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谭雅玲:经济利率矛盾 价格技术茫然 【2006.07.28 14:01】 来源:和讯特约
本周外汇市场呈现美元上下波折不定态势,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在1.25-1.27美元上下调整,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15-117日元反复调整,美元兑英镑汇率则基本稳定在1.85美元,有1.83美元的波动;美元兑瑞郎汇率则1.23-1.25瑞郎盘整,随从欧元价格趋势明显;美元兑加元汇率在1.13-1.14加元微幅调整;其他货币基本稳定,亚洲货币继续受到来自我国人民币与日元价格影响。
近期外汇市场价格不确定状况依然集中于美元利率的争论与波折预期,其中经济因素占主的观察,给予利率终止的信息支持上升,但美元利率与经济优势有依旧利好,进而投资或投机难以确定资金流动方向,价格难有明晰的走向。
1、 美国经济减速成为利率节制理由,但美国经济短线周期调节符合经济规律。一周来
相对美国经济重要数据的集中,使得金融市场格外关注其经济变化,进而产生利率紧张心理,使货币价格难以明晰走向。首先是美国官方的经济判断,集中焦点在于美联储的经济褐皮书。美联储周三发布的褐皮书显示,在6月中旬至7月初期间,美国经济活动整体呈现增长,但许多地区报告经济增长放缓,有一些地区报告物价上涨,所属12个辖区普遍在6月中旬至7月初期间呈现经济继续增长,但许多地区报告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步伐已经减慢,原因在于消费者支出增长放缓,住房市场继续降温;12个辖区中有 6个报告经济增长放慢;尽管通货膨胀和薪资水平升势依然温和,但能源与其他原料价格高企构成物价上涨压力;部分辖区制造商和零售商将增加的能源成本转移到成品价格之上,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激烈的竞争使价格涨幅得到抑制,部分企业面对原料成本上升只能依赖提高产量维持利润水平。这一报告影响了利率期货市场的预期,使美联储8月会议加息的几率仅为38%,此前为54%,进而形成美元微弱下挫。
其次是美国一周已经公布的数据并未显示经济不利,经济常态依然稳定。其中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 6月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全国活动指数由负值转为正值,强劲的产值和制造业数据推动该指数自4月份以来首次转为正值;该指数6月份为+0.34,高于5月份修正后的-0.14,但略低于2005年 6月份的0.36;5月份初步数据为-0.16,6月份的 3个月移动平均值持平于+0.11,上年同期水平为+0.19;该指数6月份3个月移动平均值表明,全美经济活动略高于历史趋势水平。而周末发布的美国房屋数据和衡量企业支出的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许多人认为美联储下月加息机率减少;尽管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增加了3.1%,远远超乎预期增长1.8%的水平;但6月新屋销售下降3.0%,年率为113.1万户,低于预计的116万户;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各异状况使市场心理不稳定,价格调整交叉行进。尤其是市场聚焦的周末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判断,这一指标将会低于第一季度的5.6%,预计在3-3.5%左右;其实这对于经济阶段或周期而言是正常的,任何经济波动只要没有超出自身可承受范围,则不必引起信心和心理的变数;只是金融市场当前脆弱性存在,政策前景与经济前景存在分歧,紧张防范占据主导,任何经济数据和政策预期的敏感超出常规,并有所忽略经济规律和自然状态,进而导致市场价格不寻常变化。其实美国经济韧性或经济优势是不必担忧的,必要的减速调节将可能带来长远的经济稳定,给予美元是更稳固的支持。
2、 美元利率上调周期加大恐慌心理,而实际美元利率可防范的目标依然严峻。年初以
来,金融市场对美元利率的争论持续不断,利率预期起落不定,但事实是美联储稳健运行,美国经济增长继续、美元投资信心上升、美国结构问题缓解,这些不仅有数据说明,其中包括全年经济增长指标预期的相对稳定,资金流入状况的稳定好转,资本流入强于贸易逆差,美国财政赤字前景低于预期等等,而且更显示了美元利率调节的效率和收益;而此时金融市场依然不断争执利率终止时间,上述一些利好利率结果的调整,加之未来外部环境继续推高价格因素,给予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压力带来扩大局面,美联储防范通货膨胀的利率抉择有必要结束吗?这种结束是伤害还是延续利率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何况从美元外部因素看,英镑利率、新西兰货币利率等相对高息货币继续有扩大加息预期的可能,美元霸权战略与策略的意志只能推高利率上升,而非减少或结束这种货币政策把握。当前金融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的争论,一方面在于利率起点的过低,进而形成加息数量与节奏超长的忧虑,而实际上,从美国现实通货膨胀与未来通货膨胀指标看,美联储加息举措并未形成对经济的伤害,经济减速并非利率因素,而有复杂的自身阶段、调整应对原因,也有外部调整的影响。美元利率超低的教训已经产生美国决策的反思,而非减弱这种利率杠杆的效率作用;另一方面就是从环境因素看,自身内部的季节因素,其周期面临通货膨胀上涨的周期,用油高峰与油价高企连接,自然灾害与石油生产连接,美国通货膨胀前景压力不可掉以轻心,美国货币政策前瞻性、防范性以及全球化的战略与策略,必将引导美元利率有序加息。
3、 国际环境政治紧张态势难以排除,且实际恶化可能必将扩大外汇价格依存。从美元
外部环境看,当前地缘政治紧张性难以消除,潜在的进一步恶化趋势依然存在,而这些冲突和问题集中于石油生产区域,进而潜在的石油价格上涨预期不断升高,有预言今年石油价格将会突破90-100美元的恐吓价格并非不可能;而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泛滥也达到不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程度,只是一些国家、区域以及全球的协调或防范性扩大,加之资金流动性的宽裕也支持信心心理的相对稳定,潜在的金融危机难以有1997年的相同气候,对冲基金也面临防范性对策与方式、手段的变化,但这些却极不利于各国货币政策把握,市场价格失真,不仅加大风险,更加大协调和把握难度,美元波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美元基础实力到政策预期,再到美元现实表现,似乎既有矛盾,也有策略,进而价格技术需求与经济需求难以判断,投资模糊、混沌难以抉择,因此当前市场价格显现波折反复不离基本点的态势。
预计未来8月美联储例会将会继续有序加息,美元利率上行5.5%的水平基本确定,经济阶段风险与政策歇息风险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任何人难以承担的;进而循序渐进、按即定方针行事较为稳妥;况且国际经济环境压力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美元利率调整依据依存基本吻合。因此,外汇市场价格趋势将面临复杂局面,一方面是投机因素扩大,价格把握艰难,另一方面是变数扩大,价格基本点难以确定。预计美联储例会之前,美元走向偏软,争论理由给予美元贬值依据, 形成美元利率把握空间扩大,而美联储例会之后美元将先涨后跌。此阶段,美元兑欧元汇率将会在1.25-1.30美元,欧元上升机会上升;美元兑日元汇率将可能在114-118日元,日元贬值继续;其他货币价格随从调整,但英镑汇率有上升空间,价格在1.82-1.87美元,瑞郎则偏于下行,避险作用降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