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兑美元三季度回顾及四季度展望
瞬息万变的外汇市场常现惊人之举。进入三季度以来,此前危若累卵的欧元摇身一变,兑美元展开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9月时更创下逾7%的单月涨幅。若追溯如此佳绩,只有08年12月可以与之媲美。截至今日,欧元兑美元已顺利收复2010年上半年以来的半数失地。尽管在非美货币的涨幅榜中,澳元、瑞郎以及日圆的表现更加引人瞩目。但需知数月前,投资者还在为欧元或因“结构性”问题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而担忧不已。因此,欧元能够取得如此表现已实属不易。欧洲领导人或许该为5月时推出7,500亿欧元巨额救助计划的英明决定感到庆幸。欧元自此重新步入上升轨道,随后包括西班牙、希腊在内的欧元区外围国家相继成功标售国债。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一系列补救措施后,困扰欧元区已久的主权债务危机暂时告一段落。市场对欧元及欧元经济货币联盟的信心也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稍早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季增创出四年以来最大增幅,进一步证实了欧元本轮上涨并非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然而若以此念兹在兹,认定手持欧元便可高枕无忧,那么投资者将会陷入新一轮的麻烦之中。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欧元兑美元的相对强势将会延续至年底,但上升空间将较前期明显缩减。预计2010年一季度,欧洲经济增长恐因财政紧缩措施放缓,届时欧元将会面临回调的压力。
三大因素驱动欧元兑美元本轮上涨行情
欧元兑美元自6月惯性下跌创下四年新低后,迅速展开反弹。其在随后三季度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通过细化欧元兑美元在三季度的行情不难发现,8月的调整期将本轮欧元的升势分割成为两段。而7月和9月的单月涨幅分别达到了6.60%和7.56%。尽管涨势同样迅猛,但推动欧元走强的内在因素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
我们认为,欧元本轮升势的初始阶段,恰是欧洲债务危机告一段落之时。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回暖主导汇市,欧元空头回补更多是对前期过度下跌的修正。随后全球经济数据方面出现“欧强美弱”的格局,进一步助推欧元的上涨。但进入9月,刺激欧元走升的因素变得愈加单纯,一系列羸弱的美国经济数据非但未能抑制投资者冒险情绪和欧元上升的步伐,反而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担忧,欧元多头则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一、欧洲债务危机暂告段落 欧元起死回生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于5月10日就推出7,500亿欧元的巨额救助机制达成一致。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政府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IMF将提供另外2500亿欧元资金。尽管其后欧元兑美元仍惯性下跌,并一度创下近四年来新低。甚至直至今日,国际评级机构调降欧洲危机国的信用评级也从未停止。但事后看来,欧盟这一计划的适时推出,为监督各成员国履行财政紧缩政策发挥了作用;为日后希腊、葡萄牙等国成功标售国债提供了保障;为解冻欧洲金融市场注入了动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及时地向市场传达了欧元区各国捍卫欧元体系的决心,从而遏制了悲观情绪的蔓延。在治理欧洲债务危机的战役初战告捷后,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得到大幅改善,欧元兑美元借势迅速脱离四年低点。
如果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是欧盟祭出的一剂猛药,并最终成为了欧元兑美元7月上升行情的主要推动力。
那么随后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以及欧元区外围国家相继成功售出国债,则无疑是欧元上涨的助燃剂。7月下旬,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终于揭开面纱。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对银行资产规模占到欧洲银行业的65%的91家银行测试结果显示,即便遭遇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被测试的91家欧洲银行中的84家仍可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维持在6%以上,而只有德国裕宝房地产贷款银行、西班牙国民储蓄银行等7家欧洲银行未能通过压力测试,通过率高达到92%,银行资本金缺口仅为35亿欧元。然而质疑者声称,银行压力测试避重就轻,有意隐藏了存在于欧洲银行内部的潜在风险。但在我们看来,金融监管者及银行从业人员并非习焉不察,而是有意为之。没有人愿意在欧洲金融体系百废待兴之际,不合时宜地强调风险,令本意脆弱不堪的欧元遭受额外的冲击。投资者则乐得迎接新一轮资本的盛宴到来,监管者与市场共同导演的这场大戏最终以皆大欢喜的结局落幕。包括欧元在内的风险敏感性货币,环球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美元成为了最失意者。
事实上,在欧元兑美元6月初触底反弹之际,坊间便传闻欧元反弹可能与中国购买希腊国债有关。之后中国官方也曾多次强调,中国将采取实际行动支持希腊、欧元和欧盟尽快摆脱危机并获得稳步复苏。在10月初,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对希腊正式访问期间更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购买希腊债券。联想过去数月,希腊、西班牙能够顺利发行国债,中国等亚洲投资者功不可没。在此期间,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的现象,在希腊等国顺利发售新一期国债的同时,评级机构却在调降上述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然而市场早已对评级机构“事后诸葛亮” 式的拙劣表演感到厌烦。押注欧元最终成为了当时外汇市场的主旋律。
二、欧美经济周期差异 成就欧元中期升势
宏观经济面对于汇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欧元区与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差异,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左右着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复苏通常滞后美国3-6个月。而2010年三季度,宏观基本面恰恰呈现出“欧热美冷”的格局。这也导致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美元,同时配置欧元多头头寸。
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应逐渐消褪,加之私人领域未能及时填补缺口,美国经济逐渐放缓了增长的脚步。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长率为1.7%,大幅低于一季的3.7%。经济增长初现见顶信号。失业率在回落至10%下方后缺乏进一步下滑的动力,9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9.5万人,远差于市场预期。显示出美国政府在纾解就业压力方面未能取得进展。而企业为控制成本,不愿轻易雇佣劳动力,令失业率居高不下。从而限制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美国9月消费信心指数回落至50荣辱线下方,暗示消费者对于美国经济的前景转为悲观。
与此同时,欧元区却迎来了经济复苏的小高潮。欧元区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季增1.0%,创出4年来最大增幅,年增1.9%,亦好于09年同期,令市场大感意外。其中,库存调整与投资对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增幅贡献最大,贡献程度达到0.3个百分点。此外,欧元区8月工业产值环比上升1%,同比上升7.9%,均好于预期。体现出国内外需求回暖,带动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扩张。
三、欧美经济政策分道扬镳 欧元陷入“幸福的烦恼”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期而至,令怀揣“伟大”政治抱负的领导人们措手不及,英国前首相布朗含泪作别唐宁街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之前笃信凯恩斯主义的政治家们开始退缩。当政治生涯与膨胀的财政赤字联系在一起时,他们失去了以往旁若无睹的勇气。尽管过程曲折,但欧洲领导人还是在区内掀起了一场财政整肃运动。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首当其冲,相继出台了各自的财政紧缩计划。即便财政状况较好的德国也主动加入其中。此外,欧央行官员表态,欧洲央行应当逐步停止债券购买项目。令有关欧央行可能早于其他央行开始退出非常规宽松措施的预期不断升温。
与之相比,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于宽松政策情有独钟,早已将财政纪律抛之脑后。在经济复苏稳固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幕僚相信,美国政府有必要实施新一轮刺激政策。而刚刚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Fed官员认为需要采取新措施提振经济,讨论焦点集中在长期国债的购买和可能采取的影响通胀预期的措施方面。从而增添了美联储在近期重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可以想象,随着货币供应的闸口再度开启,泛滥的流动性将会进一步稀释美元的价值。而由此引发的恐惧弥漫汇市,美元汇率在自我实现预期中节节败退。反观欧洲领导者珍视欧元信誉的举动,帮助欧元赢回了市场的信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强势欧元并非有利无害。与其他经济体相同,在内需持续不振的情况下,欧洲人同样关注贸易领域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而强势欧元显然会破坏欧洲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亦是欧洲领导人不愿见到的。
欧元强势或延续至年底 但升幅明显缩减
展望未来,就长期而言美元贬值只是时间性问题。美联储扩大货币供应在一定时间内会刺激国内需求,但却无法提振国内的供给方。大量的资金将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并进一步吹打上述地区的资产泡沫,正像目前正在发生的那样。事实上,自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以来,每盎司黄金从36美元,升至1300美元上方。凸显出美联储在维护美元币值稳定方面缺乏良好记录。而美元债权国外储多元化的趋势,将会加快美元衰落的速度。不过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超出了本次报告的研究范围,所以在此不作详细阐述。
而后危机时代,“黑天鹅”事件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间,汇率呈现急促的震荡走势。预计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元兑美元仍将以宽幅盘整为主。不过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欧元兑美元的相对强势将会延续至年底,但上升空间将较前期明显缩减。预计2010年一季度,欧洲经济增长将会因财政紧缩措施放缓,届时欧元将会面临新一轮下跌的压力。而对于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首先,为备战中期选举,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通过推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为民主党增添政治得分。然而这势必会遭受到共和党的阻挠。考虑到中期选举将近,新刺激计划在国会中通过的概率几近为零。即便一切顺利,立法者在年底前认可该项刺激计划,其发挥效应的时间也将会延迟至2011年。这意味着在前一轮经济刺激措施的影响力消退后,美国经济政策面临“真空期”。考虑到目前私人领域对于经济支持的能力有限。我们认为,四季度将不会是美国经济收获的季节。
预计欧洲经济增长在四季度也将面临减速的威胁,但具体到各领域的经济数据可能表现不一。而近期出台的部分先行指标已经开始陷入停滞,如德国IFO展望指数已连续两月回落,预示德国及欧元区经济前景不佳。但这并不足以促使欧央行展开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反观美联储年内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尤其在政策出台前,量化宽松规模尚不可知的情况下,恐慌性抛盘将会加剧该时期美元的下跌。
不过这一判断的风险在于,若最终美联储公布的量化宽松规模小于市场预期。届时欧元可能失去上涨动力,因此不排除美元提前进入上升周期。
其次,此前遮遮掩掩的全球汇率战正在揭去最后的面纱。而信誓旦旦宣称抵制“以邻为壑”的政策的全球领导人们纷纷背弃了最初的誓言。在此为背景,甚至更加不幸,全球爆发大规模汇率战,欧元将会成为最初的受益者,而欧洲经济本身将会遭受伤害。
由于日本六年来首次干预汇市;美国定量宽松政策暗使美元贬值;印尼、泰国等亚洲新兴国家亦频繁入市抑制本币升值。这在无形中增添了国际资金炒作的成本。鉴于欧元基准利率高于美元、日圆的事实,加之欧洲货币监管者一贯行事谨慎的作风,政策反应机制相对迟缓,以及欧央行控制通胀的良好记录,将会促使更多的国际资金转向欧洲,从而挟持欧元汇率上涨。
再次,随着2011年的到来,欧洲各国的紧缩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或将深化。而外部需求的萎缩,导致出口业及制造业下滑,这意味着欧元区经济将晚于美国3个月步入回调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则有望在新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先于G7其他经济体迎来反弹。届时欧美宏观经济面的此消彼长将会逆转欧元的升势。
此外,仍应警惕欧洲债务危机去而复返。尽管7,500亿欧元拯救计划,暂时缓解了市场的忧虑之情。但直至9月下旬,评级机构穆迪仍然下调了国有盎格鲁爱尔兰银行的优先债券评级,提醒着投资者欧洲债务危机尚未走远。同时,危机国的主权CDS价格持续高企,凸显市场信心十分脆弱。一旦欧洲债务危机再生变故,恐引发欧元抛售潮。
最后,从技术角度看,欧元兑美元处于中期强势区域内,上方显著阻力在1.45-1.46附近,若能有效突破该位,汇价将会扩大上升空间,其后阻力在1.49及1.5150一带。不过目前来看,欧元升见该位的可能性不大。下方动态支撑位在1.3685,不幸失守该处,意味着欧元兑美元将有机会展开一轮回调行情,其后支撑在1.3180、1.26水平. 大方向是对的
我感觉是这样子 这种汇评看过算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