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魔鬼仔的胡说八道(第四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耐心等待人民币加大波动幅度 加快升值步伐

【作者:何志成】


  昨天,

日元没有出现我预期的上涨,而是选择下跌,特别是欧元兑日元,反弹到142.2左右——填补了前几天跳空下跌时出现的缺口。许多投资者来问:何志成老师,你怎么看近期日元的走势?我告诉大家,前期被套在高位的空日者很多,而且许多是大资金,他们要自救,而且要抓紧时间自救。我几天来一直说,日前人民币汇率“破8”又立刻收了回去是中国政府向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或者说是放了一只气象测试气球。由于市场反映过大——主要是国际虚拟金融市场——立刻缩了回去。但是,人民币加大波动幅度,加快升值步伐是大势所趋,时间紧,任务重,在5月经济数据出台后加快汇改步伐的可能性非常大。数据和实践会证明:人民币不升值,仅仅靠提升贷款利率对抑制中国的经济过热没有作用。

  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重磅炸弹没有爆响之前,市场主力的心态就是:一边建(多翻空)仓,一边摊平前期持仓成本。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坚决在111和142附近买日元,等待人民币升值吹响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大行情!

  另有投资者问,为什么欧元兑日元几乎每天晚上都涨?这很简单:息差交易阴魂不散!半夜买涨——美国是下午——可以在纽约收盘时稳赚利息,只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息差收入,这对全世界的大资金是极具吸引力的。

  据统计,目前美国对冲基金有7000-9000家,共管理约1.2万亿美元资产,全世界的对冲基金则有15000家,管理2万亿美元资产。这些资金的1/5是做短线,而最短线的操作,就是在每天纽约定盘前购买高息货币——吃利息。这种交易被认为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交易,由于日本开盘在8点,而澳洲开盘在6点,大资金可以见风使舵,从容撤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了赚钱的机会,明天晚上等待欧元兑日元在低位反弹时跟进就行了。但是,如果是星期五或不能实现24小时连续操作的平台则小心,因为日元也可能跳高开盘,特别是在日本升息预期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可能越来越强时。

  现在,欧系货币离我昨天说的:对前期被套的投资者提供解套机会的点位越来越近了,实际今天凌晨,欧元已经到了12870这个关键阻力位。但是,由于英镑重返18920之上,而且还顽强地守着,按照“顶部区域坚决做多”的理论,我们还可以高看一线,等待欧系货币突然拉高,借大阳线掉头。我想欧洲开盘后,行情会很激烈!

  现在,对欧系货币(短线)不利的基本面因素正在聚集,主要表现在黄金和原油市场的获利了结。由于中国可能自觉地放慢发展速度,也将令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调。这对美元和日元有利,对澳元,加元以及欧系货币不利。大家可能觉得外汇市场不需要理论,只要有感觉就行。我不以为然。没有理论何来感觉?比方对全球化和经济危机的认识,许多投资者是麻木的,以为这离我们的操作远的很。其实不远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有没有可能,对外汇市场将造成怎样的冲击?而通货膨胀会不会卷土重来,什么货币将从中收益。我告诉大家,经济全球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熨平了通货膨胀曲线,减慢了全球性恶性通货膨胀爆发的时间周期,但恶性通货膨胀以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仍然可能爆发。为了避免爆发这样的危机,大国必须负责任。人民币升值对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有极大作用,这一点,我们已经从星期一人民币破8的瞬间有了深刻体会:人民币升值,全球资产价格爆跌!

  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实际已经非常严重,而且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极大并极快地拉高了资源性商品的价格。解决的办法只有人民币升值(当然也需要提高利率),特别是兑美元的升值。而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特殊关系,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并不意味着美元兑欧系货币和日元的继续贬值,相反,在当前美元已经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美元兑欧系货币和日元也升值。这就是理论与市场分析的结合,也是我经常讲的大局观。
赚赚
发表于 2006-5-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短讯]日本3月同步指标终值为10.0预期中值为10.0
[短讯]日本3月领先指标终值为54.5预期中值为54.5
[短讯]日本3月滞后指标终值为75.0
[短讯]日本央行理事一致同意维持利率不变
[短讯]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kimi_28 于 2006-5-19 13:57 编辑 ]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华财讯]日本央行1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经济学家指出,央行可能需要等到评估6月商业信心短观报告后才决定是否加息。

综合外电5月19日报道,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因其需要等待更多证据显示日本经济能够承受借贷成本的上涨。

日本央行19日称,央行政策委员会8位委员一致同意维持利率接近于零的水平。

政府19日公布的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第一季度GDP放慢,降低了央行将于6月加息的可能。经济学家指出,央行可能需要等到评估了6月商业信心短观报告以后才决定是否加息。         
            
瑞穗信托(Mizuho Trust & Banking Co.)外汇业务副经理Kazuhiro Kaneko指出,第一季度GDP数据并不会增加央行将把加息时间从7月提前到6月的理由,因为这一数据显示的只是过去的经济表现。

由于央行提前加息预期渐趋平静,本周债券收益率已经回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跌4.5点,到1.895%。   

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本周在议会指出,央行在几周内就可完成银行系统过剩资金回收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将会立即加息。

日本央行19日预计货币市场资金规模可能会下降到13.6万亿日圆(1230亿美元),18日市场资金为14.3万亿日圆。

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开始向银行系统超额供应资金,以鼓励银行增加贷款,提高消费者和公司支出。4月银行贷款年增1.2%,是自96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三菱日联证券首席债券策略师Jun Ishii指出,短观经济报告可能显示日本企业对经济前景仍然保持乐观,并计划提高支出。日圆升值,油价上涨仍有进一步阻碍商业信心的风险。他预计央行将于10月加息。   

日本央行短观报告评估将集中在公司投资计划上,以确定自3月以来是否有任何变化出现。预计公司2006财年支出年增2.7%。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Naoki Iizuka称,若资本投资计划向上调整,那么将增加央行7月加息的可能。短观报告资本投资部分将成为央行加息时机的重要线索。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德国4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1.0%年比上升6.1%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维持对日本经济的评估不变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日本经济将温和扩张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产出缺口接近于零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预计产出缺口将转为正值
[短讯]日经指数19日收盘上涨68.27点报16155.45点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银行的借贷立场仍然是宽松的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企业信贷需求的下降趋势已经结束
[短讯]日本央行月度报告:长期利率水平与4月份持平

[ 本帖最后由 kimi_28 于 2006-5-19 14:13 编辑 ]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小加加又领跌了...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法国3月经常项目赤字为17.93亿欧元预期中值为36亿欧元
德国4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1%年比上升6.1%
[短讯]法国第一季度GDP初值季比增长0.5%年比增长1.5%
[短讯]经济学家预期法国第一季度GDP季比增长0.8%年比增长1.8%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欧佩克:地缘政治形势紧张给原油带来每桶15美元的风险溢价
赚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法国财长布莱顿:预计06年法国债务将降至GDP的64.6%
[短讯]英国4月CML抵押贷款总计251亿英镑
[短讯]英国4月BBA抵押贷款净增50亿英镑
[短讯]英国4月M4货币供应贷款279亿英镑预期中值160亿英镑
[短讯]英国4月M4货币供应月升1.3%年升13.1%预期中值月升0.8%年升12.4%
[短讯]英国4月公共部门净借款-14亿英镑预期中值6亿英镑
[短讯]英国4月政府部门收支短差-18亿英镑预期中值-7亿英镑
[短讯]法国财长布莱顿:预计不会出现通胀的第二轮效应
赚赚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2 02:34 , Processed in 0.0406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