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1月10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欧央行:对建立欧元区单一证券清算平台抱乐观态度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16:3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欧央行理事古格瑞尔日前表示,央行对设立欧元区范围的单一证券结算平台的计划表示乐观,目前所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进展良好。

  

综合外电11月10日报道,欧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理事古格瑞尔(Gertrude Tumpel-Gugerell)日前表示,央行对设立欧元区范围的单一证券结算平台的计划表示乐观。


古格瑞尔称,潜在用户对此有很高的兴趣,且对此建议的反馈多数也是积极的。目前央行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进展良好。


但古格瑞尔没有表明该单一平台计划何时得以实施。


欧央行曾在7月初表示,考虑在欧元区建立一个新的证券结算服务体系,大量节约成本。消息人士8月中旬表示,若此平台完成,那么证券结算服务的成本将减少20%。


欧央行希望通过这个单一的结算平台协调欧元证券交易结算工作。


目前,欧洲每个国家均有自己的清算和结算部门,采用不同的运作平台和程序,有时会为跨境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交易结算成本。

  

欧央行预测,新的结算平台每天将能处理70万件结算交易。

  

但市场参与者仍有一些疑虑,他们认为各国的证券保管部门不会进行合作,因为建立单一清算平台很明显会取消掉这些部门的一些权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IEA:OPEC10月产量月比下降35.5万桶/日至2940万桶/日(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27:52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国际能源署10日称,石油输出国组织10月产量下降33.5万桶/日至2940万桶/日,主要归因于伊拉克、沙特、伊朗和委内瑞拉产量下降。


综合外电11月10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10日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10月产量下降33.5万桶/日至2940万桶/日,主要归因于伊拉克、沙特、伊朗和委内瑞拉。


IEA称,沙特产量下降10万桶/日至905万桶/日,且11月将进一步削减产量。进一步的削减多数将来自沙特在11月产量协议中的38万桶/日份额。产量削减预计将对亚洲购买者造成影响,他们被告知11月石油产量将削减5%到10%。


伊拉克10月产量自5月来首次降至200万桶/日以下,为192万桶/日,归因于南方出口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北方出口则因破坏活动而暂停。


伊朗10月产量下降10万桶/日至375万桶/日,同样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装运延期。委内瑞拉产量略降至251万桶/日,归因于奥里诺科河(Orinoco)流域重石油作业正在进行维修。


IEA预期OPEC10月19日到20日多哈会议上达成的削减120万桶/日产量的协议最终将落实60万桶/日到90万桶/日,这取决于非海湾成员国。


同时,非OPEC石油供给继续令人失望,IEA下修第四季度非OPEC石油供给预期20万桶/日至5170万桶/日,同时预期2006年增长70万桶/日。


IEA称,由于北海、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安哥拉石油供给下降而北美、澳大利亚、阿塞拜疆和非OPEC生物燃料供给上升,预计2006年非OPEC石油供给将平衡在5100万桶/日。


然而,2007年非OPEC石油供给预计将反弹并增长170万桶/日至全年平均5270万桶/日。


IEA称,10月份全球石油供给比9月份增长10万桶/日至8530万桶/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盛经济学家上调人民币兑美元未来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汇率预测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27:5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鉴于近期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高盛经济学家将未来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元/人民币汇率预测值自前预测7.80、7.67、7.50调整至7.69、7.58及7.41,并预计未来1年,中国央行将可能通过放宽日交易波幅来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据高盛11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鉴于近期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梁红等日前将未来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元/人民币汇率预测值自前预测7.80、7.67、7.50调整至7.69、7.58及7.41。


自06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5%。相比之下,06年上半年升值幅度为0.6%。


预计未来1年,中国货币当局将可能通过放宽日交易波幅来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新的预测暗示未来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6.4%,对人民币贸易加权指数(TWI)升值2.9%。


相信人民币升值加快将有助于改变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减轻因汇率低估导致的外部失衡。


中国10月贸易顺差再创新高238亿美元。1至10月贸易顺差达1340亿美元,较05年同期的800亿美元增长66%。


激增的贸易顺差再度突显了中国政府迄今为止的政策措施效果不理想。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相比调整出口税收,通过改革汇率制度来改善外部失衡更加有效。再者,控制国内投资需求可能会导致进口需求下降及更大贸易顺差的出现。

  

此外,鉴于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维持被严重低估的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回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即使是在决策者的眼里也是如此。


高盛经济学家指出在消除过剩流动性及经济过热压力方面,相信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是较信贷配给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有效的政策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元兑美元亚欧盘中位于布林中轨和0.77间波动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36:23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10日澳元兑美元窄幅震荡,9日汇价在触及日布林中轨后略有企稳,但5天和10天均线死叉,MACD亦有发出卖出信号迹象。继续关注日布林中轨0.7650支撑力度,若汇价有效跌破该位置支撑,则短线继续谨慎看空。


9日亚洲盘中,澳大利亚公布的10月经季调后失业率由前值和预期的4.8%意外降至4.6%,但同时10月就业人数32,100人,就业人数减少引发市场对澳洲就业市场强劲表现的质疑,暗示澳洲劳动参与率下滑。澳财长科斯泰洛解释称,因为之前几个月数据过于强劲,就业人数在上个月意外强劲增长后本月有所下跌是过热数据修正的体现,澳元兑美元因获利回吐压力和对就业市场数据质疑继续承压。


纽约开盘时公布的美国9月贸易赤字较前值历史记录高点有所缩窄,同时公布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好转,数据公布后美元扩大涨幅,澳元兑美元继续下行测试日布林中轨0.7642支撑后有所企稳。随后公布的美国11月密大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略有下滑,美元回吐部分涨幅。纽约午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有十分明确的计划来分散其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正考虑多种选择。此番言论引发市场对于美元的担忧,美元全线下挫,黄金亦受此激励升破630阻力,但澳元兑美元反弹乏力,最终以阴线报收于0.7675。


10日汇市依旧受隔夜中国央行计划外汇储备多元化消息影响,欧系货币和日圆维持涨势,但澳元窄幅波动。10日澳洲总理霍华德表示,他认为澳联储在未来三、四个月内不会考虑再次加息,令澳元维持承压态势。欧洲盘中,美元一度扩大跌幅,但澳元兑美元0.7700下方卖盘压力限制其反弹幅度,目前汇价位于0.7675附近窄幅波动。


技术面观察,澳元兑美元日图5天均线死叉10天均线,且MACD有发出卖出信号的迹象,若短线无法迅速收复0.7700失地,则后市震荡向下的概率将增加,目前下方支撑位于日布林中轨0.7650,若跌破该支撑,则后市有望继续下行测试30天均线0.7585支撑。但若美元继续全线走软,不排除澳元兑美元重新测试0.7766阻力的可能。


稍后关注欧洲央行主办的会议上,各国央行行长和官员讲话。目前黄金价格位于630美元上方,若能守稳涨幅则可能间接支持澳元走势,而澳元本身的高息特性亦会吸引逢低买盘介入。而澳元兑美元短线仍需观察0.7650和0.7700突破方向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9月工业产值月降1.0%年升1.3%逊于预期(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50:22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意大利统计局Istat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9月工业产值月降1.0%年升1.3%,预期中值为月降0.1%年升3.8%。


综合外电11月10日报道,意大利统计局Istat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9月工业产值月降1.0%年升1.3%。

  

8月工业产值修正后月升0.9%年升3.1%。

  

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9月工业产值月降0.1%年升3.8%。


法国第三季度GDP数值也逊于预期,年升1.9%。


意大利9月日用消费品产值月降2.7%,投资品产值月降2.5%,半成品产值月降1.0%,能源产品月比持平。


9月投资品产值年升5.5%,半成品产值年升1.3%,能源产品产值年降0.7%。

  

运输工具产值年升9.4%,金属及金属产品产值年升4.6%。精炼石油产品产值年降7.2%,纸制产品产值年降4.2%。


06年前9个月的工业产值年升1.8%。


工业产值几乎占意大利GDP的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商务部预计2006年外贸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51:5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商务部10日发布2006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预计,2006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  


据新华网11月10日报道,商务部10日发布2006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预计,2006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刘海泉表示,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中国对外贸易有望连续第五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他同时表示,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其中出口9600亿美元左右,进口8100亿美元左右。  


2006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回升,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二是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平均水平。三是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四是一般贸易增长略快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放缓。五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集体私营企业出口规模超过国有企业。六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自美日欧进口大幅回升。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4249.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7792.85亿美元,进口6456.6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8%和20.9%。商务部预计2006年中国出口总额将达9600亿美元、进口总额将达8100亿美元,贸易顺差超过1500亿美元。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普确认英国主权评级AAA前景稳定(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54:1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标普确认英国主权评级AAA前景稳定,归因于该国富有弹性的多样化经济发展。并预期06年英国将创下连续第14年经济增长记录,得益于弹性颇强的消费者需求与仍在扩张的财政政策。


综合外电11月10日报道,标普确认英国主权评级AAA,归因于该国富有弹性的多样化经济发展。

  

英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微观经济自由度提高,且财政政策更具灵活性。


标普预计,06年英国将创下连续第14年经济增长记录,得益于弹性颇强的消费者需求与仍在扩张的财政政策。


标普还确认英国主权评级前景稳定。


英国政府拥有充足空间增加税收收益并调整财政状况,因其税收占GDP比率及政府债务仍处于高收入国家中的较低水平。


但标普指出,当前政府财政政策自2001年始进入扩张通道,大力提高经常性及投资性政府开支以改善公共服务关键设施。且经常性结余出现结构性下滑,均已导致一般性政府赤字的明显扩大。


标普还警告,英国家庭高负债将令该国经济增长前景较易受到失业或利率大幅上升的影响。消费者信心的显著下降将为房产市场带来更具破坏性的修正期。


当前家庭高负债导致英国短期经济预期充满不确定性,但此次评级依然可靠,即便是若发生目前不可能出现的消费者支出大幅修正情况下。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石油公司计划在中国开设300家合资加油站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0:57:1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计划在中国开设300家合资加油站。首批合资加油站将通过参股中方现有加油站方式获得。  


据新华网11月10日报道,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计划在中国开设300家合资加油站。首批合资加油站将通过参股中方现有加油站方式获得。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博格丹奇科夫10日在北京表示,公司将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作,在中国成立从事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的合资企业??“中俄东方石化公司”。


这家由中方控股的公司将在中国建设一家年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的炼油厂,还将开设合资加油站。  


博格丹奇科夫表示,合资加油站总数将不少于300家,不排除可能在2007年底之前通过参股方式,获得几十家原属中方的加油站,以便启动整个计划。   


博格丹奇科夫同时表示,未来合资加油站的油源需要视经济合理性决定:如果在中国能够获得便宜的成品油,公司将在本地采购;反之,则将从俄罗斯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或其他城市运入中国。  


据他介绍,俄石油正与一家在开发中国市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进行商谈,以便解决合资加油站的布局问题。  


目前,国际知名能源企业??BP、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等,已在中国启动了建立合资加油站的计划。  


博格丹奇科夫坦言,俄中合资加油站将遭遇上述竞争对手,“除了西方公司外,可能的竞争还将来自中国本土公司,其中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中石油、中石化??他们在国内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销售网络”。  


但是,俄石油公司总裁认为,由于中国对于石油及成品油需求将不断增长,相信未来合资加油站及“中俄东方石化公司”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据博格丹奇科夫介绍,目前,俄石油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俄中两国贸易总额的20%。他说,2006年俄石油对华原油及成品油供应量预计为1250-1300万吨,2007年将不低于这个标准。  


博格丹奇科夫表示,俄石油计划通过三个途径增加对华石油供应:第一,通过连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向中国买家运送150万吨石油。目前,俄石油正在与俄罗斯政府就此事进行沟通。第二,由于俄石油在远东地区的萨哈林-1号项目拥有20%的股份,并将从中获得每年200万吨的石油产量,因此,如果中方成功参与这个项目,将有望得到部分原油。第三,增加俄石油从俄罗斯经蒙古对中国的铁路运油量。此前这个数字为300万吨,但最近出现了下降趋势。俄石油计划将这一指标重新提升到300万吨。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兑加元横向整理后市走高概率偏大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1:02:22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10日欧洲盘中,美元兑加元在1.13附近横向整理,短线技术指标显示为中性趋势。但周图走势偏强。后市选向上的概率偏大。倾向逢低做多。


美元兑加元10日欧洲汇市在1.1260企稳,展开小幅反弹至1.13水平,最新报1.1292。盘中欧元和英镑轮番上攻,令美元整体走势疲弱。但商品货币表现较为滞后。油价今日在61美元上方遇阻回落,仍未摆脱低位震荡整理格局,最新报60.40美元。这对加拿大经济和加元走势均不利。


昨日加拿大公布数据显示,加国9月贸易盈余降至39.7亿加元,主要是因为天然气和原油价格下跌,出售给美国商品价值下降了4.0%。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也开始拖累加拿大经济表现。


美元兑加元近几个交易日在1.1250-1.1330之间形成了横盘整理区间。日线图KD、RSI、MACD均呈现横向整理,缺乏明显的方向,需突破前述区间才能确立新的短期运行趋势。但周图趋势略为偏强,周均线缠绕后有向上发散的迹象,中线有望震荡走高,因此短线选择向上概率也相对大一些。若见1.12以下,倾向逢低做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林:因需求疲软07年铜价可能下跌30%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0 21:07:3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美林公司10日在一项报告中预测,由于7国集团和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加之高铜价促使中国和其他地区铜矿产量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期铜平均价格可能下跌30%左右。


综合外电11月10日报道,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10日在一项报告中预测,由于7国集团和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加之高铜价促使中国和其他地区铜矿产量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期铜平均价格可能降低30%左右。


美林在该项报告中不同意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扩大商品交易将促使期铜价格上涨的观点,相反,美林认为铜的疲软基本面将打消投资者兴趣,迫使铜价更接近于生产成本,而铝已经呈现此种趋势。


该报告称,如果铜需求量像铝那样下降,那么铜价也将接近于生产现金成本。


美林估测铜的生产现金成本在每公吨3,725美元附近,低于目前铜的现金价格。


1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价格为每公吨7,220.50美元。


若铜价下跌30%,将跌至每公吨5,054美元,这足以促使中国的消费商充实库存。


5月份,铜价曾一度飙升至每公吨8,825美元的历史高点,带动其它基金属价格各自达到高位。近两个月在区间整理, 难以蓄势突破目前每公吨7,000-8,000美元的区间。


美林预测2007年铜产量将增长5.3%,而预计铜的需求量增长仅为2%,由此铜价将承压。该报告预测2007年铜产量将过剩500,000吨,2008年过剩750,000吨,2009年过剩600,000吨。


报告表示,过剩的原因是铜矿企业对高铜价的强烈回映以及美国和欧洲铜消费量的下滑,并称“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扩产工程,这将推动2007年铜产量增幅高达5.3% ”。


与此同时,消耗掉全球5%铜产量的美国房地产行业可能持续低迷。鉴于中国铜出口量的大部分去向美国,美国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的疲软也将会对中国铜的消费量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预计,中国铜的消费量将和中国出口美国的铜数量将一起下降。


然而,美林预测,目前铜消费量已占到全球总量四分之一的中国在经历了2006年需求量下降1.9%后,2007年需求量将强劲反弹,需求增幅可能高达8%。但这仍不足以抵消全球市场的过剩。


鉴于未来3年铜的产量过剩,全球铜库存将从目前的接近历史最低水回升。美林认为,这一趋势可能已经开始。


过去两周,伦铜库存几乎每日均在上升,美林认为该趋势是需求疲软的明确信号,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美林预测,到07年底前库存水平将足以维持2.7周的消费,相比之下,目前是仅3天。


报告表示,近来库存的上升仅限于亚洲,尤其是新加坡,这表明中国铜的需求量下降。


美林认为,另一个可能使库存增加的因素是铜矿企业面临更小的罢工、自然灾害和民变风险。


报告称,“市场前两年没有考虑的因素是供给扰乱的程度”。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23 16:26 , Processed in 0.0399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