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量分析 | 能量潮 (OBV) | 容量指标 (VR) | 未平仓量分析 |
不论是「量先价行」,或是「新手看价,老手看量」,都是研究市场行情者,说明研究「量」的重要性,成交量所代表的是市场的供需情形。
成交量分析
价量关系
盘势变化
量增
价涨
1. 价涨量增是良好的价量配合关系,通常是代表多头的讯号出现。
2. 在多头行情之中,成交量亦随之适当增加时,可以视为「换手量」,有利于多头市场的持续。
3. 不论是型态或是趋势线,有效的向上突破,必须要成交量增加的配合才是。
4. 在空头走势中出现价涨量增的 K 线时,极有可能是止跌讯号,但仍须确认。
5. 在多头行情的末升段中,价涨量增有时会是高点已至的讯号。尤其是成交量异常放大而且后继无力之时。
价跌
1. 是价量背离的讯号,后市以偏空为主,但仍待确认。
2. 在跌势末期时,量增代表低档买盘进入转趋积极,距离指数低档应不远。
3. 在涨势初期或低档盘整阶段,可能是多头力道正在酝酿,若配合期指未平仓量的增加,未来行情上涨机会甚大。
4. 在涨势末期则为多头获利了结心态浓厚,未来反转下跌可能性大增。
5. 若盘势处于跌势初期则未来盘势会持续下跌。
价平
1. 多为持续原来行情的走势,但仍须确认。
2. 处于末跌段或初升段时,应是多头力道仍在持续酝酿,未来上涨机会很大。
3. 多头走势或空头走势的整理期间,则为多头或空头力道重新酝酿的时机,在未来盘势朝原来趋势发生突破时,原来的趋势将持续发展。
4. 若指数处于末升段,极有可能是多头力道逐渐衰退的迹象。
量缩
价涨
1. 属价量背离现象,未来走势一般以偏空因应。
2. 处于初升段或盘整阶段时,应采取观望态度。
3. 若为涨停死锁,则后势仍以续涨视之。
4. 处于末升段时,则可能因为多头追涨意愿不高,指数反转而下机率大增。
价跌
1. 若处于初跌段或主跌段时,代表多方接手意愿不高,仍视为卖出讯号。
2. 若为末跌段时,则为空头力量衰竭,应注意买进时机。
3. 若在上涨趋势中,通常代表持股者惜售,未来应可续涨。
价平
1. 亦属于背离现象,但不确定性较强。
2. 若处于末升段则代表离高点不远,应注意卖出时机。
3. 若处于盘整阶段,则对于盘势较无影响力。
量平
价涨
1. 若处于多头走势中则有可能是处于换手过程中。若后续成交量无法扩大,则应密切留意卖出讯号。
2. 在空头趋势中极可能是短暂技术的反弹,后市仍然偏空。
3. 若处于整理阶段,则较无特殊意义。
价跌
1. 若处于多头走势中则有可能是处于换手过程中。若后续成交量无法扩大,则应密切留意卖出讯号。
2. 在空头趋势中则是空头力道仍在持续,后市仍然偏空。
3. 若处于整理阶段,则较无特殊意义。
价平
价平量平显示观望气氛浓厚,指数未来仍以原来趋势发展居多。
能量潮
能 量 潮 ( OBV )
基本假设
1963 年由由葛兰碧 (Joseph E. Granville) 在著作『获得股市利润的新秘诀』提出。 OBV 主要是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股市内人气是否汇集或涣散,成交量一波比一波大,表示人气汇聚,有利于多头行情的持续;当人气涣散成交量萎缩时,空头市场代之而起。其计算公式如下:
1. 今日 OBV 值=最近 N 天指数上涨日的成交量总和-最近 N 天指数下跌日成交量的总和
2.OBV 移动平均值 ( 以 12 日平均值为例 ) = ( 最近 12 天指数上涨日成交量总和-最近 12 天指数下跌日成交量总和 ) ÷ 12
行情研判
1. OBV 值持续上扬时为多头市场。
2. OBV 值持续下跌时为空头市场。
3. 若指数创新高或创新低时, OBV 值并未随之创新低时,为背离讯号,表示行情反转机率升高。
买卖讯号
1. 累积 OBV 线上升,但指数下跌,表示低档有买盘进入,为买进时机。
2. 累积 OBV 线下跌,但指数上涨,表示追价意愿不高,应择机卖出。
3. 累积 OBV 线由正转负时应择机卖出,反之,若 OBV 线由负转正时应择机买进。
4. 累积 OBV 线缓和上升时可以买进,但急遽上升时易慎防短线过热。
5. 累积 OBV 线也可以配合趋势线,突破压力线时做多,跌破支撑线时做空。
6. 累积 OBV 线与累积 OBV 移动平均线也可采用交叉买卖法则。
注意事项
1.OBV 线最适用的时机,是在股价走势将突破盘整时, OBV 线的突破,更能确认股价能突破盘整的讯号。
2. 计算原理过于简单,在股价当日反转及连续暴涨暴跌时,无法真正反应多空力道的变化,故仅能视为人气指针的一种,不适宜单独使用。
3. 在计算 OBV 线时,仅用收盘价的涨跌作为计算的依据,显然有失真的现象。
4. 对股市而言,因不断新增上市公司将可能使得成交量增加,因此可能使累积 OBV 值随之增加。
5. 在无量上涨或下跌时,会造成累积 OBV 线出现背离现象。
容量指标
容 量 指 标 (VR )
基本假设
透过计算成交量的变化来研判市场买卖气势的强弱,以分析指数未来继续上扬或下跌的可能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1.VR = A ÷ B × 100 %
2.A = N 日内上涨日成交值总和+ (N 日内平盘日成交值总和 ) ÷ 2
3.B = N 日内下跌日成交值总和+ (N 日内平盘日成交值总和 ) ÷ 2
行情研判
无明确的多空趋势,仅以超买或超卖做为判断指数处于底部或头部位置。
买卖讯号
1.VR 一般介于 80 %~ 350 %之间,此时股价波动较小。
2.VR 低于 60 %,为超卖讯号,可以择机买进。
3.VR 超过 350 %以上时,已进入超买区,可降低或逐步出清持股。
4. 若 VR 上升至 550 %~ 700 %时,买方的买盘力道进入衰退期,慎防做头回档。
5. 若 VR 低于 30 %~ 40 %时,卖盘力道会进入萎缩期,易有筑底反弹机会。
注意事项
1.VR 为一领先指针,比 ADR 更能准确显示大盘指数波段走势的高低点。
2.VR 在高价区及低价区,可以依背离现象做为研判股市反转的讯号。
3.VR 与价的强弱指针如 AR( 买卖气势指针 ) 及 BR( 买卖意愿指针 ) 一样,无法与股价同步同向。
4.VR 在低文件时颇具参考价值,若处于高档则应参考其它技术指针,因为大多头的市场其 VR 值并不一定会局限于 550 。
5. 一般情况下, VR 没有规则性的买卖讯号产生。
未平仓量分析
未平仓量变化
未来盘势预测
上涨趋势
持续增加
1. 随着指数持续上涨之时,未平仓量也持续上扬时,表示认同上涨趋势的人愈来愈多,未来仍以上涨居多。
2. 大涨格局多有此种的量价配合关系。
持平
1. 未来趋势仍以涨势为主。
2. 随着指数的上涨,未平仓量仍持续维持原来水准,表示涨势并未完全受到认同,未来指数上涨的空间亦有限。
持续减少
1. 表示随着指数的上涨,愈来愈多的投资者选择出场。这多半是获利了结与停损认赔所造成。
2. 这是价量背离的讯号,表示指数未来上涨的空间有限,甚至有可能产生反转的走势。
整理趋势
持续增加
1. 整理期间由于指数没有明确动向,但未平仓量却持续增加,表示指数一旦发生突破时,未来将有一波行情可以期待。
2. 在某一特定价位之上,未平仓量有显著增加迹象,且指数无法突破该价位或是突破不久后随即压回,表示该价位是压力区,指数未来大跌机率较大。
3. 在某一特定价位之下,未平仓量有显著增加迹象,且指数不易跌破该价位或是跌破不久后随即拉回,表示该价位是支撑区,指数未来大涨机率较大。
持平
若指数陷入盘整理,而且未平仓量没有明显的动向时,未来指数仍以盘整为主。
持续减少
1. 未来局势不明,若指数不是进入较长期的盘整区时,以获利了结的机率较大,指数未来反转的机率较大,但亦可能持续盘整。
2. 若是合约换仓所致,则较不具参考性。
下跌趋势
持续增加
1. 未平仓量持续增加,表示原来趋势将会持续,因此,可以推断跌势尚未停止。
2. 大跌格局中,多半是以此量价关系呈现。
持平
1. 表示未来仍以跌势为主。
2. 下跌趋势未受到大多数的投资者认同,跌势较不会长久。
持续减少
1. 是跌势将止的背离讯号。
2. 若处于末跌段时,未来反转的机率也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