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谭雅玲周评:假期清淡调整,利差预期借助
本周外汇市场主要货币价格处于修正阶段,美元由于假期因素,对主要货币借市调整突出,而美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实质的变化。一周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2810美元下跌为1.2941美元,最低为1.2981美元,达到5个月多来美元低水平;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18.05日元下跌到116.28日元,为5个月来的低点;美元兑英镑汇率从1.8964美元下跌为1.92美元,达到18个月的美元低点;美元兑瑞郎汇率从1.24瑞郎走低为1.22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14加元,其他货币变化较小。
外汇市场价格表现虽然基本因素在于经济数据的影响,但技术因素的调节对价格变化在短期影响是不容忽视;近期价格表现则更突出于技术作用的休整,因为主要货币经济与利率对比并没有较大的变化,预期因素处于困惑之中,进而汇率水平的变化并没有反应经济数据或利率现实与前景的作用。
1、欧元经济状况并非乐观,利率预期作用主导突出。一周来市场比较关注的欧元区主要成员国法国和德国经济指标相对利好,给予欧元技术调节带来空间。首先法国财长布莱顿周四表示,法国经济增长前景良好,企业经营正常,第四季前景良好甚至是非常好,工业,服务业和营建产业的企业信心处于高位,进而形成欧元信心的支持。德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终值较第二季度增长0.6%,增长幅度远低于第二季度的1.1%,但德国第三季度 GDP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和投资的助推,第三季度投资和消费均较第二季度增长0.7%,内需受到存货数据的拖累,第三季度内需较第二季度增长0.2%,推动因素来自于国外需求,德国第三季度出口额高于进口额,第三季度出口额较第二季度增长4.2%,第三季度进口额较第二季度
增长3.6%,经修正德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终值较上年同期增长 2.8%,这表明德国经济正以同等或略高于季度波动趋势水平增长。此外,德国智库Ifo周四公布,11月企业景气判断指数由10月的105.3升至106.8,高于预期的105.2,达到6月所创的15年半高点,受此推动欧元兑美元上涨。另外,欧洲央行公布欧元区9月未经季节调整经常帐赤字为8亿欧元,8月为赤字21亿,欧元区9月证券投资为净流入405亿欧元,8月为净流出150亿欧元;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9月工业订单较上月减少1.3%,较上年同期增长7.6%。
基于上述经济表现,欧洲央行决策官员继续就欧元区通货膨胀风险发出新警告,指出即便在央行加息后,财政状况仍有助于欧元区经济增长,步伐虽有所放缓,但应继续增长,预计今年区内经济增长率为2.5%,但是欧元区通货膨胀风险仍偏于上档;预计2007年欧元区通货膨胀前景仍不明朗,加息的全部影响需要经过12-18个月时间才能显现作用。市场调查显示,欧元区利率明年升至3.75%的时间可能早于预期,市场广泛预期欧洲央行将在12月会议上加息,因通货膨胀压力难以消除。预计今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2.2%,明年将降至2.1%,略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目标,欧元加息未来依然有一定空间,但各国财长以及企业有反对性倾向。欧盟委员会将欧元区12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预估分别自2.5%和1.8%调升至2.6%及2.1%,经济好转表明欧元区经济受到的限制来自需求面,而不是供应面,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做的不是降低需求,而是推动经济回到高增长周期,就像在90年代后半期时的水准,欧元区经济脆弱是影响价格信誉和主导的关键。
2、 欧元前景预期差别各异,协调合作缺少经济基础。欧盟委员会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
告中指出,欧元出台8年来,欧元的运行一直处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长期不一致的压力之中,其中希腊、爱尔兰等成员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率均为高增长,与德国、法国等成员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率增长都较慢之间的分化,整个欧元区价格和工资水平都调整过慢,降低失业率工资应当降低,但价格太过僵化,欧洲央行为此采取更谨慎的货币政策。报告特别对欧元仍然脆弱发出最尖锐的官方警告,呼吁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应当加强在财政政策方面的协调,并警示申请加入欧元区的东欧国家,加入欧元区就意味着不能自行控制物价和经济增长,显示欧元区内部的分歧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被进一步放大。同时从外部环境看,油价上涨,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扩大等问题都使欧元区经济面临巨大外部不确定风险。欧元集团轮值主席周三也警告,全球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对欧元区经济构成严险峻风险。他表示,欧元集团正在关注油价的走势,虽然油价已经稳定下来,但不能排除再次上升的可能性。欧洲央行委员雷贝舒周三表示,有朝一日欧元可能成为堪与美元匹敌的国际性货币,像美元一样,欧元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其认为欧元有可能成为像美元一样的国际性货币,但欧元能否继续受到青睐,取决于能否保持以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以及良好的公共财政状况。阿联酋上周预期欧元可能在不到10年内取代美元成为头号贸易,投资和旅游货币。欧元汇率与货币作用基于经济问题而呈现分歧性看法,实际焦点在于欧元合作基础的不牢固,或基础合作目标不是经济,而在于政治。正如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的预测,由于欧元成员国未能遵守支持欧元的相关规定,因此20年内欧元将会不复存在,欧元是个政治货币,而非经济货币,欧元未来可能失败的祸源是合作基础以及外部挑战。
3、欧元外部环境主动调整,比较层面复杂优势明显。OECD表示美国经济正在温和放
缓,而日本经济有望经历战后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段增长期,但并不是增长最为迅猛的时期,与欧元经济对比,美日两者前景相对乐观,并具有比较优势。独立预测机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周三公布,其衡量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状况的领先指标最近一周微幅上升,因股价上涨,且利率降低,11月17日当周的领先指标微幅上升至27周高位138.2,之前一周下修为138.1, 截至11月17日当周领先指标的年率化增长率为1.6%,前周下修为1.1%。此外,美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11月终值为92.1,低于10月终值93.6,以及预期的93.1,从而成为影响美元走跌的主要因素。但从长远看,美国经济增长继续,且逐渐调整为相对上升趋势。美国白宫周二下调2006年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预期,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通货膨胀将小幅上升;未来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半年前预测的3.6%、3.3%和3.2%分别下调至3.1%、2.9%和3.1%,上述3年的经济增长均低于2005年3.5%的增长率;但对于2008年之后的经济增长趋于乐观,经济增长水平在3%以上。美联储理事也认为,随着房屋市场企稳,美国经济将会开始走强,但通货膨胀可能不会如预期般从高水准回落,尽管美国通货膨胀从今年早些时候的高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很高的水准,金融市场价格已经暗示通货膨胀将在预测期内继续逐渐下降,但这种通货膨胀前景仍有上档风险,进而美元汇率顺势调整显现。
从日本角度看,日本政府在11月经济报告中调降对经济的看法,为近两年来首次调降,因消费疲弱使日本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表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大趋势虽然没有改变,但须审慎观察个人消费。加之投资人日益忧心日本机械厂商的订单已过高峰,且全球经济增长将逐渐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日本机械厂商股价将走软,本月稍早官方公布9月机械订单较上月下滑7.4%的表现,8月机械订单也仅有小幅成长,7月则创下近20年来最大跌幅;日本机械订单在4-6月的增幅创下近10年来新高纪录,但在7-9月则创下最大跌幅纪录。因此,日本经济数据不能从实质上抬高日元价格,前段时间日元走低氛围突出。而日本官方认为国内方面没有日元进一步贬值的理由,日元兑欧元已跌至纪录低点,引起欧洲官员的注意,市场认为日元仍然承压,除非日本利率大幅调升至追上其他海外国家的利率,利差因素是拖累日元的主要因素。日本10年来的极低利率使日元成为利差交易的常客,而日元利差交易盛行。
预计年底前市场表现为美元先跌后涨,美元兑欧元汇率区间在1.30-1.24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区间在115-120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区间在1.92-1.86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区间在1.22-1.28瑞郎。 |  |  |  |  |
|