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88 发表于 2009-6-26 10:09

:loveliness:确认了是沙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26 10:10

郑步春:美联储利率维稳
2009年06月26日 09:04  郑步春查看评论

  周三美股冲高回落,周四早盘上涨,截至昨晚23时道指暂涨40.58点至8340.44点。美联储隔夜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其后并未提及买进公债以压低长期利率,这使资金供给担忧略升。

  昨晚美国公布一些经济指标,首季度GDP修正值为环比降5.5%,符合预期;首季个人消费增1.4%,差于预测的增1.5%;核心个人消费增1.6%,这又好于预期的增1.5%;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62.7万人,差于预测的60万人;截至6月14日当周的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为673.8万人,微差于预测的671.4万人。

  上述经济指标与预测出入较大,显得略微利空,不过因不确定性消失,股指走势依然不错。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26 10:10

张明:美联储无意启动退出机制
2009年06月26日 09:04  张明查看评论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相关政策举措包括降息、短期流动性供应机制(例如TAF、PDCF等)以及2009年以来实施的定量宽松政策(美联储直接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机构债与MBS)。目前,伴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逐步稳定以及若干宏观经济指标的反弹,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美联储是否会启动救市政策退出机制的争论。理想中的退出机制包括美联储重新开始加息以及降低对国债、机构债与MBS的购买规模。然而从美联储6月24日例会后发布的声明来看,美联储无意在近期内启动退出机制:一方面,美联储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至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另一方面,美联储将继续通过定量宽松政策来推动经济复苏进程以及物价的稳定性。

  美联储的上述表态并未超出市场预期。首先,尽管目前金融市场的整体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家庭开支与企业采购及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回稳,但美国国内失业率依然不断攀升。失业率的攀升意味着未来的消费增长乏力以及潜在的通货紧缩压力。正如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罗默夫人所言,奥巴马政府应充分吸收19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不要让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扼杀了经济复苏的“嫩芽”;其次,尽管近期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反弹,但资源市场的价格飙升并非源自市场需求的回暖,而主要是由美元贬值预期所导致;再次,受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基本结束影响,大量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撤出重新进入风险资产市场,这导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显著上升。为避免长期基准利率上升引致企业贷款利率以及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打压投资与消费,美国政府不得不继续直接购买长期国债,从而将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保持在低位。

  因此,美联储的结论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目前尚无明显的通货膨胀风险,因此美联储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将利率水平维持在低位,并继续实施定量宽松政策。然而,笔者认为,尽管从短期来看,美联储维持现有政策不变是合理的,但是此举蕴含着中长期内的更高的退出成本。

  回顾经济周期的历史,不难发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并无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的转变有时候并非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美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为了满足财政支出而增发的国债规模超过了市场上的需求水平,从而不得不依靠美联储直接买入来抑制长期利率的上升。美联储大量买入国债、机构债与MBS,一方面降低了美联储账面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放大了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超额储备。未来一旦金融市场反弹、实体经济复苏,美联储很难通过低成本的退出策略迅速从市场抽回流动性,从而防止下一轮通货膨胀的爆发。我们的研究指出,无论是直接出售资产、发行美联储票据、与财政部进行资产置换并用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还是提高超额准备金率,这些退出机制或者会给美联储与财政部造成巨大亏损,或者会加大相关市场的波动,相关成本均不容忽视。而一旦美联储不能及时实施退出策略,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就难以化解。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26 10:10

傅勇:美国可强化通胀目标制
2009年06月26日 09:05  傅勇查看评论

  美联储没有对通胀预期作出妥协。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不过,似乎也有不妥之处。

  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议息在会后公开的声明,打消了市场关于何时加息的猜测。美联储不仅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附近,还明确表示将在更长的时间内执行低利率政策。

  这无疑是明智的。美国失业率仍将攀升,并在明年维持在高位,这将抑制消费的持续复苏。按照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从很多方面来看,当前的美国和全球经济正在与大萧条类似的轨迹上演变。这意味着,复苏绿芽只能相当缓慢地抽枝发叶,而在这一过程中,政策温室环境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另一个任务是需要安抚市场关于通胀的担忧。这一点看上去做得还不够。美联储并没有讨论任何退出机制。对于其膨胀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表示将会密切关注其规模和结构,以适应信贷市场和经济境况。美联储还捍卫了其所作出的购买美国国债的决定。美联储暗示通货紧缩的风险已初步解除,同时认为通胀在一段时间内还看不到。它给出的理由是,部分资源仍将持续闲置。这是产能过剩的另一表述。

  资源闲置情况下,通胀不可能失控,这一观点能说服一批人。但另一批人坚持认为,流动性极度宽松的情况下,通胀将不可避免。市场上已出现明显的通胀预期,这种预期和经济复苏预期一起正在主导着全球市场的运行。

  对于通胀预期,美联储必须审慎处理。现在银根已明显放松,如果存在明显的通胀预期,则潜伏着演变成实际通胀的可能性。动荡中的中东局势还可能增加油价的不确定性。而一旦通胀抬头,美联储将陷入两难境地,将不得不提前进入升息周期,其在经济复苏和通胀之间的平衡将面临崩溃。

  美联储需要改善决策的透明度,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

  在挽救市场的同时,美联储的政策一直都是加剧市场震荡的一个根源。投资者不停地在猜测美联储会以什么方式、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祭出其非常规政策武器。

  美联储进入伯南克时代以来,政策透明度虽有了明显提升,但这仍将是一个值得继续努力的方向。危机增加了美联储未来政策的变数。当出现未预期到的利好时,市场就会亢奋,当市场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又会失望。这种状况会加重市场的投机风气。

  美联储仍将经济复苏放在首位,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中国如出一辙:形势有所好转,现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政策面不能过早放松。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金融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明显大于美国。此外,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抬升了通胀预期的重要性。这会对货币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美联储的一个现实选择是,强化通胀目标制。通胀目标制可以大大改善政策的可预期性,因为通胀一旦接近或超过目标值,紧缩货币政策就将启动。通胀目标制一直被视为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帮助市场稳定预期。

  如果美联储能够明确宣布,不会容忍2%以上的通货膨胀,那么依赖炒作通胀预期的投资者就将面临更小的投机空间,源于政策面的人为波动也将减弱。这些都是经济复苏所需要的。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9-6-26 10:11

王睿:维持零利率政策拉动美元反弹
2009年06月26日 09:05  王睿查看评论

  不出意料,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维持0至0.25%的现行基准利率不变,且未对国债采购计划做出调整,此举打消了市场对加息的担忧。公告还称,目前经济下滑的速度有所缓解,通胀并不是经济的主要风险,因此利率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这些消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通胀抬头的担忧,美元汇率在通胀预期减弱的情况下出现了反弹。虽然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涨跌互现,但美元指数仍然在小幅低开后出现上涨,重新站上80点的整数关口,收于80.42点,日涨幅为0.73%。

  同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工厂耐用品订货5月份增长了1.8%,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强劲反弹,也大大好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0.6%的负增长。不过,美国经济积重难返,但奥巴马总统称无意出台新的刺激方案。而且美国商务部24日称,美国5月份新房销售量同比下降了32.8%,房市依旧低迷。这些利空消息或能刺激市场的避险情绪从而再次推高美元汇率。

  欧洲方面,欧洲央行内部对于货币政策并未达成一致。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兼德国央行行长韦伯表示,欧洲央行已经用尽了此前因通胀下降和经济恶化带来的降息空间,而且要提防充裕的流动性和长期保持低利率所产生的资产泡沫;而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却表示并不排除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不过,欧洲央行却创纪录地以目前1%的基准利率,向1100多家银行贷出了4422亿欧元的一年期贷款,以求打开信贷市场,振兴欧元区的经济体。这一决定推高了欧元汇率,周四国际外汇市场早盘欧元对美元汇率出现反弹,截至北京时间18点收稿,汇率最大涨幅近0.4%。

  英国工业联合会24日表示,英国6月零售销售指数为-17,逊于预期,受此影响英镑出现小幅贬值。周四早盘英镑对美元汇率出现了最大0.71%的下跌。

  澳大利亚4月大企业联合会领先指标上升0.7%至113.5,这也是该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上行,表明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受此影响,澳元对美元汇率早盘涨幅近0.6%。

  此外,虽然标准普尔主权评级部门表示目前不会降低日本AA的债券信用评级,然而日元汇率却出现明显下跌。截至收稿时,美元对日元汇率上涨近1%,而且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david_lht 发表于 2009-6-26 10:11

早;)

C0939 发表于 2009-6-26 10:15

謝謝威兄:vic:

zhuwenya 发表于 2009-6-26 10:17

:vic::vic::vic:

HTC 发表于 2009-6-26 10:18

:han::D

Flyer_leo 发表于 2009-6-26 10:19

感谢:han: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6月26日的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