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是怎么样一步步变化的..........
心态是怎么样一步步变化的..........有感于很多交易者在交易中心理原因的困惑..转一篇说的比较详细的文章,,供参考...
1、刚开始交易的时候,担心的是这次买进来会跌。
对策:设定止损,每次交易损失达到总资金的5%就撤,坚决执行。
2、有了止损,不用担心跌了,可担心的是不能获利,而且连续止损,止损个七八回,老本也就去了一大块了,只见止损不见盈利是这时最担心的。
对策:提高操作成功率,去寻找波动的临界转向点,也即波动最大可能会按当前趋势运行一段时间的一些进入点。(此为所有技术分析的核心所在,各人的方法都不同,能十发六七中找到临界转向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3、提高了成功率,不用担心连续止损了,就开始担心赚时赚的少,特别是错过大行情。手续费加上止损的两头差价,止损一次的代价比理论计算的要高,所以赢时要是利润不够仍然不足以弥补损失,或者利润微小,无法肯定能否长久获利。
对策:试着在获利时让盈利扩大,如果能抓住大波动,那么小止损也伤不了几根毫发。
4、学会等待,开始成功抓住了一些大波动,不怕赚时赚的少了,但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由等待而造成的转赢为亏的交易。这些亏损交易不仅影响心情,而且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整体交易成效也有明显的负作用。
对策:使用“绝不让盈利转为亏损”的格言,当盈利头寸跌回进入价格附近时平仓。
5、好,损失的交易少了,但因为打平出局而错过的大行情也多了,综合一比较,似乎还不如将那些错过的大波动用止损去一博。
对策:放弃“绝不将盈利转为亏损”的格言,改为用止损来博大波动。进一步研究改善止损点位的摆放,同时找出由盈利转而跌破买入价而仍然可以继续等待的一些条件。(注:条件多了,系统就变得不可靠了,有个取舍问题)
6、具体问题大都解决了,接下来担心的就是自己这套方法到底能管用多大程度,多久?
对策:将系统实施在过去十年的历史图上模拟实验来验证修改,通过以后用系统做50次以上的交易,达到能不受市场干扰稳定执行系统的地步。
7、系统可以稳定执行了,总的交易成果从统计上来说是正的,这时都不担心单一一次交易的成果如何,而是具有在整体上的必胜信心。但仍然有新的问题,担心的就是市场一旦某种性质发生了变化(比如周期变化,主力的操作风格变化)造成股性改变而使系统突然失效
对策:到此就没有对策了,股市是个永远变化的地方,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长胜不败,特别是技术分析是一种跟风的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心态,随时检查系统的运行,当多次交易不正常的结果出现,确认股票出现新的特殊的变化以后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策略。
以上提到的仅仅是建立系统化的交易方法所面临的技术问题造成的心理障碍,而实际操作中,越贴近股市受到各种各样其他因素的影响就越多,如市场气氛,主力的出入,消息的震荡,行情运行的拉锯,都可能使一个交易者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放弃使用经过研究的系统,因此如果操作时能够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心态,多关注系统而少关注市场,则将有利于心态的稳定
交易经验的无法替代性(转)
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如何交易的书,投资者每天都在努力的学习,并且同时还有很多投资讲座,我们在听投资讲座和看书时感触也很深,当时感觉收获很大,以为从此以后我们的交易将大有改观,然而一旦回到真实的交易之中的时候,我们却会发现我们还是处于原来的状态,交易情况仍然没有本质的变化,看书和学习时的体会好象难以落实,自信的感觉还是被亏损所击溃,一切又回到从前!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认为关键因素是:你的交易经验与写书和讲课的人不一样,写书和讲课的人能够将他的理念与系统形成习惯性的行为落实到具体真实的交易中去,但你根本不可能!并且处理盘面的突然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易经验,而难以通过看书与听课学会。市场的关键时刻往往凭经验才能更好的处理与解决,而不是知识!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的性质,也难以通过学习来跳过交易经历的过程。交易经验才是交易知识与具体交易的关键纽带。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具有深厚的交易理论基础,各种交易理论和技术分析工具都很熟悉,各种交易理念和原则也是铭记在心,但唯独缺乏丰富的交易经验,丰富的交易经验是做好交易的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的基础。就交易的知识性角度来看,因为市场上的知识就那么多,只要你肯学,很快就能把市面上的书看完,并且也能够理解,但你却永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交易实战经验,这就是普通投资者与交易老手的最本质区别,也是你往往可以想到、看到却无法做到的根本原因。
有什么样的交易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交易风格,就如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一样。性格具有难以模仿性,交易风格同样如此,你无法通过看书学习来获取。成功的交易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他们通过总结自己的交易来形成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交易理论,而历史上所有的成功交易者的理论最终汇集形成了市场上的理论,而到了这个阶段,理论就更多的具有了共性的特征,而个性特征相对不清晰。但就投资者而言,他们学习的都是具有共性的理论,具有共性的理论具有很好的学习性和理解性,但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操作性只能由交易经验来,因为交易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靠勤奋努力来掌握知识,却无法靠勤奋努力来获得交易经验,因为交易经验需要靠时间来积累,而时间永远是无法跳跃的。
我们都知道市场上有很多交易系统,交易系统有不少都是由并没有交易经验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他们靠出售系统来赚钱。他们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大量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从理论上来讲,肯定具有获利能力,但开发人员自己却并不用,而是出售具有获利能力的系统来赚钱,这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有交易经验。也有很多人通过朋友那里获得了别人用的效果很好的交易系统,可这样的系统在他自己手里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帮助,这同样是因为他并不具备与这个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和交易风格。我在介绍我自己的交易系统时说:这是一个相对机械的交易系统,但其获利能力与交易者本身的能力有关。确实如此。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寻找具有获利能力的交易系统,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交易经验的积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交易经验的重要性,这样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没有与交易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任何交易系统都毫无价值。
关键时刻,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可以帮你。在关键时刻,你根本不可能靠正常的思考来决定出还是留,而是靠第一反应来决定出还是留。而第一反应就是来自于丰富的交易经验,没有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不会有这种快速的、本能的反应,这样的反应你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来!就如同赛场上的临场发挥和灵光突现一样,这样的反应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及无法模仿性的特征,也具有无法学习性的特征,而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这种忘我的境界。
交易经验包括:交易心态、进出场的果断程度、止损的态度、对市场的客观程度以及面对同样的交易信号是否该做出不同或相同的决定等,特别是盘中的震荡,几乎只能靠经验来处理。任何一套交易系统都会经常发出错误的交易信号,而这也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坚持系统交易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不可能存在不发出错误交易信号的系统,交易系统的弱点只能由使用者自身丰富的交易经验来弥补,因为我们确实无法从数学的角度来找到严格的不需要人的交易模式,任何系统都只能适应市场的某种状态,而非所有状态,这就需要交易者本人去弥补系统的弱点。系统发出的交易信号本身就需要交易者去评估,看这个信号的价值有多大,值得我们投入多大的资金去交易。在趋势状态中,系统自然会告诉你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下交易者本身的经验有时候反倒成了影响交易效果的因素,但在震荡状态下,如何保护自己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完成,因为震荡状态本身的判别就需要交易者自己去鉴定。在趋势行情中获利不是太难,但在震荡行情中如何减少亏损则非常非常困难。做交易难的不是如何赚钱,难的是如何保护赢利!凭着交易系统获利确实是可以做得到的,但如何保护利润则和交易经验密切相关。相似的交易信号出现了,并且在不同的品种上,你是执行还是不执行?执行多大的程度?在哪个品种上执行?资金如何分配?有时候,因为选择相同品种的不同合约或者放弃某个品种而交易了另一个品种,虽然都是根据交易系统来做的,但最后的交易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使用同一套系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的原因。具有丰富交易经验的人就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一样,对最有交易价值的品种或合约具有敏锐的感觉,他可以凭着几乎是自己的本能一样的反应捕做到最具交易价值的对象,而会放弃相对次要的合约,这种能力是根本无法通过学习来获取的。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市场出现新的交易机会了,而原来的持仓仍处于交易系统的运行之中,这时候你是结束原来的交易开始新的交易还是放弃新的机会继续持有原来的头寸?很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来帮你决策。
总之,我们首先理解交易经验的重要性,其次,特别应该清楚: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性和跳跃性,只能靠时间来积累,所以你千万不要盲目的用别人的方法来交易。交易经验的重要性贯穿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但因为每个人的交易经历的不同,又使交易出现千变万化的组合,在这千变万化的组合中,你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种,用自己的经验来形成自己的风格。任何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交易经验同样如此。 本节主要内容:
1心态的变化
2交易经验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