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拜托,换个头像吧,现在的头像让人产生生理反感。 原帖由 多多益善 于 2005-11-7 12:35 发表
拜托,换个头像吧,现在的头像让人产生生理反感。
支持,换个吉利点的头像比较好! 原帖由 多多益善 于 2005-11-7 12:35 发表
拜托,换个头像吧,现在的头像让人产生生理反感。
我上次就说过一次了,可他还是没有换:( 原帖由 yeling 于 2005-11-7 13:08 发表
我上次就说过一次了,可他还是没有换:(
:mlw:怕怕的 抱歉我没有看到,马上换. 原帖由 dolphin888 于 2005-11-7 13:31 发表
抱歉我没有看到,马上换.
:han: 谢谢司令的无私奉献
转贴
日股日圆还会背离多久【北京时间 2005年11月07日 11:23】近期日经指数上涨但日元贬值的现象备受市场关注,这种关注暗示了市场认为日元和日经指数应该同向变动,而这种印象主要来源于1985年开始的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大涨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灾国货币贬值伴随的股市崩盘现象。实际上,汇率与股市间并没有十分确定的关系。国际清算银行研究员Bernard和Galati对1983-2000年间美国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仅存在非常微弱的相关性,但汇率波动性与股市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理论角度讲,日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日本股票市场:首先,影响上市公司的进出口及收益水平。日元贬值可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增加上市公司收益,股市上涨;反之,日元升值则会抑制出口影响上市公司收益,股市下跌;其次,政府的公开市场、外汇市场操作也会影响到证券市场。日本经济是出口型经济,政府一般乐于见到日元贬值增加出口,而日元升值时政府一般会动用储备进行干预,使日元回到他们认为合理的水平。最后,全球的资本流动也会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如果上市公司收益不错,国家资本看好日本股市,则会买入日本股票,这样就会导致日本股市上涨,同时日元也上涨;反之,抛售股票的时候股市下跌也会部分带动日元下跌。
近20年来,日经指数和日元的关系表现为不同的几个阶段:
一、1985-1990年间,日经指数与日元呈现显著的同方向运行:日元从260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40日元兑1美元附近,而日经指数则从9000点上涨到历史最高水平38915.87点。
二战后,日本根据“道奇计划”和“经济安定九原则”锁定美元,实行1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达20余年,实现了产业发展、经济复兴及贸易立国的战略。由于上述政策的作用,日本贸易顺差日益增加,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了巨额贸易逆差。1985年,美国与G7其他国家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到1986年,日元升值86.1%。协议生效后,市场预期日元还会继续升值,大量国际资本涌入,进一步刺激日元升值和股票的上涨。到1988年底,东京和大阪交易所股票市值分别为38400亿美元和32700亿美元,高居全球股市前两位,势压纽约和伦敦,一度跃居全球第一。
二、1990-1995年间,两者显著反方向运行:日元汇率继续升值到80日元兑1美元附近,但日经指数则从1989年的历史高点38915.87点一路下跌到20000点以下。
由于前期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房地产、股票价格大幅上升,最终造成严重的泡沫经济。但日本政府被日元升值带来的虚假繁荣和其他短期利益所迷惑,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一直到1989年4月央行才开始行动,并且不到1年内,五次调高利率,股价从1990年初大跌至到14000点附近,与最高点相比下跌了63%,创下世界三大股市中跌幅最深的记录。泡沫的破灭最终导致日元升值综合症日益加深,引发日本经济连续10年的衰退,至今仍然在紧缩中挣扎。
三、1995-1998年间,两者同方向运行:日元汇率从80附近贬值到144日元兑1美元,日经指数也从1996年的高点20000点一路下跌到13000多点。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其他国家的汇率和股市都出现了同时下跌的局面。这一点也可以从国际资本持有的日元资产数据看到,国际资本抛售日本股票和日本债券的行为一直到1998年11月才停止。
四、2005年至今,两者反方向运行: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00贬值到118附近,但日经指数则从10000点上涨14000点附近。
1999年至2004年间日经指数和日元之间没有出现明确的关系,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2005年初。2005年初,日元下跌,日经指数上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国际游资看好日本股市,而看淡日本债券导致的。最新流入日本的资金数据显示,虽然购买股票的资金持续保持在近2年的高位,但日本债券持续几个月受到抛售,导致总流入资金一直在减少,从而导致日元下跌、但日经指数上涨的现象。
国际资金的行为和目前日本经济的现状是一致的。经过近10年的通货紧缩后,日本经济今年显示走出衰退泥潭的希望。虽然物价指数仍然不稳定,但已经摆脱了连续下跌7年的趋势,市场预计宽松的政策可能会在明年初取消。同时,领先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回升的迹象。市场可能会继续看好日经指数。
至于日元的表现,则要看目前的经济状态是否能够持续,如果能够持续的话,日元终将会伴随日经指数的上涨而升值,毕竟日本经济已经沉寂了10年。反之,日经指数和日元都将因为投资者的失望撤离而下跌,2000年日本央行认为经济状况好转而调高利率最终导致日经指数下跌,日元贬值的现象就是证明。
来源:国际金融报 (撰稿人:刘凤元/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哈哈,早上起来还能拜读到老师的贴,真好。谢谢。 [市场分析]美元逆势造反,前景转为看好
纽约汇市周五美元全面上扬,兑欧元升至18个月新高,兑美元创下26个月高点,尽管周五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令人失望。
欧元不但跌破了2005年低点1.1868美元,甚至一度跌至1.1801美元,为2004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日圆突破至118日圆之上,创26个月新高。另外,美元兑瑞士法郎也创18个月新高,兑澳元升至1年高点。
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下跌之后,美元今年迄今为止兑日圆涨幅达到15%,欧元兑美元跌幅达13%。
不断上升的美国利率在最近几个月中支撑了美元的涨势,即使弱于预期的10月份就业报告也未能削弱美元的吸引力。美国较高的利率水平使得美元资产对于海外投资者更具诱惑力。
此外,有关经济强劲增长的迹象,以及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加息预期减弱也支撑了美元走势。
周五尾盘,欧元兑1.1823美元,周四尾盘为1.2044美元。美元兑118.27日圆,周四尾盘为117.12日圆。美元兑1.3061瑞士法郎,周四尾盘为1.2924瑞士法郎。英镑兑1.7505美元,周四为1.7702美元。欧元兑139.70日圆,周四尾盘为140.47日圆。
由于交易员持有大量美元多头头寸,周五美国就业报告公布后美元曾短暂下跌。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10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56,00人,9月份数据经修正后为下降8,000人。
10月份新增就业人数远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4,000人,同时8月份新增人数也被大幅向下修正。10月份失业率从9月份的5.1%下降至5.0%。
数据公布后汇市波动剧烈,欧元最初上涨,但不久就回落至数据公布前的水平,然后又急剧下滑。市场观察人士表示,数据公布后美元遭到抛售只是因为投资者减持过多的美元多头头寸,在这一抛售结束后,美元便没有了再创新高的障碍。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驻纽约外汇策略师Charles Shioleno表示,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仍在不断加息且言论强硬,同时欧洲央行周四没有加强可能加息的论调令投资者失望,投资者因此决定试探欧元的年内低点
Shioleno称,美元从就业报告公布后出现的跌势中反弹速度之快让他感到吃惊,但鉴于供应管理学会(ISM)近期发布了相当强劲的经济活动报告,以及Fed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也刚刚结束,投资者有一种强烈的预期认为,美元涨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由于欧元已经跌破了2004年5月份的低点,技术分析师表示,欧元目前的目标为2004年4月份低点1.1797美元,而若跌破该目标,欧元将继续下探2003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
Gain Capital驻新泽西州贝德明斯特的首席交易员Tim O'Sullivan称,目前市场的注意力集中在欧元是否会跌破1.18美元。他表示,投资者将关注该区域附近是否有任何阻力能遏制美元的涨势。
在前夜,普遍较为强劲的欧元区经济数据未能给欧元带来任何支持。欧元区9月份失业率降至8.4%,低于8月份经修正后的8.5%,同时也远低于此前预期的8.6%。为2002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区9月份生产者价格较前月上升0.5%,与此前预期一致,证实了能源成本上涨给欧元区带来了价格压力。
与此同时,受海外需求推动,德国工厂订单上升2.8%,远高于预期。
上述数据不会削弱有关欧洲央行在未来几个月的某个时间可能上调利率的猜测。但是,自从周四早盘欧洲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且没有明确暗示在12月份的下一次会议上将会加息之后,欧元就开始遭受抛压。
由于联邦基金利率仍处升途,这意味著美国和欧元区之间的利差将继续有利于美元。
与此同时,日本财务省( Ministry of Finance)发布的每周最新投资资金流数据揭示了日圆持续承受压力的原因之一。该数据显示,总体投资资本出现温和外流,日本投资者在10月29日当周再次净买入了6,690亿日圆的海外债券,这增加了日圆所承受的压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被海外资金大量买入日本股票所抵消,因日本股市持续攀升。然而,鉴于据报导境外投资者开始对其股票投资进行套期保值,以保护自身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这些买盘对日圆的有利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