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bao1981 发表于 2008-11-1 16:51

交易心理---舍得理论

舍得理论,
2.9 舍得理论,
按概率说,舍了就没100%,但还是要保留这个做"借口".

算得失就是算账,交易员普遍有很奇怪的算法(如果亏损不计较,出了舍得关,则不会这样)
有人将最后一次是赢了单,算作赢了。
但是也有"负面心理说":有人喜欢将季度的第一单开始统计总算,如果前段不巧是亏多,这整个三个月都总计
为不好,这不利于士气,所以,算最近一两次的也许对。
这现实就是,某些交易员报告自己(自己对自己讲)成绩是就这么怪。--
因为心中难舍。

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要胜于每天对自己的交易的盈利或者亏损值过多在意。
自负和成功将使你一文不名。成功会产生自满的情绪将真实的情况蒙蔽。你赢得越多,自我感觉越好,自负感愈发膨胀。成功的喜悦是赌徒的麻醉剂。在很多时候赌徒一旦因盈利而激动,那么其就将迎来亏损。
为什么有数以千计的技术分析高手,但成功的交易者却寥寥无几?因为他们需要在个人的心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不是分析方法。

有人提(ZT)交易者如在日常生活中心胸狭隘,事事念念都为自己想,那他在交易中就无法战胜心理的恐惧与贪婪,就不会成为一名伟大的交易者。下面分分类吧!
      (1)情多而不严谨的人,在金融中是很容易失败的。
      (2)情多而严谨的人,在金融中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3)寡情而不严谨的人,在金融中是会遭到大败的。
      (4)寡情而严谨的人,多数不会干金融。
      (5)博爱而严谨的人,一定会很成功,而且是大成功。
外国人说的博爱,接近佛家的 舍得,因为,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
  ***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私心,没有偏见。它不因牡丹花名贵而让其常开不落,也不因狗尾巴花卑俗而不准其生长;它不为盛夏的百花齐放而欢呼,也不为秋冬的叶落花凋而忧伤。花开必有落,落是开的继续。天地对事物就像对草编的小狗一样没有偏见,没有亲疏,一视同仁。
《庄子》一书记载:纪淆子替齐王训斗鸡。10天后,齐王催问。纪淆子回答:“不行,它太骄横,不够参战的资格。”20天后,齐王又催问。纪淆子回答:“不行,它虽然不骄横了,但见了鸡的影子还冲动。”过了30天,齐王又催问。纪淆子回答:“还不行,它虽然不冲动了,但眼睛还有锐气,气势也太强。”40天后,齐王看已经训好的鸡,其状态是听到别的鸡叫毫无反应, 神似木鸡一般。纪淆子说,“它的神已凝聚于心里,没有外露以致泄掉。现在已没有鸡敢应战 ,即使想应战,也必定被它内在的力量所震服。”
  上面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力量在于心,心才能和自然交融。
从佛家的某些意义讲,人一生得到的都是前世布施得来的,也就是一个定数,那么,如果你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法,得到本来属于你的东西,是不明智的,这种不明智会很快体现到金融交易的心态中,变成因恐惧与贪婪产生的亏损。
      日常无不用极地达到短暂目的的朋友,将会在金融市场中交出学费。
现在转入正题:就是,第一年,要交点学费,舍得,以学费的名义;第二年程度好的人当然在赢利了。
但是大部分人在赢利阶段认为市场欠他的,因为发的欲念太早太快,99.9%只得进入第三年,如此种种,
当他/她开始以舍得的名义开始认知时,经验也上来了,在心理层面开始转入正规,开始正面的希望了。
既然是“舍”所以在概率上永远有一定比例的失败,但是这个失败也许能伴生出,长期一致性获利能力。
所以舍得,成就了+ -(正负) 都有可能的境界,这实际上已经脱离山脚,成功的第一道大关已经过了.
有舍才能得,舍了钱财得到佛家道统的福报,行自然道了解世界,也容易解放人心。这是就
有做善事的基点(否则处处计较,俗人一个)。同样交易世界,识得自然流,自然有反观人性的妙处。如果能
舍得俗人(失败交易者)的“不止损”或“下单就挂念,得一点利就落袋为安”,等缺点,得更多就是可以预期的
事情了。
这是洋葱的内层...
如此进行,洋葱的更靠内的部分就能接近,因为必须舍去终极核心,否则难"得".
还有什么借口呢?
ZT附一个心理实验结果作提示:
亏生侥幸心,赢生贪婪心
美國紐約有一位心理醫師,名叫夏皮諾,他曾主持了兩個著名的實驗,這兩個實驗分別有兩個選項,被實驗者可從中選擇一個答案。

實驗一是『得到』的實驗。

選項一,75%的機會得到1000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得不到;
選項二,確定可得到700元。



在實驗前,實驗者先以數學統計的概念向被實驗者說明,從機率期望值來看,選項一能夠多得到50元。但,實驗結果顯示,80%的人選擇了第二個選項,即選擇確定得到700元, 可見這80%的人似乎沒有理會實驗者有關數學統計的解釋。

從心理層面來看,這80%的人選擇的是寧願少賺些,但也要確定利潤。看來這些被實驗者是不喜歡面對風險的,若反映在股市的操作上,就是只要股票稍一上漲,便會立即拋出。 即使某支股票有75%繼續上升的機會,但為了避免25%什麼都得不到的風險,而寧可選擇少賺。美其名說是規避風險,但其結果可能是使大賺的股票在小贏時就被賣掉了。

實驗二是『付出』的實驗。

選項一,75%的機會付出1000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用付;
選項二,確定需付出700元。

同樣的,從機率期望值來看,第一選擇將多付出50元。但,實驗結果顯示,75%的人選擇了第一個選項,即選擇了75%的機會付出1000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用付。他們為了那25%什麼都不付的機會,寧可多失去50元。

從心理層面來看,第二個實驗就是股市中不願在第一時間做停損的人性根源。當買進股票後就下跌時,投資人總是想出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那是暫時的,並總是幻想著它很快就能回升。當這種暫時的下跌不斷持續時,投資人又想出新的理由,安慰自己應該續抱股票。結果,小虧慢慢累積成大虧,直到再也無法承受時,終於被大虧的恐懼感打敗,不得不倉皇出場。一次致命的大虧損,往往會徹底淘汰一位投資人,包括那種很聰明、甚至在其它行業出類拔萃的精英。

夏皮諾實驗可以看出一個事實,即絕大多數投資人獲利時賺小錢、虧損時賠大錢。因此,從人性或心理層面解釋了股票市場有多數人賠錢,而且永遠會有多數人賠錢,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想要在股市中存活下來,就得充分體認『賺大賠小』的道理,如同華爾街操盤人的名言一樣『Cut Your Losses Short & Let Profit Run』,

[ 本帖最后由 kangbao1981 于 2008-11-1 16:52 编辑 ]

amass 发表于 2008-11-1 17:47

實驗二是『付出』的實驗。

選項一,75%的機會付出1000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用付;
選項二,確定需付出700元。

同樣的,從機率期望值來看,第一選擇將多付出50元。但,實驗結果顯示,75%的人選擇了第一個選項,即選擇了75%的機會付出1000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用付。他們為了那25%什麼都不付的機會,寧可多失去50元。

從心理層面來看,第二個實驗就是股市中不願在第一時間做停損的人性根源。當買進股票後就下跌時,投資人總是想出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那是暫時的,並總是幻想著它很快就能回升。當這種暫時的下跌不斷持續時,投資人又想出新的理由,安慰自己應該續抱股票。結果,小虧慢慢累積成大虧,直到再也無法承受時,終於被大虧的恐懼感打敗,不得不倉皇出場。一次致命的大虧損,往往會徹底淘汰一位投資人,包括那種很聰明、甚至在其它行業出類拔萃的精英。

;) ;)
我最后的大亏损就是因为选了第一项。

强哥爹 发表于 2008-11-1 22:54

谢谢分享,受益匪浅.认直学习,积累经验!

fox110 发表于 2008-11-1 23:02

谢谢!受教!!!!;)

laohuang 发表于 2008-11-2 00:01

欲取之必先予之啊~;)

kangbao1981 发表于 2008-11-2 00:28

就是说该止损的时候,一定要舍得,呵呵!有舍才会有得!不舍就不会得!
正确面对亏损,不要太好强,亏损是很正常的,小不损,则亏大,不舍小,则失大!

在汇市,放下我们的尊严,勇于承认错误,该舍一定得舍,该得的一定要有信心去得到!

kangbao1981 发表于 2008-11-2 00:29

大家一起努力吧~~!:han: :han:

yulamlam 发表于 2008-11-2 03:56

谢谢!!:han: :han:

blueone 发表于 2008-11-2 10:55

谢谢。真好这篇文章!!!

mx12345 发表于 2008-11-2 12:00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交易心理---舍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