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弹簧

评论10191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1 23:59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镑今周破1.90,  (而非像那位四出呃人的黑咀讲上周必上2.0000)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00:00 | 查看全部
油价今周有望下破110大关!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Lv.10 发表于 2008-8-12 08:56 | 查看全部

回复 8178楼 的帖子

您老引用副会长的话 感觉管小了

我倒是去年2007年10月 胡锦涛说的话 看看现在是否给股市的散民增加什么了?h: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Lv.10 发表于 2008-8-12 08:59 | 查看全部
您再看看叶檀评论A股的丑陋现象^_^
千变万变 圈钱不变
没有比以下数据更能证明中国股市圈钱功能的了:
  据统计,截至7月29日,沪深两市1587家A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在内,累计募资总额达23397亿元;同期已实行现金分红和可转债付息总额约8266.5亿元,分红回报占融资总额的35%。剔除上市不足1年的新股、次新股,有62家公司上市以来现金分红为零。上市公司拿走1元,A股市场诞生18年间对投资者加总回报只有0.35元,远不如让资金躺在银行中享受负利率。

  上市公司有种种理由要求融资,融资时它们拍着胸脯说:相信我们,融资会让公司更快成长。事实是,融资之后变脸的公司比比皆是,资金使用效率之低从投资者所得回报可以窥见一斑。

    让人尴尬的也包括中石油这样的公司,在海外上市时向国际投资者真金白银高额分红,务必取信于投资者,但对于国内被套在高岗上的投资者却陡然变脸。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对投资者信托责任的例证。

  2001年前再融资前30名的公司中,有14家净资产收益率明显下滑,在1994年到1999年间配股的公司中,有55家在2001年戴上了ST帽子。

  就算不提老话,股改之后情况也没有根本性的好转。

  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第一场再融资大战就是中国平安(601318,股吧)1600亿元之战,结果因为四面楚歌、市场狂泻而作罢。2007年上市公司累计创造净利润9400多亿元,现金分红还不到2800亿元,比例不足30%。表面上盈利回报接近5%,可是乘以30%的派息率,股息回报率仅为1.5%,仍然远远低于银行的利率。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不掏钱的盛宴。有鉴于此,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增发门槛。上市公司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不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对于治理结构尚存在未完成整改事项及其他公司治理问题的不良上市公司,证监会将不再受理其股权激励及再融资申请。

  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由于再融资门槛提高,加上市场草木皆兵,增发、破发之事层出不穷。急于得到资金的上市公司在管理部门的鼓励下,更多地转向债券融资。截至7月底,在再融资市场上,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募资430亿,配股募资114亿,非公开增发募资366亿(不包括资产注入),即通过股权融资合计为910亿;债券市场上,目前已发行公司债211亿,可转债50亿,可分离债564亿,债券融资合计为826亿。两者旗鼓相当。

  公司债发行的增加是个可喜的现象,我们应当鼓励信用等级低下的市场与公司尽可能多地使用债券融资,减少股权融资与可分离债的发行,逼迫上市公司高管在利率约束下善尽管理、提高赢利水准之责。实际上,中石油在海外市场的高分红就是挽回低等级信用不得已之举,现在,这样市场化的信用约束体制该由A股市场投资者分享了。

  一些貌似公正、貌似市场的吹鼓手,表示市场、管理层拒绝中国平安的再融资、呼吁上市公司高分红是中国股市的羞耻,因为这样做违背资本市场要义,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在逐步培育信用市场与任由上市公司圈钱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笔者坚决赞同高分红,赞成发行公司债融资,赞同将公司对股东回报率与再融资挂钩。

  以市场为幌子,对圈钱眼开眼闭,才会让市场蒙羞,让投资者蒙尘。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cciLv.10 发表于 2008-8-12 09:02 | 查看全部
此外 油如果继续暴跌到100以下  代表整体国际经济彻底衰退~ 不是好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10:01 | 查看全部
挂中又平一倉深圳机场!  7.29元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10:06 | 查看全部
再下一倉挂7.48平!   

(可能明天见7.50)

[ 本帖最后由 mai 于 2008-8-12 10:07 编辑 ]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10:10 | 查看全部
油价下跌不是万事大吉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松
2008年08月12日08:2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沈洪溥 来源:东方早报

  国际油价跌破120美元/桶,令国内不少经济观察者长吁一口气,认为中国经济调整的短期压力也随之得以纾缓。但笔者却以为,油价回落并无助于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与矛盾,中国经济的调整仍处于开始阶段。

  从石油这种能源商品的市场属性看,暴涨暴跌并不少见。在2006年8月,即在本轮油价疯涨的起点附近,纽交所三月期轻质油价格也曾连续十周保持下跌态势。即令这次油价回落至80美元/桶附近,国内能源改革也将继续,国内用油成本反复提升的趋势仍然清晰。

  中国经济从油价下跌中的得益有限。油价下跌最直接的反应是强化了外围资金对美元的信心,支持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反弹。但这种似是而非的跷跷板效应仍只在虚拟经济领域起效,无助于中国迫切需要的外部需求全面复苏。事实上,欧洲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假若美元走强同时欧元再次走软,此消彼长的结果,中国外贸的压力可能反而加大。从另一方面讲,油价回落所导致的美元资产吸引力提升,还可能对中国各方忧虑的所谓热钱产生一定的吸引,导致中国国内的部分资本外流,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短期内产生冲击。

  综合来看,应以中立态度对待油价下跌。国内的“经济阴谋论行家”喜欢将“输入型通胀”推广为国际范围内资本家对中国的恶意围剿乃至猎杀,甚至将外资收购若干猪场的消息也包装成了“偷袭”中国农业,如此这般之后,只有A股若干对应股票逆势上扬,人们才恍然大悟忽悠者们的用意何在。

  笔者多次指出,本轮商品期货的反复拉高动力来自国际资本,是资金撤出美国市场后的自发保值行为,本身带有极强的非理性成分和羊群效应特征。高涨之后,在一定时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非常正常,商品(尤其是贵金属中的黄金)本身的涨落也符合长周期、大幅度的特点。但如果作为最大中心国家的美国,经济基本面不能迅速对应以明显复苏特征,继续表现低迷,则可能进一步挫伤重新流入美国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彼时,国际油价重新创出新高也绝非没有可能。

  资金过多地集中于石油等商品要素市场,本身就暗示资本已在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这是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调整的一种信号。如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刚刚启动,除一如既往地要警惕阴谋论者夹带私货的忽悠之外,更要抛却过分对商品要素价格的关注,加强以我为主的行事信心。

  即便美国经济在三季度真出现复苏,中国也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既定方针行事,周全考虑,综合配套,货币、财政、产业等多部门政策措施合作施力。目的是充分利用好国际经济的调整机遇,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流程中的层级,这才能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更高质素的增长积聚力量。至于油价这种具有随机性特征的指标,还是不要太过关心为好。

  (作者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11:29 | 查看全部
7月CPI上涨6.3%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8-12 11:31 | 查看全部
CPI符合市场预期,数据走低利好股市.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