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快乐

评论3196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3:58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原帖由 wooden666 于 2007-3-12 03:51 发表
大猫,你让我首先考虑在海外已经上市而国内没有的央企,我粗粗扫了一遍只有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的被控A股上市公司有飞亚达、深南光A、深天马、*st宇航、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东安动力、昌河股份、 ...

注意着点新闻,在注意看相关股票的走势形态就可以了。能赚钱的股票一大把。不一定非做他的。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en666Lv.10 发表于 2007-3-12 04:06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happy88888 于 2007-3-12 03:58 发表

注意着点新闻,在注意看相关股票的走势形态就可以了。能赚钱的股票一大把。不一定非做他的。


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不看新闻的。没有打算做,学习选股么 。新闻到我的耳朵里也跟没听到一样,迟钝,嗅不出新闻的价值
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4:30 | 查看全部
央企重组开局 板凳公司首当其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12:5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伟勋 北京报道

  不要以为在中央企业当一把手是件舒服惬意的事,至少在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下称国资委)旗下159家央企的相当一部分负责人,将时常为“重组”而惴惴不安。

  按照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央企数量将从目前的159家减少到80-100家。这意味着不管愿意与否,在未来三年内,都将有1/3到1/2的央企参与重组。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告诉本报,以往央企在重组中自主、自愿的成分较多,而从今年开始,作为出资人的国资委将成为央企重组的主导力量。

  3月6日,国资委发布了《2006年规划发展工作回顾及2007年重点工作思路》,再次强调了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经布局。

  上述文件列举了电信、冶金、装备制造、商贸流通等业务板块调整优化的总体思路,有媒体据此认为,这四大行业将是2007年央企重组的重点。国资委规划局一位官员3月8日对本报说,国资委尚未明确今年央企重组的重点领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央企涉足的全部21个重点业务板块中,每个板块都有重组工作要做。新一轮大重组即将迎面而来。

  主导权转移

  两个月前,央企的“大老板”——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无严肃地对159家央企的负责人说:“前三年由你们自己来调整。现在开始第二个任期了,这三年,由我来调。”

  过去的三年中,共有73家中央企业参与了38次重组,企业数量从196家减至159家。通过重组整合,国资布局逐步优化,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国有经济分布仍然过宽,产业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主业不够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进一步推进国资调整和国企重组,成为国资委在“十一五”期间的重头工作。

  2006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历时超过一年制定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也已上报国务院,即将下发执行。李荣融表示,国有经济的布局将按照上述两个文件来进行调整,到2010年将央企调整到80-100家。

  在业界看来,2007年被称为央企的重组年,央企重组的力度将明显加大,路径将更为清晰。更值得注目的是,重组工作的主导权已从企业全面转向国资委。

  国资委在年初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在布局调整方面,从今年起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除了中央企业继续自愿重组外,要以出资人为主导,依法推进央企联合重组。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资委之所以将主导权收回,一方面是为完成“减数量、增质量”的央企重组目标而采取更直接、更强势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在前三年央企的“自由恋爱”中,出现了一些仅靠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央企重组的难点有两方面。一是企业寻找适合自己的伙伴企业不积极,二是企业合并后领导班子不团结的情况时有发生。”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

  为了化解这些难题,国资委从幕后走向前台,亲自为实力弱、困难多的央企“找婆家”。“过去的三年中如果做不到行业前三名,那么对不起,国资委就不得不出面,将这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重组掉。”李荣融说。

  谁是重组热门

  不难看出,在行业排名中位居前三之后的央企,被重组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这些热门的候选企业,往往是实力相对较弱、不为公众所熟知的“生僻央企”。

  “生僻央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科研院所,如长沙矿冶研究院;二是商贸流通企业,如南光集团;三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行业的专业公司,如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等。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些企业有可能在新一轮重组中被并入所在行业的生产型龙头企业,或者由资产经营公司代为运作,或者退出市场,即“该卖的卖、该并的并、该放的放”。

  部分实力稍弱的央企可能继续独立存在,但国资委将指导其推进升级和转型,以便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在能源、电信、航空等行业的明星央企中,也将出现较为集中的重组题材。按照国资委发布的《国资重组指导意见》,上述行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资要保持“绝对控制力”,需要通过重组来推动国资向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央企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本报获悉,目前电信、冶金、装备制造、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央企重组都在积极酝酿之中(参见本央企重组专题的分行业介绍),国资委对这些业务板快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操作性意见也在进行深化研究。在国资委规划局一位官员看来,今年是国资的“研究年”,对某些板块研究成熟、透彻之后,国资委就会着手进行重组的操作。

  该官员没有透露今年的研究和重组重点。据本报了解,国资委从去年起对商贸流通、装备制造、石油石化等4个板块进行了深化研究,今年深化研究的范围还将扩大。

  “深化研究是加快重组的前奏。”一位业内人士说。

  重视市场力量

  自2003年成立以来,国资委重组央企的意图和思路愈发清晰。进入2007年,国资委的主导力量明显增强,新的课题也随之出现。广受关注的两个问题是,央企重组是否会强化垄断,行政主导的重组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做强。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国资重组中,为打破垄断、提高效率,航空、航天、船舶、石油、电力等行业相继进行了拆分,行业内部的若干家央企直接面向市场展开竞争。

  在国资委看来,央企的内部竞争在增进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部分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出资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需要进行协调和重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对此表述说:“作为大老板,我不会同时在一个产业投好几个企业,让我自己的企业在一个行业里互相斗。”

  有人士认为,目前国资委在央企重组上的一个倾向是,减少企业之间的内部竞争,形成合力与外资竞争,并保持对重要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

  这可能会使部分领域的央企拥有更浓厚的垄断色彩。另一方面,以往行政主导的一部分国资重组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也让市场对今后的重组有所忧虑。

  最近几年,在中央和地方国资的主导下,部分行业的国有企业展开了重组,对于重组的成败得失,各界说法不一。在湖南一位商业连锁企业高层看来,商业流通业的一些“拉郎配式”国资重组并不成功,重组后的一些国企尽管规模大幅增加,但竞争力并没有相应提升,很难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重组是行业的主旋律,但应由市场力量而不是行政命令来主导。”该人士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重组应以资本组合为核心,以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不能在同一所有制中机械相加。在他看来,机械相加不仅难以解决已经存在的传统问题,同时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en666Lv.10 发表于 2007-3-12 04:32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happy88888 于 2007-3-12 03:58 发表

注意着点新闻,在注意看相关股票的走势形态就可以了。能赚钱的股票一大把。不一定非做他的。


st宇航
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4:32 | 查看全部
央企重组今年瞄准三大板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13:4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冯大刚 张衍阁 刘春 北京报道

  电子电信央企重组成热点

  按照两年来的重组思路,本次电子电信业仍将实施“按企业性质对口”的重组,即设备商与设备商组合,运营商与运营商合并。

  在国资委直属的153家特大型中央企业中,共包括电子电信类企业12家。其中电信运营商6家,设备制造商4家,研究机构2家。(见表一)

  电信专家王煜全认为,运营商有其特殊性,制造商重组政府不宜过多干预。他说,这些企业的重组应该采取企业有需求自行上报、国资委审批通过的模式,否则“强扭的瓜不甜,当年普天集团成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曾经的案例之一是,2005年8月,国资委通报称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随着这一纸公告的发布,中国本地最大的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正式诞生。有评论就此认为,如果重组发生,最终结果可能是分别形成电子类与电信类两大集团。

  但王煜全说,上述两种组合思路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他说,设备商如果与运营商重组一定会造成设备商的无所作为,或者重组失效。至于以某种设备为依据进行纵向重组更是“我听过的最荒谬的事情”。

  钢铁重组四大家

  此番国资委再次强调要“加大冶金企业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力度,提高矿产资源获得能力,改善环境,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这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无疑是钢铁行业。

  国资委下属有宝钢、武钢、鞍钢、攀钢等4家炼钢企业,2006年,4家企业生产钢材5607.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左右。(见表二)

  在中国的钢铁产业重组大戏中,4家炼钢企业作为整合方,是必然主角。钢铁企业的重组方式多采取区域联合和上下游产业链重组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整体而言,按照钢协说法,如今“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进展缓慢,体制机制改革明显滞后,全行业存在总体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总量扩张仍在继续,落后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20%左右,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艰巨”。当然,企业的重组也伴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

  汽车企业从内部整合下刀

  即使是在远隔重洋的外国汽车分析师看来,中国汽车业的国有资本还是过于分散了。

  纵览目前的央企名单,一汽、东风直列名单之上;其他,中航科工旗下还有东安动力(6.76,-0.17,-2.45%)、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兵装集团下有长安汽车(15.05,-0.95,-5.94%);此外,还有沈飞日野、西安西沃两家央企渊源公司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见表三)

  上述公司中,东安动力、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同属中航科工旗下,均为A股上市公司,三者的整合路线已呼之欲出:东安动力收购哈飞汽车,实现哈飞汽车的国内上市,然后再同时对东安动力和昌河股份(5.57,0.04,0.72%)进行整合。

  东风汽车集团一直是重组传闻中的重点猜测对象,与上述情形类似的是,东风汽车、东风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则在香港上市,这就为日后整合留下想象空间。同样,一汽轿车(7.2,-0.31,-4.13%)、一汽夏利(10.69,-0.43,-3.87%)、一汽四环(5.71,-0.12,-2.06%)亦存在类似整合空间。

  在之前有关涉及汽车类央企的几次重组中,行政力量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2006年,几乎所有汽车类央企业绩均获增长,并无企业需要行政手段解决危机。

  所以,在资本纽带作用日趋强化的背景下,用市场手段进行汽车央企整合是首选的简单有效之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调查和即将公布的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透露的构想是:在汽车企业的重组过程中,国资委将逐步收权,以培育几家具有竞争力的大汽车集团。但是,如何进行几家大型汽车央企(如一汽、东风、长安)的横向整合,目前还难以理清思路。

  汽车类央企重组中一个与众不同的障碍仍然难以绕过,即由于合资政策,一家汽车类央企往往与多家外资汽车集团合资,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在重组中如何理清这乱麻一般的形势至关重要。

  链接

  中央企业重组6种类型

  1、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

  案例:建材科研院等8家并入相关产业集团

  效果:实现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强强联合

  案例:港湾集团与路桥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等重组

  效果: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窗口”公司并入骨干企业

  案例: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建,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工

  效果:增强了集团海外市场的开拓和竞争能力

  4、整合拓展和完善企业业务链

  案例:中土畜、中谷粮油并入中粮,药材公司并入医药集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并入五矿,免税品公司并入国旅,旅游商贸公司并入中旅,中煤建并入中煤能源,外轮理货公司并入中远等

  效果:促进了相关产业央企的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

  5、困难企业扭亏脱困

  案例: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建材集团,国开投托管中包公司,诚通集团托管寰岛公司、接管普天集团8户亏损企业

  效果:实现了扭亏为盈,探索了资产重组的新途径

  6、非主业资产剥离

  案例:招商局将下属旅游企业划转港中旅,华能将下属房地产公司划转中房

  效果:增强了主业竞争力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en666Lv.10 发表于 2007-3-12 04:36 | 查看全部
煤球看来看去怎么和高校合并一样,做大就是做不强?这个更可怕,圈钱呀

重组应以资本组合为核心,以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不能在同一所有制中机械相加。在他看来,机械相加不仅难以解决已经存在的传统问题,同时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4:38 | 查看全部
纵览目前的央企名单,一汽、东风直列名单之上;其他,中航科工旗下还有东安动力(6.76,-0.17,-2.45%)、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兵装集团下有长安汽车(15.05,-0.95,-5.94%);此外,还有沈飞日野、西安西沃两家央企渊源公司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见表三)

  上述公司中,东安动力、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同属中航科工旗下,均为A股上市公司,三者的整合路线已呼之欲出:东安动力收购哈飞汽车,实现哈飞汽车的国内上市,然后再同时对东安动力和昌河股份(5.57,0.04,0.72%)进行整合。

  东风汽车集团一直是重组传闻中的重点猜测对象,与上述情形类似的是,东风汽车、东风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则在香港上市,这就为日后整合留下想象空间。同样,一汽轿车(7.2,-0.31,-4.13%)、一汽夏利(10.69,-0.43,-3.87%)、一汽四环(5.71,-0.12,-2.06%)亦存在类似整合空间。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4:44 | 查看全部
 整体上市,正在成为市场调整之时难得的中流砥柱。在反复震荡的市况中,尚能走出连续涨停板的个股,很多都源于有整体上市题材。

  两会期间,一些政府官员的表态也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整体上市概念的投资机会。其中,有整体上市意向的央企一时间更成为市场新贵。

  央企扎堆整体上市

  两会伊始,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朱焘说,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方案目前正在制订中,有望于年内出台。而且,未来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将主要集中在A股市场。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也表示,今年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将会更积极。无独有偶,在国资委刚刚发布的2007年工作重点中,央企重组再次成为主旋律。根据其中期规划,从2007年~2010年,央企数字要从现在的159家,进一步减少到100家。

  3月6日,国资委在《2006年规划发展工作回顾及2007年重点工作思路》中指出,在去年对4个业务板块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国资委今年将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这意味着,类似沪东重机(72.39,-2.51,-3.35%)(600150)这样连续拉出涨停板的大量央企整体上市‘胚子’,今年会大量涌现。”某券商投行人士称。

  一家已经发布整体上市预案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目前董事会已经通过了一部分议案,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是再次召集董事会审议相关议案,然后在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后,上报证监会、国资委审批。

  PE是否过高

  今年以来,有整体上市题材的上市公司涨幅前十名平均上涨超过90%。截至3月7日收盘,曾经以连续7个涨停板名列新年整体上市第一股的沪东重机,更是以高达143%的涨幅名列榜首。

  受此影响,风帆股份(14.12,0.91,6.89%)(600482)、东方电机(45.96,1.39,3.12%)(600875)等涉及整体上市概念股纷纷大涨。连分析师在推荐股票时,都会加上“具备整体上市题材”的理由。有些投资者甚至非整体上市概念股票不买。

  市场对整体上市概念的疯狂炒作似乎正在失去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像沪东重机这样涨幅超过一倍的股票,是否还值得投资?

  广州证券尹飞表示:这要看支持上市公司股价业绩发生超常规增长的原因,是否有新的资产注入而导致二级市场价格呈跳跃式发展。

  以沪东重机为例,该公司以30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等定向增发4亿A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控股股东的造船资产。收购完成后,公司每股收益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长。“这就是公司业绩发生变化的典型情况。完成收购后,新资金实现了‘1+1大于2’的效应,因此,得到了市场的认同。”

  某业内分析人士分析:沪东重机停牌前股价37元,公司预测每股收益1元,也就是37倍的市盈率。股价一度飞涨到80元,目前价格维持在70多元。在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后,预计2007年每股收益将达2.3元。换句话说,PE(市盈率)还在30倍。因此,该人士认为,30倍PE比较合理,并没有透支上市公司的未来。

  尹飞分析,让PE降下来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股价下跌,二是支持股价的业绩层面发生变化。很显然,前一种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尹飞认为,类似这种上市公司向母公司购入新资产的定向增发今年以来不是个案,即使在震荡格局下,有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依然不会出现太大变化。“因为这类公司的业绩来源于资产注入后得到的持续性收入,导致股价水平不是常规增长,而呈现跳跃性飙升。”

  尹飞甚至断言,到今年年底,由整体上市进而(股价)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不在少数,冲击百元股的股票至少可以达到10只。

  忌盲目追捧

  记者采访中,有分析人士表示,资金对整体上市概念的追捧并非市场短期调整之时的盲目炒作,而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持续活跃的投资主题。

  东方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师宁冬莉认为:虽然央企整体上市是2007年~2008年的重点投资主题,但是,对于炒作严重,有投机嫌疑的个股,投资者还是要相当慎重。特别是前期已经涨幅过大的公司。

  “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下有倾斜的产业,在此范围内挑选个股的潜在机会。”宁冬莉举例,比如,中金黄金(600489)、中粮地产(000031)等,这一类上市公司规模小,集团大,而且集团资产质量好。那些上市公司与集团处于上下游,资产可以进行较好配合的母子公司尤其值得关注。

  尹飞表示,对于具有资源垄断色彩的(包括社会资源垄断特征)央企可以多加关注。这类企业,其大股东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多,一旦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业绩、股价必然会实现火箭式飙升。

  记者注意到,在国资委刚刚提出的《2006年规划发展工作回顾及2007年重点工作思路》中,特别对分业务板块提出研究设想,包括:促进电信企业重组,优化市场竞争格局,延伸产业价值链。推进装备制造企业联合重组,建设船舶制造基地,加快形成汽车自主研发能力。

  某证券公司人士表示:整体上市的方式很多,比如:“增发收购”模式、“换股IPO”模式、“换股并购”模式。

  虽然目前实施整体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采用了“定向增发模式”,但是,定向增发并不等于整体上市。所以,投资者不能盲目追捧。

  2月12日,中粮地产(12.07,-0.25,-2.03%)发布年报及重大关联交易公告等11个公告,以配股方式收购母公司资产。这显示该公司大股东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或将开始逐步向其注入地产类资产,正式发力主攻地产。

  在记者致电中粮地产董秘办时,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进行的配股,只是把优质地产资源注入上市公司,是为了实现股改承诺。至于整体上市还不会这么快动作。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en666Lv.10 发表于 2007-3-12 05:03 | 查看全部
原帖由 happy88888 于 2007-3-12 04:32 发表
央企重组今年瞄准三大板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13:4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冯大刚 张衍阁 刘春 北京报道

  电子电信央企重组成热点

  按照两年来的重组思路,本次电子电信业 ...


还有这个“东风汽车、东风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则在香港上市,这就为日后整合留下想象空间”
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88888Lv.64 发表于 2007-3-12 05:13 | 查看全部
资本大鳄美国凯雷投资将有可能入股世界纯碱行业的老大山东海化(8.13,-0.27,-3.21%)集团。

  尽管这一说法在坊间流行甚广,海化集团对此一直保持低调。海化集团办公室人士对此不置可否。其旗下上市公司山东海化(000822,SZ)董秘吴炳顺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事,不过一位集团资本运营中心人士则表示,目前双方正进行接触,具体结果估计需要几个月后才能出来。来自山东潍坊市国资局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悉,有一份券商研究报告摘要日前披露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为配合凯雷入主及集团改制,山东海化正在积极酝酿、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资本公司之一,目前总共拥有28只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着超过248亿美元的资产。自1987年创立以来,已经投资130亿美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用于公司并购、房产以及创业投资等。

  这家投资公司在去年试图入主徐工集团时引起了国内空前的关注。截至2006年6月底,凯雷在中国投资了21个项目。凯雷偏爱投资行业领先或者技术领先的公司,并且一旦投资之后,往往强势介入公司运营。

  山东海化集团地处国内规模最大的海盐产地山东潍坊,它坐落于渤海湾南畔的大家洼,此地因卤水丰富而闻名,世代以晒盐为主业,因而盐厂也就成了这里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山东海化在1995年融合了盐厂和碱厂之后,成为当地最大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多达26000多名员工。

  该集团独特的原材料优势不仅使其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规模也居化工行业巨无霸地位——纯碱、硝酸钠、亚硝酸钠的产能居世界第一位。上市公司山东海化在中国证监会圈定的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的31家上市公司中,在净资产、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分别居于第二、第二、第四和第七位。

  山东海化集团持有山东海化49.07%的股份。2月13日,山东海化公布了年报,年报最大特点除业绩优良之外,就是筹码快速集中。年报显示,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已经成为主流参与者,特别是有兴业银行和健康元两家上市公司入主。

  国海证券分析师王安田认为,山东海化集团多项产品的产能居世界第一位,这符合凯雷投资偏爱行业龙头的风格。而良好的投资价值和凯雷入主预期,还将会刺激一些机构投资者蜂拥而来。

  “凯雷投资还有一个特点是通过强势参与公司运营,提升公司价值后变现股权。如果入股海化集团,其股份肯定会转成上市公司的股份,然后再进行变现。”东方证券分析师陈玉辉说。

  凯雷在收购徐工科技(000425)的控股股东徐工集团的股权时,便刺激了徐工科技的股价持续大幅飙升。

  市场有说法认为,海化集团后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所以海化集团将很有可能进行整体上市,凯雷可能也会看中这一点。而对于整体上市,山东海化董秘吴炳顺表示“根本没有希望”。

  “集团很重要的资产是80多平方公里的盐田,这块土地面积太大,哪怕按5元一亩的低价计算,也需要100多个亿,土地证根本办不下来,何况这些盐田的效益与100亿相比也太小了。目前这些土地以国有划拨的方式属于集团。”吴炳顺说,“因此,由于牵涉土地使用权的问题,整体上市根本不可能。”

这个票已经翻倍,还有翻倍的潜力。。
让快乐永远保鲜!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