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政府和央行强势介入日本货币政策,大力推行宽松政策。
目前,日本央行购买国债的速度已超过发行国债的速度。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安倍想通过货币政策重振经济的方法迟早会碰壁,除非推行一些根本性改革措施。
IMF发布的一份工作文件提到:
如果日本不推动经济增长、不开展财政改革措施,仅凭央行的宽松政策,日本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增长;只靠货币政策无法抵御可能出现的财政风险溢价。
虽然,日本近期GDP出现强劲增长,但这些增长主要是由公共支出和个人消费拉动的。而反应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数据却停滞不前。最近几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和机械订单均未能实现大幅增长,日本已连续15个月出现商品贸易逆差。
IMF一直呼吁日本进行彻底的、由市场驱动的改革来激活长期停滞的国内经济。
今年,IMF在与日本进行的年度讨论中提出,希望日本解除对农业的管制、鼓励外商投资、增强劳动力流动性以及放宽移民规定。
安倍晋三也承诺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将改革称为安倍改革的 “第三支箭”(前两支箭分别为货币宽松措施与财政刺激政策)。
但迄今为止,安倍提倡的计划与IMF提出的建议大相迳庭。
IMF报告警告称:
不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会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以弥补产出缺口、控制短期通胀,但这样会让日本的财政状况陷入更糟的局面。(目前,日本的财政已经是发达国家中比较差的。)
报告还称:
日本不采取任何改革措施,到2030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高达310%。
(目前,该比重为240%左右。)
日本改革措施若得以成功推行,则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减少财政支出,并使中期债务占GDP的比重控制在250%左右水平。
若安倍经济学得以妥善落实,这对日本保持长期利率处于低位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