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1月17日的外汇资讯,汇评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IMF拉托:产能紧张和薪资上涨均令通胀面临风险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8:50:3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托称,目前全球通胀还未成为问题,尽管各国确实面临来自油价的冲击,且剩余生产力有限,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通胀仍在控制之中。但未来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上涨的工资和紧张的产能均令通胀面临风险。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主席拉托(Rodrigo de Rato)称,目前全球通胀还未成为问题,尽管各国确实面临来自油价的冲击,且剩余生产力有限,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通胀仍在控制之中。


很多国家的通胀预期很低,不仅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因此,宏观经济可信性在通胀预期上给予世界人民非常合理的回报。


拉托称,未来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很多国家通胀压力还未消失,这点从上涨的工资和紧张的产能上可以看出。所以保持警惕性并维持通胀预期在较低水平将成为关键问题。央行现行的政策决定和这些决策的沟通使得市场能够完全了解央行制定政策的方式,这将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于全球利率,拉托称,很多国家都上调短期利率,如美国在过去一年中上调利率至5.25%,欧洲自2005年12月以来五次上调利率,日本多年来首次上调利率,这是央行的一种抢先态度,抢先取得通胀预期。这一点非常重要。


长期利率一直未有上升,且有些地区还有所下降,而与此同时央行上调短期利率。另外由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和物力论,全球流动资金充足。这一点非常好,尤其是对企业、家庭、国家来说,但这可能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货币政策今天非常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元兑美元反抽0.77失败后继续受布林中轨压制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8:52:3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16日纽约盘中,由于美国公布的通胀和净资本流入数据不佳,澳元兑美元试图上攻0.77,但由于美元终显抗跌能力,澳元兑美元重回日布林中轨0.7675下方。若近期无法重新站上该中轨上方,则后市面临继续下行风险,目标位于30天均线0.7619。


16日亚洲盘中,澳大利亚公布的澳大利亚11月消费者通胀预期为4%,高于前值3.4%,澳洲第三季度全职就业者平均每周薪资经季调后季增0.7%,年增2.9%,至1050澳元,年率低于前值的年增3.5%;另外,澳洲10月商品进口总价值月升9.0%,至163.6亿澳元,高于前值150.4亿,数据对澳元汇价影响有限。欧洲盘中,英国公布10月零售销售数据大幅好于预期,英镑一度反弹令澳元兑美元再次测试日布林中轨0.7670下方阻力。


纽约开市时公布的美国10月通胀数据显示,美国经济通胀压力回落,再次证明美联储此前的紧缩货币政策开始显现作用;同时公布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30.8万,低于预期中值31.1万人。随后公布的美国9月净资本流入数据仅为537亿美元,未能覆盖当月贸易赤字数据。数据出台后美元全面承压回落,澳元兑美元最高触及0.7696后受阻。另外,美国10月工业产出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美联储理事克罗兹纳表示,美国以及实际上所有国家的通胀和通胀预期都处于低位,而金融市场对低通胀的信心也推低了长期利率;芝加哥联储主席莫斯可表示,通胀预期目前处于控制中,但一个月数据不构成趋势,并重申需要升息以遏制通胀的可能行,目前通胀过高的风险要大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风险;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普尔表示,美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放缓的消息令人欣慰,但仍警告称对抗通胀压力的努力尚未大功告成。由此可见,通胀的放缓并未令美联储官员放弃对通胀保持谨慎的观点,美元受到支撑。随后公布的美国11月NAHB房产指数上升2点至33,为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而美国费城联储11月制造业指数由前值-0.7升至5.1,高于预期的5.0,一改此前连续两个月下跌的局面。由于法国方面近期一直表示对欧元的强势感到担忧,美元最终全面走稳,而商品方面,铜、原油及黄金继续走软,令作为商品货币的澳元失去支撑,最终澳元兑美元报收于0.7666。


17日亚洲盘中,澳元兑美元0.7650-70一线震荡。欧洲盘初汇价一度向上测试布林中轨0.7675阻力,但随后受阻回落至0.7650,目前位于0.7660附近波动。


技术面观测,澳元兑美元日均线系统仍呈空头排列,且10天均线有向下穿越布林中轨(20天均线)的迹象,日图MACD向空,但绿柱有所缩窄,震荡指标RSI略回升至50上方。目前汇价仍然受制于布林中轨0.7675,若近期无法重回该阻力上方,则后市仍有承压回落的风险,首个目标位于30天均线0.7619,而0.76整数关可能存在较强逢低买。


稍后关注欧洲央行帕帕季莫斯及美联储理事费舍尔讲话,纽约盘中公布的美国10月新屋开工,前值为177.2万户,预期为169.0万户,美国10月营建许可,前值为163.8万户,预期为162.5万户,以及克里夫兰联储主席皮纳尔托和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帕雷默讲话。本周末将举行G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下周缺乏重量级数据指引,对于澳元,近期需密切留意商品及黄金走势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联酋央行行长:并未改变欧元和黄金持有量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05:5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阿联酋央行行长苏维迪日前表示,波斯湾6国在2010年启动单一货币的目标可以实现,阿联酋并未改变欧元及黄金的持有比例,这是中长期目标。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阿联酋央行行长苏维迪(Sultan Bin Nasser al-Suwaidi)日前就波斯湾6国在2010年启动单一货币的目标以及变动欧元和黄金储备等问题发表看法。


关于单一货币能否在2010年实现的问题,苏维迪认为可以。所有设想无需在同一时间实现,比如货币政策可以如期制定,而其他政策可以日后制定。


苏维迪并不认为阿联酋变动了欧元储备的比例,认为变动储备比例是中长期目标,是央行理事会的决议。黄金储备变动也同样是中长期目标。阿联酋央行目前的欧元储备比例为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德意志银行CEO:德国储蓄银行应讨论购买德国证交所股权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08:23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德国西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费舍尔17日表示,德国公共部门储蓄银行近期应讨论是否要购买德国证交所股权,并应将此事列入议程。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德国西德意志银行(WestLB AG)首席执行官费舍尔(Thomas Fischer)17日表示,德国公共部门储蓄银行近期应讨论是否要购买德国证交所(Deutsche Boerse AG)股权。


费舍尔称,此事应列入公共部门储蓄银行议程。


目前德国还没有公共部门储蓄银行或国有州地方银行持有德国证交所股权。近几年,德国银行缺乏对德国证交所的参与被指责为给冲基金基金强烈影响德国交易所运营商开放大门。


两家德国商业银行??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近期宣布各购买德国证交所1%的股权。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田汽车预计06年可能从中国向欧洲出口2.5万辆汽车(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09:06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本田汽车旗下中国全资子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士17日表示,预计该公司06年从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汽车可能达到2.5万辆。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旗下中国全资子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士17日表示,预计该公司06年从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汽车可能达到2.5万辆。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公司(Honda Motor (China) Investment Co.)首席营运长Atsuyoshi Hyogo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汽车会议上表示,公司预计06年在华汽车销量可能为35万至36万辆。


Atsuyoshi Hyogo还补充说,公司预计其从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汽车可能在两年内增至5万辆左右。


05年,本田汽车公司中国地区汽车销量增长19%,达255,500辆。本田汽车公司06年早些时候曾宣布,计划06年在华汽车销量增长38%。


Hyogo表示,本田将集中精力提高从中国向欧洲出口Jazz轿车的数量,而不是增加中国产轿车向欧洲出口的型号的数量。


本田计划借助中国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大出口量,而不仅仅是瞄准中国市场。本田中国公司17日表示,计划在2007年出口轿车至少30,000辆。


Hyogo表示,本田目前没有扩充中国生产基地年产530,000辆产能的计划,但会考虑通过采购当地零部件和材料的方式减轻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带来的出口压力。


06年早些时候,本田公司扩大了其在中国一家合资企业的汽车产能。06年2月,东风本田将其产能从年产30,000辆提高到年产120,000辆。


本田公司计划在广州本田新建第二条生产线。该条生产线预计在06年底前投产,年产量可达120,000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油价骤跌可能刺激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20:28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美国原油库存趋紧,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将回升等一系列能源事件将影响当前油价,油价骤跌可能刺激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市场目光也齐聚馏分油。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16日重挫4.3%,这可能为油价走上复苏之路创造条件,因为在高库存和低油价这两大威胁面前,17日跌势可能会刺激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再次减产。


纽约原油期货16日跌至1年低点,这在短期内将向本已杂乱无章的市场进一步发出相互背离的信号。而油价目前就徘徊在每桶56.00美元关口附近。


在断定石油库存是否过高这一问题上,市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持有“库存过高”立场的一方是在确定短期油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OPEC。第三季度末,几大工业国的石油库存创下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令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谈及进一步减产的问题。


而持“库存过低”立场的一方是交易员,他们指出,事实上,在全球最大的石油市场,主要石油产品的库存最近几周一直因需求上升在大幅下降。


正因为这两种对立立场的存在,油价最近骤跌前一直在59美元附近窄幅波动。而目前看来,油价受相反立场左右的振荡行情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OPEC正在讨论是否在12月14日于尼日利亚召开的会议上决定进一步减产,而该组织11月1日开始日减产120万桶的决定将延续多久目前还不清楚。


美国原油库存趋紧


如果OPEC对石油产量加强控制令库存降低,那么油价可能会步入大幅走高行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美国实际原油供给状况远远不及表面水平,因为美国库存高度集中在西海岸,而该地区几乎被视为一座孤岛,与美国实际供求网络相隔离。


不过,油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冬季的寒冷程度。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16日报告再次显示,美国很多地区06年冬季的气温将高于30年平均水平,但与气候温暖的05年相比有所下降。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公布的采暖度日数预报显示,12月、1月和2月的冬季天气比30年平均水平暖2%,但比05年同期冷9%。采暖度日数通过日平均温度与华氏65度的比较来测量寒冷程度。


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此前曾公布,根据以往经验,采暖度日数每上升1%,采暖油消耗量便会随之上升1%。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再次发出预告称,日趋严重的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将延续至07年春季,这预示着全球最大的取暖油市场--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天气将更加暖和。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的现象。


不过,预计厄尔尼诺现象不会像1997至1998年那么严重,当时正值亚洲经济危机之初,加上OPEC不合时宜地将石油产量配额上调10%,这些不利因素拖累油价骤减一半,跌至每桶11美元下方。此后两年,油价再没有回升到之前水平。


飓风季节并未在2005年夏天重现,令交易员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导致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从7月中旬每桶78.40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了25%左右。


原油价格16日大幅下挫,17日到期的十二月原油期货合约收盘跌2.50美元,至每桶56.26美元,创下05年11月18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的真实走势未来几日可能不太明朗,合约到期相关交易以及感恩节假期将增加下周市场的不确定性。纽约商交所将于11月23日和24日休市。


目光齐聚馏分油


截至11月10日当周,美国馏分油(柴油和取暖油)库存跌幅远远高于预期令交易员们感到意外。能源情报署的数据显示,11月10日当周美国馏分油库存下降了360万桶,原因是市场需求升至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时也是自2004年2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


能源情报署分析师警告称,很难从当前数据中得出结论。同时称,出口可能是推动库存大幅下降、需求表面上强劲的不为人察觉的因素。该机构对出口的追踪并非每周进行,但指出,面向中美和南美洲国家的柴油发货量有所增加。


能源情报署数据分析显示,在过去两周中,馏分油每日出口25万桶,远远高于过去五年11月份日均10万桶的出口量。自2002年2月以来,11月份的馏分油出口从未超过日均25万桶的水平,1993年以来的11月份日均出口水平也与25万桶相距甚远。


馏分油库存依然处于5年平均水平区间的上半段,尽管四周日均需求接近450万桶,为1-2月高峰期以外需求最高的四周。但相对于预期中的需求而言,库存正接近5年平均水平。


能源情报署还警告称,06年提早出现表面强劲的需求并不预示着冬季需求将会更高。该数据反映的只是最初库存的变化,如炼油厂油罐库存的增减,而并非最终用户实际消耗量。这意味着取暖油分销商和消费者家中的储备可能高于正常水平。如果是这样,那么未来数周或数月库存消耗量可能会减少。


目前市场将目光集中在日益临近的冬季。而美国最新一周的汽油库存自7月7日以来首次跌破05年同期水平,目前正处于5年来平均区间的低端。在需求格外旺盛及炼油厂精简业务的情况下,汽油库存自9月底已经减少了1,500多万桶。


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将回升


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一直低于预期,但预计不久后将出现回升,从而推高油品库存及减少原油库存。11月份迄今为止,原油平均日加工量仅为1,500万桶,大约较能源情报署预期的全月日均水平低40万桶。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驻纽约经济学家Jan Stuart表示,OPEC减产及炼油厂需求上升将最终决定未来数周或数月美国原油库存的下降幅度。


原油加工量下降及原油库存居高不下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孤立的美国西岸市场,这意味着实际供给比看上去更加紧张。


美国西部地区的原油库存目前能满足当地炼油厂逾25天的需求,为2002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进口增加的同时,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却在逐步下降。西部原油库存在最新一周中增加60万桶,几乎占全美130万桶增量的一半。该地区库存目前达5,891.8万桶,为2002年7月26日以来最高水平。


全美原油库存较05年同期增加4.3%,但若不考虑西部地区,库存仅较05年同期增加3%,接近04年底水平,当时OPEC减产导致油价持续上涨。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石油部长:正与伊朗就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重新谈判(更新一)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33:1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印度石油部长迪欧拉称,该国正与伊朗就5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价格重新谈判。伊朗同意从2009年开始向印度供应25年液化天然气。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印度石油部长迪欧拉(Murli Deora)称,该国正与伊朗就5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价格重新谈判。伊朗同意从2009年开始向印度供应25年液化天然气。


迪欧拉在与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Manouchehr Mottaki)会晤后称,印度正努力与伊朗达成协议,尽量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较多的液化天然气。


据新闻报道,伊朗2005年同意以2.9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供应液化天然气,之后将价格提高至5.1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令印度无法接受。


迪欧拉和穆塔基均希望达成交易,尽管伊朗希望提高价格。


迪欧拉称,伊朗认为价格非常低,可以理解双方必须再次协商。


穆塔基称,他确信通过进一步协商,双方最后将达成协议。


印度一直希望从伊朗和其他国家购买液化天然气,以满足长期国内需求。


迪欧拉未表示两国官员何时将再次会面讨论液化天然气价格问题。


另外,双方还对花费70亿美元的从伊朗途径巴基斯坦到印度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进程进行了讨论。


迪欧拉称,一旦可行性报告完成,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官员将召开会议讨论相关问题。


2600千米运输管道完成后每天将运输1.5亿立方米天然气。


迪欧拉和穆塔基还对俄罗斯参与运输管道项目的问题性进行了讨论。


迪欧拉称,伊朗不反对俄罗斯参与。


然而双方未就两国间原油供给进行讨论,尽管穆塔基17日早些时候在声明中称,伊朗愿意增加对印度的石油出口。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利汽车08年年底前不会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35:22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一位管理人士17日表示,公司不会在2008年年底前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一位管理人士17日表示,公司不会在2008年年底前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公司原计划2008年在美国市场销售吉利汽车,但眼下计划已有所调整。


李书福10月份时曾表示,公司预计06年出口汽车1.4万辆,较上年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海外市场销售的7,000辆提高一倍。


吉利控股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  简称:吉利汽车)的母公司。按产量计算,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太股市17日收盘多数走高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49:07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亚太股市17日收盘多数走高,中国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下5年新高,但东京股市收盘走低。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亚太股市17日收盘多数走高,中国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下5年新高,而东京股市下挫,对未来加息前景的担忧拖累银行类股。


东京股市收盘走低,因市场对日本经济的增长状况感到担忧,此外,投资者下周可能会发现股市近期难以实现反弹。日经225指数下跌72.14点,收于16091.73点,跌幅0.5%;该指数16日下挫79.60点。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在内的东证指数下滑8.50点,收于1573.54点,跌幅0.5%。


香港股市微幅上涨,收盘再创新高,包括权重股汇丰控股(HSBC)在内的金融类股领涨。蓝筹恒生指数收盘涨28.64点,至19,182.71点,涨幅0.15%。分析师指出,由于流动资金充裕,恒生指数仍有上涨空间,但在经历了近日的大幅上扬后,市场或许很快将迎来一次调整。


中国股市收盘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下5年新高,对燃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及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分别推高航空类股和地产类股。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涨1.6%,至1971.79点,为自2001年8月1日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当时收于1986.9点。深证综合指数涨1.6%,至453.30点。


新加坡股市收盘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创出纪录新高,受地产类股和科技类股的涨势推动,交易员表示,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新加坡股市下周可能延续涨势。海峡时报指数收盘涨14.73点,至2813.13点,涨幅0.5%。


澳大利亚股市从关键技术支撑位强劲反弹,表明在抛盘左右市场一周之后,股市终于获得了良好支撑。投资者均在等待定于17日晚些时候发布的美国新屋开工数据以及商品价格的下一步走势。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上涨0.5%,至5419.7点;此前该指数曾触及5356.9点的两周低点。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证交所监督董事会:将在12月会议上讨论未来战略
外汇新闻 发表于 2006-11-17 19:53:19  
回复(0) | 编辑 | 放大 | 恢复
   
德国证交所监督董事会主席Kurt Viermetz称,公司将在12月4日监督董事会会议上讨论证交所未来战略。


综合外电11月17日报道,德国证交所(Deutsche Boerse AG)监督董事会主席Kurt Viermetz称,公司将在12月监督董事会会议上讨论证交所未来战略。

  

Viermetz证实了监督董事会将于12月4日举行会议的报道。


Viermetz称,过去几个月中,德国证交所官员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与欧洲交易所的合并上,也考虑了其他选择。届时监督董事会将在会议上进行讨论。但他拒绝进一步透露细节。


德国证交所15日宣布放弃进一步寻求与欧洲交易所合并的计划。


在德国证交所宣布该决定后,分析师批评德国证交所缺乏战略眼光。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9 06:27 , Processed in 0.0454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