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6

美降息刺激人民币汇率首破7.37 年内第77次新高 - 杨雪婷(12月13日)

受美联储降息等消息刺激,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7.3647再创新高。这已经是人民币汇率年内的第77次新高了。

受美联储降息等消息刺激,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7.3647再创新高。这已经是人民币汇率年内的第77次新高了。以汇改前人民币汇率8.2745计算,人民币兑美元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已达到了11%。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3时15分,美联储宣布了自今年9月18日以来的第三次降息。与此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50个基点,创汇改以来新高。本周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以超过100个基点的速度上涨。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德铭昨日指出,如果人民币过快升值,造成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也不是利好消息。“如果把减少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币汇率上,这在经济理论上是不科学的。”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6

国际金价或将宽幅振荡 - 井楠(12月13日)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显示其态度温和,令期盼金价上升的市场多头大感失望,纽约市场国际现货金价以小阴线告收,后在欧洲盘面略微上升,至805.7美元/盎司,与前一日相差不远。

  市场焦点:美联储降息
  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美联储降息决议之上。经过一天的会议,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通过了降低利率和贴现率各25个基点的决定,是此前预测的四种可能性中最为温和的一种,国际金市一片失望之声。美股全线下挫,道指收低294.26点;外汇市场,日元、瑞郎高收,欧元、英镑在失望情绪下出现下滑,美元指数也意外收高,报收于76.28点,以小阳线结束当日行情。

  国际金价本应该应声下跌,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并一度升至91美元/桶附近,对冲了上述利空信息,使得金价最终变化并不大。

  如果金市依旧符合短线看油市、中线看汇市的规律,昨日的议息会议结果对于金市就是很不理想的结果,可能将拖延年底金市中线行情的到来。黄金市场多头一度将“赌注”押在降息50个基点之上,但美联储的决定让多头受伤不已,因而选择了结多头头寸,空头乘机发难,投资者不可忽视金价宽幅振荡导致再次下跌的可能性。

  一日技术指标显示了完全一致的结果,日K线上旗形整理姿态也日趋明显,金价波动幅度越来越窄,布林带开口略微下倾,表明近期金价或将面对小幅下行行情;但CCI、RSI指标走势平缓,显示波动并不会太大,行情以窄幅整理为主,上方有较强阻力,788美元/盎司位置则有较强支撑。

  操作建议:逢低建仓
 中金黄金(600489行情,600489股吧)王明认为,激进投资者可抓住短线机遇,逢低买入,做15美元/盎司之内的短线操作。中长线投资者不妨逢低位进一步加仓或建仓,预计国际金市经过长时间的振荡整理,近期已经到了中线行情中最后一次下跌振荡的阶段,之后或有风光无限的上升行情。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7

美元会不会一文不值 - 林纯洁(12月13日)

看起来美元已被世界遗弃。趋势投资者认为美元仍处在完美的下降通道中,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庞大的双赤字难以延续,而政治家则认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不过,美元可能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糟糕,在经历过去几年大幅贬值后,美元走势可能改变。

  很多人认为美元将失去全球主流货币的地位,最有可能的替代者是欧元。目前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重约67%,既是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也是原油的定价货币。如果美元丧失这个地位,市场担心所谓的美元“地位溢价”将被抹去,一如当年的英镑。

  欧元区GDP与美国相差不大,但缺乏媲美纽约的金融中心,政治分立也对统一货币政策不利。这种状况将维持较长时间,成为欧元站上世界顶峰的障碍。

  全球地位的减弱,可能对美元汇率并没有太大影响。

  没有一个交易员会按购买力平价(PPP)理论进行外汇交易,但这不妨碍PPP理论的有效性。PPP理论认为,在无管制市场的前提下,如果一种货币相对其他货币大幅贬值,那么货币发行国在一段时间内必然出现相对其他国家更严重的通胀或汇率回升。英镑在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就曾有此经历。

  不过,最近十几年间不仅各国央行日益独立,而且货币政策目标开始从保证就业和经济增长转向保持币值稳定。负责任的央行会尽力降低恶性通胀出现的几率,这意味着主要的自由兑换货币长期性和永久性贬值的几率正在下降。

  几十年前,美元资产受到追捧,导致美元上扬,但近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改变了美元走势。过去几年全球市场稳步走强且波动性很小,大量资金流出美国进入新兴市场货币、股市及商品市场。自2002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与欧元兑美元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过去油价上扬时其他国家需要更多美元购买原油,美元与油价呈正相关,而从2002年起这种关系出现反转。

  这些转变在过去几年中重创美元。根据瑞银的数据,最近十年美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等他国资产越来越多。不过,全球资产盛宴不可能无休止,甚至已经出现结束的迹象。经济增长将放缓,金融市场波动性在增强,资金可能大量回流美国。与较小的经济体不同,在美国本土就可完成资产的全球化配置。

  美国贸易逆差已得到改善。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出口增长率比进口快4倍,美元走低对此起到促进作用。很多人认为美国能够承受的贸易逆差是GDP的3.5%,如果回到这一水平下方,美元可能明显走强。美国民众对经济增长预期的降低也是贸易逆差改善的原因--对未来经济的乐观情绪往往使消费增加及储蓄率降低,导致进口及贸易逆差增长。

  目前美元面对的最主要威胁还是通胀失控,但这依然是相对的。Julius Baer International Equity Fund联席经理Rudolph-Riad Younes预测,过去10年美国通胀水平一直维持在8%~10%,而非官方公布的2%~4%,原因是通胀率计算标准不同。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表示,在通胀问题上,美国政府欺骗了民众。

  不过,美元的乐观仅对自由兑换、未受过多干预的货币而言。目前美元对欧元和英镑等货币可能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对很多亚洲货币来说,美元还将调整。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7

加息能否平抑CPI尚在研究 - 金霁(12月13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三表示,高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对于中国的利率政策带来不小影响。由于CPI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贡献较大,加息对这种情形是否有效正在研究之中,可能会有争议。

  在香河举行的第三届中美战略经济论坛上,周小川同时表示,美联储(FED)不断的降息举措对中国的利率政策肯定有影响。但中国更关注FED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否导致全球流动性进一步过剩这一间接影响,因为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与国际市场有关。

  今年实际有效汇率已升值2.9%
  周小川称:“从CPI数据来讲,仍然是一种食品价格上升占绝大比重的变动。是不是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整或货币价格调整能够特别有效针对这种情况的CPI,正在进行研究,可能会有争议。”

  11月我国CPI指数同比上涨6.9%,涨幅创下近11年的新高。当月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4%。

  周小川提到,美元弱势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但我们支持强势美元,也支持美国经济从信贷危机的影响中调整出来。”周小川还重申了中国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并表示更看重有效汇率的调整。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实际有效汇率为96.87,名义有效汇率为97.46,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已升值2.9%,名义有效汇率升值0.3%。

  一揽子政策解决不平衡问题
  周小川重申,中国减少不平衡还是以一揽子政策为主,包括扩大内需、发展服务业以及增加汇率弹性和能源价格的调整等。

  显然这种表态是针对美国要求人民币更快升值的要求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周三表示,汇率弹性对中国抵御通胀风险尤其重要。

  周小川打了个比方,“中国人喜欢看中医,一是一服药里面有好多种药,另外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方人信西医,生病了就要马上动手术。所以对治疗‘不平衡’这种病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形,这也很正常。”

  他认为减少中美不平衡需要双方的努力。他表示,中国非常关注美国对于平衡的调整,希望美国尽快克服次按危机的冲击,同时这也是一个令美国消费者提高储蓄,减少过度消费的机会。

  同时,周小川亦提醒在解决不平衡问题时要防止过度调整的情况出现。“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当不平衡出现时,调整要防止过度。”

  汇改以来 人民币已升值10%
  本报讯 昨日,人民币汇率连续第二天创新高,兑美元中间价首次突破7.37,报7.3647,上涨150个基点,这是今年以来人民币第77次创新高。

  近几天,由于中美战略经济会谈正在举行,人民币升值明显加速,12月7日至昨日,人民币汇率已连续上涨4天,升幅达558个基点,幅度接近0.76%。截至昨日,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已突破10%,达10.12%。

  昨日,在银行间外汇即期询价交易系统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最高报7.3755,最低报7.3681,收盘报7.3753,高于当日央行公布的中间价。

  昨日,港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中间价报0.94438,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10.80,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66个基点,英镑兑人民币中间价报15.0026,下跌992个基点。只有日元因为国家外汇市场大涨而有所上涨,昨日日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100日元兑6.6405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9

美国减息不应制约中国升息空间 - 黄小鹏(12月13日)

12月1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再次决定降息,基准利率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这也是美国次级债危机暴发以来美联储的第三次降息,至此,美元的基准利率已经下降为4.25%。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率差也因此进一步缩小,最新全美一年期存款证书平均利率约为4.38%,与国内3.87%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下降到了只有0.5个百分点。

  而国内的情况是,在投资过热、物价上涨、资产价格膨胀的严峻形势面前,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由“适度从紧”改变为“从紧”。但从紧货币政策到底该运用何种工具,人们意见不一,主流的观点认为,由于中美之间利差已逐步缩小,未来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已被堵塞,因此从紧货币政策应该首重汇率工具,人民币升值乃至大幅升值是最优先的政策选择。而在货币调控的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之间,应该首重数量工具,少用价格工具。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近几年广为流行的利率平价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为了防止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应该通过人为维持一个“利差堤坝”,将国际热钱阻挡在国门之外,而这个利差堤坝大约与人民币的年升值幅度相当。

  但是,利率平价理论有着严格的假设前提,如果以一个前提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满足的理论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必定不能击中要害,不但不能根治经济中的一系列失衡,反而会加剧现有的失衡局面。利率平价理论假定存在一个完善的外汇市场,本币持有者和外币持有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套利,充分的套利行为将使A国货币利率加上升值率(或贬值率)趋同于另一货币的利率。但信息的不充分,交易的不便利以及外汇管制的存在,都大大局限了套利行为的操作,从实际情况上看,即便是具有发达外汇市场的美日欧等国的主要货币之间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利率平价理论,更不用说对资本项目存在较多外汇管制、市场不完善的人民币市场。

  大量的经验研究证明,影响资金在不同币种之间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资产收益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和利率差,一些经验研究还证明,利差只是影响资金流入的一个相对次要的因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为了阻止资金流出、阻止本币贬值和恢复收支平衡,一些国家急剧提高利率(印尼的短期利率一度甚至超过20%),但由于资产市场的崩溃,惊人的正利差仍无法阻挡资金的流出,这充分说明,利差对热钱而言,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次要的因素。

  以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流入境内的短期热钱主要的动力乃在于境内资产价格(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强劲走势,很难想象有热钱会因为人民币存款利率加预期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利率而转换成人民币存款,从日常观察来看,我们也很容易发现热钱转换的目标主要是房地产和股票资产,以静态的存款形式持有人民币显然不是热钱流入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境内今年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快速上升,高于美元通胀约4个百分点,按照利率平价理论,热钱会停止流入甚至流出,但我们显然没有观察到这种情形的发生。

  由此可见,阻挡热钱的过度涌入,关键是让资产价格回归正常化。通过人为设置“利差堤坝”显然是无法达到目的,相反,低利率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最关键因素。尽管主流的观点用结构性因素来解释当前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繁荣景象,但从金融层面来讲,利率提升步伐落后于经济周期性上升所导致的实质利率下降(今年以来则进一步演化成负利率),是推升资产价格的最核心因素,因此,尽快扭转负利率,将利率水平恢复到合理中性的水平,才能稳定资产价格,同时也自然阻止了热钱的过度流入,因此,提高利率是解决失衡的关键。

  对实体经济而言,利率正常化也是控制投资过热和降低通胀预期的关键,目前货币政策在控制投资过热和通胀方面主要倚靠数量手段,其对经济运行所造成的扭曲不言自明,经典的利率工具退居于相当次要的位置,这一方面是利率工具无效论在作怪,一方面是“加息恐惧论”在作怪,现在确实已经到了对其全面反思的时候了。

  笔者认为,应该从理论上破除利率平价理论的束缚, “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应该是加息,而人民币仍应保持小幅升值态势,借此降低国际资金的升值预期。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来调节国际收支,进而调节总需求的建议不但在理论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弹性分析法所固有的缺陷众所周知),而且在实践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对于利率政策作用力较弱的外部失衡问题,我们短期可以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税来解决,长期而言应大力运用财政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储蓄率过高的问题。而金融层面应遵循限入促出的方针,短期内应该不惜冒“开倒车”的批评加大资本管制,此举可提高热钱的风险溢价,降低流入意愿,同时应该多渠道鼓励资金流出,而吸引国外企业来境内股市大规模上市应该是一项上佳的选择。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足够幅度的加息和扩张性结构性财政政策的组合,是比人民币大幅升值更安全更可行的政策选择。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8:59

政策累积效应初显 紧缩之手还需加力 - 谷秀军(12月13日)

央行12月10日公布的11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增幅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63个百分点。今年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74亿元,同比少增1062亿元。一个“下降”,一个“少增”,让人深切感受到,央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后的累积效应已然初显。

  尽管如此,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出炉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该数据几乎达到了此前专家预测的最高点,并创出11年来历史新高。实际上,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今年3月份的3.3%一路上扬,自8月份开始CPI更是连续4个月保持在6%以上,不仅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体会到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CPI这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在不断攀升的过程中,其被关注的程度也在日益加深。

  面对有过热迹象的中国经济,面对一时难以收回的流动性,今年以来央行其实一直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4.5%,多次定向发行央行票据,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努力对冲外汇占款造成的流动性,同时特别国债也开始发行,组合性的货币政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缩之势。但是,人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从2003年开始,银行信贷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特别是到了2007年,其增长速度更是出现了“加速度”,持续远离预定目标。

  如果说信贷增长的数字令人担忧,那么通胀的压力更不容小觑。当前,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个“下降”,一个“少增”虽然显示出收回过剩流动性有了可喜的成果,但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仍呈增长态势。在经济过热的诸多原因中,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和货币投放过多仍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货币政策从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当天下午,央行召开党委会强调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紧接着,上周末,央行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继续加大收紧力度。

  有专家指出,明年治理流动性过剩的任务依然艰巨。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多种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都有宏观调控的效果。2008年货币政策可能还会像2007年一样使出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十八般武艺”。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4.5%的历史高位,尽管仍可继续上调,但上调空间不可能大于今年。10月份以来央票利率的大幅上扬,就被市场视为央行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上调的补偿。此外,汇率工具比较灵活,但如果有预期地加速升值必然导致海外热钱涌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管理的难度。显而易见,每个工具都有优缺点,在使用时要衡量利弊取舍,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在经历连续多年GDP两位数增长后,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有专家指出,当前金融系统中出现的大大小小危机和困境,一小部分是金融系统本身产生的,另一部分是整个经济体系所出现问题的映射。也就是说,只要出现问题,往往会首先在金融上反映出来,但事情的背后不单单是金融系统本身的问题。

  有经济学家认为,应对流动性过剩,仅凭各项政策的单独实施,效果非常有限,必须依赖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因为,无论是外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某一政策的出台都只是为了实现各自特定的政策目标。为了解决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内外结构失衡问题,不仅需要运用弹性的外汇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而且需要利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配套的税收政策来改善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现象。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9:00

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在增强 - 耿彩琴(12月13日)

当地时间1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降0.25个百分点至4.25%,应对信贷危机以及可能的经济衰退。而美元降息消息刚一落地,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宣布,基本利率下调25基点,至5.75厘,即时生效。

  美元降息已经是今年9月以来的第三次。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继续对通胀风险保持警惕,称由于能源和日用品价格上涨等原因,通胀压力可能增大。同时华尔街的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声明也预留了继续降息的空间。

  由于香港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因此香港金管局一般会紧跟美联储利率调整的步伐。而昨天的调整幅度也和美元降息的幅度一致。昨天香港的恒生银行、汇丰银行等也宣布降息。但在9月及10月间,香港短期利率持续高于同期美元利率。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此前解释称,有几种原因推高了短期港元利率,首先是接连有多只新股上市,引致对港元资金的需求一直保持强劲;银行在次级贷款问题发生后对管理同业拆借变得谨慎,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同时股市交投大幅增加,客户的资金流向变得难以预测。这种情况促使金管局近期进行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港元令利率回落,港元汇率回软。

  昨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3647元,又创出新高,分析人士认为美元降息也是原因之一。同时1港元对人民币0.94438元,也是近期的新高。据统计,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79%,对港元升值0.59%。

  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预期仍然在加强。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昨天公布的今年第12期人民币市场月报中分析,由于美元持续走弱,国际资本有撤离美国市场进入香港市场的迹象,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一度受到资本涌入的冲击,香港金管局向市场大量投放港元以稳定港元对美元的汇率。伴随着美元走弱,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已跌至0.95附近。这份报告还分析说,美联储降息政策及美元将会保持在低位都将延续至2008年年中。

  昨天,受美元降息影响,美股和港股出现下跌的行情,而国际金价报涨。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9:00

英镑再度上涨 欧元有所反弹 - 李骏(12月13日)

汇市分析:
   昨晚,英镑在外汇市场上再度上涨.昨晚,英镑盘中最高为2.0551,为12月5日以来最高水平.截止发稿时,英镑略回调在2.0450附近.
    昨日下午英国公布较好的失业率是英镑向上反弹的主要原因.昨日下午英国公布的11月份失业率为2.5%,为12年以来最低水平.该数据也降低了未来英国央行继续降息的可能性.
    从短线走势看,英镑上档在2.05-2.06一线有阻力,如果近期英镑能有效突破2.06,则英镑可能会上试2.08整数关一线.反之,英镑仍有回调的可能性.
    从技术上看,近期英镑下档在2.0350一线还是存在一定的支持.
    关注:下周一英国公布的12月份房价价格指数.

    昨日晚间至今日(12月13日)凌晨,欧元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昨晚,欧元盘中最高反弹在1.4740,截止发稿时,欧元略调整在1.4678附近.
    昨日下午西班牙央行行长表示:欧洲央行将随时对通胀风险采取措施.这就意味着欧洲央行未来还是有加息的可能性.
    同时,昨日下午法国公布的10月份工业产出月率上升0.4%,该数据对欧元也较为有利.
    但是我们发现:近期欧元在1.47整数关上方还是存在较大的阻力,如果后续无利好消息跟进,则欧元仍有回调的可能性.
    从技术上看,近期欧元下档在1.4560有一定的支持.
    关注:本周四法国公布的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

    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美元出现了探低反弹走势.昨晚美元指数盘中最低跌至75.95点,随后最高反弹在76.31点.截止发稿时,美元指数运行在这一最高价格附近.
    昨晚,美国公布的10月份贸易赤字为578.2亿美元,差于前值546.5亿美元.该数据对美元走势较为不利.
    但是随后有消息说,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和欧洲央行将联合采取措施,舒缓市场融资压力.该消息又提振了美元.
    笔者目前还是坚持前期观点:如果美元指数有效突破76.58点,则美元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增加,反之,一旦美元指数无法有效突破76.58点,则美元指数仍有回调的可能性.
    关注:本周四美国公布的11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公布的11月份零售销售,美国公布的10月份商业库存.

    昨日晚间至今日凌晨,日元继续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盘中日元最低跌至112.46,为11月9日以来最低水平.截止发稿时,日元波动在112.32附近.
    昨晚,美国股市大幅上涨是造成日元下跌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但是,从技术上看,短线日元在112.50有一定的支持.如果该支持位被跌破的话,则日元仍有可能会出现继续下跌.
    就笔者个人而言,笔者个人倾向于日元下跌之后还是有反弹的机会.
预计近期日元上档在110-111区间还是存在一定的阻力.
    关注:本周五日本公布的今年第4季度短观经济报告.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9:00

五大央行联合救市 股市汇市突兀反向 - 主力军(12月13日)

欧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欧元振荡向上,最高到达1.4744。中线,欧元是上升趋势,关键支撑在1.4520附近。短线,欧元趋势向下,上方重要阻力在1.4770附近。超短线,欧元受到1.4520的中线支撑,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而反弹又受阻于短线阻力1.4750/70。目前汇价在短线阻力下方振荡,建议先观望。
观望。

英镑兑美元:上个交易日,英镑上行为主,最高到达2.0564。中线,英镑趋势向下,暂认定为调整性质,上方重要阻力2.0840附近,下方重要支撑在2.0080附近。短线,英镑趋势向下,上方重要阻力在2.0530附近(向上延伸至2.0570)。超短线,英镑从2.0170附近出发开始向上反弹,反弹正好受阻于短线阻力2.0530/70。今日在该阻力下方可以做空英镑。
昨日凌晨美联储降低基准利率和窗口贴现利率各25个基点,市场认为美联储做得并不够,消息后美股大跌,高息货币英镑、澳元大跌,日元大涨。而昨日晚上,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宣布采取联合行动,以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消息后美股大涨,高息货币英镑、澳元大涨,日元大跌。正好与前面美联储决定的影响相反,造成了市场的急转弯。
观望,或2.0510附近,做空英镑。

美元兑瑞郎:上个交易日,美瑞上行为主,最高到达1.1401。中线,美瑞下跌趋势已经结束,目前转入向上反弹为主的振荡调整行情。短线,美瑞趋势向上,下方重要支撑在1.1150附近。超短线,美瑞趋势振荡向上,结构比较复杂;日内支撑在1.1270附近,可以凭此做多美瑞。
观望,或1.1300附近,做多美瑞。

美元兑日元:上个交易日,美日涨幅较大,最高到达112.44。中线,美日趋势振荡向下,上方重要阻力在114.20附近。短线,美日趋势向上,下方重要支撑在109.50附近。超短线,美日方向向上,结构比较复杂;日内支撑在111.50附近,可在此上方做多美日。
观望,或111.70附近,做多美日。

美元兑加元:上个交易日,美加走势振荡,汇价波动范围1.0054-1.0175。中线,美加趋势向上,暂认定为调整性质,下方重要支撑在0.9700附近,上方重要阻力在1.0220附近。短线,美加趋势向上,下方重要支撑在0.9830附近。超短线,美加趋势不明显,上方面临1.0220附近的阻力,下方在1.0000附近又有较强支撑。今日观望。
观望。

澳元兑美元:上个交易日,澳元上行为主,最高到达0.8904。中线,澳元上升趋势已经结束,现转入向下回落为主的振荡调整行情。短线,澳元走势振荡,且结构比较复杂;上方关注0.8920阻力,下方关注0.8650支撑。超短线,澳元受到0.8650的支撑,但反弹又受阻于短线阻力0.8910/20。目前汇价临近短线阻力,可以尝试做空澳元。
观望,或0.8870附近,做空澳元。

willieloke 发表于 2007-12-13 19:01

外汇交易指南 - 螃蟹(12月13日)

欧元/美元
预计波动:1.4780-1.463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左右

英镑/美元
预计波动:2.0530-2.036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

美元/日元
预计波动:111.50-112.8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11.50
止损价格:111.00
目标价格:112.80

美元/瑞郎
预计波动:1.1280-1.1380
入市策略:买入美元
入市价格:1.1280
止损价格:1.1230
目标价格:1.1380

套息交易有回暖的迹象
建议关注低息货币走势
推荐货币:欧元,日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12月13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