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1月15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短讯]欧佩克:10月份原油日产量2940万桶,较9月份减少16万桶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19:55:4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尼日利亚警方:受到袭击的石油设施属于壳牌公司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19:56: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美国11月1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上升4.3%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00:31

[短讯]美国11月1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购买指数上升2.7%至412.9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01:02

[短讯]美国11月11日当周MBA抵押贷款再融资指数上升6.5%至2022.2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01: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尼日利亚计划在2010年时日产原油400万桶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05:42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尼日利亚石油部长道克拉日前表示,尼日利亚计划到2010年实现日产能400万桶,国内能够提炼所产原油的一半,实现储存4000亿桶原油的目标。


综合外电11月15日报道,全球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石油部长道克拉(Edmund Daukoru)日前表示,尼日利亚计划到2010年实现日产能400万桶,国内能够提炼所产原油的一半。


道克拉还表示,尼日利亚还打算在2010年时实现储存4000亿桶原油的目标。


目前,由于国内四家炼厂缺乏足够的能力,尼日利亚所消费的石油产品有70%来自进口。


道克拉称,1991年以来,深水离岸石油储藏的发现已为尼日利亚的储存增添了50亿桶原油,并增加了逾4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单Abo, Bonga and Erha这三个主要离岸油田每天出产原油就超过45万桶。


他表示,约有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存大部分还未动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兑美元在1.2730有较强支撑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08:4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15日欧洲汇市,欧元兑美元在1.2835遇阻后大幅震荡回落,在1.2780附近暂时企稳。短线有继续探底风险,预计将在1.2730获得有力支撑。


欧元兑美元15日欧洲盘中小幅上探1.2835后遇阻回落,此后受利空数据的影响,跌破1.28水平,低见1.2775。目前有所企稳,最新报在1.2783。盘中英国央行行长金恩讲话偏软,英镑全线大幅下跌,令非美货币人气受抑。欧元兑英镑则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幅反弹,冲高至0.6784。欧元兑日圆在150.50位置持稳,随后缓慢回升至151水平。


今日欧元区公布9月工业产值意外大幅下滑,月降1.0%,年升3.3%,远弱于预期的月降0.3%,年升4.4%。主要受耐用消费品产出下降的影响,这对欧元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德国政府顾问称,欧央行利率已达中性水平,未见第二轮效应,通胀风险不大,欧央行没有必要进一步加息。另外数据显示,意大利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终值月降0.1%年升1.8%。


从技术面来看,欧元兑美元近几个交易日K线均带有较长上影,表明上行抛压力重。日线图技术指标持续温和回落,短线走势转为中性。汇价在跌破1.28之后,小时图下行动力加强,后市仍有继续探底风险。但周线图走势仍然谨慎看好,几条短期周均线在1.2730附近缠绕,预计将对汇价构成有力支撑,更强支撑位于1.2680,汇价只要守稳后一位置,则中线仍有继续走强可能。今日阻力位于1.2810、1.2860。


今日余下时间可适当关注美国11月纽约州制造业调查指数,预计将从上月的22.9降至15.0。重点关注明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10月24/25日会议纪要。以研判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动向。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计海啸将于格林尼治时间12:10后袭击日本北部及东部海岸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11:2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预计海啸将于格林尼治时间12:10后袭击日本北部及东部海岸,相关机构已通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居民向高处疏散。


综合外电11月15日报道,继日本北部日本千岛列岛(Kuril Islands)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后,日本气象局发布海啸警报。


格林尼治时间11:15,日本北部择捉岛(Etorofu)东部约390公里处发生地震。


预计高约2米或更强烈的海啸将在格林尼治时间12:10后袭击日本最北面的北海道岛与本州主岛太平洋沿岸。


相关机构已通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居民向高处疏散。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佩克宣布10月份成员国产量下降并维持06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不变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12:4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欧佩克宣布10月份成员国产量下降16.47万桶/日,同时维持06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于8430万桶/日不变。欧佩克还指出,减产决定似乎已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稳定市场及抑制近数月油价剧烈跌幅的目的。

                                                                                                         

综合外电11月15日报道,欧佩克宣布10月份成员国产量下降,并维持年度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不变。

                              

10月20日多哈部长级会议上欧佩克决定自11月1日始削减产量以防油价持续跌势。但包括国际能源署在内的多数业内机构均置疑欧佩克是否能最终切实执行120万桶/日的减产决议。                        


欧佩克石油市场报告指出,减产决定似乎已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稳定市场及抑制近数月油价剧烈跌幅的目的。

                                

近期包括沙特在内的数个欧佩克成员国官员已重申缩减供应量的承诺。  


报告显示,10月份,欧佩克11个成员国日产石油2944.7万桶,较之9月下降16.47万桶,主要源于伊拉克与伊朗的产出减少。报告数据取自各新闻机构及独立分析师预期等第二手信息源。                           


欧佩克维持对06年度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于8430万桶/日不变,同时小幅上调第四季预估值至8560万桶/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央行通胀报告不及预期强硬英镑兑美元测试1.8850支撑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24:4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15日英国公布的10月失业率持平于前值和预期,但三个月平均薪资增幅意外降至1月来最低水平,加上英国央行通胀报告不及预期强硬,英镑兑美元欧洲盘中测试30天均线1.8850后暂获支撑。若继续跌破该位置,则后市将有继续下行测试1.88关口甚至1.8766的可能。


14日亚洲盘及欧洲早盘,由于日本公布的第三季度GDP数据好于预期,日圆反弹带领非美整体反攻,英镑兑美元震荡反弹,但1.9050上方卖盘限制其升幅。欧洲盘中,英国公布的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月升0.2%,年升2.4%,低于此前预期的月升0.3%和年升2.6%,英国10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月升0.2%,年升1.4%,年升幅持平于前值,而月升幅低于前值的月升0.3%。另外,英国10月零售物价指数月升0.1%,低于前值月升0.5%,年升3.7%略高于前值月升3.6%,10月核心零售物价指数月升0.1%,低于前值月升0.2%,年升3.2%,与前值年升幅持平。数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震荡下挫,并跌破1.9关口支撑。


纽约盘初公布的美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大幅下降,预示美国经济通胀放缓速度可能快于预期,美联储未来继续紧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下降,而07年第一季度降息预期上升,美元全线承压,英镑兑美元一度基本收复日间失地,但随后由于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对当前欧元汇率发表评论,认为欧元过强损害出口和经济增长后,欧元大幅回撤,美元全面反弹,英镑兑美元重新受压,并一度跌穿1.8950支撑,在纽约剩余时段内维持在1.8950-80震荡,最终收于1.8975。


15日亚洲盘中英镑兑美元延续隔夜尾盘震荡态势,欧洲盘中,英国公布的10月失业率为3.0%,持平于前值和预期,英国10月失业人数增加1200人,略低于预期中值增加5000人,但英国至9月的三个月平均薪资年升3.9%,低于预期的年升4.0%和前值年升4.2%,另外,至9月的三个月英国ILO失业率上升至5.6%,升幅为2000年3月至5月来最大,数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下挫,1.89关口附近暂得支撑。但随后公布的英国央行通胀报告显示,通胀返回目标快于8月报告时的预期,可能在2007年中期将降至央行通胀目标水平2.0%,另外,通胀和经济预期面临的风险基本平衡。由于央行的通胀报告偏温和,不及市场此前预期的强硬,英镑兑美元领跌非美,并下破1.89关口,在30天均线1.8850附近暂时寻获支撑,目前位于1.8860附近交易。


技术面观察,英镑兑美元已跌破前期高位震荡箱体下限1.8950,5天和10天均线已拐头向下,日图MACD呈卖调,RSI也向下穿越50中性区域转弱,目前汇价位于布林中轨下方运行。即时1.8850为关键支撑位,该位置不仅为30天均线支撑,而且是10月11日低点至11月10日高点的50%回档支撑,若跌破该位置则可能引发更多卖盘打压,后市可能测试1.88关口,甚至前述区间的38.2%支撑1.8766。而反弹阻力显于1.89关口和1.8950。


稍后关注纽约盘中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前值为22.92,预期为17.1。16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10月24-25日会议纪要;欧洲盘中将公布英国10月零售销售,前值月降0.4%,年升3.2%,预期月升0.3%,年升3.2%;而纽约盘中将公布美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前值月降0.5%,年升2.1%,预期月降0.2%,年升1.7%,以及美国9月资本净流入数据,前值为净流入1168亿美元,预期为净流入725亿美元。由于英镑的疲弱,欧元兑英镑继续反弹,而前期强势的英镑兑日圆亦出现大幅回落,若与英镑相关交叉盘继续抛售英镑,则英镑直盘将承受更大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讯]萨哈林能源公司:地震未对生产造成影响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29:3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旗牵头财团有望赢得广发行收购战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30:21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由花旗集团牵头的一个财团在对中国广东发展银行的争夺战中有望被定为优先竞购方。该财团计划出资31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5%的股份。


综合外电11月15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由花旗集团(Citigroup)牵头的一个财团在对中国广东发展银行(Guangdong Development Bank)的争夺战中有望被定为优先竞购方。该财团计划出资31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5%的股份。这将是广发行争夺战中的一个重要进展,由此,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也将迎来重新布局的机会。


据知情人士说,根据现有计划,花旗财团将获得该行的经营控制权,负责它的日常经营。花旗集团自己将在该行获得接近20%的股份,这也是中国目前已有法规规定的上限。与花旗联手竞购的公司里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它将持有5%的股份。它们两家合计接近25%的持股也是外资在中国单一一家银行允许的持股上限。花旗财团的其他参与方均为中方机构,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和中国人寿(China Life Insurance Co.)。这两家公司将分别持有20%股份。


在这场掺杂了相当政治因素的争夺中,花旗财团在各竞购方中似乎占据了上风。参与竞购的还有分别由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和中国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 Co.)牵头的两家财团。不过知情人士说,最后能否达成协议还需得到多方的同意。


同广发行的交易将在至为关键的一年中加强花旗集团的中国业务。这将使仅在中国6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的花旗集团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同本地银行和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等主要海外对手进行竞争。


汇丰控股的两家子公司在中国大陆13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并持有中国第五大银行近20%的股份。广发行共有501家分支行,总资产约为480亿美元。


凭借著广发行,花旗集团将一跃成为中国两大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区域──广东和上海──的重要地区性银行。尽管中国地域辽阔,而且政府计划很快向海外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但花旗集团一位银行家表示,南方和东部的吸引力最大。


广发行拥有全国性的经营牌照,但大部分分支机构都位于广东省。近年来进入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有很大一部分都涌入了广东,而且广东也是全国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但广发行却存在著薄弱环节,不但需要管理经验,也需要进行重组。该行由广东省政府控股,06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利润约为2.1亿美元。


同广发行的交易可能是外资银行业在中国的一个突破,因为花旗集团将能够控制当地银行的经营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花旗集团及其合作投资者将成为广发行的最大单一股东,有权任命的董事比例最大,从而主导广发行的总体战略。


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的团队将有权制定广发行的日常策略,但不会拥有管理层控制这一监督层面上的权力。


这距花旗集团最初的目标──单独持有接近控股权的股份──要低了很多。面对中国的银行收购法以及国家主义的声潮,花旗集团获得多数控股权的不懈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著收购大战延续到06年,中国和美国政府的高官也对此发表了评论。分析师对花旗集团直接挑战中国收购规定是否将损害会同监管机构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该行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的管理人士称,当05年得知花旗集团竞购广发行多数股份时,他们感到有些恼火。


允许海外集团管理中国银行的决策时机也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必须在2006年底向海外银行开放个人银行业务,让它们也有机会参与争夺个人在中国各银行的2万亿美元存款。在12月份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时最重要的承诺之一。


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在华开展零售业务要比当初的预想复杂得多。几家海外银行同中国的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而没有选择自己进入这个市场。花旗集团持股广发行、以及近4年前对一家上海银行的投资都有助于该行在自己能够经营的业务之外扩大在华业务。


自2002年来,中国的银行就成为深受海外银行青睐的投资选择。花旗集团就是先行者之一,以6,700万美元收购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小部分股份。尽管花旗集团当初持有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到4%左右,但其投资的价值却已经较宣布此项交易时增长了一倍左右。花旗集团还拥有最终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9.9%的权利。


按外资银行持有中国银行的股份比例衡量,最大的一次收购是2004年8月汇丰控股以17.5亿美元购买了拥有2,700家分支机构的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19.9%的股份。汇丰控股还持有上海银行(Bank of Shanghai)的股权。

花旗牵头财团有望赢得广发行收购战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5 20:30:21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由花旗集团牵头的一个财团在对中国广东发展银行的争夺战中有望被定为优先竞购方。该财团计划出资31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5%的股份。


综合外电11月15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由花旗集团(Citigroup)牵头的一个财团在对中国广东发展银行(Guangdong Development Bank)的争夺战中有望被定为优先竞购方。该财团计划出资31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5%的股份。这将是广发行争夺战中的一个重要进展,由此,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也将迎来重新布局的机会。


据知情人士说,根据现有计划,花旗财团将获得该行的经营控制权,负责它的日常经营。花旗集团自己将在该行获得接近20%的股份,这也是中国目前已有法规规定的上限。与花旗联手竞购的公司里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它将持有5%的股份。它们两家合计接近25%的持股也是外资在中国单一一家银行允许的持股上限。花旗财团的其他参与方均为中方机构,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和中国人寿(China Life Insurance Co.)。这两家公司将分别持有20%股份。


在这场掺杂了相当政治因素的争夺中,花旗财团在各竞购方中似乎占据了上风。参与竞购的还有分别由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和中国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 Co.)牵头的两家财团。不过知情人士说,最后能否达成协议还需得到多方的同意。


同广发行的交易将在至为关键的一年中加强花旗集团的中国业务。这将使仅在中国6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的花旗集团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同本地银行和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等主要海外对手进行竞争。


汇丰控股的两家子公司在中国大陆13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并持有中国第五大银行近20%的股份。广发行共有501家分支行,总资产约为480亿美元。


凭借著广发行,花旗集团将一跃成为中国两大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区域──广东和上海──的重要地区性银行。尽管中国地域辽阔,而且政府计划很快向海外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但花旗集团一位银行家表示,南方和东部的吸引力最大。


广发行拥有全国性的经营牌照,但大部分分支机构都位于广东省。近年来进入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有很大一部分都涌入了广东,而且广东也是全国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但广发行却存在著薄弱环节,不但需要管理经验,也需要进行重组。该行由广东省政府控股,06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利润约为2.1亿美元。


同广发行的交易可能是外资银行业在中国的一个突破,因为花旗集团将能够控制当地银行的经营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花旗集团及其合作投资者将成为广发行的最大单一股东,有权任命的董事比例最大,从而主导广发行的总体战略。


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的团队将有权制定广发行的日常策略,但不会拥有管理层控制这一监督层面上的权力。


这距花旗集团最初的目标──单独持有接近控股权的股份──要低了很多。面对中国的银行收购法以及国家主义的声潮,花旗集团获得多数控股权的不懈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著收购大战延续到06年,中国和美国政府的高官也对此发表了评论。分析师对花旗集团直接挑战中国收购规定是否将损害会同监管机构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该行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的管理人士称,当05年得知花旗集团竞购广发行多数股份时,他们感到有些恼火。


允许海外集团管理中国银行的决策时机也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必须在2006年底向海外银行开放个人银行业务,让它们也有机会参与争夺个人在中国各银行的2万亿美元存款。在12月份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时最重要的承诺之一。


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在华开展零售业务要比当初的预想复杂得多。几家海外银行同中国的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而没有选择自己进入这个市场。花旗集团持股广发行、以及近4年前对一家上海银行的投资都有助于该行在自己能够经营的业务之外扩大在华业务。


自2002年来,中国的银行就成为深受海外银行青睐的投资选择。花旗集团就是先行者之一,以6,700万美元收购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小部分股份。尽管花旗集团当初持有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到4%左右,但其投资的价值却已经较宣布此项交易时增长了一倍左右。花旗集团还拥有最终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9.9%的权利。


按外资银行持有中国银行的股份比例衡量,最大的一次收购是2004年8月汇丰控股以17.5亿美元购买了拥有2,700家分支机构的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19.9%的股份。汇丰控股还持有上海银行(Bank of Shanghai)的股权。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9 06:18 , Processed in 0.0404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