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5-25 19:44
每周汇市评论
2008年 05月 25日, 09:42 段云飞 招商
市况回顾
美元指数经历了两个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比前一周大幅下跌1.3%,至71.888,为历史较低位置。造成美元兑国际主要货币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油价格在上周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曾上窜至每桶135.09美元,并稳定在每桶130美元以上,市场担心高油价可能给美国带来严重的滞胀问题。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的忧虑进一步增强,不但房地产市场修正尚未结束,而且次贷危机的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冲击正在显现;高油价不但带来了输入型通胀,也因此削弱了个人消费者的支出。美联储在上周公布的会议纪要中下调了2008年经济增长率预估,由三个月前预估增长1.3-2.0%下调至当前的0.3-1.2%,同时上调了通胀的预估,由三个月前预估的2.1-2.4%上调至3.1-3.4%。
尽管油价对欧洲、中国等经济体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但市场似乎坚信这些经济体的央行更关注通胀的风险,今年内降息的可能性甚微,这些货币尽管也遭遇经济放缓的困局,但由于利差优势而得到继续市场的支持。
截至2008年5月23日收盘,欧元兑美元为1.5763,美元兑日元为103.39,美元兑人民币为6.9414,英镑兑美元为1.9797,澳元兑美元为0.9592,美元兑加元为0.9900,美元兑港币为7.8021。
经济分析
1、滞胀的风险似瘟疫一样扩散全球。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就陷于了滞胀的风险。GDP环比折年率连续两个季度仅仅增长0.6%,这对于长期以3.0-3.2%的潜在增长率的美国而言,几乎等于停滞。最近的经济数据时好时坏,但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却一直未有起色。特别是,房价依旧处于下跌通道,这对美国的打击自然不言而喻。而连续高企的通胀进一步侵蚀了个人的实际收入和财富价值,使得对美国经济贡献较大的个人消费的增长已经出现拐点。尽管次贷危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但源自次贷危机的第二波冲击、第三波冲击正在发挥效应,这将使得美国的经济情况在2008年可能很难有显著的复苏。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5-25 19:48
每周汇市评论
2008年 05月 25日, 09:42 段云飞 招商
市况回顾
美元指数经历了两个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比前一周大幅下跌1.3%,至71.888,为历史较低位置。造成美元兑国际主要货币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油价格在上周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曾上窜至每桶135.09美元,并稳定在每桶130美元以上,市场担心高油价可能给美国带来严重的滞胀问题。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的忧虑进一步增强,不但房地产市场修正尚未结束,而且次贷危机的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冲击正在显现;高油价不但带来了输入型通胀,也因此削弱了个人消费者的支出。美联储在上周公布的会议纪要中下调了2008年经济增长率预估,由三个月前预估增长1.3-2.0%下调至当前的0.3-1.2%,同时上调了通胀的预估,由三个月前预估的2.1-2.4%上调至3.1-3.4%。
尽管油价对欧洲、中国等经济体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但市场似乎坚信这些经济体的央行更关注通胀的风险,今年内降息的可能性甚微,这些货币尽管也遭遇经济放缓的困局,但由于利差优势而得到继续市场的支持。
截至2008年5月23日收盘,欧元兑美元为1.5763,美元兑日元为103.39,美元兑人民币为6.9414,英镑兑美元为1.9797,澳元兑美元为0.9592,美元兑加元为0.9900,美元兑港币为7.8021。
经济分析
1、滞胀的风险扩散全球。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就陷于了滞胀的风险。GDP环比折年率连续两个季度仅仅增长0.6%,这对于长期以3.0-3.2%的潜在增长率的美国而言,几乎等于停滞。最近的经济数据时好时坏,但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却一直未有起色。特别是,房价依旧处于下跌通道,这对美国的打击自然不言而喻。而连续高企的通胀进一步侵蚀了个人的实际收入和财富价值,使得对美国经济贡献较大的个人消费的增长已经出现拐点。尽管次贷危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但源自次贷危机的第二波冲击、第三波冲击正在发挥效应,这将使得美国的经济情况在2008年可能很难有显著的复苏。
最大的问题恐怕来自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这对于大部分经济体而言是不可控的外生变量。许多人将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归因于美元的贬值、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投机力量的作用(其实这还主要是美联储造的孽,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2%,削弱了美元的走势,并掀起了新一轮过剩的流动性),其实,原油供应即将达到顶峰,估计自2010之后原油产量将自顶峰滑落,但需求却在刚性的增长,这不可避免地将原油价格推向每桶200美元以上。这种经济后果是相当可怕的,通过成本推动,这将有可能使得大部分经济体的通胀率维持在高位,并进一步削弱个人消费,造成全球滞胀局面的形成。
半年前,我们还曾沉浸在“全球经济与美国脱钩”的巨大喜悦之中,但现在已经看到了疲弱的美国经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杀伤力。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莫不看到经济放缓的迹象。尽管欧洲、日本第一季度的GDP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前年、去年的好时光已经不再,无论是消费者信心调查,还是ZEW经济情绪指数、IFO景气指数、采购经理指数等企业信心及经济情绪调查,都显示主要经济体的未来经济前景暗淡。同时,主要经济体的通胀也处于历史高位,对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2、利率政策前景决定了国际汇市的走向
自2001年6月份以来,美元自最高121.02一路下跌至当前的71.888,累计跌幅高达40.6%。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贸易的不平衡。而最近一年里,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5.25%下调至2.0%,使得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利率最低的发达国家。利差的劣势使得美元指数屡次突破历史记录,美元指数自年初以来已经大跌了6.3%。
美联储经过几次大幅度降息之后,由次贷危机造成的市场动荡渐渐平复,当前又面临了“到底是维持利率不变以控制通胀预期,还是继续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呢”的困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就明确表示,“金融市场状况仍远谈不上正常,最终市场参与者自身必须解决资金紧张问题,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美联储悲观的经济增长预测,在某些程度上说明,“即使信贷状况得到改善,但美国楼市滑坡给整体经济层面造成的影响还会继续发挥,这意味着经济会感受更多阵痛,美联储也可能会采取更多降息的行动”。然而,美联储并非铁板一块。达拉斯联储总裁费希尔和费城联储总裁普洛瑟在4月29-30日的议息会议上反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2.25%下调25个基点至2.0%。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担心通胀攀升的风险,特别担心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使得美元继续贬值,进而推高商品和进口价格,令企业和家庭缩减实际支出,并最终削弱经济活动。正是由于如此,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进一步降息,利率期货甚至反应出年底前加息25BP。
最近数据显示,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虽有一些放缓,但普遍强于市场的预期,欧洲央行依旧高度关注其通胀问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继续强调,“中期的物价稳定和对维持价格稳定方面的可信度,是确保高水准的持续增长以及可持续就业创造的最好途径”。一些分析师认为油价每上涨10美元,欧元区的通胀率就会上升0.15-0.16个百分点,而油价相当于去年同日上涨了66.42美元,意味着通胀至少要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这将使得欧元区的通胀率长期维持在3%以上,远远超出欧洲央行可接受的2%以下的通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短时间内降息的概率极低。
日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同样令人意外,但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仍着重关注日本经济面临的风险,指出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且能源和原物料成本劲升将导致日本经济放缓。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在金融体系状况理想时,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诸如将利率下调至零,将会产生副作用,只会对推动经济成长产生限制作用。因此,我们预计,日本央行仍将继续维持政策性指标利率于0.5%不变。
英国经济明显放缓,但最近还不足以引致英国央行降息。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5月份会议记录显示,仅布兰费罗主张降息25个基点,其余八人均倾向于集中关注通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多数委员担忧,在消费者物价指数意外涨至3%的情况下,若将利率自5%进一步调降,将使控制通胀预期变得更加困难。
受益于能源及铁矿石价格的飞涨,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依旧强劲,通胀仍是其央行关注的重点。澳大利亚央行在5月份的会议记录声称,“因通胀处于央行并不乐见的高位,其本月稍早时侯曾积极考虑到采取升息举措,但央行权衡考虑后决定保持利率不变,并给予已然紧缩的货币政策更多时间来发挥作用。
在发达国家当中,加拿大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最深,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通胀只有1.8%。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央行只有紧跟美联储不断降息。目前,政策性指标利率从最高的4.5%已经降至3.0%,市场预计这种降息活动还将继续。
3、原油价格将挑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
对于原油价格高企,不同的利益方说法各异。石油输出国组织基本上认为,油市供给充足,高油价是由投机操作、疲弱美元和地缘政治问题导致的。而美国则认为,油价攻破130美元,并不断创出新高,恰恰反映出供应吃紧和全球石油需求强劲,不应把油价上涨归咎于投机因素。
那么,美元下跌到底对原油价格影响几何呢?截至5月23日,原油价格同比上涨101%,比年初上涨37.7%。而同期,美元指数同比下跌12.7%,比年初下跌6.3%。从两组数据对比当中,可以发现美元下跌对油价的影响并非主要因素。真正主要的因素恐怕在于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尽管当前的供需可能还是平衡的,但原油供应即将迎来峰顶,预计2010年后原油供应有可能从峰顶滑落,而对原油的需求却刚性增加,这种供需上的错配将会引致严重的能源危机。除非新能源的崛起,否则对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从图可见,美元指数和原油价格呈现反向关系。如果说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将继续刺激油价上涨的话,这对美元将构成极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经济体而言,克服油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最佳的方法就是实现本币对美元的升值,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威胁。如果这样看来,美元的下跌恐怕还是无尽头。
汇率预测
随着美联储将利率降至2%,以及美联储官员开始频繁对通胀发表警告言论,市场相信美元的减息周期已接近尾声,美元利率的下行空间已经不大,年内可能重新开始加息,利率期货显示年内加息的概率一度高达100%。这种预期推动美元自4月下旬出现了一波强劲反弹,而且这种预期仍在不断自我强化。但是,市场对次贷危机的担忧仍挥之不去,虽然危机频繁的高潮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但市场仍不敢相信危机就此结束,小规模的恐慌心理仍不时袭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元的涨势。整体来看,美元接近其中期底部的概率日益加大,继续大幅下挫的空间已经有限,但不能排除近期走势会比较反复。预计美元近期将进入振荡筑底阶段。
欧元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经济放缓的拖累,欧洲央行将被迫在下半年开始减息,这一预期对欧元走势构成压制,但上周新公布的欧元区GDP数据好于预期,令市场处于短期彷徨状态。不过总体来看,欧元的投资价值可能已经在较大程度上于前期的上涨中体现出来,后市的投资价值已经下降,虽然不能排除重上1.6,但继续大幅上升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英镑走势相对欧元较为疲软,原因是英国经济衰退风险日益明显,楼市低迷的状态类似于美国,且英国央行已经开始减息,尽管受制于通胀的因素,目前暂停降息,但市场预计后市英镑会有更多减息举措,因此走势短期内难以看好。
日元继续与基本面脱钩,走势较大程度受到美股影响,因此美股对日元后市具有决定性的支配力。基本面而言,1季度日本GDP好于预期,但日本内阁、日本央行、日本财务省均下调了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认为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美国经济放缓对日本出口构成挑战,但暂时来看,新兴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弥补了美国方面需求的缩减,但从中长期来看,新兴市场难以同美国经济脱钩,日本经济的外部环境可能继续恶化。
商品货币走势分化,加元陷入长达半年的大型区间振荡,油价上涨原本对加元利好,但由于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担心加国经济恶化,因此加元裹足不前;澳元维持上涨势头,商品市场牛市继续助推澳元涨势,近期黄金有望结束调整,重拾涨势,而中国地震推高基本金属价格,都将令澳元获益,此外,澳洲国内通胀依然高企,市场对澳元加息的预期仍然不减。
yqj
发表于 2008-5-25 20:03
多谢分享;)
汇海渔夫
发表于 2008-5-25 20:24
个人感觉:E/U周内很难向上测试1.59及以上价位,回探1.55~1.56一线更利于向上的力度。
yqj
发表于 2008-5-26 04:17
:lol:
yueyue2
发表于 2008-5-26 06:41
谢谢,辛苦了!
zxx92
发表于 2008-5-26 10:10
:vic: :vic:
zxx92
发表于 2008-5-26 10:11
:vic: :vic: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5-26 20:34
5月26日各大外汇币种走势分析预测 - 宋德才 - (5月26日)
5月26日欧元/美元预测
欧元/美元周五区间震荡,收盘于1.5700之上。形态显示是上升中的回落,当前整体仍在震荡反弹,前期跌破 1.5500水准意味着长期上升趋势已经反转,短期可能震荡上升,支持在1.5650-80区域,上升受阻于1.5900-50区域,当前形态上 1.5600区域形成关键支撑,预计整体反弹之后可能恢复下跌,不乏剧烈震荡局面,可短线考虑区间交易机会,警惕震荡的幅度,关键阻力在1.5950,而整体下跌趋势的新目标应该在1.5000区域附近,若跌破则新的目标在1.4700水平,短期震荡上升的机会仍很大。策略:短期区间交易。
短期方向:区间震荡
支撑位:1.5680/1.5600
阻力位:1.5820/1.5950
中期目标:1.5000
中期预测:剧烈震荡上升几天后跌至6月中旬。
5月26日英镑/美元预测
英镑/美元周五震荡上升,收盘在1.9700之上,但整体趋势呈下跌,目前仍可能会发生意外行情波动,后市可能进一步震荡,短期支撑在1.9640区域,更强的在1.9500,阻力在1.9840和1.9900-2区域,中期震荡下跌最大的目标为1.9000区域,或看到剧烈震荡。策略:等待反弹后卖出。
短期方向:震荡见顶,展开回落
支撑位:1.9640/1.9500
阻力位:1.9840/1.9900
中期目标:1.9000
中期预测:震荡几天之后跌至6月中。
5月26日美元/日元预测
美元/日元周五震荡下跌,收盘在104.00之下,美元/日元出现剧烈震荡,周期走势表明后市可能更大幅震荡,近期行情一直保持在102-105波动,仍未有打破迹象,但前期行情的关键支撑100.00被跌破,走势聚焦95.00数年低点,长期已经见顶,保留最终行情测试并挑战95.00或者更低93.00水准的预期,若行情返回104.00之上,目标可能在105.00水准附近,短期在102.00-105.00区间剧烈震荡,中期行情可能大幅震荡,关键阻力在 105.00-106区域,长期阻力也在105.00区域附近,有效突破则意味着转势,但目前可能维持震荡,短期支持在102.50区域,总体行情仍有望震荡后恢复下跌。策略:在区间上轨卖出。
短期方向:区间震荡
支撑位:103.00/102.50
阻力位:104.50/105.20
中期目标:105.00
中期预测:剧烈震荡至5月底。
5月26日澳元/美元预测
澳元/美元周五区间震荡,收盘于0.9600之下,整体态势震荡突破但将缺乏持久力,未来几天有望继续展开。阻力在0.9680-9720区域,那是重要顶部,行情再次到达区间0.9300-9500之上,短期支撑在0.9470-9500区域,之后是0.9400,整体震荡区间上移到0.9400-9700区域,反弹最多在0.9700-20阻力区域见顶,强阻力在0.9650,后市见顶后继续发生震荡下跌,支撑在0.9500区域,进一步趋势支撑在0.9350水平。策略:等待见顶逢高卖出。
短期方向:区间震荡
支撑位:0.9550/0.9500
阻力位:0.9670/0.9720
中期目标:0.9400
中期预测:震荡几天见顶之后下跌至6月中。
5月26日美元/加元预测
美元/加元周五剧烈震荡,收盘位于0.9900之下,长期没有跌破0.9700的关键支撑,就保持长期趋势的上升,行情返回1.0000水准之下,60年低点附近的重要支撑是0.9000,预期长期整体下跌可能已经在那之上结束,未来震荡机会仍然较大,短期支撑在0.9800、0.9700,关键阻力在1.0000,前期波段突破0.9700已经确认反转的信号,关键支持可能在0.9700区域,0.9400-0.9500是50-60年低点形成强支撑,趋势关键阻力在1.0300区域突破后行情中期升势重新展开,目标在1.0450,预期整体已经长期见底,震荡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策略:冒险短线逢高卖出。
短期方向:反弹见顶再次震荡下跌
支撑位:0.9800/0.9700
阻力位:0.9920/1.0000
中期目标:1.0260
中期预测:震荡下跌持续未来几天见底,之后上升至6月中。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8-5-26 20:35
强劲IFO数据助欧元飙升 - 严谨 - (5月26日)
德国经济研究机构IFO上周三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德国5月份商业景气指数意外上升,打破了上个月的下行趋势。德国5月份商业景气指数从4月的102.4上升至103.5。该数据说明欧元区最大的成员国对其应对全球流动性紧缩、高油价以及欧元走强等不利局面的能力颇具信心,市场对德国经济未来六个月的信心增强,强劲IFO数据增强了欧元区加息的预期。
与此同时,上周国际原油价格节节高攀,屡创历史新高,上周四曾升至每桶135美元上方。油价的飙升亦推高了全球通胀,欧元区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已高达3.3%,远高于2%的警戒线上方。对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德国ZEW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呼吁加息的举动是正确的,并且预计欧央行将于近期宣布加息。欧元区利率水平已经比美国高2个百分点,若利率继续上升,美元对欧元的吸引力将减弱。
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给美国通胀全面上升“火上浇油”,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加剧,美元指数上周创下两个月最大单周降幅。通胀压力对近几周外汇市场的影响空前巨大。一直以来,通胀始终是货币估值的一项重要标准。
当前飙升的油价被视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拖累,并对美元构成打击;相反的是,油价高企提高了欧元区通胀预期,迫使欧央行保持强硬立场,再加上强劲的欧元区经济,从而为欧元上周走强带来支撑,欧元/美元创4周新高1.5813。高油价对美国股市也造成损害,因为投资者担忧通胀可能将削弱企业盈利能力,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打击,日元、瑞郎等低息货币上周也受到追捧。
其他非美货币方面,近期英国的经济数据表明,尽管房市持续下滑,但通胀和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增强了该央行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支持上周英镑走强;近期澳洲旺盛的出口需求支持其经济稳步增长,且澳洲受次贷危机影响有限,而能源和食品价格高企增强了澳洲联储继续升息的预期,上周澳元/美元刷新24年高点至0.9651。
技术上,“应时涨跌软件”日图显示,欧元/美元突破了30和60日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