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09:52
大路老夏 发表于 2010-12-13 00:05 http://www.y2.cn/images/common/back.gif
{:1_97:}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09:54
看多看空没关系,每个人角度不同,看的结果也不同,关键要控制仓位,然后顺势而为
lesliehp 发表于 2010-12-13 00:12 http://www.y2.cn/images/common/back.gif
明白,止损在心中~[:2-128:]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09:56
【转帖】
12月13日国际关注:
北京时间8:01 英国12月Rightmove房价;15:45 法国10月经常帐
澳央行行长斯蒂文斯在参议院接受有关银行竞争的质询
经合组织发布最新的欧元区经济调查报告
英国央行副行长毕恩发表讲话
OECD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召开记者会
西班牙央行行长奥多涅斯在金融市场协会讲话
美国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举行午餐简报会
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在一场新闻记者俱乐部会议发表晚餐讲话
加拿大央行行长卡尼发表题为"对经济前景的思考"的讲话
12月10-12日主要事件回顾:
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10日发布了更加严格的金融服务业薪酬方针,其中包括对银行业多数雇员奖金的预付现金比例不得超过20%的规定。律师和会计师们表示,新规可能导致部分雇员的纳税额高于所获得的现金额,因为多数情况下的课税基础是全部薪酬的现值,即便大部分现金和股权直至数年后才会发放。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12日发布了一项银行业改革方案,旨在提振行业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扶持小型贷款机构。根据方案,政府将授权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披露价格暗示行为和批准担保债券的发行,同时再向证券化市场注入数十亿资金,并加大对较大型银行的监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长期安全性。
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10日表示,该国能够自主应对财政危机,无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他还称,葡萄牙等国所面临的问题是系统性的,而且与加入欧元区有关;欧元区成员国与相关机构需要齐心协力捍卫货币联盟,葡萄牙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整顿财政预算,帮助国际市场恢复信心。
穆迪表示,正在对10家葡萄牙银行的财务实力进行评估,并可能下调它们的信用评级。该评级机构表示,这些银行在国际信贷市场融资方面正遇到困难,并且严重依赖于来自欧洲央行的援助。
爱尔兰议会10日通过了公共利益法案下的金融紧急举措,标志着爱尔兰政府为通过其2011年预算案又迈出了一步。爱尔兰议会同意将该国最低工资水平降低1欧元,至7.65欧元,将总理布赖恩.考恩(Brian Cowen)的薪酬削减14,000欧元,至214,000欧元,并且将其内阁成员的薪酬削减10,000欧元。根据此项法案规定,公职人员养老金也将被下调。
欧佩克11日将原油日产量配额维持在2,485万桶不变。油价上周曾上探90美元大关,欧佩克的观望态度令市场对高油价或使发达经济体复苏受阻的担忧加剧。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称,市场正处于均衡状态,无需干预。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称,该组织不希望油价达到100美元,会随时准备在市场失衡时开会商讨应对策略。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亦是最近30天内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度密集属罕有。
12月10日国际市场综述:
汇市综述:纽约汇市10日,美元兑欧元和日圆均走高,因此前强劲的美国消费者信心及贸易数据进一步证实,美国经济正在改善。最近美国发布的一系列较为乐观的经济数据提振了美元,而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仍承压。
国际黄金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合约10日走低,因交易员们关注中国周末加息的可能性以及乐观的美国贸易数据。纽约商交所Comex分部交投最为活跃的二月黄金期货合约结算价跌7.90美元,至每盎司1,384.90美元,跌幅0.6%。中国10日加大了抗击通胀的力度,拖累黄金价格下滑。中国央行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为2010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举令黄金期货承压,因为黄金被视为对冲通胀风险的投资品种,当通胀率下行时黄金便失去了吸引力。
美国股市10日收盘走高,受乐观经济数据的温和提振,一周来市场交投淡静。道指收涨0.35%,录得本周最大单日涨幅;纳指收涨0.80%,标普500指数收涨0.60%。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10日走低,因为在中国决定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市场依然担忧中国接下来还可能采取加息举
(0)(0)评论此篇文章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措。纽约商交所一月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58美分,至每桶87.79美元,跌幅0.7%。
CBOT大豆期货10日收盘下跌,交易商继续获利了结削减风险敞口的努力拖累大豆期货市场。同期玉米期货持稳,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并没让交易商感到意外,交易商在密切关注阿根廷的天气状况。
LME基金属10日收盘涨跌互见,中国利好的经济数据和美国优于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提振工业金属市场,期铜10日升向历史高位,因市场担心供给紧张,以及中国公布强劲的进口数据提振需求展望,但美元上涨使期铜升幅受限。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09:57
加拿大皇家银行:美国经济前景乐观 美元有望走高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高级策略师Matthew Strauss周一表示,美元兑欧元、日元料走高,因美国进入2011年将继续采取财政刺激措施,但美元在零售数据和FOMC公布前或陷窄幅波动。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Capital Markets)的高级策略师Matthew Strauss13日表示,美元兑欧元、日元料走高,因美国进入2011年将继续采取财政刺激措施,且2011年增长预期上调至3.0%以上。
Strauss表示,在周二(14日)美国零售额数据以及周三(15日)FOMC声明公布前,投资者或不愿积极交投,因此美元可能波动于相对狭窄的区间内。
此外,欧元交易员们在关注德国周五公布的Ifo调查结果。
一位东京交易商预计美元/日元波动于83.50-84.50区间,他还预计欧元/美元波动于1.3150-1.3250区间。
ren+naixin
发表于 2010-12-13 10:12
楼主买了吗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10:19
楼主买了吗
ren+naixin 发表于 2010-12-13 10:12 http://www.y2.cn/images/common/back.gif
现价 买入 1.3188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10:51
英央行赞成非银行参与汇市定价
英央行表示,非银行市场参与者正在汇市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有助于降低对银行作为价格提供者的依赖度,但需警惕流动性幻景效应。
综合媒体12月13日报道,英央行(Bank of England)13日发表季度简报(Quarterly Bulletin)称,在每日交易规模在4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高速进出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这种类型交易的银行的成交量自08年4月开始已经上升了30%。外汇市场新的参与者帮助汇市扩大推升价格时的供应,但市场承压之际它们可能会快速撤离。
英央行指出,降低对银行作为价格提供者的依赖度应该是有好处的。但这些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可能创造一种流动性的“海市蜃楼”,它们在市场大幅波动之际可能快速进出。
英央行上述表态体现了对传统的银行全权主导外汇市场的观点的分歧。
部分业内人士欢迎上述新力量加入市场,认为它们将成为流动性的新来源并将对整个行业有益。然后,其他人则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幻景效应保持警惕,并担心这些超高速资金抢占传统的银行的市场份额,导致完成大型交易变得艰难。
上周有报道称,一个由大多数外汇市场中最大的银行组成的团体正努力推进一个项目,即设立一个只有银行参与的汇率处理系统以避开这些新的市场参与者。
红色贝鱼
发表于 2010-12-13 10:56
因为我是菜鸟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2 16:02 http://www.y2.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菜菜鸟:)
你多我就空吧,我们俩总有一个对哒:D
玉米豆
发表于 2010-12-13 11:00
{:1_97:}
歪兔
发表于 2010-12-13 11:04
不加息的反醒
《選股情報》今次中國不加息,有認為是因為亞爺手影難估,你估東,亞爺做西,假如有這個想法,是自己放棄自己,不思進取。當2010年被一些氣候學家認為可能是最暖的一年時,近日就見出可能是近百年來最大的風雪和寒流。為甚麼有這個矛盾?我們能不能講:今年是最暖,所以今冬不應有風雪?而認為老天爺跟氣象作對,你估暖,我便下雪?要奇怪的,是該不該下雪,而是為甚麼在認為暖的同時,不留一手認為也可下大雪?認為暖,是個推理,下大雪則是事實,當事實與推理不爭,要怪的,不是事實,而是你的推理是否也照顧了事實,一個不符事實的推理,就是不合格的推理,是不可用。所以今天大家的反省不是亞爺不加息是奇怪,而是要奇怪你為甚麼估會加息。當然亞爺不會全不加息,但是在甚麼客觀條件下,才會加息,是不是光見5.1%的CPI便要加息?要不要考慮加息是要考慮CPI外的其它因素?加息壓通脹是借貸消費經濟中的有效手段,但在非借貸消費的經濟下,加息有何用?政策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效差對比,是亞爺當前所考慮的。股市在一段時日裡,會為這扣而不發而受壓,但當市場為這不加息作反省後,認識到亞爺會在甚麼時刻才會加息,和只能加幾多後,市場反會放心前進。故筆者仍是對後市有信心,因為在大市波動中,有個股會十分標青,中國聯塑(02128)便是一例。又聲明,筆者仍未持有聯塑。唉!兩星期內由4.2元升逾6元,激死!《香港經濟日報研究部主管石鏡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