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歐元上落待變格局即將打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9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原帖由 mai 于 2006-11-19 00:04 发表
如基本面不配合, 欧元不易破幅度內之运作,一个世界有个序,并非一个国家能单独其善,世界要平衡,而且是最強者暗中操控市场,谁是最強,目前还是美国, (有先进科技力,有军事力,有大量债未还,有消费市场, 而且说三道四也 ...



支持斑竹。oo这个冬冬有着先天的缺陷,只要其中一个成员国的经济恶化,就会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因为政治不统一,所以出了事就一定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且我的看法是这个局面是一定会出现的,可能就在几年以后。
发表于 2006-11-19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我认为:对欧元威胁最大的并不是整体欧元区经济的荣枯,而是欧元区内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今欧元区主要是以德法意三国马首是瞻,同时以德国经济为老大。这种情况下某个小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通胀速度如果异常,是不会引来欧元区政策的改变的。到时候就很可能发生类似当年英镑贬值时发生的情况,就是某个或某几个小国为了自身的经济政治稳定退出欧元区,那对欧元绝对是一场灾难。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i 于 2006-11-19 00:04 发表
如基本面不配合, 欧元不易破幅度內之运作,一个世界有个序,并非一个国家能单独其善,世界要平衡,而且是最強者暗中操控市场,谁是最強,目前还是美国, (有先进科技力,有军事力,有大量债未还,有消费市场, 而且说三道四也 ...

版主是從基本面分析,我基本在贊成.
......如果認為市場行為反映一切信息,看一下長期走勢圖,我們會發現歐元仍然在上升趨勢之中.....,說明市場暫時并不認同美元是強勢.
一般而言技術分析是只研究市場本身的運行規律,而并不追究導致市場變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言歸正傳......06年4月~11月,歐元在中期上升趨勢中出現一個成交密集區域(看圖)說明在1.25~1.29之間主流資金多空雙方在此區域產生了分歧,有看好的,也有看淡的.但市場有自己一套的運行規則,不會理會任何一方的主觀願望,總是要選擇它要應要運行的歷程,從圖表上看,應該是了斷的時候了......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可能要交回基本分析派了.技術派向來只注意突破的時機

[ 本帖最后由 ttti 于 2006-11-19 05:09 编辑 ]
5.GIF
发表于 2006-11-19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持仓量跟不上突破有难度
eur.GIF
发表于 2006-11-19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家都在等....
等......等....
给人好,自己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zz 于 2006-11-19 05:31 发表
感觉持仓量跟不上突破有难度

這裡我用成交量說明.....價格在一個形態內上上落落成交量不會大,只有突破形態成交量才配合放大.相反如果在一個形態內成交量放大,可能是危險訊號了.
发表于 2006-11-1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员回落整理可能性大一些

发表于 2006-11-19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tti 于 2006-11-18 22:09 发表

不是要继续把EUR上了......從中線角度看(周圖)主要平均線已經匯聚,一波大行程將會出現,向上突破機會率大於向下突破.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有向下突破的可能性,炒外匯隨時都要準備改變自己的思維,才可以立於不敗之 ...
支持一下,确实看一下长周期的OO图,比如天图,周图,OO做平台整理后几乎都是上涨,而下跌大都是很陡峭的.很少有整理后下跌的.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抓住机会绝不放过设好止损 宁割勿扛
发表于 2006-11-1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tti 于 2006-11-18 18:14 发表
可能要放大圖.

旗形和三角型整理是短期强势整理.按你的60分图时间跨度.已经不是旗性整理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8-19 06:01 , Processed in 0.0416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