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211201
发表于 2007-8-11 00:48
挂20没中。少3点。。郁闷:mlw:
mai
发表于 2007-8-11 01:05
原帖由 mai 于 2007-8-11 00:32 发表 http://y2.cn/images/common/back.gif
又挂中一单了,
08/11/200700475買入 CHF 71,838.00 @1.20130 沽售 USD 59,800.22 +216.48
挂1.1928沽朗,滚动上平了的倉,(此倉1.1973开,1.2013平):vic:
mai
发表于 2007-8-11 01:21
原帖由 438211201 于 2007-8-11 00:48 发表 http://y2.cn/images/common/back.gif
挂20没中。少3点。。郁闷:mlw:
银行只认1.2017,还扣点差,3-4点,
lazyegg
发表于 2007-8-11 01:44
厉害;)
mai
发表于 2007-8-11 11:37
美联储货币政策微调走钢丝 【2007.08.10 23:57】 作者:李正信
近两周来,美国股市在坐过山车。道琼斯指数不是一天狂跌300多点,就是收盘时飙升280点。从7月30日到8月6日,只要开市,当日的升跌幅都以三位数计。可想而知,面对如此疯狂的股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核心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上周的例会很不轻松。
在美国,对经济走势影响最大的权力机构不是白宫,不是国会,而是美联储和该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尽管美联储主席人选得由总统提名并经参院批准,但白宫和国会都不能对联储的经济决策指手画脚,否则美国民众、舆论,乃至法律法规都会不依不饶。个中原因很明显:经济发展事关重大,有必要在联储决策者和常以一己私利为要务的政客之间,设置一道坚固的隔离墙。
格林斯潘任联储主席的后期,被公认为是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走势影响最大的人物,超过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所有政治家。纽约乃至全球股市随着格林斯潘描述经济形势的形容词的变化而起舞,到格林斯潘后期几乎成了一条铁定规律。也正为此,联储8月7日的例会,是近期以来最受美国经济界及纽约股市关注的例会。
例会的结果正如多数人所期待的那样,未对美国央行已维持一年有余的5.25%的利率做任何变动。但从联储就维持利率不变所做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当年格林斯潘的得力助手伯南克,今天不得不采取走钢丝的技巧,既让美国经济各界明白联储对经济形势的最新估计,又不至于刺激股市进一步震荡。联储例会后在其不到两百字的公开声明中陈述:“鉴于就业和收入增长平稳,加之全球经济强劲,美国经济看来在数个季度内将继续以温和的速度增长。”“尽管增长减速的压力有所上升,但联储政策担忧的焦点,仍是通胀无法像期待的那样平缓。”
联储声明公开后,纽约股市大幅下挫102点,因部分投资者没有看到他们期待的降息或未来降息的暗示。然而,当日股市收盘前,人们才开始感悟到伯南克通过公开声明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有三:一是联储已看到房地产信贷潜在危机的严重性;二是尽管联储也非常关注信贷危机对银行金融业形成的威胁,但毕竟美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看不到衰退的到来;三是联储将继续把遏制通货膨胀确定为第一要务。鉴此,联储不会因为要避免股市动荡就开始降息。
不少经济学家的进一步解读是,在美国经济前景存在房地产业下降可能会拖垮经济的严重隐患前提下,当股市因投资者惊恐心理仍在大起大落之际,伯南克领导的联储,既要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因股市短期震荡就轻易降息救市;又要让投资者们看到希望重拾信心,联储的政策调控就需辅之以高超的走钢丝技巧。联储在政策声明中加入“经济增长的下滑危险有些上升”等判断,借以向股市乃至经济各界暗示,联储视经济情况走势,采取降息等放松银根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正呈现走高的趋势。股市终于从坚持不降息的联储声明中,看到了伯南克领导的美国央行关键时刻会放松银根的希望。基于新的更为准确的理解,纽约股市在联储例会当天收盘前迅速上升,不但收复午间的失地,且以道琼斯指数最终上升35.52点而降下7日的帷幕。
纵观联储对经济前景、房地产信贷、通胀,乃至就业和收入增长等走钢丝式的最新描述;股市和经济界对联储就经济前景预估的日益高度敏感,以及股市越来越频繁的大起大落等迹象,都让人感到美国股市和经济正逼近一个叉路口:一边是雨过天晴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的艳阳天;另一边则是房地产贷款大面积崩溃,拖累银行金融业进入危机,进而导致美国经济面临又一场衰退的深渊。为此,从现在开始的半年乃至一年时间内,美联储决策将面临的左右为难情形会越来越多,收紧还是放松银根对美国股市及经济的微妙影响会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美国股民、企业,乃至消费者也将越来越睁大眼睛,紧紧盯着美联储各项相关决策者尤其是伯南克的一举一动、一语一辞。
这些,日益在给人们一种心理紧张的预感:美国股市的敏感期正在降临,美国股市乃至整体经济的颠簸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mai
发表于 2007-8-11 17:23
舆论预期搅和价格调整基础
【2007.08.11 15:44】 来源:和讯网 作者:谭雅玲
本周外汇市场继续呈现美元主线引导的价格观望与调整,但美元兑主要货币欧元和日元依然呈现一涨一跌态势,而美国股市则出现温和回升态势,进而对美元汇率具有支持作用。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在1.36-1.37美元窄幅调整;美元兑日元汇率水平117-119日元水平;美元兑英镑汇率则在2.02-2.05美元之间宽幅调整;美元兑瑞郎汇率则反转前段时间美元上升态势,瑞郎则获得较大的支撑,价格避险心理给予瑞郎较大支持,价格水平在1.19-1.20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则出现继续下降趋势,加元汇率达到1.04加元水平;美元兑澳元汇率则保持相对稳定,价格在0.86美元水准,澳洲央行加息举措在市场预期之中,当前对汇率影响十分突出,但未来澳元汇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则澳洲央行未来继续存有上升利率的预期,进而将形成澳元上行动力;二则澳洲经济中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澳元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澳元前景不利环境因素扩大;澳洲央行周三将指标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10年高位6.5%,这是2002年中期开始的加息周期中第9次上调利率,目前已经达到1996年12月以来最高水准;亚洲主要货币涨跌各异,投资方向与货币和股价水平交缠性不利于价格判断,市场观望性形成价格不清晰度。尽管接近周末全球股市负面悲观导致跌宕扩大,但是汇率基本稳定依然突出。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价格方向处于十分复杂阶段,一方面是主要价格技术和周期因素形成不同组合时间概念的不同方向的调整,如股票价格连续高涨的调节性频率扩大,美国股票今年以来连续4次的大幅度调整引起市场恐慌性上升,尤其是本周再度下跌达到9.11以来最大,进而加大市场心理恐慌和价格跌宕;另外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与下跌休整导致石油供求不同的见解,导致石油价格前景争论中上涨压力上升油市方面,产油国认为当前无需增产,石油消费国则呼吁提高产量,OPEC在9月11日的会议上不提高石油产量决定将会影响石油价格变数;近期油价的波动是由基本面因素造成的,也是投机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表示,他正敦促OPEC在9月会议上提高产量,因原油价格盘旋在纪录高位附近,他同时透露今年秋季美国可能会继续购买原油以补充紧急石油储备。另一方面是对美元判断的迷失,脱离现实的恐慌心理不仅不利于对美元合理的判断,并且顺应美国战略筹划以及技术因素的迎合,进而将会导致全球金融产品与资源商品价格的联动性上涨,最终将不利于全球的稳定调整,而形成对美元和美国经济有利的局面,这非常值得市场关注与思考。
1、 美元利率继续反转预期的策略性关注。8月7日美联储在本年度第5次例会继续
维持长达一年之久的5.25%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水平不变,为第9次例会维持利率稳定,给予市场未来判断美联储更大的困惑和迷失态势。因为美联储例会之后发表的会后声明表现出对美国经济相对肯定的态度,但是继续对美国通货膨胀前景表示担忧和关注,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继续对美元利率前景判断的反转,从前周美元利率下降70%的预期转为美元利率稳定60%的预期,并存有20%今年将加息的可能。美国经济增长在上半年比较温和,而与近几周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有所不附和,信贷环境变得更为紧缩,楼市修正仍在继续,但未来数季经济可望继续温和扩张,主要动力在就业与所得稳健增长,以及繁荣的全球经济。近几个月核心通货膨胀已温和改善,但通货膨胀压力仍未能令人信服地表现出持续缓和,资源利用率的高水准也将维持这种通货膨胀压力。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档风险已经有所减缓,但美联储最担忧的还是通货膨胀有可能无法如期放缓,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将取决于未来的信息所暗示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前景。为此,国财长保尔森周二指出,在公开竞争市场中造就的强势美元依然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认为汇率应该在公开竞争的市场形成,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表现,看看经济基本面,尽管有战争成本以及飓风带来的损失,但目前经济发展令人惊喜,美国经济依然得益于强劲的出口和企业投资,美国第二季经济环比年率为增长3.4%,但却被美国引导被市场忽略和淡化,反之集中在美国次级债的悲观和炒作之中。美国政府官员再度重申美国经济形势良好,财长保尔森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尽管房市修正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结束。总统布什也认为美国经济强劲能够应对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美国经济面临房市疲软的压力,但仍有望实现软着陆,在讨论帮助解决次优抵押贷款问题前需要先对房利美和房贷美进行改革;美国经济强劲能够应对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他说美国经济面临房市疲软的压力,但仍有望实现软着陆。美国官方与政策决策者依然对美国经济表示乐观,而已经发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也依然支持和维持经济稳定和信心。
2、美国经济持续稳定现实的非理性炒作。市场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8月5日当周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 1点,至-9,此前一周为-8,在这一指数近期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正显现一些稳定的迹象;其中三项分类指数中有两项小幅下滑,另一项小幅上升;消费者对美国经济状况的评估指数下降 4点,至-20,此前一周为-16;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估指数下降 2点,至14;此前一周为16;消费意愿评估指数由此前一周的-24上升2点,至-22。同时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第二季度非农生产率折合成年率上升1.8%,升幅高于第一季度的0.7%,与市场预期中值一致;其中第一季生产率初步数据为上升1%。衡量通货膨胀压力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第二季度上升2.1%,第一季度单位劳动力成本修正后为上升3%,初步数据为上升1.8%;第二季度非农产出增长4.2%;此外,美国劳工部还向下修正了过去几年的生产率数据,经修正2006年非农劳动生产率增长1%,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5年非农劳动生产率增长1.9%;2004年非农劳动生产率修正为2.7%。而关于敏感的房屋调查显示,半数美国住宅拥有者预计未来一年房屋价值不会上升,但表示其房屋价值下降的房主比例似乎保持稳定。预计未来一年房价将下跌,但也有少数预计未来一年房价将上涨;消费者对未来5年房价涨幅的预估中值为3.1%,高于6月时的预估中值2.9%。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最新数据并没有表明美国经济下降的趋势,市场敏感或悲观美国经济缺少数据和基础说服,其中政策诱导以及政策需求的炒作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美国经济金融策略的短期与长期组合性效应卓有成效的扶持与把握美国经济态势的技巧和心理战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与应对。
3、全球组合投资简单恐慌的技术性诱导。IMF本周发表声明表示,全球失衡带来的风险在过去一年中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全球经济所面临的主要忧虑,其中不排除出现无序且代价高昂的调整的可能性,虽然过去一年已经出现积极的迹象,失衡状况最终开始趋稳,同时全球需求也有些恢复平衡,但价格波折将会引起恐慌或扩大价格风险。而从风险变数的利率趋势看,英国央行公布的季度通货膨胀报告暗示,可能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以帮助将通货膨胀率拉回至2%的目标水;如果到明年年初前再加息一次,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在2008年年底前降至央行设定的2.0%的目标水平;但如果利率维持在当前的 5.75%的水平,通货膨胀率必然明显高于目标水平;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最新季度通货膨胀报告中表示,通货膨胀将在今年下半年下降,但将略高于 5月份给出的预期,这反映出油价上涨和闲置产能减少;从2009年年中开始,通货膨胀率将降至英国央行的目标水平之下;货币政策委员会判断通货膨胀前景面临上行风险,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闲置产能有限、一些通货膨胀以及定价意愿指标继续上行。通货膨胀前景的另一不确定性是恶劣天气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全球利率变数与不同步的趋势已经影响利差投机性因素的扩大,日元以低利率和英镑以高利率的发挥将面临新的复杂局面,并可能引起金融市场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同时在利率之外连接的石油和黄金价格也将是金融连接层面,并扩大市场判断价格的困惑。
预计短期美元汇率将会相对稳定之后继续下调,但幅度取决于上调水平,美元低线水平的信心心理把握至关重要,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将继续在1.36-1.37美元盘整,如果美元上升至1.36美元之上,则预示美元新一轮贬值幅度将有所扩大,否则将温和调整;同时将伴随美元兑日元的上升与下跌趋势,美元涨跌技术性依然需要维持信心,包括美元汇率和美国股票价格配合效应,因此,美元兑日元价格将取决于美元兑欧元价格。但美元兑英镑和瑞郎汇率将突出下跌可能,其他货币随从性继续,并且继续是美元主线之外的策略需求配合价格。
mai
发表于 2007-8-13 10:45
今天广卅日报有两段财经新闻值关注,
mai
发表于 2007-8-13 10:49
原帖由 mai 于 2007-8-13 10:45 发表 http://y2.cn/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广卅日报有两段财经新闻值关注,
A-17页
巴菲特式投资六要素,
广东省中行近日在全省推出----保证金外汇宝, (10倍,单边5点,)
abu001
发表于 2007-8-13 10:51
单边5点。。
比交行的好很多哎
mai
发表于 2007-8-13 11:20
何志成:欧洲信贷风险远胜美国 坚决空欧元 【2007.08.13 09:31】
星期五的全球外汇市场再次验证了我对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市场影响的评论,这就是高位震荡。应该说,由于星期四欧洲央行果断地向市场注资,而美国没有跟进,曾经引起市场的猜想:美国的中央央行会不会“救市”?由于伯南克事前曾经放出这样的话:不能为投机客“买单”,因此市场对美国中央银行会否出手增加市场流动性表示怀疑,结果是息差交易再次大幅度平仓,美日一度接近11720,显示市场有一定程度的恐慌。从星期五的虚拟金融市场表现看,欧洲的股市再度大幅度下跌,跌幅超过3%,美国股市则在开盘后低开低走,直到美国中央银行宣布向市场注资之后。
据了解,美联储在10日一早连续三次向金融系统注资,总额达380亿美元,而在9日,美联储已向市场注资240亿美元。两天注入资金相加达到620亿美元。比美国更激进的是欧洲央行,它们在9日曾创纪录地向欧元区的银行系统注资948亿欧元(约合1299亿美元),而到10日,欧洲央行再次宣布向市场注资610.5亿欧元(约合836.4亿美元),两次相加共注资2135亿元。来自路透社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地央行从8月9日到10日的48小时内向市场已经注入的资金总额,已超过3262亿美元。日本央行虽然注资数额不明,但已经向市场承诺,将敞开供应资金。
这次全世界主要国家的央行一起向市场注资,可以说是空前的,有些兴师动众。但是,我们回忆一下近50年来的历史,为什么西方主要国家没有出现重大金融危机,格林斯潘说的好,对市场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发生麻烦时,你只需要开闸放水,对市场承诺,金钱有的是。危机的影子就会消退。回想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之时,美联储就是靠给所有人打电话:我这里敞开供应资金,结果是一天大跌24%的股市却没有出现象1929年那样的股灾。
时至今日,当美国面临来自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金融危机之时,伯南克终于扭不过市场,决定再次“开闸放水”。但是,我记得伯南克还说过一句话:任何政府的救市行为只能以失败告终。目前的情况是:由于金融特别是信贷的混乱,基金可能被大量赎回,银行等存款机构又可能遭到基金的大量拆借,一旦贴现窗口抬高,市场资金价格大幅度地上涨,注资多少才是够。谁也不知道,美国这次次贷危机的窟窿有多大。
必须指出的是:此次全球央行的注资行动,是欧洲央行带头,也是他们投入的资金最多——两日投入资金高达2100多亿美元。相比之下,美联储仅投入了620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法国星期四宣布冻结三家基金公司的资金赎回,若联想到德国已经发生了两家银行因卷入美国次级债市场而亏损,这必然让人产生疑问,在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危机,影响的不仅是美国,欧洲、英国等地的金融市场,风险程度可能甚于美国市场。
我在上星期在电视台做节目时曾经谈到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及相关证券市场上,当时我断言,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货币自由化的今天,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衍生金融产品的最大的购买者不是美国人,而是全球特别是欧洲的银行业。更可怕的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及相关债券市场毕其实只是小巫——其实是被扩大的,真正的风险可能在次优级贷款以及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欧洲是最热衷者。我从市场变化中感到,欧洲的流动性泛滥一点不比美国差,而最喜欢炒做金融衍生品的欧洲大陆,其可能遭遇金融风暴的风险要远远地大于美国。
如今的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已经从最初的银行,扩展到固定收益投资者、保险公司、高收益市场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以及非金融机构。信用衍生品市场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基础资产从主权债务已转向公司资产。这都是全球高流动性基础上,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品市场不断追求高收益的结果。目前全球所谓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总规模大约近30万亿美元,如果算上保证金放大的作用,其影响的财富总额可能高达300万亿。这300亿资金如果受到套现的逼迫纷纷出逃,金融衍生品会立刻遭到“信用贬值”的冲击。欧洲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其承受的冲击相比规模仅数万亿美元的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来说,自然会更大更严重。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就曾警告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他当时指出:“金融衍生品是双韧剑,它既可帮助分散市场风险,进而强化整个金融系统,同时也会放大市场风险,特别是集中释放。应该指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尚未经受过危机的考验。”现在看来,欧洲的消费、房价也是隐患多多,特别是房价迭创新高,已经蕴涵了象美国那样由于住房景气下滑而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由于大量的欧洲人不仅购买了美国市场的金融风险,而且自己也在制造金融风险——特别是在欧洲20几个国家有的是风险的制造者,有的是风险的承受者。由此来看,目前的危机不仅是会考验欧洲人的风险管理能力,更要考验欧洲人的团结能力。
一旦欧洲再发生一场金融危机,欧洲的混乱会远甚于美国。因此,对于欧洲带领非美货币出现大幅度的回落风险,我们不能不防!
至于欧元的技术图形,请大家注意我的博客,有对欧元圆弧顶形态形成及这个圆弧顶什么时候做完——开始大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