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04

欧元先生 - 欧元一周走势预测 (4月6日)
09-04-06 14:49

预测欧元运行区间时间:2009年4月6日至4月10日

欧元本日上涨运行区间:1.3520-1.3735震荡上涨(本日不下破1.3480上涨趋势)
上涨阻力一1.3580 上涨阻力二1.3615 上涨阻力三1.3650 上涨阻力四1.3680 上涨阻力五1.3715
下跌支持一1.3680 下跌支持二1.3635 下跌支持三1.3605 下跌支持四1.3580 下跌支持五1.3535

欧元本日下跌运行区间:1.3580-1.3405震荡下跌(本日不上破1.3610下跌趋势)
下跌支持一1.3535 下跌支持二1.3480 下跌支持三1.3440 下跌支持四1.3400 下跌支持五1.3335
上涨阻力一1.3480 上涨阻力二1.3535 上涨阻力三1.3565 上涨阻力四1.3580 上涨阻力五1.3615

欧元本周上涨运行区间:1.3480-1.4000震荡上涨(本周不下破1.3300上涨趋势)
上涨阻力一1.3580 上涨阻力二1.3610 上涨阻力三1.3735 上涨阻力四1.3870 上涨阻力五1.3930
下跌支持一1.3930 下跌支持二1.3870 下跌支持三1.3735 下跌支持四1.3680 下跌支持五1.3610

欧元本周下跌运行区间:1.3610-1.3100震荡下跌(本周不上破1.3610下跌趋势)
下跌支持一1.3535 下跌支持二1.3480 下跌支持三1.3335 下跌支持四1.3250 下跌支持五1.3150
上涨阻力一1.3150 上涨阻力二1.3250 上涨阻力三1.3335 上涨阻力四1.3335 上涨阻力五1.3480

欧元一周走势预测:
欧元上周消息面得到(欧元央行降息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和美国非农数据继续走差)的支持下,连续上扬,我们先从欧元的日K线图分析,上周五欧元收盘K线是以一根锤子线报收,表示欧元经过连日上扬后,由原来的单边多方力量以有所改变,现在空方力量以出现回补,所以从K线来分析欧元,未来两天欧元出现回落盘整的走势概率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请大家关注欧元周一和周二的走势,本周操作提示:大家可以考虑在本周欧元关键阻力附近做空欧元:阻力在1.3580和1.3610附近,如果做多的可以考虑在本周关键支撑1.3480和1.3335附近进场。今天早盘欧元在1.3480附近留下跳空缺口,如果欧元本周不回补此缺口,本周我们继续看多欧元,如果欧元本周往下跌破此缺口,本周我们看空欧元为主。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05

王剑鸣 - 美元“多重影响狙击” (4月6日)
09-04-06 14:47 保护视力色:         [打印]

上周G20峰会、非农、ECB利率决议、美汽车业重组、英国经济数据,都对美元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次G20在刺激全球经济方面达成的共识,的确是我们前期没有预料到的。与会国同意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向全球经济再注资1万亿美元,以对抗这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也承诺出资400亿美元,中国的表态无疑是最关键的。G20的积极态度,提振的市场信心和对全球经济见底的预期。对于G20这次的态度,我们认为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观望,是否能给全球经济带来有效的影响,我们还要看2季度的各国的经济数据显示。个人认为,对于全球经济见底的看法现在不宜过于乐观。

美国3月非农人数66.3万人,高于预期的65万人。虽然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萎缩,但好于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期,也促使风险偏好的在次回暖。美ISM非制造业指数40.8,低于预期42.0,扔低于50表明美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依然处于萎缩状态。从美国的经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见底的说法不容乐观。如果全球经济见底,美国应该是第一个开始。

美国否决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重组计划,并警告两家公司均有可能被置于破产程序以削减其债务。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两大汽车公司破产,那么对美制造业和就业都是非常大的打击。防止金融业危机向制造业扩散,这来家公司的倒闭会起到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所以,个人依然认为美国人不会这样解决两大汽车公司的问题。

ECB上周降息25个基点,将利率调整为1.25%,低于市场预期降息50个基点。个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在前期对ECB的利率计算已经多次的给大家算过。央行行长特里谢会后声明,也对ECB的利率做了谨慎的暗示,不排除在1.25%在继续下调利率。个人倾向ECB后期会再次下调利率50%基点,将利率调整为0.75%。操作参考:欧元如果今天收稳于1.3570上方,可以继续持有多单.前期多单可以考虑在1.3640附近结利,回调后在尝试买入。上方关注1.4000大码位,空头选择观望。

英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都好于预期,这也让英镑从基本面上找到的上扬支撑.我们都知道,英国3月份的经济数据,一直都是非常良好.所以,不能让我们对英国经济见底或回暖提供较好的支持.更多要关注本周英央行的利率决议.英镑操作参考:1.5080企稳可以继续谨慎持有,建议前期多单可在此位先结利.下方英镑需收稳于1.4930位,才有可能挑战中期转向价位1.5360位.在1.5080位和1.5170位,可以轻仓尝试沽空.有效止损价位均50点。

澳元.在风险偏好的提振下,也大幅上扬,但上扬力量明显偏弱,这源于市场对大宗商品的卖压和市场对澳联储利率依然有下调利率的预期.近期澳元交易风险较大,建议关注澳联储利率决议。操作建议:前期澳元多单可以考虑结利,回调后收稳于0.7050可以继续持有或买入。上方关注0.7250,如果形成有效突破,可以继续持有0.7500位,空头观望。

黄金下方关注870支撑效果,如果击穿将会打开进一步的下行空间.近期多头交易建议观望。

道指已经见到我们前期计算的8000位,会出现震荡调整,下方关注7925位有效支撑,上方8310点,建议在这个位子结利。

市场处于震荡周期,交易上可以考虑高抛低吸,不宜持仓过久。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05

蒋月 - 4月6日汇市策略 (4月6日)
09-04-06 15:54

操作建议:

上周五的外汇市场,除日元外,其他各非美货币均不同程度的上扬,主要是由于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失业率加剧,以及G20峰会结束,市场对全球经济将见底的乐观情绪,从而支持股市走高,风险偏好改善将令资金撤离美元和日元等避险货币,双重利好支持着非美货币。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3月非农就业人数高于预期,即非农就业人数减少66.3万人,高于预期的65.0万人;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萎缩。令经济衰退16个月前开始以来的失业人数超过了500万人,失业率触及1983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近日汇价的走势来看,各非美货目前均呈现出多头排列态势,预计将会进一步上扬。因此,今日建议可逢低择币买入非美!

EUR/USD:建议买入,目标:1.3640,1.3700。

AUD/USD:建议买入,目标:0.7300。

GBP/USD:建议买入,目标:1.5070,1.515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07

美日重回上升通道 - 张志刚(4月6日)
09-04-06 00:18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全球经济衰退对日本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日本经济由出口和消费主导,欧美是其最主要出口市场,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出口萎缩,在滞后效应作用下,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加剧。近期公布的数据证实,出口业的萎缩正在影响到日本的就业和消费,日本2月份的失业率攀升至4.4%的三年多来最高水平,高于1月份的4.1%。由于人们更加担心失业,日本家庭2月份的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日本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6.6%,日本经济本年度前景堪忧,日本正在迎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在全球救市行动中,日本因其政治体系的动荡和混乱而行动迟缓,危机爆发以来,日本自去年8月以来,先后出台了三个经济刺激方案,总价值为75万亿日元,但实际日元支出仅为12万亿日元,对经济的影响有限,在全球新一轮救市计划下,日本国内期待新的救市计划。作为回应,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近期宣布了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这一计划旨在缓解经济衰退加剧对日本造成的打击,提振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作为宽松货币政策的一贯执行者,日本货币政策影响有限,本次经济计划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提振日本境内需求,同时刺激境内消费。

日本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执行,也意味着其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在2009年延续,加之在新的财务年度开始之际,受境外投资需求影响,近期日元在外汇市场必将持续承压,对主要货币走低。

操盘建议

技术角度,美元兑日元,欧元、英镑、澳元兑日元都结束3月底财年影响的回调,再度回到上升通道,并震荡上行,试探前期高位,酝酿新的突破。操盘方面,建议逢低建仓美元兑日元,止损位设在95.80,后市若再度突破99.70的前期高位,将有望突破100的整数关口,试探102的下一个重要阻力位。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09

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制造“廉价美元” - 钟伟(4月6日)
09-04-06 09:53

2009年3月,英美两国央行先后实施了“定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的政策操作。3月12日,英格兰银行于向机构投资者收购政府债券20亿英镑,此举将资金直接注入到英国实体经济。3月18日,美联储又表示将购买最多3000亿美元的2年-10年期的美国国债和7500亿美元的MBS债券,以及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美联储仍将进一步放大该操作的规模。其他陷入深度衰退的发达经济体是否会效仿,尚难定论。

定量宽松被理解为央行开动印钞机,为财政赤字直接融资。这种理解是否准确?定量宽松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定量宽松的理论基础:

非常规地直接注入流动性

传统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稳定通货,但常常受到追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其他目标的困扰。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分为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和其他工具等三类。数量工具的调控思路就是控制M0/M1/M2乃至更广义货币的供应量的调控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被各国央行所放弃。价格工具的调控思路就是调控利率和汇率,由于根深蒂固的汇率浮动至上思维,主要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浮动汇率制。其他工具的调控思路主要是央行必须关注通货膨胀预期、资产价格变动等中介目标,但这种思路不是太普遍。因此,总体而言,在次贷危机之前,各国央行的货币调控实质上就是调控利率,尤其是基准利率,对货币数量和汇率等的调控都比较少见。

“定量宽松”是2004年由伯南克和前美联储理事会理事劳伦斯·梅耶等共同推出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它是伯南克等基于大萧条时期的研究而得出的非常规手段。当央行常规操作受到制约,难以帮助金融和实体经济恢复和增强流动性时,央行可以考虑定量地向政府或者私人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以强烈地改变私人部门对汇率和利率的预期,刺激实体经济的复苏。

无论央行定量操作的交易对手是财政、金融机构还是普通机构,定量宽松通常都能够使得交易对手的流动性迅速宽松;金融市场浮动利率和固定收益率曲线均整体下移;汇率因缺乏利率支撑也贬值;实体经济能够享受到利率更低、汇率更软、流动性更宽松带来的“廉价货币”的好处,因此,定量宽松是经济运行艰涩时的润滑剂。

美联储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削减至0-0.25%,依赖传统思维,货币政策已不可能再宽松。更糟糕的是,美联储反复调降的是短期基准利率,但中长期利率的下滑还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美联储购入2年-10年期国债,使得美国国债固定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不需要经过漫长的货币政策传导。

美联储购入财政部的国债,克服了财政部救市资金不足的问题,也降低了国债销售困难甚至流拍的巨大风险。目前美国国债余额为11万亿美元,根据奥巴马政府的预算,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75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年内仍需通过发债筹资约2万亿美元。但糟糕的是,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出现环比下降,美国国内机构和居民则缺乏足够的净储蓄去购买国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和财政部联手进行定量宽松,是不得已的选择。

定量宽松通常并不等于直接印钞、增加流通中的现金。目前广泛流传的美联储印钞买国债或者其他资产,可能是一种误解。从防范恶性通货膨胀的角度,现钞操作可能难以超过千亿美元的规模,流通中现钞不太可能因该操作而有明显上升。但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宽松是必然。

美联储“恶性”透支自身信用

美联储施行此种操作,政策效果相当复杂。

如果美联储的交易对手是美国财政部,操作可以使财政部能够定量筹资,并得以实施奥巴马的大规模经济复兴和再投资计划(ERRA,Economic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如果美联储的交易对手是MBS的债权人,可以帮助MBS债权人摆脱不良资产并获得流动性。如果美联储的交易对手是机构债的债权人,那么这些金融或商业机构将能够恢复流动性。因此,美联储是向财政部、金融机构还是实体经济注入了流动性,取决于谁是美联储实施定量宽松的交易对手。相信美国财政部、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甚至居民部门,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得益于定量宽松所注入的流动性。

美联储购入美国国债、MBS或者机构债之后,其资产平衡表上,资产项将立刻增加上述资产,但是负债项也同步膨胀。这意味着美联储总体财务状况的恶化。如果美联储购入资产后,在负债项增加的是广义货币M2,那就意味着央行向交易对手直接信贷。如果负债项增加的是基础货币,例如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那就意味着央行向交易对手提供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具有乘数效应。在理论和实践上,美联储都很难大规模向交易对手提供现钞。美联储对会计账目的不同处理方式,将决定定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的形态,并决定扩张的效果。

定量宽松之后,美联储购入的资产可能受到价格上的支撑。这种价格支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上可供交易的资产存量的收缩;二是市场上资金供应的增加;三是公众预期的增强。因此,美联储购入中长期国债、MBS或者机构债之后,上述资产价格会暂时坚挺,并且收益率下降。同时,利率的下降往往带来汇率贬值。

但是,定量宽松会“恶性”透支美联储的信用。这种“恶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美联储在资本金没有任何变动的背景下,资产负债规模绝对膨胀,资本充足率会更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由2008年9月的8000亿美元左右,膨胀到2008年年底的2.3万亿美元左右。考虑到美联储今年的定量宽松操作规模,2009年底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膨胀至3.4万亿美元。其次,定量宽松带来美联储负债项(基础货币或者广义货币等“准美元”)的膨胀,而对应的资产项可能是MBS或者机构债等“有毒资产”,这意味着美联储的财务结构更脆弱、更恶化。反复运用定量宽松必然导致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动摇。

可能引发“廉价货币”竞争

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定量宽松对美国资产的境外持有人影响复杂。以中国为例,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1.95万亿美元,可能有1.2 万亿美元为美元资产,包括美国国债、“两房”债券、金融债和机构债等。这次美联储和财政部之间的交易,使得美国国债价格上升,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部分浮盈;同时,美元利率和汇率走软,又使得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预期利息收益减少,折合成人民币的储备存量浮亏。两相抵消,效果复杂。但无论如何,只要中东和东亚开始不再增持甚至减持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这些资产的价格迟早必然下跌。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经济本身。目前美元资产的境外债权人仍然只能忍受。

定量宽松直接扩大了美元存量,低利率低汇率有利于美国实体经济和和贸易的改善。但是,如果欧洲国家或者日本也效仿进行定量宽松,全球央行可能展开“廉价货币”竞争,国际货币的供应可能失控。考虑到人民币不是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货币,也不是充分国际化的货币,我国难以直接采取“廉价人民币”的竞争策略。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没有直接影响到流通中美国国债的存量,也没有直接影响到境外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但未来情况如何,取决于美国央行和财政在国家信用透支到极限之前,美国经济能否出现实质性的复苏。如果美国经济能够有序复苏,那么美联储未来同样可以进行“定量紧缩”操作,要求财政部等回购危机期间美联储购入的国债、MBS或机构债。该操作将导致市场上美元资产存量增加和美元流动性减少,因此美元资产价格下跌,利率和汇率随之上升,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也会随之收缩。但如果美国经济复苏非常迟缓,那么持续的定量宽松可能使美国财政和央行的信用双双恶化,极端情况是美联储物无力再进行大量窖藏行为,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美元资产陷入债务重组。

中国的应对之策:

在购买美国国债时附加特定条件

从战略角度而言,人民币在亚洲取得区域货币的地位,中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更广泛地运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是对付定量宽松之类的“廉价美元”政策的最好手段。但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尚很漫长,目前的政策选择较为有限。

我们可以促使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向盯住美元复归。既然定量宽松是主动推动美元利率汇率走低的廉价美元政策,那么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就是被动的廉价人民币政策,考虑到今年中国外贸规模和顺差双双缩水的严峻局势,人民币更有必要重新盯住美元。

中国政府在增加持有美元资产时,可以附加特定条件,例如要求美国财政部在某些情况下赎回;要求联邦政府推动国会减少针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增持美元国债和技术、设备转让以及对台问题挂钩;等等。

我们应该要求,美联储定量宽松的交易对手不能仅仅覆盖美国财政部、MBS和机构债,也应无条件或者有条件地覆盖美元资产的境外持有人。如果美联储定量宽松的交易对手包括境外债权人,那就意味着美联储承担了有条件或者无条件赎回境外债务的义务,较之中国直接在市场上减持国债为好。

中国可以尝试对IMF注入流动性,包括六种方式:一是增加和投票权(Voting Power)相关的基金份额(Quota);二是创造出和投票权不相关的份额(Preference Quota),并进行增持;三是推动IMF扩大SDR的发行,并增持SDR;四是直接以低息方式向IMF提供资金;五是鼓励IMF对其成员发行债券(最好用SDR计价发行),中国增持此类债券;;六是尝试IMF到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的人民币资金通过中国央行以国际汇价兑换成相应外汇,由IMF使用。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11

外汇一周分析 - 赵相宾(4月6日)
09-04-06 12:15

金价将跌向850美元/盎司

回顾上涨的财经大事,任何一件足以影响市场的波动,集中的消息出台,让市场充满了变数。美元指数在G20会议推出1.1万亿美元拯救金融危机的消息下受压下跌,周线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死叉下行趋势。而黄金也受到了G20会议抛售403吨黄金消息的影响,出现破位下跌的走势引人注目。外汇市场非美货币在G20会议推出了共同应对危机的计划后意外受到支持,反弹走势一片艳阳天。我们注意到以上的市场概括中总是出现了G20会议的影响,那么后市各市场的走势将如何在此前提的影响下运行呢?

我们迎接后美元时代来临

美元的命运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得到关注过,虽然G20会议美元对此进行讨论,但是会议召开之前形成了全球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是美国政府包括很多市场人士所没有意料到的。周小川行长的建议在平静中见证了全球媒体和市场是如何掀起讨论的热潮,有关美元的走势和未来的命运显然牵动了很多利益敏感的神经。上周市场同期出台的最重要的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数据则同样又是大幅下跌,虽然近期三个月以来该数据下跌较大,但是市场同样对失业率是否触底或者经济是否已经到底的说法充满了矛盾。美指今日早间亚洲市场出现了低开的走势,无一例外都在例证美元的下跌趋势将展开。我们在分析美元的走势时,需要看到各方对美元的反应已经通胀等传统的经济数据的影响。无论如何,我们都在迎接后美元时代的到来,因此,美元的走势将对用美元标价的黄金和非美货币带来翻天幅度的变化,而诸货币进入战国时代的群雄争霸的局面必将对市场的格局带来更大的变化。

技术分析看,美元的走势受压短期均线构成的死叉回调下行,DIF前期死叉之后之后继续下行,整体判断美指的走势疲软下行,近期目标支撑位将在80基点附近。

金价将跌向850美元/盎司

黄金的走势近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仔细总结一下发现基本面看,对黄金构成支持的事情不少,例如上周周五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利空美元。朝鲜周日发射导弹造成地缘政治的紧张,安理会已经开会讨论并提交联合国进行关注。第三就是ETF基金不断增仓黄金。以上似乎都能对黄金的走势构成支持,但是金价偏偏就是越来越软,本周一亚市阶段开盘之后,金价低开大幅回软,并突破了前期的支持883美元的位置,到笔者发稿为止金价运行在874美元/盎司附近。造成金价大幅回软的因素,首先是G20会议决定授权IMF抛售403吨黄金以筹备资金帮助金融危机受重创的国家和地区,第二就是美股的全面反弹造成了风险情绪的上升,资本重新移动推动了股市的走势。第三,就是外汇市场非美货币普遍取得了大幅的反弹走高,对与美元而言则是构成了重大的利空,令到黄金同作为避险题材不再受到市场的青睐。第四,是900美元附近很多多头头寸获利了结或触发止盈盘了结。不能穷尽各种消息面的影响,我们只要紧盯黄金此轮下跌大趋势和未来的位置就可以 了。

从技术分析看,周线图显示短期均线构成死叉继续下行压制金价的反弹,上周的反弹受压回调之后,周未收盘在近期调整的下延支持位附近。本周一开盘之后直接小幅跳空低开破位前期883美元的支持下行。DIF已经死叉MACD下行,技术面周线图看金价近期构成了下行趋势,预计支持在850美元,第二支持或许在820美元附近。

非美货币迎接“货币战争”

在上周展开的G20会议推出了1.1万亿美元救市的资金和众多国家达成了共识对金融危机进行快速反应之后,美元失去了支持出现了下跌走势。紧接着欧洲央行议息决定的降息幅度也没有此前市场预计的那么大,而对下次调息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欧元因此获得了部分支持。周五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再次大幅下跌令到美元承压下行,这一期主推了非美货币在压抑了多日的走势之后一举取得了大幅反弹的力度。预计下一步中国作为持有巨大外汇盈余储备必将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采取更多让人民币走向市场的做法,美元的地方在事实上将受到各大货币的调整,众多货币将迎来全面的“货币战争”,谁将争霸称雄取决于未来各自经济和政治等综合的实力。

欧元/美元在欧元区央行决定小幅下调利率之后,对于金融危机的反应市场普遍认为还有可以操作的空间,这对市场预期大幅下降50个基点不同,25厘的降息似乎可以看出欧洲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显得从容不迫,虽然困扰欧元的东欧国家的问题和成员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挑战,但是无论如何这次对欧元构成了坚实的支持,在欧元的命运几近市场传言将崩溃之际来的太及时了。周线图看,欧元汇价自前期突破W底颈线位进行调整后,上周的反弹可以确认是回侧支持之后的反弹拉上意义较大,预计近期欧元将展开议论反弹走势,上方的阻力在1.3725附近。

英镑/美元英镑的走势上周受到在英国召开G20会议的影响,在触及1.4113附近的支持之后守稳反弹老高,并且构成了阳包阴的K线走势。从技术上看,周线图在1.3620附近构成了坚实的双底支持反弹上涨,而上周的大阳反弹依据底单前期反弹调整的阻力位置附近,本周一亚市阶段英镑继续上涨走高。预计英镑将随同大多数非美货币取得一定的反弹幅度。上方的阻力在1.5305附近,破位之后有望迈向1.58一线。

美元/日元   日元在上周四突破了99.5点近5个月的阻力,连续两个交易日在100关口之前徘徊。汇价本周一早间到笔者发稿为止已经突破了这一线的阻力,在100.83点附近进行调整走势。日元从周线图看,在2月13日构成金叉之后,汇价扶摇直上破位W底的颈线位的阻力上涨,目前在调整了近5个月之后,再次发起上涨的走势,到今日早间日元汇价抵达了60周均线的阻力附近。预计近期的走势日元汇价将进一步小幅上涨,上方的阻力在110附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12

人民币迈向国际储备货币急不得 - 姜山(4月6日)
09-04-06 13:19

尽管眼前人们对要不要打破美元霸权以及如何打破尚有争议,但对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使之与中国国力相适应这点却没有分歧。但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储备货币仍需步步为营。

近几年来,人民币成为亚洲不少国家的事实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早已悄然迈出,特别是在本轮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借助货币互换以进行的国际化进程更是大为提速,截止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周边经济体货币当局建立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包括去年12月与韩国央行签署规模为1800亿元的双边互换框架协议。今年与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印尼央行、阿根廷央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800亿、200亿、1000、7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一举措对于加强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流通中的适用性,维护地区货币环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因此就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然突飞猛进,能够就此与欧元、美元的国际地位相抗衡,甚至借金融危机取而代之的想法未免操之过急。

首先,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是致命硬伤,尽管在05年以来人民币开始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体制,但其运作机制尚不能适应真正的国际化需要,而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币值相对稳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民币的稳定效应,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接受程度大为提高,但也在另一方面令发达国家质疑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是否得当。人民币无法完全可自由兑换这点始终是国际化的一个障碍。尽管在本轮的金融危机中,这一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内的金融市场遭受到外部冲击,但要想让人民币真正的国际化,汇率的可自由浮动和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是必须的前提和基础。显然,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这也决定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无法一蹴而就。

其次,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以真正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时间还非常之短,在各种制度建设、人才储备以及金融市场深度上都存在着严重不足,金融监管缺陷尤为明显。而一个国家的货币要国际化,其自身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完善程度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他国也难以建立起对其货币的信心。中国上周提出将上海建立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也可以视为使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因为要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就势必意味着在此前提到的制度建设、人才储备、金融市场深度上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只有在这些完成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再者,美元地位的形成也并非朝夕之间,尽管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遭遇到各种责难,但要立即找出一个替代货币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美元储备的情况下,轻易的放弃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中国而言,也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这更可能带来的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倒退。因此,在人民币尚未完全国际化之前,维护美元的相对强势地位依旧会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在美元逐步削弱的过程中,也会有其他的强势经济体的货币试图挤入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框架之中,其中必然牵涉到国际政治经济势力的不断博弈,过早的摆出对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势在必得的姿态并不会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反而可能形成更多的阻碍。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性显而易见,但要让人民币最终国际化的这一条路仍然充满荆棘和坎坷,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旅程一步登天,但我们能够期待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那一天的最终到来。

lyou2007 发表于 2009-4-6 18:13

老大,晚上好!:lol: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13

风险情绪回暖 美指再度回落 - 何汶桥(4月6日)
09-04-06 15:05

上周五早盘,出于对美非农就业数据的担忧,市场情绪谨慎,亚股呈现高开低走格局,而欧股则涨跌互现,美指震荡反弹至84.75位置后随即回落,至隔夜收盘位置84.30一线企稳。后美公布的非农数据下降66.3万,略差于前值-65.1万。失业率预计由8.1%上升至8.5%。由于上周四公布的ADP就业报告已经让市场对低迷数据有所预期,并未打击市场信心,对汇市影响不大。而美联储主席伯纳克其后讲话表示美联储将动用一切工具稳定市场,金融股得以走强。美股先跌后涨,道指得以小涨0.5%,风险偏好推动除日元外的非美货币兑美元全线走高。美指则进一步回撤至84.10一线。本周,市场关注英澳日三国央行的利率决议,虽然目前风险偏好情绪占据上风,但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仍然笼罩的背景下,任何决定都可能引发汇市震荡走势。美指有望在近期支撑位83.10一线企稳。

欧元
上周五早盘,欧元/美元在1.3500下方再度承压,引发多头结利,打压汇价跌向1.3400。由于市场偏好情绪仍占主导,随后汇价一度攀升至1.3477附近。随着美公布的非农数据疲软,汇价自该高点下跌至低点1.3362,后反弹至1.3460遇阻。尾盘,汇价突破了1.3460一线,上扬至高点1.3493。之后,汇价则围绕1.3460/90区间持续窄幅整理直至收盘。今日欧元区公布的一系列数据预计将会对汇价走势提供一定指引。下行支持位1.3500、1.3400、1.3320,上方阻力位1.3650、1.3680、1.375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为:1.3500-1.3650。

英镑
上周五早盘,英镑/日元出现大量多头结利盘,拖累英镑/美元也回吐涨幅,跌至1.4646一线企稳。盘中英国公布的3月服务业PMI数据意外强劲,支持汇价突破1.4700水平。随着美国公布3月非农就业报告,汇价顺势突破了1.4800整数关口,上扬至2个月新高1.4843。尾盘,汇价则围绕1.4790-1.4840区间持续窄幅整理直至收盘。目前,风险偏好情绪仍略处上风,支持英镑/美元。支持位在1.4840、1.4765、1.4600,上方阻力位在1.5000、1.5150、1.535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1.4840-1.5000。

瑞郎
上周五早盘,美元/瑞郎基本与欧元/美元走势相反,汇价盘初跌至低点1.1326,之后受低于预期的瑞士通胀数据刺激而试图走高,但是1.13档高位的压力限制汇价。后非农报告影响有限,风险偏好得以保持,汇价持续下跌至日内新低1.1309位置附近收盘。由于公布的CPI数据远低于预期,支持瑞央行干涉汇市,汇价下行空间受限,预计将维持弱势盘整。支持位于1.1190、1.1090、1.1000,阻力位于1.1360、1.1400、1.149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1.1190-1.1360。

日元
上周五盘初,美元/日元短暂突破了100.00整数关口,最高触及100.16,但在非农数据公布前,市场担忧情绪推低汇价至99.32。后欧股涨跌互现,风险偏好情绪略站上风,汇价于99.60-100.00区间窄幅盘整后。美公布的3月非农就业报告基本符合预期,提振汇价上扬触及100.35。临收盘,汇价基本围绕100.10/30区间持续窄幅整理直至收盘。本周,日本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宽松的立场,以压制日元强势,刺激企业销售。汇价短线料将维持强势。支撑位于100.00、99.50、98.95,阻力位于101.30、102.40、103.1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100.00-101.30。

澳元
上周五盘初,澳元/美元跟随澳元/日元交叉盘上涨,一举突破了0.7200的整数关口,最高升至0.7226。不过随后汇价大幅下滑至0.7130,之后在0.7130/60之间震荡。后在美股早盘走软带动下,汇价一度下探至日内新低0.7055。随着美非农数据公布,美股探底回升,削减了早盘跌幅,改善了风险偏好,汇价回升至0.7170一线,并维持高位盘整直至收盘。澳洲联储本周二即将公布的4月利率决议,预期保持基准利率在3.25%不变,汇价仍偏于上行。支撑位于0.7090、0.7000、0.6900,阻力位于0.7270、0.7360、0.747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0.7090-0.7270。

加元
上周五早盘,美元/加元两度在1.2430位置受阻,回撤至1.2355附近展开盘整。但受短线买盘支持,汇价自该低点企稳回升。美非农数据公布后,一度支持美元走高,汇价创下1.2454 日内新高。但美股探底回升,降低了风险厌恶情绪,同时油价冲高回落,略微收低,继续推动加元走高。尾盘,汇价持续下探至1.2299低点收盘。若全球经济可能见底的谨慎乐观情绪,继续支持避险情绪降温,汇价则可能再度回落。支撑位1.2180、1.2120、1.2000,阻力位1.2340、1.2460、1.2570。

预计今日波动区间1.2180-1.234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4-6 18:14

美元霸权应当休矣 - 毛晓刚(4月6日)
09-04-06 15:05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一个事实:美元霸权因其弊病百端已越来越不合时宜,按照美国法律、制度、意志来摆布奴役全球经济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在G20 替代G8谋划全球经济发展的时代,以一种更公平、更负责、更有效的世界货币替代美元霸权,符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实际需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包括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下一阶段,各方应该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可供操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创造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这一提议,着眼于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点明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方向,对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一段时间,讨伐“美元霸权”的声浪在国际社会此起彼伏,成为值得令人关注的一大现象。在峰会召开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文建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这一思考和建议,赢得了许多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热烈响应。

  应当看到,以单一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不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历史实际上审视,主权货币首先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首先照顾他国利益。尤其是美国这种“以资本为主义”的国家,往往在利用货币工具侵害他国方面具有极大冲动,为了满足资本无休止的逐利贪欲,几乎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因此,把全球货币和金融的安全与稳定系于一国身上,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一旦出问题极易导致大范围的危机。

  简单地说,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公平公正,二是安全可靠。从近代历史来看,一国主权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只有英镑和美元,但二者都是霸权货币,没有公平公正可言。当年英国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号称“ 日不落帝国”,英镑顺理成章成为世界货币,虽无公平但有可靠。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大债主,顺势确立了美元帝国的地位,虽也无公平但还相对可靠。时至今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各国经济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竞争,利益格局日趋复杂多元,美元独霸不仅很不公平,金融危机还暴露其毫不可靠。因此,抛开美元,寻求一种新的公平可靠的国际储备货币,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国际社会已经充分认清了美元霸权的真面目。美元作为美国资本的载体,自诞生以来就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美联储拥有不受监督、无限印发美元纸币的特权。美国通过垄断货币,实质上垄断了世界金融资源,进而可以随意操纵国际市场的各类经济活动。尤其是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更可以随时开动印刷机,通过“ 纸”换走别国财富。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只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都只能被动接受美国所设定的游戏规则,都逃不出美国资本的掌控和剥削。今日美国债台高筑,换成别的国家早就破产了,而美国却依然招摇过市,关键就在于美元霸权“绑架”着全世界。近些年来世界经济饱受美元霸权之害,上世纪70年代拉美金融危机、90年代后日本神话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直至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可收拾,废除美元独霸地位已经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不管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美元霸权的终结都是合情合理的,是早晚的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一个事实:美元霸权因其弊病百端已越来越不合时宜,按照美国法律、制度、意志来摆布奴役全球经济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当前,全球经济权利向平等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要求愈加强烈,一向标榜自己平等、民主的美国,或许应该首先在货币领域主动放弃霸权、放弃垄断,而不是顽固维持美元帝国的旧日时光。可以说,美元的命运如何,取决于美国是否能顺应历史潮流,做出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决断。

  在G20替代G8谋划全球经济发展的时代,以一种更公平、更负责、更有效的世界货币替代美元霸权,符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实际需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包括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旗帜鲜明地倡导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胸襟和远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不是要谋取“人民币霸权”,而是深感当前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平等弊端,追求和力促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仅是指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同样如此,我们当以此来回应那些炒作散布“人民币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的人。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4月6日的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