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谁赚了钱?(z)
面对着节节攀升的菜价,菜农们却抱怨说收入反而在下降。物价上涨到底谁赚到了钱?面对今天中国大陆物价涨起的时候,一个简单的蔬菜涨价利益到底去哪里做为敍述来看下,涨价到底是谁受益来看下真实的中国。从一个种菜农民,到运输蔬菜的商人,在到蔬菜批发商,以及靠卖菜为生普通人。尽然全没有赚到了钱?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不禁使人苦笑不得,那么到底谁赚取了钱呢?
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动食品价格的上涨?又是谁从涨价中受益最多?着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这里每天供应北京的蔬菜超过一百万斤以上,而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的60%都来自于蔬菜种植。山东寿光的桑金亮已经种了十年番茄,一家三口全部的收入都依靠这两个蔬菜大棚,桑金亮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菜价一天比一天高,但日子并不好过,今年的效益不如每年。桑金亮说,一个月前,番茄的地头收购价是每斤一块钱,半个月前,涨到了一块两毛五,最近涨到了一块四毛钱,这个价格比去年能高20%到30%,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遭遇阴天低温,今年番茄的产量明显下降。导致今年效益下降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菜成本明显上升,他详细地算了一笔帐,农家肥原来是90块钱一立方,现在涨到了130;化肥原来是120块钱一袋,现在涨到了150;塑胶薄膜原来是一块五毛钱一平方,现在涨到了一块七;农药涨价幅度也在15%左右,生产资料的上涨,远远抵消了番茄销售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今年的纯利也就剩个三千两千的,比往年低了有一半。
全村有200多户人家种植蔬菜,和桑金亮一样,他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种植大棚蔬菜,而今年,大多数村民都明显感觉到,挣到手里的钱比往年在减少。菜价上涨农民应该是最大受益者,但却恰恰相反,农民收益在下降。
蔬菜经销商王伟每天都凌晨起床,下乡收购蔬菜,王伟告诉记者,如果天气不好,收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为了能多组织一些货源,王伟只好盯紧一些大户。上午十点,桑金亮来到了收购点,这次他总共卖给了王伟总共1506斤番茄,每斤番茄的价格是一块五毛钱,是今年以来的最高价,桑金亮拿到了2260元,这也是今年他家卖菜赚钱最多的一次。一块五毛钱的最高价格确实具有吸引力,到了下午四点,王伟已经收上了5000斤番茄,那么这一块五毛钱的价格是怎么定下来的?王伟告诉记者,如今通讯十分发达,购销两端的价格完全是透明的,收购价格只能是随行就市,桑金亮也证实了这一点。桑金亮向记者透露说,就在王伟收货的同时,还有五六家经销商也在村里大量收购番茄,这些经销商所属的公司不同,发货的目的地不同,很难形成垄断,一块五毛钱收购上来的番茄经过王伟转手之后会卖到多少钱?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王伟先给我们算了一下成本帐,每天啊吃饭共花费50块钱,雇车200块钱,雇用两个工人,工资一共是80块钱,每收购一斤番茄需要给收购点一分钱带车费,这样总共就是380块钱,当天包括王伟这一路在内,总共有六路队伍分头进行收购,再加上到北京的运费,每斤番茄的收购、运输成本就要达到两毛钱。
在山东寿光,面对着节节攀升的菜价,菜农们却抱怨说收入反而在下降,而蔬菜经销商们在收菜时也是精打细算,连吃碗速食面都算在成本里面,日子也不太好过,桑金亮种的番茄被王伟收购后开始装车运往北京。在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工人们开始装车,为了便于销售,每次发往北京都是各种蔬菜搭配着贩卖,市场内所有这些车辆都是发往北京的,一箱箱的蔬菜被工人们高高垒起,一名知情人透露,所有这些车辆都是严重超载,如果不超载赚不了钱。那么这些车辆超载多少?经销商们对这个问题并不愿多谈,晚上七点,运菜车踏上了回京的旅程,货车有两名司机,司机们说,货车是他们个人的,从寿光到北京跑一个来回要两夜一天,运费是3200块钱,司机告诉记者3200就是赔钱,从寿光到北京来回是1000公里,每百公里耗柴油30升,这样油钱就需要1600块钱,路上总共八个收费站,来回过路费是500块,另外平均还需要交纳养路费4000、轮胎及修车费用4000、保险2000。
由于好多费用是必须要交的,如果不拉活只会赔得更多,经过整整一夜,记者一行来到了北京大洋路市场,货车司机告诉记者,走夜路为的就是尽量避开交警检查。高速路都有绿色通道的标志,而从寿光到北京的路线正是交通部、公安部为鲜活农产品运输开设的最早的绿色通道,据交通部介绍,目前全国的绿色通道总里程已达4.5万公里,在这些路上,鲜活农产品车辆享受不卸货、不罚款以及减免过路费的优惠政策,有十七个省区市全部免除通行费,十三个省区市减免通行费40%-50%,石立元的运菜车,行走一路看到的是,过路费仅在山东境内被减免了5块钱,减免幅度不到20%,而在河北、天津、北京的收费站都没有任何的减免,而在路上被罚款并要求卸货检查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超载,被处罚是经常的事,就拿王伟发往北京的这车蔬菜来说,一处计重收费单显示,超载66.1%,货车司机石立元解释说,核定载重是17吨,实际装了近30吨,但如果不超载,蔬菜成本还会急剧上升,如果不超载,到北京来,成本还得加六七毛,七八毛。对于绿色通道,司机们表示,已经好几年没听人提起这个说法了。
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开始,跟着运菜车一路来到了北京,认识了三个人,种番茄的桑金亮、经销蔬菜的王伟、运菜的石立元,大家都在抱怨说不赚钱,甚至是赔钱,一斤番茄从地里收购是每斤一块五毛钱,收购、运输成本是两毛钱,那么到北京之后,这些番茄又卖出了什么价钱?
经过一夜的奔波,运菜车来到了北京大洋桥市场,上午十点,货车开始向外批发蔬菜,柿子批发一块五毛五、一块六左右。这天从各地运进大洋桥市场的番茄量比较大,加上天气寒冷,客户减少,即使是这个价格,番茄卖得也并不理想。他们是一级批发商,为了能快速回笼资金,所有的菜都卖给二级批发,以这车蔬菜为例,番茄收购价一块五毛钱,销售价是一块六,西葫芦收购价一块七毛钱,销售价是一块七毛五,黄瓜收购价一块九毛钱,销售价两块,那么二级批发商又要加价多少?蔬菜批发商林雪艳:“这一块六进的番茄吧,晚上卖出去点一块七,挣一毛钱。”
林雪艳就是一名二级批发商,林雪艳说,现在各项费用都在上涨,摊位费从1500涨到了3000,夫妻俩在北京租房子住,房费原来是300,现在也涨到了500,粮油、煤气全在涨价,每天吃饭50块钱,一个月下来费用最少也得5000块钱,这些最终都要体现在菜价里。要是买卖好的话,每斤纯利也就是五分一毛,最多一毛钱。林雪艳说,他们的菜直接卖给个体商贩,最终进入零售市场,那么个体商贩又要加价多少?通过林雪艳,记者认识了个体商贩彭必银,彭必银这次购买了两箱番茄共99斤,每斤最终定价是一块八毛钱。番茄的批发价格其实并不象表面看起来那么低,以两箱共99斤番茄为例,王伟批发是一块六毛钱,但其中包含了两个塑胶包装箱的重量,每个包装箱重4斤,实际王伟的批发价是(99乘以1.6除以91等于1.74元)一块七毛四,林雪艳的批发价是一块九毛五(99乘以1.8除以91等于1.95元),这样我们最终拿到了一个准确的价格,桑金亮以一块五毛钱把番茄卖给王伟,王伟以一块七毛四卖给林雪艳,林雪艳以一块九毛五卖给彭必银,最终彭必银以两块五毛钱卖到市民手中,不过彭必银也抱怨说,现在房租等费用都在上涨,他也赚不了多少钱。
同样的番茄在这里卖到了两块八毛钱甚至更高,但是对于寿光的菜农桑金亮来说,无论是两块五还是两块八,这个价格离他都太遥远。谁在物价上涨中赚了钱?菜价涨了,但种菜的桑金亮不仅没能赚得更多的钱,落到手里的钱反而比以前少了,原因是化肥的价钱比菜价涨得还要高。同样,运费上涨,开长途运菜的司机没赚到钱;收购成本增加,经销商也没赚到钱;而租金水电等各种费用上涨,菜市场里的菜贩子也赚不到什么钱,买菜的市民更不用说了,只有向外掏钱的份儿。那么,钱到底哪儿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