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欧元/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发表于 2010-10-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在1.3955,止损非常难设,或许我就不该下这个单,但是我不看跌,我下了个小小的单子,希望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主要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德国经济部长在周三刊登的一份报纸采访中表示,不要过高估计欧元走强对德国出口的影响。Bruederle指出,仅仅几个月前,在欧元区债务危机高峰欧元大幅下跌时,存在对欧元偏软的过度担忧。他告诉德国商业日报《Handelsblatt》,“相反的,我现在也不会高估欧元过度走强的危险”。
他指出,欧元兑美元汇率仍低于今年初的水平。另外,超过40%的德国出口是针对欧元区国家,约80%的德国出口都是用欧元支付的。Bruederle承认,“长期来看,欧元大幅走强将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在短期内,我并不担忧”。他反对通过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汇率操纵作出反应。他认为,这将只能导致报复性措施,并称保护主义最终将损害到每个人。Bruederle称,“我们必须当心(确保)货币战争不会转变成贸易战争。中国对于(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加剧承担有很大的责任”。他强调,货币汇率应由市场来决定。Bruederle指出,外汇市场干预是不可持续的。“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不可能抗衡市场的力量而不受到惩罚”。他警告,央行干预导致金融市场流通性泛滥,增加了资产泡沫的风险。德国政府一位发言人上周表示,美元也可能因美联储大量注入流通性而被低估了。德国政府发言人Steffen Seibert在柏林一个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忆称,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期曾表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应该反映其真实价值。Seibert指出,“人们可能自然会争辩,鉴于极其庞大的流通性被注入当地市场,美元倾向于贬值,该汇率可能也没有反映美元的真实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财长盖特纳排除了爆发货币战争的这一可能,但指出,由于中国汇率政策使人民币低估,其他国家被迫采取外汇市场干预措施来保护本国货币。根据美国周二晚间PBS电视台播出的Charlie Rose Show 盖特纳专访内容,盖特纳称“不会”发生货币战争。但中国人民币“被过分低估”意味着其他政府不得不采取应对举措。
    “许多资金涌入那些允许汇率变动的国家。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情况是由于中国维持低汇率使得他们国家的货币币值上扬。这些国家必须努力确保没有处在相对于中国的不公平不利地位。然而他还表示,人民币升值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并承认中国国内关于改革及限期了广泛讨论,其中包括汇率改革。
   “我们能所的就是将他们的激励机制效应最大化,尽可能促使人民币(升值)进程达到需要的水平。”。对于美国的经济,盖特纳则表示“情况好坏参半”,并指出私人投资正“稳健回升”。大多数经济分析师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将由当前的2%调升至3%。
    “在我们看来这还不够快。我们希望能更快增长。还要做许多工作来修复危机造成的损失,尽快让美国人民重回工作岗位,并确保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但美国经济正在好转。”
     盖特纳还明确表示,美国政府强烈反对取消国内按揭延期偿付命令的提议,并警告该举可能会延迟必要的经济修正。
商业银行暂时推迟住房抵押赎回权能就能恰当的确保这一进程适当进行,“这对于即将发生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个全国性的禁令可能会对我们试图保护的人群造成冲击,因为后果将发生在已经受止赎危机影响最大的邻近区域,在这些地方你可以看到大批房屋空置、无人居住,这意味的是这些社区将经历更长时间的无人居住,并对还居住着的家庭房屋价格造成进一步压力。
盖特纳强调,美国消费者偿还负债,使其回到可持续的水平“需要时间”。
    “随着美国人民修复资产负债表,将收入的更大份额储蓄起来,削减负债规模,那么将使未来的美国更加强大。”“短期来看,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但基本面还是健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5点止损
发表于 2010-10-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1 01:25 , Processed in 0.0397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