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27
非农前欧元走出区间可能不大 - 王薇(1月28日)
上周,由于受到全球股市大跌的拖累,美元颓势依旧,周初美指在上探周内高点77.35后一路下滑至前期低点75.60附近盘整,周线以一根震幅约170点的中阴线报收于75.93。本周一,美元指数以75.88的价格在亚洲市场上低开高走,截止北京时间下午三点,美元位于75.93。
从天图上分析,由于周五非农公布前缺少重大经济数据刺激,预计本周前半周美元指数呈惯性小幅反弹的可能较大,且周五前突破75.2至77.4盘整区间的可能较小。本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上半周可尝试轻仓以短线做多美元为主,下半周以观望为主,待周五非农公布市场选择突破方向后右侧交易较为稳妥。
欧元兑美元
从日线图上分析欧元走势图,欧元目前位于1.4320至1.4970的区间盘整,均线系统缠绕,RSI(14)震荡区间有收敛之势,说明价格短期内仍维持震荡的可能较大。投资者近两日操作可以在接近盘整区间上边结合4小时图RSI超卖信号短线放空为主。支撑位(4小时收盘价):1.4440,1.4320;阻力位(4小时图收盘价):1.4770,1.49,1.4930。
英镑兑美元
从日线图上看,英镑兑美元走势图显得有些凌乱,但从周线图上看,07年11月初以来的下跌5浪却显得结构较为清晰,若这种假设成立,周线上仍会有一波反弹来完成对去年11月4日当周至今年1月13日的修正走势,上方修正目标位在2.0066,2.0230,2.0390。由于修正结构变数较多,短线做多存在一定被止损风险,谨慎些的投资者近期可暂以观望为主。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0
人民币汇率破7.21大关 - 至西(1月28日)
在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刺激下,近日人民币汇率新高不断。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大幅上扬,较24日上涨228个基点,报于7.2065,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幅已达12.54%。
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这一出乎市场意料的举措,导致国际汇市美元兑主要货币大幅下滑。23日,人民币飙涨206个基点,轻松突破7.24大关;24日人民币再下一城,以7.2293突破7.23关口;25日人民币再度飙涨228个基点,报于7.2065,一日内连破7.22和7.21两大关口。短短3个交易日里升幅高达491个基点,人民币升值步伐呈现加速迹象。
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在18个交易日里的第10次创出新高。按照汇改时8.11汇率计算,汇改以来其累计升幅已达12.54%,其中今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其累计升幅达1.36%。而在去年1月,人民币单月升值幅度仅为0.398%。
外汇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联储不仅将降息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周,还一次性降了75个基点,显示出美国挽救次贷危机的急切之情。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人民币短期内仍将继续保持强势。另外,除美元持续疲软外,上周公布的CPI数据也为人民币提供了做多依据。美联储此次降息后,中美利差已呈现“倒挂”局面(即中国的基准利率超过美国),这会大大减少中国央行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为缓解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步伐短期内还将进一步加快,未来一两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很有可能突破7点整数关口。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0
经济忧虑引发黄金再度走强 - 瑞达(1月28日)
美联储的意外大幅度降息,一石击起千层浪,令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因为这是美联储二十多年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市场担忧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美元的低位徘徊,增加了美元资产继续贬值的忧患,欧佩克至今一直拒绝增产,包括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在内的一些成员国还暗示,如果美国经济形势恶化,它们可能在3月份的欧佩克会议上支持减产。
目前的经济正面临火山口的煎熬,黄金在经过技术性的修正,而基本面的支持功不可没。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大幅降低利率,增加了中国政府在调控经济和同时防止所持外汇资产出现巨额亏损方面面临的矛盾性压力。为保持币值稳定,中国央行几乎买下所有流入中国的外汇,然后再通过发行人民币票据来抽走相应流动性,以“冲销”其对货币的影响。美国降息意味着,对于在国内发行、用以控制币值的票据,中国央行支付的利率要比其购买美国国债所获得的利率高出近200个基点。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8次加息,目标是给经济降温,最近还加上了抗击通胀的目标。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11%%,而通胀率则在去年11月份达到11年高点。为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进行严格管理,这一做法限制了央行进一步使用利率政策。政府担心继续加息可能吸引投机性资金流入,增大本已膨胀的外汇储备。
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1.53万亿美元。近期操作上,因黄金牛市依然未变,逢低做多为主。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1
信贷危机蔓延至贷款业务 - 王亮(1月28日)
银行业的冬天似乎来了。“目前我们不单缺少流动性,更是缺少信心。”达沃斯论坛上,投资基金公司福特斯掌门人安德斯公开表示。与此同时,英国巴克利银行正与黑石公司的斯沃斯曼、传媒巨亨莫多克在一家雪山餐厅讨论如何协助银行业界度过寒冬。
透明度困扰银行业
金融巨子们承认,目前银行面临两大难题:银行业能否度过目前流动性紧缺的难关?政策制定者们应该从本次次贷风暴汲取哪些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在上周四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行情,股吧)爆出损失50亿欧元的交易丑闻前,各国代表已经取得一个初步共识:现在银行业按揭信贷危机的问题可能向公司与私人贷款业务蔓延。“不必等经济大衰退的到来,我们首先要解决信贷紧缩的困境。”雷曼兄弟公司CEO费赫曼表示。投行JP摩根的CEO迪门森也称:“过度的资产证券化未必是好事。”
欧洲央行主席崔科特承认:“除非彻底增加透明度,否则银行业无法改善治理。”其实在美联储1月22日紧急减息后,一个投资者调查显示,过半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对最近的经济形势“失控”。
作为经营非流动性金融衍生品的主要金融机构,银行业无疑已经被推到美国次贷危机的风口浪尖。银行业首先要采取行动,将其非流动性衍生产品,例如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规管细则向普通消费者公开。欧美股票交易咨询公司之一NYSEEURONEXT昨日对记者表示,银行业需要向公众公布一些有关房贷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变动很大,极有可能会引发另一轮信贷紧缩。欧美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目前正在为“救市”而出谋划策。
然而,尽管银行监管机构要求公开客户信用记录与交易资料,几乎所有银行都选择自己公司独立的交易系统,而不愿到公共的证券交易系统。“原因很简单,监管机构总想获得银行的数据而为自己开脱责任,然而仅仅是一张报表不能反映目前的实际交易状况与客户长期的信用记录!”NYSEEURONEXT的副总裁告诉媒体。
美林集团CEO约翰·塞恩(JohnThain)在1月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由于美国房市将继续下滑,2008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下行。塞恩说,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房价下降。美国房价下跌未止,而目前存货增加,2008年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与房贷相关的资产价格将继续恶化。塞恩认为,目前负面冲击已经扩展到了美国个人消费市场,这使得经济恶化的风险加大。近来美国政府推出的15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塞恩认为这些举措非常迅速,这些举措本身对房价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2008年仍会下行,房市远未见底”。
中国:管理通胀是当务之急
相对于欧美的银行而言,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业似乎春意正浓。1月24日上午中国经济早餐讨论会在瑞士达沃斯Rinaldi饭店举行。虽然这不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正式议程,但却是年会期间唯一针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EO朱云来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余永定介绍了中国经济2007年的情况及2008年面对的挑战,他认为中国经济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管理通货膨胀,管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罗奇则强调如果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朱云来指出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
IMF:主权基金运行需增加透明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我们增加主权基金投资运行的透明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公司主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达沃斯论坛上对记者表示。来自新加坡、挪威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主权基金巨头云集在本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关于主权基金投资规管问题成为争论焦点。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目前估计拥有约3300亿美元的资产,GIC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对UBS和花旗银行大举买入其股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GIC需要提高投资透明度。然而,GIC称主权基金投资透明度与其业绩关系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可能会影响外界对其货币币值浮动的预期。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此前公布了其业绩年报,GIC一直拒绝参照淡马锡的做法。
相比新加坡GIC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投资局而言,挪威的主权基金公司则以其“黄金标准”而闻名。挪威的全国退休基金是悠久的主权基金,其投资运行高度透明,因此也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各大主权基金公司仿效的对象。
在1月18日到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布朗向中国的主权基金公司中投(CIC)抛出橄榄枝,欢迎中投利用伦敦证交所平台进行规范化运作。中投的运作曾被美国的一些媒体称为“不透明”。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6
信贷危机蔓延至贷款业务 - 王亮(1月28日)
银行业的冬天似乎来了。“目前我们不单缺少流动性,更是缺少信心。”达沃斯论坛上,投资基金公司福特斯掌门人安德斯公开表示。与此同时,英国巴克利银行正与黑石公司的斯沃斯曼、传媒巨亨莫多克在一家雪山餐厅讨论如何协助银行业界度过寒冬。
透明度困扰银行业
金融巨子们承认,目前银行面临两大难题:银行业能否度过目前流动性紧缺的难关?政策制定者们应该从本次次贷风暴汲取哪些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在上周四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行情,股吧)爆出损失50亿欧元的交易丑闻前,各国代表已经取得一个初步共识:现在银行业按揭信贷危机的问题可能向公司与私人贷款业务蔓延。“不必等经济大衰退的到来,我们首先要解决信贷紧缩的困境。”雷曼兄弟公司CEO费赫曼表示。投行JP摩根的CEO迪门森也称:“过度的资产证券化未必是好事。”
欧洲央行主席崔科特承认:“除非彻底增加透明度,否则银行业无法改善治理。”其实在美联储1月22日紧急减息后,一个投资者调查显示,过半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对最近的经济形势“失控”。
作为经营非流动性金融衍生品的主要金融机构,银行业无疑已经被推到美国次贷危机的风口浪尖。银行业首先要采取行动,将其非流动性衍生产品,例如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规管细则向普通消费者公开。欧美股票交易咨询公司之一NYSEEURONEXT昨日对记者表示,银行业需要向公众公布一些有关房贷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变动很大,极有可能会引发另一轮信贷紧缩。欧美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目前正在为“救市”而出谋划策。
然而,尽管银行监管机构要求公开客户信用记录与交易资料,几乎所有银行都选择自己公司独立的交易系统,而不愿到公共的证券交易系统。“原因很简单,监管机构总想获得银行的数据而为自己开脱责任,然而仅仅是一张报表不能反映目前的实际交易状况与客户长期的信用记录!”NYSEEURONEXT的副总裁告诉媒体。
美林集团CEO约翰·塞恩(JohnThain)在1月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由于美国房市将继续下滑,2008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下行。塞恩说,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房价下降。美国房价下跌未止,而目前存货增加,2008年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与房贷相关的资产价格将继续恶化。塞恩认为,目前负面冲击已经扩展到了美国个人消费市场,这使得经济恶化的风险加大。近来美国政府推出的15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塞恩认为这些举措非常迅速,这些举措本身对房价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2008年仍会下行,房市远未见底”。
中国:管理通胀是当务之急
相对于欧美的银行而言,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业似乎春意正浓。1月24日上午中国经济早餐讨论会在瑞士达沃斯Rinaldi饭店举行。虽然这不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正式议程,但却是年会期间唯一针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EO朱云来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余永定介绍了中国经济2007年的情况及2008年面对的挑战,他认为中国经济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管理通货膨胀,管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罗奇则强调如果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朱云来指出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
IMF:主权基金运行需增加透明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我们增加主权基金投资运行的透明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公司主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达沃斯论坛上对记者表示。来自新加坡、挪威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主权基金巨头云集在本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关于主权基金投资规管问题成为争论焦点。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目前估计拥有约3300亿美元的资产,GIC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对UBS和花旗银行大举买入其股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GIC需要提高投资透明度。然而,GIC称主权基金投资透明度与其业绩关系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可能会影响外界对其货币币值浮动的预期。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此前公布了其业绩年报,GIC一直拒绝参照淡马锡的做法。
相比新加坡GIC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投资局而言,挪威的主权基金公司则以其“黄金标准”而闻名。挪威的全国退休基金是悠久的主权基金,其投资运行高度透明,因此也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各大主权基金公司仿效的对象。
在1月18日到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布朗向中国的主权基金公司中投(CIC)抛出橄榄枝,欢迎中投利用伦敦证交所平台进行规范化运作。中投的运作曾被美国的一些媒体称为“不透明”。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6
人民币再创新高 银行地产强劲反弹 - 王璐(1月28日)
上周五人民币汇率再创历史新高,升值概念推动金融地产两个板块反弹。地产指数上涨达5.8%,个股中,珠江控股、泛海建设、招商地产、万科A、金融街等涨幅均超过5%;银行股平均涨幅也达2.71%。业内人士多数表示长期看好金融地产行业,但基于国际经济局势仍然动荡,两大板块走势仍有可能出现波动。
本币升值成强劲推力
由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加剧了市场担忧,并增强了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美元在此背景下持续走软,人民币升值步伐也不断加快。1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达到7.2065元,再度升值228个基点,连续三天创出新高。受此因素推动,金融地产两大权重板块均收涨,并推动大盘走高。地产股涨势最为强劲,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银行和地产均直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对于银行业而言,本币升值将增加银行的汇兑收益,外汇交易、衍生产品、金融创新等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包括银行的品牌和不动产、金融服务网点、销售渠道等资产也将跟随升值,增强银行的实际盈利能力。
对于房地产业,以人民币标价的土地和房屋的资产价格将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的预期增大吸引力;同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将刺激大量国外投资者投向中国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价格由于投资需求拉动而出现上涨,行业上市公司也将因此受益。
短期仍需留意风险
行业分析师表示看好中国银行业和地产业的长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有望拉动08年行业净利润大幅增长,其中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有望达到40-50%。分析人士还表示,规模扩张、所得税率下降以及居民投资需求促进作用下的中间业务增长将成为今年银行业的盈利增长因素。此外,城市化进程以及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也决定了未来房地产业将面临旺盛需求,也有助于推升板块价值。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前段时期银行地产股在宏观经济紧缩压力下连续走低,成为盘中较为低迷的板块。数据显示,1月14-25日,地产股累计下跌约9%,银行股累计跌幅也达14.3%。因而,此轮上涨是在板块轮动过程中的超跌反弹。由于压制板块走势的因素仍然存在,反弹持久性还难以确定。
国内CPI持续走高,决定了今年国家仍将以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08年银行业信贷增速可能回落15%左右,或将部分挤压银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尽管长期房价仍将走高,但地产业也将继续受制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从国际金融市场角度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结束,经济衰退几成定局,短期内金融市场仍将动荡,这也将一定程度波及国内市场,对银行地产股构成打压。
两大利好驱动航空股弹升动力足
近半个月,市场经历暴跌,航空股平均跌去15%。不过,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无疑对航空股构成极大利好。此外,春节在即,航空运输处于高峰期,同时近日部分地区由于天气原因引起铁路运输不便,使得航空运力更加趋紧。上述双重利好刺激下,预计航空业的节日效应将会拉长,经过暴跌后的航空股投资价值凸显,节前是较佳的介入时机。
总体而言,航空业2007年发展良好,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民航业将成为未来两年最为受益的行业之一。尤其是2008年民航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预计运力供求缺口将达到5个百分点,由此客座率、票价水平都将显著提升。
尽管东航与新航的合作事宜被迫搁置,但市场对航空业的整合预期并未散去,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民航业的二次整合不可避免。建议关注在民航重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航,在上海市场占有领先份额并成为并购整合焦点的东航,以及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南航。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7
金融脱媒背景下 制度安排也要相机调整 - 家路美(1月28日)
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以及创新措施的加快,还需要对现有金融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为商业的改革创新创造匹配的制度环境。对此,上海银监局副研究员张望认为,这一点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制度变迁一般落后于市场变化,如不加紧金融脱媒大趋势下的制度安排研究,将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和创新,并可能在开放环境下与国际银行业竞争中较长时期处于被动。他说,根据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适应金融脱媒发展影响的制度调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要适当深化综合经营的制度安排,为商业银行跨市场业务和产品创新创造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从国际经验看,金融脱媒发展导致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制度安排的及时调整,放宽银行业的限制和管制,促进其经营综合化。首先是放宽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其次是取消利率上限管制;再则是解除外汇管制,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增强本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
如果没有宽松的制度环境,商业银行要加快创新,真正实现业务和收入结构重大转型是比较困难的。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调整现有金融制度安排的思路:一是要适应国际银行业综合化经营趋势,适时修订现有《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可逐步开放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范围,实现控股模式下有限的综合经营,相互独立的法人地位所建立的“防火墙”,可以实现物理上的风险隔离,为商业银行参与资本、保险、期货、黄金等金融市场业务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二是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在继续完善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形成机制的前提下,适时对现有利率政策作重大调整,有限度放开存款利率限制,使资金能真正按照市场需求决定脱媒的程度。
其次,进一步加强现有监管制度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使现有监管体制能形成促进金融机构创新和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在我国现有分业监管体制下,为有效应对金融脱媒的影响,监管部门之间的一定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是适应和促进金融机构跨市场业务创新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防止资金违规跨市场流动,避免风险跨市场转移。目前,跨市场的业务和风险监管主要以各监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为主,这种比较松散的制度安排难以适应长期的市场发展需求,应该向有法律约束和明确的制度层面发展。通过有关制度,明确各监管部门和市场服务机构(各大交易中心服务平台)对跨市场业务准入、监管和风险处置等的职责,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三是要完善和创新机构主体,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满足市场投融资需求。当大量资金游离银行中介体系之外,金融脱媒加剧时,要有效引导资金进入市场合理需求的投资领域,满足市场各种合规性投融资需求,就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机构主体,在传统的证券、基金、银行等传统的金融机构之外,发展专业的融资和存款储蓄机构,如设立为证券市场各类投资主体专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并为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安排宽松的制度环境,使脱媒的资金能通过这些创新的机构主体和业务,使投融资更加有效和安全。
另有业内人士亦认为,继续放宽管制、推动综合经营,是金融脱媒的因应之道。目前,央行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市场,事实已给利率市场化留下了足够空间,包括可逐步将超额存款准备率降至零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同时,央行也在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改善金融体系面临着的系统性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清晰的政策脉络就是促进金融脱媒的深化。而且,在金融脱媒深化过程中,央行通过推出商业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和理财产品等方式,以及可能的大额存单和允许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等等,在促进商业银行变革的同时,减少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避免美国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出现的一些储蓄和提供长期按揭贷款金融机构的倒闭危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金融控股集团是银行综合业经营的良好平台,在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具有天然防火墙的功能。应尽快出台规范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相关法规,保证商业银行依法综合经营。如在美国,综合经营是通过银行持股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拥有分别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来实现的,各子公司在法律上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公司。在美国《金融现代化法案》规定的框架内,允许银行持股公司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和国民银行可通过其下属公司和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此外,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内容,需要政策支持。在目前的法规下,商业银行尚不能从事A股发行承销,这是银行开拓投行业务的一大障碍,应尽快从政策上加以解决。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8
非美走势分化 英镑继续反弹 - 主力军(1月28日)
欧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欧元下行为主,汇价最低到达1.4660。中线,欧元展开调整,上方阻力在1.4970附近,下方支撑在1.4300附近。短线,欧元也处在振荡之中,振幅较前略有收窄。超短线,欧元趋势向上,性质待定;下方重要支撑在1.4590附近,可在此支撑上方做多欧元。
观望,或1.4610附近,做多欧元。
英镑兑美元:上个交易日,英镑小幅向上,汇价最高到达1.9847。中线,英镑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2.0110附近。短线,英镑趋势向上,为反弹性质,下方关键支撑在1.9460附近。超短线,英镑趋势向上,日内支撑在1.9730附近,可在此支撑上方做多英镑。
观望,或1.9770附近,做多英镑。
美元兑瑞郎:上个交易日,美瑞上行为主,汇价最高到达1.0988。中线,美瑞仍处于调整之中,上方阻力在1.1600附近,下方支撑在1.0830附近。短线,美瑞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1190附近。超短线,美瑞在低位振荡,振荡区间1.0830-1.1130;目前汇价在中轨附近,建议观望。
观望。
美元兑日元:上个交易日,美日先上后下,汇价波动范围106.74-107.88。中线,美日趋势振荡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10.20附近。短线,美日趋势向下,上方关键阻力在108.00附近。超短线,美日走势振荡,性质尚不明朗;目前汇价在短线阻力108.00受阻,预计今日会以回落为主。
观望,或107.30附近,做空美日。
美元兑加元:上个交易日,美加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0014-1.0109。中线,美加趋势向上,下方重要支撑在0.9750附近。短线,美加上行至1.0376后受阻,并出现较强的回落行情,可能已经完成多空转换。超短线,美加趋势向下,日内阻力在1.0130附近,可在此阻力下方做空美加。
观望,或1.0100附近,做空美加。
澳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澳元行情不大,汇价波动范围0.8771-0.8852。中线,澳元走势振荡,上方阻力在0.9020附近,下方支撑在0.8510附近。短线,澳元亦为振荡走势。超短线,澳元趋势向上,性质待定;日内支撑在0.8750附近,今日可在支撑上方做多澳元。
观望,或0.8760附近,做多澳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39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1月28日)
美元/日元
1月25日,汇价震荡整理、略跌。
日本总务省(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25日公布数据称,日本07年12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年比上升0.8%,为1998年3月录得1.8%升幅以来的最快增速。此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日本07年12月核心CPI年比上升0.6%。日本07年12月剔除不稳定生鲜食品价格后的核心CPI数据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11月为年比上升0.4%。数据还显示,被视为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先指标的东京地区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1月年比上升0.4%,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3%升幅。虽然消费类产品价格通胀加速,但经济学家称这一最新的数据不太可能会使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更倾向于在近期加息。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周五表示,在薪资增长减缓时,消费者物价上升可能损害消费。她表示:" 政府将密切关注高油价对消费者和企业获利的影响。"但她同时指出,她认为日本尚未完全摆脱通缩的局面。日本总务省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2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0.8%,超出预期的增长0.6%,并创下近10年高点,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涨,以及日用品价格的上涨。
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25日称,他希望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制定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势头。额贺福志郎在一个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央行和政府对当前经济状况的评估一致。我们希望日央行制定将确保当前经济复苏的政策。”日央行在本周(1月21日当周)早些时候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0%不变。日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在利率决定公布后表示日本经济处于微妙形势。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理事们表达了更多对日本消费者价格走向的担忧,尽管他们预期日本经济增长暂时将放缓。日央行25日公布的07年12月19日至20日会议纪要显示,“密切关注价格短期动向将如何最终影响日本的价格走势和经济活动性很重要。”原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推升日本消费者价格。日央行07年12月会议纪要还显示,理事们讨论了经济增长放缓的短期可能性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快于预期的增长在决定有关日央行操作货币政策方式时如何被考虑进去。但日央行大部分理事强调有必要对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波动保持警惕,这些可能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会议纪要称,“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不稳。全球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例如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因此日央行应当继续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及其他相关信息和金融市场状况以准确掌握这一形势。”会议纪要显示,日央行理事们还赞成其强调有必要在12月会议上小心谨慎地决定是否需要改变货币政策的立场。日央行理事在07年12月会议纪要中对日本未来经济变得越来越谨慎,并将该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列为主要的担忧之一。除了外部因素以外,日央行理事对房地产投资持续疲软以及日本企业信心温和感到担忧。会议纪要显示,“商业信心已变得有点谨慎。理事们称这归因于担忧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投资下降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盈利出现下行压力。”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Yasuo Fukuda)周五表示,全球股市形势不容乐观,日本政府将继续关注全球股市走势,但他同时也暗示,日本政府还没有准备采取行动支持东京股市。福田康夫还指出,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是导致全球股市重挫的主要原因,美国采取何种措施应对这些问题极为关键。日本政府将在仔细研究市场走势后作出决定。
东京股市周五飙升,日经225指数创出2007年9月19日以来的最大点数涨幅。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536.38点至13629.16点,涨幅4.1%。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周五公布的初估数据显示,韩国第四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调后季率上升1.5%,年率上升5.5%,高于此前市场的预估。此前的一项调查预计,韩国第四季GDP经季节调整后季率将上升1.3%,年率将上升5.2%。花旗银行(Citibank)分析师OH SUK-TAE表示,第四季数据表现相当强劲,预计2008年第一季增长可能转弱,但幅度不大。在美联储(FED)大举降息75个基点后,今年上半年韩国降息的预期升温。不过花旗银行仍维持今年韩国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的看法。他补充道,韩国央行需要证据显示此间经济放缓,不过目前看来整体经济成长仍旧持稳,且表现强劲。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经济统计部门(Economic Statistics Department)负责人Choi Chun-Sin 25日表示,韩国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受强劲的出口推动,并称出口将继续推动今年1月的经济增长。Choi Chun-Sin称,单就经济数据而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目前并未对韩国经济造成明显影响。Choi Chun-Sin还表示,韩国的私人消费目前依然强劲,但韩国股市近期大幅下跌对国内消费的影响可能在08年晚些时候显现。
新加坡政府周五公布,12月制造业产出经季节调整后月率意外下滑4.7%。此前,接受调查的六位分析师预期,该数据月率将上升0.3%,因药品生产可能会抵消电子产业的持续疲弱。新加坡11月制造业数据修正为成长6.4%。初值为5.8%,10月为下滑1.5%。新加坡07年制造业增长率从2006年的11.5%下滑一半,至5.8%。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在声明中称,12月制造业产出较上年同期下滑1.7%,原市场预期为增长2.3%。
香港政府新闻网1月24日消息,香港政府统计处1月24日发表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12月份香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取得按年增长,分别上升8.2%和10.3%。 继11月份取得6.6%的按年升幅后,2007年12月份转口与港产品出口合计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2,323亿港元,较2006年同月高8.2%。其中12月份转口货值为2,232亿港元,上升8.3%,而港产品出口货值为91亿港元,升幅为6.5%。同时,继11月份取得9.3%的按年升幅后,2007年12月份商品进口货值为2,597亿港元,较2006年同月上升10.3%。2007年12月份取得有形贸易逆差274亿港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10.6%。2007年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2006年上升9.2%。其中转口货值上升10.8%,而港产品出口货值则下跌18.9%。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上升10.3%。2007年取得有形贸易逆差1,805亿港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6.3%。经季节性调整的数字显示,2007年第四季与对上一季比较,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取得3.8%的升幅。其中转口货值上升3.9%,而港产品出口货值亦上升0.7%。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上升5.3%。2007年12月份与2006年同月比较,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上升9.4%。此地区内,输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取得强劲升幅,尤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除亚洲的目的地外,输往其他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亦取得明显升幅,尤其是荷兰和法国。来自大部分主要供应地的进口货值均取得明显升幅,尤其是新加坡、美国、德国和内地。同时,输往一些主要供应地的进口货值则取得跌幅,尤其是韩国。2007年与2006年比较,输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均取得升幅,尤其是内地、荷兰、德国和法国。同期,来自大部分主要供应地的进口货值均取得明显升幅,尤其是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和内地。尽管外围贸易环境愈加不明朗,商品出口在12月仍有进一步增长。美国市场依然疲软,而内地及欧盟市场则继续坚挺。发言人亦注意到不少新兴市场均有强劲表现,如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鉴于环球经济前景现为持续的金融市场震荡及疲弱的美国经济所笼罩,发言人表示贸易前景在未来数季将会受制于众多不明朗因素。然而,不少新兴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相当强劲,继续支持香港的出口表现。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简称发改委)周五称,中国政府在稳定物价方面任务艰巨,但将在2008年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通胀。发改委网站周五发布的公告称,中国所面临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国内粮食和其他商品供应的短缺以及全球油价的大幅上涨。发改委表示,在部分价格显著上涨情况消失前,将继续进行价格行政干预,控制各种商品的价格,其中包括冻结成品油、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公告称,为应对通胀,中国今年将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努力减缓贸易顺差的增长。中国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5% ,2007年全年升幅为4.8%,创出1996年上升8.3%以来的最高年度升幅。
继上海和大连石油交易所成立之后,国内第三家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1月25日在北京房山区挂牌成立。当天,燕山石化公司、中石化北京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分公司等20多家大型企业签约入住。据悉,成品油交易暂未成为核心业务。北京石油交易所将以现货交易为主,以石油、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经营为重点,主要交易方式有现货挂牌交易、竞价交易和中远期撮合交易三种形式。由于国内对成品油价格管制较严格,油源也集中于几个主要石油类企业,因此成品油交易目前难以在交易所交易。交易所一期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550家商户入住交易,数千家网上会员;明年二期建成后可容纳1000家商户入驻交易。目前已有中石油北京分公司、中石化北京分公司、燕山石化、龙禹化工、道达尔公司等资源性总部公司签约入驻。一期运营后年交易规模初步测算为100亿元—500亿元,税收1亿元—5亿元。据北京石油交易所估计,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燕山石化等国有资源性大企业每年有500亿元—800亿元的计划资源,800亿元—1000亿元的产品采购。北京石油交易所计划争取将这些计划资源和产品采购投放交易所进行交易。北京石油交易所还将与银行深度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并开通绿色融资通道,以实现符合条件的会员企业当天申贷,当天放贷。该交易所希望建成华北地区石化产品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主要有集中票据交易功能、信息共享和政府安全监管功能、国际化的仓储物流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四项功能。国内另外两家石油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和大连石油交易所分别成立于2006年和2007年。上海曾在1993年开设了石油交易所,交易品种涉及原油、汽油、燃料油等,总交易量一度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曾是继伦敦、纽约之后的第三大石油期货交易所。但在一年后就因政策原因而关闭。2006年再次成立后,我国华南、华东等主要燃料油交易地区有代表性的交易商都已经签约成为其交易商。大连石油交易所是在原大连保税区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变更成立的。大连作为中国重要的成品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原油及制品(含成品油和其他化工产品)的转运中心,在东北乃至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大连原油加工量实现1968万吨,中转量完成2185万吨,消费各种油品达到287万吨。与之相比,北京石油交易所依托首都石化集团总部的聚集优势和房山区石化产业优势,会员可以分享到中石油、中石化、燕山石化等大型集团企业的充足厂价货源和采购需求,并可以参与政府通过交易所的交易平台组织的政府采购招标。伴随着国有资源型大企业产品的投放和采购,以及驻场会员与网上会员的双向交易,交易所的现货交易价格将成为各企业报价的依据。此外交易所中远期交易也将在未来展现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功能,成为国内大宗石化产品寻找定价参考标准的定价中心。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英国调查公司GFMS发表2007年全球黄金产量调查,中国以276吨跃居世界第一,比上年增产12%。南非的产量则同比下降8%,以272吨的成绩让出自1905年以来连续保持了102年的第一位置。 报道说,反映经济增长的黄金消费量在中国持续扩大。山东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增产投资十分活跃,通过自南非引进开采技术,把原来的小规模经营迅速提升为企业化生产。与此相对,南非在上世纪70年代的黄金生产高峰期曾每年采掘近千吨黄金,但近年矿石品质逐渐下降,不到地下3千米的挖掘已无法满足需要,而深度采掘又带来塌方事故的频发,临时中止作业的矿山不在少数。2007年全球黄金产量为2444吨,同比减少1%。中国的锌及铅两种有色金属产量目前已居全球首位,在国际金属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增强。
印度石油部长M.S. Srinivasan日前称,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可能将油价至少拖低20%,中国、印度和中东石油需求虽强劲,但恐怕不能弥补需求的不足。若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油价可能会下跌至70美元。他表示,即便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在某些季度石油需求也可能受到亚洲和中东的需求增长获得支撑,从而使油价保持在高位的看法是很牵强的。他说,美国需求衰退将对全球石油需求带来巨大冲击。假设由于经济衰退,来自美国的需求缩减10%,将会给市场供需带来巨大影响。目前美国大约消耗全球石油产量的28%。他认为,过去数个月油价上扬不是供给面问题带动,而是对冲基金的投机性买盘拉高了油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Fund,简称:IMF)发言人24日表示,预计美国08年经济增长将低于“潜在水平”,但IMF预计美国08年经济不会衰退。IMF对外事务负责人Masood Ahmed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开局良好,我们仍预计美国08年经济最有可能低于潜在增长水平”。Ahmed指出,07年夏季美国发生次级债时,企业利润和资产负债表强劲,同事宏观经济政策稳固,美国经济良好。不过他补充表示,美国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
美国国会和白宫周四公布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括上调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简称:房利美)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FRE,简称:房地美)的贷款上限。房地产行业对此表示欢迎,称上调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贷款上限将恢复信贷市场流动性。如果该方案获得通过,将成为美国国会针对房地产市场危机采取的首个重要举措。布什政府过去一直强调任何上调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贷款上限的举措必须与强化监管的立法相结合。该方案还显示布什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让步。该方案的具体条款并未于周四下午立即公布。国会领袖称,方案包括在为期一年的期限里将房利美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贷款上限将从41.7万美元上调至72.975万美元。此外,联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的贷款上限将永久性从36.7万美元上调至72.975万美元。据悉,白宫出台的方案还包括向每个纳税人提供600美元的退税,一对夫妇将最高获得1200美元退税。允许美国企业减免50%的购置税,并将全额减免小型企业的额外购置税。同时,协议还将美国企业连续亏损2年可能即可能被出售的期限,延长至5年,以帮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挽回损失。但目前这项方案中,并没有包含此前民主党主张的增加对失业人口补助,发放食品券,和提高基础设施预算等措施。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表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为50%,The Canadian Press报导。格林斯潘在温哥华表示,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为50%或可能略高。格林斯潘将次级抵押贷款称为“有价值的产品”。他称,次级抵押贷款有助于增加美国、特别是少数种族的住房持有者数量。
美国联邦房产企业监管办公室(Office ofFederal Housing Enterprise Oversight,OFHEO)25日表示,提高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贷美(Freddie Mac)可以购买的贷款限额作为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是错误的。OFHEO主任James B. Lockhart在声明中称,“我们对提高低额贷款限额的建议感到非常失望,因为我们相信在缺乏对政府资助企业(GSE)监管综合改革的情况下,这样做是错误的。”美国白宫与国会24日宣布了一项范围广泛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括旨在支持房产市场的条款,提高房利美和房贷美贷款购买上限一年时间。Lockhart、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以及白宫曾经反复强调,上调贷款购买限额应与收紧立法监管相联系。Lockhart在声明中指出,OFHEO将密切监控这两家政府资助企业在贷款投资方面的扩张。
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理事梅耶(Laurence Meyer)周四表示,他预计美国经济将幸免衰退,下半年将重回原先的增长趋势。他表示,美国2007年4季度GDP增长可能仅有1%,本季度也将保持这种增长速度,但而后,今年2季度将回升至2.5%,下半年将达到2.75%。尽管梅耶曾说过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一或者40%,但他承认他的预期比大多数人更加乐观。梅耶指出,两个重要因素将帮助美国经济复苏。首先是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年中将出现好转,这将为美国GDP增长贡献1%的涨幅,其次汽车产量也将上升。梅耶预计美联储下周将决定进一步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
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称,与国会达成的15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将迅速刺激美国经济。保尔森在一次网络采访中表示,这项国会两党合作的产物预计将对2008年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在此项财政刺激计划中,主要以减轻个人和企业赋税来刺激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他相信,这些办法将给美国经济带来迅速而积极的刺激作用。保尔森承认,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但是他重申,不认为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保尔森预期,2008年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不过增速缓慢。周四,保尔森和国会众议院领导人就财政刺激的某些细节火速达成一致。其中包括,减轻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个人税收,减轻总额为500亿美元的企业税收。该计划还要求,联邦住宅管理局(FHA)、政府资助企业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分别提高贷款上限。FHA贷款上限将从36.2万美元提高到72.5万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带块上限将从41.7万美元提升至62.5万美元。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18日当周领先指标小幅下滑,但该指标年增长率出现上升。ECRI称,美国1月18日当周领先指标从前周的137.4下降至135.8。ECRI主管Lakshman Achuthan称,股市和商品价格下挫以及房市活动放缓是领先指标下跌的原因,但其影响被利率下降和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所部分抵消。该机构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18日当周领先指标年增长率从前周的-6.5%升至-6.0%。
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周五称,他对美国经济长期强势信心十足,但是他敦促国会立法者尽快通过财政刺激计划以帮助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布什总统在国会年度休息时,对国会众议共和党议员说,他坚定地相信,任何拖延或者未通过财政刺激计划的做法,都是一个错误。他还表示,对美国经济长期强势,他信心十足。不过他认为,近期内,减轻企业和个人赋税,以暂时刺激美国经济十分有必要。
本周初纽约债券监管部门紧急召开会议,试图劝说华尔街企业拯救债券保险商,向其注资150亿美元。据悉,共2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花旗(Citigroup)、摩根大通(JPMorgan)、高盛(Goldman Sachs)、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代表。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区区150亿美元无法拯救债券保险商,而且上述计划还面临着重重困难。由于债券保险商的评级下调将引发连锁反应,此前毫不起眼它们当前被推向了舞台的中央。债券保险商在美国金融系统中担任主角,约为2.4万亿的本金与利息提供担保。目前债券保险商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其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正随着美国房产市场的持续疲软而缩水。全球著名评级机构Egan Jones Ratings分析师Sean Egan指出,若要维持AAA评级,那么美国大型抵押贷款债券保险商共需要20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如此看来,纽约州监管机构向债券保险业区区150亿美元的注资计划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Egan指出,如果债券评级被调低,那么华尔街投行激将遭遇新一轮数以亿计美元的资产冲减,甚至沦落到被收购的地步。如果债券保险商的评级遭到下调,那么,其所担保的债券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华尔街金融机构持有大规模的债券,因此债券保险商的评级是否遭下调与其休戚相关。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投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愿意去帮助债券保险商渡过难关。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投行将考虑这样做是否会比直接承担损失花费更大的代价。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投行对债券保险商直接投资将令这些保险企业老股东的权益遭到稀释。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这些投行出资成立新的公司来承担债券保险商存在的风险,即进行再保险。
从各路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大多都认为美联储的降息加上布什政府出台的财政刺激方案,将确保美国经济于2008年中期复苏;但也有分析师对联储降息75点的效应能否持久、并抵消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情绪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降息对于市场所认为的美元兑欧元将于2008年中期反弹的预期没有任何改变。其实,从降息动机来看,市场似乎和美联储开了个大玩笑。尽管联储一再宣称,降息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前景暗淡,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但市场人士更直接的理解为,是全球股市的大跌导致美联储在正式会议召开前就迫不及待的降息。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FOMC投票委员将继续评估金融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有必要,将及时采取行动应对风险。很明显,美联储的政策倾向依然是进一步降息。分析师目前也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本周会议上再度降息50个基点。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降息50个基点,随后在3月份再度降息50个基点,使利率达到2.50%。RBS Greenwich Capital利率分析师Ian Lyngen在美联储降息后表示:"此次举动很明显表明美联储愿意果断地采取行动。"他认为,如果市场状况需要,美联储将继续降息50个基点。SEB经济学家Henrik Degrer认为,美国房市下滑,以及股市重挫对于美国经济前景而言是"双重打击",此次紧急降息可能在短期内推动股市上扬,并在中期内给房市提供有益支撑。但他预计,美联储仍将在本周降息50个基点。研究机构Mission Residential分析师Richard F. Moody上周二也声称,不要以为美联储的行动已经结束。该分析师表示,由于FOMC将于1月29-30日举行例行议息会议,而再下次会议要到3月底才举行。如果1月会议不采取行动,当中将出现长达近2个月的政策真空期。基于FOMC刚刚紧急降息75个基点,而且该机构也肯定不愿意养成紧急降息的习惯,因此很有可能在1月会议上再次降息50个基点。在美联储将继续降息的背景下,美元的日子不会好过。瑞银集团(RBS)驻康涅狄格首席国际策略师Alan Ruskin表示,经济数据下滑早已屡见不鲜,因此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的抑制作用减退。由于避险资金回流减少,加上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外汇市场做空美元的基调不变。NG Capital Markets驻纽约交易主管John McCarthy也指出,全球股市的恐慌情绪已经有所稳定,带动外汇市场风险偏好回归,投资者将继续抛售美元。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下跌。投资者对银行损失扩大的担忧以及美联储(Fed)减息预期的消退令股市承受压力。道琼斯指数收盘下跌171.44点至12207.17点,跌1.38%,但本周累计上涨0.9%。这是该指数2008年以来首次实现单周上涨,不过1月份截至目前仍下跌8%。那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34.72点至2326.20点,跌1.47%。该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6%,为连续第五周下跌,目前较去年10月份高点已下跌18.6%。
COMEX期金和铂金期货周五升至纪录高位,因贵金属生产大国南非矿厂停产导致供应忧虑。全球最大的铂金生产商Anglo Platinum以及黄金大矿Anglogold Ashanti,Gold Fields和Harmony均停工,此前国有电力企业告知无法确保电力供应。有交易商表示,南非矿厂停工以及可能发生的进一步劳资纠纷或罢工,可能导致铂金供应严重短缺,对价格是利多迹象。NYMEX-4月铂金合约收高67.10美元或4.2%,至1,680.10,为自8月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盘中高见1,694.90合约高位。路透对分析师进行的非正式调查显示,今年年底前市场供应短缺181,500盎司,明年小幅减少至175,000盎司。周四,因全球第三大铂金生产商Lonmin下调去年销售预测,并公布产量减少,铂金已大涨3.5%。现货铂金报1,671.50/1,676.50美元,盘中跳升至1,697.00纪录高位。铂金强势带动钯金上涨。3月钯金收高9.40美元或2.3%,至每盎司385.45美元。现货钯金报378.50/383.50美元。期金亦因南非消息及油价上扬而创新高,但美元上涨令黄金回吐稍早升幅。COMEX指标2月期金收高4.90美元,报每盎司910.70。在海外市场升至924.30美元新高。COMEX期金预估最终成交量为222,395口。周四COMEX期金未平仓合约报552,403口,较周三增加6,899口。1915GMT,现货金报每盎司913.00/914.00美元,周四纽约市场收报907.00/907.70。伦敦金午后定盘价为918.25美元。3月期银收高15.7美分,至每盎司16.49美元,交投区间介于16.36-16.68美元之间。现货银报16.43/16.48美元,周四纽约尾盘报16.35/16.40。
加拿大12月消费通胀继续得到缓解,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的核心通胀目标降至自2005年12月以来最低点,这使进一步降息成为可能。受汽油价格上涨趋缓及汽车价格下降影响,加拿大12月通胀年率从11月的2.5%降低至2.4%。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1%,与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相符。12月核心通胀年率降低至1.5%,月率下降0.3%。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中值为月率下降0.1%,核心通胀年率下降1.7%。加拿大央行核心通胀目标为2%,与2005年12月相同。加拿大央行周四预计,去年第四季度总体通胀为2.4%,核心通胀为1.6%。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公布,加拿大截至1月23日当周的官方国际储备增加2.04亿美元。1月23日,官方国际储备共计420.34亿元,1月15日为418.30亿元。1月23日国际储备包括:美元:198.55亿元;其他外币:204.05亿元;黄金:9,700万美元;特别提款权:10.16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的储备头寸:6.61亿美元所有储备数据均以美元计价。
加拿大财政部周五发布报告,由于政府支出大于收入,2007年11月加拿大政府预算盈余下降至8500万加元,去年同期为4.62亿加元。根据报告,加拿大2007年4-11月政府预算盈余为67亿加元,去年同时段为69.1亿加元。加拿大财政部表示,2007年11月加拿大政府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9%,或7亿加元。但2006年11月某外国投资者通过一次性付款卖出加拿大资产,使得政府预提税(withholding taxes)收入下滑43%,抵消了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增加。报告还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07年11月加拿大政府项目支出增加6.5%,或10亿加元。加拿大财政部预期,2007-08财年,加拿大政府预算盈余为116亿加元,将实现连续11年增长。财政部还声称,将使用其中的100亿加元,以支付债务。
加拿大财长费海提(Jim Flaherty)周五表示,将于2月9日在东京举行的G7会议会关注信贷危机和主权财富基金问题。他指出,各国央行在缓解去年末货币市场的冲击时表现的非常好,并声称:"我确实对央行间的高度合作感到鼓舞,央行采取 的确保市场流动性的措施适当而及时。"费海提认为,抛去整体经济不说,美国房市已经明显陷入衰退,这将在今年打击加拿大经济,尤其是木材和汽车等对美出口占比重最大的部门。不过,他自信加拿大经济能避免衰退,还表示:"我们认为加拿大经济将保持良好状态。"他还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在发挥投资本能时遵守国际规则的做法将受到欢迎。费海提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主要受中东和亚洲政府支持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于原油和其他出口产品的动机需要得到关注。他补充道:"我们需要处理与主权财富基金相关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它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处理各国表现出来的担忧情绪。"
本周关注重点:周一,美国公布12月新屋销售和营建许可报告。周二,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美国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总统发布国情咨文。周三,美国第四季度GDP报告;美国1月ADP就业数据。周四,美国12月消费者支出物价;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结果及公告。周五,加拿大12月原材料和工业品价格指数;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美国1月ISM制造业报告;卡尼接任加拿大央行行长一职。
汇价日高107.88,日低106.72,尾盘在106.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92%,日涨跌幅-0.42,收于106.73。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07.88,周最低价104.98,周升跌率-0.09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横行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09.89)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或偏空。汇价若站稳于106.8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挡支撑位于106.30、105.80,上挡压力位于107.20、107.70;106.40与107.20(中位106.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周均线(113.74)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若受压于107.6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0.0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挡周线支撑位于105.80;107.60与112.40(中位110.00)分别为周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有摆脱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月均线(116.23)之下,显示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若受压于112.00之下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03.50;112.00(中位116.2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空或偏多;周线若受压于107.60之下则周线向空,若受压于110.00之下则周线偏空;日线若受压于106.8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06.40则短线向空,上破107.2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完成了自波段低点、1995年4月月低79.70以来的大级别ABC震荡整理(用时约13年)、进入大级别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自124.15至08年1月23日日低104.98运行在3波3下跌中,已经自104.98进入3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其3波下跌为类似收敛的下降楔形结构的概率较大。短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在波段低点、1月23日日低104.98结束大级别3-3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4波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若上破108.00则反弹目标或看向109.90(0.382反弹压力位及30日均线109.89附近),且不排除向111.40(50%反弹压力位)方向测试压力的可能。时间比率分析看,反弹时间暂看或约13个交易日左右,已经运行约3个交易日。同时,市场依然对汇价近日持续震跌下破近期低点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07年10月15日日高117.93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汇价已经在12月27日日高114.25附近受压进入下降波动,且已经在1月23日日低104.98附近结束下跌、进入下降楔形结构的4波反弹中的概率增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07.70,弱压力107.20;强支撑105.80,弱支撑106.30。
欧元/美元
1月25日,欧元震荡整理、略跌。
欧盟委员会23日公布了有关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旨在落实欧盟领导人去年3月通过的一项能源战略计划,以加强欧盟在能源领域的安全和竞争力。在为这一方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指出,方案提出5个立法建议,包括扩大和加强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以及为每个成员国制定排放交易机制未涉及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最高上限的措施。这两项措施可以使欧盟从现在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一揽子方案还包括在每一个成员国能源消耗总量范围内,为各国制定从现在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应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使欧盟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欧盟委员会还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确保安全和环保地实施二氧化碳的收集和储存,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发电厂和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有关人士认为,欧盟一揽子方案无疑将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使消费者不得不承受企业产品的昂贵价格。为此,巴罗佐承诺将一揽子方案给企业和消费者等带来的年负担率限制在欧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内,也就是不超过60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的一揽子方案是欧盟领导人去年3月通过的欧盟能源战略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根据该计划,欧盟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欧盟还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10%。据欧盟的议事规则,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一揽子方案还需得到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批准。巴罗佐指出,有关一揽子方案的谈判将是艰难的。不过,他希望今年年底之前,欧盟能就该方案达成一致。
海外媒体报道,直到目前为止顶住外界要求其跟随美联储减息压力的欧央行面临内部分歧,因欧洲不同地区对全球经济减速反应不同。西班牙财长索尔韦斯(Pedro Solbes)24日就欧央行内部意见分歧发表讲话,这与欧央行坚决支持加息以应对通胀的公开信息发成冲突。索尔韦斯称,目前欧央行内部在是否减息问题上的确存在分歧。欧央行对此不予置评。索尔韦斯作为非欧央行理事会成员未做进一步阐述。正当感到意外的市场开始谈论欧央行内部突变时,来自德国央行的欧央行理事韦伯为任何减息希望蒙上一层寒意。韦伯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接受采访时称,欧元区经济前景看好,只要这种发展趋势不发生改变,欧元区利率仍具适应性而非限制性。来自意大利央行的欧央行理事斯马吉(Lorenzo Bini Smaghi)24日也暗示,欧元区15国在货币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欧央行由21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包括成员国代表和加上由欧央行行长特里谢主持的由6名成员组成的执行理事会。斯马吉称,地中海地区八个欧元区国家所持意见占多数。重要的是斯马吉的讲话可能暗示了决策制定过程中浮现的民族倾向应是符合欧元区整体利益的一致意见。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南部国家因其对生活消费品生产的高度依赖而更易受全球经济减速影响。生活消费品需求下降预计比构成北欧多数出口的电子产品和资本商品需求降幅更大。德国和意大利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地区在如何判断经济前景上存在分歧越来越大。德国IFO商业信心指数1月意外上升。但相比之下,意大利ISAE研究中心显示意大利消费者信心指数1月份大幅降至102.2,低于12月份的106.9和预期中值106.6。意大利政府经济副部长Alfiero Grande24日称,欧央行货币立场给欧元区经济造成损害。他称,在美国,国家首要任务是阻止经济减速,而欧洲对此的反应是无动于衷。这对于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以改善意大利经济弱点即国内需求减速的时候。欧央行官员已拒绝来自政客和企业领导人对欧央行减息以抵消经济减速和信贷危机给行业和家庭造成的迟迟不去的影响。欧元区通胀目前在3.1%,远高于欧央行2%的目标水平,且货币供给超过欧央行希望速度两倍,目前言论已严重倾向强硬利率政策。在欧央行行长特里谢12月对理事会一些实际呼吁加息的声音做出让步后,关于减息的讨论发生180度逆转。回顾过去特里谢和欧央行成员发表的官方讲话,金融市场已完全消化欧央行将在夏季初减息的预期。在听到欧央行长久以来明确纯粹的信息后,欧央行内部分歧信号令市场拆测欧央行利率将走向何方。苏格兰皇家银行资本市场首席货币策略师Russell Jones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数月积极寻求措施提振经济的同时,很难相信欧央行能够无动于衷。韦伯似的传统欧央行言论明显推动欧元兑美元和日圆上涨。不断攀升的股市也随着风险规避倾向的减小提高市场信心。一些市场观察家称,欧央行在欧元区经济严重恶化时才会考虑减息。荷兰银行分析师Robert Lind称,很明显代表德国央行亦或许欧央行的韦伯所要表达的是现在谈论减息还为时尚早。
瑞士银行首席经济师Larry Hatheway指出,美国2008年上半年有望陷入经济衰退,因此降低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全球08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6%,低于先前预估的4.3%。全球09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8%,低于先前预估的4.1%。Hatheway说,预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低于趋势增长率,是2002年来头一遭,明显脱离过去四到五年的强劲增长。先前高盛公司, 摩根士丹利及美林已预测美国今年会陷入经济衰退,因次级房贷危机,这将是2001年来第一次经济衰退。在次级房贷市场崩盘后,全球最大的银行及证券公司已宣布逾1000亿美元的减记资产及亏损。
法国兴业银行称他们在2007年将盈利6亿至8亿欧元,并且会将45%的盈利派息。该行主席兼联合CEO Bouton称,“兴业银行在法国及海外的大部分部门都运转良好。”因为此次欺诈交易事件,两位CEO Bouton和Citerne都不能领到2007年的任何奖金或股票期权奖励,并且在2008年上半年不能领取工资。投行部门的负责人Mustier不能领到2007年的任何奖金或股票期权奖励。法国兴业银行曾声称他们计划通过出售股票来融资,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这次售股的承销商。在融资以后,该行的一级资本比例在2007年底会从6.7%上升到8%。在谈到这次的欺诈交易事件是否会让法国兴业银行成为别人的购并对象时,Bouton认为不会,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在这次令人难以置信的灾难后让银行尽可能正常的运转。”Bouton还否认了他打算从主权基金融资的传闻。主权基金在过去两个月内曾经收购了包括花旗集团、美林和瑞银在内的多家银行的部分股票。
现代银行业充斥着交易者让雇主损失惨重的故事。但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交易员杰洛米.科维尔(Jerome Kerviel)的案例是明显出格的。在尼克.利森(Nick Leeson)于10多年前拖垮巴林银行(Barings Bank)之后,风险管理变得更为严谨了。各家银行安装了复杂的黑匣科技,以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但杰洛米.科维尔这位后台工作人员出身的“单纯”期货交易员为兴业银行造成了49亿欧元的损失,展示了欺骗这些复杂的系统是何等容易。尽管如此,藏匿如此之大的交易损失仍然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不管时间的长短。高管们理应知道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熟知后台电脑系统并且据称掌握密码的电脑好手而言,合规控制措施与警惕的管理人员又能带来怎样的保护呢?人们很容易指出,兴业银行发生的问题是更大的银行业危机的一个症状:金融机构对新奇金融工具的价值进行博弈,结果遭受巨额损失。这不太可能。只要人性不变,而交易者又会因为盈利受到奖励、赔钱而丢掉工作,那么,欺骗风险永远都会存在。这种风险通常会被计算机软件密码及公诉的威慑所抑制。在此案中,这位兴业银行交易员如同利森一样,从自己早先的后台经历中学会了藏匿自己头寸的方法。对于这家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的机构而言,此次使之蒙羞的事件仍可能是致命性的。它完全有可能被某个或某些竞争对手收购。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全球金融市场饱受打击的动荡的一周中,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说明银行系统非常容易遭遇灾难性的失败。正如自年初开始的资产价格波动为兴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其它银行完全有可能也潜藏着因为判断失误而产生的巨额交易亏损。现在的大问题是,这个行业是否还隐藏着什么事情?很少有人曾预见到信贷紧缩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没有人曾相信作为安全的最终担保者,行业保险机构(monoline insurers)会出问题。合规制度曾是滴水不漏的。现在,人为错误证明它们并不管用。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所说:“如今,没什么事情会吓到我,也没什么会让我吃惊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法国兴业银行因欺诈操作而亏损49亿欧元,而现年31岁的巴黎交易员Jerome Kerviel正是本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目前去向不明。Kerviel成了媒体报道中的"魔鬼交易员",他以虚假买卖手法大量购入欧股期指淡仓,令法国兴业银行这家在欧元区排名第四的金融集团,录得金融史上最大宗交易亏损,涉及金额49亿欧元,掀起全球股市另一重巨浪。Kerviel年仅31岁,职级不高,2000年才加入法国兴业银行专门程式交易及衍生工具小组。而法国兴业银行并非没有防范措施,Kerviel有交易权限,但他持续以虚假买卖,为即将到期的合约转仓,结果令持仓额愈来愈大。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1月商业信心指数与去年12月持平,继续保持在高位。法国1月商业信心指数为109,与去年12月相同,略低于11月的110。经济学家此前对该数据的预期中值为109。法国商业信心指数2007年4月达到112,为自200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该指数中显示过去产出的分项指标从12月的23下降至18,订单指标从12月的0上升至3,海外订单从12月的6下降至1。价格指标从12月的8下降至7。
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敦促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要求央行更多为经济增长做贡献的呼声。她指出,希望特里谢在致力于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关注来自整个欧元区而不仅仅是法国的评论,"我们应该看看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并考虑怎样实施货币政策才能提振经济增长。"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自去年执掌权利以来就一直敦促欧洲央行推进经济增长,并阻止欧元兑美元升至历史高点。不过,特里谢拒绝了上述要求,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央行仍将关注于对抗通胀。在目前欧元区通胀已经高于2%上限的时候,欧洲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FED)、英国央行(BOE)以及加拿大央行(BOC)的步伐降息。拉加德指出,萨科齐仍希望召开一个政府论坛,以讨论成员国政府如何才能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此建议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抵制,后者认为这将削弱欧洲央行的独立性。特里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面临风险,但欧洲经济仍在增长。拉加德认为,欧元目前已经成为强势货币,将促使欧洲经济体更富于竞争力和创造性,她声称,欧洲经济的竞争力将接受现实的考验。
欧盟理事会理事,法国人巴罗特(Jacques Barrot)周五表示,法国新政府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削减赤字,以平衡政府预算。巴罗特对媒体表示,需要给新政府一些时间削减赤字。法国及其他欧元区成员国去年4月同意尽量在2010年之前从结构上平衡其政府预算。但法国和意大利后来将其实现预算平衡的时限推迟。法国总统萨科奇(Nicolas Sarkozy)5月就任后表示,法国至少要等到2012年才能实现预算平衡。巴罗特表示,尽管经济低迷会使削减赤字变得更加困难,但他认为2010年的最后日期,不应该被延后。巴罗特是负责欧盟交通事务的专员。
市场调查机构GFK周五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高通胀率和金融市场动荡将抵消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预计德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将保持稳定。GFK指出,德国2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5。持续的高通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对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影响到德国的恐慌,都使德国消费者心事重重,但同时经济指标数据又显示德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这两方面的原因使消费者对经济未来发展的看法出现分歧。市场预计投资活动发展今年将放缓,因而希望国内个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GFK警告称,还要经过几个月的观察,才能知道个人消费是否会对德国经济形成支撑。市场价格停止上涨,美国次贷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消失,这两者对德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GFK指出,该项消费者信心调查进行的时间是1月21日,在股市暴跌之前,因此调查结果并没有反映出股市下跌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德国联邦统计局(FederalStatisticsOffice)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2月进口物价较11月下滑0.1%,较上年同期上升3.7%。而德国11月进口物价为月率上升0.7%,年率增长3.5%。经济学家此前对12月该数据的预期中值为,月率保持不变,年率上升3.8%。德国统计局表示,剔除原油后,12月进口物价较11月上升0.1%,较上年同期亦上升0.1%。
日本大和研究所(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周五表示,因欧洲央行(ECB)可能降息以提振放缓的经济,欧元兑美元和日元可能在本季度末之前下跌3%。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康斯坦西奥(Vitor Constancio)周四指出,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洲经济也将遭殃。大和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Yuji Kameoka认为,欧元兑美元将在3月31日之前跌至1.44,兑日元也将跌至153。Kameoka指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已经蔓延至欧洲,随着欧洲经济因美国经济低迷的滞后影响而增长乏力,欧洲央行将被迫在第二季度下调利率,这将沉重打击欧元。他的看法比其他经济学家的预期悲观,接受知名媒体调查的44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1.48。美联储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已降息75点,令欧元兑美元年初以来上扬1.2%。Kameoka在去年3月份的一次调查中被誉为在日本外汇分析师中排名第四。
欧盟(EU)能源发言人埃斯巴尼(Ferran Tarradellas Espuny)周五表示,在周五与国际能源署(IEA)和欧盟委员会的电话会议中,美国、日本和英国等主要能源消费国的石油部长一致表达了对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情绪。埃斯巴尼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欧盟委员会对近期油价的高涨同样感到不安,这种涨势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并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原油生产国的整体利益受损。
市场传言金融股富通银行(Fortis)将发布盈利预警,抵消了科技股涨幅,使欧洲股市周五收盘持平。Erste Bank在其报告中写道,投资者应该做好准备,应对无法预测的下周股市波动。该行还补充,下周股市下行风险依然占主导。Raiffeisen Research预期,短期内市场将出现更多类似恐慌性抛盘的行为。由于市场传言富通银行和ING Group将发布盈利预警,并有消息声称,富通银行将募集筹资,令富通银行和ING Group分别下跌10.9%和5.2%。目前这两家银行都拒绝对此事置评。另外,因为瑞银集团(UBS)、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以及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师均下调了对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评级,令其股价周五继续下滑2.6%。原因是兴业银行爆出有史以来最大一宗交易员欺诈案,导致该行损失71.4亿美元。欧洲三大股方面,英国FTSE 100指数收低0.12%,报5,869.0点;德国DAX 30指数收低0.06%,报6,816.74点;法国CAC 40指数收低0.76%,报4,878.12点。泛欧绩优股指数周五收盘持平,报1,330.42点,该指数今年已经下跌11.7%,本周累计下跌2%。
本周关注重点;周一,德国公布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公布12月新屋销售和营建许可报告。周二,欧元区11月经常账;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美国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总统发布国情咨文。周三,美国第四季度GDP报告;美国1月ADP就业数据。周四,德国失业率;欧元区失业率;美国12月消费者支出物价;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结果及公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美国1月ISM制造业报告。
汇价日高1.4776,日低1.4660,尾盘在1.468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502%,日涨跌幅-0.007,收于1.4681。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4778,周最低价1.4366,周升跌率0.424%。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横行缠绕且有摆脱缠绕呈金叉可能,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4612)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偏多。汇价若站稳于1.466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挡压力位于1.4720、1.4770,下挡支撑位于1.4640、1.4590。1.4760与1.4560(中位1.466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呈收敛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1.4249)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站稳于1.475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64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4530则周线向空;1.4750与1.4530(中位1.464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与30月均线呈多头排列但其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月均线(1.3069)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4470之上则月线向多,上挡月线压力位于1.4900;1.4470(中位1.399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短线偏多;周线若站稳于1.475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64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453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456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站稳于1.466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破1.476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短中线看,暂认定汇价在下跌至12月20日日低1.4310(约20个交易日)结束5波结构的大A波下跌,进入强势B波反弹,不排除运行在强势B3波反弹中甚或持续震升波动的可能性,上破1.4900-1.4950则此概率增大;但汇价已经在1月14日日高1.4912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调整的概率存在,可暂谨慎认定汇价运行在C波2反弹中的概率较大。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短中线调整或更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2月20日日低1.4310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现或许仍运行在强势B波反弹甚或持续震升波动中;但汇价已经在1月14日日高1.4912结束强势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存在。小时图显示,汇价现运行在为小级别4波震荡中,其后存在震升或震跌两种可能。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寻求方向。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强压力1.4770,弱压力1.4720;强支撑1.4590,弱支撑1.4640。
英镑/美元
1月25日,英镑震荡盘升。
海外媒体日前报道,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委员森泰斯(Andrew Sentance)表示,英国利率很可能限制在5.5%的水平,但市场也应该保持通货膨胀风险意识。森泰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英镑疲软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但这也是在国内消费以外能够重新平衡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泰斯的上述表态与英国央行行长金恩(Mervyn King)本周初发表演讲时的措辞大体相符。当被问及是否同意金恩有关目前5.5%的利率水平可能抑制需求的观点时,森泰斯称,他对此并无异议。森泰斯还强调,投资者在判断政策利率可能降至何种水平时,应该记住物价压力的重大上行风险。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周五警告称,全球经济陷入麻烦将有可能助长保护主义和过度的政策干预。布朗指出,保护主义是人们对不安全感的一种反应,但为保证全球贸易,必须避免保护主义。金融市场动荡将可能导致过多的政策干预。他还指出,全球经济发展需要更好的国际沟通,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为全球经济提供早期预警,成为"世界央行"("world central bank")。
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可能出现更多信贷损失的担忧重现,抵消了商品股上涨的影响,引发英国股市周五收盘下跌,盘中交投震荡。英国FTSE 100指数收低6.8点,跌幅0.1%,报5,869.0点,远低于日内高点5,973.3点。本周市场波动剧烈,美联储(FED)紧急降息75个基点,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披露交易员欺诈案,造成该行49亿欧元的损失。尾盘时欧洲市场有传言称银行集团如荷兰国家集团(ING)和富通银行(Fortis)将发布盈利预警,引发银行股下挫,拖累大盘下跌近13点。但这两家银行均拒绝置评。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哈利法克斯银行(HBOS)、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伦敦骏懋银行(Lloyds TSB)、汇丰控股(HSBC)和Alliance & Leicester跌幅均介于1.2-5.9%之间。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支撑,英国石油公司(BP)上涨1.3%,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shell)略微上升0.1%,天然气生产商BG Group上涨2.7%。
本周关注重点:周一,1月未季调Hometrack房价指数;美国公布12月新屋销售和营建许可报告。周二,1月CBI零售销售差值;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美国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总统发布国情咨文。周三,美国第四季度GDP报告;美国1月ADP就业数据。周四,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12月消费者支出物价;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结果及公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美国1月ISM制造业报告。
汇价日高1.9847,日低1.9744,尾盘在1.98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329%,日涨跌幅0.0065,收于1.9828。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9847,周最低价1.9337,周升跌率1.406%。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金叉态势且其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可能,汇价位于其上及30日均线(1.9757)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9790、1.9740之上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9870、1.9920;下挡支撑位于1.9690、1.9640;1.9540与1.9740(中位1.964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跌势趋缓且有呈收敛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周均线(2.0235)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汇价若受压于1.999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1.9640则周线向空;1.9640(中位1.9990)为汇价周线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月均线(1.9053)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若受压于2.0150之下则月线偏空,下破1.9850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9790、1.9500。1.985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周线若受压于2.005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1.964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964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9540则短线向空,上破1.974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周线末段形态为扩张上升楔形结构),在1月22日日低1.9337受到支撑运行在4波震荡中,且不排除运行在较大级别B波反弹中的可能。时间比率分析看,汇价自波段高点2.1159以来的下跌波动为3波结构,且3波为延伸波,整体下跌约53个交易日后(55时间窗前后)受到支撑进入短线反弹或由此进入较大级别波段反弹的概率增大,反弹目标在上破1.9900后或暂看向2.0030(0.382反弹压力位)附近,且不排除向更高水位测试的可能。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已经在1月22日日低1.9337结束下跌C波5下跌进入短线反弹或较大级别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小时图分时波动显示,汇价现运行在自波段低点1.9337反弹以来的3波反弹末段。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今日强压力1.9920,弱压力1.9870;强支撑1.9740,弱支撑1.9790。
澳元/美元
1月25日,澳元震荡整理、略跌。
新西兰央行(RBNZ)行长波兰德(Alan Bollard)25日表示,该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足以应对任何对物价稳定的冲击,其中包括目前全球市场的动荡。他在坎特伯雷雇主商业协会(Canterbury Employers' Chamber of Commerce)发表一年一次的演讲时称,“我们的通胀目标框架是强劲且设置良好的,足以应对这些挑战;我们能够良好的吸收近期的冲击,因我们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制定框架得到改善,将避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周期性循环”。波兰德还表示,货币政策必须经常调整,以应对国际性冲击引起的该国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国际性冲击是政策框架面临的重要挑战。他指出了油价飙升,商品价格强劲上涨,全球房地产市场繁荣以及消费增加对经济系统的冲击。该行长称,“房地产市场繁荣和家庭储蓄缩减对个人消费的冲击已经显著推升新西兰通胀压力;全球副食品价格飙升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此外,石油价格和其它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也推升了通胀压力。”新西兰央行24日维持利率在8.25%不变,并表示,全球经济发展预期加速恶化已经为利率前景笼罩了一层阴云。新西兰通胀年率目前为3.2%,高于新西兰央行设定的1%至3%的目标区间,同时鉴于石油价格和食品价格高企,以及新西兰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预计通胀的上升压力仍然存在。波兰德在演讲中重申,央行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情况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他表示,新西兰央行12月政策回顾以来,国际市场一直处于动荡状态,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前景也不断恶化。该行长还称,过去5年相对较低的全球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的传播产生影响,并有力推后新西兰央行政策变化对消费,以及通胀的影响。虽然新西兰央行已经通过提高现金利率等措施来抑制房地产市场导致的通胀和其它压力,但波兰德表示,货币政策产生的作用似乎较往常滞后很长时间,因全球利率水平较低,以及抵押贷款商之间竞争激烈。他还称,由于家庭支出减缓,通胀压力应该有所减轻。但是,波兰德警告道,如果房地产价格突然大幅下跌,或者失业人数显著增加,家庭支出也急剧减少,那么将出现金融动荡。
受货币供应增长以及营建许可增加推动,澳大利亚07年11月领先经济指标第四个月上升。澳大利亚07年11月世界大企业联合会领先指标较10月上升0.8%至186.3点,10月时上升1.1%。该领先指标测量的是澳大利亚经济在未来3至6个月的表现。该数据进一步显示澳大利亚经济处于扩张期,目前正处于第17个年头,而由于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旺盛,澳大利亚经济扩张还将持续。澳大利亚央行在07年11月将其基准利率上调至11年来最高水平以帮助遏制通胀上升的威胁。世界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在声明中称,该指数“暗示温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将在近期内持续”。世界大企业联合会还表示,澳大利亚07年11月同步经济指标上升0.3%至144.6点,该指标用于衡量经济现状。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利用已经公布的以及预估的经济指标,比如利润和出口等来预计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世界大企业联合会是一家研究机构,自2001年开始编制澳大利亚领先指标,同时该机构亦为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编制领先指标。
受采矿、银行类股和此前超卖的金融类股走高的推动,澳大利亚股市周五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基准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收涨279.9点至5860.3点,涨幅5%。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涨5.7%,至36.80澳元;其竞争对手和收购目标力拓(Rio Tinto)涨9.3%,至118.50澳元。
本周关注重点:周一,美国公布12月新屋销售和营建许可报告。周二,澳大利亚12月NAB商业信心指数;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美国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总统发布国情咨文。周三,美国第四季度GDP报告;美国1月ADP就业数据。周四,美国12月消费者支出物价;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结果及公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美国1月ISM制造业报告。
汇价日高0.8852,日低0.8772,尾盘在0.880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261%,日涨跌幅-0.002,收于0.8795。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0.8852,周最低价0.8512,周升跌0.068%。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横行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0.8754)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短线偏多。汇价若站稳于0.877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挡支撑位于0.8750、0.8700,上挡压力位于0.8840、0.8890。0.7090与0.8840(中位0.877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周均线(0.8715)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方向的可能;汇价若站稳于0.876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0.8820则周线向多,下破0.8700则周线向空;0.8700与0.8820(中位0.876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月均线系统有呈收敛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月均线(0.7947)之上,显示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若站稳于0.8590之上则月线偏多,上破0.8890则月线向多。0.8890(中位0.859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方向的可能;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多;周线若站稳于0.876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0.8820则周线向多,下破0.870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0.870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站稳于0.877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破0.884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暂认定汇价自06年3月29日日低0.7013进入5波震升中,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汇价自波段低点12月18日日低0.8552至今仍运行在较大级别B波反弹中的概率依然存在,但已经在1月15日日高0.9018结束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也继续存在,若汇价下破短线及周线关键支撑则此概率继续增大。现暂谨慎认定运行在C波2反弹中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再次进入(或自波段低点12月18日日低0.8552至今继续运行在较大级别B波反弹中)较大级别B波反弹的可能性。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7日日高0.9399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调整的概率增大。汇价自波段高点1月15日日高0.9018受阻回落进入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现暂谨慎认定运行在C波2反弹中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再次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的可能性。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寻求方向。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0.8890,弱压力0.8840;强支撑0.8700,弱支撑0.8750。
欧元/日元
1月25日,汇价盘升受阻回落。
汇价日高159.08,日低156.54,尾盘在156.7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879%,日涨跌幅-1.39,收于156.71。上周汇价的周最高价159.08,周最低价152.12,周升跌率0.333%。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60.55)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汇价若站稳于156.6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挡支撑位于156.10、155.40,上挡压力位于157.30、158.00。155.10与158.00(中位156.6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周均线系统与30周均线有摆脱横行收敛缠绕呈死叉空头排列之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周均线(161.94)之下,显示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汇价若受压于161.1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158.20则周线向空,下挡周线支撑位于155.00。158.20(中位161.10)为周线向空的分界线。
月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短期月均线系统有摆脱收敛集聚缠绕呈死叉态势,汇价位于其下及30月均线(151.84)之上,显示汇价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若站稳于162.30之上则月线偏多,下破159.90则月线向空,下挡月线支撑位于153.50。159.90(中位162.30)为月线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周线若受压于161.10之下则周线偏空,下破158.20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56.6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55.10则短线向空,上破158.0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7月13日日高168.94见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或特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看,汇价在8月17日日低149.27受到支撑进入B波反弹,且已经在12月27日日高166.65结束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现汇价在152.12附近受到支撑再次进入短线反弹(或波段反弹)的可能性增大。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11月7日日高167.63附近结束反弹、进入大级别调整(或大级别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已经在12月27日日高166.65结束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继续增大;现或许运行在C波3-4震荡中,但不排除自1月22日日低152.12进入较大级别反弹的可能。市场对汇价已经在22日日低152.12附近受到支撑进入短线反弹或波段反弹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58.00,弱压力157.30;强支撑155.40;弱支撑156.1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一周汇市解盘(1月21日——1月27日)
美元震荡寻方向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去年11月的领先指标修正值为18.2,高于初值10.0;该指数通过汇编新增就业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东京股价而成,用于预测未来几个月里的经济表现,高于50表明经济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相反;去年11月的同步指标修正值为30.0,初值为33.3,该指数用于衡量当前的经济状况。日本07年便利店销售年降1.0%至68,134亿日圆,为连续第8年下降。日本07年12月超市销售额经商店数量变化调整后年比下降1.8%至1.391万亿日圆,为连续第24个月下降;日本连锁店协会由79家会员公司以及8,806家商店组成。日本07年12月机床订单修正至年比上升3.7%至1,308亿日圆。日本07年12月东京套房销售年比下降20.2%至8,190套,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政策委员会的委员22日一致投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因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担心日本经济面临的下滑风险在日益加大。日本央行决定维持无担保隔夜贷款利率于0.50%不变,这是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中最低的基准利率水平。
日央行在1月月度经济报告中称,日本经济走势迄今较07年10月半年度经济报告中预期的经济活动和物价前景已经向下有所偏离,主要归因于房产投资持续下降。报告称,日本经济增长步伐减缓,但将最终重新加速。日央行在07年10月半年度经济报告中预计,日本07财年和08财年实际GDP平均增幅将约为2%,略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日央行政策委员并未改变对经济的物价形势的基本观点。1月份经济报告显示,日央行仍相信由生产和消费收支带动的经济复苏周期将持续。报告中维持主要项目如工业产值、出口和私人消费的评估不变,并继续表示这些项目基本处于改善趋势。
日本07年12月商品贸易盈余年比下降20.9%至8,779亿日圆,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表明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开始施压于日本出口商;07年12月对美贸易盈余年比下降10.4%至7,344亿日圆,对华贸易赤字年降41.9%至9,265亿日圆,对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的贸易盈余增长24.9%至9495亿日圆;日本07年贸易盈余增长37%至10.825万亿日圆,为三年来首次增长。日本07年11月所有产业活动指数月比下降0.5%,为两个月来首次下降,从10月的107.9下降至107.4;该指数被认为是由工业和服务业产出计算的GDP增长率的密切近似值,日本所有产业活动指数衡量11个产业的活动状况,包括第三产业指数以及建筑业、农业、渔业、公共部门和工业产出的活动状况。日本07年12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年比上升0.8%,为1998年3月录得1.8%升幅以来的最快增速,也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11月为年比上升0.4%;被视为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先指标的东京地区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1月年比上升0.4%,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香港金融管理局23日将基准利率下调0.75个百分点,从5.75%降至5.00%,追随了前夜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U.S.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出乎意料的减息举措。港元汇率与美元挂钩令香港的货币政策与美国紧密相连,金管局已承诺维持基础利率较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高出至少1.5个百分点。香港基础利率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本地银行隔夜拆款的参考利率。香港各银行有权自行决定是否随金管局的利率决定来调整其存贷款利率。
中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4%,创1994年以来最大年增幅。同时200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率上升4.8%,创1996年以来最高增速。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面临的全面过热、通胀高企的局面继续升温,而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经济未来前景并不乐观。数据显示,2007年GDP为人民币24.6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增速快于2006年修正后的11.1%,也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2007年8%的增长目标,创1994年以来最高年度增速。同时,中国2007年全年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8%,增速大大高于2006年的1.5%,也明显高于政府设定的3%以内的2007年调控目标,创下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显示物价上涨问题严重,政府措施收效甚微。中国CPI增速在1996年12月曾创下7.0%的高点。中国08年宏观调控压力仍大,未来将继续出台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加速人民币升值等调控手段。
为防止经济过热增长,2006年以来中国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7次上调基准利率(其中2007年以来6次)、8次上调贷款利率(其中2007年以来6次),并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07年以来11次,最后一次将于2008年1月25日生效)。此外,中国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利息税税率从20%下调至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决定,中国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中国从实行了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会议还决定,2008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国今年可能更多地动用汇率,而非常规的加息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经济学家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将超过10%,去年升值幅度为6.9%。
中国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低于预期,但仍高于2006年的增幅水平,表明放贷有回升空间,政府仍可能继续采取措施抑制银行放贷。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5.8%,增幅低于前11个月的26.8%;也低于市场预期的增幅26.5%,但高于2006的增幅24.5%。
美联储(Fed)22日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Fed在月底例行的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前采取了紧急降息行动。Fed称,此举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前景低迷且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增加。Fed表示,尽管短期融资市场的紧张局面已略有缓解,但金融市场总体环境依然继续恶化,针对部分企业和家庭的信贷条件进一步收紧。Fed称,近期的信息显示,住房业加速萎缩,劳动力市场也出现疲软迹象。Fed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的通货膨胀将有所缓和,但仍有必要继续对通货膨胀状况加以密切关注。Fed在声明中称,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风险,Fed将继续评估金融市场和其他方面动向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将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行动防范这些风险。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普尔(William Poole)投票反对减息,他认为当前状况并不支持Fed在下周例行会议召开前即采取政策行动。Fed理事会还同意将贴现率下调75个基点至4%。
美国1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千人至30.1万人;1月12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减少7.5万至267.2万人。美国12月NAR成屋销售和房价中值出现下滑,12月NAR成屋销售月率下降2.2%,折合成年率为489万户;2007年NAR成屋销售年率下降12.8%,至565.2万户;12月NAR成屋销售房价中值也下滑至20.8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2.16万美元,下降6.0%;美国07年NAR成屋销售房价中值年率下滑1.4%至21.89万美元。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22日连续第二次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为2004年以来首次连续减息。该央行称,近期内可能需要进一步减息,原因是美国经济恶化对加拿大出口构成拖累,此外加拿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均有所放缓。加拿大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00%,上次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06年4月份。
受市场对船,火车及飞机需求拉动,欧元区2007年11月工业订单数量好于预期,11月工业订单月率增长2.7%,年率增长11.9%;剔除交通工具后,11月工业订单月率增长仅为0.6%,年率为6.6%。新订单显示未来工业产出的水平和总体经济活动,这将可能影响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货币政策。欧元区1月服务业增长显著放缓,但制造业增长仍然基本持稳,欧元区1月RBS/NTC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12月的53.1降至52.0,为03年8月来最低;欧元区1月RBS/NTC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稳于52.6,高于预期的52.0;1月RBS/NTC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略低于预计的52.8;有经济学家认为,尽管官员对通胀的态度仍十分强硬,欧洲央行年内晚些时候也将步入降息行列。
美联储22日意外减息75个基点增强了市场对其他央行可能紧随其后减息的推测。欧元区利率期货合约反映欧央行2月份有25%的可能性减息25个基点,欧央行基准利率将从目前的4.0%下调至3.75%。市场完全预期欧央行将在5月之前减息25个基点,8月前减息50个基点。欧央行1月10日维持基准利率在4.0%不变,并强调了不断上升的通胀风险,且不排除08年稍后加息的可能性。
担任世界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角色的法国第二大银行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24日爆出该行历史上最大违规操作丑闻。现年31岁的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Jerome Kerviel)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最终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损失。盖维耶尔居然通过了银行“5道安全关”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盖维耶尔2000年进入法国兴业银行,3年后被调往后勤部门,2006年被升任交易员,盖维耶尔从2007年上半年便开始在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事违规交易,交易类型为衍生品市场中最基本的股指期货。他以虚假买卖手法大量购入欧股期指淡仓,令法国兴业银行这家在欧元区排名第四的金融集团,录得金融史上最大宗交易亏损。盖维耶尔职级不高,2000年才加入法国兴业银行专门程式交易及衍生工具小组。Societe Generale的中文名称中虽然也有“兴业”二字,与中国兴业银行相同,但只是音译上的一种巧合,两银行之间并无任何股权投资关系。中国兴业银行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中国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50亿元。
新西兰联储(Bank of New Zealand)周四决定保持其基准利率于8.25%不变,并继续对持续不断的通胀压力予以警告,不过,该联储也承认,逐渐恶化的全球经济状况已经使其利率前景更加不明朗。因通胀压力重现,新西兰联储在2007年3月至7月的四次利率会议上均上调利率25个基点,其下次会议将于3月6日举行。新西兰联储主席伯拉德(Alan Bollard)在会后声明中表示,新西兰的经济前景大致仍与去年12月联储的货币政策声明中预测的一致。伯拉德指出,尽管新西兰房市持续降温,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紧张、国内收入尤其是来自奶制品行业的收入保持强劲,令核心通胀压力持续存在。
上周,受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的推动,美元兑主要货币下跌。美元指数周低75.62,周高77.35,收报75.92,周跌0.589%,继续位于30日均线76.51下方。多空分析显示,美元指数现位于中线及长线向空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偏空的位置。
本周,美元指数震荡寻求方向,面临短中线方向抉择。美元指数若受压于76.20之下且下破75.60,则可能再次考验75.30一线支撑,若汇价跌破75.30则有效跌破30日均线的概率增大,不排除向前期波段低点74.49一线测试双底支撑甚或继续下破的可能;若在75.60或75.30附近受到支撑且站稳于75.80之上、则有望上试76.20、76.50一线压力,站稳于76.60之上则有望上试76.90附近压力,继续上破则有望测试近期波段高点77.85一线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本周,美国将有重要经济数据出炉,其中周五的美国1月非农就业数据可能成为美元短中期走向的风向标。
波动分析显示,可暂谨慎认定汇价自波段低点11月23日日低74.49反弹至波段高点12月20日日高77.85为A波反弹(反弹时间约20个交易日),自77.85进入B波调整中,已经运行至B波末段的概率依然存在(不排除强势B波即下探双底附近支撑或继续下破的可能),但已经在1月4日日低的75.43结束B波调整进入C波反弹的概率也继续存在。
短线看,美元指数有望震荡整理。周初,76.50与75.80(中位76.20)分别为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30日均线位于76.51)。75.70与76.90(中位76.3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周均线位于77.96)。76.90与81.90(中位79.40)分别为月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30月均线位于84.13)。短线压力76.50、76.20,支撑75.30、75.60。
美元/日元
上周,汇价下探支撑后进入震荡整理,周最高价107.88,周最低价104.98,周升跌率-0.094%,周收盘106.73。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或偏空,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汇价若站稳于106.8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挡支撑106.30、105.80,上挡压力107.20、107.70;106.40与107.20(中位106.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下挡周线支撑105.80;107.60与112.40(中位110.00)分别为周线指标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下挡月线支撑103.50;112.00(中位116.20)为月线指标向空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长线看,汇价已经在2007年6月22日当周周高124.15完成了自波段低点、1995年4月月低79.70以来的大级别ABC震荡整理(用时约13年)、进入大级别下跌波动中的概率较大。
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自124.15至08年1月23日日低104.98运行在3波3下跌中,已经自104.98进入3波4震荡中的概率增大,其3波下跌为类似收敛的下降楔形结构的概率较大。
短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在波段低点、1月23日日低104.98结束大级别3-3波下跌、进入较大级别4波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若上破108.00则反弹目标或看向109.90(0.382反弹压力位及30日均线109.89附近),且不排除向111.40(50%反弹压力位)方向测试压力的可能。同时,市场依然对汇价近日持续震跌下破近期低点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时间比率分析看,反弹时间暂看或约13个交易日左右,已经运行约3个交易日。
短线看,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月23日日低104.98附近结束下跌、进入下降楔形结构的4波反弹中的概率增大。
本周强压力108.70,弱压力107.70;强支撑104.70,弱支撑105.70。
欧元/美元
上周,欧元下探支撑后反弹,周最高价1.4778,周最低价1.4366,周升跌率0.424%,周收盘1.4681。本周,汇价有望震荡寻求方向。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多空暂难以分辨、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汇价若站稳于1.466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挡压力1.4720、1.4770,下挡支撑1.4640、1.4590;1.4760与1.4560(中位1.466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1.4750与1.4530(中位1.4640)分别为汇价周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上挡月线压力1.4900;1.4470(中位1.3990)为汇价月线向多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高1.4965结束近25个月的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较大;短中线看,暂认定汇价在下跌至12月20日日低1.4310(约20个交易日)结束5波结构的大A波下跌,进入强势B波反弹,或许运行在强势B3波反弹波动中;但已经在1月14日日高1.4912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调整的概率存在。
短线看,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23日日高1.4965附近结束震升波动、由短线调整转为短中线调整或更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2月20日日低1.4310进入较大级别B波反弹,现或许仍运行在强势B波反弹甚或持续震升波动中;但汇价已经在1月14日日高1.4912结束强势B波反弹、进入较大级别C波下跌的概率存在。分时波动为小级别4波震荡中,其后存在震升或震跌两种可能。
本周强压力1.4880,弱压力1.4780;强支撑1.4480,弱支撑1.4580。
英镑/美元
上周,英镑下探支撑后反弹,周最高价1.9847,周最低价1.9337,周升跌率1.406%,周收盘1.9828。本周,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本周初,汇价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但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的运行方向的可能,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汇价若站稳于1.9790、1.9740之上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1.9870、1.9920;下挡支撑1.9690、1.9640;1.9540与1.9740(中位1.964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1.9640(中位1.9990)为汇价周线向空的分界线。下挡月线支撑1.9790、1.9500;1.9850(中位2.0150)为汇价月线向空的分界线。
波动分析显示,中线看,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结束长期震升波动、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增大(周线上升波动的末段形态为扩张上升楔形结构),在1月22日日低1.9337受到支撑运行在4波震荡中,且不排除运行在较大级别B波反弹中的可能。
时间比率分析看,汇价自波段高点2.1159以来的下跌波动为3波结构,且3波为延伸波,整体下跌约53个交易日后(55时间窗前后)受到支撑进入短线反弹或由此进入较大级别波段反弹的概率增大,反弹目标在上破1.9900后或暂看向2.0030(0.382反弹压力位)附近,且不排除向更高水位测试的可能。
短线看,暂认定汇价已经在11月9日日高2.1159受阻回落进入较大级别调整中;已经在1月22日日低1.9337结束C波5下跌进入短线反弹或较大级别B波反弹的概率增大。小时图波动显示,汇价现运行在自波段低点1.9337反弹以来的3波反弹末段。
本周强压力2.0000,弱压力1.9900;强支撑1.9640,弱支撑1.9740。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1-28 21:40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日突破7.27关口 - 高国华(1月28日)
2008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承接近期的走高势头,突破7.30关口,以7.2996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单日升值幅度为5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2996元,1欧元对人民币10.661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5306元,1港元对人民币0.93534元,1英镑对人民币14.4904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