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国土安全和海外投资如何抉择?...【北京时间 2006年02月26日 12:14】迪拜公司准备收购5个美国港口的部分业务,围绕此事的激烈争论揭示了美国在外资需求和国家安全之间矛盾日益加深的趋势。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预示着,主张自由贸易的人和那些担心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等国家的资金自由流入会带来国家安全隐患的人之间,将来还会发生更多冲突。
反对迪拜国有企业迪拜公司以68亿美元收购英国铁行集团(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的呼声日渐高涨,就揭示了问题所在。后者在美国5个港口经营业务。短短几个月前,中国国有企业中海石油收购美国能源企业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交易就遭到了激烈反对,中海石油最后被迫退出。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议员苏?麦里克曾是一位坚定的自由贸易支持者,但她周三发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一纸短函则凸现了美国人在9•11恐怖袭击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她说:“有关向阿联酋出售美国港口资产一事,只说“不”还不够,应该说──“不,见鬼去吧。”
这种情绪日渐高涨,正促使国会准备修订对存在国家安全隐患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核的程序。目前,这些交易需要得到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的批准才能达成,该委员会由财政部长领导,12名委员来自各相关政府部门。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里Shelby已经安排就港口交易争端在3月2日召开听证会。双方都在积极努力,要求给予国土安全问题更多关注。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比尔?弗斯特(Bill Frist)表示,国会应该发挥审查交易的作用,并“在必要时阻止”。最低限度,委员会“需要更加透明”。参议员伊万?拜依(Evan Bayh)表示,他准备提议一项立法,要求在美国的海外投资交易得到国家情报机关主管的审批,确保在交易获得审批之前国土安全得到更大关注。
到目前为止,政府对这类呼吁一直置之不理。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金米特(Robert Kimmitt)建议政府与国会更多更好地沟通,但也表示目前海外投资委员会审批程序,包括对迪拜公司收购交易的审批程序,
“运作良好”。金米特说,“我觉得这套程序应该往政治方面倾斜一些,但没人希望它变得政治化。”
美国政府和许多经济学家都担心国会将在这个关键时刻反应过度。眼下,面对着巨大的贸易赤字(2005年高达7,257.5亿美元),美国除了欢迎海外投资之外几乎别无选择。而那些债权国──尤其是中国等贸易伙伴国以及石油遍地的中东国家──虽然也觉得应该把自己出售服装、电子产品或石油得来的美元换成美国国债,但又想换点别的。
IMF经济学家拉詹表示,海外投资者“想让自己的资产更加多样化并享有更大的支配权。”
摆在布什政府和国会面前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应该欢迎海外资本的流入,尤其是考虑到大量美国公司纷纷向海外市场投入巨资的趋势。拉詹说:“如果这就是这个世界向前迈进的道路,那么我们还要设置路障吗?”
经济学家都表示,过于抗拒海外投资会给美国带来极大风险。如果海外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对美国的工厂、企业、股票和债券都失去了兴趣,那么美国经济就会陷入深深的衰退。
美国人对进口商品的日益渴求推动巨额贸易赤字去年又创新高,较上年扩大逾17%。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为购买这些进口商品融资的唯一渠道就是向外国借钱──换句话说,就是吸引海外投资。截至2004年年底,
外国人持有价值1.9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股票、2.2万亿美元美国国债、2.1万亿美元私营部门债券和2.9万亿美元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债务。
在国会的敦促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审查上市公司向该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是否披露了与全球安全风险有关的实质性信息。这些举措预示着某种资本市场外交的抬头,以此弥补传统贸易制裁的不足。
一些专家警告称,这样做可能效果不会太好。回想2000年,一个由劳工领袖、人权组织和华盛顿几个支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派别组成的联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活动,但是,这些抗议活动并没有给中国石油带来多大影响。 日本财政金融大臣与谢野馨:日本不再有通缩...【北京时间 2006年02月26日 13:59】
日本财政金融大臣与谢野馨周日表示,经济显然不再处于通缩状态,日本央行应该在条件成熟时结束定量宽松政策。
“我们不再存在通缩。虽然必须意识到日本仍有一定程度的通缩,通缩恶性循环的风险已经消失,严重的通缩不再存在。日本央行曾表示,一旦出现3个条件就将结束宽松政策。如果这些条件出现,我认为日本央行是时候做出决定,结束定量宽松政策。”与谢野馨如是说。
这3个条件是: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年率稳定在0或者0上方、央行成员同意消费物价不会回落、经济强劲到能够承受货币政策的改变。
他的评论表明,日本政府不可能阻挡日本央行在未来数月内调整货币政策的决定。但是与谢野馨同时也被外界认定为比其它政府高官更好的理解央行立场的人士。日本政府一直敦促日本央行缓慢进行任何政策的转变。
日本核心消费物价年率在去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上扬0.1%,预计1月再次上升。 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绊脚石...【北京时间 2006年02月26日 15:57】
过去10年间,美国消费者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倾尽全力地为全球经济增长保驾护航,但如今这个战士已然是疲惫不堪,而且还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通货膨胀、债台高筑、房地产泡沫、能源价格和恐怖威胁将其重重包围。新兴国家正代替美国消费者崛起,扮演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角色。但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就是,欧美各国的贸易保护者正试图挥舞大棒,阻止新兴国家的发展。有识之士认为,这可能阻碍全球经济的成长,给发达国家也给发展中国家制造障碍并非明智之举。
目前支持全球成长的力量并不来自西欧的发达国家。2005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仅仅增长了0.3%。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德国,其需求迟迟不见起色。即使是经济重现活力、去年进口增长10%以上至5,000亿美元的日本也无力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这回轮到由新兴市场国家挺身而出。新兴市场国家2005年的进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占全球进口总额的比例达到40%左右,合4万亿美元。这个比例是1990年全球化大潮雏形初现时的4倍。去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额增长15%,至2.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进口额所占比例为30%,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美国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约瑟夫•昆兰(Joseph Quinlan)表示,推动全球消费的接力棒正在从美国消费者交到发展中国家广大消费者的手中。
如今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随着中国把零售业向外资全面开放,西班牙零售商Zara准备追随Diesel、Gap等品牌的脚步,成为最新一家在中国开店的零售品牌。
不过还有一个潜在的绊脚石。
就在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推动全球需求、成为全球经济最具前途的新亮点之际,它们却可能遭到美国和欧洲贸易保护分子的阻挠。美国财政部仍然考虑要在4月份给中国冠以“汇率操纵国”的头衔。一旦扣上这样的帽子,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7.5%的关税。欧盟也没闲着,正在考虑对产自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高达两位数的反倾销关税。目前为止,美国国会议员们把关注焦点都放在了新兴市场对国内制造业岗位的威胁上,却基本忽视了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这个事实,而新兴市场需求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利润,也为全球经济增添了一道保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截至去年8月,发展中国家进口额占全球总进口额的比例升至40.2%的历史高点,而去年前9个月这个比例的平均值为38.3%,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值分别仅为29%和32%。
昆兰认为,IMF的数字只是“冰山的一角”。他预计中国、巴西、波兰、土耳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开支将在更大程度上主导全球消费趋势。在此过程中,这些国家的消费开支也会带动众多美国企业的增长。
去年前三个季度,三分之一的美国企业海外盈利来自新兴市场,创下历史新高,比2002年的25%有显著提高。从通用汽车到波音,从联合包裹到百事可乐,众多美国企业无不把未来的成长希望寄托在新兴市场的发展上。因此,打击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贸易制裁反过来将伤害到那些跨国企业。
德意志银行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表示,政客们现在就挥舞贸易保护大棒实际上将伤及自身。他表示,眼下新兴市场的前景最为光明,因为西欧各国对未来仍缺乏信心,而且它们的领导人也无法痛下决心,做出能够推动经济好转的抉择。
不合时宜的贸易战将放缓新兴市场需求平衡全球经济的进程。在通用汽车和波音视中国市场为最大的发展机遇以及麦当劳准备在北京开设“得来速”(drive-through)连锁店之际,美国却要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简直是既悲哀又可笑。
昆兰表示,“错误的贸易政策会在我们急需新兴市场消费者帮助之时阻碍他们在全球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周美元涨跌互见,本周可能大幅波动...【北京时间 2006年02月26日 17:07】
上周美元基本未受经济数据的影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也没有撼动其走势。支撑因素主要是美国将继续升息的预期。美元指数最高升至90.89,但受压,而下跌幅度也极其有限最低触及90.09。美元在经历了近两周的盘整后,本周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但分析师认为下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涨可能性。
上周日圆异军突起,主要受到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关于日本结束定量宽松政策时机日益成熟的讲话的提振。福井俊彦指出,随着整体经济情况的改善,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涨幅保持在零以上。去年10月日本核心CPI年率持平,随后的11月和12月都出现了0.1%的温和上扬。福井俊彦表示,接下来公布的数据会看到核心CPI的涨幅将更加显著,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央行转变货币政策的调整的确正趋于成熟。
另外,人民币再度升值的猜测也帮助日圆走高。日本财务省官员表示,其外汇储备以及干预汇市政策均没有改变,且强调日圆和人民币走势没有关联。市场纷纷猜测人民币将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访美前升值。
此外,美国上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记录以及消费物价指数、初请失业金人数、耐用品订单等数据,无论好坏,均未能深度影响美元走势。美元上周基本延续前一周的盘整走势。
本周一,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亚当斯将访问中国。市场预期他可能再度要求人民币升值,而这也可能继续影响美元/日圆的走势。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六发表讲话,声称联储需要控制通胀在低点以完成高就业和稳定长期利率的任务。还呼吁中国放宽人民币汇率的管制,称这符合中国的利益。预计本周投资者会关注其言论。
目前市场所关注的是美联储何时结束升息以及欧洲央行的利率前景。虽然美联储官员以及会议记录一致透露会继续升息并且也表示利率已经接近应该到达的水平,但至于结束升息的具体时间,则似乎仍是个谜。投资者对此也猜测不已。而欧洲央行则面临加息还是维持利率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数据基本呈现支持加息的迹象,但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复苏似乎仍比较脆弱,加息难免有抑制复苏的风险。欧美利率前景极易牵动市场神经,并引发美元本周走势。巴黎银行外汇策略分析师Ian Stannard表示,如果出现大幅的头寸释放,就可能是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回头看看前期的头寸的释放,尤其是日圆,就知道市场的确有出现大波动的苗头。另外,分析师认为,虽然欧美利率前景并不是很明朗,但基本上,美国升息进程趋于结束,而欧洲央行更大的可能性是加息,因此本周支持美元的因素逐渐减弱,而欧元则可能走高。
本周重点提示:
2月28日
07:50日本 1月工业产出
07:50 日本 1月零售销售
07:50 日本 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13:00 日本 1月房屋开工
13:00 日本 1月建筑订单
14:40 法国 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14:45 法国 1月房屋开工率
14:45 法国 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
14:45 法国 1月失业率
3月1日
16:30 瑞士 2月采购经理人指数
16:50 法国 2月CDAF/RBS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16:55 德国 2月RBS/BME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3月2日
07:50 日本 2月货币基础
3月3日
07:30 日本 1月就业/申请比率
07:30 日本 1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07:30 日本 1月失业率
07:30 日本 1月受薪者家计支出
07:30 日本 2月东京消费者物价指数 多谢MAI叔 Thx!!! mai叔辛苦了!谢谢! 都是央行惹得祸--美东时间 2006/02/24 17:20 北京时间 2006/02/25 6:20
欧元/美元 1.1871
美元/日元 116.88
英镑/美元 1.7446
美元/瑞郎 1.3173
澳元/美元 0.7392
美元/加元 1.1490
如果说过去一周内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央行对汇市的影响超过了经济数据。上周对汇市较有影响的数据包括相对温和的美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0.2%)和英格兰银行2月利率决定会议记录,记录显示投票结果为8-1。但是上述两个数据均与央行货币政策相关,前者表明通胀水平允许美联储继续紧缩,后者表明英格兰尚无意降息。同样,美联储周二公布的联邦市场委员会会议记录完全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以至于虽然美国1月领先指标高涨1.1%,为6个月以来最高涨幅,同时也是连续第4个月增长,但是美元对此反应冷淡。
美国今天公布1月耐用品订单回落10.2%,但市场表现再度证明其关注的焦点是联储,而不是数据。
日本,市场更为关注日本央行行长福井有关货币政策的讲话,日元因此摆脱1月贸易帐5年内首次出现赤字的负面影响,反而上扬200点。福井告知议会调整政策的条件正在改善,央行不得不“警惕”,日元因此受益。日本将于3月3日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年率为0.4%,通胀将连续第4个月增长,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刺激市场为6天后的潜在政策调整做好准备。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在1季度短观报告公布后的4月政策会议上较为明确的提示政策可能调整,而只在3月8-9日会议上做出口头暗示,此举可能推升日元上扬500点。 上扬500点。 美东时间 2006/02/27 2:00 北京时间 2006/02/27 15:00
欧元/美元 1.1856
美元/日元 116.14
英镑/美元 1.7420
美元/瑞郎 1.3191
澳元/美元 0.7386
美元/加元 1.1489
4:00 欧元区1月M3货币供给年率(预期值 7.3%,前值 7.3%)
8:30 加拿大4季度经常帐(预期值 124亿加元,前值 93亿加元)
10:00 美国1月新屋销售(预期值 126万套,前值 127万套)
18:50 日本1月工业生产(预期值 0.4%,前值 1.3%)
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分别创4周和6周新高,主要因为日本政府官员愈发倾向于央行的观点,即最早将于下月末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财务和经济政策大臣Kaoru Yosano称,只要条件允许,“央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调整政策”。同时,日本读卖日报(Yomiuri daily)今天称政府已经决定支持央行在3月8/9日会议上调整政策。财务大臣Tanigaki进一步强调了央行的独立性,称日本央行在结束超宽松政策问题上“应该做出自己的决定”。
我们上周撰文称,在4月实际调整政策前,预计日本央行将会利用3月会议做出口头暗示。但是日本方面近期言论,尤其是政府官员态度的改变,增大了3月调整政策的可能。这意味着将于周五公布的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年率为0.4%,通胀将连续第4个月增长)可能成为3月8/9日政策调整的“导火索”。
预计周五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前,日元将继续上扬,除非日本政府官员干预汇市,称调整政策时机尚早。鉴于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央行都没有明确反对3月调整,所以我们认为口头干预日元回稳的作用是有限的。
美元/日元已经跌破6周支撑趋势线上的116.50支撑,面临115.68支撑——113.41-119.38上升通道的61.8%回撤位。MACD指标恶化表明,更强支撑位于115.40和115.20。反弹阻力见于116.35和116.50。
欧元/日元自10月以来首次跌破200日均线,目前试探5周低点137.09——130.60-143.59通道的50%回撤位。中期动能指标继续恶化,欧元/日元面临136.80和136.30支撑;上扬阻力位于137.70和138.30。
欧元等待美国房屋销售
欧元/日元下跌使得欧元/美元未能从美元/日元下跌中受益。如果美国新屋销售低于126万套,有望推动欧元反弹。周四欧洲央行潜在加息能否对欧元产生影响的关键在于特里谢的态度是否强硬。上次加息后,特里谢随即传达了利率持稳的信息,以免市场产生持续加息的预期。如果特里谢本次会议上的论调与上次会议类似,欧元有望巩固升幅。另外,将于周三公布的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将从2.4%降至2.3%)和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期值为54.1)也将对欧元产生一定影响。
受短期技术因素支撑,欧元/美元持稳于1.1850附近,如果美国新屋销售降幅大于预期,1.1920可能成为阻力。如果数据低于125万套,欧元/美元则面临1.1850和1.1820支撑。
期货市场美元景气进一步提升
截止上周二的期货市场委托交易报告显示,美元继续维持强势,但是数据并不包括美元/日元下跌后的情况,预计日元空头目前已经显著减少。
欧元多头减少16%至10,075份和约,净多头连续4周回落,为自去年10月以来最长下跌周期。面对美元/日元显著回落,欧元却没有明显改善表明欧元多头持续减少。
日元空头增长31%至10周高点71,184份合约,主要因为此前有报告称央行短期内没有调整政策的迹象导致日元回落。但是日元近日的强劲上扬可能将日元空头挤出,可能导致空头转而做多。
英镑空头持稳,净空头减少19%至19,881份合约,主要因为英格兰银行2月会议记录意外偏强。9名委员会成员以8-1的投票结果赞成维持利率不变,只有1名成员赞成降息,与我们3-4人的预期相差甚远。记录显示英格兰银行3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英镑因此受益。
瑞郎净空头增加19%至36,975份合约,上周曾一度高涨112%,主要因为伯南克的高调所致。伴随欧洲央行本周的潜在加息,瑞郎有望受益,空头可能回落。
加元净多头减少13%至35,197份合约。由于市场相信加拿大央行很可能在下月加息,我们预计加元多头将在3万份合约附近回稳。
澳元净多头减少一半至4,001份合约,创8周低点,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连续3周回落。冰岛克朗惨遭抛售令高息货币承压,但是澳洲联储主席在最新季报中的相对高调有助于澳元持稳。
杨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