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2009-04-05 金融机构汇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市场:全球多数主要金融市场休市,外汇市场交投清淡...


周一(4月5日)亚市早盘,中国、中国台湾因清明节休市,并且中国香港也因复活节休市,
外汇交投维持清淡,美元指数总体维持区间波动。

美元指数目前小幅回落至81.17水平,短期仍维持在81.14-81.20窄幅区间波动;欧元试图
突破1.3500关口,但是动能明显不足;英镑站稳于1.5200上方,目前徘徊于1.5250水平;
澳元则试图守稳0.9200水平。

分析师表示,日内由于大部分主要国家金融市场休市,外汇交投将维持清淡。但是投资者
仍应警清淡市场中,小股资金的推动导致汇价波幅放大。

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部门:英国布朗:削减支出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 ...


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周一(4月5日)警告称,削减当前财政年度公共支出可能导致
经济出现二次探底。

布朗上述言论旨在向选民说明为何政府要将削减公共支出措施延后12个月。该措施旨在削
减英国的1,630亿英镑预算赤字。

与执政党工党持不同意见的反对党保守党则表示,若赢得5月6日的选举,他们将在今年将
公共支出削减60亿英镑,开始降低赤字。   

布朗表示,如果全当无事发生而过早解除刺激措施,将对英国经济带来更大伤害,而这可
能导致经济陷入二次探底;他称,英国无力承受这样的风险。
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参考报
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一向是国内外币理财市场的风向标。美元汇率的一路走强、澳大利亚
央行可能的再次加息,都使得近期外币理财市场呈现出"美""澳"称霸的景象。这两种货币
的前景到底如何?目前情况下,外币理财该做哪些调整?

发行数量增加 美元产品预期收益走高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3月19日至3月25日一周内,美元理财产品发行最多,为14款。随
着最近美元兑一揽子货币汇价持续的上行走势,美元指数连续拉升,将年内新高推至82点
之上。

分析认为,美元的走势主要受国际金融环境推动而走高。首先,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引发
了市场对欧元下跌的预期,欧元对美元走出了一波明显下跌的行情。其次,日本经济的毫
无起色,引发了市场对日元贬值的预期,日元对美元也走出了明显的跌势。当美国经济超
乎市场预期进入复苏轨道,美联储开始酝酿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时候,日本却还在考虑进
一步刺激经济,市场无疑会更加看好美元的走势。

而美元指数挂钩的相关产品也受到美指数拉升的利好影响,预期收益走高。据普益财富不
完全统计,上周(3月19日至3月25日)10家银行共发行39款外币理财产品,均为保证收益型
产品,其中美 元3个 月 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0.905%,最高为1.55%;6个月期理
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1.30%,最高为1.585%;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1.60
%,最高为2.50%。

不过,专家提醒,虽然目前国际环境有利于美元继续走强,但美元长期走势依然存在变数
。美国的外债已经太多,而美国议会又刚刚通过奥巴马医改方案,从长期来看会增加美国
的财政开支,美国"双赤字"状况难以根本好转。由此,在购买产品时长期投资的风险仍需
关注。

短期为佳 澳元产品表现不俗

除美元外,澳元在外汇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不俗,尽管澳元兑美元目前依然处于动荡中,但
相比欧元和英镑,澳元已经算是走势比较稳健的货币之一。

3月初,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再次加息,目前其一年期基准利率已高达4%,经济学家普遍预
测年内澳元还将会加息一至两次,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水涨船高。

目前3个月澳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34%;6个月为4.6%至4.8%。最近,中国银行推出
澳元7日自动滚续理财产品。该款澳元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拆借市场,以7天为1个投
资周期,到期之后可以自动滚续。目前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约为1.25%,远远高于澳元7天通
知存款0.26%的收益率。

理财专家提醒,在加息通道中,不应将理财产品期限锁定过长,同时,较短的期限也会有
助于降低汇率风险。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3个月以内的澳元理财产品,有可能在利率、汇率
上获得双重收益。对于手中持有美元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换成澳元,做一些短期澳元
理财产品,因为美元的基准利率比澳元低很多。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换汇买理财产品不可取

虽然美元、澳元等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渐涨,但并非所有投资者都适合购买这类产品。中
国银行理财师提醒投资者,购买外币产品需要直接用外币购买。如果用人民币等其他币种
兑换成产品对应币种后再投资,就一定要考虑在产品实际收益外,汇率变动可能导致的兑
换损益情况。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相比人民币理财,外币理财仍然不占优势。"目前,银行
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年预期收益在4%左右,还是远远高于年预期收益在2%左右的美元理
财产品。 "国 际 金融理财师牟连臣介绍说,因此,并不建议投资者将手中人民币换为美
元进行理财。

而人民币可能重启的升值进程也加大了换汇投资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约为6.
25,意味着10000澳元可以兑换62500元人民币,如果现在拿这笔钱购买3个月期的澳元产品
,按照3.5%的收益来算,3个月后产品到期获得的澳元即为10087.5澳元。但如果3个月后,
人民币对澳元升值到6,将所获得的10087.5兑换成人民币则为60525元。

理财师建议,如持有澳元、美元等货币,可考虑做短期产品投资,若外币加息,有机会重
新选择产品,获得较高收益。如手持币种相对人民币贬值,如英镑、加拿大元等,投资者
可考虑将手中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购买人民币产品。此外,投资外币理财产品,从目前情
况来看应以6个月以内的产品为首选。
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生猛创17个月新高 第三次冲击85美元大关...


随着美元回落,原油延续近日的强势,昨日电子盘已上涨至84.73美元的高位,创出17个
月以来的新高。截至昨日21时,纽约原油价格为84.58美元,较2月5日的年内低点上涨了21
.8%,而较2009年1月形成的底部已上涨了155%。在85美元大关面前,油价的第三度冲关也
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原油近期上涨如此剧烈,首先在于4月初美国将公布的数据预期理想,经
济复苏的趋势支撑了油价上涨。另外,中国原油需求强劲、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也刺激了
油价。不过专家也表示,原油的上涨将是震荡式的,供需面也大致平衡,在85美元左右的
压力很大,很难出现单边上涨。

大涨原因有三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2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
跳增290万桶至3.542亿桶;炼厂产能利用率上升1.5%至82.6%;美国馏分油库存减少110万
桶至1.446亿桶;汽油库存增加30万桶至2.249亿桶;原油日加工量为1420万桶,较上周增
加20万桶。

尽管库存依旧在高位,但美元走软以及市场旺盛的人气最终推动原油强劲反弹。隔夜纽约
5月原油期货价格涨1.70%收报每桶83.76美元。而到了昨日电子盘,油价继续上扬,一度冲
至84.73美元,突破了今年1月11日形成的83.95美元的前期高点。这也是油价从147美元雪
崩式下跌之后,油价反弹所创出的最高点。目前油价已创近期新高,并将均线系统踩于脚
下,技术面的支撑显得十分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原油大涨原因有三:一是4月初美国将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有望提振市
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4月份的数据是推动原油上涨最重要的原因,可能会有连续的利好
出来,"南华期货研究所能源化工部总监杨光明表示。

二是美元涨势暂歇,支撑商品市场整体走强,即3月25日创出82.24点的近期高位后,近几
个交易日涨势暂缓,目前在81点左右。三是通胀预期带来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其中原油首
当其冲。同时,中国原油需求依然强劲,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称,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
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已持续13个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
出中国经济已走向稳定较快增长的轨道,对工业品期货形成提振。另外,地缘政治的紧张
局面也提振了油价。

由于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龙头,其突破性的上涨具备重大意义。业内人士表示,若原油冲上
90美元,将对市场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并可能引发各行业的全方位通胀。

供需大体平衡 料难单边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85美元大关对于原油来说至关重要,从去年反弹以来,原油曾经两度冲击
85大关未果,都导致了其后的大幅回调。数据显示,第一次是在2009年10月21日,油价最
高冲至82美元,但是此后回调至68美元附近;第二次是在今年1月11日,当时的83.95美元
离冲关仅一步之遥,但最后也止步不前,并回落至69美元附近。此次的再度突破,多空双
方将在85美元一关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

"从基本面看,并不支撑油价继续走高,"杨光明说,由于二季度原油的需求一般是下降的
,供需方面的利好不会太大,目前取暖油的需求已经过去了,驾车需求也没体现出来。另
外从期权市场上看,资金也对85美元以上的市场并不看好。"价格的上涨要有真实的需求推
动,从长期来看,油价不一定能冲到很高的地方。"

东航期货研发主管王亮亮表示,后市油价将以震荡为主,如果能站稳85美元,从技术上看
还有上涨空间。但由于供需面还是大体平衡的,因此不大会出现单边向上的格局。王亮亮
表示,春季开始的汽油消费将一直持续到9月,有望刺激油价上涨,另外美元走软,库存没
有继续大幅增加,这些也都对油价有积极影响。
来源:上海证券报
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指标: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有望强劲增长...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强劲扩张,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的服务业也在经历缓慢的复苏。美国供
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简称ISM)将于北京时间周一22:00公布3
月非制造业指数。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将升至54,创下以2007年以来的最快扩张步伐,
这将表明,美国经济复苏范围正在扩展。

非制造业占据美国经济的约90%。该指数在50以上即意味着行业处于扩张阶段。

另外,北京时间22:00,美国房产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简称
NAR)将公布2月成屋销售指数。

不过,经济学家指出,引发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房产市场仍未显现出持续性复苏的迹象。
他们预计,继前一个月下降7.6%之后,美国2月NAR成屋销售将进一步小幅下降。
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农红尘褪去 联储道路依旧...


有分析师表示,美国今日公布的3月份非农数据对整体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其应不会
改变市场有关美联储(FED)将在未来数月继续维持低利率的预期。

美国劳工部今日公布,3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6.2万人,2月份为减少1.4万人,失业率
持平于9.7%。尽管非农就业人口增幅略低于预期,但大体符合当前形势,分析师们也试图
搞清楚,与暴风雨相关的一些事件、政府雇佣、以及经济的缓慢复苏会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因此, 尽管经济增加就业是好消息,但美联储的未来道路却不会有多大改变。联储官员
们近期一直承诺,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他们强调这一前景,因为
货币政策依赖于他们对于经济增长小幅加速仅会逐步降低失业率的预期。这反过来意味着
通胀压力仍可以被忽略。

就业增长应该不会令联储官员意外,他们在3月16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就表示,劳动力市
场正在企稳。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周四表示,经济增长意味着"我们已经
处于就业持续增长的边缘"。

但劳动力市场到底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实际好转?联储多数官员认为,一年以上。旧金山联
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上周警告称,到2011年底,失业率可能仅会降至8%,她认为这
是"令人失望的前景"。

未来降低失业率的艰巨性反映出有如此多的工作岗位在此次衰退过程中流失,以及预期复
苏步伐的缓慢。在这段经济低潮期,超过800万人失业,导致就业部门基础不稳固。

3月份广义失业率(涵盖有就业意愿但目前尚未求职的人员和倾向于从事全职工作的临时就
业人员)升至16.9%,2月份为16.8%。在09年末出现下降之后,该失业率今年每个月都在增
长。

不过,经济学家对未来数月的就业市场依旧愈发乐观。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经济学
家Jay Feldman将3月份非农数据称 之为一个"明显转折点",尽管他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在
未来数月维持利率不变。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分析师Julia Coronado对此表示赞同。她表示,经济复苏正
在进行之中,私人部门似乎有了更加稳固的基础。不过,她指出,复苏步伐依旧过于温和
,无法大量降低资源限制情况,而且失业率高企,核心通胀减速,美联储可能在今年维持
利率不变。

美联储眼下的政策挑战在于做好放松当前货币政策姿态的准备。美联储刚刚结束其1.25万
亿美元的抵押债券购买计划, 这在市场引发一些震动,因此,美联储将关注市场动向。

在此之外,美联储将准备从金融体系临时收回流动性的方法,即便其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
以大张旗鼓的方式这么做。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关于是否出售央行资产负债表中2万亿美
元资产的争论也颇为激烈,但多数官员目前似乎还反对这一做法。
HAPPY
发表于 2010-4-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啦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24 11:16 , Processed in 0.0463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