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38
郁波:美元启动涨势发动机
2009年06月19日 08:40 郁波查看评论
在昨天的外汇市场上,美国道琼斯指维持小幅上涨,报8555.89.非美货币尾盘收低,即将迎来大跌行情,美元开始上攻第一线。欧元兑美元收盘走跌,遇阻1.4000,报1.3886.英镑兑美元收低维持强势整理,遇阻1.6400,报1.6334.澳元兑美元表现比较强势,收高但上涨的力量也不足,支撑0.7900,报0.7995。美元兑加元维持强势整理,遇阻1.1400,受支撑1.1250,报1.1332.美元兑日圆小涨100点,支持95.70,报96.69.目前美元已经开始布局涨势,非美货币大势已去,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仓位,等待美元大涨。
技术面:
EURUSD:区间1.3650-1.4050,阻力1. 3950,支撑1.3750。短期量能以空为主,中期量能以空为主。
GBPUSD:区间1.6100-1.6500,阻力1.6400,支撑1.6200。短期量能以空为主,中期量能以空为主。
USDJPY:区间95.00-98.00,阻力97.50,支撑95.50。短期量能以多为主,中期量能以空为主。
USDCAD:区间1.1100-1.1500,阻力1.1400,支撑1.1200. 短期量能以空为主,中期量能以多为主。
AUDUSD:区间07700-08100,阻力0.8000,支撑0.7800. 短期量能以空为主,中期量能以空为主。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38
肖妍茹:美加息幻想破灭 市场重归理性
2009年06月19日 08:52 肖妍茹查看评论
最近公布的美国5月CPI数据又一次提醒市场:美联储恐怕没有可能在年内加息。昨日美元兑多数货币出现较大幅的下滑。
CPI降幅大于预期
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CPI月率上升0.1%,低于之前预估的0.3%;5月CPI年率为下降1.3%,降幅大于之前预估的0.9%,为195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美联储多数官员认为与维持物价稳定及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职责相称的CPI水平应当在2%左右,但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然和这一标准相去甚远。
上述数据表示,美国目前甚至面临着通缩风险,数据结果再次提醒投资者们,美联储在年内加息恐怕“希望渺茫”,美元兑欧元等货币因此下跌。
美国4月CPI月比持平、年率下降0.7%,为1955年6月以来最大的年降幅,但由于价格下跌主要集中于能源及其相关领域,暗示美国的通缩风险仍比较温和。
年内升息已渺茫
另一方面,在美国期货市场,认为美联储在今年12月将至少升息25个基点的几率下降至50%,一周前的市场预期则为64%。
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始于美国公布5月非农就业数据的时候。一段时间内股市的持续上涨以及对美国经济数据的过分乐观曾一度令市场对于美联储在年内升息的预期升温,美元也因此走强,但不甚稳定的加息预期对于汇市的影响也较为反复,市场一次次消化这种预期,并且有时官员的讲话或经济数据的表现也会打击市场的信心。
最近汇市的表现以盘整为主,市场缺乏线索。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问题被当作焦点关注,一时牵动市场的神经,而美国CPI数据又把视线转移回加息这个问题上。
南华期货的分析师胡浩向记者表示,上周五出台的纽约制造业指数和房屋协会建造信心指数差于预期,将市场的情绪从理想拉回现实,或许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和恢复期间可能出现的反复却是表象背后的现实;而最新出来的CPI数据的意外下降,更是让美国年内升息变得渺茫,我们或许应当以更为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美联储未来的加息可能以及美元走向。
他还表示,CPI的数据似乎也显示出,即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在美国规模庞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下急剧上扬,并且原油价格更是在4个月内上涨超过一倍,但美国的通缩风险依然存在。
昨日,欧元兑美元保持在隔夜高点附近震荡,市场正在等待下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早有预期,此次会议上美联储可能将扩大量化宽松规模。
瑞银集团的货币策略师表示,在通缩时期讨论美联储升息和通胀风险恐怕为时过早,美联储转变货币政策方向的可能性还很低。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39
杨可瞻:加息预期降低 美元回落险守80关口
2009年06月19日 08:52 杨可瞻查看评论
周三美元走势反复,全天更是先扬后挫。早间亚洲盘,市场交投清淡,美元兑主要货币小幅回软;欧洲盘时段,英国公布的5月失业率高于预期,另外英国6月央行会议记录打压英镑大幅下挫,市场悲观情绪亦拖累非美集体下行,同时推高美元指数至80.91附近的日内高点;不料晚间汇市风云突变,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低于预期,暗示通胀低于预期并再度打击市场关于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美元兑主要货币涨势戛然而止,盘中美股企稳回升带动非美大肆轧空,美元指数在窄幅盘整后急跌至80.01一线,尾盘险守80关口。
直盘方面,欧元兑美元盘中一路狂飙至1.3985高点,英镑兑美元最高升至1.6482附近高点后小幅回稳,美元兑日元走出近2周新低,盘中至95.51低点。
美联储升息预期再降温
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下降1.3%,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值-0.9%,创195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此外,美国5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1%,升幅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0.3%,数据暗示美国当前所面临的并非通胀风险,而是通缩风险,之前市场憧憬的美联储年内加息迅速降温。
而这在市场中并非没有预兆,早在本周二,美国就公布了生产者物价指数,该指数不仅低于预期,同时其年率还跌至60年来低点,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与生产者物价指数相关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很有可能也会因此而表现疲软,而上述疲软数据或将成为市场短暂做空美元的理由。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联储官员正考虑是否通过下周发布的会议政策声明,来打压市场中有关美联储年内将尽快升息的猜测。
而据最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至少升息25个基点,至0.5%的几率为35%;而1周前市场预期这种情况的几率为42%。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CapitalMarkets)建议投资者关注标准普尔500指数,指出如果该指数跌破200天移动均线,美元和日元或将兑高息货币反弹;另外,新西兰银行货币策略师认为,最近的经济数据暗示投资者,美联储在短期内并不大可能加息,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将承压下行。
各国央行政策并未转变方向
据《每日经济新闻》之前报道,在上周的G8会议上,各国财长表示将开始考虑如何在经济实质性复苏下,退出此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收回已注入到市场中的大量流动性。另外在会议的最终联合声明中,他们称已要求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协助制定最好的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策略。
不过诸多市场线索表明,各国央行决策者的关注焦点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美联储理事ElizabethDuke表示,过快退出刺激方案,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的时间变长;同时达拉斯联储主席RichardFisher则认为,目前美国经济仍过度疲软,以致于通胀并未成为一个问题。而远在欧洲大陆亦传出相同的声音,欧洲央行多位官员称,全球央行决策者,就现在开始逐步解除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还为时尚早。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围绕在美元周边的是全球储备地位、经济复苏、加息等问题,令市场目前对美元走势并不太确定。华侨银行经济师EmmanuelNg则对美元表示谨慎,称之前部分政府抛出的全球货币的倡议将是一个中期议题,不过这仍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美元的涨势。
市场观点分歧较大
周五汇市数据较为平淡,仅加拿大4月零售销售月率值得关注,而下周三汇市将迎来重头财经事件——美联储利率决议。
联合汇华的外汇分析师张自平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美元在之前筑双底后,短期内偏向震荡,而由于欧元技术面上处于下降通道中,美元中长线仍看好,建议投资者近期关注美非农报告,在汇市操作上对美元逢低做多,若美元上破81,则持仓做多美元,短线目标看至82.7。
而美国汇盛资金经理,高级操盘手袁磊则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非美货币短期之内仍未跌到位,美元或将在1个月内反弹,不过中长期仍看空美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39
丁勇恒:日元升值似乎未到尽头
2009年06月19日 08:52 丁勇恒查看评论
日元在本周以来一直维持升值,日K线图形上的报价排列显示,虽然在周二的时候亚洲盘这种走势遇到曲折,但在日本经济数据向好以及美元新的数据显示的通缩状况加剧的大环境下,日元升值路线似乎未到尽头。
据周四的消息,日本6月路透短观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为负50,而5月为负69;6月路透短观非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为负31,五月数值为负44。数据显示,日本制造业恶化幅度较上月明显改善,但由于消费者仍不愿消费,使日本经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缓慢复苏。有分析人士指出,出口及工业产出回升不但印证之前市场投资者对日本经济恢复的预测,而且加强了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作用,对日元的后续走强形成有力的支撑。
美国劳工部周三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率降幅创下近60年以来最高水平。且远低于2%这一美联储(Fed)多数官员认为的与Fed维持物价稳定及促进就业最大化双重职责相称的水平。美国5月份CPI月率上升0.1%,升幅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计的0.3%。5月份核心CPI年率上升1.8%,与Fed的目标更趋一致。5月份不包括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月率也上升0.1%,与经济学家预期一致。美国5月份CPI年率下降1.3%,创下了1950年4月份以来的最大年降幅。消费者物价指数进一步的下降加重人们对美国远期忧虑的同时,也间接地证明了消费这根支撑着美国经济的柱子依旧没有被修好,有分析师称“通缩问题日益突出为美联储继续实行的资产购买计划提供了条件,但是也同时加大了投资者对市场上会越来越多地充斥美元担忧”。美元或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市场忧虑加剧推动具有避险功能的资产的升值,而短时间看这种局势或是推动日元成为最大的货币受益者。
通过对比美元兑日元、澳元对日元、英镑兑日元、欧元兑日元以及纽元对日元不难看出,主要的货币对日元的报价本周来都在缓慢下行。然周四的亚洲交易时段的走势却有点意外,除中国A股外,其他主要的股指纷纷报跌,美元的走势则像本周其他的时间一样,亦是下跌,而经过连续升值后的日元在不同的货币比价上也略微出现了下跌,盘内最大明星换成反映大宗商品交易状况的CRB指数,这预示着部分资金流入了高收益的资产大宗商品和主要的高风险货币,其中尤以纽元最为出众,纽元掩盖住了新西兰高管不支持纽元走强的言论。至截稿时,美元指数报于80.36附近,纽元兑美元报于0.6346附近,美元兑日元报于95.82附近,澳元对日元报于76.223附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41
扬.;哈奇乌斯:美货币扩张不会引发通胀
2009年06月19日 08:53 扬•哈奇乌斯查看评论
人们担忧美联储庞大的资产负债规模增加了未来通胀风险,但对通胀形成机制的研究表明,这种风险实际上较低。首先,传统的“货币乘数”模型强调货币基数与贷款总额之间的联系,而这与目前情况不符。第二,人们担忧大量超额准备金使得联储无法及时加息,但美联储可能通过向准备金支付利率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有人认为,当前的零利率与“信贷放松”刺激过度,但运用相关模型分析表明 “合理的”联邦基金利率远低于零。第四,人们可能担忧“纯”预期的影响。但在没有实际传输渠道的情况下,这种观点难以令人信服。
货币乘数模型几乎无效
从去年夏天到现在,美联储资产从9000亿美元增长到2万亿美元,导致基础货币急剧膨胀。此种情况引起了人们对通胀的严重担忧,亚瑟·拉弗最近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基础货币扩张将造成信贷大跃进,声称要作好准备迎接通胀和高利率。尽管拉弗向来不太受欢迎,但我们相信他的观点背后的逻辑代表了主流的思维方式。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货币乘数模型开始。在银行报表的资产一方,主要是贷款、证券以及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负债一方则是客户的存款。我们假设准备金比率为20%。
假设开始的时候(危机发生前)银行的存款为100,贷款和准备金分别为80和20。危机发生后,联储用现金向银行购买20证券,此时,银行获得了20的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从20增加到40,翻了一倍,这恰好是目前的情况。接下来,在第三阶段银行用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通过多倍存款创造,最终贷款和存款分别达到160和200。法定准备金率并未改变,但基础货币的倍增导致贷款翻倍了。
这一过程听起来颇为可怕,毕竟信贷扩张最终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这一过程千真万确要发生,那么我们就得高度关注通胀风险了。但是,有两个理由使得这种分析并不是那么可靠。
首先,银行信贷事实上几乎不受准备金约束。上面的货币乘数模型依赖的关键假设是:银行运用存款来提供新增贷款,而存款又必须交纳法定准备金。但这种教科书上的模型与今天金融体系现状不符,已经过期。今天商业银行只有7%的负债由活期存款组成,而只有活期存款才有准备金方面的要求。银行其它负债主要是定期存款、储备存款、联邦基金、回购和无担保债券,而这些负债并没有准备金要求。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增加没有准备金要求的负债来进行信贷扩张,所以,对银行来说一开始就不存在什么准备金约束,也就无所谓放松约束会增强银行放货能力、进而刺激通胀的机制。
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占到80%。货币主义者的分析方法完全忽略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今天,商业银行只提供了全社会们信贷总量的20%,其余的80%由保险公司、政府背景机构、经纪商、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提供,而他们是不受存款准备金约束的。
联储有办法及时加息
人们的第二个担心是,商业银行持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如果联储想要加息了,会出现技术上的障碍使其无法迅速做到。其背后的逻辑是:买卖证券以调节准备金的供给是联储盯住利率的传统工具,而在准备金存在过度供给的情况下,联储要加息,首先就得把那些过量的准备金吸干掉,而这需要时间。
然而,这个技术性的问题只要通过给准备付息即可得到解决。银行是持有超额准备金,还是到银行间市场上放贷,它们会通过套利计算来实现。除了利率外,联储手上还有其它很多工具,以调节金融市场的松紧,所以,根本用不着担心联储想收紧而又无法收紧的情况。
货币政策事实上偏紧
有批评者认为,零利率加数量宽松提供了过度的货币刺激,有引发通胀之虞。然而,最近我们以及联储旧金山分行运用泰勒规则进行的研究都表明,就目前的失业率和通胀水平而言,当前的利率应该降到负数。我们模型预测的合理利率在明年应该是-5%,旧金山分行更低,为-8%。这意味着今天的利率还是太高了,高出了合理水平的500-800个基点,在实际利率无法为负的情况下,现在的数量放松规模不是太大了,而是还不够,联储对国债、机构债和MBS的购买理论上应该超过1.75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当前货币政策的风险不在于太松了,而是太紧了,我们不认同那种当前信贷“超级宽松”的说法。
可怕的是通胀担忧本身
现在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即便没有实质的经济关系,人们仍然可能产生通胀预期并使通胀真的出现。特别是随着联储继续购买国债被人们视为联储对政府的屈服,通胀预期会增强。这种没有基本面支持的通胀预期,确实很难分析。不过正如我们在以前报告中所说的: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通胀担忧本身。我们曾从产业层面分析引起价格运动的因素后指出,通胀不存在基本面的支持。在本文中,我们又从联储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了通胀不可能出现。我们的结论是:除非消费者、企业和市场全都形成了一股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通胀预期并持续扩散,否则通胀不会发生。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41
罗婧:通胀数据温和美元指数持稳
2009年06月19日 08:53 罗婧查看评论
美元指数几无变动,持稳于80.228。美国公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温和,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了0.1%,为近三个月以来的首次上涨;但同比下降了1.3%,为1950年4月份以来最大年度降幅。在CPI报告公布之前,美联储已经警告称,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对物价造成下行压力的影响,通货紧缩仍将是美国经济的头号威胁。这进一步削弱市场对美联储在年底前升息的预期。
本月稍早,因经济数据改善,市场完全消化对美国利率将在年底前调升的预期,美元因此在周一全面走升,兑欧元涨至一个月高点。但数据显示,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增幅放缓,工业生产下降,且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仅有微幅增长,这些都削弱了市场对美国潜在通胀压力的担忧,并削弱了升息预期。
美联储将于本月23日至24日召开议息会议,市场预计仍将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区间。但是在获悉美联储对利率政策与公债购买的立场前,估计投资者不愿进行过多交易。美联储政策会议的结果以及随后美国长期利率的反应,将成为决定美元短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欧元兑美元周四东京时段持稳,接近上一日触及的高点1.3986,高于周二触及的一个月低位1.3748。澳元等高收益货币兑美元和日元本月自高位滑落,因股市在前三个月强劲上扬后出现修正。市场进行修正是因为投资者担心,较高风险资产的反弹已超越经济真实情况,一些数据仍显示经济状况糟糕程度下降,但并非反弹。
美元兑日元已完成了93.85-98.90升浪的76.4%回吐,曾至95.04,但周三低点95.51支撑美元兑日元升向96.08-29。尽管如此,仅当升逾96.78才能显示见底。建议于96.60设短仓,目标95.33,止损96.55。
英镑兑美元曾上试20日均线后回落,之后自1.5803(6月8日低点)反弹。这走势可能被复制,本周二自1.6210开始的升势可能再度受限于20日均线。若升逾1.6507,将令跌势作废。建议于1.6320设长仓,目标1.6507,止损1.6280。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41
陈东海:实质性结构调整是摆脱美元绑架唯一途径
2009年06月19日 08:54 陈东海查看评论
最近有两件事情让人看得云山雾罩。一是关于美元的,印度、日本、韩国以及“金砖四国”等时而说要减持美债,时而又说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不变、将继续增持美债。一是关于两大集团的,就在八国集团(G8)财政部长会议刚刚在6月13日结束之时,另一场在形式上针锋相对的“金砖四国”首脑会议16日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举行。
其实,两件事情根子都是一个,那就是美元和美国国债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些国家因为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而经济深深的被美元和美国国债所绑架。根据最近的数据,日本的外汇储备为1.024万亿美元、韩国的外汇储备为2267.7亿美元。“金砖四国”的外汇储备总额高达 2.8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2%。而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重很大。
曾经几何时,亚洲这些国家和“金砖四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被当作是这些国家崛起和强大的证据,被人们广为宣扬。然而高昂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其实质只不过是帐户里的一些电子数字和保险库里的一堆美国人开出来的绿条子而已。为了这些电子数字和一堆绿条子,这些国家付出了巨大的自然资源和无数的人力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出口大量的商品供应美国过着奢华的生活。
美国不是聚宝盆,大量的货币被其他国家储存、巨额的国债被其他国家持有,最终必然会发生兑付危机和信用危机。美国历史上的兑付危机和信用危机不是没有发生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就终止了兑换黄金的法定义务,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如今美国深陷百年罕见的危机之中,经济衰退、失业率节节攀高、债台高筑,信用风险日益成为现实。因此,回避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这次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和“金砖四国”质疑美国国债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尽管金砖四国带头质疑美元和美国国债,但是5月份又增加了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6 月3日以后,亚洲几大央行公开出面力挺美元和美国国债。就在“金砖四国”6月16日叶卡捷琳堡会议期间,俄罗斯财长再次出面力挺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储备地位。这种对美元和美国国债欲拒还迎的态度,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被绑在了美国国债之上,而且是主动绑架上的。
目前,亚洲和“金砖四国 ”的美元储备占GDP的比率已相当高。目前,中国大陆、日本、俄罗斯、巴西、香港、台湾、印度、韩国分别持有7635亿、6859亿、1370亿、 1260亿、809亿、783亿、385亿、35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减持美国国债,美元将急剧贬值,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必然大幅度贬值缩水。一旦减持幅度过大,还必然导致美国国债发不出去,最终美国联储必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届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双管齐下,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可能崩溃,这些国家手中持有的美债等美元资产可能真正成为了绿色的废纸。因此,明知风险越来越大直至不可收拾,还必须不断增持,这种类似原来股市庄家高位护盘的情况,就是亚洲国家和“金砖四国”目前面临的窘境。
目前这个窘境还无法打破,而且环境还在恶化。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未来美国国债崩溃和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经济体崩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而,目前各国解救危机的措施、国际间的经济共识等,却是抱薪救火。因为这些措施和共识,是把枪口对准现有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包括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自由贸易上。前者会加速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崩溃,也会导致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国家经济崩溃。后者会加剧目前的国际贸易失衡,导致目前的问题累积的越来越大。
唯一缓解这个窘境并走出困局的就是,国际经济彻底转型、国际贸易走向平衡。因为亚洲和“金砖四国”的巨额美元储备的问题不是现有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出了问题导致的,而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贸易失衡导致的。国际经济彻底转型,就是美国消费的东西基本上靠自己生产,亚洲自己生产的东西要靠自己消费掉。国际贸易平衡,就是国际上再也没有巨额的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达到了这个要求,也就没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国国债被海外持有的问题。在国际经济彻底转型之前,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的办法就是:对美贸易巨额顺差国大幅度的减少对外出口和对美出口,美国大幅度的减少进口尤其是大幅度的减少从对美顺差国的进口;目前持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则一次性的巨量增持美国国债。这样做,前者可以减少手中的美元的增量,逐渐摆脱被美元和美国国债绑架,后者则避免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崩溃以维护手中资产的安全。
因此,亚洲和“金砖四国”正确的做法不是另起炉灶建立新的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而是大幅度减少对外特别是对美的贸易顺差,快速的达到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在贸易平衡以后,不再增持美国国债。成功的这样做以后,就逐渐地摆脱了美国国债的绑架,经济自主性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水珠
发表于 2009-6-19 12:41
谢谢老师:D,天天为大家服务:vic: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42
陈展鹏:回调后可吸纳日元
2009年06月19日 08:54 陈展鹏查看评论
日元周四反复偏强,日本央行在6月月度经济报告中连续第二个月上调经济评估,认为日本经济已经停止恶化。基本面上看日元还将反复走强。技术角度,日元自 99.50展开反弹,日线指标再度转涨,走势还有着反复向94方向发展的动能,支撑在96.80及99.40,尽管短线严重超卖的现象将对其构成一定的限制,但操作上还是建议待回调后逢高再度少量吸纳日元看涨。
瑞郎自1.0950附近展开反弹后已突破1.08,技术上仍有着反复向1.0680发展的动能,美元上方阻力在1.0850及1.0950,支撑1.07及1.06,建议继续区间内高抛低吸为主。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19 12:44
韩悦:可考虑1.3970区域沽空欧元兑美元
2009年06月19日 08:58 韩悦查看评论
市场延续震荡走势
美国18日公布当周持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下降14.8万人,当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自1月以来首次下降,同时创下01年11月以来最大的降幅。此外美国6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为-2.2,远高于5月份的-22.6及市场预期-17,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公布5月份领先指标综合指数上升1.2%,也好于预期。受利好经济数据刺激,引发投资人对于经济企稳的投资热情,受此影响18日美国股市道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收高,结束了连续3天的跌势。道琼斯指数收盘涨58.42点,至8555.60点,涨幅0.7%。标准普尔500指数涨7.66点,至918.37点,涨幅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微跌0.34点,至1807.72点。
欧洲方面也在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刺激下引发市场乐观投资情绪,18日欧洲股市收盘全线走高。其中道琼斯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盘涨0.5%,至205.64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06%,至4280.86点。德国DAX 30指数涨0.78%,至4837.48点。法国CAC 40指数涨1.04%,至3194.06点。
原油期货市场受美国良好经济数据刺激和股市提振,市场需求有望回暖,受此影响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市场18日收盘走高。纽约商交所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34美分,涨幅0.48%,至每桶71.37美元。伦敦8月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涨21美分,涨幅0.3%,至每桶71.06美元。
黄金期货市场18日收盘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期金收盘跌1.40美元,至每盎司934.60美元。
外汇市场昨日维持震荡走势,走势略有分化,今日操作上建议短线交易为主。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4小时图观察,下方支撑位于80.20至80.00。汇价若跌破该区域将继续下行测试下方79.80至79.40区域的支撑情况。上方短期压力位于80.80至81.00,汇价若突破该区域将继续上行测试81.30至81.50区域的上方压力。今日操作上可考虑等待80.20区域做多美指,止损79.90,目标80.80至81.00。汇价若有效站稳80.80,轻仓追多美指,止损80.60,目标81.30至81.50。
欧元兑美元:
欧元兑美元4小时图观察,下方支撑位于1.3870至1.3810,汇价若跌破该区域将继续下行测试下方1.3750至1.3720区域的下方支撑。上方短期压力位于1.3930至1.3970,汇价若突破该区域将继续上行测试1.4010至1.4040区域的上方压力。今日操作上可考虑1.3970区域沽空欧元兑美元,止损1.4020。目标1.3900至1.3870。汇价若跌破1.3870轻仓追空欧元兑美元,止损1.3900,目标1.3800至1.3750。
美元兑加元:
美元兑加元4小时图观察,下方支撑位于1.1260至1.1230,汇价若跌破该区域将继续下行测试1.1160至1.1100区域的下方支撑。上方短期压力位于1.1365至1.1410,汇价若突破该区域将继续上行测试上方1.1450至1.1500区域的上方压力。今日操作上可考虑1.1240区域做多美加,止损1.1200,目标1.1340至1.1370。汇价若有效站稳1.1370轻仓追多美加,止损1.1340,目标1.1450至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