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4
澳元兑美元4日有望震荡整理
2007年10月4日 12:49
[世华财讯]澳元兑美元3日震荡盘跌。社科院赵燕京认为,汇价4日有望震荡整理,强压力0.8910,弱压力0.8870;强支撑0.8740,弱支撑0.878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赵燕京10月4日指出,澳元兑美元3日震荡盘跌。汇价日高0.8914,日低0.8809,尾盘在0.883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068%,日涨跌幅-0.001,收于0.8829。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有呈收敛集聚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0.8477)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汇价若站稳于0.8780之上则短线偏多,上挡压力位于0.8870、0.8910,下挡支撑位于0.8780、0.8730。0.8870与0.8700(中位0.878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位于30周均线(0.8381)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0.8670之上则周线向多,上挡周线压力位于0.9000;0.8670(中位0.8420)为汇价周线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周线若站稳于0.842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0.867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站稳于0.8780之上则短线偏多,若站稳于0.8870之上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认定汇价已经在7月25日日高0.8870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大级别调整的概率较大。汇价在8月17日日低0.7674附近结束A波下跌进入B波反弹,或许已经运行在强势B波反弹末段,但已经在10月1日日高0.8948见波段高点的概率增大;若汇价盘升受阻回落、下破短线关键支撑、则进入C波下跌的概率增大;调整目标可步步下看;短中线看,若下破30日及周均线0.8400-50区域支撑则可暂看向0.8100附近支撑,且不排除继续下破的可能。汇价若在0.8780或0.8740附近受到支撑则仍可能再次反弹测试0.8870、0.8910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若汇价在压力附近受阻回落、下破0.8780、0.8740一线支撑则可能进入短线调整,且不排除由此进入较大级别调整(C波震跌波动)的可能。
4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强压力0.8910,弱压力0.8870;强支撑0.8740,弱支撑0.8780。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5
亚市盘中美元兑加元温和走升至1.0附近
2007年10月4日 12:50
[世华财讯]4日亚市盘中,美元兑加元位温和走高至1.0水平附近。技术指标出现上拐迹象,汇价短线可能展开低位整理或小幅走高。
3日美元兑加元受制于10日均线下方,期间反复挑战10日均线0.9995受阻,尾盘收报0.9982。美元指数继续反弹走势,盘中升越10日均线78.34,收报78.64。NYMEX原油期货连续第四日收低,报79.94美元。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引发全球信贷紧缩的美国次级信贷市场危机已经基本结束,但美国经济可能会继续受到住房市场疲软的拖累。
4日亚市盘中,美元兑加元温和走高至1.0水平附近,最新报1.0,下方持稳5日军霞。早间加拿大央行副行长隆沃思表示,央行在考虑10月16日利率决策时,需要评估加元汇率走强和信贷紧缩对经济的影响。暗示该行可能在10月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技术图表显示,美元兑加元低位巩固,短期均线逐渐走平,RSI指标回升至30水平附近,MACD线低位上拐,绿柱逐渐收窄,KD指标低位金叉后稳步上扬,短线可能展开低位整理或小幅走高,初步阻力1.0060,其后阻力1.01。支撑位0.99、0.9850。
晚间适当关注美国8月工厂订单和9月3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关威 撰稿)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7
欧元兑日圆4日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
2007年10月4日 12:58
[世华财讯]欧元兑日圆3日震荡盘升。社科院赵燕京认为,该汇率4日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强压力165.70,弱压力165.10;强支撑163.30;弱支撑163.9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赵燕京10月4日指出,欧元兑日圆3日震荡盘升。汇价日高165.27,日低163.58,尾盘在164.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09%,日涨跌幅0.67,收于164.48。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但升势趋缓且有呈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上附近及30日均线(160.29)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64.30之上则短线向多,支撑位于163.90、163.30,上挡压力位于165.10、165.70。162.30与164.30(中位163.30)分别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周技术指标显示,汇价位于30周均线(162.08)之上,显示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汇价若站稳于159.90之上则周线偏多,上破162.70则周线向多,上挡周线压力位于166.00。157.10与162.70(中位159.90)分别为周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周线若站稳于159.90之上则周线偏多,下破157.10则周线向空,上破162.70则周线向多;日线若站稳于163.3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破162.30则短线向空,上破164.30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波段高点结束震升波动进入大级别调整或特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依然较大;汇价在8月17日日低149.27受到支撑进入强势B波(ABC波动)反弹,且已经在9月10日日低155.30进入ABC波结构反弹的C波震升的概率增大,或许现已经运行在波段反弹末段中。汇价若在163.90或163.30附近受到支撑则仍有望上试165.10、165.70附近压力,且不排除继续上破的可能。同时,市场对汇价受阻回落下破163.90、163.30、162.30支撑或继续下破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4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测试压力,强压力165.70,弱压力165.10;强支撑163.30;弱支撑163.90。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8
美元疲软问题预计不会出现在G7公报中
2007年10月4日 13:06
[世华财讯]预计美元疲软问题难登G7公报,投资者不要指望能从最终的会议公报中找到任何有关美元疲软的字眼。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当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 简称G7)的财政部长和央行官员们于10月中旬聚首华盛顿时,美元疲软问题可能会在多位官员们的脑海中萦绕,对于欧洲官员们尤为如此。
美元兑欧元已经数次刷新纪录低点,1日欧元更是一度触及1.4283美元。原因是市场人士担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将需要通过进一步减息来避免住房和信贷市场危机削弱经济。自从Fed在9月中旬减息0.5个百分点以来,美元兑欧元已经下跌了3.2%左右,跌速之快出乎很多分析师意料。
尽管官员们可能会在G7会议上讨论美元骤跌问题,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官员们只会关起门来说话。
莫指望能从最终的会议公报中找到任何有关美元疲软的字眼。投资者们一向密切关注公报内容,希望据此判断出政策制定者们就市场势态发展的担忧程度以及他们是否会试图改变市场方向。
一位知情人士本周早些时候向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美国可能会抵制任何希望将美元下跌问题列入G7会议公报的要求,除非美元跌势变得十分无序,以致于引发了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风险。
美国官方依然认为强势美元是件好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元经历上一轮滑铁卢以来,美国一直坚持这种立场。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上周表示,他强烈地感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
他补充称,币值的确定应该基于潜在经济基本面、在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进行。
这些言论博得了欧元区官员们的欢迎,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指出,正在对美国官员关于维持美元强势的言论予以“极大”关注。措辞较他上次论及该问题时有所严厉,显示欧元的走强令欧洲央行越来越感到不安。
欧元区经济在夏季市场动荡风波席卷下,已经面临着信贷紧缩的困扰,而欧元上涨此时成为了欧元区经济的又一个拦路虎。这促使欧洲企业集团和政界人士们呼吁在G7会议上讨论美元疲软问题。
尽管政界人士们可能会显得焦虑不安,但在要求正式讨论美元疲软的问题上,欧洲央行的官员们还是会谨慎从事的,以免招致更多政治压力。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名誉教授、纽约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国际经济资深学者Peter B. Kenen表示,欧洲央行官员们不愿在公报中论及美元疲软问题,因为一旦谈到这一问题,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等人将会要求央行入市干预。
在要求欧洲央行通过减息来避免强势欧元危害欧元区经济方面,萨科齐的呼声尤为响亮。
更多的欧盟(European Union)官员在1日表达了各自的担忧情绪,其中包括欧元集团主席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称,欧元区财政部长们计划8日在卢森堡会晤,以便在赴华盛顿参加G7会议前达成共识。
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资深外汇策略师Michael Woolfolk表示,欧元区领导人们认为他们正在承受全球失衡的负担。
这些领导人们指出,需要通过允许美元贬值来根治目前的失衡问题(指亚洲拥有巨额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盈余,而美国面临庞大赤字),但同时美元不应仅仅兑欧元贬值。他们表示,亚洲出口国(特别是中国)应该允许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自由浮动,以便市场进行全面调整。
但是由于在上述问题上进展甚微,萨科齐等一些政治人士一直呼吁欧洲央行通过减息来提振经济,并避免欧元区进一步出现信贷紧张。但欧洲央行对此加以抵制,因为央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从特里谢1日的言论看来,他似乎在等待美国方面能采取一些行动。
Woolfolk表示,特里谢希望美国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上。
不过,这些愿望可能会破灭。对美国官员们而言,强势美元是根据经济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能力以及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关键货币地位来定义的。
Woolfolk表示,所以,尽管美元目前疲软,但并没有太多迹象显示美元即将进行调整。美元是各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首选,95%的外汇交易都涉及美元,美元还是多数商品出口的计价货币。
另外,尽管外汇市场时不时地会担心中国或沙特阿拉伯等美元大户会大举进行外汇储备多元化,特别是在美元大幅下挫之际,不过,这些举动尚未真正出现。
在4月份于华盛顿召开的上一次会议上,G7财政部长和央行官员们沿袭了2004年博卡拉顿会议声明针对汇率问题的立场,称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
据Woolfolk称,2007年的公报内容也不会有太大出入,将强调有必要维护市场有序运转并使外汇汇率与基本面一致,同时还将反对出于政治动机的外汇操纵行为。
他称,不论欧洲领导人与美国官员在幕后如何窃窃私语,他认为这都不会令公报措辞出现任何显著的变化。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8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境外生产力提高对美国影响喜忧参半
2007年10月4日 13:07
[世华财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指出,境外生产力的强劲增长将可能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喜忧参半的影响,既有受益方也有受损方。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一份新的研究报告称,发展中国家生产率的上升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成本。
该研究报告将生产力称作经济增长的引擎,并表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将令这些国家受益匪浅。而对于美国而言,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报告称,境外生产力的强劲增长将可能产生喜忧参半的影响,既有受益方也有受损方。就受益方而言,消费者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种类更多的进口商品;美国出口商也可能因境外生活标准的提高而受益。但那些与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境外生产商相竞争的美国公司则将可能受到不利的冲击,并经历资源再分配。
该研究报告于3日刊登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网站上,作者是该银行的经济学家Mary Amiti和Kevin Stiroh。
生产力及其影响是大多数经济问题的根源所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让经济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不会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从而无需央行通过加息来加以抑制。美国生产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速增长。经济学家仍在研究其背后的具体原因,而大多数人都将此归因于技术的广泛运用。
在面对美国经济是否可以维持高增长速度的问题时,生产力问题近来显得尤其突出。一些Fed官员已经警告称,美国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意味著生产力最终会出现下滑,但他们对美国经济短期内继续保持强劲持相对乐观的看法。
不过,该报告指出,欧元区生产力折合成年率的增幅为1%,相比之下,美国生产力2%的增幅表现良好。然而,亚洲新兴市场和东欧市场的生产力增幅达到4%。中国的生产力增幅甚至高达6.4%。
从更广层面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报告及其对生产力发展趋势的评估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目前对全球化贸易利弊的看法相一致。Fed官员虽然意识到对外开放可能给部分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但他们仍全力支持开放美国经济。当官员们谈论到该问题时通常会提到Joseph Schumpeter,后者创造出了“创造性毁灭”一词,来形容新的、更具生产能力的生产商如何取代旧有的、生产力较低的生产商。
官员一段时间以来都认为,解决全球化贸易带来的混乱要通过教育。教育状况的改善将确保美国继续保持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目前,其他经济体正在迅速增长,并逐步取代了美国的制造业输出。
研究报告的作者预计,境外经济体生产率的提高将推动美国进一步创新。与此同时,消费者可以从价格更加低廉的商品中获益。至于那些因来自境外的竞争而失业的工人,该报告的作者并没有提出解决办法,但他们警告称不应通过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作为回应。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9
预计泰国央行10月10日将维持利率不变
2007年10月4日 13:12
[世华财讯]因通膨上升且需求反弹,预计泰国央行在10月10日会议上将维持基准利率于3.25%不变。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调查显示,泰国央行在下周会议上将维持利率不变,且直至年底均将按兵不动,因通膨率上升,且有初步迹象显示需求反弹。
11位受访分析师中有8位预计该央行在10月10日会议上,将维持基准利率于3.25%不变,为07年五次降息后连续第二次会议上按兵不动。
9月通膨年率自8月的1.1%升至2.1%,因石油和食品价格高昂。
过去数月中有迹象表明,消费和投资缓慢复苏,这令央行官员认为经济可能已在反弹,之前因政局动荡而步伐迟滞。
泰国财长查隆波4日首尔对路透表示,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不过已经接近底部。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3:59
美元兑新台币4日午盘小幅走高至新台币32.589元
2007年10月4日 13:19
[世华财讯]美元兑新台币4日午盘小幅走高,现报新台币32.589元,3日收报32.573元。交易员预计该汇率4日余下时间将在新台币32.56-32.625元区间波动。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美元兑新台币4日午盘受台湾股市走低的影响小幅走高,现报新台币32.589元,但脱离了盘中高点新台币32.628元,3日收报新台币32.573元。
交易员称,该汇率可能在后市小幅突破新台币32.60元,但上行空间或受限;该汇率将在新台币32.60元上方面临来自出口商的卖盘压力。预计美元兑新台币4日余下时间将在新台币32.56-32.625元区间波动。
(李立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4:00
NYMEX原油期货4日亚洲电子盘下跌
2007年10月4日 13:44
[世华财讯]部分受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忧虑的影响,NYMEX原油期货4日亚洲电子盘走低,其中11月原油期货下跌19美分报79.75美元/桶。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4日亚洲交易时段下跌,部分原因在于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
尽管美国能源部(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3日公布的每周报告显示,在北半球冬季之前,在截至9月28日的一周馏分油库存意外下降120万桶至1.359亿桶,但原油价格仍然走低。
由于对全球石油供应的忧虑,美国原油9月以84.10美元/桶的价格创纪录高位。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商品策略师David Moore称,油价从近期高位回落,他认为对美国经济忧虑是油价下跌的一个原因。
花旗分析师Eim Evans称,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产量在最近几周稳步提高,他们已经同意每天增产500,000桶,并自11月1日生效。
北京时间13:43,NYMEX11月交割轻质原油期货下跌19美分,报79.75美元/桶。
(李爽 编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4:00
美国汽油供应紧张状况在出行高峰过去后仍未缓解
2007年10月4日 13:45
[世华财讯]美国汽油供应紧张状况在出行高峰过去后仍未缓解,预计汽油基本面强劲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数月。
综合外电10月4日报道,由于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再度升温,10月初短短几天美国汽油期货平均价格就超过了8月份需求旺季时的水平。
就在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在每桶80美元上下徘徊之际,美国中西部区到大西洋沿岸中部区各州的气温再度回升至华氏80度或甚至更高的水平。
这种夏日般的炎热可能很快过去,但汽油基本面强劲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数月。
冬季来临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已开始转向取暖油期货;但最新政府数据显示,美国取暖油库存正常,截至9月底,取暖油库存较5年平均水平高出3.2%。
相比之下,同期汽油库存则处在196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能不提的是,美国当时的汽车用汽油消费量比现在要少70%。
9月末汽油库存的相对水平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点。以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EIA)预计的第四季度汽油日需量936万桶测算,当前的汽油库存量仅能满足20.4天的需求量。
进口下降、炼油企业低效运行等因素致使整个夏季出行高峰季节汽油库存都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状况还在持续,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地区。EIA表示,截至10月1日当周,尽管中西部地区汽油零售价格每加仑下降了近8美分,但仍较06年同期高出61美分以上。
分析师表示,虽然有市场人士对汽油需求增速放缓感到担忧,但从基本面考虑,他们仍认为汽油价格被低估。
EIA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当周,汽油日需求量较此前一周下降115,000桶,至912万桶,降幅1.2%,创下2月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截至9月28日的四周中,汽油需求量仅较06年同期增长0.1%,为2005年10月以来所有月份中增长幅度最低的一个月。受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与丽塔(Rita)登陆的冲击,美国2005年10月的汽油需求量低于上年同期。
尽管截至9月28日当周的馏分油日需求量增长了5.1%,至427.5万桶,为8月1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截至9月28日四周的馏分油日需求量则较06年同期下降0.4%,至411万桶。
虽然馏分油库存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冬季供应前景并不令人担心。
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东北部这一全球最大的取暖油市场的核心,该地区的馏分油库存总量较06年同期下降8.2%,但较5年平均水平增加7.7%。在纽约港区,3,360万桶的馏分油库存量较06期下降18%,但仅较5年平均水平下降800,000桶,相当于2.4%。
由于EIA公布9月28日当周馏分油库存下降120万桶,而市场预计为增加700,000桶左右,3日,近月交割的取暖油期货价格在四个交易日内首度上扬。
纽约商交所十一月交割的取暖油期货合约3日涨1.64美分,至每加仑2.1787美元,但仍低于9月份创下的每加仑2.1988美元的月度均价最高水平。一月份交割的取暖油期货合约价格较11月合约每加仑高出3美分。
纽约商交所近月交割的汽油期货价格3日涨1.31美分,至每加仑1.9959美元;10月初至3日,近月汽油期货均价达到每加仑1.9867美元,较9月份的均价低5美分左右,但略高于8月份的均价。
自10月1日以来,十一月交割的近月汽油期货价格较十二月交割合约每加仑低将近1美分。
这是2月份以来近月交割的汽油期货价格首次低于第二个月交割合约,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短期供应担忧将很快令这种局面得到扭转。
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分析师Paul Horsnell和Kevin Norrish在致客户的报告中称,在他们看来,炼油企业季节性的生产不明朗可能是造成汽油市场现状的原因之一。两位分析师认为,鉴于汽油库存远低于5年平均水平,汽油与原油的库存比率应高于现在水平;那些近期重视馏分油生产的企业随后可能后悔没有生产更多汽油。
(韩方 编辑)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0-4 14:01
标普称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亚太地区保险业的发展轮廓
2007年10月4日 13:49
[世华财讯]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亚太地区保险业管理体制改革正经历划时代的变革,高级保险业者与小型保险业者的差距将扩大,亚太保险业最终将趋于整合。
标准普尔10月4日消息,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机构(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4日发布报告称亚太地区保险业管理体制改革正经历划时代的变革。风险管理认知水平提高、信息披露增加以及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统一度增加引发的企业管理要求提高正影响保险业的发展。该份标题为《亚太高级保险业者》(Asia-Pacific Top Insurers)的报告对亚太地区保险业者和管理部门接受全球和地区保险市场变革的意愿发表评论。
标普信贷分析师Connie Wong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成熟市场更愿意面临变革和进一步的改革,不过该地区其它国家大多数保险业者,甚至一些管理部门还远未做好接受建立在风险基础上的更高一级评估体制的准备,原因是缺乏技能和资源以及存在各种遗留问题。尽管亚太地区存在强大而发展良好的保险业者,该地区大多数保险业者规模较小。
Wong称随着管理部门逐步采用建立在风险基础上的高级资本评估体制,预计亚太地区的高级保险业者将利用旗下庞大资源来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控制水平。随着高级保险业者与小型保险业者的差距扩大,亚太保险业最终将趋于整合。
除了有关影响保险业的管理体制变革的评论以外,报告还包括有关保险业/经济风险和展望以及对亚太保险业者企业资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ERM)评估的文章。读者还将获得有关亚太地区12个国家十大保险业者的信息。标普信贷分析师克拉克森(Paul Clarkson)称除了对中国作出良好展望以外,标普还确认亚太地区大部分保险市场前景稳定。不过保险业风险在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有高有低,反映该地区保险业风险、市场基础和管理体制发展的不同水平。
此外标普信贷分析师Michael Vine称根据标普对亚太地区保险业者的ERM评估,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型保险公司更可能获得强劲的评估,而日本、中国台湾和其它亚洲国家的保险业者更可能获得适当的评估。
(万晶 编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