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15:51
中国的崛起是选择在既有的国际规则之上,因此,中国的对外能源合作就只能选择在既有的国际能源格局下开展。面对挑战,中国只能与西方大国协调和谈判,寻找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容利益”,并在参与中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
据中国经济时报6月19日报道,6月9日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八国集团财长会议重点讨论如何保证全球经济平稳发展,并以能源安全为重点,探讨油价高涨、通货膨胀、全球贸易、美元汇率等议题。无论全球面临的通胀趋势,还是美元汇率问题,都与高油价有关。高油价问题再次成为八国集团峰会议题的重中之重。
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大买家,中国无疑对高油价特别敏感。能源对于中国的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形势,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中国开展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能源形势极端严峻的大背景。同时,也是基于现行的权力均衡的国际能源格局。国际能源格局是指,世界上与能源有关的利益主体通过竞争、合作、谈判等方式在能源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方面达到的某种相对稳定或均衡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任何试图改变现有均衡的努力都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稳定和均衡的状态通过一系列国际机制达到:比如能源交易支付机制、生产国库存和配额机制、消费国战略储备机制等等。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国家、国家集团或者国际组织等利益主体。比如在石油领域,就存在着石油生产国、石油消费国、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能源机构等利益主体。
因此,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抵御能源供应风险就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步骤。中国的一个基本选择是,基于现有的国际能源格局在不对现有国际规则提出挑战的情况下实现国际能源合作。
大国的崛起是影响世界价格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价格变动必然引起供给与需求的一系列变动。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由于中国GDP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导致能源尤其是石油进口和消费的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长了30%多,达到9112万吨,占中国石油消费的三分之一。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仅仅次于美国。仅仅中国就占全球石油需求的45%多,这对全球石油供给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促使全球石油价格创下历史纪录。2004年中国是全球原油需求的主要国家。
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能源领域的均衡态势。由于新兴国家的广阔市场,能源出口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的依赖程度下降,他们在国际能源领域中的谈判能力增加,这就削弱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谈判能力和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中国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但中国既没有在国际能源机构中的发言权,也无法直接与欧佩克等能源组织对话。中国虽然影响了国际能源价格,但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关于价格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还相当弱小。
能源依然是制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中国研究部主任、尼克松研究中心中国研究部主任大卫?兰普顿说,任何一个国家,只要能解决石油困境问题,就能赢取下一个时代的经济控制权。事实上,只要能从石油困境中解放出来,就能确定一个新纪元。近年来中国正迅速转型成为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能源是中国最大的薄弱环节之一。
中国正在积极地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与亚洲国家的区域能源合作框架协定初露端倪,与拉美、非洲、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日益增进。2006年春季的中国能源外交,把中国对外能源合作推向了高潮。温家宝总理访澳期间,中澳两国签署了《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协议》、《中澳关于在铀矿领域开展合作协议》两项协议。协议生效后,中国每年将从澳大利亚进口1万吨铀矿,价值约6亿至7亿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5.6元)。这一进口规模将使澳大利亚的年出口铀矿总值增加一倍。胡锦涛主席访问世界油库沙特阿拉伯,估计中国与沙特乃至OPEC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合作。
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的国家当中,有不少是美国眼中的“问题国家”。中国在这些国家增加投资,发展双边能源关系无疑会触动美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能源合作已经越来越由外围的拉美、非洲地区进入到中东地区的世界中心产油国,这将被美国以及西方大国视为对其能源“势力范围”的侵犯。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任何试图控制波斯湾的外部努力都将视为对美国核心利益的侵犯。而由于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能源形势,从能源出口的外围国家转向核心国家是个必然趋势。这就对中国的能源战略和对外能源合作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既然中国的崛起是选择在既有的国际规则之下实现,那么中国的对外能源合作就只能选择在既有的国际能源格局下开展。因而,面对挑战,中国只能与西方大国协调和谈判,寻找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容利益”。对于国际规则,基本态度应该是: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它,就应该适应它,并在参与中维护和争取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比如,2005年9月,在汉城召开的东北亚石油论坛上,中日韩代表提出三国要联手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以降低欧佩克的“亚洲溢价”。
同时,增强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需要为能源交易提供平台。目前,决定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是市场上即时的供需关系,而是伦敦与纽约两大市场上的石油交易情况。以伦敦市场上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为例,它曾是英国北海19座海上油塔生产的石油标准价格,后来变成英国股市石油期货的价格表,现在成为决定世界石油市场的标准之一。但是,目前我们的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了解得太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与技术。据估计,尽管中国目前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浮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只能被动地接受,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还不到0.1%。中国以如此大的市场需求而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处于被动挨打的窘境与我们不能参与和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有很大关系。没有风险规避机制,没有石油期货市场,就无法为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搭建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同时也无法为现货市场提供石油价格依据。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交易平台对增强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天鑫洋称金价连续第五周下跌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25:05
天鑫洋报告称,自从基金主力退离市场后,整个盘面似乎缺少了主心骨,截至6月12日当周金价连续第五周下跌,跌幅接近200美元,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痕迹说明调整步伐接近尾声。
天鑫洋6月19日发表黄金分析报告,报告称,上周(6月12日当周)国际现货黄金开盘报605.70美元,盘中最高上试612.05美元,最低下探542.45美元,至收盘报581.15美元,较上一周(6月5日当周)收盘下跌了24.60美元,跌幅为4.06%。周K线收中长阴带长下影线。白银现货开盘报11.14美元,盘中最高上试11.33美元,最低下探9.38美元,至收市报10.21美元,较上一周(6月5日当周)收盘下跌了0.93美元,跌幅为8.35%。
盘面,目前在全球统一的加息风潮下,货币回笼速度在加快,各国政府抑止通货膨胀的决心比过去任何时刻都突出。上周二(6月13日),国际金价在亚洲早盘时段即轻松击穿600美元的重要支撑线,随后不断涌现的止损卖单继续打压着金价,当日市场所预计的590美元、580美元和570美元的支撑位一一告破,盘中金价没有获得一丝有利的提振,最终在收盘前于560美元处暂时获得支撑。周三(6月14日)金价继续惯性下滑,升息预期再度提振美元,金价承压最低探至542.45美元,为3个月以来的新低,但随后的空头回补引发了部分买盘,金价获得了一定的提升,最终收长下影线。之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在市场缺乏重要利多数据的公布下,多头发动了一轮较为疲软的上升行情,于周末收盘前勉强站上580美元关口之上。总体来看,自从基金主力退离市场后,整个盘面似乎缺少了主心骨,金价连续五周下跌,跌幅接近200美元,金价此轮的大幅调整,击溃了黄金市场的看涨人气。
基本面,上周五(6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第一季度经常项目赤字低于05年第四季度经向下修正后的2,231亿美元。05年第四季度经常项目赤字初值为2,249亿美元。第一季度经常项目赤字降至2,087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4%。截至3月31日的3个月,按当前美元汇率计算美国GDP总值为13.037万亿美元。05年第四季度经常项目赤字为2,231亿美元,约占05年10月份至12月份GDP总值12.766万亿美元的7.0%。同时美联储理事科恩周五(6月16日)表示,近几年来,全球化逐步的限制了美国的通胀效应,并警告称任何反通胀效应在未来都可能出现反转。他们认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如中国,印度等低成本国家的出现,对美国通胀起到了限制作用。
技术面,五连阴!周K线连续杀跌五周,此次金价的大幅调整严重打击了市场的看涨人气,目前没有明显的痕迹说明黄金的调整步伐接近尾声。但从上周(6月12日当周)近40美元的超长下影线来看,说明市场多头已经开始逐步苏醒过来,只是力量有所分散,金价得不到有利的提振,仅仅收于580美元之上,不过从黄金分割线来看,金价的调整在0.382处得到支撑,由于各技术指标均处于超卖区域,后市需要一定的反弹来修复技术指标。报告预计这周(6月19日当周)金价将在550美元至600美元之间窄幅整理,后市有可能在此区间内逐渐修复底部,短线操作可根据此价格波动区间内高抛低吸,长线仍需等待有利时机的到来。 洲汇市19日韩圆收盘下跌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27:37
亚洲汇市19日韩圆收盘下跌,追随日圆跌势。
综合外电6月19日报道,韩圆兑美元19日下跌,追随日圆跌势,市场人士表示,海外投资者买进美元。
韩国某银行一位交易员表示,日圆走软及朝鲜可能试射导弹的报导等美元有利因素支撑美元兑韩圆升至960韩圆上方,然而出口结算相关卖盘限制了美元升幅。
Seoul Money Brokerage Service的报价显示,美元收于961.3韩元,高于上周五收盘价956.0韩元;盘中交易区间在959.0-962.8韩元。
交易员预计,周二美元将在957.0-963.0韩元之间交投。 澳大利亚可能在06年内再次调高利率水平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35:05
鉴于出现30年来新低的失业率以及快于预期的经济增速,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澳大利亚央行将可能在06年底之前再次上调利率至6%。
综合外电6月19日报道,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鉴于出现30年来新低的失业水平和快于预期的经济增速,澳大利亚央行将可能在06年底之前再次上调利率。
24位经济学家中有13位表示,央行将可能在06年底前将隔夜现金利率目标至少上调至6%。6月9日持有此观点的经济学家为11位。
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行长麦克法兰(Ian Macfarlane)5月3日曾上调基准利率0.25%至5.75%,以平抑一季度已处在央行目标上限的通胀水平。一季度,作为亚太地区第五大经济体的澳大利亚经济增速快于预期,5月就业率激增,延长了劳动力短缺促使工资上涨的现象。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驻悉尼的经济学家克尔(Jarrod Kerr)表示,7月发布的通胀报告,将促使央行考虑调高利率水平。
克尔称,澳大利亚目前处在劳动力市场紧缩状态,为保持通胀水平低于3%,央行必须进一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央行行长麦克法兰,现年59岁,在长达10年的央行行长的职业生涯之后将于9月退休,曾在5月提高基准利率。
一季度通胀率为3%,央行的通胀目标设定在2%至3%之间。 日本国债19日收盘大多走低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41:06
日本国债19日收盘大多走低,盘中窄幅波动,交易缺乏方向,20年期国债现货持平。
综合外电6月19日报道,日本国债19日大多走低,现有20年期国债现货因投资者逢低买进而持平。
主力六月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跌0.04,收于132.68;最新10年期现货国债收益率涨1.5个基点,收于1.820%。
2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于2.24%,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个基点,至1.295%。
交易员表示,日本国债开盘走低,追随美国国债上周五跌势。但是,日本国债市场盘中窄幅波动,交易缺乏方向,市场参与者试图从日本股市的走向中寻找交投指引。而日本股市在上周五的收盘水平附近波动。
交易员表示,主力国债期货前市曾触及132.84的盘中高点,当时正值日经指数下跌短暂超过100点。
但由于20年期国债周二进行拍卖,因此国债期货在后市出现对冲抛售。同时,日经指数收盘下跌0.1%,至14860.35点,收复了早些时候的部分失地。
交易员表示,尽管新一期20年期国债即将发售,但20年期国债表现依旧相对坚挺,原因是一些投资者在新债拍卖之前加紧逢低买盘。
以下是格林威治时间06:00前后的报价:
-------------------------------------------------------
TFX 2006年12月 3个月期欧洲日圆 99.385-0.005
SGX 2006年12月 3个月期欧洲日圆 99.385-0.005
TSE 2006年9月10年期日本国债期货132.68-0.04
SGX 2006年9月10年期日本国债期货132.70-0.05
-------------------------------------------------------
第280期票面利率为1.9%的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为1.82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个基点。
TFX指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SGX指新加坡交易所
TSE指东京证券交易所 高赛尔称金价19日当周或将横盘震荡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6:45:05
高赛尔报告称,在经历了13日和14日的大幅下挫后,金价于14日和15日出现反弹并缓步走高。预计金价19日当周仍将维持震荡修复行情,价格波动区间预计在595.00美元至540.00美元。
高赛尔6月19日发表黄金分析报告,报告称,上周(6月12日当周)国际金价开盘报603.50美元,最高上冲至611.40美元,最低下挫至543.00美元,尾市收报于576.00美元,上下波动68.40美元,收盘下跌31.00美元,下跌幅度5.11%,周K线上以33.00美元的下影阴线结束当周盘面;COMEX市场8月交割期货黄金开盘612.50美元,盘中最高上试616.40美元,最低挫于546.40美元,尾市报于584.20美元,下跌27.40美元,跌幅4.48%,上周(6月12日当周)美元指数开盘85.86,最高上试86.50,最低价85.66,尾市收盘于85.96,美元指数在前周长阳的信号下,上周(6月12日当周)基本保持了良好的攀升势头,但全周呈冲高回落形态,终盘守住了一定的涨幅。
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截止6月13日公布的数据来看,COMEX期金总持仓288,981张,其中非商业性多头138,766张,非商业性空头39,479张,商业性多头51,699张,商业性空头186,100张;NYMEX市场原油总持仓1,044,276张,非商业性多头173,067张,非商业性空头135,515张,商业性多头597,343张,商业性空头621,997张。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中国央行周五(6月16日)晚间在其网站发布的新闻稿称,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周五(6月16日)公布的密西根大学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82.4,高于5月终值79.1以及市场预估的79.0,分析师称,消费者信心上升反映了,人们认为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在月底升息将不会损及经济成长,之前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经常帐赤字下降至2,086.7亿美元,因出口增加幅度大于进口,第一季赤字远低于市场预估的2,225亿以及05年第四季修正后的2,231.1亿。不过分析师表示,经常帐赤字意外缩窄,并不意味著赤字状况会发生显著改变。
上周(6月12日当周)国际现货黄金市场盘口剧烈震动,亚洲时段代替了欧美时间成为主导行情走势的时段,上周一(6月12日),金价小阳走高,周二(6月13日)跌破600.00美元的黄金狂跌不止,空头一举将金价压低至最低561.70美元,周三(6月14日),多头的梦魇依旧没有结束,空头得势不饶人的巨幅打压(亚洲时段),买盘的止损夹杂着卖盘的不断涌入一时间将金价最低打到543.00美元,随后周四(6月15日)至周五(6月16日)金市进行了巨幅下跌后的修复行情和缓和K线的走势,缓步走高,止步于585.00美元,终盘稳定在了580.00美元一线。
商品市场上,Reuters/Jefferies CRB Indexes指数仍运行在05年初开始维系的区间通道之内,13日,短线跌破330线位的支撑但很快激励起多头抵抗的情绪,多头依据330的支撑很快将价格拉回至339一线的上方,Reuters/Jefferies CRB Indexes指数前期在351至339一带构筑较为强烈的矩形抵抗支撑区,现今在原油期货趋强的表现下周五(6月16日)收盘维系在矩形下轨处,在黄金在Reuters/Jefferies CRB Indexes指数走势比对中,黄金价格底部修复的痕迹非常明显。
金融市场上,货币市场反应的加息预期已是铁板钉钉之事,国债市场2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了5.15%,5年期收益率为5.0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5.12%,DOW JONES30种工业加权指数上周(6月12日当周)止跌于10,700处,随后三个交易日大幅反抽至11,000点上方,前期的图形观察10,800处表现为良好的支撑,但短时要想轻易上攻也绝非易事,美元近期一直是影响黄金走势的权重最大的砝码,走势上6月8日突破长阳过后美元指数呈高位徘徊形态,日元近期的趋软表现是美元得到提振的关键,但欧洲货币的趋强表现却让美元上攻乏力,但技术指标的平稳走势预示着美元后市应有良好的发挥。
预计下周(6月19日当周)现货金价仍将维系震荡修复的概念,价格波动区间预计在595.00美元至540.00美元,短时巨幅上拉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金价有推高至590.00美元上方一线的能力,横盘震荡的可能性较大,短时不管上涨还是下跌基金都需要累积一定的筹码,COMEX期金市场上周(6月12日当周)产金企业加注高位锁定头寸是期金价格下跌的关键,而对应的非商业性持仓仅有4,000余张的增幅,商品市场对后市黄金应有提振作用,但金融市场却构成较大的反压气流,近期黄金金融属性特征较为明显,建议投资者仍持偏空思路看待后市。 2006年6月19日星期一
17:00 欧元区 4月份贸易收支 前值12亿欧元;市场预测20亿欧元;市场影响★
[短讯]欧元区4月贸易赤字20亿欧元预期中值13亿欧元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7:00:28
[短讯]欧元区4月贸易赤字季调后为9亿欧元预期中值为8亿欧元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6-19 17:00:41
6月19日汇市分析及保证金建议 - 梁檗
USDX市场在上周美国几个有关的重要数据发布时,并没有出现技术以外的行情,行情的发展总体在个人当周内预计的大方向内运行,本周重新审视市场,个人整体本周维持上周区间震荡的特点不变,相对上周略偏向美元走好的个人观点,同时个人倾向于本周在没有消息面影响下,纯技术看跌以EUR为首的非美货币,不排除相对上周的破位走势的演变
今日因为公事缠身,对于分析报告,只做参考性建议.
预计本周:85.50/60-86.50/70,存在上破到达87.30/50.
本周前半周关注:85.50/60-86.50/70突破的预示
日内预示:85.90-86.50,不排除到达关键阻力86.60附近.
EUR/USD
预计本周1.2500/30-1.26.50/80,其中不排除周内下破1.25的支持,到达1.2380-1.2400区域
建议本周以逢高在1.26中后台卖出为主,周内特别留意1.2500/30的支持
日内建议1.26中后台逢高卖出,损1.2705
短线高手可以考虑在1.25前台逢低买入,损1.2490,注意技术看我个人倾向于有下破的预示.
USD/CHF
本次行情看1.24后台已经是可以期待的短线目标.更远期图表1.24后台我个人看不是本次美元反弹的目标位置
就本次行情而言,只要1.2280/00不有效下破,依然建议始终坚持逢低买入的主思路.
短线留意,本周前半段震荡区间预示:1.2280/00-1.2380/1.2420,一旦有效上破1.2420的话,预示本周目标1.25中台附近.
USD/JPY
本周观点:短线图表看114.50/70已经演变为本周的关键支持,预计本周的初依托114中台附近的支持,反复攻击115后台的压力,本周预计依然是震荡略偏上的观点,不排除突破116弥补缺口,更远期图表看116台的缺口才是中线的分水岭
从技术图表看U/J本月内已经不可能下破111中台的支持.短线强支持已经上移到达114中台附近,也是本周的强支持,只要114.50不破,始终坚持逢低买入的观点不变.
我个人更倾向于本周震荡看涨的整体观点.
阻力位置:115.80/90(当日,技术看日内有很强的阻力),116.60(缺口的上边缘,本周的强阻力),117.30/50(本周内上破的可能微乎其微,意外到达的话,建议稳妥的投资者卖出持有)
支持位置:115.20(当日),114.60/80(本周的强支持,技术看下破的可能不大)
建议以115前台逢低买入的主思路为主.关注关键阻力缺口上下边缘即可
GBP/USD
预计本周内:1.8300/30-1.8550/80,不排除下破到达1.82附近
阻力位置:1.8460/80(超短留意,目前开始关注的超级短线的阻力),1.8530/50(当日,日内的强阻力)
支持位置:1.8400(超短),1.8380(当日,技术看日内下破的可能不大)
建议以1.85前台逢高卖出的思路为主
EUR/JPY
日内特别留意:145.00/20-145.80/00,技术显示上下突破的预示不大,上下突破意味着本周的方向.技术看目前高位145中台的突破是否有效有待观察.一旦有效上破的话,技术指向的目标在147的后台148附近
而下方需要留意的是144中台的支持,中短线的关键支持已经上移到达143.50,只要该位置不破,稳妥的投资者始终坚持逢低买入的主思路.
GBP/JPY
上周末已经突破213的关键阻力,能否有效需要今天验证,一旦验证有效突破的话,上升三角形指向的目标位置在216以上218附近的预示
短线只要211.00/20不破,始终坚持逢低买入的主思路.
日内预示核心波动:212.60-213.80/00,眼前看214附近日内有明显阻力,日内存在受阻在214附近展开短线震荡整理的预示
日内只要212.50/60的支持依然有效,上涨的短线维持完好.
本周维持上涨的分水岭211.00/20,只要该位置不破,始终坚持逢低买入的主思路.
6.19:主导亚元——日本政府坚持“零利率”政策的真正原因
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曾经一度宣布,很快将结束全世界央行和投资者都不可思议的“零利率”政策。然而,三个月过去后,我们却看到日本央行越来越不情愿结束“零利率”,甚至有今年都不动的迹象。如在日本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6月15日的会议上,全体成员尽然一致决定,继续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当前的零水平上,而且宣布,即使结束“零利率”也是近零利率。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央行这样出尔反尔呢?国际市场有这样的分析:第一,全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票近期大幅度下跌,从5月下旬以来,
市场按美元价值计算的市值已经下跌了16%,日本股市更是创造了一天跌620点的历史第二记录。虽然这次下跌有修正涨幅的意味,但股灾的可能性同样挥之不去。日本央行害怕,一旦出现股灾,全世界的股票市场中有大量前期大玩(日元)携带式交易的投资者撤退,必将殃及日本投资者的信心,并使日本股市也加速下跌。这是日本政府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当然地会推迟市场的升息预期,避免引起股市的大幅震动;第二,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材料产品市场的价格涨幅极不正常,这与日本的零利率政策有着微妙的联系。日本央行紧缩声音刚刚传出,原材料市场价格立刻应声而落。但日本看到,虽然它是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西边的中国资源一样紧缺,中国不加息,而日本加息,全世界的资源和初级产品市场必将成为人民币主导的市场。而这也是日本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第三,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多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都在猜测美元利率上调的周期是否已基本完成,如果美元利率继续上调的空间有限,而日元后来居上地进入加息周期,无疑会使退出美国市场的国际资金流向日本,这当然会加剧日元升值的压力。
但是,以上原因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正在策划亚元出笼,为了在未来的亚元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日本人大玩“缓兵之计”,尽量拖延日元升值,预留出巨大的升值空间。而这一招的针对者显然也是中国,因为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巨大,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也最大。
我注意到,最近亚元出台的问题已经悄悄在国际市场升温,特别是在美国副财长亚当斯(Tim Adams)访问东京之后。长期以来,市场一直认为亚元的出笼得不到美国人的支持,原因是美国人恐怕蒸蒸日上的亚洲经济会再借货币一体化的东风,对美元和美国利益构成威胁。所以市场没有人炒做亚元题材,而到下半年,这一巨大题材将在市场上热炒!
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注意到,亚元有了成为市场“新宠”的可能性,原因是美国政府的代表发出了支持亚元的声音。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亚当斯(Tim Adams)在东京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闭门会议上透露,美国认为,过去所谓美国对亚洲货币单位的态度存在“一些混淆”,“我们不把亚洲货币单位视为是美元的一个竞争对手。”亚当斯的这一表态,对未来外汇市场的影响力巨大,因为这意味着华盛顿希望日元走强。
面对亚元,面对日元巨大的升值可能性,日本政府怎么想?从现在日本政府的态度看,日本在跟中国较劲。为了抗争人民币,日元拼命“雪藏”日元巨大的升值空间,或者说,为了在未来的亚元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必须预留巨大的升值空间,以跟中国的人民币展开“升值”赛跑。所以故意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前期市场讨论未来的亚元前景时,日本曾经故意放风出来说:未来的亚元比重应该是人民币、日元、韩元各占34.79%、27.8%、9.76%,,中国的人民币是老大。这份由日本学者完成的研究报告曾经在亚洲媒体上广为传播,极大地麻痹了中国政府;而在最近,也就是亚当斯刚刚离开日本之后,日本媒体却在强调:未来的亚元应该以亚洲银行的表决权作为亚洲货币单位(ACU)比重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没有中国什么份。
显而易见,在亚行的投票权比重中,美国和日本占有最高比重,都是约12.85%,而中国却仅有区区的5.486%的投票权。这意味着,未来的亚元若是以现在的亚洲银行为主导,并在美国的支持下,日元肯定排在第一顺位,甚至很可能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取得主导性地位。中国的人民币很可能成为陪衬!同样引起我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对人民币的改革是最不积极的,它窃喜中国政府推迟人民币改革,因为这将严重地降低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日本政府为什么坚决不升息,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贸易竞争的手段,拖住中国央行也不升息,更不敢令人民币升值(升值可能会减少贸易机会)。而拖延时间将为日本创造“统治”亚元的历史机遇——不让中国参与或者减少中国的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话语权。我们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一元钱是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更没有一个国家央行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如果目前就推出“亚洲货币单位”,对人民币将极为不利!相反,日元是“自由”货币,现在的韩元也已经自由化,印度的卢比也准备加快自由化。如果日元、韩元和印度卢比都作为国际市场的储备货币(这种可能性已经被俄罗斯央行讨论),成为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当然最大。而人民币因为没有自由兑换,无法成为亚洲的结算货币,当然无法成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份额怎么摆。
也许有人说,没有亚元,中国的人民币一样可以走向世界。这种考虑只是理论上的,在现实中实践很难。可以设想,没有美国支持,什么货币(包括人民币)都不可能成为“硬通货”,而在美国对日本表态支持亚元后,不可能再支持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亚洲国家和中国周边的国家也不可能在亚元之外再选择另一个亚洲国家货币;况且,亚元的推出首先想解决的是亚洲国家的贸易结算问题,人民币和亚元共同成为亚洲结算货币的可能性极微;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在早前曾经是一直支持亚元的,原因是我们被日本欺骗。日本的亚元的设计者们曾经信誓言坦坦地宣称,未来的亚元份额会考虑到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并将综合这些国家和该地区的各种货币因素。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贸易、汇率、资本交易量等要素,求出加权平均值,并以此作为亚元的亚洲货币指数。显然,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确定指数,人民币都是领导者。
显然,这种指数划分方案麻痹了中国人。在中国以为无论人民币是否改革都会在亚元中自动取得主导地位的错觉下,日本政府却加快了独自推出亚元的步伐。
去年年初的时候,美国投资银行JP摩根曾经呼吁,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的改革,并将自由化的人民币及其它亚洲相邻经济体的货币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亚洲货币单位,并逐渐允许它对其他世界其他货币自由浮动,最终形成新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设计明显地将日元排除在外,起码是不容许日元主导亚元。而现在美国政府的表态说明:美国更希望看到一个由“可控”的日元主导的亚洲货币单位,顶多是吸收人民币参加而已。现在看来,JP摩根也是在放烟雾弹,使中国人放松了对日本垄断亚元野心的防范!
未来的世界,将迎来货币体系的整合,而这个整合的前提是亚洲货币体系的整合,即必须在经济进步最快的地区——亚洲——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然后组成以美元为中心,以欧元和亚元为两翼的货币体系。必须强调,这个货币体系是容不得“第四极”的,它决不是世界货币俱乐部,而是经济实力和货币信誉的“准金本位”代表,谁有了这些货币等于有了发行基础货币的“金本位”,所以,它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和少而精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必须先与亚元组合成为世界货币或亚元的“领导者”,不可能单独“上市”。由于世界货币只给亚洲一席,中日两国当然会互不相让,而即将开始的亚洲货币体系的整合过程中必将会引发一场人民币对日元的 “战争”——在亚洲的货币体系中谁说了算!毫无疑问,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必须获得亚洲大多数国家和美国的支持。对日本而言,它先放出“烟雾弹”的目的就是为了麻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同时使中国“按部就班”地进行人民币改革。待得到美国支持后再原形毕现——利用美国的支持,打消现亚洲地区的怀疑,同时利用人民币的改革滞后而诋毁人民币,降低人民币在未来亚元中的影响和地位。这就是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盘,也是日本政府为什么一再推迟结束“零利率”政策的真正原因! 来晚了...........老板好,大家好!:han::D
今天好多菜肴,会消化不良哦:hu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