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2013年CPI或涨4% 中国经济正处于重大转型调整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周日表示,预计今年经济增长与2012年大体持平,CPI上涨4%左右。
在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会上余斌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2013年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据第一财经,余斌在谈到2013年中国经济走向问题以及大宗商品市场走势时表示:
去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市场和学界普遍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要好于去年,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要高于去年,输入型通胀压力将会增加;其次,今年要推进价格改革,可能会引起部分价格上涨。综合考虑,预计今年CPI上涨3%左右,但考虑到价格改革因素,我们建议留下1个百分点,预计CPI上涨4%,为价格改革留有余地。
CPI上涨4%对消费的影响有限:
4%的涨幅并非很高,此前国内也经历过更高的涨幅。
面临通胀的时候,要看到两个方面,有些人可能觉得今天钱不花就贬值了,也可能就消费了,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会让消费者买到的东西变少,有两方面的作用。
2012年,我国消费增长达到12.1%。这是因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但就业状况良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因此2013年消费的增长有可能和2012年基本持平,或略微提高。
剔除价格因素后,2012年消费的实际增长比2011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前经济增长的持续回落并非由消费下降引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周发布数据,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分别预测我国今年GDP增速为8.6%、8.2%。
余斌还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四季度较三季度有明显增长趋势,因此有观点认为这种回升将延续到2013年,并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过度乐观的预期:
我国经济处在重大转型和调整阶段,不可以再回到10%的高速增长轨道,7%~8%的增长是正常经济增速。如果重回10%的增速可能会带来通胀、资产泡沫等问题,是不可持续的。
余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的原因时表示:
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下降是由于外需萎缩。另一方面,与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密切相关。“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跟 2011和2006年以来平均水平相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也就是说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尤其带来房 地产投资的下降有很大关系。
今年中国经济最大不稳定因素来自于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债务危机形势。
此外,余斌还认为宏观政策需要调整,要稳定投资增长:
现在看来出口的增长和投资的增长都面临下降的压力,对原有的增长动力已经逐步削弱了。
投资增长面临下行的压力,需要在宏观政策上作出相应的调整,稳定2013年投资的增长。
建议让“营改增”覆盖到制造业,大幅减轻制造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情况下,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高差异性,也有可能使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
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里,在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妥善划分事权和财权,稳定地方财政来源,同时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公开发行地方债券筹措资金,也可能使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