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财鱼 发表于 2005-12-31 16:07

转华尔街日报二OO五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汇评

美元匯率在2005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走高

在2005年最後一個全球交易日中﹐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匯率溫和走高﹐盤中交投淡靜﹐匯價圍繞週四尾盤的水平上下波動。

由於北美金融市場在假日長週末前提前休市﹐市場成交量萎縮至接近於零的水平﹐因而交易員在最後一刻進行的頭寸調整可能會誇大匯價的波動幅度。週五沒有足以影響市場交易的重大經濟數據公佈。

電子交易系統顯示﹐紐約匯市尾盤﹐歐元從週四尾盤的1.1848美元跌至1.1828美元。美元從117.79日圓升至118.01日圓﹐從1.3134瑞士法郎升至1.3154瑞士法郎。英鎊從1.7233美元跌至1.7179美元﹐歐元從139.57日圓跌至139.55日圓。

在週五縮短的交易日中﹐美元匯率圍繞週四尾盤的水平出現多次漲跌﹐但並未突破現有的交易區間。在紐約匯市午盤﹐美元抹去了早些時候的部分升幅﹐在極度清淡的市場環境下﹐一次性資金流動繼續影響著匯價的變動。但是在2005年北美交易時段的最後幾個小時﹐美元終於收復了午盤的失地。

Brown Brothers Harriman駐紐約的全球外匯交易負責人Marc Chandler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市場流動性低及年末的頭寸調整引起了市場的波動。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及利率仍是2006年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交易員對2005年帳戶進行結算的時候﹐美元匯率總體高於12個月前的水平。在2005年﹐歐元兌美元下跌了12.7%﹐英鎊兌美元下跌了10.6%。美元兌日圓上漲15.0%﹐兌瑞士法郎上漲15.4%。紐約期貨交易所(New York Board of Trade)的美元指數上漲了大約12.0%。

與上述趨勢相反的是加元。在2005年﹐美元兌加元下跌了3.4%。投資者尋找高回報率的行為也推高了拉丁美洲貨幣。巴西雷亞爾上漲了14.2%﹐墨西哥比索上漲了近8%。

主要貨幣的走勢首先是受到利率決定的推動﹐而且沒有理由認為在12月31日以後這種情況會發生轉變。不過﹐分析師表示﹐來年可能會有多種因素影響匯率的走勢。

在2005年﹐美國貨幣政策緊縮力度超過歐洲和日本﹐美元明顯從中受益。由此可見﹐主要央行的政策決定成為影響外匯投資者決策的最主要因素。

Fed已經13次上調短期利率﹐其即將上任的新主席本•貝南克(Ben Bernanke)的決策將變得至關重要。分析師認為﹐只要Fed繼續加息﹐美元就會保持強勢。因此﹐Fed是會像一些經濟學家預計的那樣在2006年初將利率上調至4.5%後停止加息﹐還是會在以後幾個月將利率上調至5%或更高水平﹐對匯率走勢的影響會有很大的差別。

2004年﹐經常項目赤字對美元造成沉重打擊﹐但在今年﹐美元卻對這一問題置之不理。不過﹐鑒於美國9月份和10月份的經常項目赤字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再加上颶風卡特里娜帶來的影響使美國財政狀況惡化﹐明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可能會繼續擴大。

2005年﹐創紀錄的資本流入幫助美國填補了經常項目赤字﹐但投資者仍對這種平衡行為能否持續感到擔心。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將經常項目赤字列為明年最可能影響美元走勢的第二大因素﹐緊隨利率因素之後。

如果Fed的加息進程的確沒有在2006年初就止步﹐那麼全球投資者將關注的是﹐這是否會打擊美國住房市場乃至美國經濟的增長。美國國債基準利率曲線本週出現的倒掛現象﹐加劇了人們對Fed加息力度可能過頭的擔憂。

多數分析師認為﹐一旦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元將更容易受到對經常項目赤字擔憂的影響。而如果經濟增長放緩導致Fed在2006年下半年討論減息﹐使美元的利率優勢變為劣勢﹐那麼美元下跌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中國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是2005年外匯市場最為期待的熱門事件﹐但事實證明﹐人民幣的升值幅度相當溫和﹐而且沒有對亞洲地區其他貨幣產生持續影響。如果中國政府再次採取一次性重估行動﹐或者是中國央行擴大人民幣日交易浮動區間﹐則可能引發日圓和其他亞洲貨幣的反彈。

能源價格的飆升沒有削弱美元的強勢地位。的確﹐事實證明﹐能源價格和主要貨幣之間的相關性並不強。不過﹐外匯投資者依然感到不安。如果能源價格再次上升﹐則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及其對工資壓力和核心通脹率帶來的第二輪影響依然會成為央行決策者的考慮因素﹐他們更有可能通過加息來消除這種通貨膨脹壓力。

最後一點﹐投資者對有關各國央行將外匯儲備分散到美元以外貨幣的言論將依然敏感。鑒於石油出口國目前外匯儲備的增加速度可能至少與亞洲國家一樣快﹐一些分析師認為﹐外匯儲備可能會進一步多樣化。考慮到各國央行總計大約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多樣化進程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华尔街日报二OO五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