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谭雅玲外汇周评:政策逆转信心价格调整复杂
本周外汇市场主要货币表现继续突出美元上涨态势,美元连续上涨已经达到7天,美元信心支持是主要原因。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依然在1.25美元相对高水平观望与盘整,并存有继续上行1.24美元的迹象;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19日元之上,也有120日元的上涨动力;美元兑英镑汇率则呈现1.85-1.86美元波动不定状态,英镑汇率受制于美元上涨,也受制于自身经济与利率约束;美元兑瑞郎汇率则继续上升为1.26-1.27瑞郎,瑞士经济与利率因素牵制瑞郎汇率水平明显;美元兑加元汇率也继续上涨至1.12-1.13加元,加拿大经济因素有所影响汇率趋势;其他货币价格随从调整,但亚洲货币市场价格浑浊突出,一方面是日元价格因素主导,另一方面是朝核问题困惑货币走势。
当前外汇市场发展趋势依然受制美元利率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货币政策当局的评论与预期继续为市场指引,最新发布的美联储经济褐皮书以及美联储会议记录似乎显示政策心理逆转趋势,进而导致美元继续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因而从美国经济与政策两个焦点关注看,依旧对美元汇率有明显支撑作用。
1、美国政策预期转向紧缩。一周从政策角度看,市场集中关注对利率政策的预期,而美联储发布的9月20日会议记录显示,美元利率转为继续上升的可能性扩大,给予美元汇率强有力的支撑,并明显带动美元汇率持续走强走稳。周三发布的美联储9月20日会议记录显示,决策者仍对通货膨胀风险非常关注,会议虽然决定了维持利率不变,但其却进一步重申对抗通货膨胀压力的决心;会议认为核心通货膨胀率如果一直维持在近期水准,将被视为高出所谓的物价稳定水平,会议强调了确保通货膨胀趋于温和的重要性;尽管春季以来,美国通货膨胀出现放缓的迹象,因此保持美联储对抗通货膨胀的信誉度以确保通货膨胀受控更为重要;会议记录显示多数担忧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上升,且若成本和物价压力加大或若核心通货膨胀未见放缓,未来美联储维持物价稳定的意愿可能将会受挫,美联储不会放弃紧缩政策倾向;尽管9月20日会议为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于5.25%不变,但其依然承认通货膨胀风险存在,随着经济的放慢,这种风险在有所减退同时,也有上涨的压力。会议记录还显示,美联储认为房屋市场急剧降温可能意味着今年剩余时间内经济增长迟滞,多数参会者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减弱,不确定性在于通货膨胀上升幅度与时间。
尤其是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拉克尔继续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他认为需要提高利率,会议记录指出拉克尔认为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更快速度降低通膨,美联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以确保通货膨胀不处于高位;他认为通货膨胀率在近期可能下滑,但其回落到底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如果通货膨胀持续徘徊在目前高位附近,则有必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维护物价稳定;拉克尔还表示,美国房市可能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放缓,但不太可能出现崩溃,疲弱的房屋市场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拖累,但还不至于终止经济扩张,强劲的企业投资,相当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油价下滑都对经济提供支撑;即使房市放缓程度要甚于预期,消费者支出将仍保持相当稳健的增长;拉克尔表示,过去两年里通货膨胀一直处于1-2%的适宜区间之外,通货膨胀处在高位的时间越长,则越难以使之回落;如果通货膨胀位于目标水准上方的时间过长,则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会落在更高水平,这些观点是理性和实际,必将引起美联储和市场的警觉。
上述论点使市场判断为美联储将会继续采取加息举措,美元加息周期并未终止,尤其是国际石油价格调整形成美联储政策与策略灵活的效率突出,也形成市场综合性的调整与协调,而这种人为的意向或应对消失后,国际石油价格必将继续推高美国通货膨胀,更缘于美国冬季用油扩大,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依然具有理由基础,进而造成市场价格的美元主控性。
2、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乐观。一周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基础依然稳定,经济数据短期的上下波动调整并没有产生美国经济实质的变化,无论从全年经济增长指标,或短期基础数据看,美国经济优势和主导依旧。美联储周四表示,美国经济自9月初以来继续增长,因4家储备区报告称经济增长趋强,两个储备区则指出经济已降温;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其他储备区报告称经济增长温和或喜忧参半,一些地区报告认为劳动力市场紧张,一些地区缺少技术熟练工人,一些地区报告称存在薪资压力,但其他一些地区则表示薪资压力受控;尽管多数储备区感到物价压力受控,但投入价格在多个地区上升,一些地区表示,企业将上升的成本压力传递给消费者;多数储备区报告称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房屋价格下滑,库存增加,销售放缓,美国经济基础依然稳定和稳固。为此,美国咨商会表示,美国经济将放慢增长但不会陷入衰退,这样对通货膨胀和短期利率的影响很小,美国国内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经济趋于放缓而不是萎缩;美联储和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这一时期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影响微乎其微。美国经济当前下行仍然在1995年减速的区间内,而不是象1990年和2001年所谓陷入衰退之前的加速下跌。
但是美国经济结构依然具有一定压力,市场一直担忧的双赤字依然存在。美国财政部周四公布,美国联邦政府9月份预算盈余为56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美国财政部的月度预算报告显示,9月份政府收入为28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0%;9月份支出为227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0%;2006财年整体预算数据显示预算赤字降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截至 9月份2006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为2477亿美元,较2005财年下降22%,是自2002年预算赤字降至1578亿美元以来赤字最低的一年,2006财政年度政府收入增长11.8%,至2.41万亿美元,支出增加7.4%,至2.65万亿美元。另外美国8月份贸易逆差扩大至699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7月份为680亿美元,其中8月份飞机出口下降15.9%,推动了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为此市场预计第三季GDP增长将十分疲弱,可能远低于2%。此外,美国制造业在9月的扩张步伐有所放缓,预计第四季将进一步放慢,美国制造商联盟(MAPI)公布的9月企业活动预期指数自6月的71降至64,为2003年6月来最低;制造业市场在走软,扩张速度放慢,而且库存过多,这都将成为造成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但美国股市却显现高涨气氛,道琼斯价格指标已经上涨到11900点,投资信心十分充足、强劲。因此从总体经济趋势看,美国经济依然支撑强势美元货币政策。
3、日本关联因素影响扩大。除美国因素和美元汇率和利率焦点之外,日元资产价格的关注与预期一周也是焦点关注。一方面是日元贬值趋势扩大,另一方面是日本股市维持上涨趋势。虽然日本政府在10月份报告中维持经济评估不变,日本政府依然预计受国内需求的支持,日本经济将进一步反弹;尤其是日本政府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预计目前日本经济的反弹态势很可能会在11月份创下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率。有经济官员表示,尽管此波经济增长远较1960年代末期所谓的伊奘诺景气温和,但始自2002年2月的经济扩张可能会在下月创下战后最长的增长期,经济复苏不太可能会停顿下来和马上逆转趋势;上月起政府的月报已不再采用通缩的字眼,这为2001年3月以来首见,但政府在本月的月报中仍未宣布通缩已告结束。
加之日本央行周末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外界预期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讨论焦点将放在日本经济的下档风险,尤其是美国经济放缓因素,会如何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央行总裁福井俊彦指出,日央行将审慎而缓慢地调整利,同时检视经济增长情况。从经济基本面看,日本央行公布9月日本银行业放款较上年同期稳定增加,显示出经济良好复苏下企业资金需求不断,但增幅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或暗示在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下企业减少借贷规模。
而今年日元汇率下跌主要是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并非日本央行入市干预的结果;去年以来至今,日本当局没有入市买进美元,干预日元上涨;日本经济走强,日元却走软,关键原因在于日本利率相对其它主要国家太低,日本利率为0.25%,比美国的5.25%联邦储备利率整整低了5个百分点。近年日元和美元的波动区间不大,这就使得投资者敢于借低利率的日元债,买高利率的美元或欧元资产,从利差中获益;借日元买其它货币,抬高了对其他货币的需求,涌入了欧元和英镑资产投资热情。而在截至7月初的过去一年内,日本家庭总金融资产中,股票及投资信托所占比重提高,反映了股市强劲表现;根据隶属日本央行的金融情报中央委员会资料,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的9.0%,比例高于上一年的7.9%,投资信托比重则由2.5%增至4.8%;但存款仍占总资产的最大宗,比重达39.0%,但略低于上一年的39.7%,邮局存款比重由18.4%大幅滑落至15.6%;在一项关于未来资产选择的问题上,证券及外币投资工具受到较富裕家庭的青睐。日本经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国内外投资趋势和取向的调整,进而也形成日元资产投资的灵活性,以及价格取向的自主性,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复苏,而日股上涨有利于投资信心,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日本经济结构与预期转变。
预计短期或许美元将会进入新一轮贬值区间,并刺激其他产品价格上涨,价格技术与阶段因素将会形成各类价格指标的调整,美元汇率主线将十分突出。因此,美元兑欧元汇率将在1.25美元盘整,既有下跌1.27-1.28美元可能,也有上行1.24美元空间;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上涨为120日元,随后再确定价格方向;美元兑英镑汇率则有下跌的调整,价格区间在1.88美元,或1.90美元再破;美元兑瑞郎汇率则处于徘徊观望之中,价格在上涨可能在1.24美元左右;其他货币随行调整,价格波折空间将有所扩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