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发表于 2005-12-24 15:43

转贴

交易箴言
确定市场动向的最清楚和最容易的方法是根据旧高和旧低。高于旧高和旧低标志着向上的走向,低于旧高和旧低标志着朝下的走向。

mai 发表于 2005-12-24 16:03

所谓专家   □老莫(北京)
  如果我们历数新世纪以来的倒霉孩子之最,投资顾问(包括但不限于股评家)肯定当之无愧,正如房地产商肯定是新世纪的最大幸运儿。我对我儿子的底线期望值就是,如果小子实在一事无成,就去当顾问吧。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我实在佩服那些卫星电视与财经电台的制作人,如果他们不是被广告任务逼疯了,就肯定是把财经节目当成减肥节目来办的.
  恰好春节一过就在电视与广播里都听到看到这样的投资顾问节目,貌似专业有的还以博士自称的专家言之凿凿地讲道,我们在一周前送出了一只免费黑马,某某股票,如果当时你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你目前至少收益百分之二十,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的专业水准。你还犹豫什么呢?赶紧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吧,更大的红包等你来拿。
  想来如果不是自家账户亏得掉底,每天晚上被老婆罚跪搓衣板,怕也不至于如此吧。
  我在这个市场里泡了十多年了,涉猎并尝试了绝大多数投资经典理论,从一百多年前的道氏理论,到七十多年前的波浪理论,到五十多前的江恩理论,到十多年前的四度空间,更不肖说葛威南的均线法则,日本的酒田战法,以及其他记不清门派的混沌理论、直觉交易、逆向投资,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变波投资、格栅理论、斯波朗迪的投机原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夏普教授的投资组合理论,拉瑞·威廉姆斯的短线交易理论,杰里米·希格尔的长线理论,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证券心理学,当然还有国人中所谓大师们炒作的冷饭,包括台湾的张龄松,香港的许沂光,大陆的只铁、唐能通、甚至包括易经测市的常秉义、夏剑辉等等,从内容上分类则包括了政策分析、基本分析、市场分析、心理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
  我得承认哪一家都可以自圆其说,各擅胜场,但没有任何一家可以保你稳赚不赔。因此,我不能不怀疑自己是否天生愚钝,无法领会大师们的精要,但殚精竭虑综合各家智慧以后总还是有些可圈可点的体会。 其一,在我们面对的投资市场里,包括各个领域,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就是市场是不确定的,因此,严格来讲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专家的。而市场上充斥着那么多的所谓专家或者顾问每日望天打卦,只能归结为人性弱点使然,只要人性当中还有弱点,就绝对不可能天下无贼。
  其二,在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里都不可能稳赚不赔,包括世界超级富豪在内。特别是面对投机市场,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赚的次数比赔的次数多一点,赚的比例比亏的比例高一点。如果再听谁跟你说听他的意见可以稳赚不赔,别忘记带上你的鞭子。
  其三,所有投资与投机的核心原理都可以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高抛低吸,顺势而为。仅此而已。但我可以告诉你能够全然做到这一点的人恐怕还没有降落到我们的星球上。因为判断何者为高,何者为低势向何方通常要比大象穿过针孔还要难。你可以有做到过的经历,但你不可能永远做得到,而你做到的时候通常已经以无数次犯错为代价。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做对的次数提高一点,上面提到的任何理论都可以帮你一点小忙,但任何一家都不可能根本解决你的问题,最终通常还需要你的经验智慧外加不少的运气。可是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智慧并且经验丰富恰好运气也站在你这一边时,没有那些理论你照样可以赢。
  其四,所有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条就是止损,因为市场是不确定的,测不准的,但你又要坚持这个游戏,故而你必须只能用这种方法随时改错,避免提前燃光自己的火种,等待梦想中的那次正确的机会来临。任何一个不附加止损位的买入建议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我没有见过一个所谓专家给你提过这样的意见。即使你花了三万块钱年费,通常买回来的是三十万块钱的教训。
  我想你会觉着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投机本质,就像真理都是朴素的一样。任何违反以上原则的意见或者理论你都可以放到卫生间,以备手纸短缺时使用。
  这个市场里有没有永远正确的专家或者赢家呢?在一个限定的时间或者空间里肯定存在,这并不是实际真有,而是数学上的概率使然。而这种概率通常可以养活很多人甚至足够让人发财。
 原理如下:比如你有一百万个股民的信箱,你免费给他寄送你的投资建议,你根本不需要理会市场,只管给其中五十万人寄建议做多,给另外五十万人做空的建议,如果以每周为一单元的话,一周下来,如果市场走强,那么,你就筛掉建议做空的五千人,把余下的五千人再对分两部分,给一半人建议做多,给另一半人建议做空,依此类推,十次下来,大约就还会有两千分之一约五百人一直都收到你的正确建议,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居然他们看到了一份连续十周都是正确的投资建议,把你当成专家都委屈你了,不把你当成神才怪。当然,第十一次你就只能寄出一封收费征订信,向这五百人要求收年费一万元然后才可以看后面更加精彩的预测,假定有一半人选择订阅,你就可以收入二百五十万元。
  哇,发达啦。至少在这个时点与这个特定人群里,你肯定就是专家,而如果超过这个时点,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这正是老人们常常教导你见好就收的真正原因。
 巴菲特的成功有目共睹,老巴的价值投资理论更是简单得不得了,地球人都知道,但地球人再也出不来第二个老巴,所以然者何?其实据老莫的理解,这与专家的形成如出一理,其实也是多轮概率淘汰的结果,老子早就做过科学的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不竭。假定有一亿投资者,每天淘汰七成的失败者,余下三千万,第二年再淘汰这其中的七成,还余约一千万,十年肯定可以淘出一个彼得林奇,十五年肯定可以淘出一个索罗斯,二十年自然就淘出一个巴菲特了。可这对被淘汰掉的你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后冠名在他们头上的理论不过就是加之赢家头上的草帽,只有戴在奥运领奖台上才会恰如其分,扣到你的头上就叫东施效颦了。
 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些专家的意见一无是处,按照萨特的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我相信肯定是有其功效在的。据说抑制食欲是减肥的重要手段,如果把这些投资节目放到饭前来播肯定效果不菲,这可能是投资顾问们的最大社会意义了。当然,前提是减腰围而不是减腰包,尽管我们知道他们减腰包的功效可能更好,但毕竟终非你我所愿.

爱在边缘地 发表于 2005-12-24 16:31

好像专家都狗屁不是了
是因为没赚钱钱才这样发自肺腑之感慨的吗

mai 发表于 2005-12-24 16:39

美联储走向分析 辛一山 (2005-12-23)
  伯南克明年2月上任,在他的领导下美联储将剑指何处?交接之前美联储的行动如何?
  这些都是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美联储(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简称Fed)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美联储享有资金和财务独立权并且独立自主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并且因为货币政策制定的技术性和不透明性,美联储实际拥有不受国会约束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门”,其总裁亦被称为“第二总统。美联储主要负责监督美国的商业银行、调节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款量、负有进行票据清算、代理国库出纳和外汇交易的职能。其宗旨是保证国家拥有一个安全、灵活和稳定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伯南克可以当美联储主席,是因为他具备货币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专业知识,然而作为一个专业的货币学专家和宏观经济学专家---伯南克却发出:“美国之所以连年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逆差,与其说是美国挥霍造成的,倒不如说是其他国家过度节俭的结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言论,确实很让人怀疑他的专业水平。除非是他另有目的。
  大家知道美国现在的经济困境是因为没有听从货币研究专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劝告:“限制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即美国不用支付利息的负债)的增长率”。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尽情的让高能货币增长(特别是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长期的入不敷出、过度的利用了货币手段使得人们开始对美元失去信任感由此而导致了美国现在的困境。这好像一个每月收入5000元的人,而因为借钱容易,手中不缺钱,因此而每个月花6000或7000元一样,长年累月下来就会形成一屁股难以还清的债务。美联储现在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是:
1. 怎样的重新建立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自从去年末美元大幅贬值然后出现难以控制的美元下滑局面,使得美元出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也就是人们对美元的信任危机问题。(这也是格林斯潘不能再留任的问题)。
2. 由于美元的信任感问题,引发了历史上积欠债务的兑付问题。历史上积欠的美元可以计算的有7万亿美元的债务,还有很多美元现钞在国外流通这也是美国的债务,估计有一万亿美元,这八万亿是对国外的。在国内美国政府还欠八万亿美元,可以说现在的美国是资不抵债的国家。只要那些大的债主抛售美元资产美国就难以承受,不够千亿的外汇储备和不足两千亿元的黄金储备(8千多吨的黄金其中有大部分是别的国家的)是没有能力来偿付债务的,因此上美国现在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超级的债主也只能和颜悦色的谈判、让步。
3. 通货膨胀的控制问题。去年末至今,由于政治需求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原因,使得原油的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这也因此引发了新一轮的世界性通胀风潮。正因为上面第一个的原因,估计美联储已经出了不少的财政危机状态的报告上报总统和相关的机构了,也因为这些有根有据的报告促使了美国大幅度的调整他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却由此而引发出无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美元汇市上升值而以美元定价的黄金价格却逆势上升;石油价格也不降反升;美国国内各项经济指标看好,而美国的股市却很低迷;……。
  下面再来看接手前的美联储和以后伯南克会有什么动作:
  首先美联储只有金融和货币方面的控制手段和作用,它对经济的影响也只有通过金融政策来达到。而伯南克平时注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信用、经济周期,因此重建美元信用应该是他们的首要目标。手段有:
1. 美元的信用需要有强劲有力的汇市表现,通过抬高美元的价值,使人们觉得美元不会随便贬值来增强人们的信心。在汇市里淌水的朋友要注意美国政府通过所控制的日元拉高美元价值的现象。也要注意偶尔的协议性操作,如通过瑞士来拉高美元汇价(美国通过低价卖给瑞士优质资产,即通用保险的资产,协议瑞士法郎配合抬高美元价格,这可以从最近汇市里瑞士法郎的无理由疯跌趋势中看出来)。其他澳元、加元、英镑都有可能。
2. 压迫石油市场价格,消除引发通货膨胀的基本面。可是由于产油国和投机基金攫取利润的贪欲已经被美国勾起来了,美国政府想要达到目的并不能像他们鼓起石油价格一样容易。(石油价格现在大幅上涨不大可能,大幅下降也不大可能,因为投机基金和产油国有他们的利润因素牵扯里面。前两天的布仑特和纽约期货价格不同步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
3. 黄金价格的控制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控制的问题。因为黄金属于稀缺产品,一年全世界的产量也不足3千吨,全世界现有的黄金产品也只有四万多吨。而现在虚拟资产极度膨胀的年代,市场里的一小部分资金就可以吸纳很多的黄金,如果人们对美元没有信任感就会将手头上的美元资产转化成为较为稳定的黄金资产。因此黄金的价格走向就可以看出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现在可以说是对美元很没信心,因为在汇市里美元升值几百个点,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了成百美元。(黄金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通过基金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压单也难以使金价回落。因为大部分有钱、有资产的人并不希望手中的资产以后都成为买不了东西的美元)
4. 鼓励政策促使美国股市上扬。美国的各方面的经济数据非常的好,通胀率低、失业率低、零售消费指数看好、投资率上升,可为什么股市不能按照正常的反应上升呢?这归根到底也是对美国的经济前景悲观的反应。(美国股市的反常表现就是现在美国遭受资金困境的最好例证,故此投资美国股市的资金要相当的谨慎,以短线为宜。)

  其次,继续保持压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实际上上调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多次的上调利率主要的目的是吸引资金填补因资金缺乏而造成可能断链的缺陷。事实上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4%以下,是属于很轻微的。而0.25%多次的微调的作用是难以很快发生作用的,常规的一次性汇率调整的调节作用最少也要8个月以后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美联储利率上升的主要任务是吸引资金而不是平扼通货膨胀,飓风袭击后的美联储还保持连续的利率上升,如果是因为出于经济的考虑则在经济遭受困境的情况下暂停上升利率并没有什么大的坏处,而切还能平衡抵消飓风的影响。可是美联储却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继续升息,这可能是担心停顿后再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加息的考虑。再结合2005年初美国颁布减免税收法令使跨国公司的资金回流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就是美联储升息的目标是吸引资金。再考虑实际中美联储政策出台的表决形式,加上小心奕奕的加息幅度,我们可以确定美联储的升息过程不会简单的终止。结论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还会继续,而不是传言中的到顶了。(如果到顶了,在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时就可以停止了。那时的利率是3.75%高欧盟央行的利率将近一半。现在还继续加说明远未达到目的。)
  再次,稳住日本和中国这两个超级债主,只要这两个国家没有抛售美元资产,一切都会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因此美国政府现在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是历史上最温和与没有原则的。目的就是维护美国这个资不抵债的盘子,别让他打烂了。我们再来为美联储和伯南克考虑一下,有什么措施可以挽回现在的颓势。举个例子一个企业连年的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有可能借的债是不要利息或者低利息的,但不管怎样长时间下来肯定欠债连连。报表上应该是资不抵债了。美国财政也一样连续二、三十年的贸易赤字,再加上多年的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经年,资不抵债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格林斯潘并没有什么神话,他只是一个借钱过活,大量占用高能货币的操手而已)。
  作为企业财务的美联储和伯南克要怎样的把资不抵债的帐目做得好看,而且还能出利润?通常的做法就是弄一些无形资产冲抵亏损,把库存的商品做成因原材料涨价而溢价。而美国的库存商品就是土地和房地产。作为货币专家和宏观经济专家的伯南克长远的经济计划就是把美国的房地产价值抬高上去,因为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美国的房地产还是有升值空间的。
  可惜的是前一阵子媒体大量的批判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使得现在要抬价比较难。还有现在的美元信任危机也增加了操作难度。还是要怪格林斯潘太大意了,以为简单的贬值就可以轻易的为美国节约几千亿美元,没想到惹出这么多的麻烦来。如果美联储在以后认真执行“按价格执行抵押贷款”(price-level-adjusted mortgage)PLAM,或推出一些类似的促进提高房产价格的措施,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国民产值就会有很大的增长。如果照翻一倍算,就有可能因此而多出几十万亿的美元资产来给人购买,或抵偿债务。这是美国的出路!!!鉴于美国现在的超级强大的状态,这种可能性还不小,因此投资美国的房地产是冒险商人发财的好机会。

mai 发表于 2005-12-25 21:34

12月22日汇市波幅前三名
货币      波幅最高价    最低价   日区间(点)
纽元/日元 -1.6% 79.70   78.20      150
英镑/美元 -0.36% 1.7450   1.7335    115
英镑/日元 -0.93% 205.16   202.43    273

mai 发表于 2005-12-25 21:37

美元/日元
美元/日元的情绪指标多空比例为+1.75,在+/-3的极限范围内。过去一周来美元/日元情绪指数保持了净多头,确认了美元/日元的看跌信号。过去24小时来情绪指数的净多头进一步增加,全部未平仓头寸则基本保持未变。多头头寸增加2.7%,而空头头寸减少6.6%。只要情绪指数继续保持净多头,作为反向指标的FXCM情绪指数就会继续发出逢高做空的信号,预示美元/日元後市将进一步走低。

mai 发表于 2005-12-25 21:42

英镑/日元
技术指标 (日图)   数值   水平   信号
随机指数       23.28    中性    无
RSI               38.41    中性    无
MACD               >0      正   无
ADX(DMI)       25.96    趋势    无
动能指标      >0      降低    无

价 位      阻 力    备 注
213.03   阻力 3         2005年高点
211.40   阻力 2      12月6日图高点
208.22   阻力 1      192.67-213.06区让23.6%回档

价 位      支 持             备 注
202.87    支持 1          192.67-213.06区间50.0%区间回档
200.48    支持 2          192.67-213.06区间61.8%区间回档
197.07    支持 3          192.67-213.06区间78.6%区间回档

mai 发表于 2005-12-25 21:53

JP摩根预测人民币明年将升值13% 引发学界质疑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陈宜飚

  香港报道
今年7月,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份报告中宣称,亚洲境内共积聚着7000亿美元的热钱,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境内,并警告说,这些热钱将成为中国经济潜在的风险。
  接近岁末年终,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变动,以及几个月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热钱运动轨迹如何?人民币汇率会朝什么方向前进?这些疑问驱使记者再次采访谢国忠。
  仍然有三千亿美元热钱
  “仍然有3000亿美元左右的热钱驻留国内。”谢国忠12月9日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热钱存量反映出中国汇改的一些性质。
“怎么来定义热钱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我主要看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和我们贸易顺差的关系。在历史上看,这两者之间是同步的,但是现在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且不论是来自什么途径,我认为这些差别就反映了热钱。”谢国忠说。
  这些涌入的热钱主要是预期亚洲的资产升值,而其中最主要的预期是人民币的升值。谢认为亚洲热钱总量约为7000亿美元,其中50%在中国,另外25%在日元,其余则投资于亚洲其他货币。
  而这部分资金的来源也不尽相同,既有外来资金,也有来自中国本国公民和企业的行为。“现在不少中国内地企业加紧把美金存款变成人民币,应该看到,这部分也是热钱来源。企业的美元资产对企业来说有分散市场风险的作用,现在却一面倒,这意味着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空间丰富。总的来说,我估计类似这样的‘热钱’占3000亿美元的一半左右。”谢国忠说,“此外,其他大陆的公司和家庭把原来美元的存款转为人民币,因为估计到人民币要升值,这也是热钱。另外台湾商人通过FDI等途径把美元转为人民币,这部分资金占热钱的份额也相当大,有1/3左右。”
  最后,剩余的就是外资房地产资金了,这部分有部分钱是从银行出来的。谢国忠说:“一些外国投机者借了汇丰或是东亚银行的钱,在上海炒房地产。加息之后,这部分热钱的流入基本停了,原来留下来的,转战到北京深圳去了。”
  热钱留场之谜
  3000亿美元的热钱驻足中国,对中国来说仍是个潜在的风险。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现有低利率环境下,中央强力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同时采取渐进式的人民币升值,这些“热钱”在中国的收获实在有限,目前留存成本甚高,为什么它们不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寻找更有利润的其他资本市场呢?
  谢国忠承认,目前国外的资本回报率大大高于中国内地,例如,日本资本回报率是100%、韩国是200%,均高于中国。同热钱恋战中国似乎有矛盾?
  谢国忠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种现象。首先,这些投机者对中国仍是依依不舍。“这些人是有赌性的,他们的资金已经在中国这么久了,如果退去,达不到预期的收益很不甘心。”
  导致热钱恋战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来自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语诱导。“一些中国官员经常出来说人民币汇率会升值,所以热钱仍对升值抱有较高期待。”谢国忠说,“官员其实不愿意热钱很快离去,因为这会影响中国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央行来说,目前还不能挤出热钱。最好的政策是保持平衡,不要吸引新的游资,也不要让原有的资金流出。
  13%之辩
  对于明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谢国忠预测,主要还是与美国利率与关,明年五月美国将会把利息提高到4.75%,下半年也许会达到5%,因此人民币明年的全年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2%左右。
  谢国忠说,“我的预测是,中国政府应该会采取控制汇率上升幅度,会升值但不会升很多,继续保持人民币升值预期,让热钱不要退却太快,同时,削减利率。”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对谢国忠的“热钱说”不以为然。香港星展银行的经济学家,外汇分析师冯孝忠就向记者表示,“中国并没有所谓的巨额热钱,热钱是有时间限制的”。
  冯所定义的热钱,主要是一些海外的短期外汇投机基金。
  JP摩根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对谢国忠的热钱概念表示异议。“我所认为热钱的概念主要是指那些随意快速进出的资金,一般主要指的是股市上的资金。如果进去的钱很长时间出不来,你就不能说它是热钱。”

  他还否定谢国忠将中国企业的一些换汇行为认作是“热钱”的来源。龚方雄说:“这些钱并不会马上流出境外,特别是在中国,受到外汇管制的约束中国企业的外汇流出仍是受控制的(因此不存在热钱流出的风险)。如果把中国公司这种行为也算作热钱,那资金量的确很庞大。”

  龚方雄判断,尽管一些外国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炒房,但这部分资金总量并不多。“一年最多不会超过50亿美元,而且很多是通过FDI进入的。例如通过购买厂家或是行业并购(其中包括了房地产资产)等。”他说。而且,他认为,投入房地产的钱很多就是想长期投资,这种资金性质跟FDI几乎差不多了,因而也不能归为热钱。

  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龚方雄和他的同事吴向红女士在近期刚刚公布的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认为至2006年年底,人民币又将累计升值13%。

  谢国忠则对升值13%的说法感到非常不解。龚方雄认为,在升值幅度上,的确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是正确的。”

  至于13%这个数字,龚方雄认为,中国央行正逐步过度到让市场决定汇率,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会让汇率升值很多。因为中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两千多亿,基本上每个月有250亿左右,但每个月的交易日期只有22天,所以基本上央行每天需要在市场上回笼10亿以上的美金。

  “我们计算过,如果你要把贸易顺差调整趋于平衡,至少人民币得升值15%,才会更加平衡一些。实际上,即使人民币明年升值13%,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仍有800亿美元以上,还是比较高。13%的判断是合理的。”龚方雄说。

  至于出口商的利润问题,他的理解与谢国忠恰好相反。他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不会使中国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压缩,这与中国的产业结构有关。中国很多进出口企业属于加工贸易,它有很高的进口成本,人民币升值后反而有利于大部分企业改善它的盈利空间。

ghost_zn 发表于 2005-12-26 10:17

好贴~~~

风海蓝 发表于 2005-12-26 11:14

多谢mai叔,慢慢品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