.54%,报收于21300日元。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在"恐慌性"下跌中,一则对日股未来前景有重大"利好"的政策被市场忽略了。据报道称,由自民党领导的日本执政联盟已经同意,将资本利得与股息"税率减半"政策再延长两年,以鼓励日本民众投资股市。据悉,按照原定计划,资本利得"减税"方案将在08年12月到期,股息减税案则将在2009年3月终止实施。日本自民党与公明党税务委员会发表的共同声明还表示,适用优惠税率的年度资本利得额度上限为500万日元(约合4.47万美元),股息适用减税额度上限提高至100万日元;但超过上限部分仍将按20%税率征税。

  泰国一高级经济官员13日表示,如果新政府推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那么2008年泰国经济的增长率可能会达到4%-5%目标区间的高端。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 Social Development Board)副秘书长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表示,经济增长是可以依靠国内市场,而不单单依靠出口市场。他表示,预计货币政策仍将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并重申08年出口增长将可能低于2007年的高水平。

  中国媒体报导称,据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监管部门近日将推出《合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将有条件地逐步放宽对外商持股比例和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的限制。报导指出,按照当前的规定,外资券商在合资证券公司中的参股比例不得高于33.33%,而根据新的规定,这一比例可能最高上调至49%。报导援引一家外资投行的消息称,新的管理办法可能规定合资券商的外资母公司必须把涉及中国的跨境业务交由合资公司操作。报导还指出,新的管理办法将进一步放宽参股证券公司的境外股东条件。未来合资券商可以采取子公司的模式,也可以采取参股的模式加入全牌照业务的券商公司。

  中国商务部周四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11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为6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6%;前11个月,全国共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419家,同比下降7.02%。商务部未公布11月单月FDI数据,据媒体测算,11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为76.79亿美元。数据还显示,中国10月FDI为6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8%,1-10月实际FDI达5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数据显示,中国11月工业增加值年增17.3%,增速虽然低于受假日因素影响的10月份,但仍然保持强劲势头,使得近期推出进一步紧缩措施的可能性并未因此降低。数据显示,中国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17.3%,增速低于10月份的17.9%;中国1-11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18.5%,增速与1-10月持平。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8.9%,8月份为17.5%,7月为18.0%,6月为19.4%,5月份增速为18.1%,4月份为17.4%,3月份为17.6%,2月份增速受到春节因素影响仅为12.6%,统计局没有公布1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的是中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所完成的增加值,中国通常在月度和季度只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是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产值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左右,而工业增加值就是中国工业产值的基准测量指标。

  中美两国13日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后发布的一份联合情况说明中表示,双方就在金融服务业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会后中国证监会将就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就调整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中国银监会目前正就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进行科学性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将于2008年12月31日前结束。按照协议,在政策评估结论的基础上,中国银监会届时将就外资持股比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情况说明表示,中国和美国欢迎最近批准的中国招商银行在美设立分行的申请。美方表示,美国政府将继续承诺对在美开展业务的中资银行实施国民待遇,并确认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对中资银行的申请进行评估。美国对所有外国银行在美建立分行或子行、或者购买美国现有银行机构的股份的申请应用同样的审慎标准。情况说明还指出,美国注意到中国提出的请美国相关监管机构根据相关法规和程序快速审批中资银行申请的要求。美国政府同时继续承诺对中国的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在美登记和开展业务实施国民待遇。此外,中国银监会与美国证监会已原则同意于近期签署交换信函(EOL),该信函将就涉及中国银监会或美国证监会核发许可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跨境活动的相关信息交换作出安排。

  美国财长保尔森周四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后向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步伐是衡量中国总体经济改革进程的尺度,中国正在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但并未透露必须会有多快。保尔森还表示,中国官员也意识到,人民币升值也有助于抑制通胀。他同时指出,允许在中国有业务的外资企业及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有益于中国资本市场。他表示,中国在履行对WTO所做的承诺方面有一些让步,中国将继续维持外资在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但同意研究这一问题。他还向中方表示,美国经济是健康的并且保持增长态势。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方代表周四表示,中国同意了进一步开放其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措施。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周四在北京结束。美方代表称,双方就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达成以下协议:中国同意允许包括银行在内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债券和股票;中国将重新开始批准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设立,新设立的合资券商将获准从事经纪业务和理财管理业务,但没有给出时间表;中国银行类境内合格投资者(QDII)产品将被允许投资于美国股市,目前QDII产品仅可能投资于香港股市。

  原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周三表示,世界没有必要以减少石油消费为代价来对抗全球变暖,而通过新技术和增加石油使用效率防止全球变暖才是明智选择。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Ali al-Naimi)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指出,各国在继续使用其巨大的石油,天然气和原煤储备的同时,应该加紧新技术的开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沙特一直以来都很担心石油储备需求会减少。石油已经使沙特从一个沙漠小国变成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纳伊米指出,减少石油消费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防止气候变暖是不切实际的,况且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实现炭捕获及储存的技术也即将被研究出来。

  美国劳工部(U.S.Labor Department)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涨至记录高点影响,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以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的最大速度上升。数据显示,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上升3.2%,创1973年8月以来最大月率升幅。剔除食品与能源后,美国11月核心PPI上升0.4%,为一年来最大升幅。折合成年率,美国11月PPI上升7.2%,创1981年11月以来最大升幅,核心PPI年率上升2%。美国11月能源PPI月率上升14.1%,汽油PPI上升34.8%,均创下记录升幅。美国11月食品批发价格月率维持不变。美国11月原材料价格上升8.7%,核心原材料价格下降0.5%,半成品价格上升2.7%,核心半成品价格上升1%。

  美国11月零售销售异常强劲,而且行业内整体销售水平均有提升,表明经济前景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脆弱。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零售销售增长1.2%,10月修正后,增幅维持0.2%不变。此前媒体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11月零售销售增长0.6%。此外,经济学家还普遍认为,受房屋价格下滑和油价飙升影响,美国消费者支出和整体经济水平,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急速放缓。但是,今天的数据表明,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保持高涨,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有力的支持。在美国,消费者支出占经济总值的70%以上。美国商务部的报告同时显示,11月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下降1.0%,10月为下降0.6%。剔除汽车和零部件之外的零售销售,也就是核心零售销售,在11月份增长1.8%,高于市场普遍预测的0.6%。而且,核心零售销售1.8%的增幅,是2006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10月零售销售增幅自0.2%向上修正至0.4%。美国11月汽油零售销售增长6.8%,创2005年9月以来最大增幅。剔除汽油外,美国11月零售销售增加0.6%。报告细节还显示,美国11月剔除汽车和汽油外零售销售增加1.1%;电子行业销售增长2.5%;医疗和个人保健销售增长0.6%;食品和饮料销售增长1.0%;建材和园林销售增长1.2%;服饰销售增长2.6%;餐饮销售增长0.3%;邮件和网络销售增长1.9%;家具销售增长1.0%;运动产品销售增长2.2%;书籍娱乐用品类销售增长2.2%;日用品销售增长0.9%。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四报告表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减少,与此前公布的非农就业遥相呼应。报告显示,美国截至12月8日当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7000,至33.3万人,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为持平。报告表明,美国截至12月8日当周四周均请失业金人数下降2000,至33.875万,但鉴于作为比较基数的前四周均请失业金人数达到05年10月来最高,这一数据仍暗示劳动力市场出现些微放缓。报告同时将截至12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向上修正2000,至34万。劳工部上周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加9.4万,同时失业率持稳于4.7%,今日数据也符合这一趋势。报告还表明,截至12月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增加3.8万,至263.9万。

  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美国10月商业库存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月率微幅上升0.1%,总额为1.431万亿美元,市场预期为上升0.3%,9月为上升0.4%。数据暗示,在2007年最后几个月内,企业可能在有意控制商业库存数量。由于商家对第四季度需求感到担忧,因此数据并不如预期。商业库存是衡量经济的重要依据的GDP数据的一部分。如果商业库存下降,表示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将放缓。然而,商业销售数据显示,美国10月需求依然保持强劲。美国10月商业销售月率上升0.7%,总额为1.135万亿美元,9月修正后月率也为上升0.7%,9月初值为上升0.6%。美国10月商业库存/销售比下降至1.26,9月为1.27。该数据的意义为,售完目前库存需要多少个月。较去年同期相比,美国10月商业库存上升3.2%;商业销售上升6.9%。

  美国12月1日当周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上升0.2%,此前一周为持平。经修正后,移动平滑指数连续第七周持平,不过较上年同期下降0.8%。12月1日当周连锁店销售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0.6%,与此前一周降幅相同。过去25年的平均升幅为0.5%,在2001年3-11月份最近一次经济衰退中,该指数平均每周较上年同期下降1.6%。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是一个由10个分类指数组成的加权指数,为衡量总体经济活动的同步指标。在10个分类指数中,5个上升,5个下降。汽车生产指数下降7.8%,降幅最大。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采购指数上升15.2%,升幅最大;紧跟其后的是发电量指数和木材生产指数,升幅分别为7.8%和7.1%。货运汽车装载指数下降0.9%,此前一周为上升1.2%。美国12月1日当周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生产趋势指数上升1.6%,此前一周为下降0.2%。

  纽约联储(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主席盖纳(Timothy Geithner)周四称,5大央行联手采取的新举措将有助减轻流 动性短缺影响广义经济的风险。盖纳表示,这些举措提供了一套更为灵活,也可能更为有效的工具,有助减轻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给整个经济带来的风险。周三,美联储(FED)、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和加拿大央行(BOC)联合宣布,将推 出新的办法,确保货币市场流动性。盖纳在纽约联储流动性会议上讲话,新举措将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得融资,从而巩固货币政策。但是,这些措施不能直接解 决许多银行面临的资产负债表和资本方面的困境。他还说,造成目前信贷危机爆发的环境由来已久,因此,要想解决也需要时间。

  美联储(FED)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票据市场连续第二周萎缩,而备受关注的资产支持证券市场连续则连续第18周缩水。截至12月12日当周,美国商业票据市场规模缩小53亿美元至1.839万亿美元,为逾一年最低水平,上周为1.844万亿美元。流通中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减少103亿美元至7,910亿美元,为2005年秋季以来最低水平,上周为8,012亿美元,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涨跌互现,道指在霍尼韦尔(Honeywell)良好财报提振下收高。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周四公布,该行第四季度盈利较预期减少11%,并宣布22亿美元次贷冲销,令该行股价下跌0.7%,报61.37。雷曼兄弟是第一个公布第四季度财报的公司。其他投行也相继下挫。美林银行(Merrill Lynch)周四下跌1.7%,报57.83美元;贝尔斯登(Bear Stearns)下挫2.4%,报98.39美 元;高盛(Goldman Sachs)收低1.9%,报208.48美元。霍尼韦尔(Honeywell)在公布好于市场预期的财报之后,劲升4%,帮助道指收高。周四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零售销售增长1.2%,涨幅远高于之前预期的0.6%。这说明假日消费抵消了部分能源价格高企和房市衰退的不良影响。美国股市周四收盘,道指收高44.06点,涨幅0.33%,报13,517.96点;标普500指数收高1.82点,涨幅0.12%,报1,488.42点;纳 指下跌2.65点,跌幅0.10%,报2,668.49点。

  COMEX期金周四大幅收低,但守稳800美元水准,因美国公布的11月零售销售和生产者物价数据强于预期,显示美国经济的强韧,带动美元走强。"今日金价下滑的基本因素是美元的相对强劲和油价下滑,原油交易商意识到经济成长放缓可能对原油需求有负面冲击。"Kitco Bullion Dealers分析师表示。交投最为活跃的2月期金收低14.80美元或1.8%,报每盎司804.00。盘中在796.80-819美元之间交投。政府报告显示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跳涨3.2%,引发通膨忧虑,2月期金一度缩减跌幅。美国11月零售销售表现稳健,因进入假期购物季节,但很大一部分是因汽油价格上涨,这也是PPI录得34年最大升幅的原因之一。油价下挫亦打压黄金吸引力,美国原油期货大跌2美元至每桶约92美元。但交易员对通膨压力和美国经济成长放缓可能提振金价表示乐观。COMEX估计期金最终成交量为117,937口,黄金选择权为11,148口。1915GMT,现货金报每盎司797.10/797.80美元,周三纽约尾盘报813.50/814.20。伦敦金午后定盘价报800.70。3月期银收低58.80美分或4%,报每盎司14.237美元,盘中在14.100-14.850之间交投。现货银报每盎司14.08/14.13美元,周三在纽约尾盘报14.64/14.69美元。NYMEX-1月铂金合约收低8.20美元,报每盎司1,471.60。现货铂金报1,476/1,480。3月钯金合约收低0.65美元,至每盎司351.80。现货钯金报346/349。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四表示,10月新房价格指数的月率增长0.1%,年率增长6.1%。自7月新房价格指数的月率增长0.9%以来,该指数10月连续3个月月增长速度减缓。此前,市场曾预计月率增长0.3%。新屋价格指数以1997年的100作为基础,反应了承包人出售新屋的价格。

  加拿大国家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受飞机,石油和珠宝销量增加推动,加拿大10月制造业装船指数出现意外反弹,这是该指数三个月来首次上升。加拿大统计局指出,10月制造业装船指数小幅上升0.1%,至501.8亿加元(约合495.3亿美元),而上月该指标则下修至降1.1%。由于工业出口受加元强势影响,制造业销售在今年前10个月中,有6个月出现下滑。加拿大统计局指出,尽管加元处于强势地位,但加拿大10月定值美元销售增加1.1%至501亿加元,年增3.2%。21个产业中12个装船指数出现上升。航空产品及零件装船指数上升8.4%,多种制造业销售上升6.1%,其中主要增长行业为运动商品,珠宝和银器制造业。石油和原煤产品装船数量增加2.0%。受汽车制造业销售下降5.8%影响,交通设备总体销售下降2.3%。

  汇价日高112.43,日低111.40,尾盘在112.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009%,日涨跌幅0.01,收于112.20。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缠绕态势且有摆脱缠绕呈金叉可能,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日均线(110.78)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1.8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1.20,上挡压力位于112.70、113.20;110.60与111.80(中位111.2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受压于110.0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2.20之下则周线偏空;日线若站稳于111.8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站稳于111.20之上则短线偏多,若下破110.60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6日日低107.2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3波4震荡整理(或较3波4更大一级别的4波震荡),已经运行至大A波反弹末段的概率增大,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2月12日日高112.46-70附近结束大A波震升、进入大B波下跌的可能。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11.70附近支撑,则已经进入3波5下跌或4波震荡中的B波下跌中的概率增大,即不排除继续下破、向111.20附近测试的可能,若下破110.60则向110.00-109.70附近测试的概率增大;若在111.70附近受到支撑则有望向112.70方向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

  今日强压力113.20,弱压力112.70;强支撑111.20,弱支撑111.70。

欧元/美元

  12月13日,欧元震荡盘跌。

  欧元系统央行截至12月7日一周出售了1.3吨黄金,售金速度放缓,同时欧央行出售的42吨黄金至今还未包括在一周数据公布中。截至2007年12月7日的一周,欧央行(ECB)公布,欧元系统央行中的一家央行遵循2004年9月27日签订的央行售金协议出售黄金,另外一家央行购入金币,反映出欧元系统黄金持有量下降2,200万欧元(3,234万美元),约1.3吨。在最近的3周,央行已经公布出售了仅4.9吨黄金,显示较此前3周出售的17.2吨黄金大幅下降。在央行售金协议的第四个年头每周平均销售数据目前仅为5.2吨,低于上一年的6.7吨。公布的总销售量仅有52.3吨。但欧央行上周宣布出售的42吨黄金至今还未包括在一周声明中。虚拟金属(Virtual Metals)的商品分析师特纳(Matthew Turner)称,这个数据将到08年1月初才会包括在一周报告中。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11月26日当周公布,在售金协议的第四年至今有103吨黄金已被出售。

  欧洲统计局(European Union statistics office)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小时劳动力成本上升拉动,欧元区该数据总体上升2.5%。但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劳动力成本仅上升0.9%,远低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法国小时劳动力成本上升3.2%,西班牙小时劳动力成本上升4.7%。欧元区劳动力成本组成部分中,薪资第三季度上升2.5%,与第二季度增速相同。但其他部分的成本增速从第二季度的1.8%上升至2.2%。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正在关注薪资增速加快是否是油价上涨引起的。油价上涨可能增加通胀压力,导致利率上升。

  欧洲央行(ECB)周四发布的12月月度报告表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仍较为健全,同时中期内消费者物价面临上行风险。该报告重申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Governing Council)立场,称"委员会将坚定而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中期内第二轮通胀效应和物价稳定风险变为现实"。欧洲央行指出,通胀风险包括原油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管制价和间接税攀升、产能限制以及就业强劲增长引起的薪资上升。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各国央行上周预计08年平均通胀为2.5%,但部分官员认为这一预测太过乐观。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斯塔克(Juergen Stark)上周五称就通胀问题与央行出现分歧,央行理事利卡宁(Erkki Liikanen)周一也表示其预期不如央行乐观。欧洲央行还表示,货币和信贷增长仍"非常强劲",需要"格外关注";同时,央行还将继续对密切注意金融市场演变。央行称,金融市场正展开风险重估,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管理委员会成员Marko Kranjec周四表示,欧元区通胀预期正在恶化。Marko Kranjec同时也是斯洛文尼亚央行行长。他指出,欧元区当前通胀率为3%,薪资水平将很可能继续上升。欧洲央行此前曾表示,其正在密切关注通胀预期,并将坚决防止油价上涨对物价产生重大影响。但鉴于欧洲央行12月6日决定维持当前利率4%不变,Kranjec对欧元区未来的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欧元区经济发展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将如何发展,而欧洲央行对欧元区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可能过于乐观。Kranjec指出,如果金融市场动荡已经或即将结束,那当前经济的强劲增长可能延续,但如果金融市场动荡仍将持续,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问题。

  欧洲央行(ECB)执行理事会理事斯塔克(Juergen Stark)周四在发布的一篇演讲中表示,货币供应增长强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资产价值高昂可能殃及消费者物价(CPI)。斯塔克认为,货币供应和其他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存在上行风险。他指出,过去几年,全球流动性表现稳定而有活力,大宗商品市场所有领域、以及楼市和股市部分领域的资产价格都出现高涨。斯塔克声称,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和食品价格目前仍在全球范围内强劲增长。他认为,应像其他央行官员警告的那样,对上述情况可能殃及CPI表示关注。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European Central Bank Governing Council)委员韦尔林克(Nout Wellink)周四声称,全球信贷危机持续时间可能将延长,并且将对欧洲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身兼荷兰央行(Dutch Central Bank)行长的韦尔林克表示,信贷危机还将有损荷兰经济,不过荷兰经济表现好于欧洲经济平均水平。

  欧元集团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周四声称,他对全球信贷紧缩的影响依然感到担忧,但是他对5大央行联手行动表示欢迎。容克表示,美联储(FED)、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和加拿大央行(BOC)周三联合宣布将向金融体系注资的做法,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他表示,5大央行的做法是朝着正确的方向的,他希望看到金融市场因此平静下来。当被问及是否还担忧信贷紧缩时,容克回答道,是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也指出,他对金融市场动荡表示担忧,但是对欧洲经济保持乐观态度。容克和巴罗佐双双抵达布鲁塞尔,将于周五出席欧盟首脑峰会。

  欧盟27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当地时间13日中午在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正式签署了旨在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此举意味着欧盟制宪进程又完成了一个重要步骤。相比原来的欧盟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在条文上大为简化,去除了所有带有宪法意味和超国家性质的提法,但保留了设立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和统管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以“双重多数表决制”取代“有效多数表决制”、精简欧盟委员会、增强欧洲议会和成员国议会权力等原版本条约中的实质内容,并增加了一些照顾部分成员国利益的灵活规定。按照程序,《里斯本条约》经欧盟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后还将交由欧盟各国最后审批,在所有成员国批准后于2009年1月生效。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表示,法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月升0.5%年升2.4%。该数据证实了物价加速上升的预期。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月升0.4%年升2.2%。10月CPI月升0.2%年升2.0%。11月核心CPI月升0.3%年升1.7%。食品和烟草价格月升0.6%年升2.6%,制造品价格月升0.3%,服务价格月升0.1%年升2.5%。法国11月欧盟调和CPI月升0.6%年升2.6%,预期为月升0.4%年升2.4%。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原油和食品价格上涨拉动,法国消费者物价通胀11月加速上升。11月法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月增0.5%,年增2.4%。10月该指数月增0.2%,年增2.0%。此前经济学家对该指数的预期中值为月增0.4%,年增2.3%。欧洲统计局(Eurostat)数据显示,法国10月通胀率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低水平。通胀率低于法国的只有芬兰,荷兰,丹麦,马其他和瑞典。Insee指出,油价上涨是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工业制成品价格也出现上涨。Insee表示,受国际油价攀升影响,11月能源产品价格上涨4.1%。11月原油价格年增14.4%。欧元兑英镑近期所表现出来的强势缓和了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Insee指出,法国11月食品价格月增0.7%,年增2.2%,烟草价格月增率不变,年增6.2%。法国11月核心通胀率月增0.3%,与10月增速相同。11月年通胀率从10月的1.6%上升至1.7%。核心通胀率是指剔除一些价格变动巨大或受税收变化影响较大的商品或服务后的通货膨胀。

  法国国家统计局宣布,11月法国大型零售商物价指数月比上升0.7%年比增长1.6%。除生鲜产品外的食品价格月比上涨0.7%,肉类价格上升0.7%,饮料价格增长0.5%,其他食品价格上涨1.0%。家居美化类产品价格上升0.1%。同期高级百货商店价格上涨0.9%,超市价格增长0.6%。包括高级百货商店与超市场及折扣零售商、小型商店与超市在内的法国所有零售市场物价指数上升0.6%。

  法国第三季度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率修正至季升0.4%,年增1.8%。11月公布的初步数据则分别为增长0.2%和1.6%。法国总理菲永(Francois Fillon)称这一数据是好消息,反映法国新工作岗位增速的加快。

  法国负责企业及外贸事务的国务秘书Herve Novelli周四表示,美元疲弱与美国经济的强势表现不相符。Novelli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在访问中国时就曾非常明确的对中国官员表示,人民币的疲弱表现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巨额贸易盈余相背离。他声称,与此同时,萨科齐也一直对美国强调,美元的疲弱与美国经济的强势表现不符。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 周四表示,意大利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增幅小幅上调为2.6%,为2005年10月来的最高水平。原油和食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价格指数从第三季度的1.7%上升至当前水平。但意大利通胀率仍低于欧元区3%平均水平。意大利消费者价格指数月增0.4%,相比初值上调0.1%。为缓解国内对通胀加剧的忧虑,意大利政府宣布在工业部设立一个名为"价格先生"("Mr Prices")的高级职位以加强对市场不规则涨价现象进行监控。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高层对欧元区中期通胀预期看法不一。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将欧元区通胀率控制在2%以下。一份报告预测,明年欧元区通胀率为2.5%,2009年下降为1.8%,但一些决策者曾表示这过于乐观。

  德国央行(Deutsche Bundesbank)已将其对德国08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之前估计的2.0%下调至1.6%。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1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上述估值经过工作日调整,未经过工作日调整的德国08年GDP增长率预期从之前估计的2.5%下调至1.9%。德国央行12日晚未能联系到以出面置评。

  由于德国智库Ifo预计,企业投资下滑将拖累德国2008年经济,所以该机构周四宣布下降其对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今年和明年的经济预期值。Ifo位于德国慕尼黑,是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之一。该机构现在预计,德国2007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将增长2.5%,2008年将增长1.8%,2006年增长了2.9%。对于2009年,该机构预计将增长1.5%。德国各大研究机构10月曾预计,德国2007年经济将增长2.6%,2008年将增长2.2%。此前,Ifo单家机构6月25日预计,德国今年将增长2.6%,2008年将增长2.5%。Ifo指出,德国的增速将在明年有所减缓。Ifo在报告中表示: "着眼未来,整体经济产出的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因为在工程已经提前至2007年进行后,投资活动将减少。因此,迄今为止的最重要的内需支柱将显著疲软。"对于今年,Ifo表示,经济增长"并不是受到了私人消费的推动",德国经济上升速度从去年冬季开始减缓。增值税1月从16%上调至19%,食品价格上涨,这些都抑制了私人消费,同时原油价格的高企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然而,尽管增值税上升,但是经济今年继续增长。Ifo表示:"国内外的增长动力十分强劲,足以应对财政政策的约束效应。尽管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涨,但是因为国外需求受强劲的世界经济带动仍然构成了增长动力。"

  由于全球信贷危机对瑞士经济的风险逼近,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周四在政策会议上2年多来首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尽管央行正面临通胀加剧的风险。瑞士央行表示,其对3个月期的瑞郎LIBOR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至3.25%之间。该央行表示,对3个月期的瑞郎LIBOR的目标位仍为该范围的中间值2.75%。此前,接受调查的46名经济学家中曾有40名预计,瑞士央行在过去8次季度会议上每次均升息25个基点后,此次将停止日趋渐紧的货币政策。其中只有6名分析师预计,央行将再次升息,并指出,通胀已在11月上升至1.8%,为6年多来的最高水平,通胀已经接近瑞士央行维持物价稳定极限的2%。瑞士央行参入了周三宣布成立的央行联合行动,旨在缓解全球资金市场的紧缩压力。但是,瑞士央行强调,一致行动的目标仅在于提供美元资金,而瑞郎资金市场的状况"十分正常和稳定"。

  瑞士央行行长罗斯(Jean-Pierre Roth)在央行政策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通胀前景依旧温和,央行目前看来没有必要调整货币政策。但罗斯同时也指出,通胀提升的压力依然没有解除,原油价格高企、瑞郎兑欧元汇率疲软以及产能利用率的高水准,都对通胀造成上行压力。他在央行季度政策会议上还表示:"尽管如此,我们不认为这将成为急于改换货币政策方向的理由,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必要这么做。"

  瑞士央行如预期般地将3个月期的瑞郎LIBOR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至3.25%之间,其目标位为该范围的中间值2.75%。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董事会成员周四在央行公布瑞郎Libor政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纷纷发表了讲话。瑞士央行董事会成员乔丹(Jordan)表示:"资金市场危机不可能已经平息。金融市场参与者依然信心不足。那些可以在短期再融资的参与者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只要有信贷问题导致不确定性的地方存在,资金市场的中断就有可能持续。"他还表示,信心不足导致了银行更长期融资困难,也导致了资金市场风险成本提高。各大央行无法仅通过注入流动资金来弥补信心的不足。相反地,金融市场参与者必须采取必要的基本措施来重振信心。

  瑞士央行(SNB)周四表示,五大央行为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的举措将增强市场信心,瑞士央行已为再次行动做好准备。该央行称,各商业银行也应各自为市场营造信心,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瑞士央行行长罗斯(Jean-Pierre Roth)指出,"我们将保持警觉,若货币市场再度出现混乱,央行仍会采取行动,这是我们的职责之一。"同时,瑞士央行理事乔丹(Thomas Jordan)警告称,商业银行的信心一日不恢复,货币市场的不稳定局面还会持续。乔丹指出,当前市场信心仍然不足、有融资需求的市场各方仍承受巨大压力,货币市场流动性危机并未被攻克。仅仅通过央行注资无法弥补缺失的信心,金融市场参与者自身应当为重塑信心采取切实步骤。瑞士央行参与五大央行的联合行动仅说明其对信贷危机十分重视。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经济学家指出,五大央行的举措暗示,各央行可以为市场提供无限量的流动性。考虑到信贷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威胁,瑞士央行周四早些时候宣布维持利率不变。

  因市场担心银行业获利恐怕未能全面摆脱信贷危机的冲击,引发金融股领跌大盘,且基本金属价格下滑令矿业股受累,欧洲股市周四收盘大幅下滑。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美联银行(Wachovia)发出警告称,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冲销坏账,证实昨日因各央行联手出击缓解信贷冲击所带来的乐观气氛仅是昙花一现。CMC Markets交易商Victoria Savage表示,乐观情绪减退,流动性忧虑重燃。泛欧绩优股指数周四收盘下跌36.60点,跌幅2.37%,报1,509.82点,为12月4日以来最低收盘价。因哈利法克斯银行(HBOS)称,信贷紧缩导致其资产价值冲减1.8亿英镑,同时也损害获利,拖累这家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重挫8.2%。诺森罗克银行(Northern Rock)称信贷危机使其获利减少2.81亿英镑,引发该银行暴跌逾13%。欧洲三大股市方面,德国DAX 30指数收低1.83%,至7928.31点;英国FTSE 100指数下滑2.98%,报6,364.2点;法国CAC 40指数下跌2.65%,至5,590.91点。

  汇价日高1.4736,日低1.4577,尾盘在1.463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69%,日涨跌幅-0.007,收于1.463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横行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下附近及30日均线(1.4690)之下附近,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但仍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空或偏空。汇价若受压于1.4640之下则短线向空,上挡压力位于1.4680、1.4730,下挡支撑位于1.4580、1.4530。1.4700与1.4640(中位1.467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空或偏空;周线若站稳于1.474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57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44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464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467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破1.470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自12月6日日低1.4529结束小A波(3波结构)下跌、进入小级别B波反弹中,已经在12月11日日高1.4749结束反弹、进入5波(或延伸5波)震跌的概率增大,但若不跌破近日波段低点1.4529则仍运行在反弹波动中的概率也依然存在。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1.4580、1.4530-20(近日波段低点附近及日线头肩顶形态颈线位)附近支撑则有效下破30日均线的概率增大,即由短线调整演变为短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若在1.4580、1.4530-20附近受到支撑则仍可能再次向1.4680(30日均线位于1.4690)水位附近测试,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测试支撑。

  今日强压力1.4730,弱压力1.4680;强支撑1.4530,弱支撑1.4580。

英镑/美元

  12月13日,英镑震荡盘跌。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RICS)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房价在至11月的三个月里创下05年5月份以来最快跌速,并触及1998年该指数初次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英国至11月三个月的RICS房价指数降至-40.6,10月份修正值为-23.4。这一数据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5,同时也是连续第四个月下滑。RICS发言人Jeremy Leaf表示:"很明显,住房市场仍承受着市场行情低迷带来的压力,预计近期出现的信贷紧缩问题将继续打压住房市场信心。"但Jeremy Leaf同时也指出,由于英国就业市场的表现依然强劲,因此房价不大可能急剧下跌。本周初的数据显示,英国最近申请失业金的人数已降至1975年以来最低水平。

  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BBA)12日对全球主要央行旨在缓解紧张信贷条件的富于创造性的联合行动表示欢迎,并称该行动将满足货币市场短期需要。美联储、欧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12日宣布他们将在12月和1月进一步向银行提供流动资金,然后决定未来举措。BBA称,全球主要央行宣布的联合行动具有建设性并富于创造力,它将帮助解决市场短期借款需求。BBA代表在全球最领先国际金融中心英国运营的银行,由来自全球60个国家的225个成员组成,其中多数受到8月初以来银行间拆借市场紧张条件的影响。自8月初以来各银行因不确定其同业将在多大程度上受美国次优抵押贷款违约不断上升所导致损失影响互相不愿借款。各主要央行自8月份以来已采取多项行动缓解货币市场条件,但都是在独立条件下进行的,且程度不同。BBA表示,各国央行的协调行动承认影响货币市场的问题实际上是全球性的。BBA称,以国际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很重要:各主要经济体都感到信贷紧缩的影响,且他们共同努力可以解决帮助这些问题。

  英国财政大臣达林(Alistair Darling)对五大央行周三采取的联手干预举措表示欢迎。此外,达林表示央行还可能再次行动。他指出,五家央行这么做既有必要也值得欢迎,这对全球市场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各国央行时刻准备着采取一切必要行动"。达林称,大多数市场人士相信危机复原尚需时日。他同时提示公众,英国经济和就业仍相对较强,不需要为此过度担忧。

  英国央行(BOE)周四公布的11月份调查显示,尽管消费者物价下跌,英国通胀预期仍升至记录高点。调查显示,英国未来12个月消费者物价通胀预期平均水平在3.0%,为1999年11月开始该记录以来的高点。英国央行8月调查中通胀预期为2.7%。11月调查还显示,英国公众认为当前英国通胀为3.2%,8月时为2.8%。英国最新的官方数据则显示,英国10月消费者物价通胀为2.1%,远低于3月的3.1%。

  当地行业集团调查周三显示,英国12月制造业订单数增长减缓超出预期,但是制造业企业仍然计划提高价格。英国工业联盟(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表示,整体工业订单差值从11月的+8下滑至+2,远低于此前预计的+6。制造业产出预期指数下滑至2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从11月的+9降至+3。价格意图也有所下降,价格预期差值从+21下滑至+5。但是,海外订单状况相当良好。英国工业联盟的首席经济顾问麦卡菲迪(Ian McCafferty)表示:"由于英镑兑欧元下跌,刺激了英国对欧元区的贸易,所以即使在国内市场减小的背景下,制造商们还是受到了来自海外相对强劲需求的支撑。"出口订单差值从-4升至+2,为2006年来的最高水平,是自2月以来首次显示正值。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塔克(Paul Tucker)周四声称,决策者需要确保近期紧缩的信贷市场环境不会使经济放缓,进而再度恶化信贷环境,形成恶性循环。塔克表示,必须防止信贷环境恶化,资产价值缩水,资本资源削弱,信贷供应减少,以及需求放缓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塔克指出,在信贷紧缩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之际,家庭和企业的信贷利差已经普遍走高。他还透露,在英国央行11月货币会议上,他考虑投票支持降息,但是后来却放弃了。英国央行于上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5%,12月的会议纪要将于下周三公布。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塔克(Paul Tucker)周四表示,降低基准利率能有助于缓解全球信贷市场的紧张程度,但该举措只有在不会推高通胀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塔克在对银行官员发表演讲时指出,五大央行周三宣布联合救市举措,目的是防止信贷紧缩出现恶性,在这个循环中,信贷紧缩状况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从而拖累经济增长,并因放款者产生损失而进一步强化信贷紧缩状况。周三早些时候,包括美联储(Fed)、加拿大央行(BOC)、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等多家全球大型经济体的央行宣布,将在未来数月增加各自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供应,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更表示,将向其货币市场提供美元贷款。塔克声称,各国必须努力避免信贷紧缩出现恶性循环,他认为,昨日五国央行联合宣布建立一个新的定期资金招标工具以缓解金融市场压力的目的正在于此。不过,塔克也表示,下调基准利率有助于缓解信贷市场紧张状况,但只有在不引发通胀压力显著上行的情况下才能这样做。英国央行上周将基准利率从5.75%下调至5.5%,并表示,担心信贷紧缩对英国明年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周四表示,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公共部门薪资水平,以抑制面临失控危险的通胀压力。布朗指出,今年早些时候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目前已得到控制,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政府在公共部门调薪问题上的强硬政策。他认为,政府对通胀的警惕对近年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布朗声称,政府决心继续对通胀保持警惕,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数据显示,英国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3.1%,但目前已降至2.1%。英国央行的通胀目标为2.0%。

  英国股市周四收盘重挫,创1周收盘低位,尽管各大央行宣布将联手提供更大的流动性,但投资者对信贷市场的担忧情绪仍挥之 不去。英国FTSE 100指数收盘下跌195.6点,跌幅2.98%,至6,364.2点,创下8月16日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银行股拖累股指下跌逾52点,成为拖累股指下跌的罪魁祸首。诺森罗克银行(Northern Rock)称信贷危机使其获利减少2.81亿英镑,引发该银行暴跌逾13%。因哈利法克斯银行(HBOS)称,信贷紧缩导致其资产价值冲减1.8亿英镑,同时也损及获利,拖累这家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重挫8.2%。其他银行股中,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大跌5.9%,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重挫6.2%,伦敦骏懋银行(LLOY)下滑5.4%,Alliance &Leicester收低5.5%,汇丰控 股(HSBC)下滑2.6%。

  汇价日高2.0482,日低2.0341,尾盘在2.041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264%,日涨跌幅-0.005,收于2.0413。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之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2.0602)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2.0430之下则短线偏空,上挡压力位于2.0480、2.0540;下挡支撑位于2.0340、2.0280;2.0320与2.0540(中位2.04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周线若受压于2.056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2.04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2.043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2.0320则短线向空,上破2.054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且面临短向抉择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1月28日日高2.0831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或许仍运行在C波3下跌中,且已经在12月12日日高2.0571附近结束C波3-2反弹的概率增大,但仍运行在反弹中的概率依然存在。若汇价在短线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2.0340、2.0280附近支撑则由短中线调整转为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即有效下破30周均线的概率增大,下破近日波段低点2.0150-80支撑则此概率继续增大;若汇价在2.0340、2.0280附近受到支撑则仍可能再次向2.0480、2.0540水位测试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面临短向抉择。

  今日强压力2.0540,弱压力2.0480;强支撑2.0280,弱支撑2.0340。

澳元/美元

  12月13日,澳元震荡盘跌。

  澳大利亚11月季调后失业率为4.5%,预期4.3%,前值4.3%;澳大利亚11月就业人口增长5.26万人,预期增2.0万人,前值增1.29万人;澳大利亚11月季调后就业参与率为65.3%,预期65.0%,前值65.0%;澳大利亚11月全职就业人口增8200人,前值增7.06万人。

  澳洲统计局周四公布,经季节性调整后澳洲11月就业人数增加5.26万人,失业率为4.5%。此前接受调查的分析师预估中值显示,11月就业人数料增加2万人,失业率为4.3%,就业参与率持稳于65.0%。数据还显示,澳洲11月全职就业人数增8200人。

  墨尔本大学应用经济和社会研究学院(Melbourne University's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 and SocialResearch)公布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12月消费者通胀预期由11月的4.4%下降至4.1%。调查显示,12月预计澳大利亚未来一年通胀将回落至澳央行控制通胀目标区间2%至3%的受访者比例由11月的13.4%升至14.2%。该调查基于对未来12个月物价上涨幅度的预期中值。调查还显示,12月不能预计未来通胀走向的消费者比例由11月的17.4%降至13.1%。澳大利亚第三季度CPI年比上升1.9%。

  设在惠灵顿的雇主机构新西兰商业公司(Business New Zealand Ltd.)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圣诞节的到来,新西兰11月制造业企业获取新订单,促使制造业行业扩张。数据显示,新西兰11月制造业表现指数由10月的57.1升至57.2。该指数高于50即显示制造业出现扩张。

  新西兰统计局(Statistics New Zealand)13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继9月强劲增长后,新西兰10月零售销售下降,核心零售销售大幅下降表明消费者支出热情迅速冷却。新西兰统计局表示,新西兰10月零售销售经调整后月比下降0.7%,而9月为上升1%。该数据逊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持平。新西兰10月剔除汽车相关销售的核心零售销售月比下降1.1%,远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持平。新西兰9月核心零售销售上升0.4%。统计局称,月度数据显示出零售销售广泛下降,同时几个核心种类也出现下降。新西兰10月家用器具零售销售下降4.7%,百货店零售销售下降1.1%,杂货店零售销售下降1.1%。这些数据将受到新西兰央行(RBNZ)的欢迎,因其继续抵制了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以及政府计划的2008年个人税收削减带来的更多财政激励措施的威胁。新西兰央行上周(12月7日当周)宣布维持官方现金利率在8.25%不变,并称通胀压力上升将使利率保持在目前高水平的时期长于此前预期。

  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表示,支持美联储(U.S. Federal Reserve)向金融系统注资以减轻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决定。美联储、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其他三家央行12日联手采取措施应对信贷危机。新西兰央行副行长Grant Spencer表示,“我们支持美联储和欧央行以及其他央行联手应对信贷危机的决定”。新西兰央行没有参与上述联手举措。Spencer称,新西兰央行正在采取单独措施以提高新西兰金融市场流动性。

  新西兰3季度制造业销售大幅下滑,受到肉类和奶制品生产显著下降的影响,暗示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学家表示,近期数据显示出口增长疲弱,国内需求受到通胀影响而放缓,令新西兰联储对此保持关注。新西兰统计局表示,季调后的3季度制造业销售下降2.1%,同时2季度数据从此前的增长1.7%下修至增长1.3%。新西兰联储上周利率会议上维持8.25%的利率不变,并预期3季度GDP增长0.6%。

  澳洲股市周四下跌0.3%,至一周收盘低位,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状况进而抛售了相关股票。指标S&P/ASX 200指数收低17.6点,报6597.6点,为12月5日以来最低收位。不过,澳洲航空和旅行公司 Flight Centre则逆势上涨至纪录高位,因企业上调盈利预期,澳洲航空收涨2.6%,报5.90澳元,旅行公司FlightCentre劲扬3.6%,至31.00澳元。

  汇价日高0.8859,日低0.8734,尾盘在0.87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815%,日涨跌幅-0.007,收于0.8758。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0.8877)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8740之下则短线向空,下挡支撑位于0.8710、0.8660,上挡压力位于0.8800、0.8850。0.8740与0.8810(中位0.8775)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周线若受压于0.8930之下则周线偏空,上破0.9090则周线向多,下破0.877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0.874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8775之下则短线偏空,上破0.881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且面临短向抉择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或许运行在稍大级别震荡整理中,且已经在12月12日日高0.8906结束反弹的概率增大,但若在近日低点0.8660-40区域附近受到支撑则仍可能再次进入反弹波动中。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8710、0.8660附近一线支撑则已经自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有效下破0.8650附近支撑则进入中线调整的概率增大。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面临短向抉择。

  今日强压力0.8850,弱压力0.8800;强支撑0.8660,弱支撑0.8710。

欧元/日元

  12月13日,汇价震荡盘跌。

  汇价日高165.08,日低163.58,尾盘在164.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79%,日涨跌幅-0.79,收于164.20。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62.74)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或偏多。汇价若站稳于164.2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63.60、163.00,上挡压力位于164.80、165.40。162.20与164.00(中位163.1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或偏多;周线若站稳于163.5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62.00则周线向空,上破165.0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受压于163.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62.20则短线向空,上破164.0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11月7日日高167.63附近结束反弹、进入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自11月13日日低158.69以来至今仍运行在B波反弹(或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运行至B波反弹末段中,且不排除已经(或即将)在12月12日日高165.29附近结束反弹进入下跌波动的可能。汇价若在164.80、165.40附近受压,则可能下试163.60、163.00附近支撑,且不排除继续下破的可能。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165.40,弱压力164.80;强支撑163.00;弱支撑163.6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21

远东商行--12月14日外汇买卖策略(12月14日)

方向 进场 获利 止损
  美/日 买 111.90 112.70 111.30
  欧/美 卖 1.4650 1.4530 1.4720
  英/美 卖 2.0430 2.0300 2.0500
  美/瑞 买 1.1400 1.1480 1.1340
  澳/美 卖 0.8800 0.8720 0.8850
  美/加 买 1.0180 1.0250 1.0120

  日本经济产业省昨日公佈10月工业生产成长1.7%及设备利用指数增加1.5%,较上月为佳的数据提供日圆支撑。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週三与多个主要央行配合协助融资的计划,日本财务省次官津田广喜亦表态称,政府希望审慎观察海内外市场走势及经济,在必要时採取行动,另央行表示将会透过供应年末资金等适当行动来确保货币市场稳定,官员的谈话支撑日圆,冲击美元兑日圆至低点111.42。晚间美国公佈11月零售销售增加1.2%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成长3.2%,为1973年8月以来最大成长幅度,远高于预估值的数据激励美元走强,兑日圆上涨至112.44高点。预估今日美元兑日圆支撑于111.80-90,阻力于112.50-80。

  欧洲央行(ECB)委员史塔克週四表示,货币供给成长强劲、大宗物资价格上涨及资产价值高昂可能殃及消费者物价,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膨有上档风险,另ECB在12月的月报中指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稳健,但恐怕经济成长低于预期,且面临金融市场动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及中期的通膨仍有上升压力,央行已作好对抗通膨的准备,市场猜测ECB未来仍有升息的可能,提振欧元兑美元升至高点1.4737。不过美国强劲的零售销售及PPI利多美元,打压欧元兑美元下挫至低点1.4579。预估今日欧元兑美元压力于1.4650-70,支撑于1.4530-60。

  週四英国工业联盟(CBI)公佈12月工业订单差值大幅降至2.0,显示制造业放缓,另截至11月的三个月房价以2005年5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市场对房价前景的信心降至1998年来最低,使英镑兑美元于2.0482高点承压。美国强劲的通膨数据触发美元买盘,打击英镑兑美元跌至2.0343低点。预估今日英镑兑美元压力于2.0420-50,支撑于2.0300-3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21

美国银行--强劲内需将支撑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12月14日)

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与策略主管汪涛周四在该行主办的报告会上表示,尽管面临美国经济放缓的压力,但中国强劲的内需将继续支撑2年的经济增长,而信贷冻结和控制新开工项目等严厉调控政策不会持续很久,因政府并不希望经济减速太多。

她还表示,中国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独立性,即尽管其出口与美国进口联系紧密,但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美国相关性并不大。
进入2年,新一届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增加投资的动力,企业利润增长强劲并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同时大量的流动性和极低的实际利率将推动信贷继续增长。

汪涛指出,信贷冻结和新开工项目的控制这样的严厉政策不会持续很久,因政府并不想让经济减速太多,而奥运因素带动的投资和消费亦指向明年经济的总体乐观态势,预计明年全年GDP增长10%。

她还预计,明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从今年全年预估的25%减至16%,因美国经济的放缓程度可能超出预期,但外贸顺差仍将高达2,600亿美元,与今年全年顺差基本持平,明年外汇储备预计再增4,000亿美元,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到明年底人民币兑美元预计将达6.8,相当于全年升值幅度7-7.5%之间。

报告还表示,中国今年11月CPI创下的6.9%历史新高主要由食品价格拉动,随着影响高物价因素的减退,政府将会逐步出台调高资源能源产品价格的政策,从而使通胀压力再次抬头。但由于中国巨大的投资潜力将持续化为产能,而生产力的提高又快于工资的上涨,因此明年通胀水平总体将放缓至4-4.5%。

报告预计,明年中国的宏观调控将包括设定较低的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目标以加大收紧流动性力度,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配合有限幅度的加息,利用土地和环境法规控制投资,上调资源税和逐步调整能源产品价格,以及继续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管理等政策组合。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21

建设银行--保尔森效应显现 人民币创出新高(12月14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周四在询价系统收报7.3692元,较上日收盘价7.3721元略涨,并连续第三日创汇改来收盘新高。近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频创汇改来新高,推动汇价加速上扬。但市场供求因素支撑人民币续升动能有限,预计近期或将回调。保尔森称,人民币升值步伐是衡量中国总体经济改革进程的尺度。他并称,中国正在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但并未透露必须会有多快。

美元趋于震荡,兑欧元在1.47美元附近,对日元涨至111.75日元附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和欧洲央行(ECB)在内的多家全球大型经济体的央行宣布,设立新的临时性有期标售工具,目的在于解决短期融资市场增大的压力。根据这一计划,美联储将向存款机构标售短期基金,接受一系列可用于获取贴现窗贷款的担保。但是对于美联储和数家央行所宣布的缓解货币市场紧俏的举措,投资人的看法转为审慎,认为这项计划看来并未解决美国次优贷款违约激增所造成的信贷危机。美国商务部公布,10月美国贸易逆差为578.2亿美元,预估为逆差572亿,9月修正为逆差571.2亿,初值为逆差564.5亿。

欧元兑美元在1.47美元附近窄幅震荡。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10月工业生产较上月增长0.4%,较上年同期成长3.8%。欧元区第三季就业人口较上季增加0.3%,较上年同期增长1.7%。欧洲央行副总裁帕帕季莫斯称,过去六个月来欧元区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显着上升,但整体前景良好。

东京日元兑美元和欧元自一个月低点附近微升。日本央行表示,将会透过供应年末资金等适当行动,来确保货币市场稳定,而全球各主要央行也携手合作以缓解货币市场的压力。英镑兑欧元和美元周四下滑,英国此前公布的疲弱房市数据巩固了英国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周四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截止11月的三个月英国房价以2005年5月来最快速度下挫,测量师对房价前景的信心也降至1998年来最低点。该数据强化了英国央行不久将再次降息的预期,上周央行将利率调降至5.50%。
澳元周四守住大部分涨幅,兑美元在0.8810美元附近持稳。因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宣布将携手缓解信贷市场紧张状况,较高收益的货币受到投资者追捧。 强劲的澳洲11月就业数据亦支撑澳元,因市场据此认为,尽管信贷市场存在压力,澳洲央行仍将维持升息倾向。

新西兰元兑美元周四从四个半月高位回落,此前公布的新西兰零售销售数据疲弱,进一步证实在高利率环境下,消费者支出正在放缓。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西兰10月经季节调整零售销售下降0.7%,而此前预期为持平。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4 17:22

摩根士丹利--数量型调控手段更有效(12月14日)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表报告预测,鉴于中国央行将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准备金率、进行窗口指导等“数量”型的调控手段将在明年起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从过去的经验看,第四季度中国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都有200-300个基点的上浮,这都是为回收年底多出的外汇储备。在中国央行实行趋紧的货币政策周期内,央行将会更多地采用“数量”型调控的措施,与提高利率、汇率等“价格”调控手段相比,“数量”型手段更为有效。明年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口增长将实现软着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12月14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