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4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政策主旨结果扩大价格恐慌错乱 - 谭雅玲(9月22日)本周外汇市场在美联储大幅度降低利率的影响下,美元汇率全面贬值,并且达到相对历史最低水平,兑个别货币汇率水平甚至达到30多年的新低,美元指数达到7.45,为15年新低,接近历史低点78.19;外汇市场投资方向孕育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有较大的风险。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达到历史新低,欧元价格直线从1.38美元上升到1.4090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也从115日元走低为114日元,但幅度与速度低于欧元;还有相对而言,美元兑英镑汇率也保持基本稳定态势,英国自身的不确定与美元贬值气氛形成互补,进而英镑汇率基本稳定在2.0美元,短期英国银行挤兑风波使英镑有1.99美元短期表现;而美元兑瑞郎和加元汇率也是随从欧元上涨,两者价格水平均上升到1.18瑞郎和1.0008加元。而加元曾出现0。。9997加元30余年的高水准;另外澳元和新西兰元也随从其他货币微幅走高。亚洲主要货币也难以逃脱美元贬值带来的货币上升压力,包括我国人民币汇率也是再度创出汇率改革以来新高7.50元价格,但亚洲主要国家央行保持随时干预本币上涨的警惕,整个市场相对稳定依然突出。
外汇市场一周里伴随美联储利率决定之后的影响乃至担心,不仅自身价格产生超出预料的波动水平,改变今年以来美元货币方向的基本策略,继续回转2004年年底全面贬值的态势,美元悲观性逐渐扩大;同时跟随美元汇率和美元利率变化的焦点扩大到石油和黄金价格的连接,并呈现石油与黄金价格双高局面;其中石油价格最高达到83.90美元,最终收盘价也达到83.32美元。金融与资源价格连接的市场恐慌性并没有因为美联储降息而缓解次级债的不安。因此,对于短期经济指标对汇率的影响,以及长期战略与策略的分析需要综合判断,简单表象将难以把握美元汇率趋势。
1、美元利率政策与经济需求的变化疑惑不清。
美联储本周例会在全球注目中落幕,利率结果引起市场价格变化与政策争论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的应对目标以及市场和经济面临的环境令人难以理解。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悲观面扩大,经济因次级债带来的调整是否适宜美国经济基本面的需求,以及是否将从本质伤害美国经济难以确定。而近期美国主要官员的表态也给予市场不清晰的结果。其中美国总统布什与财长保尔森表示为对美国经济乐观态势,次级债形成的问题解决需要时间,但美国经济并没有重要的冲击。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表示有担心和信心不足,交缠在经济与通货膨胀之间,从而给予市场政策信心和机构信誉带来疑惑。因此,虽然美国短期经济指标,包括PPI和CPI所显示的经济紧张程度下降,但房地产不利数据依然是主要负面关注,进而市场呈现美元急剧贬值态势。特别是美国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生产者物价大幅下滑,同时房屋营建商对销售前景更加担忧;全国房屋营建商协会(NAHB)在声明中确认,NAHB/Wells Fargo房地产市场指数9月下降两个点至20,刷平1991年1月经济陷于衰退时的纪录低位,营建商对房屋买家受到大量有关抵押贷款市场问题的消息困扰是主要因素;该指数低于50则意味着认为市场状况恶劣的营建商多于持正面看法的营建商。为此,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虽然美联储本周降息举措令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有所减小,但衰退的几率仍高于1/3,而未来的问题是市场存在着大量新建的待售房屋。但是从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9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1.1万人,以及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9月制造业指数为10.9,好于8月的0,又并非美国经济全然不好。因此,美国主要官员的见解各有支撑,美国经济不确定扩大。
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悲观的需求疑虑扩大,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以及美国垄断的技术和市场因素,将美国经济问题扩大到市场价格转移风险。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到一个新高点,恰在OPEC增加石油供给和美国经济收缩之后,这本应呈现石油价格回落趋势,但油价不跌反涨,其中原因似乎已经脱离石油供求和经济真实,显示的是石油需求增加,经济收缩质疑。而黄金价格的随从上涨则加大市场心理恐慌。因此,资源价格本身或许也超出各自市场本身的把握,自身需求已经被人为因素和投机因素所控制,而机构力量、报价体系特性以及市场主导作用十分明显的落在当今所谓问题严重的美国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从诸多高涨价格背后分歧判断连接汇率到经济的深刻原因与背景。但是随从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未来价格预期进一步高涨到95美元的趋势,未来美国经济难以逃脱通货膨胀压力,利率趋势短期调节将愈加复杂,对市场价格的困惑、干扰乃至冲击将不利于金融稳定,值得关注与防范。
2、欧洲货币压力与未来经济的变化艰难险阻。
短期欧元价格上涨引起市场“兴奋”,但长期将愈加不利于欧元区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方面是欧元价格上涨将冲击欧元区经济结构问题扩大,特别是世界出口大国德国未来将有很大影响。另外,德国联邦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吕鲁普在接受报界采访时指出,德国出口商目前在很好地应对欧元涨势,但如果欧元汇率进一步持续攀升,那将带来比油价上涨更严重的问题。虽然欧元目前1.40美元水平是不可持续的,但短期对德国将有负面作用,不利于相对稳定和向上的德国经济。而其他欧元区国家也将面临相同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欧元利率问题。OECD周四表示,欧洲央行如降息可能是适当之举。德国IMK经济研究所周四也指出,鉴于良性的通货膨胀现状,欧洲央行没有必要加息。而如果加息将会推动欧元兑美元进一步走高,并威胁到经济增长。欧元兑美元涨至纪录高点后,欧洲央行已没有加息空间。长期以来,强势欧元一直是欧洲经济的一项重要负担,目前欧元区基本没有数据在显示通货膨胀的切实危险,加息将进一步推高欧元使欧洲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风险。欧元区无论经济、政策或合作都面临诸多分歧,而美联储降息之后对欧元区的挑战将更为严重,并且进一步扩大政策协调的矛盾,压制经济增长。
3、全球金融风险与投机技术的变化潜藏杀机。
美国次级债引起的全球金融波动扩大的市场心理恐慌,而美联储降息对策则扩大了金融市场价格方向的困惑恐慌,投资、投机在流动性过剩态势的风险规避和利益选择将加快速度与幅度,全球金融稳定面临巨大风险。首先是美元资产的安全性质疑扩大,恐慌性抛售美元将导致的结果是严重的。但是对于美国的收益是明显的。因为已经持续呈现的美元贬值改变的是美国经济贸易结构的改善,加强的是美国经济基础的牢固,而美国经济反转悲观论调的效率已经得到历史见证,那么未来美国将回收什么已经十分清楚。流动性过剩局面的美元收益也将扩大,美元贬值短期是风险、长期是收益。其次美元贬值引起全球价格与经济的全面调整,经济将受到资产价格重新估量的影响,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效率都将缩水或反向变化,美元贬值的伤害并非自身,而是更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投资和贸易。虽然我们有过过去金融危机的教训,但眼前的金融市场波动已经不是单纯价格问题,其已经演变为机构、系统的信用风险,而目前哪种模式可以脱离美国因素和美元。因此,我们需要防范的是未来市场调整带来的新风险。如果当金融体系混乱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官方利率方式注入市场信心,倘若每三年左右就出现一次这样的危机,长期后果是不堪设想。衡量市场泡沫有两个重要指标,其一是估值,其二是杠杆,而这两点都发生了非常规的变化,美国经济强大,美元价格贬值,美元汇率政策强势,美元利率降低。这些困惑势必模糊市场投资、投机方向,引起更大的慌乱和恐慌,金融前景不可掉以轻心。
预计短期欧元依然有上涨可能,美元将继续运用组合效应把握价格,以维持美元需求和信心,涨跌各异依旧。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在1.39-1.41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114-115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1.19-2.01美元,其他货币上涨压力继续。
今天周六是俺的牛一,赏脸留言的朋友请到聊天茶馆叙叙聊聊 :P :vic:
http://y2.cn/viewthread.php?tid=128362&pid=2022918&page=1&extra=page%3D1
请支持论坛logo的征集投票(最后2天) :han: :han:
http://y2.cn/thread-127564-1-1.html 逢低买入美元 中线看好欧元 - 李骏(9月22日)
本周美元走势疲软,美元指数在本周五盘中最低跌至78.41,创出1992年9月份以来最低水平。本周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是美元再创新低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国利率期货市场显示,10月底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达100%。同时,本周以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仍显得较为疲弱,这也是美元走势疲软的主要原因。
另外,本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欧元有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各国主要外汇储备的优先选择。
受美元创新低的影响,本周欧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突破1.40大关,最高为1.4118。欧洲央行仍有加息的可能性是本周欧元再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有关主要货币下周的操作建议:
美元指数:如果下周美元指数下跌至78.20-78.40区间,请继续逢低买入。一般下周可以在美元指数反弹至接近79.50-79.80逢高卖出。美元指数止损位在78.05附近。
欧元:如果下周欧元反弹至接近1.42整数关口一线,请继续逢高卖出欧元。在1.3850-1.39区间逢低买入欧元,以获取短线反弹。笔者看好未来欧元。
英镑:如果下周英镑反弹至2.01-2.02一线,请继续逢高卖出。预计近期英镑下档在1.9850之上有支撑,可以在这个价格逢低买入英镑,以获取短线反弹机会。
澳元:如果下周澳元反弹至0.87整数关口之上,请继续逢高卖出。当然一旦有效突破0.8750,则可以再追高买入,看高一线。同时,下周可以在澳元跌至0.84一线适量逢低买入。
日元:如果下周日元跌至116.50-117区间,请继续逢低买入,可以在114-115卖出。但是一旦未来日元有效跌破117.10,则止损买入日元。 加元突破1.00 欧元保持强势 - 李骏(9月22日)
昨日加元突破1.00整数关,最高为0.9945,为1976年以来最高水平.截止发稿时,加元基本围绕1.00整数关上下.
昨晚,加拿大央行行长费海提的讲话还是对近期加元强势有较大的支持作用.他表示:加元达到与美元平价真实原因是美元大幅下跌,同时加拿大经济和商品价格上涨带动.所以强势加元反映了美元疲软和加拿大经济强劲.
不过,昨晚,加拿大公布的7月份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8%,暂时限制了加元进一步上涨.
预计近期加元在0.99整数关有一定的阻力,而下档加元在1.03整数关有较大的支持.
关注未来油价和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对加元走势影响.
昨日晚间至今日(9月22日)凌晨,欧元总体保持强势特征.昨日欧元盘中最高为1.4118,截止发稿时,欧元运行在1.4092附近.
昨晚瑞士央行行长罗斯讲话继续支持欧元强势.他昨日表示:不担心欧元近期强势.同时昨日下午欧洲央行官员发表较为关注通胀讲话,也继续暗示今年年内欧洲央行有加息的可能性.
所以上述原因继续支持了欧元强势.
不过,昨日法国财长拉加德表示:希望欧元更弱一点,欧洲央行应该留意欧元再次走强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欧元继续上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从技术上看,短线欧元在1.42整数关一线有阻力.
笔者目前还是坚持前期观点:如果欧元不有效跌破1.3880,则欧元将继续保持强势特征.笔者对未来欧元总体走势仍保持乐观情绪.
关注:下周一欧元区公布的7月份工业订单.
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美元总体保持弱势运行的走势.昨日美元指数最低跌至78.41点,但是随后最高反弹在78.83点.截止发稿时,美元指数运行在78.56点.
因市场普遍预计未来美联储仍有降息的可能性,所以这是近期美元总体保持弱势局面的主要原因.
不过,昨日晚间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讲话令美元暂时获得一些支持.昨晚保尔森表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美国经济仍健康.昨晚美联储理事瓦尔许也表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引发市场动荡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
笔者目前还是坚持前期观点:总体看空美元不变,但是由于短线美元跌幅过快,不排除有反弹出现的可能性.
预计近期美元指数在78.20点有较大的支持,而上档美元指数在79.50-79.80点有较大的阻力.
关注:下周二美国公布的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8月份成屋销售.
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日元总体保持调整的走势.昨日日元盘中最高反弹在114.54,但是随后最低跌至115.84,截止发稿时,日元波动在115.36.
从近期日元总体走势不如其它非美表现情况看,其中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继续按兵不动.同时套息交易有所活跃也是影响日元继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技术上看,近期日元在114-115区间还是有一定的阻力.但是笔者个人还是倾向于日元下跌之后仍有反弹的机会.
预计近期日元下档在116-117区间有较大的支持.
关注:下周二日本央行会议纪要,下周三日本公布的8月份贸易帐 人民币升值是假象 - 何志成(9月22日)
发表时间: 07-09-22 10:00
美元终于熬不住了。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经历完一个加息周期后,美联储4年来首度宣布降息50个基点。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51关口。
“中美汇率变动的关键因素是两国贸易,就像人民币加息一样,美元降息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影响不大。”外汇专家、北京联合汇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洋日前对记者表示。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5170,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96个基点,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9.18%。
“除了兑美元以外,人民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对欧系(欧元、英镑)货币贬值了3%,对商品货币(澳元、加元)贬值了5%左右。在5年的时间里,人民币跟着美元跌了10%左右。”《外汇理财周刊》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表示。
升值缘起美元贬值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汇率制度改革的一纸公告,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上,并引进浮动汇率制度的消息,震动了世界金融市场。当晚,人民币兑1美元停在了8.11元的位置,兑1欧元为10.0641元,兑100日元为7.3664元,兑1港币为1.0638元。自此,人民币便走上了漫漫升值路。
2007年9月13日,人民币汇率创下了年内第59个历史新高,人民币兑1美元为7.5169元。从数字来看,人民币的国际购买能力应该大大加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专家认为,人民币并非自由兑换货币,这就决定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仅限于相对货币之间的升值,并不代表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提高。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只能成为国际通胀的被动接受者。
由于中国严格地控制着资本账户,人民币不能自由出入境,因此,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公允”价值区间在哪里,无法由市场决定,也就难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美元大幅度贬值,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假象。”王洋说。
近期发生在美国的次级债贷款危机,无疑又加速了美元的贬值。这场风波已经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9月7日,美国公布8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4000人,这是该数据自2003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这份报告,无疑成为了美元大跌的直接导火索。9月10日,美元指数以79.34的数字跌入15年来最低点,而美元对欧元更是创下1.3914(美元/欧元)的历史新低。随后几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创下的历史新高,也就显得有迹可循。
“只是美元贬值得太厉害了,才显得人民币升值。”何志成说。
购买力不升反降
美元的贬值,不仅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为国外很多货币带来了升值的机会,并且世界主要货币的升幅已经远远超过人民币。
9月19日,趁着美国减息,欧元对美元冲上了1.3988的历史新高,1.40关口近在咫尺,上涨势头令人看好。数据表明,3年以来,加拿大元对美元升值25%,澳大利亚元和新西兰元各升值21%,欧元升值11%,英镑升值10%。
实际上,在9月中旬,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已自汇改以来贬值约3%,而同期的美元指数贬值了9.2%,对外贬值速度明显比人民币要快,因此,对美元升值的人民币,在兑换其他货币时,都是贬值的。
从对世界大宗商品的采购价格观察,人民币不是升值货币。“石油、铁矿石价格上涨都在20%以上。”何志成说。他认为,由于全球基础原料大涨,而这又是中国进口的大项,人民币对外实际是在贬值。
至于国内,百姓对于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最直观的感受还是来自于消费品价格。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是,8月份CPI同比上涨了6.5%,这一增幅是最近10年来的新高。
在海淀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搞编程的王先生表示,两年前首付款8万元就可以买到的房子,今年却猛增到十多万。“这两年挣的几万元算是白攒了。”
“CPI连续高涨,国内购买力也在下降,人民币实际上在贬值。”何志成说。他认为,汇率市场化的前提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国内较低的、稳定的通胀水平。现在,CPI高企,对外贸易持续大额顺差,“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段时期内,将维持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格局”。 9 月 22, 2007 - 08:59 GMT+8
汇市早报---昆仑国际
美元:美联储于减息声明后表示,货币市场紧俏可能会加重房市问题,因此采取行动来抑制对经济其他层面的负面冲击。这是该行近五年来首度一次降息50基点,突显其忧心的程度。分析师表示,FED积极的行动令市场宽心,一如该行在2001年初高科技泡沫破灭时大举降息,以免灾情扩大。短期内,高收益货币可能会反弹,要出现新一轮的坏数据和/或金融面坏消息,市场才会重返厌恶风险的局面。
欧元:欧元今日维持高位盘整,投资者正在适应上破前期高点1.3930后的新价位区域。预期波幅为1.3930-1.4030。
日元:日央行于结束两天会议后公布决定维持隔夜拆款利率于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日本央行称,在明确美国次优贷款问题的影响之后,才会考虑升息。此言论限制了今日美元兑日元的涨幅。
澳元纽元:澳元及纽元是美元减息后的最大受惠者,因其在发达经济体中利率最高。技术面看,两货币均有超买迹象,短期有小幅回调可能。
加元:加拿大今日公布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下降0.3%,低于预期的增长0.1%,令加元小幅走贬。但原油依然维持在82美元以上的纪录高点,美元无法大幅反弹。 汇市综述---交.通.银行
加元保持强势
本周美元79.68开盘,在冲高79.85后,一路下探到78.39,目前依旧维持在低位整理。
美元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FED本周二出人意料的降息50点,虽然主席贝南克表示美联储本周决定降息50个基点是先发之举,旨在提前应对信贷紧缩状况。但仍表明FED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远大过通涨的风险,更削弱了美元计价资产的收益优势,使美国同其他国家之间利差进一步收窄,而且随着美国数据的疲弱,市场仍预期FED年内可能再度降息,消息面的变化使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达到15年的低点,市场纷纷抛售美元,欧元、加元等兑美元创出了历史新高,而其他货币兑美元亦达到近期高位。
从技术上看,美元指数已经跌破了从06年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而且亦跌破了布林通道的下轨,美元的弱势已继续持续下去。目前均线均呈现空头排列,布林轨道张开,使得美元指数有加速下跌的态势,从而再形成新的运行区间。短期即使美元指数要回抽,亦应该不会上破趋势线附近位置。短期的支撑压力位于79.10附近。
加元:
美国FED突然的降息,对于处于升息周期中的加元来说是一特大利好,加上近期能源、商品价格的上扬,原油已突破了80的位置,使得加元兑美元本周举月初的重要支撑位1.0148,其后持续上扬,并在周末突破了平价位置,高见0.9935,创出了30年以来的新高。
从基本面分析,本周加拿大公布的CPI数据虽然一般,但核心CPI依旧处于高位,未能改变目前加央行货币政策的改变,而能源如果再次攀升,将继续刺激加拿大经济的发展;从技术面分析,加元兑美元自上周布林轨道张开后,在均线的支持下,按照横后多长,竖有多高的理年,加元兑美元下周依旧将有创新高的机会。因而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尽量要作多加元兑美元,下周若能见到0.98附近,因偏离5天线,或使加元兑美元有消化获利盘整理的需求。 美国银行--调高澳元/美元上档目标至0.8870(9月22日)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调高澳元/美元上档目标位,目前设定的目标位为0.8870,此前为0.8750。
分析师称,美联储降息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暗示澳元/美元将持续上涨。
常州交行--加元保持强势(9月22日)
本周美元79.68开盘,在冲高79.85后,一路下探到78.39,目前依旧维持在低位整理。
美元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FED本周二出人意料的降息50点,虽然主席贝南克表示美联储本周决定降息50个基点是先发之举,旨在提前应对信贷紧缩状况。但仍表明FED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远大过通涨的风险,更削弱了美元计价资产的收益优势,使美国同其他国家之间利差进一步收窄,而且随着美国数据的疲弱,市场仍预期FED年内可能再度降息,消息面的变化使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达到15年的低点,市场纷纷抛售美元,欧元、加元等兑美元创出了历史新高,而其他货币兑美元亦达到近期高位。
从技术上看,美元指数已经跌破了从06年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而且亦跌破了布林通道的下轨,美元的弱势已继续持续下去。目前均线均呈现空头排列,布林轨道张开,使得美元指数有加速下跌的态势,从而再形成新的运行区间。短期即使美元指数要回抽,亦应该不会上破趋势线附近位置。短期的支撑压力位于79.10附近。
加元:
美国FED突然的降息,对于处于升息周期中的加元来说是一特大利好,加上近期能源、商品价格的上扬,原油已突破了80的位置,使得加元兑美元本周举月初的重要支撑位1.0148,其后持续上扬,并在周末突破了平价位置,高见0.9935,创出了30年以来的新高。
从基本面分析,本周加拿大公布的CPI数据虽然一般,但核心CPI依旧处于高位,未能改变目前加央行货币政策的改变,而能源如果再次攀升,将继续刺激加拿大经济的发展;从技术面分析,加元兑美元自上周布林轨道张开后,在均线的支持下,按照横后多长,竖有多高的理年,加元兑美元下周依旧将有创新高的机会。因而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尽量要作多加元兑美元,下周若能见到0.98附近,因偏离5天线,或使加元兑美元有消化获利盘整理的需求。 首席交易员手记(a week2007.09.24) 周末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