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2011-03-04 EUR 新手涂欧元 の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欧央行四月加息 非农能否交出满意答卷?


4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维持弱势整理格局,欧元兑美元高位整固。昨日尽管欧央行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四月加息的言论,提振欧元市场人气,兑美元再创近四个月新高。然而欧元的上涨并未形成联动效应,由于利比亚紧张局势暂时缓和,加之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市场交投较为谨慎,英镑、澳元逢高获利回吐。不过预计非农就业报告对于美元的支持力可能有限。

昨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不变,这一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欧元区通胀风险正在上行,应警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通胀。特里谢暗示欧洲央行加息时机临近,称该行很有可能在下次政策会议上加息。此前特里谢使用“高度警惕”这一字眼时,通常预示加息时机可能临近。上述言论强化了市场关于欧央行将提早加息的预期。而德国短期国债大幅下跌,推动收益率升至两年来最高水平。这使得欧元计价债券对投资者吸引力大幅增强。受此影响,欧元兑美元大幅飙升,尾盘一度逼近1.40关口,同时创下近三个多月新高1.3875。

早些时候举行的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该行连续第22个月维持利率在1%不变。而欧央行理事默施也表示,将对通货膨胀保持高度警惕,采取先发制人策略,稳定欧元区物价。

与之相比,美联储仍坚持利率在较低水平更为适宜。美联储亚特拉达联储主席洛克哈特3日称,美国经济的恢复仍然软弱无力,继续执行美联储债券购买计划是最好的做法,能够继续帮助改善经济情况。稍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亦有类似言论,令美元市场人气受损。

此外,欧央行最新欧洲央行全员预告上调了2011年和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GDP增幅预期中间值分别为1.7%和1.8%,高于前次预期。通过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所做的评估,欧央行还预计,2011年通胀率在2.0%到2.6%之间,中点为2.3%。

同时,欧元区第四季度GDP修正为季升0.3%,年升2.0%,出口与家庭消费抵消了投资减少与政府支出放缓的不利影响。欧元区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稳定,但增速较为温和。此外,欧元区2月综合PMI修正为58.2,为06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PMI修正为56.8。

欧元区1月零售销售月率上升0.4%,为2010年3月以来首次增长。归因于非食品产品销售情况的提振。整体利好的欧洲经济数据与特里谢强硬讲话共同支持了欧元汇率。

而市场对欧洲央行的关注抢走了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风头,即便该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低于重要心理位400,000人,仍未避免美元指数再创三个月新低。具体来看,截至2月26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2万人,为2008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经济学家预期为增加9,000人,就业市场形势持续好转。截至2月19日当周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59,000人,至3,774,000人。

今日稍晚市场将迎来本周最后一项重要事件——美国2月非农就业报告。目前分析人士普遍预计该数据将表现良好,新增就业人数可能达到200,000人。若数据表现较好,或对美元形成短期利好;但鉴于美联储此前透露出的货币政策的态度,2月非农就业人数若非明显增加,恐难扭转美元整体下跌的局面。

此外,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上升至59.7,预期为下滑至59.0,但成本压力仍在影响着非制造业。

不过,欧元的上涨并未形成联动效应,由于利比亚紧张局势暂时缓和,加之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市场交投较为谨慎,英镑、澳元逢高获利回吐。

据报导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经接受了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提出的建立多国委员会调停利比亚动乱的建议,受此影响原油期货走低。NYMEX原油期货3日收盘小幅下滑,至每桶101.91美元;与此同时,COMEX期金收盘自历史高位回落,至每盎司1,416.40美元。计价货币美元因此获得些许支撑。但目前仍不清楚查韦斯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而且据美国参议院一名议员透露,利比亚驻美国代表此后曾表示,利比亚反对派将会拒绝查韦斯的提议。一旦利比亚局势再度恶化,国际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恐重拾升势。

美元指数
技术走势图显示,美元指数昨日扩大跌势,盘中触及76.36近三个月低点。目前日均线系统呈空头排列,KD指标在超卖区整理。美指短线不排除反弹可能,但后市若不能重返76.90技术位上方,意味着美元跌势将会延续,下方关键支撑在76.15。

欧元兑美元
欧元兑美元昨日大幅上涨,汇价一度逼近1.40关口,且再创近三个月新高。日图技术指标显示,10日均线快速走高,日均线系统向上发散;KD指标位于高位整固。欧元后市若能守稳支撑位1.3860,意味着未来仍将以上升趋势为主。上方阻力在1.40水平及1.4050。
菜鸟~~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新兴经济体或比发达国家更易受高油价的冲击

路透伦敦3月2日电---全球化可能带来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後果:亚洲新兴市场比发达市场更易受到油价持续高企的冲击.

1973和1979年原油供应吃紧时,发达经济体可以说受到多得不相称的打击,因为这些国家那时有大量需要使用原油的制造企业.有些人指出,发达市场可能再次比新兴经济体受到更大的冲击,却没有人认为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很理想.但2011年,形势变得截然不同.

目前很大程度上,发达经济体需要的消费者耐用品都产自亚洲新兴国家,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制造基地都已挪到新兴国家.尽管新兴国家的劳工成本较低,但如果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最终导致油价长时间高企,亚洲新兴国家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最大.

汇丰控股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King近期在研究报告中强调,新兴国家的石油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要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发达国家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要做得更好.

King援引石油巨擘BP 2010年全球能源数据评论的内容称,2009年德国石油消费相当于GDP的1.8%,美国为3.3%,而中国为4.3%. 截至2009年底,韩国石油消费占GDP的6.9%. 油价长时间高企将对原油消费占较高GDP比例的非产油国构成拖累.但油价上涨的首轮影响不仅局限于这些.

亚洲新兴经济体必须将生产的商品运给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油价上涨将连带推高货运燃料费,使得亚洲制造业的劳工成本优势被部分抵消,并挤压制造商的盈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月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支持开发本土清洁能源技术,但只有碳氢化合物成本上升,才能激励相关努力得到落实.美国农业部长威尔萨克已表示拟用更多玉米提取乙醇(酒精),用作可替代原油的燃料.

由于天然气和原油价格脱钩表明化肥成本不会被拉高,因此美国种植玉米的农户有稳赚不赔的把握.美国农业部称,始于9月1日的新销售年度中,美国用于提取乙醇的玉米数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0亿蒲式耳,较今年略有增加.不过,玉米价格坚挺只会加剧亚洲新兴经济体已经面临的食品价格上涨问题.

第二轮效应

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实际相当于徵收消费税,只有石油出口国毫无疑问是唯一的受益方.普通家庭会因为油价上涨而减少非必需品消费.市场的产品需求下降,将给制造商带来负面影响.

这定然会拖累全球经济,一如1970年代时的情形.但2011年,油价上涨可能会对亚洲新兴经济体产生更大影响.过去数十年以来,亚洲新兴国家一直是发达国家所需消费耐用品的生产供应方.

因此很可能出现如下情况:如果油价持于高位,在投资者看来,发达经济体的确会遇到自己的问题,但亚洲新兴经济体或许更加容易受到冲击.(完)
菜鸟~~
发表于 2011-3-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4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歪兔晚上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大通高管:汇率协议不足以解决全球失衡问题


摩根大通国际部门总裁表示,汇率协议不足以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各地区储蓄率的差距同样构成潜在失衡,需要制定双赢战略。

综合媒体3月4日报道,在法国央行举行的研讨会上,前以色列央行行长、现任摩根大通国际部门(JP Morgan Chase International)总裁雅各布-弗兰克尔(Jacob Frenkel)周五(3月4日)表示,就汇率达到国际协议不足以应对全球失衡问题。

雅各布-弗兰克尔表示,中国的高储蓄率以及其他地区(特别是美国)的低储蓄水平构成全球经济的潜在失衡。他认为,不管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汇率问题,假若眼光只局限在汇率问题上,这些措施将不会起到很大作用。

弗兰克尔还表示,他们需要制定双赢战略,以便双方都能取得良好结果。社会保障的改善可能会降低中国的储蓄率,与此同时,美国也需要应对其预算赤字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菜鸟~~
发表于 2011-3-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过多的机会了
发表于 2011-3-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難玩呀...先一個大向上,,,又向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上。。。
菜鸟~~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0 09:09 , Processed in 0.04795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