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谭雅玲:政策受制经济 汇率观望利率 【2006.09.08 14:03】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汇率表现波动不定,其兑欧元汇率水平在1.27-1.28美元盘整,美元利率政策的犹豫不决,以及欧元经济缺少动力,使价格区间难有突破;美元兑日元汇率则继续在115-116日元波动,日元不确定因素继续影响价格投资方向;美元兑英镑汇率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价格区间扩大为1.87-1.90美元的调整,其中英国政治因素是导致英镑走跌的重要原因;美元兑瑞郎汇率在1.22-1.24瑞郎之间,波动原因在于欧元与英镑汇率的交叉影响,而瑞郎利率有上升的迹象,使其价格处于观望状态;美元兑加元汇率在1.10-1.11小幅波动之中;美元兑其他货币微幅调整,国际经济、政治以及投资投机方向不清,使主要汇率水平难有明确方向指引,但亚洲一些货币继续面临上涨压力,主要货币利率因素是主要拉动影响。
外汇市场当前表现继续受困于利率前景以及经济表现,而美、欧、日三者之间的交缠、比较和依附的复杂关联,使金融市场判断性迷失,利率继续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经济数据则敏感于心理,而经济实际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基础因素依然是汇率趋势的主要依据。
1、 美元利率上下难定。年初至今的美元利率之争越来越烈,不清晰愈加扩大,至今对于美联储9月例会加息预期已经降至不足10%的可能,而政策层面并没有完全排除加息周期的结束,进而使市场猜测与争论继续扩大。从短期一些经济指标或官方言论看,美联储货币政策依托的通货膨胀指标依然处于超标状态,一周数据显示的工资成本上升,进一步预示未来美国通货膨胀并非乐观。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经修正后的美国第二季度非农生产率较第一季度增长1.6%,增幅虽然与市场预期一致,但第二季度单位劳动成本较第一季度上升4.9%,初步数据为上升4.2%,而第一季度单位劳动成本上升9%,是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升幅,第二季度单位劳动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5%,为199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长步伐;尤其是劳工部的报告显示,4-6月份期间非农产值增加3.1%,劳工部报告中还包括对第一季数据的修正值,显示了第一季劳工时薪修正后为大增13.7%,远高于增长6.9%的初值,第二季薪酬增幅放缓,但仍然有6.6%的涨幅;劳工薪酬增加在过去一年中将单位劳工成本推高了5%,为自2000年第三季来的最大增幅。美国单位劳工成本增长步伐明显加快,使关注通货膨胀状况的美联储官员认为通货膨胀面临严峻的现状,投资者也反复探索美联储对于经济放缓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预测是否真实,一些已经断定美联储紧缩货币周期已结束的预期,或随从劳工部报告而有所修正,认为美联储收紧周期还未到终点。市场依然担心美国非农生产率放缓将带动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抬头。
尽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受益趋势似乎仍维持不降,但美国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拉克尔则表示,美国工人薪资成本上升,令美联储更加担忧通货膨胀可能难以攻克;他担忧经济增长放慢之际美联储不再继续加息,可能不足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他不认为经济增长放慢通货膨胀会自己降下来,经济增长放慢不会让通货膨胀发生转变,他重申了8月8日会议上他不同意维持利率不变,市场风险是通货膨胀会稳守在目前或高于目前的水准,这种情况可能出现的迹象就是薪资成本上升。美联储利率前景需要继续跟踪观察。
2、美国经济艰难调整。金融市场格外关注的美联储经济褐皮书指出,7月中期至8月晚些时候,美国经济活动整体来看继续增长,但12个地区中有5个地区报告称经济增长放缓,住宅建设松懈下来且能源成本上升,波士顿、纽约、费城、堪萨斯城和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均报告称增长率下降,但其余7个地区则表示,自7月26日发布上次报告以来,其经济活动的步伐变化不大,能源、金属及其它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但这种局面似乎并未引发更为广泛的消费物价上涨,显示美国经济依然有稳固基础。此外,美国联邦房地产企业监管办公室公布,截至6月30日的过去一年中美国平均房价上涨10.06%,但第二季增长季率为1999年第四季以来最慢,暗示美国房市增长快速降温,美国经济泡沫处于消化状态。美国第二季房价较第一季上涨1.17%,年率化后的增长率为增长4.68%。另外,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9000人, 劳工部9月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降至31万人,前周则上修至31.9万人,9月2日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7月22日一周以来的最低水准。同时美国7月耐用品批发库存连续第35个月上升,7月批发库存增长0.8%,升幅略高于市场预期,因销售增长放缓至0.4%,进而消化库存可能将拖累经济增长的忧虑,特别是第二季库存投资为GDP增长率贡献0.6个百分点。
美国经济数据变化的好坏各异,增加美联储与市场判断利率前景与经济前景的难度,但是美国经济依然处于调整状态,相对优势与实力依然稳固是不可否认的;而经济周期或阶段变化,并非显示经济长期收缩或衰退,美国经济韧性是难以改变和否定的,而美国中期选举也需要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美国经济稳定有充足理由和支撑基础。
3、关联因素变量繁杂。一周来与汇率关联因素复杂繁多,其中既有国际机构预测信息,显示经济利好性普遍;同时也有利率判断的争论,进而产生价格方向的迷失;更为严重的是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向下趋势,价格区间紧张与不稳定,导致心理预期混乱、恐慌,价格趋势扑朔迷离。
其一是国际机构对经济乐观。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虽然预计全球经济前景有明显倾向于下滑风险,但2007年经济增长率有1/6几率降至 3.25%以下,而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1%,高于4月份预估的4.9%,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4.8%。此外OECD同时将欧元区2006年经济增长率大幅调高至2.7%,原先为2.2%,尤其维持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3.6%的预估,预计日本今年增长率为2.5%,略低于5月预估的2.8%,但调升今年G7整体经济增长率预估至3.0%,5月时预估为增长2.9%,显示经济利好突出,进而使价格方向更难以判断,当前价格与长远前景有脱节现象。
其二是日本资本流动变化明显。日本最新一周投资组合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的当周,外国投资者净买入价值1519亿日元的日本股票,净买入5259亿日元的日本债券,但净卖出5747亿日元的日本票据;日本投资者净买入价值1130亿日元的外国股票,净卖出1085亿日元的外国债券,净卖出价值 776亿日元的外国票据;总体而言,这份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的当周日本市场净流入1762亿日元,之前一周为9491亿日元的巨额净流出,进而产生国际资本价格变数的扩大,包括汇率、股票以及其他价格的调整,日本股市出现新一轮上涨趋势。尤其是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利率稳定以及进一步观察加息时间和经济未来方向,日本隔夜拆款利率目标依然为 0.25%,官方贴现率维持在0.4%;市场继续寻求有关央行今年再度加息可能性的线索,进而日元多数面临贬值的可能,虽利于经济复苏,但却加大金融市场判断的艰难性。
其三是欧洲央行利率面临艰难抉择。欧洲管理委员会委员韦伯表示,如果欧元区通货膨胀前景面临的上档风险成为现实,欧洲央行或将采取更为有力的举措;他认为欧洲央行目前有必要进一步收缩刺激性货币政策,因为区内12国经济增长趋强。欧盟执委会也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将加速至2.5%,为2000年以来最高增长率,并高于之前预估;同时将通货膨胀率预估值从2.1%调高至2.3%,欧洲央行官员再次强烈暗示欧元区利率今年将会上升,而且明年还可能继续加息。尽管欧洲央行加息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央行官员也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但市场近期也有不同声音出现,这种声音来自于欧洲议会,并且可能对于欧洲央行的组织架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欧洲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方独立性面临挑战;据悉欧洲议会将可能就持续加息导致的经济风险对欧洲央行提出警告,同时着手对央行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最后是国际石油和黄金价格大幅回落。一周来,国际石油价格最低已经回到67美元,黄金价格在624美元,其中与美国因素以及美元连接最为紧密。此外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确定,特别是伊朗问题的僵持不定,使金融市场难以摆脱紧张心理。加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分析报告预计,未来数年金属价格将出现回落,尽管全球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日益膨胀已经推动目前金属价格屡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今年以来许多非燃料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扬,其中金属价格自2002年以来已经实际上涨了180%,涨幅之高甚至超过原油价格,后者同期涨幅仅仅为157%,但IMF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不断攀升的金属价格终将回落。伴随金融产品价格与资源价格商品的迷失,金融市场预期的复杂性扩大,价格前景难以把握,利率是核心因素。
而引起市场更大关注,或石油价格价格在供求减少中的回落,更集中于美国新油田的发现。美国墨西哥湾特大油田的新发现,是美国石油供应面的利好消息,据悉在墨西哥湾的深井勘探发现一个油气蕴藏量可能高达150亿桶的特大油田,如果这些储量能够探明,美国原油储量将至少能增加50%;有人认为这个油田的发现也许意味着国际油价开始5年甚至7年的长期下跌,未来9年石油供应将会增长25%;目前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为3.3亿桶左右,比去年同期水平高6%,这种态势将持续到年底;墨西哥湾地区是美国重要能源基地,其原油产量约占美国全国总产量的25%,鉴于该地区地理构造适合蕴藏原油,目前包括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多家国际石油巨头都在这里进行勘探即使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来仍高达50%,但对目前原油2/3靠进口的美国来说已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美国每天消费2000多万桶石油,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从中东的进口就占到1/4。
上述诸多问题的缠绕使价格前景不确定性上升,投资投机都难有预期方向与目标。
预计短期美元将会进一步贬值,一方面是财年统计数据均衡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策略技术需求的体现,进而欧元将有可能冲刺1.30美元,日元将会继续向下118-120日元,但都是短暂停留价格;其他价格随从调整,美元波动不定将继续处于自身经济调整以及对外政策与策略需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