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9月15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9月15日外汇交易指南 - 螃蟹  

欧元/美元
预计波动:1.2750-1.265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

英镑/美元
预计波动:1.8920-1.878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左右

美元/日元
预计波动:116.80-118.2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

美元/瑞郎
预计波动:1.2430-1.2550
入市策略:区间交易
入市价格:
止损价格:各50点
目标价格:100点


今日走势不太明朗
原则建议观望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5日非美走势分析 - wu2198   

弱预期的美国数据使得美指延续了自86.1受压后的的调整走势.其主要支持在前一密集区85.3边.盘中由于非美分化使得美指的技术点位有一定的"水分"对于昨天的判断.美指在守住85.5(底线85.3)的前提下,个人坚持偏向于看美指往86.5方向攀升-----今天非美可继续参考EUR12780---12680之间的波动.一旦跌破12630则反弹结束.新的下跌将展开.操作上继续逢高做空非美,留意周末数据对盘面的引导作用!

策略及提示(美指底线支持在85.3区)

1)今天参考EUR12780区做空.设50点损.目标暂看12680.可参考12780--12680---12630之间的波动..------盘中CHF及GBP可参考EUR的波动!
EUR今天参考12780--->12680--->12630
CHF今天参考12450--->12560--->12620
GBP今天参考18920--->18800--->18730

2)实盘可继续等待----短线等待117.0区减仓.大目标等116.0出局---保证金观望
今可参考118.00--117.00之间的波动.

3)CAD参考11100---11250之间的波动.

4)AUD7500---7580之间.暂观望!

5)NZD盘面表现强于其它非美.压力在6650,支持在6550
wu1.gif
wu2.gif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市场技术解盘 - 赵燕京   

美元/日元

  9月14日,汇价震荡整理、基本持平。

  日本财务省14日公布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截至9月9日转为净卖出日本债券,但维持净买入日本股票,从而推动了日本国债收益率的升高并支撑了日经225股价指数(Nikkei 225 Stock Index)在其下跌期间的走势。数据显示,受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于8日发表重要讲话前的谨慎气氛影响,海外投资者截至9月9日当周净卖出2141亿日圆的日本债券,净买入2284亿日圆的日本股票。海外投资者截至9月2日当周净买入5634亿日圆的日本债券,净买入1514亿日圆的日本股票。日本投资者截至9月9日当周转为净买入1723亿日圆的海外债券,因他们认为基于高利率及日圆弱势,投资海外债券会获得更高的回报。日本投资者截至9月9日当周净买入43亿日圆的海外股票,截至9月2日时净买入1152亿日圆的海外股票,为近几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日本机床工业协会(Jap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14日表示,日本8月机床订单终值年比上升4.8%至1152亿日圆。该数据略好于初值。协会7日公布初步数据显示,日本8月机床订单年比上升4.7%,为连续第47个月上升。日本7月机床订单年比上升2.2%,6月上升11.0%,5月上升15.3%。另外日本机床工业协会表示,日本8月国内机床订单终值年比下降4.0%至583亿日圆,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海外机床订单终值年比上升15.8%至570亿日圆,为连续第12个月上升。

  私人信用研究机构帝国征信公司(Teikoku Databank Ltd.)14日表示,日本8月企业破产案月比上升3.8%至774起,这是连续第3个月上升。在8月所有企业破产案中,日本Kanto区340起,为全国最高,月比上升27.8%。仅东京就发生208起,月升35.9%。数据显示,日本7月企业破产案月比上升0.3%,6月上升1.8%。8月破产企业债务总额月比上升1.7%至3609.3亿日圆,为连续两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7月份下降7.4%,6月下降44.0%。8月份,负债总额10亿日圆及以上的企业破产案为65起,负债总额50亿日圆及以上的企业破产案为14起。由于业务状况疲软导致破产的案件为708起,占全部破产案的91.5%。拥有30年或更长历史的企业破产数为212起,占所有破产案的27.4%。

  日本财务省一官员14日称,不确定将于16日举行的七大工业国集团(Group of Seven leading industrial nations,简称G7)财长会议是否会讨论特定货币强势或弱势的议题。这名官员称,G7会议上通常会关注处在全球经济影响下的各国货币。但他表示,在G7会议举行前,还不清楚是否会讨论单个货币。据该官员称,日本或许会在G7会议上呼吁中国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本届G7会议将于16日在新加坡举行。该官员表示,如果汇率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那么投资者将难以应对风险,并与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背道而驰。他表示,有些时候人民币的走势与其一篮子参考货币的走势相反;中国政府应当放松管制,允许人民币和参考货币保持相同的走势。这名日本财务省的官员表示,G7的财长们不大可能在最后公报外再发布附加声明。G7曾在4月份召开的会议上特别就全球经济失衡发布附加声明。当时这一声明令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进而造成美元兑多数其他货币大幅下跌。该官员还表示,G7财长们将就油价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日央行(Bank of Japan)副行长岩田一政(Kazumasa Iwata)称,政府调整CPI基年后,日央行政策并未因此做出改变。8月末,日本政府公布首次以2005年为基年计算的CPI数据,导致7月核心CPI低于预期,并下修了之前的CPI数据。此前CPI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日本7月全国CPI年比上升0.2%,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5%。低于预期的数据降低了市场对日央行06年稍后再次上调利率的预期。

  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半年展望报告中指出,日本经济复苏形势仍因民间内需稳步增长而稳固,尽管日本经济第二季增长放缓。IMF在报告预计,日本06年经济将增长2.7%,低于其4月时预期的2.9%的增幅。07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2.0%。IMF同时呼吁日央行应着重于短期货币政策,最终应将利率升至更为正常的水平,但IMF也表示,日央行必须小心在重新陷入通缩的风险,以及通胀加快可能性之间取得平衡。IMF指出,日本似乎已走出长期通缩,但实际通胀的正值甚微,且趋势通胀的估计值仅略高于零,重新陷入通缩的风险不容忽略。IMF预计,日本06-07年有望维持稳定的低通胀。7月中时,日央行结束五年多的零利率,加息25个基点。IMF在报告中称,日央行采取谨慎态度且逐步加息是正确的,并呼吁日央行清楚解释中期的通胀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14日称,鉴于日本4至6月份经济增长放缓,将把日本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7%。IMF维持对日本2007年经济增长2.1%的预期不变。IMF表示,日本似乎已经克服了长达5年多的通货紧缩。虽然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的增幅从上季度的3.0%降至1.0%;但IMF在其最新的半年度报告《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称,日本经济仍将保持良好扩张势头,原因是2005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国内私人消费需求稳步上升。与此同时,该报告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日本在经历了七年的物价下跌后,终于走出了通货紧缩的泥沼。但IMF对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渐进式加息的思路表示支持。IMF指出,日本通货膨胀上升的风险似乎不大,反而是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等不利事件可能导致的通货紧缩反弹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做法,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利率。7月份结束零利率政策以后,日本央行一直将利率稳定在0.25%的水平。9月早些时候,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该行将逐步调整利率水平。IMF表示,作为对渐进式调整方式的补充,日本央行还应使其中期通货膨胀目标明朗化,如此一来,市场就会了解其意图。IMF同时指出,一旦通货膨胀显现,日本央行应当提高实际通货膨胀参考区间的下限。日本央行将该参考区间设置为0%至2%。

  日经指数14日收涨1.2%,至15942.39点,为9月8日以来最高收盘水平。前夜美股上扬带动本田汽车等出口类股上涨,而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则帮助自然资源类股在最近下挫之后反弹。三菱公司收涨4.2%,至2,225日圆,Showa Shell Sekiyu收涨3.2%,至1,291日圆。在科技类股中,佳能收涨1.4%,至5,920日圆,受强劲的收益以及美林将其评级调高至买进推动。东证指数收盘上涨0.9%,至1598.13点。在东京证交所一部,上涨股和下跌股数量分别为1083和517只。

  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Raghuram Rajan)在发布IMF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后的记者会上称,全球经济增长正趋于平衡,但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风险。具体来说,这些风险包括美国经济增速出现较预期更为急剧的下滑、通胀压力以及全球贸易失衡突然加剧等。他指出,美国以外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问题是这些经济体能够独立于美国的程度到底有多高。至于美国方面,拉詹称,美联储(Fed)暂停加息的做法是恰当的,但暂停时间过长则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称,大西洋飓风季节气候温和缓解了油价所承受的部分压力。美国近月交割原油期货价格目前处于每桶64.50美元左右,远低于7月14日所触及的78.40美元的纪录高位。拉詹对CNBC电视广播网表示,地缘政治事件是否会继续发展尚不明确,目前油市已随势态的进展平静下来。他警告称,也许中东局势会逆转,也许尼日利亚开始遭遇问题。他认为目前供应紧张,全球油市的波动性将继续上升。IMF在14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备用产能可能仍较紧张,期货市场走势暗示,在06年余下时间直到07年,油价将高居不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最新发表的半年度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2006和2007年两年可能达到5%,从而将使这4年成为70年代初以来增长最为强劲的时期。IMF在13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表示,200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普遍扩张,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动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最近的经济指标显示第三季度业维持了这一扩张步伐。尽管预计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将减速,石油和金属价格也将处于历史高点附近,但IMF已在过去6个月中将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预期比上半年时调高了0.2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增长。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放慢的预期反映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和其它央行为防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的影响。IMF警告说,其良好的预期取决于遏制通货膨胀压力和主要央行至多“温和”地加息。IMF称,Fed面临经济增长趋缓,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困难局面。IMF表示,其预期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通货膨胀;其它风险还包括油价进一步上涨和美国房屋市场的降温速度快于预期。IMF还警告说,世界经济可能受到全球贸易和金融失衡(如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解决不当的影响。IMF开出的药方包括美国增加储蓄;欧洲和日本进行结构改革;亚洲新兴国家提振国内需求,以及中国等国家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等等。IMF称,最可能的结果是以市场化的方式平稳解决这些失衡,但投资者需要继续在许多年里增加他们投资组合中的美国资产比里,才会出现这种结局。IMF还表示,平稳地实现再平衡也会带来美元的进一步走软和亚洲及石油出口大国货币的升值。IMF认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谈判陷入僵局令人深感失望,它警告说,必须抵制保护主义者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在13日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近几年来,新型市场国家、特别是欧洲和中亚地区私人债务大幅增长,如果这些资金撤出,可能会给当地经济构成威胁。IMF在一个阐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的特别章节中表示,流入这些国家的净外商直接投资及公共债务资金一直都较为稳定,但专门进行股票投资的资金流动较为活跃,特别是在新兴市场股票在5月至6月份出现全面回调时。不过,在过去的30年中,在净流入新兴市场的总金额中,股票投资相关资金的比例只占不到6%。在过去20年中,净公共及私人债务总额最高峰时超过股票投资额的9倍。IMF的上述报告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票投资组合以外的资本出现范围更大的回流,对新兴市场的破坏性可能要大的多。IMF称,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不确定风险存在于私人债务领域。最近一次私人债务大幅增长是2003年开始的,这已是第三个高峰了。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最终导致了1982年发生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而第二次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引发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IMF表示,历史经验提醒我们,尽管有许多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最近这次高峰的风险可能不会如以前两次那么大,但近年来东欧和亚洲出现的债务大规模增长可能会再次出现无以维继的局面。IMF称,债务大幅增长有几个来源,其中包括发达国家的银行贷款及中国私营领域对外投资规模的增长。2005年,欧洲私人债务占到当年资本流入净额的60%,成为该地区对外融资中的最大组成部分。与过去发生危机的时期相比,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增强了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削减了外债规模并实现了货币的自由浮动。这些成就的取得部分归功于过去几年中较为有利的全球市场状况。这些方面的改善将帮助这些国家的政府抵御私人债务增长所可能带来的冲击。不过,IMF警告称,当年,很多人也都认为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和亚洲的金融危机不会发生,但这些危机最终都爆发了。IMF的上述报告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府的经常项目赤字很大,特别是一些中欧和东欧国家,这就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发生上述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14日称,2006和2007年两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出之前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地区两大发动机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增长。不过许多亚洲国家也面临着一些忧虑,如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亚洲出口产品的需求放缓,以及本地区内部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外部需求下降的影响。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表示,本地区经常项目盈余可能将继续下降,但中国是个例外;预计2006和2007年两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均将达到7.2%。这种预期将导致有关中国应允许人民币以多快速度升值的争论进一步升温。IMF表示,人民币以更大的幅度升值将有助于解决巨额经常项目盈余问题,并且有助于中国央行控制货币市场。近年来,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水平始终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冲突源,其中以美国的立场最为强硬。美国一直呼吁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以帮助解决全球贸易及投资失衡。IMF表示,虽然全球经济失衡很可能在私人领域的带动下逐步得到解决,但也有可能出现无序性调整,这一点令人担忧。总部设在华盛顿的IMF预计,不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幅将在2006年达到8.3%,2007年为8.2%。IMF在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2006年和2007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幅将可能达到7.9%和7.6%。IMF在报告中表示,总的来说,上述预期所面临的短期风险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中是均衡的,但具体到国与国之间则存在一些差异,这一方面取决于该国的外部状况及财政实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该国对发达经济体增长的依赖程度如何。包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可能在2007年放缓,因为发达经济体进口需求下降将对它们构成冲击。与此同时,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势头将保持到2007年,因为高油价和货币紧缩措施的负面作用已消退。如果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超出预期,那么该地区经济将得到进一步提振。IMF已将2006年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0.0%和8.3%,并把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0.0%和7.3%。报告称,威胁亚洲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放慢增长步伐、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以及美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报告指出,为防范通货膨胀持续上升的风险,亚洲地区的决策者或有必要对主要货币地区,特别是日本利率上升的情况作出反映,同时还有必要对更加变化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作出反映,因为地区经济增长有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IMF预计,200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物价将上涨3.6%,2007年上涨3.5%。IMF同时还预计,2006年日本GDP增幅将为2.7%,略低于之前的预期;而2007年GDP增幅将为2.1%,与之前的预期一致。报告称,日本利率存在回升至更为正常水平的必要性。报告指出,考虑到重蹈通货紧缩的巨大代价,日本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上调利率。报告认为,印度同样有必要紧缩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压力。报告称,尽管亚洲金融市场面临走势动荡的风险,但最近几年经常项目保持盈余的状况以及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使亚洲地区具有抗击市场衰退打击的更好的能力。IMF预计,2007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将小幅降至4.2%,略低于2006年的4.3%和2005年的4.7%。IMF表示,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行业改革以加强自身应对利率和汇率进一步调整的能力,这将增强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成效。IMF还敦促亚洲各国政府利用目前普遍有利的经济环境进行结构改革,以促进财政状况的持续健康发展。IMF表示,印度、巴基斯坦以及菲律宾尤其有必要提高本国财政在中期范围内的健康水平。

  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强劲增长推动下,亚洲新兴经济体06和07年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3%和8.2%,高于其先前预期。报告预计,06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0%,并称人民币升值将有助削减中国经常项目盈余,控制货币环境。但IMF预计06和07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稳定在GDP的7.2%左右。IMF再次呼吁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提高汇率的灵活性,这是应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不平衡问题的综合努力的一部分;但报告中没有新意,IMF一直不愿意为人民币改革设定时间框架。IMF在报告还预计,06年亚洲CPI增幅为3.6%,07年将略微下降至3.5%。

  IMF在14日公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06年和07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均上调至10%,其4月时对中国06年和07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分别为9.5%和9.0%。报告称,中国投资增速可能高于预期,部分原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不过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周期大起大落的忧虑。IMF在报告中再度呼吁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IMF称,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除了能避免经常帐过剩外,也可增强央行控制货币政策的效率。但鉴于过快的提高人民币灵活性恐将会带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IMF认为在提高汇率弹性的同时,还必须持续进行金融改革。IMF称,06和07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稳定在GDP的7.2%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的净国外财富或投资相当的多,这也是造成贸易失衡的原因。IMF还预计,中国07年通胀率将由06年预期的1.5%上升至2.2%。

  IMF对全球经济前景较先前更为乐观。据《The Seoul Economic Daily》援引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道,IMF预计0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1%,07年将放缓至4.9%。IMF在4月时对06年和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分别为4.9%和4.7%。报道称,IMF预计07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9%,低于06年3.4%的增长预期,而这将对全球经济总体产生负面影响;此外,IMF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07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为2.1%,亦低于06年2.7%的预期增幅。IMF总裁拉托9月12日曾在维也纳OPEC国际研讨会上称,他预计全球经济将持续平稳运行,但警告称,由于利率上升、油价高涨及美国房市明显降温可能令美经济减速,全球经济面临放缓风险。IMF将于14日晚些时候在新加坡年会召开前,宣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IMF在其14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因供应受限制及中东和尼日利亚局势不稳,原油价格将维持高位。IMF在报告将06年英国布伦特、迪拜和西德州中级原油现货均价由4月时预期每桶61.25美元上调至69.20美元,上调幅度约为15%。IMF同时预计07年油价将升至每桶75.50美元,亦较其4月预期的63.00美元高出20%。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7月14日一度攀升至每桶78.40美元的历史高点,主要受以黎暴力冲突恐蔓延至中东地区的疑虑拖累。中东占全球原油生产约三分之一。IMF称,上月石油选择权交易显示06年12月布伦特原油突破每桶90美元的机率仅为10%。

  IMF在1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加拿大06年经济将增长3.1%,07年将增长3.0%,与其4月时预期一致。两周前,加拿大公布的数据显示06年第二季度年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3.6%下滑至2.0%。IMF在报告称,加拿大经济表现将持续强劲,但如果全球经常帐失衡问题以无序的方式进行调整,则加元可能"大幅"升值,这将限制该国出口,从而拖累经济增长。此外,美国经济放缓程度可能大于预期也是加拿大经济面临风险之一。加拿大与美国每天的商品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双边贸易。但在过去几年中,加元升值已经限制了该国制造业出口,同时能源出口额则大幅提高。加元已经自02年1月的略低于0.62美元的纪录低点大幅上涨。加拿大央行3月的一份国内报告显示,加元/美元长期平衡汇率为0.91美元。IMF称,保持强劲的财政局面仍加拿大新政府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06/07财年的预算包括降低公债发行规模,限制支出增加以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IMF还预计,加拿大06年通胀率为2.2%,07年将下滑至1.9%。但加拿大央行7月公布的预期,截至07年中期平均通胀率为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报告,美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减缓,部分受房产市场降温困扰,同时有迹象显示通胀预期正开始上升。IMF经济学家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美国06年GDP增长率为3.4%,07年为2.9%。IMF表示,消费和家庭投资预计将随着房产领域放缓而下降,同时商业投资基于强劲盈利和有限的过剩产能将抬升。然而,IMF称存在下行风险。根据IMF,短期内,房地产市场是阻力的最主要可能来源。虽然近些年高房价刺激消费、投资以及就业增长,但目前房产市场似乎估价过高,且鉴于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市场活动已经放缓。尽管近期增长减缓,但IMF指出,通胀压力同样出现上升。根据IMF,过剩劳动力及生产能力缩减以及高能源价格传导至运输成本均拉动通胀上升。IMF表示,美联储将不得不平衡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胀压力上升的风险。

  IMF在新加坡发布半年度的经济展望报告称,美国货币政策前景目前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将会显示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的对立风险。但鉴于牢牢控制通膨预期的重要性,美联储(Fed)可能仍有必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IMF在报告维持06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4%的预期,但将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期由4月时预期的3.3%下调至2.9%。IMF称,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通胀压力上升的迹象却开始抬头,因生产部门的过剩产能以及劳工市场的富余劳动力减少,而能源价格的上涨已开始影响其他一些领域的物价水平。Fed在8月维持利率在5.25%不变,暂停了04年年中以来的加息进程。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将中国长期外币及本币评级展望由"稳定"上调至"正面",惠誉国,上调中国评级展望主要是反映中国主权信誉持续改善、经济强劲增长以及拥有强劲的资本帐。惠誉同时确认,中国长期外币及本币评级分别为A和A+。至于未来会否调升中国主权评级,惠誉称,要视中国政府能否平衡经济发展,其中包括控制信贷及金融增长,以及是否会采用更市场化的金融政策。惠誉还预计,中国06年的经常项目盈余将达到1,690亿美元。

  泰国财长Thanong Bidaya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必须寻求确保金融市场的波动不会破坏全球经济。Thanong称:“大体上,我们相信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但必须确保金融市场的波动不会过度,以至于影响全球经济。”Thanong指出,在解决不均衡的全球贸易和资金流量问题上有必要达成共识,美国的经常帐赤字以及亚洲和石油产出国的盈余可能导致汇率大幅波动,损害商业和投资。IMF必须遏制由经济联系加强而带来的这种风险。本周IMF和世界银行正在新加坡举行年度会议。Thanong表示,全球化正在产生新类型的不稳定性,IMF有必要对此进行了解。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达到创纪录的7167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同期中国贸易盈余为1020亿美元。

  韩国关税厅(Korea Customs Service)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8月份贸易顺差修正为4.01亿美元,低于6.19亿美元的初步数据。关税厅修正8月份贸易顺差主要是因为对出口总额做出了调整。关税厅称,8月份出口额增长17.6%,至274.6亿美元,增幅低于产业资源部(Ministry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Energy)8月初公布的增长18.7%的初步数据。同月进口额增长23.0%,至270.6亿美元,此前公布的增幅初步数据是23.1%。关税厅还公布了修正后的7月份贸易数据。7月份贸易顺差终值为4.17亿美元,初步数据为5.97亿美元。韩国今年前8个月贸易顺差总额为75.5亿美元,低于81亿美元的初步数据。

  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在他就任后首度就国际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称,中国和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是连结在一起的,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使美国工人和美国企业受益。美国必须制定出具有创造性的战略来帮助那些因来自中国的竞争而失去工作的美国工人。保尔森同时也敦促中国的中央政府继续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包括对引起广泛争议的固定汇率做法进行改革。他表示,如果美国不能迅速进行经济改革,就有可能被其他经济大国抛在后面。保尔森下周将访问中国,此前他还将赴新加坡出席七大工业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年会。IMF的执行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一项分两阶段实施的改革计划,将在IMF内赋予中国等一些国家更多投票权。这一由美国提出的计划还需得到IMF管理委员会的批准。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预计,该计划能获得批准。保尔森13日的讲话虽没有背离布什政府的现行政策,即中国应在全球经济中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但这一讲话却是对保尔森在美中两国一系列双边问题上所持观点的首次深入阐述。虽然美国人普遍担心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但保尔森却表示,实际上更大的危险是中国不能继续进行必要的改革以维持其经济增长,解决其面临的各种严峻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一直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冗员向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制造业进行转移而实现的。保尔森称,当前,由于最明显的低效率因素已基本排除,经济增长将依靠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来实现,在他看来,这就要求由市场而不是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本。他说,中国经济要避免失控,就迫切需要采用一些广为接受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手段。保尔森认为,一套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汇率机制以及一个更加敏捷的、不受外界干预的货币政策对于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无通胀增长是必不可少的。他还说,实行固定汇率的做法妨碍了资本的有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均衡、持续增长。在美国巨额对华贸易逆差引发的一系列尖锐问题中,汇率问题处于核心位置。美国对华贸易逆差2005年达到了创纪录2,020亿美元。布什政府、国会和美国制造商认为,尽管中国政府05年采取措施放宽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然被严重低估。美国参议员林赛.格拉汉姆(Lindsey Graham)和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进一步行动,06年9月底他们要将一项对中国所有输美商品加征27.5%关税的议案交由国会表决。对于保尔森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不及其前任约翰.斯诺(John Snow)强硬的说法,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予以了驳斥。他表示,说保尔森从要求中国在短期内对其外汇制度进行改革的立场上后退了是一种“误读”。保尔森试图使中国在建立一套更灵活的汇率机制方面加大努力,并试图深化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参与。保尔森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者警告称,任何试图封闭美国市场的举措都会最终损害到美国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13日在的“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再次提及建立亚洲统一货币,他表示,目前还没有统一亚洲货币,像欧元一样的区域统一货币还没有,但是基本上大家有这样的意图,就是在亚洲货币单元这方面要做一个统一的安排。蒙代尔说,根据最新的信息,假设亚元有一个名字的话,可以把它叫做区域货币单元(RCU),这将是一个不包括印度货币在内的区域性货币。根据蒙代尔的解释,这种货币是一篮子不同货币的集合,由主要亚洲国家发起。但他也指出建立过程还涉及很多复杂问题,要看IMF的配额,还要综合考虑各国GDP、出口等诸多经济指标。蒙代尔回顾欧元的统一道路,在20世纪60年代欧元刚刚建立的时候,先对不同的欧洲货币加权进行整合和分析,当时欧元的前身是“欧洲货币单位(ECU)”,1999年最终将欧元定义为每一个ECU单位的值。从欧洲货币单位到欧元的转变共花了30――40年时间。参与本次论坛的“亚洲货币政策展望”专题讨论的亚洲领导人也认为,要建立统一的亚洲货币尚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土耳其前中央银行行长GaziErcel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亚洲统一货币将和实行什么汇率制度,是与某种货币挂钩,还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他强调,如果真要建立统一的亚洲货币体系,一定要先把这种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定下来。韩国总统国家经济事务委员会高级顾问、韩国前财政部长和国际经济贸易大使司空壹表示,这中间很大的问题就是政治的问题,需要一些重要的国家来参与,起到领导人的作用并做出承诺。 对此,司空壹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高峰会,以促进经济的合作。他说,目前东盟十加三的财长会议也在研究亚洲的货币单位的问题。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救济金人数降至7周来的低水平,暗示劳动力市场缓和的同时仍有些回弹。9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减少5000人至30.8万人。9月2日当周首次申请救济金人数由31万人修正至31.3万人。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9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救济金人数增加5000人至31.5万人。首次申领人数的4周移动平均数下降1500人至314,250人。该数据与春季以来劳动力市场缓和的情况相协调。8月在册就业人数增加12.8万人。就业情况的缓和以及住房价格增速大幅下降,这些状况让市场预期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在9月20日召开会议时会再次保持基准利率于5.25%不变。失业率也出现了历史性低点,为4.7%,失业救济申领人数仍处于适度水平。尽管住房价格及高利率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劳动力市场将持续支撑消费者支出。14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9月2日当周持续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了1.8万人至249.9万人。9月9日当周有失业保险的工人失业率为1.9%,与前周持平。9月2日当周36个州及区域报告的未调整的失业救济申领的人数有所上升,17个州报告出现下降。路易斯安娜州的增幅最大,申领人数增加3035人。纽约报告的首次申领人数降幅最多,减少1981人。

  美国8月进口商品价格在5个月内第四次出现大幅升势,主要动力来自石油进口价格的急剧上涨。同期剔除石油的进口价格也有所上升,部分源于食品价格的涨幅。或许更令市场颇感不安的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价格上涨,暗示外国食品并非如06年初显示的那样对美国通胀构成一定负面影响。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8月进口价格月比上升0.8%,7月数据由此前的0.9%增幅上修至1%。先前市场预期8月进口价格指数月比下降0.2%。8月进口价格年比上升6.6%,低于7月的年升7.2%。8月石油进口价格月比上升2.3%,不及7月的5.1%升幅;年升24.3%。剔除石油的8月进口价格上升0.5%,创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7月数据持平,6月上升0.4%。剔除所有燃料的进口价格上升0.2%。15日即将公布的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更为广泛关注美国通胀压力,并对美联储决策带来更大影响力。美联储将在18日当周召开政策会议,当前普遍预期其将保持5.25%的利率不变。美国8月资本品进口价格上升0.1%。汽车进口价格与消费品进口价格均持平。8月非石油类工业供应及原料进口价格增长1.8%。食品饲料饮料进口价格上升2.5%,为05年3月迄今的最新涨幅。8月来自欧盟的商品进口价格持平。加拿大与墨西哥进口商品价格均上涨1.7%。中国进口价格上升0.1%。日本进口价格亦上升0.1%。来自环太平洋地区的进口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属该指数自03年末计算迄今的首次。8月美国出口价格月比上升0.4%,年比上升5.2%,为1995年迄今最大年比增幅。8月美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升幅为1%,非农产品出口上升0.4%。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14日表示,7月份商业库存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上升0.6%,至1.347万亿美元;6月份升幅为0.9%,初步数据为上升0.8%。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计,美国7月份商业库存增加0.5%。美国7月份商业库存增幅下降,商业销售额增速加快。7月份商业销售额增加0.6%,至1.068万亿美元。6月份商业销售额未作修正,增幅为0.2%。商务部称,7月份库存/销售比率持平于1.26。该比率表明企业在平衡供求方面的表现,可用于衡量一家公司售出全部现有库存需要多少个月。7月份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1%,库存较上年同期上升7.4%。7月份制造业库存增长0.6%,6月份升幅为0.9%。7月份批发库存增加0.8%,与6月份增幅一致。7月份零售库存增加0.4%,6月份零售库存增长0.9%。7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增加0.5%,6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升幅为1.6%。7月份机动车辆经销商销售额增长4.3%,6月份下降了2.4%。7月份汽车行业库存/销售比率从6月份的2.23降至2.15。7月份不包括汽车业的零售库存上升0.3%。家具零售库存增加0.2%;食品及饮料零售库存增长0.3%;建筑材料、园艺器材及物资店零售库存增加1.0%;日用品零售库存上升0.9%。服装零售库存持平。

  美国截至9月2日当周的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Dow Jones-Bank of Tokyo-Mitsubishi-UFJ)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二周上升0.3%。9月2日当周商业景气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0.7%,此前一周为上升0.1%。最近一周的移动平滑指数亦较上年同期上升0.4%,此前一周经修正后为上升0.2%。当周移动平滑指数经修正后上升0.1%。三菱东京UFJ银行驻纽约资深经济学家Yasuhiro Ishimaru表示,这标志着该指数在连续六周下降后,实现连续第二周上升。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是一个由10个分类指数组成的加权指数,为衡量总体经济活动的同步指标。在10个分类指数中,有6个分类指数上升,4个分类指数下降。票房收入指数分类指数升幅最大,上升6.6%;发电量指数降幅最大,下降5.5%。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商业景气指数包括商品生产领域的4个分类指数,分别为钢铁、木材、汽车和卡车生产指数。另外还包括用以衡量公用事业生产情况的发电量指数和衡量采矿业情况的煤炭生产指数。衡量金融业的是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采购指数,而衡量服务业的则是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连锁店销售指数和票房收入指数。货运汽车装载指数既是衡量服务业的指数,也是衡量产品订单的先期指标。9月2日当周道琼斯-三菱东京UFJ银行生产趋势指数下降1.1%,此前一周为上升0.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14日发布的最新每周货币供应报告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M1供应量增加92亿美元,至1.387万亿美元;M2增加233亿美元,至6.9万亿美元。上述数据为截至9月4日当周的初步估计数据,有待修正。

  截止到9月13日的一周内,美联储(Fed)托管的外国央行和国际账户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增加了17.58亿美元,达到1.682万亿美元。据美联储报告称,截止到9月13日,美联储共托管的外国央行和国际账户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1.144万亿美元,机构债券达到5,375.42亿美元,共1.682万亿美元。外国央行经常购买由美国政府机构,比如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所发行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以投资美元。

  美国股市14日收盘涨跌互见,道琼斯指数成份股交投活跃,波音(Boeing)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受分析师言论影响下跌;而微软(Microsoft)上涨,受新产品推出的提振,杜邦(DuPont)走高,因其盈利前景改善,美国电话电报(AT&T)上涨,该公司与计划收购对象南贝尔(BellSouth)步调取得一致。道琼斯指数跌15.93点,至11527.39点,跌幅0.14%,结束了连续4个交易日的涨势;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06点,至2228.73点,涨幅0.05%,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79点,至1316.28点,跌幅0.14%,结束了连续四个交易日的涨势。纽约证交所成交1,466,966,510股,13日成交1,669,549,300股。下跌股成交8.89亿股,上涨股成交5.42亿股,1,968只股票下跌,1,323只股票上涨。纽约证交所1,323只股票上涨,1,968只股票下跌,170只股票平盘。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跌24.89点,至8357.81点;平均每股价格跌11美分。

  美国国债14日收盘走低,因投资者在15日备受关注的通货膨胀数据公布前获利回吐。美东时间上午9时(格林威治时间1300),高于预期的美国8月份零售额促使国债价格承压下行。由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8月份零售额下降0.2%,投资者也基于此预期进行交易。但数据却显示上升0.2%,与预期相反,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抛盘。美东时间下午3:45(格林威治时间1945),10年期国债跌7/32,至100 21/32,收益率为4.79%;30年期国债跌9/32,至93 18/32,,收益率4.92%。5年期国债跌6/32,至99 16/32,收益率4.74%;3年期国债跌3/32,至100 10/32,收益率4.76%;两年期国债跌2/32,至100 2/32,收益率4.84%。市场预计美国8月份总体CPI与核心CPI均较前一月上升0.2%。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14日走低,自3月份以来首次触及每桶63美元水平,受天然气价格骤跌及供应忧虑继续缓解的拖累。交易员表示,13日原油继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后出现了0.3%的微弱升幅,其主要原因是受获利回吐推动。涨幅有限的事实说明市场预计原油将进一步下跌。NYMEX近月交割的十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收盘跌68美分,至每桶63.29美元,为3月22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结算价为63.22美元,盘中低点为每桶63美元。ICE期货交易所十月布伦特原油跌74美分,至每桶62.25美元,结算价为62.24美元。十月无铅汽油跌9点,至每加仑1.5522美元;RBOB汽油期货涨11点,至每加仑1.6016美元;近月交割的取暖油期货跌3.18美分,至每加仑1.7110美元。美国能源情报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天然气库存增加1,080亿立方英尺,高于市场预期的增加约900亿立方英尺,该数据发布后,天然气价格应声下跌逾10%。尼日利亚石油工人工会应政府请求宣布取消罢工,进一步缓解了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交易员摆脱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上调石油价格预测及其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影响,IMF将今明两年全球增长预期上调0.25个百分点,然而调低了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测,IMF还将明年的石油价格预期上调至每桶75.5美元。自7月14日涨至每桶78.40美元纪录水平后,原油价格掉头下跌,因中东紧张局势的缓解降低了伊朗减少石油出口的可能性。另外,在大西洋温和的飓风季节,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地区未出现具破坏性的暴风雨,进一步缓解了市场对石油供应的隐忧。美国石油库存状况良好及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的担忧使石油价格进一步承受压力。

  因油价大幅下跌至6个月低位及交易商普遍不愿介入处于跌势中的商品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期金14日收于三个月低点,在早盘短暂上涨后期金进一步脱离600美元阻力位。COMEX12月期金收盘下跌10.30美元至586美元/盎司,为6月19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盘中交易区间为601.80-584美元。分析师预计金价的支撑位在580美元。COMEX12月期银收盘下跌0.25美元至10.95美元,盘中交易区间在11.5150-10.88美元,后者为7月19日以来最低。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因受较高的石油价格的推动,加拿大7月工厂发货量意外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上升。7月制造业发货量月升0.8%至498.9亿加元(合445.3亿美元),为05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期中值为月降0.3%。以不变美元汇率计算,7月发货量月降0.6%至451亿加元。7月发货量的增加几乎完全归功于石油部门强劲的表现,石油部门发货量达到纪录最高水平。除去石油及煤炭产品,工厂发货量将月降0.2%。石油产品的发货量月升8.4%至58亿加元。因中东冲突影响而将石油价格推升了5.2%。汽车产品的发货量月升2.7%至50亿加元。化学制品发货量升3%至43亿加元,为今年的最高水平。航空产品发货量月降1.5%至12亿加元。制造业存货量月升1.5%至635.5亿加元。运输部门的存货量月升3.5%至87亿加元,其中汽车存货月升11.3%,汽车零部件存货月升6.4%。基础金属存货月升3%至66亿加元。7月存货与发货量的比率由6月的1.26:1增至1.27:1。受金属铸造及汽车行业的支撑,7月制造业新订单月升2.2%至507.7亿加元。汽车制造业订单增5.1%至50亿加元。未完成的订单量月升2.1%至423亿加元,主要集中于运输部门,未完成订单量增3.6%。航空业积压订单量月升1.2%,但机动车辆未完成订单量降2.3%。除去机动车辆行业,制造业发货量月升0.8%至425亿加元,存货量月升1.2%至606.8亿加元,未完成订单量升2.4%至397.8亿加元,新订单量增2.3%至434.5亿加元。7月所有制造业经季调后的数据与6月数据对比如下:发货量由495.2亿加元增0.8%至498.9亿加元;库存量由626.2亿加元增1.5%至635.5亿加元;未完成订单量由414.1亿加元增2.1%至423亿加元;新订单量由496.9亿加元增2.2%至507.7亿加元;库存与发货量的比率由1.26:1增至1.27:1。

  汇价日高117.77,日低117.27,尾盘在117.5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034%,日涨跌幅0.04,收于117.51。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整体仍呈金叉多头排列之势但升势趋缓,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日均线(116.52)之上,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或向多。汇价若站稳于117.60之上则短线向多,下挡支撑位于117.00、116.40,上挡压力位于118.00、118.50。117.60与116.40(中位117.00)为汇价短线向多与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中线、短中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向多或偏多;若站稳于116.30之上则周线偏多、若站稳于117.1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17.00之上则短线偏多、若站稳于117.60之上则短线向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5月17日日低108.96结束自121.39(117个交易日)以来的大A波下跌、进入大B波反弹的概率较大;大B波反弹至今已运行约88个交易日,大B波反弹时间可能还有时日的概率存在(汇价自8月4日日低113.94进入B3的震升波动中,B3波至今已运行约31个交易日,整体运行更长一些时间的概率依然存在,B1波时间长度约为30个交易日);现汇价仍运行在B3-4的概率较大;仍需要谨慎观察汇价在关键支撑附近的支撑或下破情势,不排除震荡后继续震升即进入B3-5的可能。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升。

  今日强压力118.50,弱压力118.00;强支撑116.50,弱支撑117.00。

欧元/美元

  9月14日,欧元震荡盘升。

  在维也纳欧佩克总部举行的有关石油问题的国际研讨会13日闭幕。与会人士介绍,欧将在未来10年到15年内把产能提高到大约每天3800万桶,并为此将加大在石油开采和加工环节的投入。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在市场供给充足的背景下增加石油生产投入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欧佩克从1960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偏离该组织成立的初衷,即保护成员国利益。目前的全球石油市场上,供应国不只是欧佩克成员国,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也不断提高。在国际能源市场竞争中,欧佩克自然不想落在后面。 因此,欧佩克在保持适量增加原油生产的同时,还进一步重视石油供应下游产业,以便从下游提炼加工和运输及销售等环节扩大利益份额,与国际石油公司争夺下游市场。为此,欧佩克推出了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扩展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石油管道、出口港和石油提炼及加工设施等100个项目的建设。其中,50%的项目将在尼日利亚和沙特进行。欧佩克计划从06年到2010年间加大提炼能力,使该组织的日提炼能力提高560万桶。

  法国国家统计机构Insee发布的最终数据显示,因法国建筑部门的增长冲销了制造业就业的缩减,法国第二季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上升。第二季非农就业人数增至1560万人,先前公布的初值为1556万人。第二季非农就业人数较第一季的1551万人上升0.3%,年比增0.9%。建筑部门就业人数季比增0.8%至137.5万人,年增3.9%。初值为季升0.4%至136万人,年升3.2%。同时,制造业就业持续下降,季降0.6%至294万人,初值为296万人;年降2.5%,初值年降2.3%。服务部门的就业人数季升0.6%至1048万人,初值为1044万人;年升1.6%,初值为年升1.3%。

  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列夫在13日举行的一次能源问题研讨会上表示,近几年俄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为促进石油开采量的进一步增长,俄政府准备采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东西伯利亚地区油田开发的投入力度。他预计,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将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陆续投产。格列夫指出,正在建设的俄远东输油管道将有助于推动东西伯利亚油田的开发。远东输油管道设计年输油能力为8000万吨,未来所输送的石油将主要来自东西伯利亚油田。05年,俄石油产量达到4.7亿吨,较04年增长2.4%。06年前8个月,俄开采石油3.18亿吨,较05年同期增长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日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欧元区可能需要更多加息措施,但由于通货膨胀维持在控制中,欧洲央行可以谨慎加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如果欧元区经济保持目前的发展水平,可能需要更多的加息来维持中期价格稳定。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压力仍在控制中,还有考虑到欧元升值和美国经济走弱的风险,欧洲央行可以谨慎加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提高了对2006年和2007年欧元区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英国的经济增长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12个欧元区成员综合GDP增长2.4%,2007年增长2%,比之前的预测有所提高。但它表示,欧元区经济仍然脆弱,欧元急剧升值可能削弱出口和投资支出。

  意大利统计局Istat14日公布的最终数据显示,意大利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月升0.2%年升2.2%。娱乐及文化部门的价格月升0.8%,拉动了月度物价水平上升;而水电气价格年升6.1%,推动了年度物价水平上扬。占CPI较大比重的运输部门价格月升0.4%年升3.4%。通讯价格出现最大跌幅,月降0.6%年降4.1%;保健服务价格年降0.1%月比持平。能源价格年升10.5%与7月持平,但稍低于6月10.6%的增幅,能源价格月升0.3%。非调整的能源价格增长最大,月升0.9%年升8.7%。除去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年升1.7%,仅除去能源价格的CPI年升1.6%。意大利8月欧盟调和CPI月降0.2%年升2.3%,与初值相符。

  欧盟统计机构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劳工成本增幅稍高于预期。欧元区第二季小时劳工成本年升2.4%,高于第一季度2.2%的年增幅,高于经济学家年增2.3%的预期。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监管理事会成员曾长期担忧,较高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推动工资需求,尤其是伴随着就业的最终上升。第二季的数据表明,薪资年升2.4%,低于第一季2.5%的年增幅。

  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14日重申了继续紧缩货币政策的立场。欧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称,保持高度警惕性仍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威胁价格稳定的风险得到控制。该措辞意味着欧央行计划在下次会议上上调利率。特里谢在当前紧缩货币周期中每次加息25个基点都是用该措辞。特里谢称,价格未来发展的风险与石油和商品价格以及之前高油价促成的货物和服务价格进一步上涨有关。他还强调了行政价格和间接税突然额外增加的风险。另外,特里谢还强调了高能源价格可能带来二次效应的风险,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前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但通胀预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特里谢称,根据不同机构对通胀的预期,在未来五年中,通胀预计将在1.9%左右。特里谢对美国经济下滑并不担忧,他称,目前对欧洲经济重要的是全球整体经济局势,而不仅仅是美国。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14日如市场预期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同时提高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在每季度例行货币政策会议上,瑞士央行将三个月瑞郎同业拆借利率目标区间从1%到2%上调至1.25%到2.25%。

  汇价日高1.2753,日低1.2672,尾盘在1.272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58,日涨跌幅0.0020,收于1.2717点。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摆脱横行缠绕收敛集聚呈死叉态势但跌势趋缓且其有呈横行缠绕的可能,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2784)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1.2690之下则短线向空,受压于1.275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挡支撑位于1.2630,上挡压力位于1.2810。1.2690(中位1.275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不排除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长线、中线运行方向的可能性;周线若受压于1.275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受压于1.2690之下则周线向空;日线若受压于1.269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1.2750之下则短线偏空、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可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5月15日日高1.2971附近见波段高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暂认定汇价在8月4日日高1.2909结束B波反弹(此种波计数分段可与欧洲货币整体波动分析较为一致)进入C波下跌中,C波下跌是较小级别还是较大级别仍需要观察1.2500-1.2550区域的支撑情势。可先暂认定汇价已经进入C波(或大C波1的)下跌波动的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若上破1.2750向1.2810方向运行则可暂谨慎将4波整理修正为2波反弹);若汇价在今晚段于1.2740-1.2750附近受阻回落则进入C波5下跌波动之中的概率增大,若下破1.2630则下跌目标暂看向1.2560-1.2580附近。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强压力1.2810,弱压力1.2760;强支撑1.2630,弱支撑1.2680。

英镑/美元

  9月14日,英镑震荡盘升。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协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RICS)14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8月房屋价格以2004年5月以来最快速度上涨,购房者质询上升速度达到三年来最快。RICS调查显示,英国8月房屋价格指数经季节因素调整从7月的+30升至+35。英国8月份房产市场表现好于预期,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曾预计该指数为+30。英国7月RICS房屋价格指数从初值的+31修正至+30。RICS表示,房产市场持续的强劲表现归因于潜在购房者重回市场以及全英国缺乏新的可售房产。RICS发言人Ian Perry表示,9月4日当周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将意味着房产市场将维持目前的积极动量。潜在购房者一直受到强劲经济表现的鼓舞,但年底前再次加息将令个人财务状况承受更大压力,阻止购房者。调查补充称,英国央行8月加息25个基点未对房产市场产生影响。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11月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因消费者物价通胀维持高位以及报告称消费者支出继续保持强劲。RICS调查与其他房价指数基本一致,特别是Halifax以及Nationwide调查,两项调查分别显示英国8月房价上升1.0%和0.8%。

  英国财政部经济大臣鲍尔斯(Ed Balls)预计将在14日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应当对全球经济的连系及外溢采取更多的举措,因贸易失衡已威胁到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在一份提前向媒体公布的鲍尔斯在雅加达演讲的发言稿中,鲍尔斯还将表示英国财政部支持IMF进行大范围的改革,从而将其关注的重点从“解决危机”转至“预防危机”。鲍尔斯将表示,十年前全球经济稳定性的最大威胁来自韩国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而目前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失衡。贸易失衡调整失控这一风险仍旧存在,并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鲍尔斯将同时对全球经济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提出警告,称能源价格高企的第二轮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鲍尔斯是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的前任顾问及亲密的政治盟友。鲍尔斯还将表示,通胀风险似乎正在上升,不能确定全球经济低通胀及高增长率的新纪元已经到来,且能源价格高企产生的持续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面对全球贸易失衡无序发展及通胀上升的双重威胁,鲍尔斯将主张IMF的作用应更为集中,建议IMF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英国央行副行长洛马克斯(Rachel Lomax)及加拿大央行副行长麦克雷恩(Tiff Macklem)曾在本周(9月11日当周)早些时候提出过类似的建议。

  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8月零售销售与7月持平。8月零售销售月升0.3%年升4.3%,均与7月修正后的数字持平。先前报告的7月零售销售月降0.3%年升4.0%。8月数据符合经济学家预期,但年度增幅高于4.1%的预期中值。食品销售出现下降,月降1.7%,但统计局称这只是反映出6月和7月的数据尤为强劲,而非8月销售内在的弱势。食品销售年升3.2%,低于7月4.3%的增幅。日用商品销售月升3.3%年升7.5%。总体上看,零售销售数据的强劲可能会增强对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Bank of England's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年底前再度加息的预期。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在货币政策委员会11月公布其月度通胀报告时会上调利率0.25%。英国工业联盟(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ies,CBI)表示,两周前调查的8月零售销售指数为12,为04年12月以来的最强月份。多数零售商预期零售销售会持续强势至9月。至8月的三个月零售销售较之前3个月上升1.5%,年升4.0%。8月销售总值为189亿英镑,年升4.2%。8月隐含平减指数年降0.1%月降0.5%。

  汇价日高1.8915,日低1.8754,尾盘在1.886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469,日涨跌幅0.0088,收于1.8859点。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空头排列但跌势稍缓且其有再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及30日均线(1.8904)之下附近,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继续增大,短线偏多。汇价若站稳于1.8820之上则短线偏多,下破1.8700则短线向空,其间支撑位于1.8800、1.8750,上挡压力位于1.8910、1.8960。1.8700与1.8950(中位1.882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短中线、中线、中长线的运行方向;若受压于1.880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下破于1.8630则周线向空、若站稳于1.8970之上则周线向多;短线若受压于1.8820之下则短线偏空、若受压于1.8700之下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整理寻求短线方向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分析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在5月12日日高1.8998进入较大级别调整之中;汇价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9091结束小B波反弹、进入C波下跌之中的概率较大,现运行在C波的2波反弹末段中的概率较大,或许已经在9月14日日高1.8915结束反弹进入C波的3波下跌中。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

  今日强压力1.8960,弱压力1.8910;强支撑1.8750,弱支撑1.8800。

澳元/美元

  9月14日,澳元震荡盘升。

  澳大利亚9月消费者通胀预期急剧下降,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迹象显示5月份以来两次加息正开始改变经济。根据墨尔本研究机构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澳大利亚9月消费者通胀预期中值从8月的4.2%下降至3.5%。下降原因在于,澳央行8月2日上调利率且发表强硬谈话称利率上升的可能性仍比下降的可能性大。另外,因为汽油价格8月跌幅接近14%,澳大利亚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减缓至5年低点,消费者通胀预期也随之下降。澳央行可能因通胀预期下降而高兴,增强了近期通胀上行和工资上调之间的关系将得以弱化的预期。金融市场继续把年底前进一步加息的因素考虑在内,但近几周程度减弱。调查显示,预计年通胀率降至澳央行2-3%目标区间内的受访者比例从8月的16.8%上升至19.0%。尽管澳大利亚第二季度CPI升至10年来最高点4.0%,但9月消费者通胀预期温和。

  澳大利亚统计局14日表示,澳大利亚第二季度房屋及公寓开工总数经季节调整后季比下降2.3%至37,781套。统计局还表示,同期私人部门房屋开工数量季比上升0.9%至25,534套。另外,澳大利亚第二季度房屋开工总数趋势预测季比上升1.1%至37,834套。

  IMF在其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澳大利亚06年经济将增长3.1%,低于其4月时的预期的3.3%的增幅,但预计07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将升至3.5%。澳大利亚06年第二季度GDP增幅为1.9%,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IMF同时在报告将其对澳大利亚06年通胀率预期由2.7%上调至3.5%,但预计07年通胀率将下滑至2.9%(在澳大利亚央行的目标区间内。IMF还在报告中预计,澳大利亚06年和07年失业率将徘徊于5%附近,目前为4.9%;07年的经常项目赤字将收窄至占GDP的5.3%,低于06年5.6%的预期。这些预测符合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期,即最近的加息将遏制通胀,同时在矿业出口需求带动下GDP将继续增长。

  澳大利亚股市14日收涨,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矿产资源类股在本周早些时候遭遇抛盘后14日继续反弹。交易员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针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良好评论提振了资源类股的人气。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涨1.1%或53.2点,至5070.4点。

  汇价日高0.7568,日低0.7510,尾盘在0.754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19,日涨跌幅0.0009,收于0.7544点。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呈空头排列但其跌势趋缓且有呈缠绕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下及30日均线(0.7612)之下,显示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汇价若受压于0.759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0.7510则短线向空,下挡支撑位于0.7480,上挡压力位于0.7660。0.7510(中位0.7590)为汇价短线向空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中长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中线向空的概率增大,短线偏空;有望在较宽幅震荡中寻求中线、中长线的运行方向;周线若受压于0.7590之下则周线偏空、若下破0.7540则周线向空;短线若受压于0.7510之下则短线向空、若受压于0.7590之下则短线偏多,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的位置。

  短线分时波动显示,暂谨慎认定汇价已经在9月4日日高0.7720结束反弹、进入较大级别调整的概率增大;现汇价运行在C波下跌的4波整理中的概率较大(或大级别C波下跌的C波1中的4波整理末段中,不排除是2波反弹的可能),若汇价在0.7560或0.7590附近受阻回落则进入C波5下跌中的概率增大。若汇价下破0.7480附近的趋势线支撑则进入较大级别调整或持续震跌的可能性增大。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整理或震荡盘跌。

  今日强压力0.7600,弱压力0.7570;强支撑0.7480,弱支撑0.7510。

欧元/日元

  9月14日,汇价震荡整理、略升。

  汇价日高149.83,日低148.99,尾盘在149.40附近整理;日升跌率0.174,日涨跌幅0.26,收于149.44点。

  技术指标显示,汇价的短期日均线系统与30日均线有呈缠绕收敛集聚态势,汇价位于其间偏上及30日均线(148.97)之上附近,显示短中线向多的概率依然较大,短线偏多,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且面临短向抉择。汇价若受压于149.10之下则短线偏空,下破148.60则短线向空;上破149.60则短线向多,上挡压力位于150.30。148.60与149.60(中位149.10)为汇价短线向空与向多的分界线。

  汇价现概略位于短中线、中线、中长线向多的概率增大,短线偏多;若站稳于149.30之上则周线向多、若站稳于148.30之上则周线偏多、若下破147.30则周线向空;短线若站稳于149.60之上则短线向多、若受压于149.10之下则短线偏空、受压于148.60之下则短线向空,有望震荡寻求短线方向且面临短向抉择的位置。

  短线波动分析显示,汇价自5月17日日低140.16至今已运行88个交易日,已接近89这一重要时间窗;小波段震升至今约35个交易日,也为重要时间窗前后;且不排除已经在8月31日日高150.74见波段高点的可能;若汇价在149.80附近受阻、下破148.50附近支撑,进而下破146.50-147.00支撑则有大幅下落的风险。

  今日,汇价有望震荡寻短向、面临方向抉择。

  今日强压力150.30,弱压力149.80;强支撑148.50;弱支撑149.00。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汇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财:G7会议当道“今日无市”汇市演绎圆舞曲

  编者按:这个周末将是一个热闹的周末,外汇市场早早地由于周末将要举行的G7财长会议而陷入小幅振荡、原地盘整,市场也对G7抱着观望的态度,使得本周最后两日的汇市显得较为清淡,欧系等诸多货币也均演绎起圆舞曲,不过新西兰元和英镑在周四却相对表现抢眼。周五由于周末G7会议的临近,市场更多地表现出了谨慎,真正的能量却在看起来平静的会议之下涌动。

  今日汇市更向一部冯导的电影《天下无贼》,看似无贼胜似有贼,投资者更加需要小心,谨慎贸然入市,否则一轮“打劫”之后,便宜了那些“贼人”!

  探风G7财长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常年大会所主办的一系列会议今天在新加坡正式展开。两会是全球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聚在一起讨论世界经济发展的难得机会,因此许多国家财长与央行行长提前在年会正式举行之前抵达新加坡,预先展开双边或多边会议。

  这个星期六和星期天,七大工业国(G7)财长、十国(G10)财长,以及24国(G24)财长将个别召开会议。其中,备受瞩目的是七国财长会议。日本是这次会议的主席,而除了七国之外,中国、新加坡和泰国也都受邀出席会议。

  七国财长会议的议程还未对外透露,外汇市场普遍关注会议是否会提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不过根据日本共同社取获的一份草稿,七国财长将讨论世界经济展望、能源价格、通货膨胀等课题,草稿并没有没有提及跟汇率有关的课题。

  15日,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Sadakazu Tanigaki)透露,七大工业国集团(Group of Seven leading industrialized nations,简称G7)财长们将于1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会议上讨论全球经济状况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的改革,但并未透露会上具体将讨论哪些全球经济相关议题。

  一些市场观察人士猜测,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将在G7会议上讨论欧元兑日元汇率的问题,因上周德国财政部副部长Thomas Mirow曾表示,G7官员将在会上讨论日圆近期走软的问题。

  谷垣祯一表示,作为此次G7会议的主席,他希望在IMF改革问题上能够取得一些进展。

  IMF执行董事会已草拟了分两个阶段增加新兴国家投票权的提议,并计划在即将到来的IMF会议上就这一提议进行投票表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料将在会议期间同意采纳新的投票机制,给予亚洲和其他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更多的说话权,目前已有广泛共识,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将会是第一批享有更大投票权的国家。

  人民币和日元汇率是否会列入会议讨论议程?

  由于近期欧元兑日元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对于日元来说,市场一直在猜测很有可能在本次G7会议上成为讨论的对象!

  而在人民币方面,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正在积极活动,试图让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议案进入投票表决程序,他们在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前往亚洲出席G7会议以及访问中国之际向他施压。由于本次G7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让市场更为宽松,因此人民币升值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焦点,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也成为人民币汇率改革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

  日本财务省一官员14日称,日本或许会在G7会议上呼吁中国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该官员同时表示,如果汇率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那么投资者将难以应对风险,并与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背道而驰。他表示,有些时候人民币的走势与其一篮子参考货币的走势相反;中国政府应当放松管制,允许人民币和参考货币保持相同的走势。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分析0915 - 新罗人
   
欧元对美元日线图阳线弱势;欧元对美元虽然昨日上涨,但仍然是盘整格局,蜡烛图上有形成下降的三方法的可能,而MACD指标也运行于零轴下方不利多头头寸;短线四小时图黄金分割位置上看重要位置在1.2730、1.2760,在1.2770没能有效突破前欧元对美元仍然有形成下降旗型继续下跌的可能,今日交易止损于1.2770目标1.2570,跌破1.2690作空。

英镑对美元日线图阳线弱势;昨日英镑对美元日继续上涨使日线图MACD指标有重返零轴上方的可能;而走势已经进入八月下旬形成的密集交易区域中;短线出现矛盾状态:一方面使指标方面出现不同方向现象,另一方面四小时图和小时图产生的黄金分割位置相互矛盾,因此今日英镑对美元等待短线指标调整一致后再进行交易。

黄金日线图阴线弱势;黄金经过突破以及确认突破以后昨日继续下跌并有继续下跌的可能;短线黄金昨日再次突破盘整格局导致黄金继续下跌,目前短线指标出现回调需求,黄金分割位置显示582.00、584.20使重要关口,虽然短线出现回调需求,但黄金总体上下跌趋势已经确认,因此今日等待指标以及走势调整后作空。
xlr.gif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5日交易策略 - 王欣

今日总体策略:非美逐渐走出振荡,等待机会。
一、 当日重要数据
14:00 德国 8月份批发物价指数
前值-0.2%/月,5.0%/年;市场影响★
17:00 欧元区 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
前值-0.1%/月,2.4%/年;市场影响★★
17:00 欧元区 7月份贸易收支
前值20亿欧元;市场影响★
20:30 美国 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
前值0.4%/月,4.1%/年;市场预测0.2%/月,3.9%/年;
市场影响★★★
21:15 美国 8月份工业生产
前值0.4%/月;市场预测0.3%/月;市场影响★★
21:45 美国 9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前值82.0;市场预测82.9;市场影响★★

二、技术分析
今日计划:
保证金客户行情逐渐走出区间波动中,整体走势方向逐渐明显,现在建议以等待突破,做空交易非美的机会为主。今日关注美国 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重要数据,近期非美开始下跌后,现在各非美所处价位比较关键,关注市场变化,入场时注意控制仓位,前期建议客户在1.2450附近买进美元卖出瑞郎,止损1.2345,现在继续有效,近期目标1.2600。进场后有一定盈利后也适当设定保护。如有变化,我们会有及时的短信提醒。注意控制风险。

实盘客户行情逐渐走出区间波动中,整体走势方向逐渐明显,现在建议以等待突破,做空交易非美的机会为主。今日关注美国 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重要数据,近期非美开始下跌后,现在各非美所处价位比较关键,关注市场变化,入场时注意控制仓位,今天可以观望。市场也在振荡中,建议先观望等待,非美近期不适合操作,应该以逢高减仓为主。进场后有一定盈利后也适当设定保护。如有变化,我们会有及时的短信提醒。注意控制风险。

建议每次按计划成功入市有50点收益后马上提止损到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指数在重要数据及事件之前有望延续区间盘整 - 邱华凯

15日亚洲早盘,市场交投清淡,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大致延续区间盘整,美元指数迄今保持在86.67/71的狭小区间内震荡整理。美元指数日内指标面临一些温和调整压力,但在美国通胀数据及即将到来的G7会议之前仍有望延续区间盘整。

美国14日公布的零售销售等数据并未能指引美元走势,因为市场仍在等待晚间美国通胀数据及即将到来的周末G7会议。在这些重要数据及事件之前,市场交投趋于谨慎。14日美元兑大部分主要货币小幅下滑,欧元最高至1.2753,瑞士央行的如期加息对瑞郎支持有限,英镑则受良好的英国零售销售数据推动上一度升至一周来高点1.8915,而日圆基本持平,波幅为117.27/77。美元指数在欧洲早盘升至日高85.94后展开跌势,北美早盘尽管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好于预期,但美指在短暂上扬后重新回落,并延续早先跌势至85.46后企稳,尾盘有所回升,收报于85.67。

数据显示,8月零售销售月升0.2%,远好于预期的月降0.2%;而8月核心零售月升0.2%,略低于预期的月升0.3%。这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然而该数据对美元支持短暂。此外,美国9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减少5000人至30.8万人,好于预期的增加5000人;美国7月份商业库存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上升0.6%,至1.347万亿美元,高于预期的增加0.5%;美国8月进口价格月升0.8%,年升6.6%,高于预期的月降0.2%,而同期剔除石油的8月进口价格上升0.5%,创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预示美联储依然面临通胀压力。

15日亚洲早盘,市场交投依然清淡,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大致延续区间盘整,美元指数迄今保持在86.67/71的狭小区间内震荡整理。今日美国将公布重要的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整体CPI月升0.2%年升3.9%,而核心CPI月升0.2%年升2.9%,投资者期待从中进一步研判美联储利率前景。若该数据符合或低于预期则将增强美联储停止加息的预期,而若高于预期则可望为美元带来一些上行动力。

市场另一焦点则集中在即将到来的周末G7会议上,因为近期市场传言此次会议可能会对人民币及日圆施加升值压力。若如此则将对美元构成利空,反之美元则有望重新尝试反弹。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曾表示,中国将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和企业承受能力,并认真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增强汇率浮动弹性。

美元指数小时图上的严重超买形势尚未得到缓解,日内指标仍面临温和调整压力,但在重要数据及事件之前仍有望延续区间盘整格局。初步支撑85.40,其后支撑85,较强支撑在84.40;初步阻力位85.72,其后阻力86.10、86.50、86.8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兑美元亚洲盘中维持窄幅震荡 - 邱华凯
   
15日亚洲盘中,市场交投清淡,欧元兑美元保持在1.2712/31的狭小区间内震荡整理。欧元兑美元短线料将继续在震荡整理中寻找突破方向,后市有待欧美数据的进一步指引,需升越1.2750/70区域方可缓解当前下行压力,初步支撑1.27。

14日欧元兑美元小幅反弹,亚洲汇市大致保持在1.27下方附近窄幅波动,欧洲早盘下探日低1.2672后企稳,法国良好的就业数据据及欧央行行长特里谢略显强硬的言论对欧元构成温和利好,欧元随后展开反弹并重返1.27以上,北美盘中美国强劲的零售销售数据并未能给美元带来有效提振,欧元在短暂下滑后一度冲高至1.2753,尾盘有所回落,收报于1.2729,大致保持在近期盘整区间内。

欧元区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第二季非农就业人数终值季比上升0.3%,增加53600人至1560万人,增幅为5年来最大,但与此前预期相符;此外,欧元区第二季小时劳工成本年升2.4%,高于预期的上涨2.3%及前一季度的增长2.2%,显示薪资正在加速增长,从而可能会带来通胀压力。

欧央行行长特里谢14日表示,保持高度警惕性仍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威胁价格稳定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强调高能源价格可能带来二次效应的风险。近期特里谢反复重申要对通胀保持高度警惕,与每次加息后的所用措辞一致,这也意味着欧央行很可能会在10月份会议再次加息。

在欧美一系列重要数据及周末G7会议召开之前,市场交投趋于清淡。15日亚洲盘中,欧元兑美元持稳于1.27上方窄幅震荡,迄今波幅为1.2712/31。而欧元兑日圆交叉盘则受制于149.80水平,即时在在该位下方附近窄幅波动,需升越149.80/150区域方可重新转强。

今日欧元区主要数据包括欧元区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及7月份贸易帐等数据,但这些数据可能对欧元影响有限,市场更为关注的是晚间美国出台的通胀等诸多数据,包括美国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8月份工业产出及9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而其中,美国通胀数据成为关注焦点,投资者期待从中进一步研判美国通胀及美联储利率前景,尤其是在近期美国通胀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出现放缓之后。另一方面,周末即将召开的G7会议也同样引起市场的密切关注,因此前传言称此次会议可能会对亚洲货币施加升值压力。

欧元兑美元短线缺乏明确运行方向,料将继续在近期区间内震荡整理以寻找突破方向,后市有待欧美数据的进一步指引。上方初步阻力位于1.2750/70,需收复该位缓解当前下行压力,其后阻力1.28、1.2830、1.2880;初步支撑1.27,其后支撑见1.2660,后续支撑 1.26、1.255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元兑美元亚洲盘中延续区间盘整 - 邱华凯
   
15日亚洲盘中,澳元兑美元大致维持在陕区间内盘整,早先下探0.7526后企稳,即时回升至0.7562高点附近整理。当前市场焦点转向晚间美国CPI及周末G7会议上,在此之前澳元兑美元有望暂时延续区间盘整格局,初步阻力0.7572,初步支撑0.75。

14日金价及油价等商品价格走势低迷,但澳元并未受影响,澳元兑美元小幅攀升,亚洲盘中受澳元兑纽元等交叉盘走软的拖累温和走低,欧洲早盘跌至日低0.7510后企稳回升,升至日高0.7568后上行乏力,北美早盘美国强劲的零售销售数据并未能给予美元有效支持,澳元在短暂温和下滑后持稳,随后陷入窄幅盘整之中,尾盘收报于0.7545。

隔夜油价跌至半年来低点63美元,而金价一度下挫至两个半月低点576美元,15日亚洲盘中扩大跌幅至572.10美元。然而,澳元似乎并未受此拖累。

15日亚洲盘中,澳元兑美元在早先下探0.7526后企稳,即时回升至0.7562高点附近整理。在晚间美国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及周末的G7会议召开之前,市场交投趋于谨慎,这也使得美元兑大部分主要货币暂时陷入区间盘整之中。

澳元兑美元日图指标呈现一些企稳迹象,但当前上行动能仍有所欠缺,市场正在期待晚间美国通胀等数据的指引,在此之前料将维持窄幅盘整格局,初步阻力位于0.7572(为0.7720/0.7481的38.2%回撤位),其后阻力见0.76(为上述跌幅的50%回撤位),后续阻力0.7650、0.77,但仍需升越0.7720一线方可消除短线下行风险;初步支撑0.75,其后支撑见0.7470,较强支撑在0.7440,后续支撑0.74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CPI数据前美元停滞 - 肖凯

纽约汇市14日,美国8月零售数据强于预期,但核心数据走弱,美元并未得到助力维持在近期区间,今天公布的美国CPI物价指数将给汇价带来指引。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声称“物价风险真正出现之前就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此番强硬讲话为欧元提供支持。瑞士央行如预期加息25点,但声明较预期温和打压瑞郎至近期低点。

欧元方面:欧元周四纽约盘震荡回升,其波动区间为1.2750-1.2660, 亚洲盘现于1.2720交易。欧元日图在下档1.2660再次得到支持,KDJ指标发出牛市交叉信号,短线走势偏强,操作上建议寻找逢低作多机会。短线阻力在1.2750,支持为1.2550。

英镑方面:英镑周四纽约盘升势强劲,其波动区间为1.8750-1.8915,亚洲盘于1.8865交易。英镑兑美元连续数日回升,日图形成V形反转但周图压力仍在,目前处于1.9075-1.8600的61.8%回撤位下方,离场观望为好。短线阻力在1.8930,支持在1.8740。

日圆方面:美元兑日圆周四纽约盘走势震荡,波动区间为117.70-117.30,亚洲盘于117.63交易。美元兑日圆上行走势减弱,目前横向发展,受制于118重要技术位下方盘整,有形成顶部可能,准备逢高作空美元兑日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1 05:06 , Processed in 0.0392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